中科大有机化学课件2-烷烃

202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有机化学考研真题经验参考书

在准备考研的时候,大家可以多吸取学长学姐的经验与教训,让自己少走一些弯路。 英语 英语是复习周期最长的一门科目,我英语能力特别薄弱,英语无数次成为我前进的阻力,之前一直不觉得英语有多重要,也不想好好学,直到考研这段时间,意识到英语真的是不得不学,经过自己的努力,从英语渣渣到考研英语75,虽然不算特别高但也满意了,所以如果你英语不好,也不要灰心,只要好好努力,从现在开始完全来得及。 我的考研英语学习开始的比较早,从2月开始看《一本单词》,你需要做的就是把所有的单词摘抄在一个大本子上,左边单词右边意思,反复的背。 单词背诵到6月就要加阅读理解了,阅读理解是考试的重中之重,开始先不要把答案写在卷子上,刚开始不要求速度,一天做一篇就够了,我用的是《木糖英语真题手译版》,一天一篇不只是要求你做完,你需要把每一句话在纸上翻译,先抄一句再自己翻译一遍,再查出不会的单词,最后再看标准翻译和你有什么不同。这个过程是非常艰难的,但你坚持半个月,做到15篇翻译以后,你会明显地看到提高,不管是阅读速度还是翻译能力还是单词量你都会有很大的提高。 有些阅读老师说阅读不是翻译不需要看懂,这我觉得真的是废话,你不看懂怎么做?光靠技巧是考不了高分的,对自己有点要求的同学就踏踏实实的做好基础复习,在后期的时候你会觉得你轻松很多。在做阅读的同时,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英语能力去选择参加蛋核英语课程。 从6月到8月这两个月就是阅读、翻译、单词,单词是一直都不能停的,每天都要背,翻译一天做两句话就够了,阅读第一遍做完了做第二遍,第二遍就不用翻译了,第二遍就是要研究出题思路和正确答案特点。你要准备一个错题本,把你做错的阅读摘抄在本子上,分析题目,是什么类型的题(推理题、细节题、还是猜词题等)接着分析每个选项为什么错为什么对,找出文章对应句子,理清思路。 从11月到考前,就一定是作文作文作文,单词、阅读同时也要跟上,这个时候你之前做的所有笔记都起了大作用了,错题反复看,单词反复背,每天练习一篇翻译,这个时候一定要掐时间做了,考前需要给自己适当的模拟。模拟感受

分析化学考研体会

分析化学考研复习不完全攻略 2009-09-07 16:22 分析化学是化学四大学科之一,也是化学、化工、药学、检验等专业考研必考的专业课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分析化学内容分散、范围广泛、理论晦涩、记忆内容多,历来是考研复习的老大难之一。 本文就结合笔者自己的心得,探索一下破解这些困难的途径。讨论重心主要在药学分析化学范畴,也可供分析化学专业或考分析化学的非分析专业考生参考。 一、准备 有的放矢,谋定后动。前期充足的准备可以为后期复习进程减少很多麻烦,提高复习的效率。我们要准备的材料包括:指定教材、历年真题、相关复习资料、习题集、笔记本与其他参考书。 指定教材。这是最重要的书,将伴随我们走完复习的全程。这本书一定要精读、细读,读明白,读透彻。可以毫不客气地说,三遍是最起码的要求。 历年真题与考试大纲。有些院校的真题对外公布,可以买到或从学校网站上下载,一定要认真研究。有些院校则不公布,此时指定教材及其配套习题集就成了唯一救命稻草。此外,有些名校或院所(如北大、清华、中山、中科大、中科院等)的真题做一下只有好处没坏处。如果有考试大纲,建议获取一份。 相关复习资料。有些是针对某些学校或某些教材编写并公开出版,有些则是高校的内部资料。 习题集。光看书和做真题远远不够,需要做一定量习题。建议使用与指定教材配套的习题集。有些相关复习资料中已经包含了大量习题,没必要再买习题集。笔记本。做笔记非常重要!越到复习后期,对笔记的依赖程度越高。 其他参考书。分析化学本质上是一门技术,它极端依赖其他学科(无机、物化、统计、原子物理)的基础理论.因此在复习过程中如果一些理论问题搞不明白, 就要去查阅相关学科的教材,即使仅将相关章节泛读一遍,也会令你豁然开朗。二、复习进程 一般进行三轮复习,时间从7月到次年1月。根据不同情况可以走更多轮次或安排更多时间。但建议第一轮复习花的时间稍多一些,第三轮复习控制在一个月左右。 第一轮复习:夯实基础,构建网络。把教材看完至少一遍,并且做一定量习题。第二轮复习:大量做题,模拟训练。整合知识,做真题或者一些较难、较综合的习题。 第三轮复习:最后冲刺,查漏补缺。以回顾基础知识为主,不再做太难的题目。 在正式开始复习之前,有必要回顾近年真题,确定考试大致范围和重点。再做一套带答案的试题,对自己的基础进行评估,根据自己的基础和试题的难度制定复习计划。 留出两份带答案的试题(如果真题带答案更好),每轮复习结束后作为自测并评分。 要重视网络的作用。像免费考研论坛、小蚂蚁、小木虫、丁香园等网站(论坛)都有大量的分析化学资料可供利用,还有许多高手聚集,是提高水平的好场所。

有机化学试卷答案

有机化学试卷 试卷号:8 学校:中科大奥锐科技有限公司院系: 专业:年级:班级: 学号:______ 姓名:_______ 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总分:100 (请考生注意,本试卷共5页) 一.命名下列各物种或写出结构式。(本大题共13 小题,每小题1分,总计13 分) 1、写出的习惯名称。 2、写出2-甲基-1-环丁基戊烷的构造式。 3、写出的系统名称。 4、写出的系统名称。 5、写出的系统名称。 6、用Fischer投影式表示(R)-2-环丙基-2-环戊基丁烷。 7、写出3, 4′-二氯联苯的构造式。 8、写出的名称。 9、写出甲基对苯醌的构造式。 10、写出的系统名称。 11、写出的系统名称。 12、写出CH3CBr2C(CH3)2CN的名称。

13、写出 的名称。 二.完成下列各反应式(把正确答案填在题中括号内)。(本大题共10 小题,总计24 分) 1、本小题2分 2、本小题2分 CH3CH==CHCH2CH2C≡CH 3、本小题1分 ( ) 4、本小题2分 ( )+( )(写Fischer投影式) 5、本小题3分 6、本小题3分 7、本小题3分 8、本小题3分 9、本小题3分 10、本小题2分

三.基本概念题(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各题)。(本大题共7 小题,总计15 分) 1、本小题2分 下面各对化合物中,哪对是等同的化合物?哪对是不等同的?属于何种异构? 1. 2. 3. 4. 2、本小题3分 下列化合物各由哪二种物质经过Diels-Alder反应(双烯合成)合成得到? 3. 3、本小题2分 哪一个共振结构式对共振杂化体贡献最大? 4、本小题2分 下列化合物中哪些是有光学活性的化合物? 5、本小题2分 下面两个反应中,哪个反应较快,简要说明理由。 6、本小题2分

分析化学第三章作业答案

第三章作业答案 10、解:(1)有关反应为 g m m ,g M cV m cV M m n n O H O H KNaC NaOH O H KHC O H KHC NaOH NaOH O H KHC NaOH O H KHC 7.567.59.0/1.5%90/: %901.522.204)1025000.1()()()(::1324484484 48448448≈====???=?===+=+-则需称取该试样的量为量为若邻苯二甲酸氢钾的含即相关计量关系为 (2)若以0.0100mol/L 代替1.000mol/L 碱溶液,则需称取的邻苯二甲酸氢钾的质量为 g M cV m O H KHC NaOH 057.09.0/22.204)10250100.0(%90/)(32448=???=?=- (3)因滴定剂浓度过大,需要称取的基准物质量也大,浪费药品;滴定剂浓度过小时,需要称取的基准物质量太小,会造成一定的称量误差。 11(1)、解:有关反应为 332, 222432232NH HCl CO Na HCl n n n n Cl NH NH HCl O ,H CO NaCl CO Na HCl ===+++=+ 按滴定度公式: ) /(003432.010172015.0110)/()/(01068.010*******.02110)/(33/33/333232mL g M c b a T mL g M c b a T NH HCl HCl NH CO Na HCl HCl CO Na =???=?==???= ?=---- 13、欲配制250mL 下列溶液,它们对于HNO 2的滴定度为4.00mg/mL ,问各需称取多少克? (1) KOH (2)KMnO 4 解:(1)有关反应为: O H KNO KOH HNO 222+=+,计量关系:KO H H NO n n =2 a/b =1 由:3/1022-?= HNO KOH KOH HNO M c b a T ,得: g M cV m L mol M T a b c KOH KOH KOH HNO KOH HNO KOH 19.111.56250.008509.0)(/08509.001.47/101000.4/10333/22=??=?==??=??= - (2) 有关反应为:

第五版分析化学第二第三章答案

第二章:误差及分析数据的统计处理 思考题 1.正确理解准确度和精密度,误差和偏差的概念。 答:准确度是测定平均值与真值接近的程度,常用误差大小来表示,误差越小,准确度越高。精密度是指在确定条件下,将测试方法实施多次,所得结果之间的一致程度。精密度的大小常用偏差来表示。 误差是指测定值与真值之差,其大小可用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来表示。偏差是指个别测定结果与几次测定结果的平均值之间的差别,其大小可用绝对偏差和相对偏差表示,也可以用标准偏差表示。 2.下列情况分别引起什么误差?如果是系统误差,应如何消除? (1)砝码被腐蚀; (2)天平两臂不等长; (3)容量瓶和吸管不配套; (4)重量分析中杂质被共沉淀; (5)天平称量时最后一位读数估计不准; (6)以含量为99%的邻苯二甲酸氢钾作基准物标定碱溶液。 答:(1)引起系统误差,校正砝码; (2)引起系统误差,校正仪器; (3)引起系统误差,校正仪器; (4)引起系统误差,做对照试验; (5)引起偶然误差; (6)引起系统误差,做对照试验或提纯试剂。 3.用标准偏差和算术平均偏差表示结果,哪一种更合理? 答:用标准偏差表示更合理。因为将单次测定值的偏差平方后,能将较大的偏差显著地表现出来。 4.如何减少偶然误差?如何减少系统误差? 答:在一定测定次数范围内,适当增加测定次数,可以减少偶然误差。 针对系统误差产生的原因不同,可采用选择标准方法、进行试剂的提纯和使用校正值等办法加以消除。如选择一种标准方法与所采用的方法作对照试验或选择与试样组成接近的标准试样做对照试验,找出校正值加以校正。对试剂或实验用水是否带入被测成

分,或所含杂质是否有干扰,可通过空白试验扣除空白值加以校正。 5.某铁矿石中含铁39.16%,若甲分析得结果为39.12%,39.15%和39.18%,乙分析得39.19%,39.24%和39.28%。试比较甲、乙两人分析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解:计算结果如下表所示 由绝对误差E 可以看出,甲的准确度高,由平均偏差d 和标准偏差s 可以看出,甲的精密度比乙高。所以甲的测定结果比乙好。 6.甲、乙两人同时分析一矿物中的含硫量。每次取样3.5g ,分析结果分别报告为 甲:0.042%,0.041% 乙:0.04199%,0.04201% .哪一份报告是合理的?为什么? 答:甲的报告是合理的。 因为取样时称量结果为2位有效数字,结果最多保留2位有效数字。甲的分析结果是2位有效数字,正确地反映了测量的精确程度;乙的分析结果保留了4位有效数字,人为地夸大了测量的精确程度,不合理。 习 题 1.已知分析天平能称准至±0.1mg ,要使试样的称量误差不大于0.1%,则至少要称取试样多少克? 解:设至少称取试样m 克, 由称量所引起的最大误差为±0.2mg ,则 %100102.03??-m ≤0.1% m ≥0.2g 答:至少要称取试样0.2g 。 2.某试样经分析测得含锰质量分数(%)为:41.24,41.27,41.23,41.26。求分析结果的平均偏差、标准偏差和变异系数。 解: ) ( 4 26.4123.4127.4124.41+++=x % = 41.25% 各次测量偏差分别是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有机化学考研复试经验

复试之前,在网上能搜到的关于“中科大有机复试”的信息少之又少,所以当即决定如果复试通过了就写个帖子,造福后人! 一、准备 从科大分数线出来到复试之前的这20天左右的时间里,我一直在准备,每天都在学校的自习室和实验室两头跑。我们学校实验室条件也不宽裕,之前跟实验老师央求了很多遍,他才答应我有空档就会找我来练练手,所以我都是随叫就要随到的。因为有机给的复试范围也很大,算是大综合了,无机,分析,有机都要看,因此我天天上自习,不敢怠慢。 二、笔试 第一天早上考的是笔试,提前半小时到考场都差点没位置坐了,因为几个专业是考同一份卷子的。卷子分为无机,分析,有机三大块,每门75分。比如,我考有机,那就是有机的75分题目必须做,剩下无机和分析一共六道大题任选三题,总之就是凑齐150分。每门卷子都是专业级别难度,因为我分析没怎么准备,所以最后选了有机和无机。选择还好,不难。然后波普真的很崩溃,我相信大部分有机专业的考生都把时间花在这上面了,尤其最后一大题,给了四个谱这么多但是还是不会,每次写出来的结构怎么验证都不对!无机部分,第一大题三个题都是元素化学方面,准备得比较充分所以几乎全写出来了。第二大题是配合物,完全不会!只写了几个小问。第三大题好像是晶体,会写会画的全都写了。考完试大家都哀嚎一片,难度确实很大,根本不能让大家拉开距离,因为基础的大家都会,难的大家都不会,除非是非常厉害的那种人,但也是极少数的。个人认为笔试感觉不好是很正常的而且不会太影响大局。重要的是后面一天。 三、实验 第二天早上在实验楼前面集合的,这次就只有有机专业的30多个人了,看见了自己的对手感觉挺微妙的。等了好一会老师才出来喊我们进去的,带上四楼一个实验室,发了实验材料然后交代了几句我们就去各自考场了。题目是合成一个名字巨长的酯,不过合成什么的根本不是重点,反正有步骤跟你说该怎么做。重点就是涉及到的几个实验操作:取样,搭装置,加热反应,抽滤,萃取,重结晶,爬板,大概是这些。 一开始取样是用注射器的,也不是很难,就是手法稍微注意一下,这个取样动作必须有老师站在旁边看着打分的,老师当时跟我说如果你赶空气的时候手倾斜的角度稍微再大一点就更好了,不知道他的意思是我的操作基本不错还是他说话太委婉了。然后,可能大家以前都跟我一样,在学校用惯了油浴,没怎么用过电热套,所以一开始都很傻眼。因为反应温度要求保持在80多度好像,但我们电压都打到100多伏了还老是上不去。不过后来还好我硬是打到150V的时候温度计终于给力地往上蹿了,我还记得很清楚大概到70度左右溶液颜色变成微黄的了,貌似也是我们组最快的一个。 不过后来加热过程中一直要不停调整你的电压,这是我的经验。加热了40分钟后我停止了反应,其实准确来说稳定保持住80多度的时间只有半个小时,我还准备再加热一会的。但因为老师之前看着我的东西说其实你的产物已经够多了,你们要学会追踪反应。然后我就果断按了关闭。然后抽滤,很好抽,基本几秒钟滤液就下去了,剩下就是等着再抽干一点了,

分析化学考研题

化学化工学院授课教案 课程名称:分析化学选论 授课专业:化学、应用化学 授课班级:2010级本1、2班,2010级本1、2、3班授课教师:何琴 授课时间:12-13-2 参考教材名称及版本:华中师大等编《分析化学(上 册)》第三版

绪论精选题 1.(中科大2001填空题)样品采集的关键是 2.(中科大2002选择题)实验室中使用铂坩埚,要尽量避免使用() A、热氢氟酸 B、浓热高氯酸 C、浓热硫磷混酸 D、碳酸钠熔融 3.(华中科大2006填空题)常用的分解试样的方法有法、法、 法 4.(中科大2009)下列试样用什么试剂溶解或分解 (1)银合金;(2)钠长石(NaAlSi3O8)中SiO2的测定. 5.(华南理工2006综合题20分)有一试样经与分析得知其中含有二氧化硅(常量)、 铁(微量)、铝(常量)、钙(常量)、镁(微量)、钾(微量)、钠(微量)、锰(微量)等组分,现需采用易于开展工作的仪器及方法,对上述样品中的各组分晶型定量分析,你计划如何工作。 提示:(1)根据上述样品应采用什么方法对样品进行分解?(2)如何制备各组分的测定试液?(3)针对样品的不同组分及含量,应采用什么方法进行测定(写 出测定方法的名称、采用的试剂或标准溶液与试剂等)

《误差和分析数据的处理》精选题 1.(南开选择题1)以下情况产生的误差属于系统误差的是() A、称量时读错了砝码 B、试剂中含有少量干扰测定的离子 C、滴定时有溶液溅出 D、滴定管读数最后一位估计不准 2.(华南理工2006)下列情况中哪个不属于系统误差() A、滴定管未经校正 B、所用试剂中含有干扰离子 C、天平两臂不等长 D、砝码错误 3.(中科大2003)下列有关系统误差的正确描述是() A、系统误差具有随机性 B、系统误差在分析过程中不可避免 C、系统误差具有单向性 D、系统误差是由一些不确定的偶然因素造成的 4.(南开填空题)分析测定中系统误差的特点是 5.(南开2004填空)常用的消除系统误差的方法是、、 6.(中科大2002 选择3)消除分析方法中存在的系统误差,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A、增大试样称量质量 B、用两组测量数据对照 C、增加测定次数 D、进行仪器校准 7.(南开2000华中科大2006选择)分析测试中随机误差的特点是() A、大小误差出现的概率相同 B、正负误差出现的概率相同 C、数值有一定的范围 D、数值有规律可循 8.(北师大2002 选择)测定中出现下列情况,所引起的误差属于偶然误差的是() A、测定时所加试剂中含有微量的被测物 B、某分析人员滴定管读数总是偏高或偏低 C、某分析人员几次读取同一滴定管的读数不能取得一致 D、滴定时少量溶液溅出

电分析化学整理(修订版)

电分析化学—名词解释 1、电化学位 把电荷ze 的粒子从无限远处移动到某相内所做的总功叫做电化学位,包括3部分:①克服外电位所做的功ze ψ;②由于表面存在定向偶极层,或者电荷分布不均匀,克服表面电势所做的功ze χ;③将一个粒子从无限远处移向不带电荷也无定向偶极层的某相内,需克服粒子间的短层作用所做的化学功μ。 2、电极电势 产生在金属和溶液之间的双电层间的电势差称为金属的电极电势,包括电位差Δψ和表面电势差Δχ,并以此描述电极得失电子能力的相对强弱。 3、界面电势 一个电化学池中,相界面都存在的电位差称之为界面电势,可分为以下3类:金属和金属之间的接触电势、金属和溶液之间的金属电极电势、溶液和溶液之间的液接电势。 4、电极表面双电层 在电极的金属-电解质的两相界面存在电势存在双电层。最邻近电极表面的一层称为内层,也叫做紧密层,这层由溶剂分子和特性吸附的离子或分子组成。由于溶液的热运动,非特性吸附的离子的分布具有分散性,从外Helmholtz 平面一直延伸到本体溶液,称为分散层或者扩散层。 5、离子选择性系数 pot ij K 称为离子i 对离子j 的电势选择性系数。pot ij K 大,共存离子j 的干扰大,pot ij K 小,则干扰小,一只优良的离子i 的选择性电极,选择性系数越小越好。 6、离子选择电极的电极电势 用标准氢电极(或者其他参比电极)做左半池,用离子选择电极组成右半池,测得的电 化学池的电动势即为离子选择电极的电极电势。表达式为lna z 0F RT E E ISE ISE ±=,它与分析溶液电极响应离子的活度间遵从能斯特关系式,是离子选择电极电势分析法的依据。 7、离子选择电极的温度系数 由i i 0lna z F RT E E ±=,电极电势对温度T 求导,得温度系数dT dlna z lna z d d d d i i i i 0F RT F R T E T E ±±=。①离子选择电极的标准电势的温度系数T E d d 0 ;②能斯特响应斜率的温度系数i i lna z F R ;③溶液待测离子活度的温度系数项dT dlna z i i F RT ,可忽略。 8、离子选择电极的等电势点 离子选择电极温度系数dE/dT=0的点,此时电极电势不随温度而变化,称为等电势点。 9、极限扩散电流 当工作电极的电势维持在极限电流区域时,传质到电极表面的电活性物质,立刻被还原或氧化殆尽。电极表面附近薄层溶液内的电活性物质浓度趋于零。这时候的电流仅仅受扩散传质过程所控制,不受电极反应或者均相溶液化学反应控制,这样条件下的电流叫做扩散控制的极限电流,简称极限扩散电流。

中科大13-14有机化学(I)期终考试试卷-A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3—2014学年度第 一 学期期终考试试卷(A 卷) 考试科目: 有机化学(I) 得分: 学生所在系: 姓名: 学号: 一、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10×2=20分) 1、黄鸣龙还原是指:_______________ (A) Na 或Li 还原苯环成为非共轭二烯------------------P186伯奇还原 (B) Na + ROH 使羧酸酯还原成醇-------P396 Bouveault-Blanc 还原 (C) Na 使酮双分子还原--------P357 酮双分子还原制片呐醇 (D) NH 2NH 2/KOH/高沸点溶剂,还原羰基成亚甲基 2、下列四个试剂,不与CH 3CH 2COCH 2CH 3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 (A) RMgX (B) NaHSO 3饱和水溶液 P343含硫亲核试剂对醛酮加成 (C) PCl 5 (D) LiAlH 4 3、下列四种离子,碱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 P251 碱性/亲核性 (A) HO - (B) CH 3O - (C) C 6H 5O - (D) CH 3COO - 4、在NaOH 水溶液中,下列卤代烃的反应活性顺序是:__________ (A) I>II>III (B) I>III>II (C) III>II>I (D) III>I>II 5、Williamson 合成法是合成哪一种化合物的主要方法:________ (A) 酮 (B) 卤代烃 (C) 混合醚 (D) 简单醚 P318 混谜 CH 2X CH 3 C 6H 5CH 2X ( I )( II ) ( III ) , ,

分析化学考研复习不完全攻略

分析化学考研复习不完全攻略

分析化学考研复习不完全攻略 ============================== 分析化学是化学四大学科之一,也是化学、化工、药学、检验等专业考研必考的专业课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分析化学内容分散、范围广泛、理论晦涩、记忆内容多,历来是考研复习的老大难之一。 本文就结合笔者自己的心得,探索一下破解这些困难的途径。讨论重心主要在药学分析化学范畴,也可供分析化学专业或考分析化学的非分析专业考生参考。 ============================== 一、准备 ============================== 一、准备 有的放矢,谋定后动。前期充足的准备可以为后期复习进程减少很多麻烦,提高复习的效率。我们要准备的材料包括:指定教材、历

年真题、相关复习资料、习题集、笔记本与其他参考书。 指定教材。这是最重要的书,将伴随我们走完复习的全程。这本书一定要精读、细读,读明白,读透彻。可以毫不客气地说,三遍是最起码的要求。 历年真题与考试大纲。有些院校的真题对外公布,可以买到或从学校网站上下载,一定要认真研究。有些院校则不公布,此时指定教材及其配套习题集就成了唯一救命稻草。此外,有些名校或院所(如北大、清华、中山、中科大、中科院等)的真题做一下只有好处没坏处。如果有考试大纲,建议获取一份。 相关复习资料。有些是针对某些学校或某些教材编写并公开出版,有些则是高校的内部资料。 习题集。光看书和做真题远远不够,需要做一定量习题。建议使用与指定教材配套的习题集。有些相关复习资料中已经包含了大量习题,没必要再买习题集。 笔记本。做笔记非常重要!越到复习后期,对笔记的依赖程度越高。其他参考书。分析化学本质上是一门技术,它极端依赖其他学科(无机、物化、统计、原子物理……)的基础理论。因此在复习过程中如果一些理论问题搞不明白,就要去查阅相关学科的教材,即使仅将相关章节泛读一遍,也会令你豁然开朗。

中科大有机化学2000

2000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完成反应,请注明立体化学问题(31分) 1、COCl ?? NH 3NaOBr 2、O R O +C 2H 5MgX H 3O +? 3、NH 2OH RCOO FeCl 3? 4、(C 6H 5)3P-CH(CH 2)3COC 6H 55、CH 3COCH 2COC 2H 5+(CH 3)2Cd 乙醚 2.H +? 6、CH 2OH HO H H OH CH 2OH H OH CH 2O HO H H O CH 2OH H OH ?CHPh Pb(OAc)4 ? 7、Cl H Cl H ? 8、OAc +CH 2=CHCHO ? 9、(H 3C)3C CH 3CH 3LiAlH 4 t-BuOH ?

10、 NH2 HO+CH2=CO? 11、OH??? 3Ag2O CHN2 12、R-乳酸乙酯 ?? PhCOO- 13、NH2 CH3 3 H2O2? 14、OH Br C2H5COCl?AlCl3?Br2? 15、 14 PhCH2CH2OCl+PhOCH3 AlCl3 ? 16、O O Br2 ?OH-? 二试为下列各反应提出合理的反应历程(20分) 1、C2H5SCHCH2OH CH3 C2H5SCH2CHClCH3 2、 OCH3 COCl Cl COOCH3 Cl 3、完成反应,并提出其历程 -甲胺基苯丙酮 2? 4、 3 3 OH-? 三、合成题(25分)

1、COCH 3C(CH 3)=CHCOOH 2、O O CH 2NCH 3 CH 2 3、N N CH 3NH 2 4、N CHO OCH 3H 3CO 5、以三个C 的有机化合物及必要试剂 COOH COOH 四、测结构(24分) 1、2,4-戊二酮与等物质的量的NaH 反应,有气体放出,产物用碘甲烷处理,得分子式C 6H 10O 2的俩个化合物A 和B ,A 用酸水解,又得到2,4-戊二酮,化合物B 对烯酸稳定,试推测A 、B 结构式。 2、化合物A (C 7H 12O 4)与亚硝酸反应得到B (C 7H 11O 5N ),B 和C 互变异构体,C 经乙酸酐反应,得D (C 9H 15O 5N );D 在碱性作用下与苄氯反应,得E (C 16H 21O 5N ),E 用稀碱水解,再酸化加热,得F (C 9H 11O 2N ),F 同时具有氨基和羧基,一般以内盐形式存在,试推测A 、B 、C 、D 、E 、F 结构式。 3、化合物A (C 9H 18O 2)对碱稳定,经酸性水解,得B (C 7H 14O 2)和C (C 2H 6O ),B 与硝酸银氨溶液反应、再酸化得D ,D 经碘仿反应后酸化得E ,将E 加热得化合物F (C 6H 8O 3);F 的NMR 数据:δ1(3H ,二重峰);δ2.1(1H ,多重峰);δ2.8(4H ,二重峰)。推出A 、B 、 C 、 D 、 E 、 F 结构式、 4、化合物A ,IR :3200-3600cm -1 NMR :δ0.9 三重峰,δ1.1 单峰,δ1.6 四重峰 三个峰面积比为:3:7:2 质谱:弱的分子离子峰:m/e=88,基峰为m/e=59 其他各主要峰分别为m/e73,70,59,55 推测A 的结构,并解释各峰的归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