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空气颗粒物的检测

合集下载

环境空气 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 重量法HJ 1263

环境空气 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 重量法HJ 1263

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1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测定环境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重量法。

本标准适用于使用大流量或中流量采样器进行环境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浓度的手工测定,同时适用于无组织排放监控点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浓度的手工测定。

当使用大流量采样器和万分之一天平,采样体积为1512 m3时,方法检出限为7 μg/m3。

当使用中流量采样器和十万分之一天平,采样体积为144 m3时,方法检出限为7 μg/m3。

2 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引用了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条款。

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凡是未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16297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HJ 194 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技术规范HJ/T 374 总悬浮颗粒物采样器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总悬浮颗粒物 total suspended particle(TSP)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等于100 μm的颗粒物。

3.2标准状态 standard state温度为273.15 K,压力为101.325 kPa时的状态。

3.3实际状态 ambient state温度为实际环境温度,压力为实际环境大气压时的状态。

4 方法原理通过具有一定切割特性的采样器,以恒速抽取定量体积的空气,使环境空气中的总悬浮颗粒物被截留在已知质量的滤膜上,根据采样前后滤膜的重量差和采样体积,计算总悬浮颗粒物的浓度。

5 试剂和材料5.1滤膜:a)材质:根据样品采集目的可选用玻璃纤维滤膜、石英滤膜等无机滤膜或聚四氟乙烯、聚氯乙烯、聚丙乙烯、混合纤维等有机滤膜;b)尺寸:200 mm×250 mm的方形滤膜或直径90 mm的圆形滤膜;c)滤膜阻力:在气流速度为0.45 m/s时,单张滤膜阻力不大于3.5 kPa;d)捕集效率:对于直径为0.3 μm的标准粒子,滤膜的捕集效率不低于99%;e)滤膜失重:在气流速度为0.45 m/s时,抽取经高效过滤器净化的空气5 h,滤膜失重不大于0.012 mg/cm2。

环境空气颗粒物检测流程与工作要求

环境空气颗粒物检测流程与工作要求
1、验收步骤
如何验收?
综合部退换货
综合部收货
综合部订单 验收
检验部技术 验收
不合格
检验部技术 验收反馈
入库
合格
二、滤膜验收
2、验收依据 HJ 656-2013 环境空气颗粒物(PM2.5)手工监测方法(重量法)
技术规范 3、验收项目 3.1 滤膜尺寸
小流量采样滤膜 :圆形,直径为(47±0.25)mm 3.2 材质
聚四氟乙烯、聚氯乙烯、聚丙烯、混合纤维素等有机滤膜
二、滤膜验收
3.3 孔径和厚度 滤膜孔径小于等于2μm 滤膜厚度(0.2-0.25)mm
3.4 空滤膜最大压降 在0.45m/s的洁净空气流速时,压降应小于3Kpa.
3.5 最大吸湿量(小流量采样滤膜) 暴露在湿度为40%RH空气中24h后与暴露在湿度35%RH空气中24h后的质量增加值应
谢 谢
注:同一滤膜前后两次称重之差超出范围则该滤膜作废。 2.2.3 恒温恒湿设备平衡温度和湿度,应确保滤膜在采样前后平衡条件一致。 3、需要填写的记录 3.1 每次称量必填
天平校准记录、天平使用维护记录、恒温恒湿设备监控记录、恒温恒湿设备使用记录、样品留样 记录 3.2 每周填写
四、样品的采集与保存
1、采集 1.1 采样时间:日均浓度,每日采样时间应不少于20h. 1.2 采称量要求:采样时间应保证滤膜上的颗粒物负载量不少于称重天平检定分度值的100倍。本实验 室十万分之一天平检定分度值0.01mg,颗粒物负载量不少于1mg. 1.3 尘膜的检查
环境空气颗粒物检测流程 与工作要求
01/ 工作流程图 03/ 滤膜平衡 05/ 样品交接 07/ 结果表示
目录
02/ 滤膜验收 04/ 样品采集与保存 06/ 记录 08/ 质量控制与标准滤膜

空气污染颗粒物的检测方法

空气污染颗粒物的检测方法

空气污染颗粒物的检测方法空气污染对人类健康造成重大影响,颗粒物是空气污染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

它们小到足以被吸入肺部,甚至渗透进血液循环系统,引发诸如心血管疾病、癌症、哮喘等健康问题。

因此,对背景空气中的颗粒物进行实时、准确、可靠的检测和分析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颗粒物检测方法。

1. 激光散射粒度仪法激光散射粒度仪是通过散射光谱分析颗粒物的形态、大小、浓度及分布情况。

该仪器原理借助激光束辐射到颗粒物,吸收部分能量,并向所有方向发射散射光,再利用散射光强、角度分布、时间分布等指标对样品进行分析。

应用颗粒物质量和散射强度之间的某种关系进行计算,可以得到颗粒物的质量浓度及大小分布。

激光散射粒度仪具备检测快速、准确度高及范围广等特点,而且还能自动测试,无需人工干预和特殊处理,因此在颗粒物检测方面应用广泛。

2. 移动式烟气颗粒物质量测定仪法移动式烟气颗粒物质量测定仪是专门适用于检测烟气、工业废气和工地扬尘等环境的颗粒物检测仪器。

其主要原理是利用滤纸、毛细管等材料对颗粒物进行过滤和捕集,再利用重量法检测质量浓度。

通过化学计量式计算颗粒物的质量浓度和总质量,从而得出其浓度值。

移动式烟气颗粒物质量测定仪准确度高,灵敏度好,适用于在场地实时检测环境中的颗粒物污染问题,但由于其不能确定每个颗粒物的粒径分布及运动状态等特征,对于复杂环境,其判定方法的准确性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

3. 扫描电子显微镜法扫描电子显微镜可以对高分辨率图像进行拍摄,图像中的各种微观组织与零件都可以通过电子束照射而清晰可见。

通过该仪器可以直接观察到颗粒物的外观形态、粒径大小、表面微观结构和内部形态,可用于分析颗粒物形态结构、内部成分、材料组分及其物理化学性质等。

但是,该检测方法一般需要显微镜技术人员进行操作,需要经过特殊的实验室条件,且仪器造价昂贵,一般用于科学研究领域等实验室环境下的颗粒物检测。

综上所述,不同的颗粒物检测方法各有优缺点,应根据不同的场合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检测。

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 重量法

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 重量法

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以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为标题,本文将介绍环境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方法。

总悬浮颗粒物是指空气中悬浮的固体和液体颗粒物的总和,包括粉尘、烟雾、颗粒状气溶胶等。

测定总悬浮颗粒物的重量是目前常用的一种方法,下面将详细介绍该方法的步骤和原理。

一、测定方法步骤1. 准备好所需设备和材料:包括取样器、玻璃纤维滤膜、称量天平、烘箱等。

2. 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取样点和取样时间。

一般来说,应选择典型的环境空气污染源附近的取样点,并在不同季节和不同时间段进行连续取样,以获得更准确的数据。

3. 安装好取样器,并将玻璃纤维滤膜放置在取样器中。

4. 开始取样,通常取样时间为24小时。

在取样期间,应注意保持取样器的正常工作状态,避免外部因素对取样结果的影响。

5. 取样结束后,将玻璃纤维滤膜取出,放置在干燥的环境中,以便后续的称量和分析。

6. 将干燥的滤膜放入烘箱中加热,使其完全干燥。

7. 使用精密电子天平称量滤膜的质量。

在称量前后要进行校准,确保称量结果的准确性。

8. 计算总悬浮颗粒物的质量。

将滤膜的质量减去滤膜本身的质量,即可得到总悬浮颗粒物的质量。

二、测定原理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是基于质量守恒定律的原理进行的。

在取样过程中,环境空气中的颗粒物被吸附在滤膜上,形成了一层颗粒物的沉积物。

通过称量滤膜的质量的变化,可以间接测定环境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质量。

三、注意事项1. 在进行取样和称量时,应避免外部因素对结果的影响。

例如,在称量滤膜前后要进行校准,以减小称量误差。

2. 在取样期间,应妥善保管取样器,防止被污染或损坏。

同时,要确保取样器的密封性能良好,避免颗粒物的外部污染。

3. 在进行测定时,应注意操作规范,防止误差的产生。

例如,在称量滤膜时,要避免手部的直接接触,以免对滤膜产生污染或损坏。

四、总结通过重量法测定环境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质量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其原理简单、操作方便。

《环境空气 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 重量法》GBT15432-1995

《环境空气 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 重量法》GBT15432-1995

《环境空气 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 重量法》GB/T15432-1995分析采样适用范围大流量或中流量仪器采集空气中TSP检出限0.001mg/m³采样仪器中流量大流量孔口流量计中流量孔口流量计:70-160L/min,进度±2%,分辨率1L/min 大流量孔口流量计:0.7-1.4m³/min,精度±2%,分辨率0.01m³/min滤膜超细玻璃纤维滤膜抽经高效过滤器净化的空气5h,1cm2滤膜失重不大于0.012mg。

采样分析仪器恒温恒湿箱:15-30℃可调,精度±1℃;相对湿度控制在50±5%,可连续工作分析步骤分析天平大流量采样滤膜,称重范围≥10g,感量1mg,标准差≤2mg 中流量采样滤膜,称重范围≥10g,感量0.1mg,标准差≤0.2mg采样后的滤膜在恒温恒湿箱中,与干净滤膜平衡条件相同的温度、湿度,平衡24h。

称量平衡后的滤膜,记下滤膜重量W1,滤膜增重,大流量滤膜不少于100mg,中流量滤膜不少于10mg计算滤膜恒重将滤膜放在恒温恒湿箱中平衡24h,平衡温度取15-30℃中任一点,记录平衡温度与湿度。

称重平衡后的滤膜,记下滤膜重量W0方法再现性2台TSP采样器,安放位置不大于4m、不少于2m时,同时采样测定TSP含量,相对偏差不大于15%滤膜恒重打开采样头顶盖,去除滤膜夹,用清洁干布擦去采样头内及滤膜夹的灰尘恒重过的滤膜毛面向上,安放好滤膜,对正,拧紧,使之不漏气,按照仪器使用说明,设置采样时间,即可开始采样样品采集完后,打开采样头,用镊子取下滤膜,采样面向里,将滤膜对折,放入滤膜袋中。

取滤膜时,如发现滤膜损坏或滤膜上的尘边缘轮廓不清,滤膜安装歪斜,说明漏气,则本次采样作废,重新采样。

环境大气颗粒物的测定原理

环境大气颗粒物的测定原理

环境大气颗粒物的测定原理环境大气颗粒物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的微小固体或液体粒子,常用颗粒物浓度和粒径大小来评估空气质量和健康风险。

目前常见的环境大气颗粒物测定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测定方法和化学测定方法。

物理测定方法主要是通过测量颗粒物的质量和尺寸来进行测定。

常用的物理测定方法包括:悬浮颗粒物的质量浓度测量、颗粒物的尺寸分布测量和颗粒物的质量测量。

悬浮颗粒物的质量浓度测量方法主要有:滤膜重量法、废气分析法、直接射线法和质谱法等。

其中,滤膜重量法是比较常用的方法之一。

该方法的原理是通过将空气中的颗粒物经过滤膜进行采集,然后将滤膜进行烘干,最后测量滤膜的重量变化来计算颗粒物的质量浓度。

颗粒物的尺寸分布测量方法主要有:光散射法、激光粒度仪法和电动力学测定法等。

其中,光散射法是比较常用的方法之一。

该方法的原理是通过颗粒物悬浮在气溶胶生成器产生的雾化剂中,利用光的散射现象来测量颗粒物的粒径大小。

通过收集不同粒径大小的颗粒物,可以得到颗粒物的尺寸分布。

颗粒物的质量测量方法主要有:颗粒物的质量平衡法和质谱法等。

其中,颗粒物的质量平衡法是比较常用的方法之一。

该方法的原理是通过将具有一定质量的滤膜与颗粒物接触一段时间后,再将滤膜进行烘干并测量重量变化来计算颗粒物的质量。

化学测定方法主要是通过测量颗粒物中特定物质的含量来进行测定。

常用的化学测定方法包括:元素分析法、离子色谱法和质谱法等。

元素分析法主要是通过测量颗粒物中特定元素的含量来判断颗粒物的来源和成分。

常用的元素分析方法有X射线荧光光谱法和X射线衍射法等。

离子色谱法主要是通过测量颗粒物中特定离子的含量来确定颗粒物的成分和来源。

常用的离子色谱方法有阳离子交换色谱法和阴离子交换色谱法等。

质谱法主要是通过测量颗粒物中特定分子的质荷比来判断颗粒物的组成和来源。

常用的质谱方法有质谱仪法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等。

总结起来,环境大气颗粒物的测定主要是通过物理测定方法和化学测定方法来进行。

环境大气颗粒物的测定原理

环境大气颗粒物的测定原理

环境大气颗粒物的测定原理环境大气颗粒物的测定原理是通过采集大气中的颗粒物样品,然后利用不同的分析方法来确定其质量浓度和组成。

大气颗粒物主要包括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细颗粒物(PM2.5),其测定原理有以下几种方法:1. 重量法:重量法是最常用的测定大气颗粒物质量浓度的方法。

该方法是将空气中的颗粒物通过采样器收集在滤膜上,然后将滤膜放入称量器中进行称重,通过测量滤膜的质量变化来确定颗粒物的质量浓度。

重量法适用于测定PM10和PM2.5的质量浓度,但无法确定颗粒物的化学组成。

2. 光学法:光学法是一种基于颗粒物对光的散射和吸收特性进行测定的方法。

常用的光学法包括激光散射法和激光吸收法。

激光散射法利用激光束与颗粒物发生散射,通过测量散射光的强度来确定颗粒物的浓度。

激光吸收法则是利用颗粒物对激光光束的吸收特性进行测定。

光学法适用于测定颗粒物的质量浓度和粒径分布,但对颗粒物的化学组成无法确定。

3. X射线荧光光谱法:X射线荧光光谱法是一种通过颗粒物中元素的特征X射线荧光来测定其化学组成的方法。

该方法将颗粒物样品暴露在X射线束中,颗粒物中的元素吸收X射线后会发射出特定的荧光信号,通过测量荧光信号的强度和能量来确定颗粒物中各元素的含量。

X射线荧光光谱法适用于测定颗粒物的化学组成,但对颗粒物的质量浓度和粒径分布无法确定。

4. 电子显微镜法:电子显微镜法是一种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颗粒物的形态和结构来确定其组成和来源的方法。

该方法将颗粒物样品放入电子显微镜中,利用电子束与颗粒物相互作用产生的信号来观察颗粒物的形貌、晶体结构和元素分布情况。

电子显微镜法适用于测定颗粒物的形态、组成和来源,但对颗粒物的质量浓度和粒径分布无法确定。

综上所述,环境大气颗粒物的测定原理主要包括重量法、光学法、X射线荧光光谱法和电子显微镜法。

不同的测定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测定目的,可以综合应用来获取更全面的颗粒物信息。

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 重量法

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 重量法

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以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为标题,本文将介绍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方法和测定过程。

一、引言环境空气中的总悬浮颗粒物(TSP)是指直径小于或等于100微米的颗粒物,包括可见颗粒物和细颗粒物。

这些颗粒物对人体健康和环境质量有重要影响,因此准确测定环境空气中的TSP浓度是必要的。

二、测定方法重量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环境空气中TSP浓度的方法。

其原理是通过将空气中的颗粒物捕集到滤膜上,然后将滤膜称重,计算出颗粒物的质量浓度。

三、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选择合适的测定点位,安装好采样设备并校准。

2. 采样:将预先准备好的滤膜安装在采样器上,打开采样器开始采样,一般采样时间为24小时。

3. 滤膜处理:采样结束后,将滤膜取下,放置在恒温恒湿条件下等待静置,以消除静电等影响。

4. 称重:使用精密天平将滤膜进行称重,记录下质量值。

5. 计算:根据测定时间和滤膜的有效面积,计算出单位体积的颗粒物质量。

6. 数据分析:根据测定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和评价,得出空气中TSP的浓度。

四、注意事项1. 在采样过程中,应注意采样器的正常运行,避免因设备故障导致数据不准确。

2. 在滤膜处理过程中,要避免手指直接接触滤膜,以免污染样品。

3. 在称重过程中,要保持天平的准确性,避免外界因素干扰称重结果。

4. 在数据分析中,应注意对测定结果的合理解释和评价,避免片面或错误的结论。

五、结果与讨论通过重量法测定环境空气中TSP的浓度,可以得到准确的数据,用于评价空气质量和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同时,这种测定方法简单易行,成本较低,适用于大规模的监测工作。

六、结论重量法是一种准确可靠的测定环境空气中TSP浓度的方法。

通过合理的实验步骤和仪器设备的选择,可以得到准确的测定结果,为环境保护和空气质量监测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

七、展望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和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对环境空气中颗粒物的测定要求越来越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空气颗粒物的检测
一、实验目的
利用大气颗粒物采样器在天津理工大学的选定点位采集大气中TSP、PM10和PM2.5样品,利用重量法测量尘重,结合采集流量和环境标准等信息,对区域内大气颗粒物的浓度和环境状况进行评估。

二、测量仪器
采样应用大气颗粒物采样器需符合国家标准,配备的切割头能够满足不同粒径的颗粒物的采集,采样器能够显示采样流量、温度、气压等参数。

应用精密天平测量尘重。

三、测量点选择
根据监测的目的要求,选择的采样点位应远离局地排放源影响,大气传输状况良好,且具有一定的高度。

四、气象条件
大气颗粒物采样应在无雨雪、无雷电天气下时进行。

五、采样步骤
1,采样前需仔细检查仪器状况。

2,选择合适的切割头,并对切割头进行采样前处理
3,将事先称量好的滤膜放入切割头,连接采样器
4,记下开机时间,调节流量,开始采样
5,采样结束后,记录采样时间、温度、气压、采样体积等参数
6,将采样后滤膜进行称量
7,进行后续数据处理与分析
六、数值处理
由于大气的空气密度受气压、温度等参数影响,因此采集的气体流量需转化为标况流量。

V2=(P1*V1*T2)/(T1* P2)
式中:V2为标况采集体积,T2为标况大气温度,P2为标况大气压
V1为采集体积,T1为采样期间温度,P1为采样期间大气压
大气颗粒物浓度计算公式为:
ρ=(Q2-Q1)/V2
式中:ρ为大气颗粒物浓度,Q2为采样后滤膜质量,Q1为采样前滤膜质量七、监测结果评价
将测得大气环境颗粒物浓度与国家相关标准进行对比,对区域内的大气环境状况进行评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