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概括段意
四年级语文阅读理解之概括段落大意(有答案)

四年级语文阅读理解之概括段落大意(有答案)阅读指导之概括段落大意(有答案)阅读文章时,养成一边阅读一边概括XXX的好惯,对自己写作文时选材组材,布局谋篇都是有帮助的。
要求概括XXX做到言简意明,不能罗里罗嗦,说个没完,什么是准确呢?就是抓住段的实质,不要偏离段的主要内容。
一)用段的中心句概括段落大意。
中心句指明段的写作范围中心句突出段的主要内容中心句归纳出段的思想要点例1小城里每个庭院都栽了很多树。
有桉树、椰子树、橄榄树、凤凰树,还有别的亚热带树木。
初夏,桉树叶子散发出来的香味,飘得满街满院都是。
凤凰树开花了,开得那么热闹,小城好像笼罩在从天际飘来的一片片红云中。
例2XXX十八岁的时候,得到亲友的资助,到比利时去留学,跟一位在欧洲很有名的生物学教授研究。
一起研究的还有别的国家的学生。
旧中国的贫穷落后,在世界上没有地位,外国学生瞧不起中国学生。
XXX暗暗下决心,一定要为中国人争气。
二)用文章重点句归结综合段意有的文章段落中,作者在叙述究竟以后,用抒情议论的方法,写出了自己的感想、体会。
这些感想,每每归结综合了全文的主旨,点明了段的中央。
阅读时可以直接引用作为段的XXX。
例3今天清早,雪停了,天也晴了。
一轮红日升起来,把雪后的大地照得分外耀眼。
茫茫田野一片雪白,巍巍群山遍身银装,好一派壮丽雄伟的北国风光,好一幅瑞雪丰年的喜人图画。
(三)用自己的语言概括XXX段落中没有直接表述中心的语句就需要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
步骤:1.段落中共有几句话。
2.每句话讲的是什么意思。
3.可以分为几层意思4.每层讲的是什么内容。
5.归纳每层的意思,进而概括出段的主要意思。
例4那一天,天还没有亮,我们连悄然地摸进“XXX”高地上面的山坳,埋伏在一条比较埋伏的山沟里。
太阳渐渐地爬上山头。
我发觉前面六十多米就是敌人的前沿阵地,不仅可以看见铁蒺藜和胸墙,还可以看见地堡和火力点,甚至连敌人的发言都听得见。
敌人居高临下,固然更简朴看见我们。
小学语文概括段落大意的方法

小学语文概括段落大意的方法理解文章的写作目的的前提,也是培养自己分析概括能力的重要训练。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小学语文概括段落大意的方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1小学语文概括段落大意的方法(一)摘句归纳法摘句归纳法,就是从课文中摘录现成的句子作为段意的方法。
文章各段中常常有一个能概括本段中心的句子,也就是段的中心句。
有的中心句在段落的开头,总述本段的主要内容,叫段的总起句;有的中心局在段落的结尾,叫段的总结句;有的中心句隐藏在承上启下的句中,承上的是概括上文的内容,启下的是点出下文的内容;有的中心句也是在中间,通过人物的对话或作者的议论、抒情等方式表达出来。
例如:在新教材的第七册《亚鲁藏布大峡谷》第四自然段:大峡谷的奇异景观还体现在生物的多样性上。
在同一波面上,从高到底形成了九个垂直的自然带。
不同高度的自然带呈现出不同的自然景观,犹如凌空展开的一幅神奇美丽的画卷。
在这里,可以见到从寒冷的北极到炎热的赤道分布的动植物。
许多珍贵的林木和花卉生长在人迹罕至的地方,各种野生动物攀援穿梭其间,真不愧“植物类型博物馆”和“动物王国”的美誉。
要概括这段话的主要意思,就可以使用摘句归纳法。
这段的开头“大峡谷的奇异景观还体现在生物的多样性上。
”已经概括了这段话的意思,在下面的句子,围绕这句话,阐述大峡谷里的动植物种类多,是“植物类型博物馆”和“动物王国”。
所以,第一句话,就作为这段话的主要内容。
用摘句归纳法概括段落大意时要注意:(1)摘录的句子不能全盘照抄,大部分需要经过修改加工。
如前面所举的例子,用作段意时,把“大峡谷的奇异景观还体现在生物的多样性上。
”改为“大峡谷的生物是多样性的。
”否则,就不够简略,也不通了。
(2)所摘录的句子必须能概括这段的主要意思,因此,必须先弄清这段的主要意思,然后再分析一下缩摘录的句子是否能包括这些意思。
(3)中心句在段首或段末的,一般可做段意;中心局在段的中间的,一般其承上启下的转折作用,不一定能做段意。
阅读之段落的分层段意概括

分段方法: 按时间先后划段。抓表示时间的词;抓间 接表示时间的词语。 按事情发展顺序划段。即按事情的起因、 经过、结果分段。 按地点变换划段。把同一方向、同一位置 或同一处所里的景物、事物归在一起,划 为一段。其方法是抓文中地点转换、空间 变化的方位词和反映方位或空间变换的词 语。 按事情性质、类别划段。依据材料性质安 排结构的文章,要弄清文章写了几件事或 同一事的几个不同方面,再按每件事或每 个方面的起止划分段落。
//
(三)总—分—总:先概括叙述后具体描写再 总结,分为三层 那枝红色的月季花多美啊!碗口大的花 // 朵,远远看去就像一个火球。近看呢,那层 层花瓣娇嫩鲜艳,还能闻到香味。在那细丝 儿的花蕊上还有花粉呢!外国友人说中国的 月季花是“花中皇后”,真的,这青枝、绿 叶、红花艳丽极了!我真爱这枝红色的月季 // 花。
第五讲Βιβλιοθήκη 分层、层意、自然段段意概括法
文章的每一个段落都表达 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而这个 意思的表达又总是一个层次又 一个层次的按逻辑进行的,这 就是段落结构 。 给自然段划分层次,就是 为了更 好地弄清文章的结构, 更准确地 读懂文章的内容。
分层
一、顺承式:即按事情或动作的先后顺序 表达。
早上奶奶在洗衣服时,我看到盆里有自己的脏手 帕,我想起老师说过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于是,我 // 决定自己洗手帕。按照奶奶的指导,我先在盆里放好 水,把手帕放进去搓几下。拧干后,我左手拿手帕, 右手拿肥皂,用肥皂把手帕均匀地涂一遍,然后用力 搓,直到搓出白色的泡沫为止。我的小手帕终于重新 变洁净了,我看着干干净净的手帕,心里美滋滋的。
四、 转折式:全段分两部分,前后两 部分意思转折,常用但是、可是、而等转 折词分开。
早就听说林场的灰椋鸟多。我想,灰椋鸟尖尖 的嘴,灰灰的背,远远望去黑乎乎的,有什么好看 的呢? // 可是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了关于灰椋 鸟的电视录像,就再也忍不住了,决定亲自去看一 看。
小学语文阅读概括段意的方法及练习

小学语文阅读概括段意的方法及练习小学语文阅读概括段意的方法及练孩子在做阅读练时,往往难以概括___。
本文介绍了四种概括段意的方法:摘句法、联合法、替换法、归纳法,并强调了概括段意的要求:明确、简练、完整、连贯。
通过研究和练,帮助孩子提高阅读概括能力。
第一课时:摘句法本课时介绍了直接找中心句的方法,即摘句法。
通过例子的讲解,让孩子理解中心句的判断方法,进一步提高阅读概括能力。
例子中,第一段的中心句是“母亲是个好劳动”,第二段的中心句是“动物的动作是一种常见的‘语言’”。
通过摘录中心句,可以概括出整段的段意。
中心句:有了鸟的树显得格外生动。
理由是句①明确提到了“鸟”,并用“格外生动”来形容树,句②又进一步描述了作者喜欢小鸟在树枝上的舞蹈,而句③则说明了小鸟的存在让冬天的风变得细微而富有弹性,使树上的冬天没有了寒冷的凝滞,都是在围绕着句①所表达的中心思想。
本文段的中心句是句②:“的力量能唤起人们对于美好未来的情感,并鞭策人们为此目的去百折不挠地探索、进击。
”因为句①是引用了___的话,只是作为引入,没有直接表达本段的主题。
句③和句④、句⑤、句⑥都是举例说明我国历史上有很多遵守的人物,虽然有助于支撑本段的主题,但不是中心句。
而句②直接表达了的力量,以及它对人们的影响,是本段的核心内容。
海洋的大和深是本段的主要内容。
海洋不仅面积广阔,而且深度也很大,平均深度为三千八百米,远远高于大陆的平均海拔高度。
如果地球表面全部被海水包围,水深将达到二千四百四十米。
太平洋的马利纳海沟是海洋最深的地方,最大深度达到一万一千零三十四米。
相比之下,我国西南边境的珠穆朗玛峰是世界最高的山峰,海拔高度为八千八百四十八米。
如果将珠穆朗玛峰移到玛利亚纳海沟,峰顶距海面还有二千多米。
因此,作者得出结论:地大不如___,山高不如水深。
本段的中心句是“海洋不仅很大,而且很深”。
这个句子能够总括全段的主要意思,准确地反映了作者的写作意图。
分析:本文段的中心句是句①,因为它直接表达了文章的主题和观点,即人民的力量是不可战胜的。
概括段意的技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概括段意的技巧理解课文是阅读文章的关键,而概括段意是文章的起步。
概括段中的关键语句准确概括内容,常见的句型有:1.首括句:首括句就是段首用一句话概括全段内容,它在全段中起提纲擎领的作用,其它各句都是围绕它展开记叙,议论或说明的.如<大自然的语言>中第7-10段,都是用首句来概括各段的内容的。
他们分别从纬度、经度、高下和古今四方面的差异来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用首句的形式便于读者一目了然的掌握和理解内容。
2.设问句:读现代文,抓住设问句,对概括段意很有帮助,例如:《中国石拱桥》的最后一部分,开头就说“为什么我国的石拱桥会有这样光辉的成就呢?”接着用“首先”“其次”“再其次”,把原因说得很清楚。
3.过度句:过度句经常出现在两个部分之间,连接前后两个部分。
抓住这句话,两个部分大意全有了。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中有这样的话“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反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的方面。
就把前后两个部分概括了。
4.总结句:总结句出现在一个部分结尾处,这是不容忽视的,《中国石拱桥》中介绍完赵洲桥四个特点时,作者写到“赵洲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看了这句话,很容易看出作者对石拱桥做出的评分。
5.分述句:最后谈谈分述句,所谓的分述句就是先总写后分述,往往一句话就是一个层次。
用这种方法概括段意很全面,《苏州园林》中介绍苏州园林总的特点时说“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副完美的图画,”接着又说“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远景进景的层次。
阅读理解概括段意的方法

阅读理解概括段意的方法
阅读理解概括段意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摘句法:摘出段落中的中心句,对段落内容进行总结。
2. 归纳法:把段落中叙述的各层意思综合起来,然后提炼、概括。
3. 取舍法:根据中心思想,对重要的详写,次要的略写或不写。
4. 联合法:把段落中具有同类意思的内容相联合,进行概括。
5. 练习法:通过做练习题来概括段落大意,这需要平时多做练习。
这些方法有助于更准确地概括段落大意,但具体使用哪种方法取决于段落的内容和目的。
怎样概括文章段意

怎样概括文章段意概括段意,就是用精炼的语句总结出每一段内容的重点。
即一句完整的句。
因此概括段意要明确、完整、简要。
常用一下的方法:一、摘句归纳法摘句归纳法就是从文章中摘取现成的句子作为段意。
这种句子必须能代表这一段的主要内容(这种句子又叫中心句)。
它可以在一段的开头、中间或结尾。
在承上启下过渡句一般是前后两段的段落大意,可摘前半句为前一段的段意,后半句为后段的段意。
摘录句段法。
有的文章中的总起、过渡句、重点段落概括了全文的大意。
阅读时可直接引用或稍加整理,便可抓住主要内容。
如《养花》一文,可根据结尾段来概括它的大意:课文主要写养花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
既须劳动,又长见识。
二、连句缩句法在段落里能说明段意的不止一句话,而有几句话,可把几句话串起来,加以压缩成段意,或者把能说明段意的长句压缩成为段意。
如 我的信如果要发表,且有发表的地方,我可以同意 这句话说明段意太长了,可压缩成 同意把信发表 为段意。
三、归并串连法。
在一个短落中的几层意思是并列的,可把几句并列意思合并起来作为段意。
例如 《张天佑》第三段写了三层意思: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
这三层意思合并起来就是段意。
如《黄继光》一课,可分为四段,段意分别是:()黄继光所在营接到新的战斗任务;(⒊)黄继光向指导员请战;( )黄继光顽强战斗,壮烈牺牲;( )黄继光所在营攻占了五九七 九高地。
根据段意归纳为:在抗美援朝战争时,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黄继光在上甘岭战役中,顽强战斗,壮烈牺牲。
四、取主舍次法在个段落里说了基层意思,其中一些层次是主要的,另一些层次是次要的,抓住主要层次的内容来概括,舍去次要内容,这种方法叫取主舍次法。
例如:《我的战友邱少云》第三段有三个层次,一层写敌人放燃烧弹烧着茅草,火烧到邱少云身上,二层写 我 的紧张心情,三层写邱少云伏火烧身,壮烈牺牲。
这三层中前两层是为第三层作铺垫,第三层是重点。
因此可把第三层作为这段的段意。
概括段意的方法技巧

概括段意的方法技巧
一、把文章的关键词进行总结
1.阅读要求:仔细阅读文章,协助你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及重要细节。
2.概括技巧:从文章中提取关键词,然后把它们汇总在一起,概括出文章的主要意思。
3.综合分析:根据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大意,加上叙述的词汇特征,来进一步分析文章的细节,以及里面的线索、观点和议论等。
4.简要概括:通过综合分析,将文章的主要内容和重要细节精简总结出来,组成一句简洁的概括性句子。
二、用实例加以说明
例:文章讲述的是一个街道上一个无家可归的老人的故事。
概括:本文讲述了一个没有家庭的老人在一条街上的经历。
- 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段意的方法
一、课题扩充法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透过题目我们往往能捕捉到很多课文信息。
不少课文的题目,就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
归纳这类文章的主要内容,我们可以借助课题。
首先要读懂字面上表达的意思,再根据课文内容把课题扩展成一句完整的话,在此基础上逐步进行丰满,使表达更加完整,更加全面。
二、段意合并法
一篇文章由几个段落组成,我们可以用合并段落大意的方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先理清文章脉络,写出每大段的意思,再根据文章内容分清主次。
如果都是主要的,就把段意合并起来;如果有的主要,有的次要,则需要抓住主要的,舍掉次要的。
合并时,要对各段的大意做适当的修改,删除重复的内容,综合相同的内容。
三、重点突出法
有些文章,重点部分十分突出,而全文的主要内容就在其中。
因此,只要抓住这个重点部分的段落大意,再加上一些必要的补充交代,全文的主要内容就归纳出来了。
具体的操作:可以先简单地读读课文,了解大致内容。
然后找出文章的重点段,弄清作者在重点段中要表达的意思,再联系其余各段作适当补充,文章的主要内容就自然概括出来了。
四、句子摘录法
有的文章结构上有总起句、总结句、过渡句,或内容上有中心句,这些句子往往提示了全文的主要内容。
摘录这些概括性的语句,稍加改动,就可以成为全文大意。
运用句子摘录法,有时候我们可以直接“抄”。
五、重点罗列法
不同体裁的文章要点不同。
以叙事的文章,我们在概括主要内容时,往往可以抓住“六要素”,先罗列出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再加以整理成一段表达通顺的话。
概括能力是高层次的思维活动,以上方法的运用能帮助学生从浅易处入手,消除概括课文大意时无从开口、无从下手带来的苦恼。
(一)独特的荷兰风车
风车是荷兰独特的标志,看到它就会想到荷兰,提起荷兰就会想到它。
风车最大的用处是排水。
荷兰地势比较低,又临近大海,所以很多地方会积水。
有了风车,就解决了这个大难题。
大大小小的风车会把积水抽到运河或人工湖里去。
这样,风车使荷兰能够不断地发展生产,成为一个举世闻名、和平发达的国家。
风车还能帮男人锯木头,帮主妇洗衣服,还能为人们发电。
要传递信息吗?那风车就能大派用场了。
荷兰人发明了一套风车语言:把不同的东西挂在风车上,就可以表达出各种意思,在远处的人就会一目了然。
每逢节日人们会在风车上挂上国旗,围上花环,把风车打扮得漂漂亮亮。
风车为荷兰人做了很多事,荷兰人对风车也特别喜爱,看来荷兰人把风车当做自己家庭的成员了。
1、请用直线划出能概括全文主要内容的句子。
(二)埃及金字塔(节选)
如此宏伟而又精巧的金字塔,是怎样建造起来的呢?据说是先砌好地面的一层,然后堆起一个和这一层同样高的土坡,人们就顺着倾斜的土坡把石块拉上第二层。
这样一层层砌上去,金字塔有多高,土坡就有多高。
塔建成后,土坡变成了一座很大的山。
然后人们又把这座土山移走,让金字塔显露出来。
这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是
(三)聪明的姚明
两米二十几的身高,二十刚出头的年纪,集这两大优势于一身的姚明,成了男篮一宝。
“你怎么会长得那么高?”在悉尼奥运会上,一位美国记者问。
“也许是因为我想比常人呼吸更多的新鲜空气。
”姚明面带笑容,脱口而出。
有报社记者问:“有的报纸说你的身高是两米二三,有的报纸说你的身高是两米二七,你究竟多高?”姚明笑了笑,又是脱口而出:“要是人能随着报纸所说的长高,那就好了。
”
短短的一句话透出了姚明的机智和幽默。
姚明的聪明在球技上体现得更多。
大个队员,是各队防守的重点,严防死盯就容易犯规,所以大个队员罚球的机会很多。
聪明的姚明在罚球上下了一番苦功,现在的技艺虽还不是弹不虚发,但已达到得心应手的境界。
大个队员能投三分球的,在NBA中也是屈指可数,聪明的姚明在日常训练中补了三分球的课,所以比赛时常有三分球的入账。
星期天在主场与八一队决战中,姚明拿出了他勾手篮球投篮,扣篮的新招。
这一招虽还未达到得心应手的境界,但孰能生巧。
这将会成为身高臂长的姚明的一个绝招。
能扬长避短,这才是聪明。
真聪明者,还能时常保持清醒的头脑,不为别人的赞扬而骄傲。
1、请利用过渡句概括第二、第三自然段的段意。
第二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哦,让我永远忏悔的狗
“汪、汪”,小狗欢欢爬上了我的膝,我眼前浮现出小豆子的身影来。
我的心再一次忏悔。
三年前,我住在郊区,有一个患小儿麻痹症的好友小豆子。
一天下午,小豆子一跛一跛地来敲门:“星星,快来看小狗。
”我跑到她家一看,啊,地上躺着一只小狗。
虽然又瘦又脏,但它那两只水汪汪的黑眼睛,使我一下子又怜又爱。
小豆子得意地对我说:“今天我在田头发现的,是被遗弃的小狗。
它叫欢欢。
”从那以后,我就常上她家同小狗嬉戏。
我越发喜欢它了。
“豆豆,这狗借我养两天吧。
”“不行。
”我气极了。
一天下午,小豆子上医院看病,把狗缚在小院里,门没上锁。
我便去偷出狗来,藏在高高的砖堆后面。
小豆子回来不见了欢欢,她心急火燎地拄着拐杖四处寻觅。
我见她向砖堆走去,急忙跟了过去。
“汪、汪……”小狗欢欢的叫声终于被她听见了。
她爬上了那一堆砖。
我急忙大吼一声:“你下来!”她被我一惊,从砖堆上滚下来,拐杖丢了,手也擦出了血。
我吓得不知所措,竟丢下她逃走了。
两星期后她才痊愈。
我悔恨交加,心想她再也不会原谅我了。
可是一天早晨,她却带着欢欢来了。
我脸上发烫,鼓起好大勇气才开口:“小豆子,对不起,是我把狗偷走,害你受苦。
”“没关系,我家要搬到城里去了,欢欢留给你做个纪念。
我真的不怪你。
”她的话使我又愧又悔,忍不住大哭起来。
哦,让我永远忏悔的狗!
1、请概括第二、第三自然段的段意。
第二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