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明天要远足
第9课《明天要远足》(课件)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课文中作者对远足的描述。这个案例展示了如何用生动的语言表达对远足的期待和兴奋。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课文中的语言表达技巧和对远足情感的描绘。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例句分析和对比,帮助大家理解如何形象地描绘事物和表达情感。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远足准备相关的实际问题,如“远足时需要携带哪些物品?”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角色扮演活动。学生模拟远足前的准备,演示如何整理背包和选择合适的装备。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角色扮演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远足的乐趣与挑战”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远足的乐趣,分析可能遇到的挑战,并探讨解决方法。
3.成果分享:பைடு நூலகம்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2.思维发展:培养学生运用逻辑思维,从课文中提炼信息,形成对远足活动的合理预期和规划。
3.文化意识:增强学生对户外探险文化的认识,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义,培养环保意识。
4.语言构建:通过仿写和讨论,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形成有效的沟通技巧。
5.学习策略:指导学生运用合作学习策略,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培养自主学习远足相关知识的习惯。
9.明天要远足(教案)

9明天要远足(精读课文)【教学目标】 1. 认识“睡、那”等 11 个生字和目字旁 1 个偏旁;会写“才、明”等 4 个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句子语气的变化。
3. 联系生活实际,结合插图,感受即将远足的快乐、期盼之情。
【教学重点】 正确朗读课文,感受即将远足的快乐、期盼之情,热爱大必备品格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2. 理解小朋友远足前的激动和期待,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难点)【教具准备】课件。
五、学会写法学一法:学写疑问句本文每个小节的结尾都是一个疑问句,疑问句是表示疑问的句子,结尾用问号。
如“那地方的海,真的像老师说的那么多种颜色吗?”举一例:看到妈妈出差回来了,你高兴吗?练一练:学写疑问句,千万不要忘记句末的问号哦!示例:妈妈,你去的地方真的有那么美吗? 五、课堂小结《明天要远足》是一首充满童趣、表现童真的儿童诗。
诗歌文字简练,立足生活,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小主人公因“明天”要去远足,控制不住内心的喜悦而睡不着觉的情景。
六、主题延伸你有过诗中小朋友这样的经历吗?当时你想了些什么? 把你想到的场景说一说,画一画。
我就要成为一年级的小学生了,非常开心,躺在床上,满脑子都是我去学校学习的场景。
七、当堂检测(建议使用荣德基课件中的“当堂检测”做训练。
) 八、课后作业(请课后完成《典中点》本课的习题。
)(( ((板书设计 (课件20)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明天要远足》是一首充满童趣、表现童真的儿童诗。
诗歌文字简练,立足生活,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小主人公因“明天”要去远足,控制不住内心的喜悦而睡不着觉的情景。
本课的教学设计以学生为本,寓教于乐,努力创造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引导学生体会小主人公远足前无比激动、无限期待的心理,从而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并采用集中识字的方法,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充分实现以读促识、读中感悟、读识结合的教学情境。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9 明天要远足教学设计

9 明天要远足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明天要远足》是一首现代诗,这首诗饱含童真,凝练、传神,短短3节诗,把儿童独有的内心世界和情绪活动生动地传达出来,情趣盎然。
3节诗中都用了感叹词“唉”,3次重复,一次次加重了情感的力度,所有的兴奋、激动、期待、盼望……尽在“唉”声中。
作品没有正面写远足,却让人实实在在感受到一个孩子对远足的向往和期盼。
二、教学目标1.认识“睡、那”等11个生字和目字旁、京字头2个偏旁;会写“才、明”等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句子语气的变化。
3.联系生活实际,结合插图,注意句子语气的变化;联系生活实际,感受即将远足的快乐、期盼之情。
三、教学重点1.认识“睡、那”等11个生字和目字旁、京字头2个偏旁。
会写“才、明”等4个生字。
2.正确朗读课文,注意句子语气的变化。
联系生活实际,感受即将远足的快乐、期盼之情。
四、教学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句子语气的变化。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亲爱的同学们,从今天起我们开始第七单元的学习,在这个单元我们会跟文中的小朋友一起体验明天要远足的兴奋期待,经历成长中大还是小的内心矛盾,感受到大海边玩耍拾贝的快乐,在多姿多彩的生活中感受童年的无限美好。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儿童诗《明天要远足》。
请大家齐读课题。
2.揭示课题:你知道“足”指的是什么吗?远足是什么意思呢?你喜欢远足吗?学生举手回答,教师点拨:“足”指的是脚,“远”表示距离远,“远足”就是步行走比较远的路去游玩看风景。
3.教师提问:如果老师说明天带我们去远足,今晚你会是怎样的心情呢?学生交流。
4.有一个小女孩她和你们的想法一样,让我们走进课文一起去认识她吧。
(设计意图:恰当地揭示并理解课文题目,使学生自然地理解了“远足”的含义,起到润物无声的作用。
通过谈话,让学生感受郊游前的心情,引起学生共鸣,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初读感知,读准生字1.出示自读要求。
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明天要远足》优秀【精品PPT】

四、拓展延伸,我是小诗人。
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明天要远足》 优秀
那地方的花,
真的像爸爸说的,
那么
?
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明天要远足》 优秀
那地方的水,
真的像妈妈说的,
那么
?
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明天要远足》 优秀
那地方的山,真
的像爷爷说的,
那么
?
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明天要远足》 优秀
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明天要远足》 优秀
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明天要远足》 优秀
③ 翻过来,
唉
唉
翻过去,
睡不着。
睡不着。
唉
那地方的海,
那地方的云,
到底什么时候,
真的像老师说的, 真的像同学说的, 才天亮呢?
那么多种颜色吗?
那么洁白柔软吗?
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明天要远足》 优秀
读文要求: (1)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借 助拼音多读几遍。 (2)把这首儿歌读通顺。
shuì hǎi
翻过来,
唉——
软软的,摸上
睡不着。 去很舒服。
那地方的云,
真的像同学说的,
那么洁白柔软吗?
很白很白
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明天要远足》 优秀
那地方的云像 一样洁白柔软。 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明天要远足》 优秀
那地方的云像 一样洁白柔软。 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明天要远足》 优秀
那地方的云像 一样洁白柔软。 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明天要远足》 优秀
那——这
翻过来, 唉—— 睡不着。 那地方的海,
真真的像老师说的, 那么多种颜色吗?
唉。 唉——
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明天要远足》 优秀
一年级上9明天要远足

一年级上9明天要远足《一年级上 9 明天要远足》明天要远足啦!这对于一年级的我们来说,可是一件超级大的事情。
从老师告诉我们这个消息开始,我的心里就像揣了一只小兔子,蹦蹦跳跳的,怎么也安静不下来。
放学回到家,我第一时间就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爸爸妈妈。
“爸爸,爸爸,明天我们要去远足啦!”我一边喊着,一边冲进家门。
爸爸放下手中的报纸,笑着说:“宝贝,那一定很有趣!”妈妈从厨房走出来,擦了擦手问:“那你准备好东西了吗?”我拍了拍小脑袋,“哎呀,我还没准备呢!”于是,我开始忙忙碌碌地准备起来。
我先找出了自己的小书包,把水壶装进去,又放了几块小饼干,这可是我的“能量补充包”。
然后,我又把一件外套塞进书包,万一变天了也不怕。
晚上,躺在床上,我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
我在想,明天会去什么地方远足呢?是美丽的公园,还是高高的山坡?那里会不会有五颜六色的花朵?会不会有可爱的小兔子?想着想着,我仿佛看到了一片绿油油的草地,我和小伙伴们在草地上奔跑、欢笑。
“滴答,滴答……”墙上的时钟不停地走着,可我还是没有一点睡意。
我又想到了老师说的注意事项,要听老师的话,不能乱跑,要和小伙伴们一起走。
不知道过了多久,我终于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在梦里,我已经开始了远足之旅,那是一个充满惊喜和欢乐的旅程。
第二天一大早,我就被妈妈叫醒了。
我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快速地穿好衣服,洗漱完毕,背上我的小书包,开开心心地去学校。
到了学校,同学们都来得很早,大家的脸上都洋溢着兴奋的笑容。
老师来了,带着我们坐上了大巴车。
在车上,我们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每个人都期待着快点到达目的地。
终于,我们到了。
原来是一个大大的森林公园,这里有高高的大树,绿绿的草地,还有一条清澈的小溪。
老师带着我们走进公园,我们像一群快乐的小鸟,这里看看,那里瞧瞧。
我看到了一朵红色的花,特别漂亮,我想把它摘下来,可是想起老师说要爱护花草树木,我就忍住了。
走着走着,我们来到了一片空地上,老师说:“同学们,我们在这里休息一下吧。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第9课《明天要远足》

儿童诗。诗歌文字简练,立足生活,生动形象
地描写了小主人公因“明天”要去远足,控制 不住内心的喜悦而睡不着觉的情景。
文章核心: 明天要远足,小朋友心情如何?
明天要远足,小朋友心情很激动,激动得睡不着觉,盼着 天亮,盼着远足快点到来。
本文写了小朋友在远足的前夜激动得睡
不着觉,盼着天亮,表现了小朋友激动、期 待的心情和对大自然的向往。
远足
棉花似的浮云在空中飘来又飘去,暖暖的骄阳照耀着大 地,微风轻轻吹送来阵阵香味,布谷鸟的叫声到处飘扬。堤 旁杨柳,田里禾苗,在向我们招手。踏着轻快步伐走过溪上 石桥,攀(pān)着长满荆( jīng)棘( jí)的山路越爬越高。
zhǒng(种子)
zhòng(种下)
cái
才
结构:独体 音序:C 部首:一 组词:口才 才干 造句:他的演讲口才很好。 书写指导:注意竖钩的顿笔。
mínɡ
明
结构:左右 音序:M 部首:日 组词:明天 明亮 造句:明天我要和妈妈去公园玩儿。
பைடு நூலகம்
书写指导:日字写小一点。
tónɡ
同
结构:半包围 音序:T 部首:冂
换词法
概念:换词法就是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用意思相同或相近的 词语替换文中的词语来理解句意,是理解句意的方法之一。 运用:“颜色”一词可以换成“色彩”。
4. “翻过来,翻过去,唉——到底什么时候,才天亮 呢? ”这是一个什么句子,“才”一词说明什么?
“才”写出了小朋友对天亮的无限期待。这句话写出了小 朋友对远足的期待,急切希望天快点亮,远足快点到来。
明天的太阳更美丽
妈妈告诉我,有时会刮风;爸爸告诉我,有时会下雨;
只要心中的太阳升起,就不会迷失在风雨里,风雨过后天 更蓝,明天的太阳更美丽。老师对我说,道路多崎(qí)岖 (qū);朋友对我说,攀登莫停息;只要理想的太阳不落, 就能开辟(pì)光明的天地。登上高峰迎日出,明天的太阳 更美丽。
统编版《明天要远足》部编版

惊叹不已 :已:终结。 因为惊异而发出的感叹久久不止。形容感受至深。
家乡有一句“紧走搭石慢过桥”的俗(sú)语。搭石,原本就是天然石块,踩上去难免会活动,走得快才容易保持平衡。人们走搭石不能
抢路,也不能突然止步。如果前面的人突然停住,后边的人没处落脚,就会掉进水里。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
动了 动了 鱼儿上当了 哈 和我的手掌一样大 爸爸说 放了他吧 鱼小弟年纪太小
动了 动了 鱼儿被骗了 哇 比爸爸的手掌还要大 我也说 放了他吧 鱼爸爸年纪太大
黄昏时 我们两手空空 轻轻松松 心里却装满了 鱼 满满在心中
同学们喜欢外边的世界吗? 可以在爸爸妈妈的陪同下多出去 走走。
同学们,明天我们也可以远 足了,你们又会因为什么而 睡不着觉呢?
多种颜色的海!
洁白柔软的云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表达方法: 《题临安邸》是 宋代诗人林升创作的一首七绝。此诗第一句点出临安城青山重重叠叠、楼台鳞次栉比的特征,第二句用反问语气点出 西湖边轻歌曼舞无休无止。后两句以讽刺的语言写出当政者纵情声色,并通过“杭州”与“汴州”的对照,不漏声色地揭露了“游人们”的腐 朽本质,也由此表现出作者对当政者不思收复失地的愤激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全诗构思巧妙,措词精当,冷言冷语的讽刺,偏从 热闹的场面写起;愤慨已极,却不作谩骂之语:确实是 讽喻诗中的杰作。 例如:老师是辛勤的园丁。 美轮美奂:轮,高大;奂,众多。形容房屋高大华丽。 第一首诗借方塘形象地抒写自己的读书体会。诗人先描绘了池塘像镜子一样澄澈明净,天光云影在水中来回移动的美好景象。然后笔 锋一转,发出自己的疑问,天光云影的美景从何而来呢?是因为水清澈才得以呈现。而水为什么会这么清澈呢?因为有活水不断从源 头流过来。诗人以源头活水作比,揭示了只有不断汲取营养,获取新知,才能豁然开朗,融会贯通的道理。 (5)“又抹一层银色的光华”中的“抹”改为“涂”好吗?为什么? 轰然倒去 难堪 诈骗 发怔发傻 恐怕 自相矛盾 荣誉 赛马 扫兴 当文字继续发展时,象形和指事已经不能准确表达更多意思,要仔细分工的东西愈来愈多,好像“鲤”、“鲮”、“鲩”、“鳅”等事物,都是 鱼类,难以用象形的造字方法,仔细把它们的特征和区别画出来。于是,形声字就成了最方便的方法,只要用形旁“鱼”就可以交代它 们的类属,再用相近发音的声旁来区分这些字。也由于形声字在创造新文字方面十分有效率,甲骨文时代约仅有一半不到的字是形声 ,但到了近代,有80%的汉字是形声字。 三、篇章整体 反问句:雷锋叔叔难道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吗? 云淡日丽 香飘四野 眼泪花花 真情实感 呕心沥血
9.(明天要远足)教学设计

学生需要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通过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加深对知识的理 解和记忆。同时,学生也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和赞扬,以增强自信心和 学习动力。
学生认知能力水平
注意力
学生的注意力持续时间较短,容 易受到外界干扰,需要老师通过 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
注意力。
记忆力
学生的记忆力正在发展中,需要通 过反复练习和巩固来加深对知识的 记忆和理解。
教材特点分析
01 选材贴近学生生活
以远足为主题,符合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容 易引起学生的共鸣。
02 语言生动、童趣盎然
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小朋友的内心世界展现得 淋漓尽致,增强了诗歌的趣味性。
03 重在情感体验
通过描写小朋友对远足的期待和激动心情,引导 学生体验生活中的美好,珍惜和热爱生活。
教材重点与难点
04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环节
情境导入
通过展示远足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进入 远足的主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问题导入
提出与远足相关的问题,如“你们去过远足吗? ”、“远足需要准备什么?”等,引导学生思考 和讨论,自然引入新课。
新知呈现与讲解
远足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讲解远足的定义、起源、特点和意义,帮助学生了解远足的基本概念和知识。
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想象等方式,感受诗歌的意境和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朗读能力。
难点
理解诗歌中一些词语的意思,如“翻过来”、“翻过去”、“到底什么时候”等。同时,由于 学生的生活经验有限,可能对远足的感受不够深刻,需要教师通过多种手段进行引导和启发。
02
学情分析
学生已有知识基础
01 汉字积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天要远足
【教学目标】
1.能认识本课“睡、那、海”等11个生字和“目、耂、冂”等偏旁。
会写“才、明、同、学”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远足前激动、急切的心情,激发学生对儿童诗的兴趣。
4.指导学生仿写诗歌。
【教学重点】
认识生字和练习朗读,体会远足前的心情。
【教学难点】
体会远足前激动、急切的心情,激发学生对儿童诗的兴趣。
【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
2.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能认识本课“睡、那、海”等11个生字和“目、耂、冂”等偏旁。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会写“才、明、同、学”4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设置悬念。
1.师:同学们,如果第二天你要去自己向往已久的地方,你的心情会怎样?会想些什么呢?(课件)
2.学生自由说说自己的想法。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的是一首儿童诗——方素珍的《明天要远足》。
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吧。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4.理解课题“远足”是什么意思?(预设:学生可能会去说很远的地方,或是旅游)
5.设置悬念:出去游玩,多好的事情呀,可小朋友为什么会睡不着呢?
二、初读感知,读文识字。
1.请大家自由读课文,把你不认识的字勾画出来。
出示朗读要求(课件):①自由读课文两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②给每小节标序号。
2.大家一起在小组里交流一下,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些字。
课前小朋友们都已经预习了课文,下面老师要考考你们啦,谁愿意当当小老师领着大家读一读?检查字词预习情况。
①带拼音读。
(课件)
②去掉拼音读。
③交流识字方法。
④认读词语。
⑤做游戏,巩固生字。
(课件)
3.生字宝宝藏到课文里,你还认识它们吗?小组里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
4.谁来勇敢地试一下,把课文读给大家听。
其他同学来当评委。
5.学生评价,相机正音,对个别长句子老师作示范。
三、指导写字。
1.指导书写。
(课件)
出示“才、明、同、学”4个生字。
你认为哪个字最难写,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①才:先写“横”后写“竖提”,竖提写在竖中线上,最后再写“撇”,撇要写得舒展。
②明:观察字形,发现其左右两部分长短的特点。
在写较短部分时要注意些什么?短的在左边,稍向上挪。
③同:“冂”不宜过大,下笔时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里面的“口”要小且偏上。
④学:“”要紧凑居中,“冖”的横要稍长,“子”的横要长,竖钩要短,
起笔在竖中线上。
2.师范写,生观察。
3.学生练写,展示作品,师生评价,注意提醒学生的写字姿势。
(你觉得哪个字写得美?哪个字需要修改?说出理由。
)
四、学习第一小节。
1.指名读第一小节,评价。
(课件出示第一节)
2.你知道有哪些表示颜色的词?大海都有哪些颜色呢?你想去大海边玩吗?如果明天去大海边玩,你会想些什么呢?生读句子。
3.老师指导朗读:
翻过来,
唉——
睡不着。
那地方的海,
真的像老师说的,
那么多种颜色吗?
4.你想怎么读,为什么?带着感受再读一读。
5.自由读,读出好奇的心情。
【板书设计】
9 明天要远足
才明同学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远足前激动、急切的心情,激发学生对儿童诗的兴趣。
3.指导学生仿写诗歌。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认读生字、组词。
(课件)
睡不着那地方海真的老师吗同学什么才天亮
2.出示“睡”的字体演变,让学生体会汉字的有趣。
(课件)
3.目字旁的字你还认识哪些?让学生自由回答。
(如:眼、睛、盯、盲) 4.小结:这些字都跟眼睛有关,睡就是垂下眼睛或者闭上眼睛。
我们由一个字认识了一串字。
二、看图、读文、感悟、朗读。
1.(课件)出示第一幅图,仔细观察图上画了些什么?你发现了什么?明确小朋友躺在被窝里睁着眼睛,月亮婆婆和星星娃娃都睡着了。
师:明天要远足,是一件高兴的事,怎么会翻来覆去睡不着呢?
生:“因为高兴。
”
生:“因为兴奋。
”
师:课文中哪一句最能体现出小朋友急切的心情?
生交流,读句子(课件出示):唉——到底什么时候,才天亮呢?
到底什么时候,才天亮呢?
让学生观察两个句子,体会它们的区别,体会急切的心情。
2.指导“唉——到底什么时候,才天亮呢?”的读法。
(课件)
带着急切的心情读一读想象一下(课件):
当刚躺在床上时,她兴奋地睡不着,盼望着:唉——到底什么时候,才天亮呢?
当月亮和星星都甜甜地进入梦乡时,她还睁着眼睛盼望着:唉——到底什么时候,才天亮呢?
她在床上翻过来,翻过去,不停地想:唉——到底什么时候,才天亮呢?
3.她为什么那么急着去远足,是什么吸引着她?
①出示风光图,请你仔细看图上画了些什么,你最喜欢哪一处?(课件)
②课文中的小朋友也没有去过,所以她心中充满了好奇,老师指导朗读“唉——睡不着。
那地方的海,真的像老师说的,那么多种颜色吗?”“唉——睡不着。
那地方的云,真的像同学说的,那么洁白柔软吗?”读出好奇的语气。
(课件)
4.请学生们自由读一遍。
再继续指名读,评价读。
5.女生读第一节,男生读第二节,男女声齐读第三节。
(课件)
1.小朋友们还想到哪里去远足?开动脑筋,试着写一写(课件):
翻过来,
唉——
睡不着。
那地方的__________________,
真的像________________说的,
那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吗?
把你写的内容读给小组同学听。
2.全班交流。
3.谁想给大家背一背这首儿童诗。
你觉得文中的小朋友是个什么样的孩子?(贪玩,好奇,天真)你喜欢她吗?为什么?
四、儿童诗拓展。
是啊,她就生活在我们身边,她就是我们自己。
刚才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是一个了不起的小作家,只要你用心体会,仔细观察,一定会写出更好的作品,让我们再来欣赏一下方素珍的其他诗歌,美美地读一读吧!
1.自由读方素珍的其他诗歌:(课件)
不学写字有坏处
小虫写信给小蚂蚁
他在叶子上
咬了三个洞
表示我想你
蚂蚁收到他的信
也在叶子上
咬了三个洞
表示看不懂
小虫不知道蚂蚁的意思
蚂蚁不知道小虫的想念
怎么办呢?
2.说说你读懂了什么内容。
1.回家把这首儿童诗读给父母听,可以把自己写的部分加进去。
2.课下找一部分儿童诗,如杨红樱的、金波的、方素珍的,开始亲子阅读吧,希望同学们越读越快乐!
3.创编自己的儿童诗。
【板书设计】
9 明天要远足
翻过来,
唉——
睡不着。
那地方的__________________,
真的像________________说的,
那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吗?
示例:“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探究的实践活动,引导他们主动获取知识。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以读为主,以读代讲,在读中领悟,并采用了多种朗读方法,如自由读,男、女生读,带着体会读,小组合作读,创设情境读等。
学生们都兴趣十足,跃跃欲试,争着抢着读,既激发了兴趣,又活跃了课堂,同时也领悟了课文内容,提高了学习效率。
通过仿写诗歌,激发了孩子们对儿童诗的阅读、写作兴趣。
【相关链接】
远足前应该注意哪些事情(课件)
1.牢记老师和家长的电话号码。
带少量现金,身份证随身带。
2.手机、相机的电池、充电器预备好。
3.根据时间长短带换洗的衣物。
4.带点黄连素(治拉肚子很有效),感冒药和创可贴。
5.穿一双舒服的旅游鞋。
6.注意安全。
不能到有水的地方玩水、洗手、洗脚。
即使东西掉到水里也不能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