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通假字大全人教版)

合集下载

七年级上册语文通假字

七年级上册语文通假字

七年级上册语文通假字
1.便要还家(“要”通“邀”,邀请)
2.舟尾横卧一楫(“楫”通“棹”,船桨)
3.诎右臂支船(“诎”通“屈”,弯曲)
4.左手倚一衡木(“衡”通“横”)
5.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简”通“拣”,挑选)
6.蝉则千转不穷(“转”通“啭”,鸟叫声)
7.窥谷忘反(“反”通“返”,返回)
8.距关(“距”通“拒”,把守)
9.要项伯(“要”通“邀”,邀请)
10.毋内诸侯(“内”通“纳”,接纳)
11.张良出,要项伯(“要”通“邀”,邀请)
12.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违背)
13.不可不蚤来(“蚤”通“早”,尽早)
14.因击沛公于坐(“坐”通“座”,座位)
15.参差荇菜(“参差”通“蹉跎”,不齐的样子)
16.卷我居上陬(“卷”通“拳”,草结籽,这里指茅草的穗)
17.河曲智叟亡以应(“亡”通“无”,没有)
18.食不饱力不足 (前一个“食”同“饲”,喂养。

后一个“食”同“飤”,吃。

)
19.每至是日,倾城阖户 (前一个“是”同“其”,它。

后一个“是”同“时”,时间。

)
20.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前一个“为”同“于”,被。

后一个“为”同“谓”,称作。

)
这些通假字可能是由于语音、字形或书写习惯等多种原因而产生的。

在学习时,应注意辨别和记忆,以免混淆。

人教版初中语文通假字

人教版初中语文通假字

人教版初中语文通假字
七年级上
1、尊君在不?不通否,没有
2、不亦说乎?说通悦,愉快
3、十有五有通又,古人在两位数的整数和零数之间常常加“有”
4、兑命兑通说
七年级下册
1、扳通攀牵、引
2、帖通贴
3、止通只
八年级上册
1、要通邀邀请
2、八分有奇有通又,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
3、诎通屈弯曲
4、与通举选贤举能选拔
5、矜通鳏老而无妻的人
6、曾通层荡胸生曾云
7、阙通缺中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八年级下册
1、转通啭鸟叫声蝉则千转不穷
2、反通返往返窥谷忘反
3、食通饲喂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4、见通现表现才美不外见
5、材通才才能食之不能尽其材
6、支通肢四支僵劲不能动
7、具通俱全,皆百废具兴
8、属通嘱属予作文以记之
九年级上册
1、通谪
2、唱通倡首发为天下唱
3、被通披穿着将军身被坚执锐
4、说通悦高兴、愉快秦王不说
5、信通伸伸张欲信大义于天下
九年级下册
1、圉通御抵挡守圉有余
2、畔通叛
3、曾通增增加曾益其所不能
4、衡通横梗塞,不顺衡与虑
5、拂通弼辅佐法家拂士
6、辟通避躲避故患有所不辟也
7、辩通辨辨别万钟则不辩礼仪而受之
8、得通德感激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9、乡通向从前乡为身死而不受
10、徧通遍遍及、普遍小惠未徧
11、反通返往返始一反焉
12、惠通慧聪明汝之不惠
13、亡通无没有亡以应
14、陇通垄高地无陇断焉。

人教版中考通假字、一词多义、虚词、名句背诵大全

人教版中考通假字、一词多义、虚词、名句背诵大全

初中文言文一词多义词语总汇A 安(1)安求其能千里也(怎么)(2)衣食所安(养)B 卑(1)低下(非天质之卑)(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备(1)前人之述备矣。

(周全、详尽)(2)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具备)(3)犹得备晨炊(准备)比(1)其两膝相比者(靠近,挨着)(2)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等到)鄙(1)蜀之鄙有二僧(边境)(2)肉食者鄙(鄙陋、目光短浅)(3)先帝不以臣卑鄙(出身鄙野)毕(1)毕力平险(尽)(2)群响毕绝(全部)兵(1)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武器)(2)上使外将兵(军队)薄(1)不宜妄自菲薄(轻视)(2)薄暮冥冥(迫近)C 长(1)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长度)(2)北市买长鞭(与“短”相对)(3)但愿人长久(长久,健康)(4)死者长已矣(永远)(5)木兰无长兄(排行最大)(6)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头领)策(1)策之不以其道(驱使)(2)执策而临之(鞭子,马鞭)(3)策勋十二传(记录)诚(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实在,的确)(2)帝感其诚(诚心)(3)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果真)称(1)称其气之小大(相称,适合)(2)不以千里称也(著称)(3)流辈皆称其贤(称赞)辞(1)蒙辞以军中多务(推辞)(2)未尝稍降辞色(语言)驰(1)愿驰千里足(骑)(2)公将驰之(驱车(追赶)出(1)方其出海门(发、起)(2)出则方叔、召虎(在边疆打仗)(3)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来到)(4)计将安出(产生)从(1)木兰从军(参加)(2)太守归而宾客从也(跟从)(3)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听从,顺从)(4)便舍船,从口入(沿着,顺着)D 大(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壮观,雄伟)(2)又一大儿醒(年纪大)(3)定伯曰"大善"(很,非常)当(1)木兰当户织(对)(2)当是时,妇手拍儿声(正在……的时候)(3)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应当)(4)锐不可当(抵挡)道(1)会天大雨,道不通(道路)(2)策之不以其道(方法)(3)伐无道,诛暴秦(正道,封建社会认为好的政治局面)(4)得道者多助(仁政)(5)不足为外人道也(说,告诉)得(1)既出得其船(寻到,找到)(2)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领会,体会)(3)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同"德",这里是"感激"的意思)(4)林尽水源,便得一山(看到)(5)故不为苟得也(苟且取得,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6)二者不能得兼(能够)(7)余因得遍观群书(得以,能够)(8)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度(1)不教胡马度阴山(度过)(2)度已失期(揣测,估计)(3)崔九堂前几度闻(次)端(1)东坡右手执卷端正(端头)(2)不能指其一端(项目)(3)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端正)等(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同样)(2)公等遇雨(诸位,表多数)E 日(1)不知日之入环堵萧然,不蔽风日(太阳)(2)日与其徒上高山(每天)(3)于是与亮F 凡(1)则凡数州之土壤(凡是)(2)凡三往(总共)方(1)方七百里(见方)(2)方以长(长方形)(3)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当……时候)发(1)野芳发而幽香(开)(2)一时齐发(发出)(3)舜发于畎亩之中(发迹)(4)发闾左谪(征发)(5)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发动)霏(1)日出而林霏开(雾气)(2)若夫淫雨霏霏(雨雪盛大的样子)分(1)今天下三分(划分,分开)(2)必以分人(分配,分给)(3)长约八分有奇(长度单位)(4)忠陛下之职分也(fèn,职分,本分)奉(1)为妻妾之奉(通“俸”侍奉)(2)奉命于危难之间(接受、奉行)(3)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供养)赋(1)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写)(2)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文章)G 顾(1)顾野有麦场(看)(2)三顾臣于草庐之中(探望,拜访)(3)顾不如蜀鄙之僧哉?(难道)故(1)公问其故(原因,原故)(2)桓侯故使人问之(特意)(3)故余虽愚(所以)(4)温故而知新(旧的知识)(5)两狼之并驱如故(原来的样子)(6)广故数言欲亡(故意)更(1)即更刮目相待(重新)(2)醉则更相枕以卧(进而)(3)更相庆(互相)(4)更上一层楼(再、又)(5)举杯销愁愁更愁(更加)固(1)君子固穷(安于)(2)齐人固善盗乎?(本来)(3)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4)汝心之固(顽固)观(1)予观夫巴陵胜状(看,观看)(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景象)(3)其文理皆有可观者(观赏)广(1)求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广大(宽广)(2)无高山大野可登临以自广(扩大)苟(1)苟富贵,毋相忘(如果,假使)(2)苟全性命于乱世(苟且)(3)苟无饥渴(或许,表希望)光(1)以光先帝遗德(发扬光大)(2)仿佛若有光(光线)归(1)云归而岩石暝(聚拢)(2)太守归而宾客从也(3)微斯人,吾谁与归(归依)过(1)过秦汉之故都(经过)(2)及鲁肃过寻阳(到)(3)人恒(过犯过失)(4)况才之过于余者乎(超过,胜过),H 号(1)阴风怒号(呼啸)(2)号为张楚(定国号)(3)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号令)(4)故自号曰醉翁也(别号)和(1)政通人和(和睦,协调)(2)春和景明(温和,和暖)鸿(1)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大)(2)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鸟名)患(1)且人患志之不立(担忧、忧虑)(2)无冻馁之患(忧患)(3)为乡人所患(当作祸害、认为……是祸害)环(1)环而攻之而不胜(包围)(2)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四处)(3)环滁皆山也(环绕)惠(1)大王加惠(恩惠)(2)汝之不惠(同“慧”,聪明)或(1)而或长烟一空(有时)(2)或异二者之为(或许)(3)或以为死,或以为亡(有人)J 极(1)南极潇湘(到)(2)此乐何极(穷尽、尽头)加(1)而山不加增(更加)(2)万钟于我何加焉(好处)(3)弗敢加也(虚夸,以少报多)间(1)立有间(一会儿)(2)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暗中)(3)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参与)(4)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夹杂)(5)遂与外人间隔从不间断(间隔,隔开,不连接)见(1)乃入见(拜见)扁鹊见蔡桓公(2)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通"现")(3)见往事也(知道)(2)愿借子杀之(依靠)(3)借第令毋斩(即使)景(1)春和景明(日光)(2)四时之景不同(景观,景物)将(1)出郭相扶将(扶持)(2)公使驱将惜不得(助词,用在动词后面,无实义)(3)上使外将兵(率领,带领)(4)将非鬼也(或许)(5)公将战,曹刿请见(即将)(6)则命一上将(将军)具(1)未曾识书具(用品)(2)各具情态(具备)(3)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详细)(4)政通人和,百废具兴(都)居(1)面山而居(居住)(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在……位置)(3)居十日(经过,停留)(4)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停留)举(1)举大计,亦死(发动)(2)举头望明月(抬头)(3)百里奚举于市(选择,被任用)(4)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推举)(5)死即举大名耳(传扬)(6)董生举进士(参加)绝(1)群响毕绝(停,没有)(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没有出路)(3)以为妙绝(极)(4)佛印绝类弥勒(非常)(5)往来而不绝者(断)尽(1)林尽水源(尽头)(2)尽善尽美(达到顶点)(3)一食或尽粟一石(完)(4)利尽南海(全部取得)(5)进尽忠言(尽量,尽可能)际(1)横无际涯(边际)(2)外与于际(接,连接)就(1)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完成)(2)颓然就醉(接近)K 苦(1)何苦而不平(愁)(2)天下苦秦久矣(对……感到痛苦)开(1)连月不开(放晴)(2)天门中断楚江开(开通,通)L 临(1)临溪而渔(来到)(2)执策而临之(面对)(3)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将要,快要)(4)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以临于溪曰新城(居高视下)M 名(1)不能名其一处(说出)(2)名之者谁(命名)(3)则题名其上(名字)(4)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出名,著名)(5)何忧令名不彰耶?(名声,名望)木(1)能以径寸之木(木头)(2)以至鸟兽木石(树木)N 能(1)然后世未有能及者(能够)(2)虽一能不以废,而因以及乎其迹邪(技能)Q 强(1)凶强侠气(强悍)(2)赏赐百千强(有余)(3)不可强以仕(勉强)(4)慕义强仁(力行)(5)以弱为强者(强盛,强大)(6)项为之强(通“僵”,僵硬)情;(1)虽不能察,必以情(实情)(2)于是与亮情好日密(友情)请(1)请献十金(请允许,敬辞)(2)曹刿请见(请求)(3)俟其欣悦,则又请焉(请教)且(1)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将近)(2)且焉置土石(况且)(3)存者且偷生(暂且)去(1)一狼径去(离开)(2)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出(距离)奇(1)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奇异)(2)长约八分有奇(多一点)R 若(1)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与夫连用,作发语词)(2)曾不若孀妻弱子(比得上)(3)若为佣耕(你们)(4)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如果)S 善(1)岂爱人之善(专长)(2)善哉,吾请无攻宋矣(好)(3)罗敷善蚕桑(擅长)少(1)少时(一会儿)(2)意少舒(稍微)(3)饮少辄醉(不多)(4)陈涉少时(年轻)J'舍(1)屋舍俨然(房屋)(2)便舍船,从口入(舍弃)(3)故决然舍去(丢开、离去)食(1)设酒杀鸡作食(食物)(2)食不饱,力不足(吃)(3)食之不以其道(通"饲",喂养)释(1)心凝神释(得到解脱)(2)释担而立(放下)虽(1)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即使)(2)老妪力虽衰(虽然)胜(1)予观夫巴陵胜状(美丽,壮观)(2)臣不胜受恩感激(经受得住,忍受得住)(3)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尽)使(1)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派)(2)使于秦(出使)(3)使子为使(使者)是(1)问今是何世(判断动词)(2)是语也,盖袭译欧西人之言也(这)书(1)乃丹书帛曰"陈胜王"(写)(2)得鱼腹中书(字条)(3)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文件)(4)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信)属(1)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管)(2)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3)属余作文以记之(嘱托)数(1)又数刀毙之(表多次)(2)珠可历历数也(计算)(3)扶苏以数谏故(屡次)T 通(1)初极狭,才通人(通过)(2)政通人和,百废俱新(通达,通顺)(3)中通外直(贯通)(4)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通晓,明白)(5)整个(通计一舟)W 亡(1)河曲智叟无以应(通"无")(2)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灭亡,死亡)(3)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逃亡,逃跑)微(1)微斯人,吾谁与归(没有)(2)微闻有鼠作作索索(隐约)(3)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稍微)谓(1)谓为信然(说)(2)谓先主曰(对)(3)太守谓谁(是)(4)予谓莲(认为)(5)舍人相谓曰(商量)(6)此之谓失其本心(叫做)(7)太守自谓也(命名)闻(1)余闻之也久(听说)(2)不能称前时之闻(名声)X 鲜(1)芳草鲜美(鲜艳)(2)陶后鲜有闻(xiǎn,少)向(1)狼不敢前,眈眈相向(面向)(2)向无此例(向来,从来)信(1)谓为信然(确实)(2)必以信(信实,对神说实话)(3)愿陛下亲之信之(信任)(4)欲信大义于天下(通“伸”,伸张)修(1)外结好孙权,内修好政理(改革,治理)(2)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长)谢;(1)使君谢罗敷(致辞,说话)(2)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告罪,道歉)(3)为我谢曰“明天子在上……”(致意)秀(1)佳木秀而繁阴(发荣滋长)(2)蔚然而深秀者(秀丽)行(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走)(2)行拂乱其所为(做,执行)(3)皆次当行(行列)(4)将军向宠,性行淑均(品行)(5)行收兵,比至陈(行军)寻(1)寻向所志(寻找)(2)寻病终(不久)许(1)遂许先帝以以驱驰(答应)(2)曳屋许许声(拟声词hǔ)(3)杂然相许(赞同)(4)高可二黍许(左右)效(1)恐托付不效(成效)(2)不效,则治臣之罪(实现,完成)(3)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任务)下(1)忽然抚尺一下(量词)(2)欲买舟而下(顺水而下)(3)不耻下问(向地位低下的人)Y 一(1)而或长烟一空(全、都,一概)(2)吏呼一何怒(多么)(3)一时齐发(同一时候)(4)上下天光,一碧万倾(一片)益(1)增益其所不能,(增加)(2)不治将益深,香远益清(更加)(3)不治将益深(渐渐)(4)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好处,利益)遗(1)得遗金一饼(丢失)(2)以光先帝遗德(遗留,留下)(3)父母岁有裘葛之遗Wei(给与的东西)业(1)若业为吾所有(已经)(2)业精于勤,荒于嬉(学业)(3)武陵人捕鱼为业(职业)(4)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事业,功业)与(1)呼尔而与之(给,给与)(2)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同"欤",语气词)因(1)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凭借,根据)(2)余因得遍观群书(于是)夷(1)船背稍夷(平)(2)言和而色夷(平和、平易)(3)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少数民族)已(1)骨已尽矣(已经)(2)死者长已矣(完了、完毕)(3)且壮士不死即已(算了,罢了)易(1)天下事有难易乎?(容易)(2)寒暑易节(交换)意(1)目似瞑,意暇甚(神情,神态)(2)宾客意少舒(心情)(3)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意图,打算)(4)醉翁之意不在酒(情趣)(5)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主旨,中心)(6)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意思)应(1)桓侯不应(答应,理睬)(2)急应河阳役(应征)(3)杀之以应陈胜(响应)有(1)尔来二十有一年矣(通"又")(2)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或者)Z 曾(1)曾不若孀妻弱子(竟然)(2)曾益其所不能(增加)(3)曾贻余核舟一(曾经)坐(1)但坐观罗敷(因为)(2)众宾团坐(坐下)作(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振作,奋发)(2)作亭者谁?(制造,建筑)(3)其中往来种作(耕作,耕种)(4)一豉作气(振作)(5)属予作文以记之(写)指(1)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手指)(2)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笔直)(3)卜者知其指意(用意)(4)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指点)至(1)寡助之至(极点)(2)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到)(3)礼愈至(周到)D志(1)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已志(志趣)(2)寻向所志(记号)(3)不志其大(立志)诸(1)其西南诸峰(许多)(2)投诸渤海之尾(之于)自(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月(如果,假如)(2)有朋自远方来(从)初中文言文名句理解部分1.《论语十则》中,①阐述学习与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人教版初中语文汇总5:通假字辑录

人教版初中语文汇总5:通假字辑录


才能
对镜帖花黄


粘贴
出门看火伴。 《木兰诗》


伙伴
满坐寂然 《口技》
坐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宾客
止有剩骨。 《狼》


只有
八年级上册
便要还家 《桃花源记》


邀请
诎其右臂 《核舟记》


弯曲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


挑选
左手倚一衡木 《核舟记》


与竖相对
舟首尾长约八分又奇 《核舟记》


连接整数和零数
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核舟记》


返回
亡以应 《愚公移山》


汝之不惠 《愚公移山》


聪明
一厝朔东 《愚公移山》


放置
附录一:人教版七——九年级文言文通假字辑录
例句
本字
通假字
解释
七年级
项为之强 《童趣》


僵硬
不亦说乎 《论语》


高兴
诲女知之乎! 《论语》



是知也 《论语》


聪明
一切乌有 《山市》


没有
裁如星点 《山市》


尊君在不 《陈太丘与友期》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伤仲永》



贤于材人远矣。 《伤仲永》


辅佐
故有所不辟也 《鱼我所欲也》

人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部分字词翻译

人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部分字词翻译

一、通假字[强]项为之强:通“僵”,僵硬。

《童趣》[女]诲女知之乎:通“汝”,你。

《论语》[智]是知也:通“智”。

《论语》[说yuâ]不亦说乎:通“悦”,愉快。

《论语》[裁]裁如星点:通“才”。

《山市》[乌]一切乌有:通“无”。

《山市》[诎qū]公输盘诎:通“屈”,理屈。

《公输》[圉]子墨子之守圉有余:通“御”,抵挡。

《公输》[距]子墨子九距之:通“拒”。

《公输》[说yuâ]公输盘不说:同“悦”,高兴。

《公输》[争zhâng]知而不争:通“诤”,直言劝告。

《公输》[不]尊君在不:通“否”。

《陈太丘与友期》[转]禅则千转不穷:通“啭”,鸟叫声。

《与朱元思书》[反]窥谷忘反:通“返”。

《与朱元思书》[邪]其真无马邪:通“耶”,表示疑问,相当于“吗”。

《马说》[材]食之不能尽其材:通“才”。

《马说》[被]同舍生皆被绮绣:通“披”,穿。

《送东阳马生序》[支]四支僵劲不能动:通“肢”。

《送东阳马生序》[具]百废具兴:通“俱”,全,皆。

《岳阳楼记》[属]属予作文以记之:通“嘱”,嘱托,叮嘱。

《岳阳楼记》二、词类活用[奔]猛浪若奔:飞奔的马。

(动词作名词)《与朱元思书》[鞭]鞭数十:鞭打。

(名词作动词)《童趣》[策]策之不以其道:用鞭子打。

(名词作动词)《马说》[澈]日光下澈:深深透过。

(形容词作谓语)《小石潭记》[东西]任意东西:往东,往西。

(名词作动词)《与朱元思书》[斗]斗折蛇行:像北斗星一样。

(名词作状语)《小石潭记》[故]温故而知新:旧的知识。

(形容词作名词)《论语》[寒]凄神寒骨:使…感到寒冷。

(形容词作动用法)《小石潭记》[坏]天雨墙坏:毁坏。

(形容词作动词)《智子疑邻》[环]四面竹树环合:像环一样。

(名词作状语)《小石潭记》[机变]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巧妙的方法。

(动词作名词)《公输》[尽]公输盘之攻械尽:用尽。

(形容词作动词)《公输》[近]近岸:靠近、接近。

(形容词作动词)《小石潭记》[净]风烟俱净:消净,散净。

统编初中语文汇总5:通假字辑录

统编初中语文汇总5:通假字辑录


才能
对镜帖花黄


粘贴
出门看火伴。 《木兰诗》


伙伴
满坐寂然 《Leabharlann 技》坐座宾客
止有剩骨。 《狼》


只有
八年级上册
便要还家 《桃花源记》


邀请
诎其右臂 《核舟记》


弯曲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


挑选
左手倚一衡木 《核舟记》


与竖相对
舟首尾长约八分又奇 《核舟记》


连接整数和零数
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核舟记》


辅佐
故有所不辟也 《鱼我所欲也》


躲避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鱼我所欲也》


分辨
所 识穷乏者 得 我与? 《鱼我所欲也》


感激
乡 为 身死而不受。《鱼我所欲也》


从前
小惠未徧 《曹刿论战》


遍及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 《邹忌讽齐王纳谏》


仔细地
指通豫南 《愚公移山》


一直
始一反焉 《愚公移山》
附录一:人教版七——九年级文言文通假字辑录
例句
本字
通假字
解释
七年级
项为之强 《童趣》


僵硬
不亦说乎 《论语》


高兴
诲女知之乎! 《论语》



是知也 《论语》


聪明
一切乌有 《山市》

(完整版)初中语文通假字大全(人教版),推荐文档

(完整版)初中语文通假字大全(人教版),推荐文档

通假字 本字 意思 原文例句 出处 1.强 通“僵” 僵硬 项为之强 《童趣》 2.说 通“悦” 愉快、高兴 不亦说乎 《〈论语〉十则》 3.女 同“汝” 你 诲女知之乎 《〈论语〉十则》 4.知 通“智” 聪明 不知为不知 《〈论语〉十则》 5.见 通“现” 出现 路转溪头忽见 《西江月》 6.乌 同“无” 没有 一切乌有 《山市》 7.裁 同“才” 仅仅 裁如星点 《山市》 8.不 通“否” 是否 尊君在不 《陈太丘与友期》 9.扳 通“攀” 牵、引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伤仲永》 10.材 通“才 ” 才能 贤于材人远矣 《伤仲永》 11.帖 通“贴 粘贴、贴上 对镜帖花黄 《木兰诗》 12.火 通“伙” 伙伴 火伴皆惊忙 《木兰诗》 13.邪 通“耶” 吗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孙权劝学》 14.知 通“智” 智慧 孰为汝多知乎 《两小儿辩日》 15.为 通“谓” 说 孰为汝多知乎 《两小儿辩日》 16.涂 通“途” 道 卿今当涂掌事 《孙权劝学》 17.止 通“只” 只 止有剩骨 《狼》 18.坐 通“座” 座位 满坐寂然 《口技》 19.要 通“邀” 邀请 便要还家 《桃花源记》 20.具 通“俱” 详细 问所从来,具答之 《桃花源记》 21.诎 通“屈” 弯曲 诎右臂支船 《核舟记》 22.甫 通“父” 男子美称 虞山王毅书远甫刻 《核舟记》 23.衡 同“横” 与“竖”相对 左手倚一衡木 《核舟记》 24.简 通“拣” 挑选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核舟记》 25.有 同“又” 又 身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核舟记》 26.与 通“举” 推举、选拔 选贤与能 《大道之行也》 27.矜 通“鳏” 老而无妻的人 矜、寡、孤、独 《大道之行也》 28.曾 通“层” 层叠 荡胸生曾云 《望岳》 29.阙 通“缺” 缺口、中断 略无阙处 《三峡》 30.转 通“啭” 鸟鸣声 蝉则千转不穷 《与朱元思书》 31.反 通“返” 返回、回去 窥谷忘反 《与朱元思书》 32.食 通“饲” 喂养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马说》 33.见 通“现” 显露、表现 才美不外见 《马说》 34.材 通“才” 才能 食之不能尽其材 《马说》 35.邪 通“耶” 吗 其真无马邪 《马说》 36.支 通“肢” 肢体 四支僵劲不能动 《送东阳马生序》 37.被 通“披” 穿 同舍生皆被绮绣 《送东阳马生序》 38.食 通“饲” 给饭吃 主人日再食 《送东阳马生序》 39.具 通“俱” 全、都 百废具兴 《岳阳楼记》 40.属 通“嘱” 嘱咐、嘱托 属予作文以记之 《岳阳楼记》 41.竦 通“耸” 高 山岛竦峙 《观沧海》 通假字 本字 意思 原文例句 出处 42.羞 同“馐” 美味的食物 玉盘珍羞直万钱 《行路难》 43.直 同“值” 价钱 玉盘珍羞直万钱 《行路难》 44.览 同“揽” 摘取 遇上青天揽明月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45.亡 同“无” 无 最喜小儿亡赖 《清平乐-村居》 46.適 通“谪” 远调 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 《陈涉世家》 47.唱 通“倡” 倡导 为天下唱 《陈涉世家》 48.以 通“已” 已经 固以怪之矣 《陈涉世家》 49.被 通“披” 穿 将军身被坚执锐 《陈涉世家》 50.指 同“旨” 意图 卜者知其指意 《陈涉世家》 51.说 通“悦” 高兴 秦王不说 《唐睢不辱使命》 52.与 通“欤” 吗 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唐睢不辱使命》 53.错 通“措” 放置 故不错意也 《唐睢不辱使命》 54.仓 通“苍” 青色 仓鹰击于地上 《唐睢不辱使命》 55.信 通“伸” 伸张 欲信大义于天下 《隆中对》 56.已 通“以” 以 自董卓已来 《隆中对》 57.简 通“拣” 挑选 是以先帝简拔以 《出师表》 58.阙 通“缺” 缺点、不足 必能裨补阙漏 《出师表》 59.说 通“悦” 高兴 公输盘不说 《公输》 60.距 通“拒” 抵挡 子墨子九距之 《公输》 61.圉 通“御” 抵挡 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公输》 62.诎 通“屈” 折服 公输盘诎 《公输》 63.畔 通“叛” 背叛 亲戚畔之 《孟子两章》 64.曾 通“增” 增长 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两章》 65.衡 通“横” 梗塞 困于心,衡于虑 《孟子两章》 66.拂 通“弼” 辅佐 入则无法家拂士 《孟子两章》 67.辟 通“避” 躲避 故患有所不辟也 《鱼我所欲也》 68.辩 通“辨” 辨别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鱼我所欲也》 69.得 与 通“德” 通“欤” 感激 吗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鱼我所欲也》 70.乡 通“向” 从前 乡为身死而不受 《鱼我所欲也》 71.徧 通“遍” 遍及、普遍 小惠未徧 《曹刿论战》 72.有 通“又” 又 邹忌修八尺有余 《邹忌讽齐王纳谏》 73.孰 通“熟” 仔细 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邹忌讽齐王纳谏》 74.反 通“返” 往返 始一反焉 《愚公移山》 75.惠 通“慧” 聪明 汝之不惠 《愚公移山》 76.亡 通“无” 没有 河曲智叟亡以应 《愚公移山》 77.厝 通“措” 放置 一厝朔东 《愚公移山》初中文言文词类活用(一)名词活用(一)名词作动词1、天雨墙坏雨:名词用作动词,下雨。

人教版初中语文7-9年级通假字总汇

人教版初中语文7-9年级通假字总汇

人教版中学语文7-9年级通假字总汇七年级(上册)1、项为之强“强”(jiāng)通“僵”僵硬《童趣》2、不亦说乎“说”(yuâ)通“悦”高兴《〈论语〉十则》3、诲女知之乎“女”(rǔ)同“汝”你《〈论语〉十则》4、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zhì)通“智”聪明《〈论语〉十则》5、路转溪头忽见6、一切xx有7、裁如星点8、尊君在不七年级(下册)9、日扳xx谒于邑人10、贤于材人远矣11、对镜帖xx12、xxxx治经为博士邪13、孰为汝多知乎14、满坐寂然15、止有剩骨八年级(上册)16、便要还家17、身首尾xx八分有奇18、诎右臂支船19、xx山王xxxx刻20、左手倚一衡木21、xx桃核修狭者为之22、选贤与能23、矜、寡、孤、独24、荡胸生曾云“见”(xiàn)通“现”显现《西江月》(wū)同“无”《xx》(cái)同“才”《xx》(fǒu)通“否”《xx与友期》“扳”(bān)通“攀”牵,引《伤仲永》“材”(cái)通“才”才能《伤仲永》“帖”(tiē)通“贴”粘贴《xx诗》“邪”(yã)通“xx”呢《xx劝学》“知”(zhì)通“智”智慧《两小儿辩日》“坐”(zuî)通“座”座位《口技》“止”(zhǐ)通“只”《狼》“要”(yāo)通“邀”邀请《桃花源记》“有”(yǒu)同“又”《核舟记》“诎”(qū)通“xx”弯曲《核舟记》“甫”(fǔ)通“父”古代对男子的美称《核舟记》“衡”(hãng)同“横”横放《核舟记》“简”(jiǎn)通“拣”挑选《核舟记》“与”(jǔ)通“举”选拔《大道之行也》“矜”(guāng)通“鳏”老而无妻的人《大道之行也》“曾”(cãng)通“层”《望岳》“xx”“裁”“不”25、略无阙处“阙”(quē)通“缺”中断《三峡》八年级(下册)26、蝉则千转不穷“转”(zhuǎn)通“啭”鸟叫声《与朱元思书》27、窥谷忘反“反”(fǎn)通“返”返回《与朱元思书》28、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sì)通“饲”喂养《马说》29、才美不外见30、食之不能尽其材31、其真无马邪32、四支僵劲不能动33、同舍生皆被xx34、百废具兴35、属予作文以记之36、玉盘珍羞直万钱37、玉盘珍羞直万钱九年级(上册)38、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39、为天下唱40、固以怪之矣41、将军身被坚执锐42、故不错意也43、xx鹰击于地上44、欲xx于天下45、自xx已来46、是以先帝简拔以47、必能裨补阙漏九年级(下册)48、公输盘不说“见”(xiàn)通“现”显现《马说》“材”(cái)通“才”才能《马说》“邪”(yã)通“xx”吗《马说》“支”(zhī)通“肢”《送东阳马生序》“被”(pī)通“披”穿《送东阳马生序》“具”(jù)通“俱”都《岳阳楼记》“属”(zhǔ)通“嘱”嘱咐《岳阳楼记》“羞”(xiū)同“馐”佳肴《行路难》“直”(zhí)同“值”《行路难》“適”(zhã)通“谪”强迫守边《陈涉世家》“唱”(chàng)通“倡”首发《陈涉世家》“以”(yǐ)通“已”已经《陈涉世家》“被”(pī)通“披”穿《陈涉世家》“错”(cuî)通“措”放《唐睢不辱使命》“仓”(chāng)通“苍”青色《唐睢不辱使命》“信”(xìn)通“伸”伸张《隆中对》“已”(yǐ)通“以”《隆中对》“简”(jiǎn)通“拣”挑选《出师表》“阙”(qūe)通“缺”缺点《出师表》“说”(yuâ)通“悦”高兴《公输》49、子墨子九距之“距”(jù)通“拒”抵御《公输》50、子墨子之守圉有余“圉”(yù)通“御”抵挡《公输》51、公输盘诎“诎”(qū)通“屈”理屈《公输》52、亲戚畔之“畔”(pàn)通“叛”背叛《得道多助失道寡助》53、曾益其所不能“曾”(cēng)通“增”增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54、困于心,衡于虑“衡”(hãng)通“横”梗塞,不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55、入则无xx56、故患有所不辟也57、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58、所识穷乏者得我欤59、乡为身死而不受60、xx未徧61、始一反焉62、xx之不惠63、xxxx叟亡以应64、一厝朔东“拂”(bì)通“弼”辅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辟”(bì)通“避”躲避《鱼我所欲也》“辩”(biàn)通“辨”辨别《鱼我所欲也》“得”(dã)通“德”感激《鱼我所欲也》“乡”(xiāng)通“向”以前《鱼我所欲也》“徧”(biàn)通“遍”普遍,遍及《曹刿论战》(fǎn)通“返”返回《愚公移山》(huì)通“慧”聪明《愚公移山》(wǘ)通“无”没有《愚公移山》(cuî)通“措”放置《愚公移山》“反”“xx”“亡”“xx”。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假字本字意思原文例句出处通“僵”僵硬项为之强《童趣》1.强通“悦”愉快、高兴不亦说乎《〈论语〉十则》2.说你诲女知之乎《〈论语〉十则》3.女同“汝”聪明不知为不知《〈论语〉十则》4.知通“智”出现路转溪头忽见《西江月》5.见通“现”没有一切乌有《山市》6.乌同“无”仅仅裁如星点《山市》7.裁同“才”是否尊君在不《陈太丘与友期》8.不通“否”牵、引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伤仲永》9.扳通“攀”才能贤于材人远矣《伤仲永》10.材通“才”通“贴粘贴、贴上对镜帖花黄《木兰诗》11.帖伙伴火伴皆惊忙《木兰诗》12.火通“伙”吗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孙权劝学》13.邪通“耶”智慧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14.知通“智”通“谓”说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15.为通“途”道卿今当涂掌事《孙权劝学》16.涂止有剩骨《狼》17.止通“只”只通“座”座位满坐寂然《口技》18.坐通“邀”邀请便要还家《桃花源记》19.要通“俱”详细问所从来,具答之《桃花源记》20.具弯曲诎右臂支船《核舟记》21.诎通“屈”通“父”男子美称虞山王毅书远甫刻《核舟记》22.甫左手倚一衡木《核舟记》23.衡同“横”与“竖”相对挑选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24.简通“拣”25.有同“又”又身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26.与通“举”推举、选拔选贤与能《大道之行也》27.矜通“鳏”老而无妻的人矜、寡、孤、独《大道之行也》28.曾通“层”层叠荡胸生曾云《望岳》29.阙通“缺”缺口、中断略无阙处《三峡》30.转通“啭”鸟鸣声蝉则千转不穷《与朱元思书》31.反通“返”返回、回去窥谷忘反《与朱元思书》32.食通“饲”喂养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马说》33.见通“现”显露、表现才美不外见《马说》34.材通“才”才能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35.邪通“耶”吗其真无马邪《马说》36.支通“肢”肢体四支僵劲不能动《送东阳马生序》37.被通“披”穿同舍生皆被绮绣《送东阳马生序》38.食通“饲”给饭吃主人日再食《送东阳马生序》39.具通“俱”全、都百废具兴《岳阳楼记》40.属通“嘱”嘱咐、嘱托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41.竦通“耸”高山岛竦峙《观沧海》通假字本字意思原文例句出处42.羞同“馐”美味的食物玉盘珍羞直万钱《行路难》43.直同“值”价钱玉盘珍羞直万钱《行路难》44.览同“揽”摘取遇上青天揽明月《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45.亡同“无”无最喜小儿亡赖《清平乐- 村居》46.適通“谪”远调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陈涉世家》47.唱通“倡”倡导为天下唱《陈涉世家》48.以通“已”已经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穿将军身被坚执锐《陈涉世家》49.被通“披”意图卜者知其指意《陈涉世家》50.指同“旨”高兴秦王不说《唐睢不辱使命》51.说通“悦”通“欤”吗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睢不辱使命》52.与通“措”放置故不错意也《唐睢不辱使命》53.错青色仓鹰击于地上《唐睢不辱使命》54.仓通“苍”伸张欲信大义于天下《隆中对》55.信通“伸”以自董卓已来《隆中对》56.已通“以”通“拣”挑选是以先帝简拔以《出师表》57.简缺点、不足必能裨补阙漏《出师表》58.阙通“缺”通“悦”高兴公输盘不说《公输》59.说抵挡子墨子九距之《公输》60.距通“拒”抵挡子墨子之守圉有余《公输》61.圉通“御”通“屈”折服公输盘诎《公输》62.诎通“叛”背叛亲戚畔之《孟子两章》63.畔增长曾益其所不能《孟子两章》64.曾通“增”梗塞困于心,衡于虑《孟子两章》65.衡通“横”辅佐入则无法家拂士《孟子两章》66.拂通“弼”躲避故患有所不辟也《鱼我所欲也》67.辟通“避”通“辨”辨别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鱼我所欲也》68.辩69.得通“德”感激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与通“欤”吗从前乡为身死而不受《鱼我所欲也》70.乡通“向”遍及、普遍小惠未徧《曹刿论战》71.徧通“遍”72.有通“又”又邹忌修八尺有余《邹忌讽齐王纳谏》73.孰通“熟”仔细孰视之,自以为不如《邹忌讽齐王纳谏》74.反通“返”往返始一反焉《愚公移山》75.惠通“慧”聪明汝之不惠《愚公移山》76.亡通“无”没有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77.厝通“措”放置一厝朔东《愚公移山》初中文言文词类活用(一)名词活用一)名词作动词1、天雨墙坏雨:名词用作动词,下雨。

《智子疑邻》2、妇抚儿乳乳:名词用作动词,喂奶。

《口技》3、不能名其一处也名:名词用作动词,说出。

《口技》4、会宾客大宴会:名词用作动词,恰逢,正遇上。

宴:名词用作为动词,举行宴会。

《口技》5、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名:名词用作动词,出名,闻《陋室铭》6、腰白玉之环腰:名词用作动词,腰佩。

《送东阳马生序》7、狼不敢前前:名词用作动词,向前。

《狼》8、恐前后受其敌敌:名词用作为动词,攻击。

《狼》9、一狼洞其中洞:名词用作动词,打洞。

《狼》10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隧:名词用作动词,(从柴草中)打洞。

《狼》11 、听妇前致词前:名词用作动词,向前。

《石壕吏》12 、每至晴初霜旦霜:名词用作动词,下霜。

《三峡》13 、虽乘奔御风不以及也奔:名词用做动词,飞奔的马《三峡》14 、皆披发文身文:名词用作动词,画文彩。

《观潮》15、以光先帝遗德光:名词用作动词,发扬光大。

《出师表》16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名:名词用作动词,命名,给⋯取名。

17、故自号曰醉翁也号:名词用作动词,取别号。

《醉翁亭记》18 、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泉:名词用作动词,汲泉水。

《满井游记》茗:名词用作动词,煮茶。

罍:名词用作动词,端酒杯。

红装:名词用作动词,穿着艳装。

蹇:名词用作动词,骑驴。

皆指目陈胜 目:名词用作动词,用眼睛示意。

尉果笞广 笞:名词用作动词,用竹板打。

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 下:名词用作动词,攻下,攻克。

《陈涉世家》19、20、21、 22、 23、 24、 25、 26、 27、28、 29、 30、 32、 33、 34、 35、 37、 38、 39、 40、 42、 43、 46、 47、 48、 49、 50、 51、 陈涉世家》 《陈涉世陈胜王 置人所罾鱼腹中 功宜为王 皆刑其长吏 策勋十二转 愿为市鞍马 处处志之 未果,寻病终 王:名词用作动词,称王。

罾:名词用作动词,用鱼网。

功:名词用作动词,论功劳。

刑:名词用作动词,惩罚。

策:名词用作为动词,记下。

市:名词用作为动词,买。

志:名词用作动词,做标记。

名词用作动词,实现。

《陈涉世家》 《陈涉世家》 《陈涉世家》 《陈涉世家》 木兰诗》 《木兰诗》 果: 桃花源记》 流血五步,天下缟素 缟素:名词用作动词,穿孝服 唐雎不辱使命》 恵子相梁 相:名词用作动词,做宰相。

《恵子相梁》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福:名词做动词,赐福,保佑。

曹刿论战》 一鼓作气 公将鼓之 肉食者谋之,又何加间焉 鞭数十,驱之别院 策之不以其道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鼓:名词用作动词,击鼓。

《曹刿论战》 间:名词用作动词,参与。

《曹刿论战》 鞭:名词用作动词,用鞭子打。

《童趣》 策:名词用作动词,用鞭打。

《马说》 饷:名词用作动词,送食物。

《观刈麦》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稍稍宾客其父 居右者椎髻仰面 听妇前致词 客此 大雪三日 任意东西 腰白玉之环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域:名词用作动词,限制。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宾客:名词用作动词,以宾客之礼相待《伤仲永》 椎髻:名词用作动词,梳着椎形的发髻。

《核舟记》 前:名词用作动词,上前。

《石壕吏》 客:名词用作动词,客居。

《湖心亭看雪》 雪:名词用作动词,下雪。

《湖心亭看雪》 东西:名词用作动词,往东往西(漂流)。

《与朱元思书》腰:名词用作动词,腰佩。

《送东阳马生序》 守(太守):名词用作动词,做太守。

《岳阳楼记》(二)名词作状语 1、吾日三省吾身 2、学而时习之 3、于是与亮情好日名词作状语,每天。

名词作状语,按时。

名词作状语,一天天论语〉十则》 论语〉十4、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外:名词作状语,对外。

内:名词作状语,对内。

《隆中对》 5、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斗:名词作状语,像北斗星那样。

蛇:名词作状语,像蛇那样。

《小石潭记》6、其岸势犬牙差互犬牙:名词作状语,像狗的牙齿那样。

7、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西:名词作状语,向西。

《 小石潭记》 8、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翼:名词作状语,像鸟张开翅膀一 样。

《醉翁亭记》9、山行六七里 山:名词作状语,顺着山路。

《醉翁亭记》11、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面:名词作状语,当面。

《邹忌讽齐王纳谏》 12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箕畚:名词作状语,用箕畚。

《愚公移山》14、北饮大泽北:名词作状语,到北方去。

《夸父逐日》 15、道渴而死道:名词作状语,在路上。

《夸父逐日》 17、其一犬坐于前犬:名词作状语,像狗一样。

《狼》 18、复前行前:名词作状语,向前。

《桃花源记》 19、石青糁之 石青:名词作状语,用石青。

《核舟记》20、空谷传响空谷:名词作状语,在空荡的山谷里。

《三峡》 22、手自笔录 手:名词作状语,亲手。

笔:名词作状语,用笔。

《送东阳马生序》23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日:名词作状语,每天。

《伤仲永》24、夜篝火,狐鸣呼曰 篝:名词作状语,用篝罩。

《陈涉世家》25 、四面竹树环合环:名词作状语,像环一样。

《小石潭记》 众:名词作形容词,很多,多。

墨:名词作形容词,黑色。

右:名词作形容词,弯曲。

初中文言文词类活用 (二) 动词 活用( 一)动词作名词1、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奔: 动词用作名词,奔驰的骏马。

《三峡》2、 猛浪若奔 奔 :动词用作名词,奔跑的马。

《与朱元思书》3、 宜枉驾顾之 驾:动词用作名词,指车、马。

《隆中对》 4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骑 :动词用作名词,战马。

《木兰诗》(三)名词作形容词: 1、宜乎众矣 2、其色墨3爱莲说》 《核舟记》传:动词用作名词,老师传授的知识。

《〈论语〉十则》 能:动词用作名词,有才能的人。

《大道之行也》 入:动词用作名词,国内。

出:动词用作名词,国外。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笑:动词用作名词,笑料。

《狼》 (二)动词作副词:寻病终 寻:动词作副词,不久。

《桃花源记》(三)动词作状语:忽啼求之 啼:动词作状语,哭着。

《伤仲永》初中文言文词类活用 (三)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威: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威服。

《陈涉世家》 忿恚:形容词使动用法,使⋯⋯恼怒。

《陈涉世家》生于忧患死于安乐》5、闻寡人之耳者 闻:动词使动用法,使⋯⋯听到。

《邹忌讽齐王纳谏》 8、无案牍之劳形 劳: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劳累。

《陋室铭》 9、望峰息心 息:动词使动用法,使⋯⋯停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