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语文通假字
初中语文人教版文言文通假字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初中语文文言文通假字七上:1.项为之强通“僵”,僵硬2.诲女知之乎通“汝”人称代词,你3.是知也通“智”4. 不亦说乎通“悦”, 愉快5.一切乌有通“无”6.裁如星点通“才”7.尊君在不通“否”七下:1.日扳仲永环谒于异人通“攀”,牵引2.贤于材人远矣“材”通“才”,有才能3.对镜帖花黄通“贴”4.治经为博士邪通“耶”,语气词5.满坐寂然通“座”6.止有剩骨(止增笑耳)通“只”八上:1.便要还家通“邀”,邀请2.诎右臂支船通“屈”,弯曲3.左手倚一衡木通“横”4.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通“又”, 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5.王毅叔远甫刻通“父”,男子美称,用于附字后6.选贤与能通“举”7.矜寡孤独通“鳏”老而无妻的人8.荡胸生曾云通“层”9.略无阙处通“缺”10.余挐一小舟通“桡”,撑船八下:1.蝉则千转不穷通“啭”,鸟叫声2.窥古谷忘反通“返”3.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通“饲”,喂4.才美不外见通“现”显露,显现5.食之不能尽其材通“才”6.其真无马邪通“耶”,表疑问,“吗”7.四支僵劲不能动通“肢”8.同舍生皆被绮秀通“披”,穿9.百废具兴通“具”,全,皆10.属予作文以记之通“嘱”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见”通“现”,出现12.玉盘珍羞直万钱通“馐”,美味的食物,通“值”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九上:1.发闾左適戍渔阳通“谪”2.卜者知其指意“指”通“旨”,意思、用意3.为天下唱通“倡”,首发4.固以怪之矣通“已”5.将军身被坚执锐通”披”,穿6.固不错意通“措”7.仓鹰击于殿上通“苍”8.欲信大义于天下通“伸”,伸张9.自董卓以来“已”通“以”10.必能裨补阙漏“阙”通“缺”,缺漏11.尔来二十有一年矣“有”通“又”,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九下:1.公输盘不说“说”通“悦”,高兴2.子墨子九距之通“据”3.子墨子之守圉有余通“御”,抵挡4.公输盘诎“诎”通“屈”,理屈5.亲戚畔之通“叛”6.曾益其所不能通“增”7.衡于虑通“横”梗塞,不顺8.法家拂士通“弼”,辅佐9.故患有所不辟也通“避”,躲避10.不辩礼义而受之通“辨”,辨别11.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通“德”,恩惠,感激通“欤”,语气助词12.乡为身死而不受通“向”,从前13.小惠未徧通“遍”遍及,普遍14.孰视之“孰”通“熟”,仔细15.始一反焉通“返”,返回16.汝之不惠通“慧”,聪明17.河曲智叟亡以应通“无”,没有18.一厝朔东通“措”,放置19.无陇断焉“陇”通“垄”,高地。
初中语文人教版文言文通假字

初中语文人教版文言文通假字第一篇:初中语文人教版文言文通假字初中语文文言文通假字七上:1.项为之通“僵”,僵硬2.诲女知之乎通“汝”人称代词,你5.食之不能尽其材通“才” 3.是通“智”聪明6.其真无马邪通“耶”,表疑问,“吗”4.不亦通“悦”, 愉快 7.四僵劲不能动通“肢”5.一切通“无”8.同舍生皆绮秀通“披”,穿6.通“才”7.尊君在通“否”七下:1.日通“攀”,牵引2.对镜通“贴” 3.出门看火伴通“伙”4.治经为博士通“耶”,语气词5.满通“座”6.(止增笑耳)通“只”八上:1.便通“邀”,邀请2.通“屈”,弯曲3.左手倚一通“横”4.舟首尾长约八分通“又”, 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5王毅叔远通“父”,男子美称,用于附字后6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通“拣”,挑选7.选贤通“举”8.矜寡孤独通“鳏” 老而无妻的人9.荡胸生通“层”10.通“缺” 11.余通“桡”,撑船八下: 1.蝉则千通“啭”,鸟叫声2.窥古谷忘通“返” 3.通“饲”,喂4.才美不外通“现”显露,显现9.百废兴通“具”,全,皆10.属予作文以记之通“嘱”11.玉盘珍通“馐”,美味的食物,通“值”九上:1.发闾左適戍渔阳通“谪”2.为天下通“倡”,首发 3.固怪之矣通“已”4.将军身被坚执锐通”披”,穿4.固不意通“措” 5.仓鹰击于殿上通“苍”6.欲大义于天下通“伸”,伸张7.更著风和雨通”着”, 遭受九下:1.子墨子九之通“拒”2.子墨子之守通“御”,抵挡3.亲戚之通“叛”4.益其所不能通“增” 5.于虑通“横”梗塞,不顺6.法家士通“弼”,辅佐 7.故患有所不辟也通“避”,躲避8.不礼义而受之通“辨”,辨别9.所识穷乏者我通“德”,恩惠,感激通“欤”,语气助词10.为身死而不受通“向”,从前11.小惠未通“遍”遍及,普遍12.始一焉通“返”,返回13.汝之不通“慧”,聪明 14.河曲智叟以应通“无”,没有15.一朔东通“措”,放置第二篇:初中语文文言文通假字初中语文文言文通假字大全《<论语>十则》:不亦说乎“说”通“悦”,愉快由,诲女知之乎“女”通“汝”,你《扁鹊见蔡桓公》:扁鹊望桓侯而还走“还”通“旋”,回转、掉转疾在腠里,汤熨之所及也“汤”(tàng)通“烫”,意思是用热水焐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齐”(jì)通剂《乐羊子妻》:日知其所亡“亡”通“无”《为学》:屏弃而不用“屏”通“摒”《卖油翁》:但手熟尔“尔”通“耳”《西江月》:路转溪头忽见“见”通“现”《桃花源记》:便要还家“要”通“邀”,邀请《口技》:满坐寂然“坐”通“座”《伤仲永》: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扳”通“攀”,牵,引《愚公移山》:河曲知叟亡以应“亡”通“无”,意思是没有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反”通“返”,还,返回甚矣,汝之不惠“惠”同“慧”,聪明一厝朔东,一厝雍南“厝”(cuò)通“措”,放置《观书有感》:问渠那得清如许“那”通“哪”,怎么《三峡》:略无阙处“阙”通“缺” 《闲情记趣》:项为之强“强”通“僵”,僵硬《晏子故事两篇》:傧者更道“道”通“导”,引导缚者曷为者也“曷”通“何”圣人非所与熙也“熙”通“嬉”《寓言四则》:辑以羽翠“辑”通“缉”,连缀宣王说之“说”通“悦”,高兴此何遽不为福乎“遽”通“讵”,岂《公输》:子墨子九距之“距”通“拒”,抵抗子墨子之守圉有余“圉”通“御”,防守,抵挡公输盘诎“诎”通“屈”,理屈《桃花记》:左手倚一衡木“衡”通“横”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简”通“拣”,挑选右手攀右趾“攀”通“扳”,往里拉诎右臂支船“诎”通“屈”,弯曲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甫”通“父”,男子美称《唐雎不辱使命》:寡人谕矣“谕”(yù)通“喻”,知晓,明白故不错意也“错”通“措”,筹划轻寡人与“与”通“欤”,表示询问语气,相当于“吗”“呢”仓鹰击于殿上“仓”通“苍”《荔枝图序》:华如橘“华”通“花”《山市》:裁如星点“裁”通“才”,仅仅《陈涉世家》: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適”通“谪”,意思是远调,这里是强迫去守边为天下唱“唱”通“倡”,倡导固以怪之矣“以”能“已”,已经将军身被坚执锐“被”通“披”,穿着卜者知其指意“指”通“旨”,意图《马说》:食之不能尽其材“材”通“才”,能力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之“食”通“饲”,喂养其真无马邪?“邪”通“耶”,语气词,表疑问《始得西山宴游记》:自余为僇人“僇”通“戳”,遭到贬谪《峡江寺飞泉亭记》:而游者皆暴日中“暴”通“曝”,晒《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见”通“现”,出现《〈孟子〉二章》: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曾益其所不能“曾”通“增”,增加衡于虑“衡”通“横”,意思是梗塞,指不顺入则无法家拂士“拂”通“弼”,辅佐《岳阳楼记》: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具”通“俱”,全属予作文以记之“属”通“嘱”,嘱咐《越巫》:持其赀去“赀”通“资”,资财《<世说新语>三则》:尊君在不“不”通“否”《行路难》:玉盘珍馐直万钱“直”通“值”《鱼我所欲也》:故患有所不辟“辟”通“避”,躲避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辩”通“辨”,辨别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通“德”,感激乡为身死而不受“乡”通“向”,从前《隆中对》:欲信大义于天下“信”通“伸”,伸张自董卓已来“已”通“以”《墨池记》: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章”通“彰”,显著《曹刿论战》:小惠未徧“徧”通“遍”,遍及,普遍《送东阳马生序》:四支僵劲不能动“支”通“肢”同舍生皆被绮绣“被”通“披”《君子于役》:鸡栖于桀“桀”通“橛”,指为鸡做的木架《大道之行也》:选贤与能“与”(jǔ)通“举”,推举矜、寡、孤、独、废疾者“矜”(guān)通“鳏”,老而无妻的人《杜甫诗三首》:荡胸生曾云“曾”通“层”第三篇:人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通假字人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通假字汇编七年级(上册)1、项为之强“强”(jiāng)通“僵” 《童趣》2、不亦说乎“说”(yuè)通“悦” 《〈论语〉十则》3、诲女知之乎“女”(rǔ)同“汝” 《〈论语〉十则》4、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zhì)通“智” 《〈论语〉十则》5、路转溪头忽见“见”(xiàn)通“现” 《西江月》6、一切乌有“乌”(wú)同“无” 《山市》7、裁如星点“裁”(cái)同“才” 《山市》8、尊君在不“不”(fǒu)通“否” 《陈太丘与友期》七年级(下册)1、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扳”(pān)通“攀” 《伤仲永》2、贤于材人远矣“材”(cái)通“才” 《伤仲永》3、对镜帖花黄“帖”(tiē)通“贴” 《木兰诗》4、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邪”(yé)通“耶” 《孙权劝学》5、孰为汝多知乎“知”(zhì)通“智” 《两小儿辩日》6、满坐寂然“坐”(zuò)通“座” 《口技》7、止有剩骨“止”(zhǐ)通“只” 《狼》八年级(上册)1、便要还家“要”(yāo)通“邀” 《桃花源记》2、身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有”(yǒu)同“又” 《核舟记》3、诎右臂支船“诎”(qū)通“屈” 《核舟记》4、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甫”(fǔ)通“父” 《核舟记》5、左手倚一衡木“衡”(héng)同“横” 《核舟记》6、选贤与能“与”(jǔ)通“举” 《大道之行也》7、矜、寡、孤、独“矜”(guāng)通“鳏” 《大道之行也》8、荡胸生曾云“曾”(céng)通“层” 《望岳》9、略无阙处“阙”(quē)通“缺” 《三峡》八年级(下册)1、蝉则千转不穷“转”(zhuàn)通“啭” 《与朱元思书》2、窥谷忘反“反”(fǎn)通“返” 《与朱元思书》3、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九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通假字(人教版)

以下是九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的通假字:
1. 现代汉字-通假字:
地-址;达-達;叹-嘆;说-説;业-業;创-創;断-斷;划-劃;练-練;话-話;华-華;谷-穀;贵-貴;监-監;兹-茲;迹-跡;极-極;阔-闊;离-離;历-歷;劝-勸;腾-騰;讨-討;想-想;约-約;灾-災;赞-讚;载-載;说-説;证-證;志-誌;制-製。
2. 动态音-通假字:
分-芬;香-湘;东-冬;送-松;阳-扬;调-掉;夜-液;空-孔;庭-廷;规-圭;等-登;静-境;羽-雨;纪-济;官-管;先-鲜;泪-类;豚-屯;读-渎;路-吕;律-率;托-託。
3. 静态音-通假字:
口-㓖;山- ;尸-㱮;干-乾;户-冱;骨- ;鸟- ;车- ;宝-寳;术-術;东-東;纟-糸;田-畑;音-吟;贝-貝;风-風;鱼-魚;雨-霖;日-曰;军-軍;门-門。
4. 假借音-通假字:
啊-阿;哀-挨;爱-隘;拔-跋;半-伴;辈-背;贲-奔;般-搬;吧-罢;薄-剥;惨-憯;慈-辞;从-丛;错-措;打-达;德-得;钝-顿;发-乏;番-繁;服-伏;甫-扶;赋-缚;干-甘;敢-感;肝-竿;楼-耧;租-俎;怒-奴;怕-帕;脾-匹;奇-祈;旗-祺;趣-屈;让-譲;绕-遶;刃-仁;婶-深;诗-时;书-殊;蜀-暑;莎-沙;腮-嗮;叹-叨;踏-蹋;汰-太;坛-潭;统-桐;吞-暾;卫-魏;喜-戏;细-翕;信-辛;性-姓;眼-验;要-药;亚-讶;砸-杂;责-则;扎-匝。
以上是九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的通假字。
七上七下人教版语文共出现的通假字

七上七下人教版语文共出现的通假字七上七下是人教版语文教材中的一本教材。
通假字是指具有相同或相近的发音,但字形不同的字。
在七上七下中,有许多通假字被使用。
下面我将详细列举出七上七下人教版语文中的通假字,并对其进行解释。
1.一伞/一叻:一伞和一叻都读作"yī sǎn",表示一把伞或一个盖着的东西。
2.犹/犹豫:犹和犹豫都读作"yóu",表示犹豫不决或犹豫的意思。
3.执/执着:执和执着都读作"zhí",表示坚持不懈或持续不断。
4.肆虐/四:肆虐和四都读作"sì",表示猖狂蛮横或数目之一。
5.方圆/方:方圆和方都读作"fāng",表示形状是方形或地方的意思。
6.位/位置:位和位置都读作"wèi",表示处所或地点。
7.序/顺序:序和顺序都读作"xù",表示次序或顺序。
8.久/长久:久和长久都读作"jiǔ",表示时间的长久或长时间。
9.悄/悄悄:悄和悄悄都读作"qiāo",表示轻轻地或悄悄地。
10.乞/乞丐:乞和乞丐都读作"qǐ",表示求取或行乞。
11.益/有益:益和有益都读作"yì",表示有好处或有益的。
12.抱/抱怨:抱和抱怨都读作"bào",表示抱怨或不满。
13.奴/奴隶:奴和奴隶都读作"nú",表示奴隶或受奴役。
14.忍/忍受:忍和忍受都读作"rěn",表示忍耐或忍受。
15.连/连连:连和连连都读作"lián",表示连续或反复。
16.弃/放弃:弃和放弃都读作"qì",表示抛弃或舍弃。
17.当/当年:当和当年都读作"dāng",表示过去或当时。
初中语文通假字大全(人教版)

(一)名词活用(一)名词作动词高途课堂整理1、天雨墙坏雨:名词用作动词,下雨。
《智子疑邻》2、妇抚儿乳乳:名词用作动词,喂奶。
《口技》3、不能名其一处也名:名词用作动词,说出。
《口技》4、会宾客大宴会:名词用作动词,恰逢,正遇上。
宴:名词用作为动词,举行宴会。
《口技》5、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名:名词用作动词,出名,闻名。
《陋室铭》6、腰白玉之环腰:名词用作动词,腰佩。
《送东阳马生序》7、狼不敢前前:名词用作动词,向前。
《狼》8、恐前后受其敌敌:名词用作为动词,攻击。
《狼》9、一狼洞其中洞:名词用作动词,打洞。
《狼》10、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隧:名词用作动词,(从柴草中)打洞。
《狼》11、听妇前致词前:名词用作动词,向前。
《石壕吏》12、每至晴初霜旦霜:名词用作动词,下霜。
《三峡》13、虽乘奔御风不以及也奔:名词用做动词,飞奔的马《三峡》14、皆披发文身文:名词用作动词,画文彩。
《观潮》15、以光先帝遗德光:名词用作动词,发扬光大。
《出师表》16、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名:名词用作动词,命名,给…取名。
17、故自号曰醉翁也号:名词用作动词,取别号。
《醉翁亭记》18、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泉:名词用作动词,汲泉水。
《满井游记》茗:名词用作动词,煮茶。
罍:名词用作动词,端酒杯。
红装:名词用作动词,穿着艳装。
蹇:名词用作动词,骑驴。
19、皆指目陈胜目:名词用作动词,用眼睛示意。
《陈涉世家》20、尉果笞广笞:名词用作动词,用竹板打。
《陈涉世家》21、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下:名词用作动词,攻下,攻克。
《陈涉世家》22、陈胜王王:名词用作动词,称王。
《陈涉世家》23、置人所罾鱼腹中罾:名词用作动词,用鱼网。
《陈涉世家》24、功宜为王功:名词用作动词,论功劳。
《陈涉世家》25、皆刑其长吏刑:名词用作动词,惩罚。
《陈涉世家》26、策勋十二转策:名词用作为动词,记下。
《木兰诗》27、愿为市鞍马市:名词用作为动词,买。
七上七下人教版语文共出现的通假字

七上七下人教版语文共出现的通假字七年级上册:①尊君在不(《陈太丘与友期行》不:同“否”;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二章》)说(yue):同”悦”,愉快;③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论语〉十二章》)有: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④其人舍然大喜(《杞人忧天》)舍:同“释”,解除、消除;七年级下册: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孙权劝学》)邪:同“耶”,语气词;②对镜帖花黄(《木兰诗》)帖:同“贴”,粘贴;③但手熟尔(《卖油翁》)尔:同“耳”,相当于“罢了”;④徐以杓酌油沥之(《卖油翁》)杓:同“勺”;八年级上册: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三峽》)阙:同“缺”,空隙、缺口;2.蝉则千转不穷(《与朱元思书》)转:同“啭”,鸟鸣,这里指蝉鸣;3.窥谷忘反(《与朱元思书》)反:同“返”,返回;4.亲威畔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畔:同“叛”,背叛;5.往之女家(《富贵不能淫》)女:同“汝”,你;6.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曾:同“增”;7.困于心,衡于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衡:同“横”,梗塞、不顺;8.则无法家拂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拂:同“弼”,辅佐;9.寒署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反:同“返”,往返;10.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惠:同“慧”,聪明;11.军士吏被甲(《周亚夫军细柳》)被:同“披”,穿着;12.改容式车(《周亚夫军细柳》)式:同“轼”,车前横木,这里用作动词,指扶轼;八年级下册:1.便要回家(《桃花源记》)要:同“邀”,邀请;2.左手倚一衡木(《核舟记》)衡:同“横”;3.北冥有鱼(《北冥有鱼》)冥:同“溟”,海;4.学学半(《虽有嘉肴》)学:同“教”,教导;5.选贤与能(《大道之行也》)与:同“举”;6.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大道之行也》)矜:同“鳏”,老而无妻;7.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食:同“饲”,喂;8.才美不外见(《马说》)见:同“现”;9.系向牛头充炭直(《卖炭翁》)直:同“值”,价钱。
初中语文通假字大全(人教版)

(一)名词活用(一)名词作动词1、天雨墙坏雨:名词用作动词,下雨。
《智子疑邻》2、妇抚儿乳乳:名词用作动词,喂奶。
《口技》3、不能名其一处也名:名词用作动词,说出。
《口技》4、会宾客大宴会:名词用作动词,恰逢,正遇上。
宴:名词用作为动词,举行宴会。
《口技》5、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名:名词用作动词,出名,闻名。
《陋室铭》6、腰白玉之环腰:名词用作动词,腰佩。
《送东阳马生序》7、狼不敢前前:名词用作动词,向前。
《狼》8、恐前后受其敌敌:名词用作为动词,攻击。
《狼》9、一狼洞其中洞:名词用作动词,打洞。
《狼》10、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隧:名词用作动词,(从柴草中)打洞。
《狼》11、听妇前致词前:名词用作动词,向前。
《石壕吏》12、每至晴初霜旦霜:名词用作动词,下霜。
《三峡》13、虽乘奔御风不以及也奔:名词用做动词,飞奔的马《三峡》14、皆披发文身文:名词用作动词,画文彩。
《观潮》15、以光先帝遗德光:名词用作动词,发扬光大。
《出师表》16、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名:名词用作动词,命名,给…取名。
17、故自号曰醉翁也号:名词用作动词,取别号。
《醉翁亭记》18、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泉:名词用作动词,汲泉水。
《满井游记》茗:名词用作动词,煮茶。
罍:名词用作动词,端酒杯。
红装:名词用作动词,穿着艳装。
蹇:名词用作动词,骑驴。
19、皆指目陈胜目:名词用作动词,用眼睛示意。
《陈涉世家》20、尉果笞广笞:名词用作动词,用竹板打。
《陈涉世家》21、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下:名词用作动词,攻下,攻克。
《陈涉世家》22、陈胜王王:名词用作动词,称王。
《陈涉世家》23、置人所罾鱼腹中罾:名词用作动词,用鱼网。
《陈涉世家》24、功宜为王功:名词用作动词,论功劳。
《陈涉世家》25、皆刑其长吏刑:名词用作动词,惩罚。
《陈涉世家》26、策勋十二转策:名词用作为动词,记下。
《木兰诗》27、愿为市鞍马市:名词用作为动词,买。
《木兰诗》28、处处志之志:名词用作动词,做标记。
(完整版)初中语文通假字大全(人教版),推荐文档

通假字 本字 意思 原文例句 出处 1.强 通“僵” 僵硬 项为之强 《童趣》 2.说 通“悦” 愉快、高兴 不亦说乎 《〈论语〉十则》 3.女 同“汝” 你 诲女知之乎 《〈论语〉十则》 4.知 通“智” 聪明 不知为不知 《〈论语〉十则》 5.见 通“现” 出现 路转溪头忽见 《西江月》 6.乌 同“无” 没有 一切乌有 《山市》 7.裁 同“才” 仅仅 裁如星点 《山市》 8.不 通“否” 是否 尊君在不 《陈太丘与友期》 9.扳 通“攀” 牵、引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伤仲永》 10.材 通“才 ” 才能 贤于材人远矣 《伤仲永》 11.帖 通“贴 粘贴、贴上 对镜帖花黄 《木兰诗》 12.火 通“伙” 伙伴 火伴皆惊忙 《木兰诗》 13.邪 通“耶” 吗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孙权劝学》 14.知 通“智” 智慧 孰为汝多知乎 《两小儿辩日》 15.为 通“谓” 说 孰为汝多知乎 《两小儿辩日》 16.涂 通“途” 道 卿今当涂掌事 《孙权劝学》 17.止 通“只” 只 止有剩骨 《狼》 18.坐 通“座” 座位 满坐寂然 《口技》 19.要 通“邀” 邀请 便要还家 《桃花源记》 20.具 通“俱” 详细 问所从来,具答之 《桃花源记》 21.诎 通“屈” 弯曲 诎右臂支船 《核舟记》 22.甫 通“父” 男子美称 虞山王毅书远甫刻 《核舟记》 23.衡 同“横” 与“竖”相对 左手倚一衡木 《核舟记》 24.简 通“拣” 挑选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核舟记》 25.有 同“又” 又 身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核舟记》 26.与 通“举” 推举、选拔 选贤与能 《大道之行也》 27.矜 通“鳏” 老而无妻的人 矜、寡、孤、独 《大道之行也》 28.曾 通“层” 层叠 荡胸生曾云 《望岳》 29.阙 通“缺” 缺口、中断 略无阙处 《三峡》 30.转 通“啭” 鸟鸣声 蝉则千转不穷 《与朱元思书》 31.反 通“返” 返回、回去 窥谷忘反 《与朱元思书》 32.食 通“饲” 喂养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马说》 33.见 通“现” 显露、表现 才美不外见 《马说》 34.材 通“才” 才能 食之不能尽其材 《马说》 35.邪 通“耶” 吗 其真无马邪 《马说》 36.支 通“肢” 肢体 四支僵劲不能动 《送东阳马生序》 37.被 通“披” 穿 同舍生皆被绮绣 《送东阳马生序》 38.食 通“饲” 给饭吃 主人日再食 《送东阳马生序》 39.具 通“俱” 全、都 百废具兴 《岳阳楼记》 40.属 通“嘱” 嘱咐、嘱托 属予作文以记之 《岳阳楼记》 41.竦 通“耸” 高 山岛竦峙 《观沧海》 通假字 本字 意思 原文例句 出处 42.羞 同“馐” 美味的食物 玉盘珍羞直万钱 《行路难》 43.直 同“值” 价钱 玉盘珍羞直万钱 《行路难》 44.览 同“揽” 摘取 遇上青天揽明月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45.亡 同“无” 无 最喜小儿亡赖 《清平乐-村居》 46.適 通“谪” 远调 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 《陈涉世家》 47.唱 通“倡” 倡导 为天下唱 《陈涉世家》 48.以 通“已” 已经 固以怪之矣 《陈涉世家》 49.被 通“披” 穿 将军身被坚执锐 《陈涉世家》 50.指 同“旨” 意图 卜者知其指意 《陈涉世家》 51.说 通“悦” 高兴 秦王不说 《唐睢不辱使命》 52.与 通“欤” 吗 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唐睢不辱使命》 53.错 通“措” 放置 故不错意也 《唐睢不辱使命》 54.仓 通“苍” 青色 仓鹰击于地上 《唐睢不辱使命》 55.信 通“伸” 伸张 欲信大义于天下 《隆中对》 56.已 通“以” 以 自董卓已来 《隆中对》 57.简 通“拣” 挑选 是以先帝简拔以 《出师表》 58.阙 通“缺” 缺点、不足 必能裨补阙漏 《出师表》 59.说 通“悦” 高兴 公输盘不说 《公输》 60.距 通“拒” 抵挡 子墨子九距之 《公输》 61.圉 通“御” 抵挡 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公输》 62.诎 通“屈” 折服 公输盘诎 《公输》 63.畔 通“叛” 背叛 亲戚畔之 《孟子两章》 64.曾 通“增” 增长 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两章》 65.衡 通“横” 梗塞 困于心,衡于虑 《孟子两章》 66.拂 通“弼” 辅佐 入则无法家拂士 《孟子两章》 67.辟 通“避” 躲避 故患有所不辟也 《鱼我所欲也》 68.辩 通“辨” 辨别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鱼我所欲也》 69.得 与 通“德” 通“欤” 感激 吗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鱼我所欲也》 70.乡 通“向” 从前 乡为身死而不受 《鱼我所欲也》 71.徧 通“遍” 遍及、普遍 小惠未徧 《曹刿论战》 72.有 通“又” 又 邹忌修八尺有余 《邹忌讽齐王纳谏》 73.孰 通“熟” 仔细 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邹忌讽齐王纳谏》 74.反 通“返” 往返 始一反焉 《愚公移山》 75.惠 通“慧” 聪明 汝之不惠 《愚公移山》 76.亡 通“无” 没有 河曲智叟亡以应 《愚公移山》 77.厝 通“措” 放置 一厝朔东 《愚公移山》初中文言文词类活用(一)名词活用(一)名词作动词1、天雨墙坏雨:名词用作动词,下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初中语文通假字
七年级上
1、尊君在不?不通否,没有
2、不亦说乎?说通悦,愉快
3、十有五有通又,古人在两位数的整数和零数之间常常加“有”
4、兑命兑通说
七年级下册
1、扳通攀牵、引
2、帖通贴
3、止通只
八年级上册
1、要通邀邀请
2、八分有奇有通又,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
3、诎通屈弯曲
4、与通举选贤举能选拔
5、矜通鳏老而无妻的人
6、曾通层荡胸生曾云
7、阙通缺中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八年级下册
1、转通啭鸟叫声蝉则千转不穷
2、反通返往返窥谷忘反
3、食通饲喂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4、见通现表现才美不外见
5、材通才才能食之不能尽其材
6、支通肢四支僵劲不能动
7、具通俱全,皆百废具兴
8、属通嘱属予作文以记之
九年级上册
1、通谪
2、唱通倡首发为天下唱
3、被通披穿着将军身被坚执锐
4、说通悦高兴、愉快秦王不说
5、信通伸伸张欲信大义于天下
九年级下册
1、圉通御抵挡守圉有余
2、畔通叛
3、曾通增增加曾益其所不能
4、衡通横梗塞,不顺衡与虑
5、拂通弼辅佐法家拂士
6、辟通避躲避故患有所不辟也
7、辩通辨辨别万钟则不辩礼仪而受之
8、得通德感激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9、乡通向从前乡为身死而不受
10、徧通遍遍及、普遍小惠未徧
11、反通返往返始一反焉
12、惠通慧聪明汝之不惠
13、亡通无没有亡以应
14、陇通垄高地无陇断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