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怀柔朝阳寺-很厉害-很超前-引进南传禅修

合集下载

北京圣泉寺旅游景点介绍

北京圣泉寺旅游景点介绍

北京圣泉寺旅游景点介绍北京圣泉山旅游风景区网站隶属于北京圣泉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在北京的东北部,燕山山脉脚下,有一处人间福地、佛教胜境,这里山雄健、峰巍峨、树滴翠、水缠绵、寺沧桑、境悠然,这就是圣泉山旅游风景区——一颗绽放在京郊大地上璀璨绚丽的奇葩!北京圣泉山旅游风景区距怀柔城区6公里,东临千年古刹红螺寺,西接万里长城慕田峪,占地总面积5平方公里,背靠燕山,宏阔壮美,前拥怀沙河,风光秀丽。

圣泉山集自然、人文景观和佛教、历史文化于一体,是一个净土佛国、禅宗胜境。

圣泉山是天然的佛教圣地,也是怀柔一处佛教文化场所,有观音寺佛教文化苑、钟鼓楼、灵骨塔等禅修之所,核心景观为圣泉山观音寺,寺庙周围有众多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

值得一提的是,在众多人文遗迹中,目前还存在许多无从破解的神异的谜团,自古以来,无数到访者揣摩猜测,见仁见智,在民间酝酿成众多神奇的传说故事。

这些故事口口相传,使圣泉山观音寺名声远播。

信仰者、猎奇者、访圣者络绎不绝而来,各有心得而去,使圣泉山观音寺地处深山不萧条,远离人境却香火旺盛。

圣泉山没有五岳之名,却有五岳之势。

放眼四周,高岭百转,群峰林立,峰岭之间沟谷棋布,远离尘世喧嚣、独享天然之气。

景区山麓至“禅林春晓”段,海拔落差288米,上山步道坡度平均25度,适宜登山健身;“禅林春晓”至观音寺段,松柏葱翠,林荫夹道,山鸟啼鸣,空气清新,适宜漫步观景。

圣泉山景区之特色活动:圣泉山景区常年推出“26元=美景+美食”活动,即游客购买一张26元门票,既可凭票游山观景、礼佛拜祖,还可在景区指定的民俗户免费品尝一餐农家美食。

您可以品尝到肉炖葫芦条、农家豆腐、柴鸡蛋、家乡肠、时令野菜等16种农家菜,还可自主选择8种主食。

圣泉寺景区还常年推出“乡下有我一分田,我到地头来休闲”活动,让京城市民能亲身体验田园之乐,使平日里高度紧张的身心得到充分的放松。

圣泉山景区诚邀京城市民来此认领播种无公害蔬菜,让忙于工作的您有一处放松的驿站!让孩子们有一个识五谷、辨禾麦,亲近自然的机会!让相爱的人体验“男耕女织”的无限浪漫,真正过一次“农民瘾”。

北京潭柘寺禅修体验心灵净化的寺庙之旅

北京潭柘寺禅修体验心灵净化的寺庙之旅

北京潭柘寺禅修体验心灵净化的寺庙之旅禅修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修行方式,它通过专注于当下的感知和内观来实现内心的平静与净化。

而北京潭柘寺作为一座著名的佛教寺庙,提供了一个理想的禅修环境,让人们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找到心灵的宁静与平衡。

潭柘寺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建于西汉时期,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寺庙坐落在占地巨大、环境幽静的自然山林之中,拥有精美的建筑和优美的园林景观。

一进入潭柘寺,就能感受到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仿佛置身于一个与尘世隔绝的净土。

禅修在潭柘寺被视为一种心灵的净化与提升的方式,它强调的是跳脱物质世界的束缚,专注于内心的觉知和深度思考。

而寺庙提供的寂静空间和自然环境,则提供了实现这种专注和内观的理想场所。

禅修通常包括坐禅、行禅和禅悟等不同的练习方式。

在潭柘寺,游客们有机会参与到这些禅修活动中,亲身体验禅修的真正内涵。

首先是坐禅,坐禅是禅修最基本的形式,通过静坐和深呼吸来培养专注和觉察的能力。

在潭柘寺的禅房中,透过巨大的窗户可以看到美丽的花园和山脉。

面对这样壮丽的景色,人们可以很自然地沉浸于禅修的境界中。

坐禅的时间一般较长,可能会持续数小时,挑战着参与者的耐心和毅力。

然而,正是通过坐禅,人们能够在一种安静中感受到自己内心的无限可能。

其次是行禅,行禅是禅修过程中常见的一种形式,通过缓慢、专注的步伐来体验当下的感知。

在潭柘寺,有专门规划的走廊供人进行行禅练习。

行禅要求参与者保持缓慢平稳的步伐和专注的心境,每一步都要全神贯注,用心感受脚底与地面的接触。

这种重复的节奏和单一的动作可以使参与者更好地专注于自己的身体感受,超越琐事的干扰,达到身心合一的境界。

最后是禅悟,禅悟是禅修的高级阶段,通过对深层次问题的思考和内观来达到对生命、宇宙和自我本质的洞察。

在潭柘寺,禅悟往往通过听取讲座和与禅师的问答来实现。

禅师们以富有哲理的言语启发人们的思考,并通过问答的方式引导人们寻找内心的答案。

这些深奥的思考和精神的碰撞,使人们能够超越表面的现实,认识到生命的本质与意义。

朝阳寺及周边寺群介绍

朝阳寺及周边寺群介绍

朝阳寺及周边寺群介绍朝阳寺及周边寺群包括圣泉寺、朝阳寺、天溪庵、德胜庵、山西庵等寺庙,坐落于北京怀柔桥梓镇口头村及甘涧峪风景区。

明清时代曾为京郊重要佛刹,之后陆续毁损。

近年来,风云际会,因缘和合,圣泉山观音寺景区及甘涧峪寺庙群修工程再次启动,殿宇新辉,宝像重光。

改建后的圣泉寺及所属寺庙群计划将扩建为庞大的佛教文化综合活动区,打造直契人心、融归自然、承传文化、国际多元、现代创新的风格特点。

圣泉山将建成佛教文化苑,其核心区将由禅修中心、多功能弘法楼、书院及图书馆、中外经典互译及出版,传统佛教文化体验区、旅游商贸区、寮房生活区构成,融清修、教育、养生、旅游、商贸为一体。

甘涧峪将建成大型“身心灵的家园”禅修公社及清修道场。

园区内将贯彻“清净行·生活禅”的理念,结合现代人的身心特点和需求,针对不同人群开展系列禅修活动、佛法推广及各种文化活动,以期拓辟一片心灵净土、智慧殿堂和休闲乐园。

圣泉寺圣泉寺景区背靠燕山,地处怀柔慕田峪长城和红螺寺景区之间,面积5平方公里,紧临怀沙旅游公路,交通便利。

景区山水奇美,幽静深远, 藏风聚气,灵雾蒸腾,集众多自然、人文景观于一体,是理想的禅修静心、参学访道之胜地。

圣泉山乃是九龙山之龙头,山顶观音寺为一方名胜,幽深通灵,相传始建于唐代,复修于明代(碑文为记)。

著名女将樊梨花感念观世音菩萨闻声施救之恩,遂建寺供奉的传说千古流传。

明代京师名僧碧天大和尚云游至此,深悟此地藏风聚气,经多年募化,由其弟子定澄禅师主持重修。

清代嘉庆年间,口头村乡绅大户同发起集资再次全面修复。

正殿圆通殿供奉观音菩萨,东配殿为圣泉茶舍,西配殿为圣泉禅堂。

可容纳20位法会共修。

寺周围南松北柏,苍翠茂盛,相传为北斗七星点化。

寺内圣泉古井,寺前滴水泉,传说是韦驮菩萨背来。

2007年6月,宗教局将观音寺交由僧团管理使用,明奘法师受邀组建僧团并于2007年6月12日入住圣泉山顶观音寺。

2007年6月,于圣泉山脚成立圣泉寺筹建处,动工建设佛教文化苑。

怀柔宝山寺基本情况介绍

怀柔宝山寺基本情况介绍

宝山寺位于北京市怀柔区宝山镇宝山村南的宝山寺,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佛教寺庙。

以下是该寺庙的基本情况介绍:
首先,宝山寺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寺庙,已有几百年的历史。

它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山区,周围群山环抱,环境清幽,是修行的好地方。

其次,宝山寺的建筑风格具有浓郁的佛教特色。

寺庙内有许多古老的建筑和文物,如大雄宝殿、观音殿、地藏殿、钟楼、鼓楼等。

这些建筑风格独特,雕刻精美,体现了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

第三,宝山寺的宗教活动非常频繁。

每年都有许多信徒前来参拜,祈求平安、健康、幸福。

此外,寺庙还经常举办一些文化活动,如法会、讲座、音乐会等,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

第四,宝山寺的管理也非常规范。

寺庙内有专门的僧人团队负责管理,他们严格遵守佛教戒律和道德规范,为游客提供优质的服务。

同时,寺庙也注重环保和文物保护,确保寺庙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宝山寺还是一个非常适合徒步旅游的地方。

游客可以在山中徒步,欣赏美丽的自然风光,同时也可以参拜寺庙,感受佛教文化的魅力。

总之,宝山寺是一座历史悠久、建筑风格独特、宗教活动频繁、管理规范、适合徒步旅游的佛教寺庙。

游客可以在这里感受到佛教文化的魅力,同时也可以欣赏到美丽的自然风光,放松身心。

希望这个回答能帮助您解决问题。

北京求姻缘最灵验的四座寺庙

北京求姻缘最灵验的四座寺庙

北京求姻缘最灵验的四座寺庙分别是:广济寺、三圣庵、潭柘寺和红螺寺。

北京四大求姻缘寺庙分别是广济寺、三圣庵、潭柘寺和红螺寺。

广济寺始建于宋朝末年。

三圣庵始建于1000多年前的宋仁宗时期。

潭柘寺始建于西晋永嘉元年。

红螺寺始建于东晋咸康四年。

广济寺:广济寺是北京著名的”内八刹”之一。

位于北京城内西城区阜成门内大街25号。

占地2.3公顷。

始建于宋朝末年。

很多人来广济寺的圆通殿求观音结善缘。

想要求桃花的话。

来这里就没错了。

三圣庵:三盛庵的姻缘树至今仍健在于后院南侧一隅。

400年来。

凡人有求姻缘者。

取红绳系于此树树枝之上。

诚心默念爱人之名。

莫不灵验。

久之。

这里落下了“天好姻缘。

三圣护佑”之名。

位于北京市西城区陶然亭北里黑窑厂街14号。

潭柘寺:潭柘寺位于北京西郊门头沟区东南部的潭柘山麓。

距阜成门41公里。

潭拓寺风景秀美。

到处都是古老的树木。

在哪里有种说不出的宁静感。

如果想问爱情在何方。

可以求一支姻缘签。

红螺寺:红螺寺。

原名“大明寺”。

始建于东晋年间。

至今已经有1600多年的历史。

因红螺仙女的美妙传说。

由此得红螺之名。

南有普陀。

北有红螺。

红螺寺自古便香火旺盛。

是拜佛祈福的圣地。

位于北京市怀柔区红螺东路2号。

寺庙建造特点:佛寺、道观的建筑原则与平面布局也都同于宫殿建筑。

只是规模较小。

并且在装饰及室内摆设上带有各自的宗教色彩。

寺、观内建有对称的钟楼和鼓楼;佛寺在佛殿之前还建佛塔。

供奉佛舍利。

音译称为“浮屠”。

中国工匠用汉式楼阁建筑的构架技术修成佛塔式样。

称为汉式塔。

有木塔、石塔、砖塔、铁塔等。

寺庙由来:坛庙建筑是祭祀天地日月山川祖先社稷的建筑。

有天坛。

地坛、日坛、月坛、文庙(如孔庙)、武庙(如关帝庙)、泰山岱岳庙、嵩山嵩岳庙、太庙(皇帝祖庙)。

各地还有祭社(土地)稷(农神)的庙。

都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特点。

坛庙建筑的布局与构建原构与宫殿建筑一致。

只是建筑体制略有简化。

色彩上也不能多用金黄色。

大黑山朝阳寺

大黑山朝阳寺

大黑山朝阳寺朝阳寺,位于大黑山西麓,建于明代,为佛教寺庙。

1993年重建修复。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从凤凰沟口入大黑山,沿公路北行,至凤凰沟北端;或自响水观南行,翻过一个漫坡坡顶,便可见一座古刹静卧山南,这便是辽南僧众静修之禅林——朝阳寺了。

朝阳寺,因其坐落之地山明水秀、景色清幽,故明朝初建寺院时称它为明秀寺,到清朝雍正六年才改称朝阳寺。

这座寺院在四围山峦屏障之中,负阴抱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占尽地利,既是高僧参禅悟世之宝地,又是古城文人墨客吟诗作赋的好去处。

寺院中部有一条溪流,静时似一条玉带,而每当雨后,山水挟着山石渲泻不停,撞在崖壁上,轰然作响,颇有几分霸气,然而,毕竟受到地形的约束,山石也磨平了棱角变得圆滑,深合佛家“三性”。

朝阳寺是大黑山的一处名胜,它最美、最有诗意的时候是在冬季。

“朝阳霁雪”,曾使观光客留连忘返。

雪后初晴赏朝阳寺,很有讲究,不可以先入寺院,而且要注意角度,不同位置有不同的效果,最好的地方是西南小山坡上。

一眼望去,寺院层次分明而不杂乱无章,古风犹存而不矫揉造作,清幽典雅而不肃然阴森,如果伴以佛号梵音,更能使人领略到其中的韵味。

朝阳寺依山而筑。

整个寺院呈“V”字形,分为三进。

第一道山门是极具民族风格的垂花门,门楣上有“朝阳古刹”匾额。

平日游人香客出入侧门,遇有贵宾来访或重大法事,才洞开正门。

入垂花门,扶栏缓下数十级石阶踏步时,可俯瞰整个内院至沟底。

院内路分两条,一条西行通往“洗心亭”,一条北折进入二进院。

“洗心亭”坐落在绿树掩映之中。

通体白色钟楼式建筑,寓意做人要心地纯洁。

至近,一副“入座清风涤俗虑,凭栏山色豁襟胸”楹联跃入眼中。

在此,闭目小憩,放松身心;在感叹人世沧桑之余,将自己融合于自然之中,颇有心得。

谷底河上有一座石桥,状似法轮,故名“法轮桥”,有“法轮长转”之意。

过罢桥,直面一座牌楼,此为二道山门。

正面悬有书法大家启功先生题写的“朝阳寺”蓝地金字匾额,另一面则是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老先生题写的“万德庄严”四字横额。

北京最灵的寺庙排行

北京最灵的寺庙排行

北京最灵的寺庙排行1、西山八大处灵光寺(佛牙舍利塔)。

来这里求成佛做祖、开悟成就、开智发慧、健康长寿、治病消业、超度故人的最多。

另外,八大处四处的大悲寺的白衣大士观音非常灵验,在那里许愿还愿的人络绎不绝。

2、法源寺(中国佛学院,在宣外教子胡同)。

最后一个殿有一尊神奇的千手观音铜像,大概是元代的;虽然密闭在玻璃罩里,可是看上去身上潮潮的,据说有时候滴水。

到那里求子(法源加持嗣源嘛)、求智慧(佛学院嘛)的多。

3、雍和宫。

北京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

来这里的商界人士居多,大概求财吧。

4、广济寺(中国佛教协会所在地,在西四)。

这里圆通殿(观音殿)的观音很灵,来这里求结善缘(包括姻缘)者多。

5、广化寺(北京佛教协会所在地,在后海边)。

来这里超度,发焰口,做水陆最为殊胜。

6、通教寺(北京尼众佛学院)。

这里都是尼师(俗称尼姑),她们戒律精严,修行刻苦。

这里为女性信众做临终关怀、往生助念据说效果相当好。

7、卧佛寺。

有人把这里叫做“Offers”,据说这里求工作,求升学出国考试通过者居多。

8、白塔寺。

也是藏传佛教寺院,据说来这里绕元大都标志建筑--大白塔(塔中曾藏有舍利子无数)可以治病。

旁边就是白塔寺大药店,买药也方便,可以圣药凡药一起吃。

9、香山碧云寺。

这里是古代名刹,其“五百罗汉堂”尤其出名,据说在里面找到自己的相应罗汉,可以得到护持。

另外,那里还有孙中山先生衣冠塚,孙中山先生是“活菩萨”啊,也要拜的。

10、大觉寺、戒台寺、潭柘寺等。

这些都是古老名胜,灵气袭人,而且都有度假客房,适合在这里短期住宿疗养或者闭关禅修,搞写作、创作。

北京最灵验的6大寺庙

北京最灵验的6大寺庙

北京最灵验的6大寺庙雍和宫位于东城区安定门东大街和雍和宫大街交汇处,它是北京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喇嘛教黄教寺院雍和宫。

雍和宫建于清康熙33年,曾为雍正登基前的府邸–雍王府。

乾隆9年乾隆九年改为藏传佛教寺庙,成为清政府管理全国喇嘛教事务的中心。

雍和宫雍和宫有将汉、满、蒙、藏等多种建筑艺术融为一体的独特艺术风格,寺院殿宇宏伟,楼阁巍峨,既有宫殿金碧辉煌的建筑,又有古刹庄严肃穆的气氛。

雍和宫内紫檀木雕刻的罗汉山;白檀木雕刻的弥勒大佛;金丝楠木雕刻而的旃檀佛龛,被誉为雍和宫内的木雕“三绝”。

潭柘寺始建于西晋永嘉元年(公元307年),寺院初名“嘉福寺”,清代康熙皇帝赐名为“岫云寺”,但因寺后有龙潭,山上有柘树,故民间一直称为“潭柘寺”。

它距今已有近1700年的历史,素有“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的民谚。

潭柘寺潭柘寺位于北京西部门头沟区东南部的潭柘山麓,距市中心30余公里。

寺院坐北朝南,背倚宝珠峰,周围有九座高大的山峰呈马蹄形环护,宛如在九条巨龙的拥立之下。

高大的山峰挡住了从西北方袭来的寒流,因此这里气候温暖、湿润,寺内古树参天,佛塔林立,殿宇巍峨整座寺院建筑依地势而巧妙布局,错落有致,更有翠竹名花点缀期间,环境极为优美。

卧佛寺又叫“十方普觉寺”。

它位于西山北的寿牛山南麓、香山东侧,距市区30公里。

由于寺内有一尊巨大的释迦牟尼铜像、卧佛寺由此而得名。

卧佛身长5.2米,用铜25000公斤、铸佛用工7000人。

铜佛作睡卧式,头西面南侧身躺在一座榻上,左手平放在腿上,右手弯曲托首头部。

卧佛寺据说这是释迦牟尼的纪念像。

旁边站着12尊小佛像,是他的12个弟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者培训营
朝阳寺已于08年5月1日~3日成功举办了第一期“行者培训营”——增上影响力
缘起:
行者培训营始于2004年,由马来西亚鹤鸣禅寺住持传闻法师发起。

法师有感于很多学佛者口念佛法者多,心行佛法者少,尤其是在佛教团体工作的义工或法工们,经常因为服务一段时间后,缺乏修行而升起分别计较的心,忘记自己初发心的愿力,障碍了修行。

因此激发开办此培训营的心愿,希望通过培训营让佛弟子学习和体会佛法的真谛。

第一阶段的培训课程《增上影响力》至今已在马来西亚各地举办15场。

今年由明奘法师首次引入中国。

特色:
现代的、国际的、团队的、生活的、原汁原味的……
——马来西亚法师全程指导。

深入接触,直指人心;
——中马义工联合担当助教。

统一培训,分组辅导;
——平易而精彩的佛法课程。

说文解字,案例鲜活;
——极具震撼力的团队游戏。

融合心理学方法、佛法精神、禅宗特色。

宗旨:
培养学佛者的正知正见
通过戒定慧的修行,达到信愿行的圆满
寓于游戏学习,增进对佛法的领悟
指导法师简介:
传闻法师:
马来西亚人,毕业于台湾中国研究院,任吉隆坡鹤鸣寺当家,马来西亚佛教青年联合总会副主席,佛教双月刊《法露缘》创办人。

妙赞法师:
马来西亚人,毕业于台湾佛光山从林学院,现为般若学舍负责人,主持数十次儿童戏剧营、亲子环保美工班、自然生命营等,培养少年“种子”营队,提供青少年安定身心和净化心灵的活动场所。

适应群体:
五类人群——
第一类人:对佛法接触甚少、毫无所知,但渴望借此开始深入了解佛教。

第二类人:有一定佛学基础,但似乎仍存在许多困惑和迷惘,烦恼。

第三类人:佛法知见上已经明了,但似乎迟迟难以起行,停留在口念心不行的阶段。

第四类人:在社团或企业服务,做很多事情,但往往被活动所累,找不到持续的能量来源。

或者时长日久,失去了最初的发心和动力。

第五类人:对佛法不了解,但希望通过佛法方法获得解决心灵问题的力量和方法,比如一些企业家人群。

短期出家禅修营
缘起:
“短期出家”为泰国等南传佛教国家的所有男众一生中必须经历的习俗,以体验僧团生活,播种出离之因。

朝阳寺举办第一届“短期出家禅修营”,以为在家居士提供修学之便,引领佛子生起正信,体验出家寂静生活,契入佛法清凉自在的本来面目。

宗旨:
透过听经闻法,参禅作务,学习行解并重的出家生活,从日常行住坐卧中陶冶、熏习,真正体验僧团和乐清净的生活,以培养对佛法的正见与信心,成为"身心自在"的修行人。

意义:
出家乃大丈夫之事,非将相之所能为。

出家守戒即发出离心、修出离法。

以居士身修出家行的八关斋戒,尚且具大功德,何况修出家法。

经言:若人于释迦法中出家,则将于弥勒法中成就。

然佛弟子有人因缘不成熟,或有家室、或不堪僧众清寂,不能尽一生而出家。

故有“短期出家”,即出家之期可三日、七日、一月、三月、半年、三年等,皆可量己身心所能堪受者而行之。

出家功德,高于须弥,深于大海,广于虚空,不可称量。

课程内容:
行门:僧事功课、禅坐共修、经行止观、出坡作务等,从行住坐卧中训练威仪,变化气质,涤尘静虑,深入法乐。

解门:《毗尼日用》、《沙弥要略集注》、《百法明门论》讲解,学佛行仪、梵呗习唱、使新戒如实了解“如何做一个出家人”,并能深入经藏,遨游法海,开发智慧。

戒法:剃度、忏摩、正授、讲戒、舍戒等戒坛仪礼,以使新戒身心清净,如法受持戒律,体会出家的殊胜、难得。

报名条件:18—65岁,身心健康,男女均可
发布日期:[2008-11-23]作者:来源:
写经会
写经:通过法师的讲解,掌握独特的方法,放下身心,都摄六根,感受无我,开启自性中本具能量。

我们的身心和经典的每一个文字得到了契入,我们的心体验着从未有过的自在与轻安,这时,写经成为一种自然的享受。

一卷经文,半砚清墨。

让我们暂别嚣尘,放松劳顿的身躯,和我们的心对话,感受心的所在。

禅的浸润下,写经,与文字无关,与技巧无关,与他人无关,
她带领我们直接契入自心本具的纯净、柔软、安详与喜悦。

是谁束缚了我们的内心?是什么成为烦恼和痛苦的根源?是什么让我们难得自在?
让我们带着这样的疑问,这样的追寻,这样地进入,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大智慧到达彼岸。

难得有机会,就这么傻乎乎的做一件简单的事情。

生命中能有多少次这样独特的经历:
不去成为什么,不去对任何人负责,只做一个简单的事情,活在当下,那么神圣,那么专注。

我,不做,不成为,不是。

在写经的过程中体会到这些意境:
我不成为什么,把目标,把强硬的习惯性的思维从压迫性的生活态度中解脱出来;
我不做,我没有想作秀,不想做给任何人看,从自我的压榨中解脱出来;
我不是,从一种固有的思维认知中解脱出来。

佛法是关于每个个体生命的艺术,它让我们每个个体什么从烦恼中解脱出来,
让每个个体生命活的生命本有的自由和自在。

自在也是是佛法的唯一的目标,因此不管你信仰什么,不管你什么样的文化背景,
你只要觉得自己的生命还存在着残缺与不圆满,佛法告诉你一个获致生命圆满的方法。

写经只是所有方法之中的一个,它不是唯一的,但是这个方法在今天相对的容易。

你可以参与其中,而不是仅仅作为一个聆听者、膜拜者。

所有关于书法的,关于技巧的,跟我当下所做的事毫不相干。

只是当下的一个因缘,有一个人坐在桌子前,对着笔墨纸砚,要抄一个东西。

如此的简单,因为它如此的简单,所有它才会如此的美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