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1 北邮单片机1

合集下载

1.1单片机教案

1.1单片机教案

1.1 单片机1.1.1 单片机单片机[1]是采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把具有数据处理能力(如算术运算、逻辑运算、数据传送、中断处理)的微处理器(CPU,随机存取数据存储器(RAM)、只读程序存储器(ROM)、输入/输出电路(I/O),可能还包括定时/记数器、传行通信口(SCI、显示驱动电路(LCD或LED驱动电路)、脉宽调制电路(PWM)、模拟多路转换器及A/D转换器等电路集成到一片芯片上,构成一跟最小而又完善的计算机系统。

1.1.2AT89C51AT89C51是带4K字节闪烁可编程可擦除只读存储器(EPEROM的低电压、高性能CMOS 8位微处理器(俗称单片机)。

该单片机与工业标准的MCS —51型机的指令集和输出引脚兼容。

AT89C51将多功能8位CPU和闪烁存储器组合在单个芯片中,为很多嵌入式控制提供了灵活性高且价格低廉的方案。

AT89C51的主要特性如下:寿命达1000 写/擦循环;数据保留时间:10年;全静态工作:0Hz—24MHz;三级程序存储器锁定;128 X8位内部RAM;32 可编程I/O 线;2 个16 位定时器/计数器;5 个中断源;可编程串行通道;低功耗闲置和掉电模式;片内振荡器和时钟电路。

AT89C51引脚排列如图1-1-1所示,引脚功能如下:图1-1-1 89C51的引脚功能VCC(40):+5V。

GND(20):接地。

P0 口(39 - 32): P0 口为8位漏极开路双向I/O 口,每引脚可吸收8个TTL门电流。

P1 口(1-8):P1 口是从内部提供上拉电阻器的8位双向I/O 口,P1 口缓冲器能接收和输出4个TTL门电流。

P2 口(21-28): P2 口为内部上拉电阻器的8位双向I/O 口,P2 口缓冲器可接收和输出4个TTL门电流。

P3 口(10- 17): P3 口是8个带内部上拉电阻器的双向I/O 口,可接收和输出4个TTL门电流,P3 口也可作为AT89C51的特殊功能口。

单片机介绍

单片机介绍

应用范围
智能仪器 工业控制 家用电器 网络和通信 医用设备领域 模块化系统 汽车电子
学习方法
基础理论知识包括模拟电路、数字电路和C语言知识。 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属于抽象学科,要把它学好还得费 点精神。在你学习单片机之前,觉得模拟电路和数字电 路基础不好的话,不要急着学习单片机,应该先回顾所 学过的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知识,为学习单片机加强基 础。否则,你的单片机学习之路不仅会很艰难和漫长, 还可能半途而废。 扎实的电子技术基础是学好单片机的关键,直接影响单 片机学习入门的快慢。有些同学觉得单片机很难,越学 越复杂,最后学不下去了。有的同学看书时似乎明白了, 可是动起手来却一塌糊涂,究其原因就是电子技术基础 没有打好,首先被表面知识给困惑了。
硬件特性
1、主流单片机包括CPU、4KB容量的 ROM、128 B容量的RAM、 2个16位 定时/计数器、4个8位并行口、全双 工串口行口、ADC/DAC、SPI、I2C、I SP、IAP。 芯片 2、系统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实现模块化; 3、单片机可靠性高,可工作到 10^6 ~10^7小时无故障; 4、处理功能强,速度快。 5、低电压,低功耗,便于生产 便携式产品 6、控制功能强 7、环境适应能力强。
单片机的那些事
王任
单片机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是采 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把具有数 据处理能力的中央处理器CPU随机 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多 种I/O口和中断系统、定时器/计时 器等功能(可能还包括显示驱动电 路、脉宽调制电路、模拟多路转换 器、A/D转换器等电路)集成到一 块硅片上构成的一个小而完善的微 型计算机系统,在工业控制领域的 广泛应用。从上世纪80年代,由当 时的4位、8位单片机,发展到现在 的32位300M的高速单片机。

北邮小学期PIC单片机-蓝牙电子琴-实验报告

北邮小学期PIC单片机-蓝牙电子琴-实验报告

2013年小学期PIC单片机实验报告题目:蓝牙电子琴组号:班级:学号:姓名:老师:目录一摘要二论证与比较三原理1 蓝牙控制原理…………………………………………………..2 发音原理………………………………………………………3 中断控制………………………………………………………四硬件1 框图…………………………………………………………………………………2 原理图…………………………………………………………………………………五软件1 流程图………………………………………………………………………………2 程序…………………………………………………………………………………六实验总结七参考文献一摘要Microcontroller is known as the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and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It is the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 random access memory (RAM), read-only memory (ROM), input/output port (I/O), etc. The main function of computer components are integrated on a chip microcomputer. Experiments using PIC16F877 single-chip microcomputer with a serial communication port (USART port), through the USART port with bluetooth module connection, you can through the mobile phone bluetooth bluetooth device to control the single-chip computer, also can realize the serial communication with other modules. PIC16F877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to control the corresponding port produce a certain frequency of square wave, amplification and then sent to the speakers can emit a certain frequency of sound. Interrupt to use bluetooth to real-time control MCU, thus realize the electric .单片机被称为单片微电脑或单片微型计算机。

单片机应用技术课后习题答案单元一北邮

单片机应用技术课后习题答案单元一北邮

单元一直流电源一、填空题1 .电路由曳源负载和空间环苴三部分组成。

电路的主要作用有两个:实现电能的传输和分配;实现信号的传输、存储和处理。

2 .电路分析计算中,必须先假设电流与电压的参考方向,电压与电流的参考方向可以独立地送足。

如果二者的参考方向一致,则成为关联。

按照假设的参考方向,若电压或电流的计算值为负,则说明其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反。

3 .线性电阻上电压〃与电流,•关系满足邂定律,当两者取关联参考方向时其表达式为〃=吊。

4 .一个电路中电源发出的电功率恒等于负载吸喙的电功率,电路的功率是平衡的。

5 .基尔霍夫定律与电路的结构有关,而与构成该电路的元器件具有什么样的性质无关。

6 ∙KC1实际上是体现了电荷守恒定律或曳流连续的性质。

7 .KV1实际上是体现了电路中能量守恒的性质。

8 .应用叠加定理分析电路时,不作用的电压源应该短路;不作用的电流源应该开路,电源如果有内电阻,应该保留。

9 .节点电压法是以芭豆曳压为独立变量,应用JE1,列出节点电流方程的方法。

10 .一个10V内阻2Q的实际电压源,用实际电流源来等效,等效电流源的电流是内阻是更。

11 .列节点电压方程时,先指定一个节点为参考节点,其余节点与该节点之间的电压称为芭点电压。

12 .一个支路电压等于两个节点电压之差,它与参考点的选择无关。

13 .不能用叠加定理来计算线性电路中的电功率。

14 .一个含独立电源的线性二端网络,可以用戴维宁定理来等效,则其等效电压源等于该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其等效内阻等于该端口内所有独立电源作用为零时,该端口的输入电阻。

二、选择题1 .已知电路中A点对地电位是65V z B点对地电位是35V,则%八=(C)。

A.IOOVB.-IOOVC.-30VD.30V2 .一个输出电压几乎不变的设备有载运行,当负载增大时,是指(D IA.负载电阻增大B.负载电阻减小C.负载电流减小D.电源输出功率增大3.电路如检测题图1所示,已知Z1=-IA,%=2V,R=R3=IQ,R2=2Ω,则电压源电压w s=(B1A.7VB.9VC.-7VD.-9V4.电路如图2所示,已知f1=-2A,M5=-2V,R3=R4=IQ,%=2C,则电流源电流is=(BXA.3AB.6AC.-6AD.2∕CR1+R2)A5.电路如图3所示,电流源功率如何?(B1A∙发出B .吸收C.为零 D.不确定6.电路如图4所示,w =-ιov,i=-2A ,则网络N 的功率为(BXA .吸收20WB .发出20wC .发出IOWD .发出-IoW7.电路如图5所示,已知/$=3A,^=20Ω,欲使电流∕=2A,则 1 .有三个电阻串联后接到电源两端,已知%=2&,两端的 电压为IOV ,求电源两端的电压是多少?(设电源的内阻为零\ 35V2 .电路如图所示。

第10章 利用CCP模块设计频率计

第10章  利用CCP模块设计频率计

PIC单片机实验室
北邮世纪学院电子与自动化系
2
CCP1、CCP2
• 内置了两个CCP模块,CCP1\CCP2,这两个模块在 使用上,其动作方式与功能很相近,引脚如图所示: RC2\RC1
PIC单片机实验室
北邮世纪学院电子与自动化系
3
捕捉、比较、PWM
1、捕捉指的是侦测引脚上输入信号的状态,当信号的变 化符合预先设定的条件(上升沿或下降沿),产生中断, 并记录当前的定时器值。与TMR1配合,是16位的。 • 2、比较是将事先设定好的值与定时器的值相互比较,一 旦两个值相等,就产生中断并驱动事先设定好的动作。与 TMR1配合,是16位的。
PIC单片机实验室
北邮世纪学院电子与自动化系
17
10.4 设计与测量原理
t1 时 刻 捕 捉 T M R 1 1
t1
t2
t3
t3 时 刻 捕 捉 T M R 1 3
t2 捕 捉 T M R 1 2
t1时刻以前,把CCP1设置成捕捉上升沿;当上升沿到来时,CCP中断, 捕捉此时TMR1寄存器中16位的值TMR11, 把CCP1再设置成捕捉下降沿,当t2下降沿到来时,CCP中断,捕捉此时 TMR1寄存器中16位的值TMR12, 把CCP1再设置成捕捉上升沿,当t3时刻下降沿到来时,CCP中断,捕捉 此时TMR1寄存器中16位的值TMR13。 则: 信号的周期T=TMR13—TMR11 us 脉冲宽度Tp=TMR12—TMR11 us 信号的频率f= 1/T 占空比D=Tp/T *100%
PIC单片机实验室
北邮世纪学院电子与自动化系
18
如何提高测量频率
• 特别注意: • 2次中断的时间间隔必须大于一次中断服务的执行时间; • 本题需要测量的最高频率为1000HZ,周期时1000us,且占 空比的变化范围是10%--90%,则高电平持续的最短时间 100us 是:100us。可以由充分的中断服务时间。 • 如果实际应用中发现两次捕捉中断的时间间隔小于中断服 务时间,则可以设置CCP1CON的值,时ccp模块每4个脉 冲上升沿捕捉1次,或16个脉冲捕捉一次 • 要么把被测信号进行分频。

pp7北邮单片机7迟忠君

pp7北邮单片机7迟忠君

P1.0 P1.1 P1.2 P1.3 P1.4 MOSI/P1.5 MISO/P1.6 SCK/P1.7 RST RXD/P3.0 TXD/P3.1 INT0/P3.2 INT1/P3.3 T0/P3.4 T1/P3.5 WR/P3.6 RD/P3.7 XTAL2 XTAL1 GND
AT89S51
89S51
30pF 30pF
12MHz
18 19
XTAL2 XTAL1
P1.2 3
20 VSS TXD 11
+5V
1 RO
VCC 8
2 RE MAX485 B 7 120Ω
3 DE
A6
4 DI
GND 5
DB-9
1 6 2 7 3 8 4 9 5
MAX485电平转换芯片电路接线图
学习任务 问题与思考
串行口的初始化编程主要是对串行口控制寄存器SCON、电 源控制寄存器PCON中的相关位的设定及串行口波特率发生器 TI1的初始化。如果涉及中断系统,则还需要对中断允许控制寄 存器IE及中断优先级控制寄存器IP进行设定。
任务准备
课 堂 练 习 一
串行通信的程序设计
学习任务七
任务准备
串行通信的程序设计
C1 30pF
11.0592MHz
C2 30pF
U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P1.0 P1.1 P1.2 P1.3 P1.4 MOSI/P1.5 MISO/P1.6 SCK/P1.7 RST RXD/P3.0 TXD/P3.1 INT0/P3.2 INT1/P3.3 T0/P3.4 T1/P3.5 WR/P3.6 RD/P3.7 XTAL2 XTAL1 GND

单片机应用技术课后习题答案单元十一北邮

单片机应用技术课后习题答案单元十一北邮

单元十一触发器及时逻辑电路-填空题1.与组合逻辑电路不同,时序逻辑电路的特点是:任何时刻的输出信号不仅与当时输入值、有关,还与电路过去状态有关,是0(a.有记忆性b.无记忆性)逻辑电路。

2.触发器是数字电路中a(a.有记忆b.非记忆)的基本逻辑单元。

3.在外加输入信号作用下,触发器可从一种稳定状态转换为另一种稳定状态,信号终止,稳态卜(a.不能保持下去b.仍能保持下去*4.JK触发器是b(a.CP为1有效b.CP边沿有效X5.Q^=J~Q i+~kQ'是城触发器的特性方程。

6.QZ=S+元是旦触发器的特性方程,其约束条件为竺3O7.σ,+'=r^÷fσ,是工触发器的特征方程。

8.在T触发器中,若使IΞ1,则每输入一个CP z触发器状态就翻转一次,这种具有翻转功能的触发器称为C触发器,它的特征方程是Q n+1=Q n o9.我们可以用JK触发器转换成其他逻辑功能触发器,令J=K=T,即转换成T触发器冷J=K=T=I,即转换为r触发器;令_J=D且K=万,即转换成D触发器。

10.我们可以用D触发器转换成其他逻辑功能触发器,令Qe=O=T0+及"=T㊉。

〃,即转换成T触发器;令7=1即=Qe=O=TE”,即转换为r触发器。

11.寄存器存放数据的方式有并任和串行;取出数据的方式有并行输出和串行输出。

12.寄存器分为数码寄存器和叠位寄存器。

二、选择题1.0=1,β=0,称为触发器的(A XA1态BO态C稳态D暂稳态2.在下列触发器中,有约束条件的是(C\AJK触发器BD触发器C同步RS触发器DT触发器3.一个触发器可记录一位二进制代码,它有(C)个稳态。

AO B1 C2 D34.存储8位二进制信息要(C)个触发器。

A2 B4 C8 D165.对于T触发器,若原态Q1O,欲使新态QM=I,应使输入τ=(B1AO B1 C Q D以上都不对6.对于T触发器,若原态Q=I,欲使新态Qe=I,应使输入T=(A1 AO B1 C Q D以上都不对7.对于D触发器,欲使QZ=Q0,应使输入D=(CIA0 B1 C Q D Q三、分析计算1时端和端的输入信号如题图11-24所示,设基本R-S触发器的初始状态分别为1和0两种情况,试画出。

北邮数字电路实验-投骰子游戏

北邮数字电路实验-投骰子游戏

数电综合实验报告掷骰子游戏电路的设计与实现姓名:xxx班级:xxx学号:xxx目录数电综合实验报告掷骰子游戏电路的设计与实现 (1)一、实验要求: (3)基本要求: (3)提高要求: (3)二、系统设计 (3)设计思路 (3)总体框图 (3)三、仿真波形及波形分析 (7)四、源程序 (7)五、功能说明及资源利用情况 (19)功能说明 (19)资源利用情况 (20)六、故障及问题分析 (20)七、实验结果显示 (21)八、总结和结论 (22)一、实验要求:基本要求:1、电路可供甲乙二人游戏,游戏者甲使用的按键是BTN0,游戏者乙使用的按键为BTN1。

2、每按一次按键,代表掷一次骰子,可随机得到1~6范围内的两个数字。

3、甲乙按键产生的随机数字分别用数码管DISP0~DISP1、DISP2~DISP3显示,并用DISP7显示比赛局数,比赛结束用8×8点阵显示获胜方,并伴有声音效果。

4、具体游戏规则如下:(1)第一局比赛,甲乙依次各按一次按键,按键所得两数之和为7或11者胜;若无人取胜,则进行第二局比赛;(2)第二局比赛,甲乙每人各按一次按键,按键所得二数之和与第一局比赛相同者获胜,若无人获胜,则进行第三局比赛,重复进行步骤(2),直到出现胜者为止。

(3)游戏局数最多进行六局。

在第六局比赛时,若重复进行步骤(2)仍未出现胜者,以按键所得两数之和最大者为获胜方。

提高要求:1、增加多人游戏的功能,数码管可分时记录显示每个游戏者的骰子点数。

2、点阵显示增加游戏开机动画、结束动画,并伴有乐曲播放。

3、自拟其它功能。

二、系统设计设计思路在设计该游戏时,我采用了自顶向下的设计方法,首先分析了这个掷骰子游戏的基本功能就是按照上述的游戏要求设计,然后看这个系统结构该怎么分解,会产生哪些系统模型和子模块,根据上述要求最终我决定将该系统分解成以下五个模块:随机数产生模块、按键赋值模块、数码管显示模块、状态判断模块、结果输出(点阵和蜂鸣器)模块,最后具体到各个模块该怎么实现,及代码的编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片机功能体验——LED灯的“眨眼”节奏控制
• 一、知识链接 • • • • • 1. 简单的单片机时间控制 (1)空操作指令 NOP (2)循环转移指令 DJNZ (3)利用定时器延时 上面的定时方式是误差较大,若想精确定时,则要利用单片机的定时 器T0或T1来定时,精确度更高。详见学习任务五中的定时/计数器部 分。 • 利用以上三种操作方式的组合就可以比较精确地编写出所需要的延时 程序。
五、了解与单片机交流的语言
• • • • • •
布尔指令(位操作指令) 1.数据位传送指令 2.位变量修改指令 3.位变量逻辑与指令 4.位变量逻辑或指令 5.条件转移类指令
五、了解与单片机交流的语言
• • • • • • • • • •
单片机伪指令 1、DS:预留存储区命令 2、BIT:定义位命令 3、USING:通知汇编器使用的是哪一个工作寄存器组。 4、ORG:用来改变汇编器的计数器,从而设定一个新的程序起始地址。 5、END:用来控制汇编结束。 6、EQU:用于将一个数值或寄存器名赋给一个指定的符号名。 7、DATA:用于将一个内部 RAM 的地址赋给指定的符号名。 8、DB:以表达式的值的字节形式初始化代码空间。 9、XDATA:数据地址赋值伪指令
五、了解与单片机交流的语言
• • • • • • • • • • • • 跳转与循环指令 1.长转移指令 2.相对转移指令 3.绝对转移指令 4.间接跳转指令 5.条件转移指令 6.比较不相等转移指令 7.减1不为0转移指令 8.调用子程序指令 9.子程序的返回指令 10.中断返回指令 11.空操作指令
单片机功能体验——LED灯的“眨眼”节奏控制
• 任务分析
• 在单片机编程里面并没有真正的延时指令,从前面介绍过的机器 周期和指令周期的概念中,我们知道单片机每执行一条指令都需要一 定的时间,所以要达到延时的效果,只须让单片机不断地执行没有具 体实际意义的指令或循环重复某种操作,从而达到了延时的效果。
五、了解与单片机交流的语言
• • • • • • • • • • • • 数据传送指令 MOV <目的操作数>,<源操作数> 1.以累加器为目的操作数的指令 2.以Rn为目的操作数的指令 3.以直接地址direct为目的操作数的指令 4.以寄存器间接地址为目的操作数的指令 5.16位数传送指令 6.堆栈操作指令 7.累加器A与外部数据存储器RAM/IO传送指令 8.查表指令 9.字节交换指令 10.低半字节交换指令
C3
C2 30pF
单片机功能体验——LED灯的“眨眼”节奏控

• 二、会“眨眼”的LED系统程序设计 • 1.主程序流程图 • 根据程序设计思路,画出程序流程图
开始
设置P1.0控制的LED亮 延时
设置P1.0控制的LED灭 延时
开始
单片机功能体验——LED灯的“眨眼”节奏控
• 2.采用字节操作进行LED灯的控制制 • 参考程序(采用字节操作)编写如下: • ORG 0000H ;将程序从地址0000H处开始 • MAIN:MOV P1,#0FEH ;(P1)=1111,1110B,发光二极管点亮 • LCALL DELAY ;调用延时子程序 • MOV P1,#0FFH ;(P1)=1111,1111B,发光二极管熄灭 • LCALL DELAY ;调用延时子程序 • SJMP MAIN ;程序返回到MAIN处,重复“眨眼睛”过 程 • DELAY:MOV R2,#240 ;延时子程序 • LOOP1:MOV R3,#250 • LOOP2:DJNZ R3,LOOP2 • DJNZ R2,LOOP1 • RET ;子程序调用返回 • END ;汇编结束
单片机功能体验——LED灯的“眨眼”节奏控制
• 工作内容及要求 • 本任务通过单片机对接在P1.0口上的一支发光二极管LED进行闪 烁控制,让LED先点亮,延时一定时间之后熄灭,然后再点亮,熄灭 ,最终形成“眨眼睛”的效果。控制过程如下:上电后发光二极管 LED灯点亮,持续点亮一段时间后,LED灯熄灭,熄灭相同的时间再点 亮……。这样周而复始的进行下去,形成“眨眼睛”的效果。
《单片机应用技术》教学课件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成果精品课件
学习任务一 51系列单片机(AT89S51)基础知识
单片机基本认识
简单的单片机时间控制

程序流程图

“眨眼”的LED灯电路设计 问题与思考
学习任务一 51系列单片机(AT89S51)基础知识
引言
单片机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是采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 把具有数据处理能力的中央处理器CPU随机存储器RAM、只读存 储器ROM、多种I/O口和中断系统、定时器/计数器等功能(有的 单片机还包括显示驱动电路、脉宽调制电路、模拟多路转换器、 A/D转换器等电路)集成到一块硅片上构成的一个小而完善的微 型计算机系统,在工业控制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 • • • • • •
(1)寄存器寻址方式 (2)直接寻址方式 (3)寄存器间接寻址方式 (4)立即数寻址方式 (5)基址寄存器加变址寄存器间址寻址方式 (6)相对寻址方式 (7)位寻址方式
五、了解与单片机交流的语言
2. 单片机指令分类
• • • • • •
AT89S51共111条指令,按功能分为五类: (1)数据传送类(28条) (2)算术运算类(24条) (3)逻辑操作类(25条) (4)控制转移类(17条) (5)位操作类 (17条)
单片机功能体验——LED灯的“眨眼”节奏控制
• 二、程序流程图

所谓流程图,就是用箭头线将一些规定的图形符号,如半圆弧形 框、矩形框、菱形框等,有机地连接起来的图形。这些半圆弧形框、 矩形框、和菱形框与文字符号相配合用来表示实现某一特定功能或求 解某一问题的步骤。利用流程图可以将复杂的工作条理化、抽象的思 路形象化。
单片机功能体验——LED灯的“眨眼”节奏控

• 2. 硬件电路原理图
VCC
R2 VCC 50 LED R1 10K VCC 10uF C1 30pF
12 MHz
U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P1.0 P1.1 P1.2 P1.3 P1.4 MOSI/P1.5 MISO/P1.6 SCK/P1.7 RST RXD/P3.0 TXD/P3.1 INT0/P3.2 INT1/P3.3 T0/P3.4 T1/P3.5 WR/P3.6 RD/P3.7 XTAL2 XTAL1 GND AT89S51 . VCC AD0/P0.0 AD1/P0.1 AD2/P0.2 AD3/P0.3 AD4/P0.4 AD5/P0.5 AD6/P0.6 AD7/P0.7 EA/VPP ALE/PROG PSEN A15/P2.7 A14/P2.6 A13/P2.5 A12/P2.4 A11/P2.3 A10/P2.2 A9/P2.1 A8/P2.0 40 39 38 37 36 35 34 33 32 31 30 29 28 27 26 25 24 23 22 21
五、了解与单片机交流的语言
(一)单片机指令概述

在单片机系统中,我们把这种与计算机之间交流的语言称之为指 令,指令是CPU按照人们的意图来完成某种操作的命令,它以英文名 称或缩写形式作为助记符。指令不止一条,AT89S51单片机使用MCS51指令系统。
五、了解与单片机交流的语言
1. 单片机寻址方式
五、了解与单片机交流的语言
• • • • • • • • •
算术运算指令 1.不带进位加法指令 2.带进位加法指令 3.增1指令 4.十进制调整指令 5.带借位的减法指令 6.减1指令 7.乘法指令 8.除法指令
五、了解与单片机交流的语言
• • • • • • • • • • •
逻辑操作指令 1.累加器A 清“0”指令 2.累加器A求反指令 3.左环移指令 4.带进位左环移指令 5.右环移指令 6.带进位右环移指令 7.累加器半字节交换指令 8.逻辑与指令 9.逻辑或指令 10.逻辑异或指令
一、单片机概述
• 1.单片机简介 • 单片微型计算机简称单片机,是典型的嵌入式微控制器( MicroController Unit),单片机芯片常用英文字母的缩写MCU表示 单片机。 • 2.单片机发展及应用 • 探索阶段 • 完善阶段
二、51系列单片机(AT89S51)结构组成
1.单片机内部组成
四、单片机的输入/输出(I/O)端口
(一)I/O端口的结构
• 1.P0口(P0.0~P0.7)
四、单片机的输入/输出(I/O)端口
(一)I/O端口的结构
• 2.P1口(P1.0~P1.7)
四、单片机的输入/输出(I/O)端口
(一)I/O端口的结构
• 3.P2口(P2.0~P2.7)
四、单片机的输入/输出(I/O)端口
任务准备 单片机基本认识
■单片机概述 ■ 51系列单片机(AT89S51)的结构组成 ■单片机的存储器结构 ■单片机的输入/输出(I/O)端口 ■单片机编程语言
一、单片机概述

无论规模大小、性能高低,计算机的硬件系统都 是由运算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以及控制 器等单元组成。在通用计算机中,这些单元被分成若 干块独立的芯片,通过电路连接而构成一台完整的计 算机。而单片机技术则将这些单元全部集成到一块集 成电路中,即一块芯片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 统。
图1-1 AT89S51单片机片内结构
PSEN
二、51系列单片机(AT89S51)结构组成
2.单片机的引脚功能
图1-2 AT89S51双列直插封装方式的引脚
二、51系列单片机(AT89S51)结构组成
3. 单片机的外围电路
• (1)时钟电路及时序
内部时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