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邮模电实验报告函数发生器

合集下载

函数发生器实验报告.

函数发生器实验报告.

2010暑假实习报告班级:指导老师:姓名:学号:时间:2010.6.25~2010.7.11一 实习内容:函数发生器一个电路同时产生正弦波、三角波、方波。

要求:1 正弦波幅度不小于1V ; 三角波不小于5V ; 方波不小于14V ; 2 频率可调 范围分为三段:10HZ —100HZ ;100HZ —1KHZ ;1KHZ —10KHZ 。

二 所用仪器设备:万用表,稳压电源,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电烙铁,剪刀,镊子。

函数发生器设计电路图v o1+12V 13 12 4 R 3 20k Ω –12V 47k Ω10k ΩR 22 R 1 10k Ω1RP 2 R 4 5.1k Ω100k Ω 76R 5 10k ΩA 1 A 2 9 4 C 1 10μF++SC 2 1μF+12Vv o210 + C 3 470μF RP 3 47k Ω+C 4 470μFR B1 6.8k ΩT 1R C1 10k Ω +12VR C2 10k Ω C 6* 0.1μFC 5 +470μFv o3 R B2 T 26.8k Ω 100Ω RP 4 R E2 100ΩR E3 2k Ω T 3T 4 R E4 2k ΩR 8k ΩBG319–12VμA7471 2μA7471 2–12VRP 1 A 1 A 2 * -+ – +测量结果记录与分析体会:本次函数发生器是我们第九组在本次暑假实习中最成功的一次实习,我和同组的搭档马银超小心地焊接,认真的连线,积极学习74L S 191, 74L S 192, 74L S 74 芯片的内部构造以更深入地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当我们完成整个焊接的工作时,就迫不及待地想要测试,我电容波形0.1u0.01u1u方波幅度 18V幅度 19V幅度 20V最小频率3.5KHZ 最小频率35HZ 最小频率30HZ最大频率8.5KHZ 最大频率1.2KHZ 最大频率1.1HZ三角波幅度 3-9V幅度5-11.5V 幅度4.5-16.5V 最小频率1.5KHZ最小频率55HZ最小频率16HZ 最大频率7.5KHZ 最大频率1.6KHZ 最大频率85HZ 正弦波幅度0.2-0.98V幅度1.3-4.5V 幅度1.5-4.1V 最小频率2.1KHZ最小频率29HZ 最小频率17HZ最大频率11KHZ最大频率0.96KHZ最大频率81HZ们居然轻松地得到了非常漂亮的方波和三角波,和有一点失真的正弦波,输出信号的频率准确而且稳定,输出信号的幅度准确稳定。

【精品】电路实验报告 函数信号发生器

【精品】电路实验报告 函数信号发生器

【精品】电路实验报告函数信号发生器一、实验目的1.理解函数信号发生器的基本原理;2.掌握函数信号发生器的使用方法;二、实验仪器函数信号发生器、万用表、示波器、电阻箱等。

三、实验原理函数信号发生器是一种可以产生各种不同波形的电子仪器,它由信号源、调制放大器、波形出口、控制电路等几个部件组成。

在使用中可以通过调节控制电路中的各个参数来控制信号波形的频率、幅度、相位等参数。

四、实验内容1.使用函数信号发生器产生各种不同波形的信号,并记录下所产生的波形、频率、幅度等参数。

2.利用万用表对所产生的波形进行测量,并记录下相关参数。

3.使用示波器观察所产生的波形,并记录下所观察到的波形形态,判断所产生的波形是否符合要求。

4.使用电阻箱对信号幅度进行调整,调整后再次进行相应的测量、观察和记录。

五、实验步骤1.将函数信号发生器插入电源插座,并开启电源开关。

5.对信号幅度进行调整,如需调整信号幅度,可以使用电阻箱对信号幅度进行调整。

六、实验数据及处理下表列出了实验中所产生的部分波形及其相关参数。

| 波形形态 | 频率 | 幅度 ||----------------|---------|-----------|| 正弦波 | 1KHz | 1Vpp || 正弦波 | 5KHz | 500mVpp|| 方波 | 2KHz | 2Vpp || 三角波 | 1KHz | 1Vpp |七、实验结果分析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2.在产生不同波形的信号时,需调节控制电路中的各个参数,如频率、幅度、相位等,才能产生相应的波形。

3.在调试波形时应注意信号幅度,如波形幅度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到实验的结果。

八、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中要注意安全,避免触电、短路等事故的发生。

3.在实验中应认真记录实验数据,为进一步分析和处理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电子电路测量实验(北邮)

电子电路测量实验(北邮)

北京邮电大学电子电路综合设计实验实验报告课题名称:函数信号发生器院系:电子工程学院摘要本实验的目的在于使用集成运算放大器设计一个方波—三角波—正弦波发生器。

其中,由施密特触发器组成的多谐振荡器产生方波,再经积分运算电路产生三角波。

最后,经过差分放大器,利用晶体管的非线性特性将三角波变换为正弦波。

并要求波形达到一定的幅值、频率等要求。

关键词函数信号发生器方波三角波正弦波集成运放正文一、设计任务要求1基本要求(1)信号输出频率在1~10kHz范围内连续可调,无明显失真。

(2)方波信号输出电压U opp=12V(误差≤20%),上升、下降沿小于10us,占空比范围为30%~70%。

(3)三角波信号输出电压U opp=8V(误差≤20%)。

(4)正弦波信号输出电压U opp≥1V2提高要求(1)将输出方波改为占空比可调的矩形波,占空比可挑范围为30%‐70%;(2)三种波形的输出峰峰值U opp均可在1V-10V 范围内连续可调。

3+二、实验原理及设计过程1总体思路函数信号发生器的构成方法多样。

本实验来看,可以先产生方波,由方波积分得到三角波,在由三角波经过整形得到正弦波;也可以先产生正弦波,将正弦波进行整形得到方波,在通过积分器产生三角波。

在器件使用上,可以是分立元件电路,也可以采用集成电路。

根据提供的器材和资料,选择设计由集成运算放大器和晶体管放大器构成的方波—三角波—正弦波发生电路(如下图二)。

2原理结构框图三、Multisim仿真过程及波形输出1元器件选择(1)方波—三角波发生电路(最终电路见附录)●芯片选择:对比uA741CP与LM318N的相关参数。

选择转换速度较快的LM318N作为矩形波发生电路的芯片,uA741CP作为三角波发生电路的芯片。

●稳压管选择:根据方波U opp =12V,方波幅度限制在-(U Z+U D)~+(U Z+U D),故选择稳压值为U Z =6V的稳压管。

查阅资料,在Multisim中选择1N4734A单稳压管,放置为稳压对管。

模电函数信号发生器实验报告

模电函数信号发生器实验报告

电子电路模拟综合实验2009211120 班09210580(07)号桂柯易实验1 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设计与调测摘要使用运放组成的积分电路产生一定频率和周期的三角波、方波(提高要求中通过改变积分电路两段的积分常数从而产生锯齿波电压,同时改变方波的占空比),将三角波信号接入下级差动放大电路(电流镜提供工作电流),利用三极管线性区及饱和区的放大特性产生正弦波电压并输出。

关键词运放积分电路差动发达电路镜像电流源实验内容1、基本要求:a)设计制作一个可输出正弦波、三角波和方波信号的函数信号发生器。

1)输出频率能在1-10KHz范围内连续可调,无明显失真;2)方波输出电压Uopp=12V,上升、下降沿小于10us,占空比可调范围30%-70%;3)三角波Uopp=8V;4)正弦波Uopp>1V。

b)设计该电路的电源电路(不要求实际搭建),用PROTEL软件绘制完整的电路原理图(SCH)2、提高要求:a)三种输出波形的峰峰值Uopp均可在1V-10V范围内连续可调。

b)三种输出波形的输出阻抗小于100欧。

c)用PROTEL软件绘制完整的印制电路板图(PCB)。

设计思路、总体结构框图分段设计,首先产生方波-三角波,再与差动放大电路相连。

分块电路和总体电路的设计(1)方波-三角波产生电路:正弦波产生电路三角波产生电路方波产生电路首先,稳压管采用既定原件2DW232,保证了输出方波电压Uo1的峰峰值为12V,基本要求三角波输出电压峰峰值为8V,考虑到平衡电阻R3的取值问题,且要保证R1/Rf=2/3,计算决定令Rf=12K,R1=8K,R3=5K。

又由方波的上升、下降沿要求,第一级运放采用转换速度很快的LM318,Ro为输出限流电阻,不宜太大,最后采用1K欧电阻。

二级运放对转换速度要求不是很高,故采用UA741。

考虑到电容C1不宜过小,不然误差可能较大,故C1=0.1uF,最后根据公式,Rw抽头位于中点时R2的值约为300欧,进而确定平衡电阻R4的阻值。

北邮-函数信号发生器

北邮-函数信号发生器

北京邮电大学电子电路综合实验报告课题名称: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设计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班级:姓名:学号:班内序号:2015年4月26日课题名称: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设计摘要:方波-三角波产生电路采用了运放组成的积分电路,可得到比较理想的方波和三角波。

根据所需振荡频率的高低和对方波前后沿陡度的要求以及对所需方波、三角波的幅度可以确定合适的运放以及稳压管的型号、所需电阻的大小和电容的值。

三角波-正弦波的转换是利用差分放大器来完成的,选取合适的滑动变阻器来调节三角波的幅度以及电路的对称性。

同时利用隔直电容、滤波电容来改善输出正弦波的波形。

最后利用反馈电阻Ro大小变化来控制方波和三角波的幅值,利用旁路电容C4来控制正弦波的幅值,将R2换成顶调电位器和二极管来控制方波占空比。

关键词:方波三角波正弦波频率可调幅值可调一、设计任务要求1. 基本要求:(1)输出频率能在1-10KHz范围内连续可调,无明显失真;(2)方波输出电压Uopp=12V(误差小于20%),上升、下降沿小于10us;(3)三角波Uopp=8V(误差小于20%);(4)正弦波Uopp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1V,无明显失真。

2. 提高要求:(1)将输出方波改为占空比可调的矩形波,占空比可调范围为30%—70%;(2)三种输出波形的峰峰值Uopp均可在1V-10V内连续可调。

二、设计思路实验设计函数发生器实现方波、三角波和正弦波的输出,其可采用电路图有多种。

此次实验采用迟滞比较器生成方波,RC积分器生成三角波,差分放大器生成正弦波。

除保证良好波形输出外,还须实现频率、幅度、占空比的调节,即须在基本电路基础上进行改良。

由比较器与积分器组成的方波三角波发生器,比较器输出的方波信号经积分器生成三角波,再经由差分放大器生成正弦波信号。

其中方波三角波生成电路为基本电路,添加电位器调节使其频率幅度改变;正弦波生成电路采用差分放大器,由于差分放大电路具有工作点稳定、输入阻抗高、抗干扰能力较强等优点,特别是作为直流放大器时,可以有效地抑制零点漂移,因此可将频率很低的三角波变换成正弦波。

函数发生器实验报告

函数发生器实验报告

函数发生器实验报告函数发生器实验报告引言:函数发生器是一种用于产生各种波形信号的实验仪器。

它在科学研究、电子工程、通信技术等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搭建函数发生器电路并进行一系列实验,探究函数发生器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

实验目的:1. 了解函数发生器的基本原理和组成结构;2. 掌握函数发生器的使用方法和参数调节技巧;3. 研究函数发生器在不同频率、幅度和波形下的输出特性。

实验仪器和材料:1. 函数发生器主机;2. 示波器;3. 电缆和连接线;4. 电阻、电容等元件。

实验步骤:1. 搭建函数发生器电路:根据实验要求,连接函数发生器主机和示波器,并确保电路连接正确稳定。

2. 调节函数发生器参数:通过函数发生器主机上的旋钮和按钮,调节频率、幅度、波形等参数,观察示波器上的波形变化。

3. 测量输出信号的频率和幅度:利用示波器上的测量功能,测量函数发生器输出信号的频率和幅度,并记录数据。

4. 观察不同波形下的输出特性:通过调节函数发生器主机上的波形选择按钮,观察并记录正弦波、方波、三角波等不同波形下的输出特性。

5. 研究函数发生器的调制功能:尝试使用函数发生器的调制功能,如调幅、调频、调相等,观察输出信号的变化,并记录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与分析:1. 频率和幅度调节:通过调节函数发生器主机上的旋钮,我们成功地改变了输出信号的频率和幅度。

频率的变化范围从几赫兹到数百千赫兹,幅度的变化范围从几毫伏到数十伏特。

这些调节功能使得函数发生器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较大的灵活性。

2. 波形输出特性:我们观察到函数发生器能够产生多种波形,如正弦波、方波、三角波等。

通过调节函数发生器主机上的波形选择按钮,我们可以轻松地切换不同的波形。

这为不同实验需求提供了便利。

3. 调制功能实验:通过使用函数发生器的调制功能,我们实现了信号的调幅、调频、调相等操作。

这些操作使得输出信号具有了更多的变化特性,扩展了函数发生器的应用范围。

北邮模电实验报告函数发生器

北邮模电实验报告函数发生器

北京邮电大学课程头验报告课杲程名称:电子测量与电子电路设计题目:函数信号发生器院系: 电子工程学院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班级2013211209学生姓名:刘博闻学号2013211049指导教师:咼惠平摘要函数信号发生器广泛地应用于各大院校和科研场所。

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单一的函数信号发生器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本实验设计的正是多种波形发生器。

本实验由两个电路组成,方波—三角波发生电路和三角波—正弦波变换电路。

方波一三角波发生电路由自激的单线比较器产生方波,通过RC积分电路产生三角波,在经过差分电路可实现三角波—正弦波的变换。

本电路振荡频率和幅度用电位器调节,输出方波幅度的大小由稳压管的稳压值决定;而正弦波幅度和电路的对称性也分别由两个电位器调节,以实现良好的正弦波输出图形。

它的制作成本不高,电路简单,使用方便,有效的节省了人力,物力资源,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三角波方波正弦波幅度调节频率调节设计要求 (1)1 •前言 (1)2. 方波、三角波、正弦波发生器方案 (1)2.1原理框图 (1)2.2系统组成框图 (2)3. 各组成部分的工作原理 (2)3.1方波-三角波产生电路的工作原理 (2)3.2三角波-正弦波转换电路的工作原理 (4)3.3总电路图 (6)4. 用Mutisim电路仿真 (7)4.1方波一三角波电路的仿真 (7)4.2方波一正弦波电路的仿真 (8)5电路的实验结果及分析 (9)5.1方波波形产生电路的实验结果 (9)5.2方波---三角波转换电路的实验结果 (10)5.3正弦波发生电路的实验结果 (11)5.4实验结果分析 (12)6. 实验总结 (12)7. 仪器仪表清单 (13)7.1所用仪器及元器件: (13)7.2仪器清单表 (13)8. 参考文献 (16)9. 致谢 (166)方波一三角波一正弦波函数信号发生器设计要求1. 设计制作一个可输出方波、三角波、正弦波信号的函数信号发生器。

模电实验4(简易函数信号发生器电路的研究)

模电实验4(简易函数信号发生器电路的研究)

3.通过实验了解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调整和主要 性能指标的测试方法。
电子基础教学实验中心
目录
二 、实验原理
1.函数信号产生方案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对于函数信号产生电路,一般有多种实现方案, 如模拟电路实现方案、数字电路实现方案(如DDS方 式)、模数结合的实现方案等。
数字电路的实现方案:一般可事先在存储器里存 储好函数信号波形,再用D/A转换器进行逐点恢复。 这种方案的波形精度主要取决于函数信号波形的存 储点数、D/A转换器的转换速度、以及整个电路的 时序处理等。其信号频率的高低,是通过改变D/A 转换器输入数字量的速率来实现的。
V0
10 K
A
R1
15K
R2 15K
C1
0.01 F
C2 0.01F
图6.2 R C桥式正弦振荡电路
目录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调整电阻RW (即改变
了反馈R f ),使电路起振,
且波形失真最小。如不能起
D2
振,则说明负反馈太强,应
D1 RW 50K
适当加大R f ,如波形失真
R3
严重,则应适当减少R f。
电子基础教学实验中心
目录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模拟电路的实现方案:是指全部采用模拟电路的方式,
以实现信号产生电路的所有功能,本实验的函数信号产生电 路采用全模拟电路的实现方案。
对于波形产生电路的模拟电路的实现方案,也有几种电 路方式可供选择。本实验选用最常用的,线路比较简单的电 路加以分析。如用正弦波发生器产生正弦波信号,然后用过 零比较器产生方波,再经过积分电路产生三角波,其电路框 图如图6.1所示。
R3、RW及R4组成负反馈 网络,调节RW可改变负反馈 的反馈系数,从而调节放大 电路的电压增益,使电压增 益满足振荡的幅度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邮电大学课程实验报告课程名称:电子测量与电子电路设计题目:函数信号发生器院系:电子工程学院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班级: 2013211209学生姓名: 刘博闻学号: 2013211049 指导教师:高惠平摘要函数信号发生器广泛地应用于各大院校和科研场所。

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单一的函数信号发生器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本实验设计的正是多种波形发生器。

本实验由两个电路组成,方波—三角波发生电路和三角波—正弦波变换电路。

方波—三角波发生电路由自激的单线比较器产生方波,通过RC积分电路产生三角波,在经过差分电路可实现三角波—正弦波的变换。

本电路振荡频率和幅度用电位器调节,输出方波幅度的大小由稳压管的稳压值决定;而正弦波幅度和电路的对称性也分别由两个电位器调节,以实现良好的正弦波输出图形。

它的制作成本不高,电路简单,使用方便,有效的节省了人力,物力资源,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三角波方波正弦波幅度调节频率调节目录设计要求 (1)1.前言 (1)2.方波、三角波、正弦波发生器方案 (1)2.1原理框图 (1)2.2 系统组成框图 (2)3.各组成部分的工作原理 (2)3.1 方波-三角波产生电路的工作原理 (2)3.2 三角波-正弦波转换电路的工作原理 (4)3.3 总电路图 (6)4.用Mutisim电路仿真 (7)4.1方波—三角波电路的仿真 (7)4.2方波—正弦波电路的仿真 (8)5电路的实验结果及分析 (9)5.1方波波形产生电路的实验结果 (9)5.2 方波---三角波转换电路的实验结果 (10)5.3正弦波发生电路的实验结果 (11)5.4实验结果分析 (12)6.实验总结 (12)7.仪器仪表清单 (13)7.1所用仪器及元器件: (13)7.2仪器清单表 (13)8.参考文献 (16)9.致谢 (166)方波—三角波—正弦波函数信号发生器设计要求1.设计制作一个可输出方波、三角波、正弦波信号的函数信号发生器。

(1)输出频率能在1KHz-10KHz范围内连续可调,无明显失真;(2)方波输出电压Uopp = 12V,上升、下降沿小于10us,占空比可调范围30%—70%;(3) 三角波Uopp = 8V;(4) 正弦波Uopp ≥1V;2. 用软件绘制完整的电路原理图1.前言在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经常需要对各种各样的电子信号进行测量,因而如何根据被测量电子信号的不同特征和测量要求,灵活、快速的选用不同特征的信号源成了现代测量技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信号源主要给被测电路提供所需要的已知信号(各种波形),然后用其它仪表测量感兴趣的参数。

可见信号源在各种实验应用和实验测试处理中,它不是测量仪器,而是根据使用者的要求,作为激励源,仿真各种测试信号,提供给被测电路,以满足测量或各种实际需要。

函数信号发生器就是信号源的一种,能够给被测电路提供所需要的波形。

传统的波形发生器多采用模拟电子技术,由分立元件或模拟集成电路构成,其电路结构复杂,不能根据实际需要灵活扩展。

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运用单片机技术,通过巧妙的软件设计和简易的硬件电路,产生数字式的正弦波、方波、三角波、锯齿等幅值可调的信号。

与现有各类型波形发生器比较而言,产生的数字信号干扰小,输出稳定,可靠性高,特别是操作简单方便。

2.方波、三角波、正弦波发生器方案2.1原理框图图1 正弦波、方波、三角波信号发生器的原理框图RC 正弦波振荡电路、电压比较器、积分电路共同组成的正弦波—方波—三角波函数发生器的设计方法,电路框图如上。

先通过RC 正弦波振荡电路产生正弦波,再通过电压比较器产生方波,最后通过积分电路形成三角波。

此电路具有良好的正弦波和方波信号。

但经过积分器电路产生的同步三角波信号,存在难度。

原因是积分器电路的积分时间常数是不变的,而随着方波信号频率的改变,积分电路输出的三角波幅度同时改变。

若要保持三角波幅度不变,需同时改变积分时间常数的大小。

2.2 系统组成框图图2 系统各部分组成框图3.各组成部分的工作原理3.1 方波-三角波产生电路的工作原理图3 由运放和RC积分电路组成的方波-三角波发生电路方波输出幅度由2DW232稳压管的稳压值决定,即限制在(Uz+UD)之间。

方波经积分得到三角波,幅度为Uo2m=±(Uz+UD)方波和三角波的震荡频率相同,为f=1/T=āRf/4R1R2C,式中ā为电位器Rp1的滑动比(即滑动头对地电阻与电位器总电阻之比)。

即调节Rp1可改变振荡频率。

根据两个运放的转换速率的比较,在产生方波的时候选用转换速率快的LM318,这样保证生成的方波上下长短一致,用LM741则会不均匀。

产生三角波的时候选用LM741。

其中R1、R2的值是根据实验要求设定在20K和30K,根据计算可设定R6=2KΩ,C=0.01uF。

根据运放两端电阻要求的电阻平衡,选择R6的阻值和R8的相等,即R8=2KΩ。

根据所需要输出方波的幅度选择合适的稳压管和限流电阻R3的大小。

稳压管为给定的2DW232,其稳压幅度已经给定。

选择限流电阻R3为430Ω。

为使ā的变化范围较大,信号的频率范围达到要求,电位器Rp1选择为100KΩ范围内可调。

3.2 三角波-正弦波转换电路的工作原理差动放大器具有很大的共模抑制比,被广泛应用于集成电路中,常作为输入级或中间级。

差动放大器的设计:1.确定静态工作点电流Ic1、Ic2、Ic3静态时,差动放大器不加入输入信号,对于电流镜Re3=Re4=Re Ir=Ic4+Ib3+Ib4=Ic4+2Ib4= Ic4+2 Ic4/β≈Ic4= Ic3 而 Ir= Ic4= Ic3=(Ucc+Uee-Ube)/(R+Re4) 上式表明恒定电流Ic3主要由电源电压Ucc、Uee和电阻R、Re4决定,与晶体管的参数无关。

由于差动放大器得静态工作点主要由恒流源决定,故一般先设定Ic3。

Ic3取值越小,恒流源越恒定,漂移越小,放大器的输入阻抗越高。

因此在实验中,取Ic3为1mA。

有Ic1=Ic2=0.5*Ic3=0.5mA。

由R+Re=(Ucc+Uee-Ube)/Ir,其中Ucc为12V,Uee也为12V, Ube的典型值为0.7V(在本次取值中可以忽略)Ir为1mA,故取R=18KΩ,Re4=1KΩ。

由于镜像电流源要求电阻对称,故取Re3=1KΩ。

2.差模特性差动放大器的输入和输出各含有单端和双端输入两种方式,因此,差动放大器的输入输出共有四种不同的连接方式。

不同的连接方式,电路的特性不同。

Rp的取值不能太大,否则反馈太强,一般取100Ω左右的电位器,用来调整差动放大器的对称性。

3.三角波—正弦波变换电路图4 三角波转换为正弦波的原理三角波—正弦波变换电路的种类很多,有二极管桥式电路,二极管可变分压器电路和差分放大器等。

本实验利用差分放大器传输特性曲线的非线性,实现三角波—正弦波的变换。

图5 差分电路实现三角波到正弦波转换电路图图中R20调节三角波的幅度,R19调整电路的对称性,并联电阻RE用来减小差分放大器传输特性曲线的线性区。

电容C6,C7,C8为隔直流电容,用单向的大电容不但很好的滤除直流分量,还能避免双向耦合,使输出地波形清晰稳定。

C3为滤波电容,以滤除高频信号干扰,改善输出正弦波的波形,减少不确定的信号干扰。

电解电容C6、C7、C8为隔直流电容,为达到良好的隔直流、通交流的目的,其容值应该取的相对较大,故取 C6=100uF C7=100uF C8=100uF。

R20调节三角波的幅度,为满足实验要求,其可调范围应该比较大,故取R20=10kΩ。

Rb1与Rb2为平衡电阻,取值为Rb1= Rb2=51Ω。

流进T1,T2集电极电流约为0.5mA,为满足其正弦波的幅度大于1mA,取Rc1=Rc2=7.5kΩ,使得电流流经Rc2的电压降不至于很大。

C3为滤波电容,其值应该满足要求的正弦电压幅度与频率,其值不能取太大,否则会使幅度太小无法达到要求,故取C3=0.1uF。

至此,电路的设计基本完成,需要在实验中进一步调试电路。

3.3 总电路图图6 函数发生器总电路图4.用Multisim电路仿真4.1方波—三角波电路的仿真方法同输出方波电路的仿真方法,可得图7所示的方波转三角波波形仿真图。

图7 方波波形图8 三角波波形4.2方波—正弦波电路的仿真方法同输出方波电路的仿真方法,可得图所示的三角波转正弦波波形仿真图。

图9 正弦波波形5电路的实验结果及分析5.1方波波形产生电路的实验结果把电路板的电源接好,将输出端接示波器,进行整体测试、观察。

针对其出现的问题,进行排查校验,使其满足实验要求。

可得到实测方波波形如图10所示:图10 实测方波波形5.2 方波---三角波转换电路的实验结果实测三角波波形如图10所示:图10 实测三角波波形5.3正弦波发生电路的实验结果由示波器实测正弦波波形图为:图11 实测正弦波17kHZ图12 实测正弦波波形 1kHZ由图可知波形比较准确,调节RP可改变幅频、幅值大小。

频率在1kHZ-17kHZ连续可调。

5.4实验结果分析输出的各波形的参数范围符合使要求,有些许的偏差。

原因可能是在各原件的参数选择上有些偏差。

正弦波稍微有点失真是因为积分电路中充放电的时间不够,隔直电容选取的不够大,差分电路不完全对称,调节几个电位器即可使波形改善,若还不对称,则需将隔直电容调换之更大数值。

6.实验总结为期四个星期的课程设计已经结束,在这四星期的学习、设计过程中我感触颇深。

使我对抽象的理论有了具体的认识。

通过对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设计,我掌握了常用元件的识别和测试;熟悉了常用的仪器仪表;了解了电路的连接方法;以及如何提高电路的性能等等。

通过对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设计,我还深刻认识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这句话的重要性与真实性。

而且通过对此课程的设计,我不但知道了以前不知道的理论知识,而且也巩固了以前知道的知识。

最重要的是在实践中理解了书本上的知识,明白了学以致用的真谛。

也明白老师为什么要求我们做好这个课程设计的原因。

他是为了教会我们如何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的问题,提高我们的动手能力。

在整个设计到电路的调试过程中,我个人感觉调试部分是最难的,因为你理论计算的值在实际当中并不一定是最佳参数,我们必须通过观察效果来改变参数的数值以期达到最好。

而参数的调试是一个经验的积累过程,没有经验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将其完成的,而这个可能也是老师要求我们加以提高的一个重要方面吧!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不少的问题。

比如:1.波形失真,甚至不出波形这样的问题。

开始很长一段时间内我换掉各种元件但是还是不能出波形,直到我更换了面包板。

这是因为插线的时候用力过猛,使得面包板的弹片掉落,不能使电路连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