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巴韦林注射液不良反应分析_彭碧苗
利巴韦林注射液不良反应研究

北方药学 2 0 1 5 年第 1 2卷第 1 期
利 巴韦 林 注射 液 不 良反 应 研 究
姚 达 安 苏倩 圆 ( 广东省 佛山 第一 人民医院 佛山 5 2 8 0 0 0 )
摘要 : 目的 : 研 究 分析 利 巴 韦林 注 射 液 的 临床 不 良反 应 。方 法 : 选 取 在 我 院 采 用 利 巴 韦 林 注射 液 进 行 治 疗 时 发 生 不 良反 应 的 1 0 0例 患者为研 究对 象, 对其 临床 资料进行 回顾性分析 , 总结其发生不 良反 应情况和相 关因素 。 结果 : 由利 巴韦林 注射液导致的不 良反应 临床表现 虽然复杂 多样 , 但 主要表现 为过敏反应 , 病情严重者还可能 出现 血液 系统损 害和过敏性休克。所有患者的预后 良好 . 减慢
出现 在 2 . 5 m 1 时; 连 续 点 滴 为 出 现 最 为缓 慢 者 , 出现 在 反应 的 1 0 0例患者 的基本情况 , 主要包括患者既往过敏史 、 合并 为迅 速 , l 0 。 所 有 患 者 的 预 后 良好 , 减 慢 静 脉 滴 注 的速 度 和停 止 用 药 后 , 用药情况 、 给药方法 、 溶媒 、 药物剂量 、 不 良反应 的临床表现 、 不 d 均恢复正常 。 良反应 发 生 时 间 、 患 者 病情 以及 预后 等 。
报 道 如下 。
1 资 料 与 方 法
1 . 1 临床资料 : 选取 2 0 1 2年 1 1月~ 2 0 1 3年 1 1 月, 在我院采用利 巴韦林注射液进行治疗时发生不 良反应的 1 0 0例患者为研究对 象, 其 中女性 6 0例 ( 6 0 %) , 男性 4 0例 ( 4 0 %) , 年龄 1 ~ 7 0岁 , 平 2 _ 4不 良反应发生时 间及预后情况 : 利 巴韦林注射液不 良反应可 均年龄( 3 5 . 5 + 2 . 1 5 ) 岁。 1 . 2方法 : 回顾性分析采用利 巴韦林注射液进行治疗 时发生不 良 以出现在患者用药的整个过 程中。予 以静脉推注的患者出现最
利巴韦林副作用有哪些

利巴韦林副作用有哪些利巴韦林是广谱强效的抗病毒药物,不知道你们知不知道利巴韦林副作用有哪些呢?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利巴韦林副作用有哪些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用!利巴韦林副作用有哪些由于利巴韦林会在红细胞内发生反应,主要严重不良反应是溶血性贫血,这可能会恶化已经存在的心脏疾病。
利巴韦林通常会抑制谷胱甘肽,从而损伤红细胞的细胞膜,使氧的红血球细胞裂解。
红细胞的逐渐减少,还会导致贫血。
贫血现象,可能会通过减少用量来减轻症状。
利巴韦林也会有导致畸形的作用。
①贫血、白细胞减少。
②皮疹、腹泻、胃肠道出血。
③血清胆红素升高。
该品最主要的毒性是溶血性贫血,在口服治疗最初1-2周内出现血红蛋白、红细胞及白细胞下降,其中约10%的病人可能伴随心肺方面的副作用。
也可出现网状细胞增多。
治疗前后治疗中应频繁检测血红蛋白,有地中海贫血和镰状细胞贫血患者不推荐使用该品。
有胰腺炎症状或者明确有胰腺炎患者不可使用该品。
已经报道伴随有贫血的患者服用该品可引起致命或非致命的心肌损害,故具有心脏病史或明显心脏病症状患者不可使用该品。
如使用该品出现任何心脏病恶化症状,应立即停药并给予相应治疗。
在该品临床试验中观察到的一般全身不良反应有:疲倦,头痛,虚弱,乏力,胸痛,发热,寒战,流感等症状。
神经系统症状:眩晕。
消化系体统有食欲减退,胃部不适,恶心呕吐,轻度腹泻,便秘,消化不良等,肌肉骨骼系统症状有肌肉痛,关节痛,神经系统有失眠,情绪化,易激惹,抑郁,注意力障碍,神经质等,呼吸系统症状有呼吸困难,鼻炎等,皮肤附件系统出现脱发,皮疹,瘙痒等。
另外还观察到味觉异常,听力异常表现。
利巴韦林的检查酸度取本品1.0g,加水50ml溶解后,加饱和氯化钾溶液0.2ml,摇匀,依法测定(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Ⅵ H),pH值应为4.0~6.5。
溶液的澄清度与颜色取本品0.5g,加水10ml溶解后,溶液应澄清无色;如显浑浊,与2号浊度标准液(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ⅨB)比较,不得更浓;如显色,与黄色或黄绿色1号标准比色液(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Ⅸ A第一法)比较,不得更深(供注射用)。
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疗效及对不良反应 的影响

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疗效及对不良反应的影响摘要]目的:探究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对不良反应的影响。
方法:在我院2019年3月-2020年3月中收治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中,选择60例做对比研究。
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案做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利巴韦林注射液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方案的临床疗效。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66.67%,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于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使用利巴韦林注射液可以显著提升治疗效果,缩短患者康复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关键词:利巴韦林;上呼吸道感染;临床疗效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指发生在人体鼻部到喉部的炎症的总称。
狭义的上呼吸道感染就是指普通感冒。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方式多种多样,当时最主要的治疗思路还是以抗感染,抗病毒,缓解患者症状为主[1]。
由于上呼吸道病毒传播途径广,因此需要尽快的将对患者进行治疗。
我院为了研究更好的治疗方案,采用利巴韦林注射液进行对比研究,取得了不错的结果。
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急性上呼吸道患者共60例进行研究。
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
其中对照组共有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17-26岁,平均(22.45±2.19)岁,患者最低气温37度,最高39.5度,平均(39.15±0.23)度。
观察组患者中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17-25岁,平均(22.36±1.84)岁,体温最低37.4度,最高39.5度,平均(39.12±0.19)度。
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符合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排除过敏性鼻炎患者,排除并发症患者。
应用利巴韦林治疗儿童呼吸道感染的不良反应分析

《 医问药 》 求 下半月刊 S e ekMe i l n s T e dc e 0 1 dc A dA k h Me i n 2 1 年第 9 a i 卷 第 1 期 2
5 1 6
需的酶)进而抑制细胞的鸟苷三磷酸(MP的生物合成, , G ) 最终抑制病毒的 复制。 总的来说 , 该药改变mRN A核苷酸池和装配的能力对其抗病毒作用 非常重要,. t  ̄ z程不仅是病毒特异性的, J 就感染细胞会比非感染细胞制造 更多的mRNA 而言, 也是有一定选择眭的。 该药的抗病毒作用确切, 具有对 自身正 常 细胞损 伤小 的特 点 ; 该药 的另一 特 点是在 体 内的清 除缓 慢 , 长 最 可达3 个月 , 且药物 能进 入红细 胞且蓄积 量大 。 并 因此, 长期使 用该药 后 , 药 物在红细胞中的大量蓄积可能是血液系统反应发生率较高的原因。 在众多 不良反应中, 普遍而又严重的不 良反应是过敏反应、 过敏 陛休克、 溶血 胜贫 血以及少见却十分严重的惊厥、 再生障碍性贫血和粒细胞减少或缺乏。 在 本组织研究中, 例患儿出现过敏 胜休克 ,例患儿出现溶血性贫血 , 有2 l 在采 取针对陛的治疗后均脱离危险。 另外, 有报道称, 使用该药可发生弥散性血 管 内凝 血 。 巴韦林 在 红 细胞 上 的半 衰 期是 9 0 在 血 浆 内半 衰期 约为 利 6h, 29 , 9h 在非血 浆 组织中消 除也很 慢 , 导致 的贫血 很常见 , 时甚至 较为 故其 有
3 -3 9. 01 1
3 讨 论
一
本文 中总结分析 得 出 : 类抗菌 药物 的不 良反 应发 生率最 高 , 头孢 喹诺
【】 曹文庄 , 4 张晓丹, 李明鑫, 从药品注册的实践论合理使用抗菌药的 等. 重要 意义I . J 中国药 学杂 志 ,0 83 ()81- O . 】 20 ,91:0_ 8 3
13例儿童静滴利巴韦林不良反应的分析

13例儿童静滴利巴韦林不良反应的分析利巴韦林为常用抗病毒药物。
用于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肺炎是《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部分)》(2009版)和《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药品目录》的品种。
目前,针对利巴韦林注射剂不良反应方面的信息先对较少,加强药品不良反应尤其是儿童用药方面不良反应的监测和研究尤为重要。
本文通过对本院儿科应用利巴韦林注射剂出现不良反应的病例进行分析、评价,以期提高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质量,避免严重利巴韦林不良反应发生。
为临床合理安全用药提供借鉴。
1、资料来源与方法以我院2009年门诊输液室为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静脉输液出现13例利巴韦林不良反应报告数据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13例利巴韦林不良反应病例涉及的不良反应和主要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
小儿用量按体重一日10-15mg/kg,按1:1溶液浓度配置静滴。
2、结果2.1 婴幼儿较成人易发生不良反应,提示其发生与机体功能状态密切相关[1]。
婴幼儿正处于生长发育的特殊时期,器官的生理功能尚未发育成熟。
药物代谢酶分泌不足或缺失,对药物敏感性较高,要物代谢速度较成年人慢,肾排泄较差,极易发生不良反应。
2.2 首先出现不良反应的部位及临床表现:都是在穿刺部位出现红色丘疹,个别又痒、烦躁等全身症状。
多在停药后自行缓解,未用抗过敏药。
雾化吸入给药尚未发生不良反应。
2.3 出现不良反应的时间与用药时间长短有关:患儿都是在输利巴韦林两次以上出现不良反应,并且出现在输入红30分钟后。
2.4 用药原因及原患疾病分析:说明书在适应症用药中提到用于呼吸道含胞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肺炎与气管炎。
很多感冒、发烧、肺炎等疾病未经实验室检测均与其他抗菌素、抗病毒药物联合治疗,提高了此药发生不良反应的机率。
3、讨论与分析3.1 利巴韦林用药中存在的问题:在使用中存在无明显指征用药、预防性用药、联合用药、用药时间过长等问题。
3.2 利巴韦林注射剂不良反应多发的原因。
58例利巴韦林所致不良反应分析

58例利巴韦林所致不良反应分析目的分析利巴韦林所致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及规律,探讨利巴韦林使用的注意事项。
方法对我院自2007年1月~2013年1月采用利巴韦林治疗出现不良反应的58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观察并分析其发生规律及临床特点,给予患者针对性治疗。
结果58例出现不良反应患者中,35例溶血性贫血,15例再生性贫血,3例粒细胞减少,2例白细胞减少,贫血2例,1例全身性出血死亡,药物剂量与不良反应发生无关。
结论利巴韦林导致不良反应临床反应表现多样,因此在临床使用中加强对不良反应的监测,实现临床合理用药。
标签:利巴韦林;不良反应利巴韦林作为光谱抗病毒药物,在流感病毒、呼吸道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多种病毒的治疗中具有良好效果,同时药物的经济性导致其在临床广泛使用,已经成为婴幼儿、成人病毒性腮腺炎、流行性感冒等多种疾病治疗的首推药物[1],然而随着药物使用的推广,关于其不良反应报道逐渐增多,药物主要表现为过敏反应,严重者则可能出现血液系统及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因此对利巴韦林所致不良反应的规律及临床特点进行研究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笔者对我院收治的58例利巴韦林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进行统计性分析,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自2007年1月~2013年1月采用利巴韦林治疗出现不良反应的58例患者,男36例,女22例,年龄5个月~60岁,平均年龄(40.36±3.28)岁,原发病:带状疱疹13例,上呼吸道感染27例,病毒性肺炎6例,病毒性腮腺炎7例,病毒性肝炎5例。
给药剂量:26例儿童平均用药10mg/kg.d-1,成年人100mg 3例,100~200mg 7例,300~400mg 11例,≥400mg者11例。
患者主要伴随呕吐、恶心、药物性皮疹、溶血性贫血、过敏性休克等症状。
1.2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统计研究,观察患者原发病、服用药物情况及治疗中所出现的不良反应等情况进行分析。
利巴韦林注射液的副作用是什么

利巴韦林注射液的副作用是什么很多人都知道利巴韦林注射液用于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肺炎与支气管炎,那么利巴韦林注射液的副作用是什么你又知不知道呢?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利巴韦林注射液的副作用是什么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用!利巴韦林注射液的副作用常见的不良反应有贫血、乏力等,停药后即消失。
较少见的不良反应有疲倦、头痛、失眠、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并可致红细胞、白细胞及血红蛋白下降。
利巴韦林注射液的药理毒理药理学广谱抗病毒药。
体外具有抑制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甲肝病毒、腺病毒等多种病毒生长的作用,其机制不全清楚。
本品并不改变病毒吸附、侵入和脱壳,也不诱导干扰素的产生。
药物进入被病毒感染的细胞后迅速磷酸化,其产物作为病毒合成酶的竞争性抑制剂,抑制肌苷单磷酸脱氢酶、流感病毒RNA多聚酶和mRNA鸟苷转移酶,从而引起细胞内鸟苷三磷酸的减少,损害病毒RNA和蛋白合成,使病毒的复制与传播受抑。
对呼吸道合胞病毒也可能具免疫作用及中和抗体作用。
毒理学动物实验发现本品可诱发乳房、胰腺、垂体和肾上腺良性肿瘤,但对人体的致癌性并未肯定。
药物对仓鼠等动物可引起头颅、腭、眼、颌、骨骼和胃肠道的畸形,子代成活减少,但灵长类动物实验并未发现药物对胎仔的影响。
给予小鼠、大鼠和猴口服利巴韦林,剂量分别为30、36和120mg/kg或持续4周以上(相当于人用剂量:给予体重为5kg的儿童4.8、12.3和111.4mg/kg,或者体重为60kg 成人2.5、5.1和40mg/kg),出现心脏损伤。
利巴韦林注射液的药代动力学静脉滴注本品0.8g,5分钟后血浆浓度为(17.8±5.5)mM,30分钟后血浆浓度为(42.3±10.4) mmol。
进入体内迅速分布到身体各部分,并可通过血-脑脊液屏障。
药物在呼吸道分泌物中的浓度大多高于血药浓度。
药物能进入红细胞内,且蓄积量大。
长期用药后脑脊液内药物浓度可达同时期血药浓度的67%。
利巴韦林注射液不良反应分析

13例 患者给药方法均为静脉滴注 , 2 滴速 ≤6 0 ̄/ i 5 mn有
例 ( . %) 余 未 说 明滴速 。在 使用 过 程 中, 16例 患 者在 41 , 有 0 减慢滴速后 A R症状缓解或 消失 , 中 A R为静 脉炎的 2例 D 其 D
患者在减慢滴速后症状 全部 缓解 或消失。原因可能为 : 静脉 , 进行统计 分析。结果 D 并
利 巴韦林 注射液 A R临床 表 D
现复杂多样 , 可累及 血液系统 、 神经 系统 、 呼吸系统 、肖 } 化系统 、 皮肤及 附件 , 大多数 A R经对症治疗 、 D 减慢滴速及停 药 都能恢复正常 , 报道死亡病例 2例 。结论 利 巴韦林注射液静脉滴注时要密切观察病情 , 防止发生 A R。 D 【 关键 词】 利巴韦林注射液 ; 良反 应 ; 不 分析
2 3 原发病及药物过敏情况 .
呼 吸道感染 5 (0 7 ) 其 O例 4 .% ,
他疾病 合 并 呼 吸 系统 感 染 7例 ( . %) 支气 管 肺 炎 1 57 , 6例
(3 0 , 1. %) 流感 2 4例 (9 5 , 1 . %) 疱疹 3例 ( . %) 扁桃 体炎 2 24 ,
以上 , 程 3— d 疗 7。
2 1 文献分布情况 .
合并重复报道 , 剔除对利 巴韦林 A R未 D
做具体说明的报道 , 共查 阅到符合 标准的有关文献 8 , 0篇 涉及 病例 13例 , 2 分布在 5 6种期 刊。 22 性别 与 年 龄 分 布 情 况 13例 A R患 者 中男 6 . 2 D 7例 (45 , 5 5 . %) 女 l例 ( 1 4 ) 性 别 不 详 5例 ( . % ) 年 龄 4.% , 4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0( 3) : 58. 6 杨永明. 病毒唑致溶血性贫血 1 例[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0,20
( 2) : 97. 7 中国药典委员会. 临床用药须知 ( 化学药和生物制品卷) [M]. 北
临床合理用药 2010 年 8 月第 3 卷第 15 期 Chin J of Clinical Rational Drug Use,August 2010,Vol. 3 No. 15
·103·
·调查研究·
利巴韦林注射液不良反应分析
彭碧苗,王启跃,徐秀余
【摘 要】 目的 分析利巴韦林注射液不良反应( ADR) 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 检索 1994 - 2行统计分析。结果 利巴韦林注射液 ADR 临床表 现复杂多样,可累及血液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皮肤及附件,大多数 ADR 经对症治疗、减慢滴速及停药 都能恢复正常,报道死亡病例 2 例。结论 利巴韦林注射液静脉滴注时要密切观察病情,防止发生 ADR。
参考文献
1 陈新谦. 新编药物学[M]. 16 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134. 2 辛建设. 利巴韦林过敏 1 例[J]. 中国综合临床,2002,18( 4) : 293. 3 孙凤兰. 病毒唑静脉滴注致速发过敏死亡 1 例[J]. 辽宁医学杂志,
1998,12( 1) : 26. 4 蹇令秋. 利巴韦林严重过敏致死亡 1 例[J].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
123 例患者中只有 18 例患者给予超过成人常用剂量 0. 5g 给药( 其中 0. 8g 5 例,0. 7g 4 例,0. 6g 9 例) ,其 余 均 为 每 次 0. 5g 以下,儿童用药为每天 10mg / kg,这提示利巴韦林注射液 ADR 的发生与给药剂量无显著相关性。
稀释介质方面,使书推荐的静脉滴注稀释用法有关,另外用生理 盐水注射液有 12 例,但说明书未提及的稀释介质 10% 葡萄糖 注射液使用中占很大比例( 31 例) 。这说明溶媒选择可能是利 巴韦林注射液引发 ADR 的原因之一。因此利巴韦林注射液使 用前应根据说明书指定的溶媒稀释。
尽管利巴韦林发生 ADR 的机制尚不清楚,但其在体内清 除缓慢,药物能 进 入 红 细 胞 内,且 积 蓄 量 大 [7],因 此 血 液 系 统 反应发生率较高的原因可能与此有关。提示临床在用药过程 中,特别是长期应用时,应密切观察患者的血象变化。综上所
述,利巴韦林注射液所致 ADR 可累及机体多个器官系统,临床 表现也复杂多样。因此,建议使用利巴韦林注射液应做到: 在 静脉滴注过程中应注意控制滴速( 60 滴 / min) ; 加强用药监护, 尤其在用药 30min 内,一旦发现异常,特别是出现心悸、胸闷、 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应立即停药并作对症处理,确保患者用药 安全有效。
例数 39 22
2 23
2 3 2 2
表现形式
例数 表现形式
过敏性紫癜
2 口干、口腔麻木
胃肠道反应
2 心律失常
剧烈头痛、头胀 5 支气管哮喘
中枢神经反应 1 低钾血症
精神障碍
2 视力下降
急性贫血及溶血 4 泌尿系出血
癫痫样发作
1 寒战、胸闷
突发性耳聋
1 眼睑水肿
例数 1 3 1 1 1 1 2 1
2. 7 治 疗 情 况 123 例 ADR 患 者 中,严 重 的 ADR 4 例 ( 3. 3% ) ,其中过敏性休克死亡 2 例[3,4],急性贫血 2 例[5,6]。 3讨论 3. 1 给药方法与 ADR 的关系 利巴韦林注射液说明书规定 用法用量: 用氯化钠注射液或 5% 葡萄糖注射液稀释成每 1ml 含 1mg 的溶液后静脉缓慢滴注。成人一次 0. 5g,每天 2 次,小 儿按体质量每天 10 ~ 15mg / kg,分 2 次给药。每次滴注 20min 以上,疗程 3 ~ 7d。
【关键词】 住院; 老年精神障碍; 跌倒; 因素; 对策 【中图分类号】 R 74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 - 3296( 2010) - 0104 - 02
跌倒是老年人常见的意外伤害事件,不仅影响其身心健康 和生活自理能力,增加患者的痛苦及家庭负担,更会成为医疗 纠纷的隐患,成为医患关系不和谐的因素。而住院老年患者因 存在生理、病理和环境因素等[1],导致跌倒的发生也是一直困 扰临床护理工作的问题之一。为探讨老年人意外跌倒的原因, 寻找最佳护理对策,减少老年患者跌倒的发生率,笔者对 36 例 住院老年 跌 倒 患 者 的 临 床 资 料 进 行 了 回 顾 性 分 析,现 报 道 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 2001 年 4 月 - 2008 年 8 月在我院老年 精神科住院跌倒患者 36 例。男 13 例,女 23 例,年龄 64 ~ 90 ( 77. 7 ± 6. 8) 岁。其中 64 ~ 70 岁 5 例,71 ~ 80 岁 16 例,81 ~ 90 岁 15 例。疾病分类: 痴呆 27 例,其中老年性痴呆( AD) 23 例, 血管性痴呆( VD) 4 例,抑郁症 3 例,精神分裂症 2 例,酒精性 精神障碍 2 例,帕金森综合征、癫痫各 1 例。
作者单位: 643020 四川省自贡市第五人民医院
1. 2 方法 对患者跌倒的时间、地点、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单位: 355000 福建省宁德市闽东医院
2. 6 ADR 临床表现 利巴韦林所致 ADR 临床表现虽然复杂 多样,但主要表现为过敏反应,严重者可出现过敏性休克和血 液系统方面的损害,见表 1。
表 1 利巴韦林注射液致所致 ADR 临床表现
表现形式
过敏反应 过敏性休克 过敏性休克死亡 药疹及荨麻疹 剥脱性皮炎 呃逆 静脉炎 小儿醉貌醉容
123 例患者给药方法均为静脉滴注,滴速≤60 滴 / min 有 5 例( 4. 1% ) ,余未说明滴速。在使用过程中,有 106 例患者在 减慢滴速后 ADR 症状缓解或消失,其中 ADR 为静脉炎的 2 例 患者在减慢滴速后症状全部缓解或消失。原因可能为: 静脉滴 注利巴韦林注射液的速度过快,局部药物浓度过高,刺激血管 局部内膜或损伤内皮细胞,引起静脉炎、皮肤变态反应。因此 在使用利巴韦林滴注过程中除保持输液的各个环节严格无菌 外,还要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同时向患者介绍此药对血管有一 定刺激性,不能自行调快滴速。
【关键词】 利巴韦林注射液; 不良反应; 分析 【中图分类号】 R 9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 - 3296( 2010) 15 - 0103 - 02
利巴韦林注射液具广谱抗病毒性能,体外具有抑制呼吸道 合胞病毒、流感病毒、甲型肝炎病毒、腺病毒等多种病毒生长的 作用,其机制不全清楚。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用于呼吸道合胞 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肺炎与支气管炎[1]。随着临床应用的日趋 广泛,有关不良反应( ADR) 的报道也日益增多,笔者为此收集 了 1994 - 20的病例报告,进行综合分析,报道 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资料来源 以“利巴韦林”、“不良反应”为主题词检索 1994 - 2009射液的 ADR 病例报道。 1. 2 方法 从患者情况、用药情况、ADR 情况 3 个方面对病 例进行统计分析,内容涉及原发病、给 药 剂 量、方 法 及 溶 媒、 ADR 症状及预后情况。 2结果 2. 1 文献分布情况 合并重复报道,剔除对利巴韦林 ADR 未 做具体说明的报道,共查阅到符合标准的有关文献 80 篇,涉及 病例 123 例,分布在 56 种期刊。 2. 2 性 别 与 年 龄 分 布 情 况 123 例 ADR 患 者 中 男 67 例 ( 54. 5% ) ,女 51 例 ( 41. 4% ) ,性 别 不 详 5 例 ( 4. 1% ) ,年 龄 20d ~ 75 岁。 2. 3 原发病及药物过敏情况 呼吸道感染 50 例( 40. 7% ) ,其 他疾病 合 并 呼 吸 系 统 感 染 7 例 ( 5. 7% ) ,支 气 管 肺 炎 16 例 ( 13. 0% ) ,流感 24 例( 19. 5% ) ,疱疹 3 例( 2. 4% ) ,扁桃体炎 2 例( 1. 6% ) ,其他疾病 21 例( 17. 1% ) 。既往有过敏史 6 例,其 中青霉素过敏 3 例,利巴韦林 2 例,庆大霉素 1 例[2]。 2. 4 给药剂量 本研究收集的病例中成人常用剂量为700 ~ 800mg,有 9 例 ( 7. 3% ) ,500 ~ 600mg 29 例 ( 23. 5% ) ,300 ~ 400mg 27 例( 22. 0% ) ,100 ~ 200mg 31 例( 25. 2% ) ,儿童用药 为每天 10mg / kg,共 4 例( 3. 3% ) ; 不明剂量有 19 例( 15. 4% ) 。 2. 5 溶媒和合并用药情况 单一使用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 107 例( 87. 0% ) ,余为联合用药,联合用药有抗生素和维生素, 合用 地 塞 米 松 1 例。 溶 媒 用 5% 葡 萄 糖 注 射 液 41 例 ( 33. 3% ) ,10% 葡萄糖注射液 31 例( 25. 2% ) ,0. 9% 氯化钠注 射液 12 例( 9. 8% ) ,4 ∶ 1 液 和 5% 葡 萄 糖 氯 化 钠 注 射 液 2 例 ( 1. 6% ) ,溶媒不详 37 例( 30. 1% ) 。
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610. ( 收稿日期: 2010 - 05 - 11)
·调查研究·
住院老年精神障碍患者跌倒相关因素及对策
熊玉芳,林德云,曾玲
【摘 要】 目的 分析老年精神障碍患者跌倒的因素,探讨预防措施。方法 对我院 2001 年 4 月 - 2008 年 8 月 36 例老年精神障碍患者跌倒的时间、地点及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找出跌倒的相关因素。结果 跌倒时间以晨起 至交班居多,本组 10 例占 27. 8% ; 跌倒地点以大厅居多,本组 15 例占 41. 7% ,跌倒原因以步态不稳、运动及感觉障 碍、头晕居多,本组 15 例占 41. 7% 。结论 加强对高危患者的管理、做好重点时段、重点护理人员值班管理、改善活 动环境等能有效地减少跌倒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