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京山县城区总体规划修编
京山县城市规划管理办公室工作制度(12·9)

京山县城市规划管理办公室工作制度一、人员分工与岗位职责主任李巍主持规划办全面工作。
副主任杨玉林负责内业工作。
分管规划的编制、评审、审批,建筑方案的评审,重点建设项目的技术指导,规划文件、资料的整理归档,业务知识培训等工作。
副主任何定军主持墙改办工作。
副主任潘立华负责A片区的规划管理与稽查,建设项目的选址、报建服务、放验线与跟踪管理等工作。
副主任刘洪顺负责B片区的规划管理与稽查,建设项目的选址、报建服务、放验线与跟踪管理等工作。
熊俊负责办公室后勤服务、文书、工作督查、立案案件的督办、法规宣传等工作,兼单位报帐员。
王才俊、宋超按分工与分管领导一起负责辖区内规划稽查工作。
二、规划管理与稽查制度(一)城区规划管理范围城市规划管理范围为新市城区规划区,包括现在的建成区,京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市镇的原惠亭、城郊两个管理区和鄢河管理区的高岭村、四岭村,孙桥镇原冯岭管理区的尖峰岭村,县原种场、种畜场、园艺场、钢化玻璃厂附属队、水泥厂农业队、惠亭水库、八字门水库,空山洞风景旅游区和温泉旅游疗养区等,面积为180平方公里。
规划管理的重点为总规确定的25平方公里城区范围。
为便于管理,将其分为A、B两个片区。
A片区为轻机大道以北、新市大道(自大转盘向南延伸)以东的区域;B片区为轻机大道(自大转盘向西延伸)以南、新市大道(自大转盘向南延伸)以西的区域。
(二)规划管理与稽查1、规划管理与稽查实行区域分组负责制。
潘立华、王才俊负责A片区,刘洪顺、宋超负责B片区,一年轮换一次。
2、实行建设项目跟踪管理制度,凡新批项目,所属片区的规划管理人员应跟踪管理,并建立建设项目跟踪管理台帐。
跟踪管理的内容包括参与建设项目放线、验线、建筑物立面管理和配套设施建设等。
3、规划管理人员对跟踪管理的建设项目,每天必须到现场巡查一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上报。
4、规划管理人员对所管理的区域每天必须巡查两次,实行全天候(含节假日)监管。
对稽查中发现的问题必须及时上报,上报时限不得超过24小时。
京山高铁站规划方案

1.站房规划
-规模:依据客流量预测,合理确定站房面积。
-设计:体现地域文化特色,兼顾实用性与美观性。
-设施:配置齐全的服务设施,包括候车区、售票处、旅客服务中心等。
2.站台与轨道
-站台:根据高铁运营需求,规划足够数量的站台和股道。
-设施:配备无障碍设施,提升旅客通行效率。
-安全:确保站台与轨道的安全距离,加强监控与维护。
2.提高京山高铁站的服务水平,满足旅客多样化需求。
3.优化站区空间布局,提升城市形象,推动地区经济发展。
4.实现高铁站与城市交通的无缝对接,促进区域交通一体化。
三、规划原则
1.合法合规原则:严格遵守国家及地方相关法律法规,确保项目合法合规。
2.综合协调原则:充分考虑高铁站与城市交通、土地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关系,实现多方面的协调发展。
3.资金保障:多渠道筹集资金,确保项目资金需求。
4.技术保障:引进先进技术,提高项目设计和施工水平。
六、总结
本规划方案旨在为京山高铁站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全面、科学的指导,遵循合法合规、综合协调、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原则,力求实现高铁站与城市的和谐共生。希望通过本规划方案的实施,为京山市及周边地区居民提供更加便捷、舒适的出行体验,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提升城市形象。
第2篇
京山高铁站规划方案
一、项目概述
京山高铁站位于我国中部地区,是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本规划方案旨在提升京山高铁站的综合服务能力,优化区域交通布局,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同时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二、规划目标
1.构建功能齐全、运行高效的交通枢纽。
2.实现高铁站与城市交通的便捷衔接,提升旅客出行体验。
3.资金筹措:多渠道筹集资金,确保项目资金需求得到满足。
京山县三阳镇旧城镇改造项目申请报告

京山县三阳镇旧城镇改造项目申请报告目录第一章总论 (3)1.1 项目名称 (3)1.2 项目申报单位 (3)1.3 项目建设地址 (3)1.4 项目建设单位 (3)1.5 项目建设投资规模 (3)1.6 项目建设资金来源 (3)1.7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3)第二章项目建设内容及相关政策支持和项目服务 (5)2.1 项目建设内容 (5)2.2 项目政策支持及服务 (6)第三章拟建项目地建设条件 (9)3.1 项目建设地点 (9)3.2 项目建设条件 (9)第四章项目总体规划设计方案……………………………………124.1 设计依据…………………………………………………………124.2 工程概况…………………………………………………………124.3 规划设计…………………………………………………………124.4 建筑设计…………………………………………………………14第五章建筑与节能…………………………………………………165.1 建设项目概况……………………………………………………165.2 建筑方案设计……………………………………………………165.3 结构设计…………………………………………………………185.4 公用设施方案……………………………………………………205.5 消防………………………………………………………………255.6 建筑节能…………………………………………………………26第六章环境和生态影响评价………………………………………286.1 项目的基本情况…………………………………………………286.2 评价区域各环境要素质量现状…………………………………286.3 工程分析及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286.4 污染防治措施……………………………………………………316.5 总量控制…………………………………………………………336.6 结论………………………………………………………………34第七章结论与建议…………………………………………………357.1 结论………………………………………………………………357.2 建议………………………………………………………………35京山县三阳镇旧城镇改造项目申请报告第一章总论1.1 项目名称:京山县三阳镇旧城镇改造项目。
湖北省建设厅关于公布2005年度湖北省优秀城市规划设计获奖项目的通知

湖北省建设厅关于公布2005年度湖北省优秀城市规划
设计获奖项目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湖北省建设厅
•【公布日期】2005.11.24
•【字号】鄂建[2005]130号
•【施行日期】2005.11.24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城乡规划
正文
湖北省建设厅关于公布2005年度湖北省优秀城市规划设计获
奖项目的通知
(鄂建[2005]130号)
各市、州、直管市、神农架林区建委(建设局)、规划局,中央在鄂和省直各有关规划编制单位:
根据中国城市规划协会中规协秘字第[2005]038号文件和省建设厅鄂建办[2005]80号文件要求,省城市规划协会组织开展了湖北省2005年度优秀城市规划设计评选活动。
评委会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及科学择优的原则,采取小组初评,大组评议、投票表决方式进行,共评出优秀城市规划设计项目78项(见附表),其中一等奖10项、二等奖25项、三等奖29项、表扬奖14项。
经省建设厅网站公示无异议,现予正式公布。
附件:2005年度湖北省优秀城市规划设计获奖项目名单
二00五年十一月二十四日附件:
2005年度湖北省优秀城市规划设计获奖项目名单。
湖北省京山县城区总体规划修编

湖北省京山县城区总体规划修编(2004—2020年)文本荆门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二00五年元月目录第一章总则 (3)第二章城市发展战略目标 (3)第三章城镇体系规划 (4)第四章城市性质与城市规模 (5)第五章城市用地发展方向选择及城市规划区界定 (5)第六章总体规划布局 (6)第七章园林绿地系统及风景旅游规划 (7)第八章生态型城市概念规划 (8)第九章道路交通系统规划 (8)第十章市政工程规划 (9)第十一章防灾规划 (10)第十二章环保、环卫规划 (11)第十三章郊区规划..................................................... 11第十四章近期建设规划. (12)第十五章远景规划 (13)第十六章规划实施措施和建议 (14)第十七章附则 (14)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规划目的确定工业立县发展战略,实现城乡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更好地指导和服务城市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编制此规划。
第二条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2、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及实施细则;3、《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4、国发[2001]13号《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规划工作的通知》;5、《湖北省城镇体系规划》(2003-2020年);6、《京山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7、《京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8、《京山县县城总体规划》(1997—2010年);9、其它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等。
第三条规划指导思想1、坚持“两个根本转变”,实施“两个战略”。
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科技兴县战略是今后京山县城市发展的指导思想;2、体现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思想。
京山县的发展是全县域的综合发展,规划要有区域综合发展观,要从整个县域范围内进行生产力布局,从区域、宏观分析入手,确定京山县域城镇体系。
京山县总体规划

湖北省京山县城区总体规划修编(2004—2020年)文本荆门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二00五年元月目录第一章总则 (3)第二章城市发展战略目标 (3)第三章城镇体系规划 (4)第四章城市性质与城市规模 (5)第五章城市用地发展方向选择及城市规划区界定 (5)第六章总体规划布局 (6)第七章园林绿地系统及风景旅游规划 (7)第八章生态型城市概念规划 (8)第九章道路交通系统规划 (8)第十章市政工程规划 (9)第十一章防灾规划 (10)第十二章环保、环卫规划 (11)第十三章郊区规划........................................ 12第十四章近期建设规划 (12)第十五章远景规划 (14)第十六章规划实施措施和建议 (14)第十七章附则 (15)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规划目的确定工业立县发展战略,实现城乡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更好地指导和服务城市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编制此规划。
第二条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2、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及实施细则;3、《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4、国发[2001]13号《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规划工作的通知》;5、《湖北省城镇体系规划》(2003-2020年);6、《京山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7、《京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8、《京山县县城总体规划》(1997—2010年);9、其它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等。
第三条规划指导思想1、坚持“两个根本转变”,实施“两个战略”。
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科技兴县战略是今后京山县城市发展的指导思想;2、体现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思想。
京山县的发展是全县域的综合发展,规划要有区域综合发展观,要从整个县域范围内进行生产力布局,从区域、宏观分析入手,确定京山县域城镇体系。
3、体现规划的连续性思想。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汉江生态经济带开放开发总体规划(2014—2025年)的通知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汉江生态经济带开放开发总体规划(2014—2025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5.05.13•【字号】鄂政发〔2015〕26号•【施行日期】2015.05.1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汉江生态经济带开放开发总体规划(2014—2025年)的通知鄂政发〔2015〕26号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现将《湖北汉江生态经济带开放开发总体规划(2014—2025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2015年5月13日湖北汉江生态经济带开放开发总体规划(2014—2025年)目录前言(5)第一章发展背景与总体要求(7)第一节发展背景(7)第二节战略定位(9)第三节总体要求(10)第四节发展目标(11)第二章优化空间布局(15)第一节构建“两线”开发主轴(15)第二节实施“两段”错位发展(17)第三章有效因应水文情势重大改变(19)第一节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19)第二节水资源保护与优化配置(22)第三节完善防洪安全体系(24)第四章加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26)第一节构建生态安全格局(26)第二节实施生态红线管理(27)第三节加快生态建设与修复(28)第四节加强环境治理与监管(31)第五章强化基础设施支撑(34)第一节健全立体交通网络(34)第二节强化能源基础支撑(37)第三节完善信息基础设施(38)第六章构建生态产业体系(40)第一节积极发展新型工业(40)第二节稳步发展高效生态农业(44)第三节突出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业(47)第四节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49)第七章统筹城乡发展(51)第一节提高城镇发展质量(51)第二节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53)第三节提升城乡公共服务水平(54)第八章扩大对内对外开放(57)第一节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57)第二节深化国内区域合作(58)第三节拓展国际合作(59)第九章创新体制机制(61)第一节建立生态补偿机制(61)第二节探索资源市场交易机制(61)第三节创新投融资机制(62)第四节创新区域联动机制(62)第十章强化组织实施(63)第一节加强组织领导(63)第二节加强宣传交流(63)第三节加强实施考核(64)前言湖北汉江生态经济带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核心水源区和重要影响区,发挥着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纽带作用,在湖北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随州市城乡总体规划(2016-2030年)的批复-鄂政函〔2017〕135号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随州市城乡总体规划(2016-2030年)的批复正文:----------------------------------------------------------------------------------------------------------------------------------------------------省人民政府关于随州市城乡总体规划(2016-2030年)的批复鄂政函〔2017〕135号随州市人民政府:你市《关于提请审批随州市城乡总体规划(2016-2030年)的请示》(随州政文〔2017〕45号)收悉。
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随州市城乡总体规划(2016-2030年)》(以下简称《总体规划》)。
二、随州是鄂北区域性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总体规划》实施要深入贯彻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认识、尊重、顺应城市发展规律,坚持经济、社会、人口、环境和资源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和水平,统筹做好随州市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各项工作,逐步把随州市建设成为经济繁荣、和谐宜居、生态良好、富有活力、特色鲜明的现代化生态园林城市。
三、重视城乡统筹发展。
《总体规划》确定的规划区包含曾都区全域及先觉庙水库二级保护区范围,面积为1459平方公里。
在规划范围内要实行城乡统一规划管理,注重与周边城镇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统筹协调和共建共享,加强产业发展、空间布局、资源保护等方面协调对接。
做好随州市市域城乡空间布局引导,按照“一主两翼、三轴多点”的市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优化市域空间布局,促进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
四、合理控制城市规模。
到2030年,城市常住人口控制在108万人以内,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118.5平方公里以内。
要贯彻落实城乡规划法关于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禁止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之外设立各类开发区和新城新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省京山县城区总体规划修编(2004—2020年)文本·说明书·图册荆门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二00五年元月湖北省京山县城区总体规划修编(2004—2020年)说明书荆门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二00四年十二月目录第一部分县域城镇体系规划 (1)第一章县域概况 (1)一、地理位置与历史沿革 (1)二、自然环境条件 (1)三、县域社会经济现状 (6)第二章规划背景、依据和指导思想 (7)一、对原规划的评价 (7)二、本轮总体规划的修编背景 (7)三、规划依据 (7)四、规划指导思想 (8)第三章县域经济发展规划 (8)一、县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与制约因素 (8)二、社会经济发展纲要 (9)第四章、县域城镇体系规划 (10)一、城镇体系现状 (10)二、指导思想与规划原则 (10)三、城镇化发展水平预测 (10)四、县域经济区域划分 (11)五、县域城镇体系规划 (11)第五章县域旅游发展规划 (12)一、旅游资源 (12)二、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12)三、旅游发展规划 (12)第六章县域基础设施规划 (13)一、县域交通网络规划 (13)二、县域电力网络规划 (13)三、县域电信网络规划 (14)四、县域广播、电视规划 (14)第二部分县城区建设总体规划 (15)第一章绪论 (15)一城区概况 (15)二、规划指导思想与目标 (16)三、规划依据 (16)第二章城市性质与规模 (16)一、规划期限 (16)二、城市性质 (16)三、城市规模 (17)第三章城市用地发展方向选择及城市规划区界定 (18)一、自然环境条件及建设用地评价 (18)二、城市发展方向 (19)三、城市规划区范围 (19)第四章总体规划布局 (19)一、规划指导思想 (19)二、规划原则 (19)三、规划结构 (19)四、各项用地规划 (20)第五章园林绿地系统及风景旅游规划 (21)一、园林绿地系统规划 (21)二、风景旅游规划 (22)第六章生态型城市概念规划 (23)第七章道路交通系统规划 (24)一、对外交通 (24)二、道路广场规划 (24)第八章市政工程规划 (26)一、给水工程规划 (26)二、排水工程规划 (29)三、电力、电信、邮政、广播电视规划 (30)四、燃气工程规划 (32)第九章防灾规划 (33)一、城市消防规划 (33)二、城市防洪排涝规划 (35)三、城市防震规划 (35)四、城市人防规划 (36)五、城市生命线系统规划 (37)第十章环保、环卫规划 (37)一、环境保护规划 (37)二、环境卫生设施规划 (38)第十一章郊区规划 (39)一、郊区范围的界定 (39)二、规划原则 (39)三、郊区人口及居民点分布规划 (39)四、有关城市设施在郊区的规划布置 (39)五、农副产品生产用地规划 (39)第十二章近期建设规划 (40)一、规划指导思想 (40)二、近期建设规模 (40)三、近期建设用地布局 (40)四、重点建设项目 (40)第十三章远景规划 (42)一、规划指导思想 (42)二、发展规模及用地布局 (42)第十四章规划实施措施和建议 (42)一、制定人口集聚政策 (42)二、制定产业发展政策 (43)三、加强城市规划的法制建设、改革管理制度、加强规划宣传 (43)四、依法建设和实施城市规划 (43)五、运用市场经济的运作方式,拓宽城市建设资金渠道 (43)第一部分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第一章县域概况一、地理位置与历史沿革(一)、地理位置京山县地处湖北省中部,东经112°43′~113°29′,北纬30°42′~31°27′之间。
东与应城市、安陆市接壤,西与钟祥市毗邻,南与天门市交界,北与随州市相连。
县人民政府驻地新市镇,东南距武汉市130公里,西距荆门110公里,全境东西最大横距75公里,南北最大纵距86公里,国土总面积3520平方公里。
(二)、历史沿革京山县早在公元前2750~前2650年的新石器时代,县域已进入农业社会,县境内最早见诸文字记载的地名是新市,秦昭襄王八年(公元前299)取名新市,三国时,改称南新市县。
南北朝刘宋时,南新市县改为新市县,隋初废郡。
大业三年(607),改称京山县,因县域东有京源山,省“源”字而得名,唐,宋、元、明、清时期,京山县录属关系时有变更,但县名及县制一直未变,沿用至今。
二、自然环境条件(一)、地质1、地层京山县境内地层比较复杂,除下泥盆系、下石灰系和上三迭系至侏罗系外,皆有露布。
绿林至宋河以北主要分布元古界——下古生界,为一套浅海相碳酸盐岩类岩石及碎屑岩,主要有板岩、千枚岩、辉绿岩、砾岩等。
绿林——宋河以南,新市镇——陈集以北,分布下古生界震旦系至志留系,以碳酸盐岩类岩石为主,主要有白云岩、瘤状灰岩、龟裂灰岩、泥质灰岩等。
新市镇——陈集以南至钱场、一家岭一带、为志留系至中生界三迭系,由碳酸盐岩类岩石及碎屑岩组成,主要有泥质灰岩、石灰岩、白云岩、石英砂岩等。
宋河、罗店及山前盆地边缘,为一套中生界白垩系至新生界下第三系红色岩层,属内陆河湖相碎屑沉积,主要有紫色砂岩、砾砂岩、砾岩等。
永隆地区处汉江盆地内北部边缘,属新生界上第三系,为一套内陆河湖相半胶结的碎屑岩,主要有泥灰岩、粘土岩、砾砂岩等。
新生界第四系粘土广布于山前、山间的垄岗及平原地带,主要为冲积层。
2、地质构造京山县处于淮阳山字型构造前弧西翼中段与新华夏系第二沉降带交接地带。
淮阳山字型构造形成于印支和燕山运动,主要由一组北西向褶皱和同向冲断层组成。
分为三个构造带。
王家大山——四股泉村左家畈一线以北构造带。
以三阳为界,分为东西两部分。
东部系下古生界震旦系至寒武系浅变质岩层,组成一系列北西向紧密倒转褶皱和同向冲断层褶皱带,断层走向延伸由10公里到10多公里。
这组断裂有肖家冲断层、坪坝断层、天宝寨断层等。
西部由元古界至打鼓石群地层组成背斜核部,下震旦系地层组成翼部,翼部岩层倾角较陡,核部较缓,断裂不甚发育,规模较小,走向延伸仅数公里。
辉绿岩体侵入地层之中,奠定了北西向构造轮廓,燕山运动将其归并为淮阳山字形构造的一部分。
新市镇——陈集以北,王家大山——左家畈以南构造带。
由下古生界震旦系至志留系地层组成,为一北西向紧密线型褶皱带,走向冲断层发育,呈迭瓦式排列。
由于断层的破坏,褶皱多不完整;因地层向南西倒转,褶皱轴面多数倾向北东,形成南坡陡、北坡缓。
断层呈北向密集成束,以枪杆山至九龙岭之间最为发达,两断裂间距不足1公里,局部1公里内发育数条,一般2~3公里可见一条。
断层长度可达10~20公里,少数可达30公里,破裂带宽度由10余米到80米不等。
这组断裂有林家寨断层、高帽山断层,坪洋关断层、马成河断层、童家朝门断层、王家岭断层等。
除上组断裂外,这一带还发育一组北东向张性及张扭性断裂;走向北东50~60度,如曹家冲断层、摩天岭断层、曾家湾断层、易家畈断层等,走向延伸一般由几百米到几公里,最大不超过10公里。
新市镇——陈集以南,金家山——吴岭以北构造带。
这带由古生界志留系至中生界二迭系、三迭系地层组成北西向褶皱。
地层局部倒转,向—系列短轴背向斜,按北西向呈雁式排列,如柳门口向斜、卷岭山向斜、罗桥背斜、七宝山向斜、莲花山背斜;青棚山向斜等,长由几公里到20公里。
这些背向斜皆由下古生界志留系地层组成背斜核部,中生界三迭系地层组成向斜核,上古生界泥盆系至二迭系地层组成侧翼。
由于岩性抗风化能力的不同,向余翼部构成山脊,内、外低平,整体似船形。
这带断裂不甚发育,仅在七宝山向斜中有一走向压性断层,直向延伸10公里,致使该向斜北翼地层遭破坏。
新华夏系构造。
京山县东、西、南三面都有红层沉积,北北西向断裂控制红层沉积并切断了山字型构造带,新华夏构造体系在本县表现明显、普遍,主要形式是褶皱和断裂。
褶皱:主要分布于南部一家岭一带,由下古生界志留系至中生界二迭系、三迭系地层组成。
轴向变化大,一般为北东30度,与北西向山字型构造带成正交,顺轴向向南覆盖于新生界地层之下,向北延伸往往转向北东东与山字形北西向褶皱联合,还可以看到北北东向褶皱横跨北西向褶皱的现象,北西向向斜变度;北东向背斜与北西向褶皱横跨时,北西向向斜变窄。
一家岭向斜是此带表性形迹,呈北北东至北东向,可见长度17公里,向斜南端被掩盖,向斜宽约5~6公里;两翼不对称,西翼较陡,倾角50~70度;东翼较缓,倾角20~30度。
断裂:北北东向断裂和北北西向断层。
北北东向断裂多分布于新市镇——陈集以北的两个山字型构造带,走向一般北东20~30度,在新市镇以北、绿林以南的紧密断褶中,走向为北东20~40度。
此组断裂切割北西向山字型构造带,直向稳定,规模不大,一般延伸2~4公里,少数达10余公里。
在彭家塝一带金伯得岩分布区,包括向家岭断层、龙王冲断层、天王断层、康家塆断层等。
北北东向裂面规模虽小,分布却很广泛,属于南北向反扭应力场产物。
北北西向断层规模较大,主要有胡关——曹场断裂(即三阳——皂市断裂),大体走向为北西15~20度,局部偏北向西,倾向北东,倾角40~60度。
断层两侧地层、地形差异很大,西侧为下古生界地层组成的岩溶山区,东侧为红层组成的垄岗丘陵区。
(二)、地貌1、地貌类型京山县地处鄂中低山丘陵区和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带,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最高处为西北部与钟祥县交界的娘娘寨,海拔950.2米;最低处为永隆区潘家湾河床,海拔27米。
地貌类型有低山、丘陵、岗地、平原四种。
低山:属大洪山东南山脉,大部分布在新市镇——陈集以北,呈西北——东南走向,海拔高程400~1000米,相对高差100米左右,坡度一般大于35°,面积1539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不含五三农场,下同)的46%,是京山县众水之源。
有许家寨、王家大山、龙凤寨等山脉。
丘陵:分布新市、孙桥、宋河、坪坝及石龙、雁门口、钱场北部,面积约703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21%。
海拔高度一般在40~100米之间,其中相对高差50米以上的高丘约占丘陵面积的一半。
岗地:分布石龙区南部、雁门口、钱场、罗店区大部,永兴区、宋河区中部。
海拔高度10~100米,面积970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29%,其中相对高差小于20米的平岗占岗地面积的一半左右。
县境几条主要河流流经该区,形成较开阔的堆积阶地。
平原:县西南永隆平原,属江汉平原北端,由汉江多次泛滥沉积而成,海拔高度27~40米,面积134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4%。
2、主要山脉大洪山东南脉入境后,蜿蜒延伸,形成香山、许家寨、王家大山、龙风寨、虎爪山5条主要山脉,县南雁门口区亦有零星小山分布,全县大小山头250多个。
香山山脉:位于县北大富水和漳水之间,从三阳区小阜街西北5公里处的王子尖起,沿青岩头、黄岭尖、圆龙尖、香山、乌凤岭,抵罗店区北部的大山头,呈西北一东南走向,长43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