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专题三:收入与分配二轮复习
大二轮高考总复习政治文档:专题三收入与分配

专题三收入与分配考点考题分布考情分析效率与公平2012·新课标全国卷·16T 从命题内容上看,本专题考查的重点有:效率与公平、财政收入与支出、财政、税收的作用等。
从考查形式上看,以选择题为主,主观题着重考查怎样实现社会公平与财政、税收的作用。
在复习备考中要注意:(1)个人的收入分配方式,常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要注意劳动收入、非劳动收入方面的计算题。
(2)结合国家在调节收入分配、维护社会公平方面的新举措,考查如何实现社会公平。
(3)财政的作用是高考选择题和主观题常考的内容。
尤其是财政在关注“三农”、就业、居民消费、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民生及节能减排、自主创新等方面的作用。
(4)税收的基本特征、税收的作用及依法纳税,常以选择题形式考查。
2012·新课标全国卷·38(1)T国家财政2017·全国卷Ⅰ·16T 2016·全国丙卷·12T 2015·全国卷Ⅰ·38(2)T 2014·全国卷Ⅰ·16T 2013·全国卷Ⅱ·12T征税与纳税2014·全国卷Ⅱ·13T第一步:基础强化1.(2017·全国卷Ⅰ·16)2016年9月,某省探索发行易地扶贫搬迁债券,用于弥补国家级扶贫工作重点县的资金缺口。
该债券首期额度5亿元,社会资本认购高达35亿元。
以发行债券方式支持扶贫,可以阿凡题1085709()A.扩大扶贫资金的使用范围B.减少政府扶贫资金的支出C.拓宽扶贫资金的筹措渠道D.促进扶贫资金的精准运用解析:本题考查对国债的认识。
政府发行债券是为了弥补国家资金缺口,随着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加上国际大环境的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
财政收入的增幅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但对于民生的财政支出,我们仍然是每年都在增加。
这体现了我国的国家性质,也体现了社会主义政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高三政治二轮复习专题 三收入与分配优品ppt资料

B.①④
资率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而另一方面连续
多年我国的居民人均收入增长速度明显低于GDP的
增长速度。材料反映的国民收入分配状况启示我
们
( A)
①要提高居民收入,最终扩大消费需求 ②居民
收入的增长速度应高于 的增长速度 ③生产
的发展是提高消费水平的基础,要继续加大
力度 ④要保持 与消费比例关系的适度平衡
解析 鼓励居民储蓄不居利于民拉动储消费蓄需求→,②拉错 动消费需求 ③提高人民币汇率→
是劳动力要素参与分配的要求
增加商品出口→扩大外需→促进经济增长 应纳税:500×5%+1 500×10%+3 000×15%+500×20%=725元。
据测算,如果连续四年在 “家电下乡”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拉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
解析 材料集中反映的是固定资产 增长过快、
人均居民收入增长过慢,即积累部分明显大于消
费部分,没有正确处理二者关系。②③不符合二
者协调关系的要求。
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
是 年我们应对金融危机的重大举措。 年3月5日,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 年全国财
(A )
报这酬一在 改初革次分配中①占的要比例高有所度下降重。 视分配公平问题 ②要提高分配的效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国家采取了多项措施进一步
中层以上管理人员率的薪,酬(调)动各生产要素的积极性 ③要防止收入分
③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在实践基础上又不断发展、
配差距过大的问题 ④要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多年我国的居民人均收入增长速度明显低于GDP的
现。
答案 B
高考二轮复习之专题三 收入与分配人教

政治
政治
一、个人收入的分配 1.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 (1)是什么: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为什么 ①这是与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 ②这是由我国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 本经济制度决定的。 ③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政治
按劳分配与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按劳动要
政治
效率与 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社会公 公平的 平的维护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生产的积极性,推动生产力的发
关系 展,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 分配与 社会公平的维护,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从而提升整个社会的
消费 消费水平,有利于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发展 社会主 义市场 社会公平的维护,有利于缩小行业之间、区域之间、城乡之间 现 经济特 的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实
“国富”向“民富”转变
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
提 高 最 低 工 资 标 准 ,建 立 企 业 职 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
的比重过低
机制
政治
二、国பைடு நூலகம்收入的分配 1.财政作用的具体表现 (1)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财政与人民生活保障的关系。 (2)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财政与基础设 施工程建设的关系。 (3)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财政与宏 观调控的关系。
政治
5.在经济运行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约时,政府可以采取紧缩性财政 政策,减少支出。(×) 评析:在经济增长滞缓、经济运行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约时,政府 可以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通过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减少税收, 刺激总需求增长,降低失业率,拉动经济增长。
政治
政治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专题三收入与分配课件

(3)原因:①前提:生产资料公有制。②物质基础: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3 生产力 的发展水平。③直接 原因: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 (4)作用:①体现效率: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 能,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②体现公平:是对以往几千年来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是消灭剥削和消 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它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5)地位:公有制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4 主体 地位,决定了按劳分配在我国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
提示:学会辨别不同的分配方式。 按劳分配一定存在于公有制经济中,凡是看到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的工资、奖金、津贴收入都应直接判定为按 劳分配收入;按生产要素分配一般存在于股份制企业、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个体经济和个人投资活动中,凡是 看到股息、利息、科技入股、出租、私营企业工资等都可直接判定为按要素分配收入。还要注意,农民承包土 地所得属于按劳分配,而土地流转所得属于按要素分配。
2. 提高效率,促进公平 (1)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①一致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11 效率 是公平的物质前提,12 公平 是 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②矛盾性:效率与公平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二者又存在矛盾。 (2)正确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①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与公平,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A.按劳分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属于初次分配,其个人收入与其在经济活动中的贡献挂钩,既要提高效率,也要促进公平。B.国家的财政、税收和社 会保障属于再分配,再分配可以控制收入差距,防止两极分化,更加注重公平。 ②发展经济必须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提高资源利用率。同时要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使发展成果更
高三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三 收入与分配PPT课件

示范引领 反思矫正
总值
亿元
财政收入 3.16万亿元 8.31万 21.3% 亿元
6
表二:“十一五”期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 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情况
年份
2005年 2010年 年均实 际增长
城镇居 民
农村居 民
10493 19109 9.7%
元
元
3255元 5919元 8.9%
(1)描述两个表格所示经济信息。(6分)
√化税收调节,实现公平分配。
⑤国家财政要加大对××扶持,落实减免税收的政策。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⑥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
11
◆热点二: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彰显财政力量。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但是,当 前物价上涨较快,通胀预期增强,这个问题涉及民 生、关系全局、影响稳定。要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 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为此,我国继续实施积极 的财政政策。保持适当的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要 着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继续实行结构性减税。
1
专题三 收入与分配
【明确考点 把握考情】
个人收入的分配 (1)分配制度: 生产决定分配、按劳分配及其作用、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效率与公平: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公平的影响、 提高效率、促进公平
国家收入的分配 (1)财政收入与支出:财政收入和支出的构成、税收与 财政的关系、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财政收支平衡 (2)财政的作用 (3)征税与纳税:税收的基本特征、种类、作用、依法 纳税
3
【重点梳理 体系构建】
个人收入 生产 的分配源自分配分配制度 分配原则效率 公平 :含义、意义、措施
交换 消费
国家收入 的分配
财政
收入:影响因素 支出:构成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专题3《收入与分配》PPT课件

核心 考点
(3)初次分配收入存在一定差距是不可避免的,也有助于提 高效率,但如果分配中存在的问题过多,再分配很难纠正 过来。因此在初次分配中兼顾效率和公平十分重要。
(2)按生产要素分配存在于各种股份制企业、私营企业、外资 经济和个人投资等活动中,例如购买股票获得股息、储蓄获 得利息、出租房屋获得收入、私营企业工资等都是属于按生 产要素分配。
(3)劳动收入:劳动收入即劳动所得,是相对于不劳而获的剥 削收入和资本收入而言的。形式多样,如按劳分配收入、按 劳动要素分配的工资收入等。
解析:小明爸爸在国有机械厂的工资收入属于按劳分 配收入;小明妈妈经营个体服装店获得的收入60 000元 和小明哥哥炒股票获得的收入50 000元属于非按劳分配 收入;小明哥哥炒股票获得的收入50 000元属于按生产 要素分配收入,故选B。
核心 考点
预测二 收入分配公平 2.2014 年全国一般公共财政收入 14.03 万亿,增长 8.6%,这使
核心 考点
解析:材料表明国家收入过多,企业和个人收入过少,所 以必须平衡国家收入和个人收入的关系。①②③能够提高 居民收入,故正确。④主要调节个人收入分配不公平现象, 故排除。
核心 考点
考点2 国家收入的分配 ►主干整合 1.财政收入与支出 (1)财政收支内容。
核 心 (2)财政收支关系。 考点
(2)收入分配的公平不是要消除收入差距。分配公平是要求社 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 理的范围之内,并不是要消除收入差距。借收入分配公平而 消除收入差距,必然陷入平均主义。
二轮复习《收入与分配》

当堂训练 一试身手
要求:独立思考,锻炼能力。 要求 独立思考,锻炼能力。 独立思考
课堂训练第6题参考答案
(1)①个人所得税的调整,有利于降低中低收 个人所得税的调整, 入者的税负,提高中低收入者的实际收入, 入者的税负,提高中低收入者的实际收入,改善 人民生活水平。 人民生活水平。 有利于调节个人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 ②有利于调节个人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实 现共同富裕 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 ③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这样做有利于刺激消 扩大内需, 费,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 有利于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④有利于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有利于理 顺国家和个人之间的分配关系, 顺国家和个人之间的分配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 谐社会。 谐社会。
合作探究
发展生产力 材料二: 十二五”规划纲要, 材料二:“十二五”规划纲要,第一次明 确追求“民富国强” 积极的就 而不是以往的“ 确追求“民富国强”,而不是以往的“国 财政的 分配制度, 分配制度, 富民强” 此时将“民富”放在重要位置, 富民强”。此时将“民富”放在重要位置, 业政策 作用 比重, 比重, 国富优先” 民富优先”的转变, 由再分配 “国富优先”向“民富优先”的转变, 2012年更加关注老百姓关心的就业 教育、 年更加关注老百姓关心的就业、 2012年更加关注老百姓关心的就业、教育、 医疗卫生、住房、 医疗卫生、住房、收入分配等民生问题使 发展成果惠及所有社会成员, 发展成果惠及所有社会成员,促进社会和 谐发展。 谐发展。
合作探究
题目: 题目:
关注社会 财政在 (1)请结合材料一,说明财政在 )请结合材料一,说明财政 经济社会发展中是怎样发挥作用的。 怎样发挥作用的 经济社会发展中是怎样发挥作用的。
高三政治 二轮复习 教材知识回扣 专题3 收入与分配课件

专题三 收入与分配
1.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必要性 (1)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 目标即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决定的。 (2)公平与效率是统一的,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 证。 (3)公平的收入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 现,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 经济发展,社会和谐。
2.效率与公平 (1)关系 ①一致性: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实现公平 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②矛盾性:二者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又存在 矛盾。 (2)正确处理 ①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 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既要提高效率, 又要注重公平。
②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既要反对平均主 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 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 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
发展。
答案:B
备考时以下命题热点要给予特别关注: 一是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因为随 着我国社会财富的增加,收入分配失衡 问题日益凸显,发放价格补贴、缩小城 市和行业收入差距、提高职工工资水平 等措施相继出台;二是财政的作用,特 别关注财政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三是 税收的作用,税收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杠 杆,科学的税收政策能促进社会经济的
3.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1)相同点: 二者都是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往往相互配合起作 用。 (2)区别 ①制定者不同:财政政策由国家制定,经全国人大或全国人大常委 会通过后方可实施;货币政策由中央银行直接制定和实施。 ②具体内容不同:凡有关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的政策,如税率的调 整、税收的变动、发行国债等都属于财政政策;凡是与银行有关的政 策如利率、存款准备金率、汇率的调整等则属于货币政策。 ③措施不同(运用不同):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手段主要是降低税率和 增加财政支出;紧缩性财政政策的手段主要是提高税率和减少财政支 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