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元素
氮族元素氮族元素

氮族元素氮族元素氮族元素是指元素周期表中第15族的元素,包括氮(N)、磷(P)、砷(As)、锑(Sb)和钋(Bi)。
这些元素都具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和电子结构特征。
在自然界中,氮族元素广泛存在于岩石、土壤、空气、生物体等不同环境中,并且在地球上具有重要的地球化学循环。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氮。
氮是地球上气体态元素的主要成分之一,占据了近地表大气的78%左右。
它属于非金属元素,具有两个共价键,通常以N2的形式存在。
氮气是一种非常稳定和惰性的分子,这使它在常温常压下不易与其他元素或化合物反应。
因此,人们通常称氮气为惰性气体。
此外,氮还是生物体中许多重要化合物,如氨基酸、蛋白质和核酸的组成部分。
接下来是磷。
磷是一种非金属元素,其化学性质相对活泼。
它在地球上的存在主要以磷酸盐的形式,广泛分布于矿石、岩石、土壤和水体中。
磷是生命体中重要的元素之一,是细胞核酸和蛋白质的组成部分,同时也在能量代谢和骨骼形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后是砷。
砷是一种半金属元素,具有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的一些特性。
它在地壳中以砷化物的形式存在,砷酸盐也是一种常见的矿石。
砷具有较强的毒性,对人类和其他生物有害。
然而,它在医药和农业领域中的一些化合物也有一定的用途。
接下来是锑。
锑是一种典型的金属元素,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热导性。
它在地壳中主要以硫化锑的形式存在。
锑的化合物在冶金、制造电池和半导体器件等方面有广泛应用。
最后是钋。
钋是一种放射性元素,也是自然界中含量极稀少的元素之一、它主要以铋矿石中的放射性钋-210的形式存在。
钋的放射性衰变产物被广泛用于科学研究和医学诊断等领域。
氮族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和它们的化学特性对地球的生态平衡和人类的生活都具有重要影响。
例如,氮是生命体中蛋白质和核酸的组成部分,它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
磷则在植物的能量代谢和骨骼形成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此外,氮和磷也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之一、砷和锑的毒性对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了一定的威胁,因此对于它们的环境污染和诊断治疗的研究非常重要。
氮元素的介绍

氮元素的介绍氮元素是地球上最常见的元素之一,占据了大气中的78%。
它在自然界中以N₂的形式存在,是生物体中的关键元素之一。
氮元素在生物体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它参与了生命体系中的许多基本生物化学过程。
例如,氮元素在蛋白质合成、核酸合成和氨基酸代谢等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除了在生物体中的重要性外,氮元素还在人类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氮元素的来源非常广泛,主要包括大气中的氮气、土壤中的氮化合物以及水体中的氮化合物等。
大气中的氮气通过闪电、太阳辐射和工业活动等方式被固定为其他形式的氮化合物,进入了土壤和水体中。
土壤中的氮化合物可以通过细菌的作用转化为植物可利用的氮源,从而为植物的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
水体中的氮化合物则主要来源于工业排放、农业活动和城市污水等,但过多的氮化合物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对水生生物造成危害。
在人类活动中,氮元素的利用和排放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环境问题。
随着工业化和农业生产的发展,大量的氮化合物被排放到大气和水体中,导致空气和水质的污染。
例如,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会对大气产生不良影响,导致酸雨和光化学烟雾等问题。
农业活动中使用的化肥和农药也会导致土壤和水体中的氮化合物过度积累,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因此,如何合理利用氮元素、减少氮污染已经成为当前环保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总的来说,氮元素在自然界和人类活动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是生命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但也是环境污染的源头之一。
只有合理利用氮元素、减少氮污染,才能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希望未来能够加强氮元素研究,推动环保工作,为建设美丽地球做出更大的贡献。
氮元素全部知识点总结

氮元素全部知识点总结1. 氮元素的基本性质氮元素是地球上自然存在的元素之一,它的原子序数为7,原子量为14.007 u,是在化学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15族元素。
在常温下,氮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它在空气中占据了78%的比例。
氮气的沸点为-195.8°C,熔点为-210°C。
与大部分其他气体一样,氮气是不可燃的,不支持燃烧。
2. 氮元素的化合物氮元素主要形成的化合物包括氨、硝酸、硝酸盐等。
其中,氨是氮元素最常见的化合物之一,它是由一个氮原子和三个氢原子组成的化合物。
氨在农业中用作化肥,同时也是工业上的重要化学原料。
硝酸是另一种重要的氮化合物,它主要用于生产肥料和炸药。
硝酸盐则是硝酸和金属离子结合形成的化合物,常见的硝酸盐包括硝酸钠、硝酸铵等,它们也被广泛应用于农业和工业。
3. 氮元素的应用氮元素在农业、工业、医药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农业中,氮元素主要以化肥的形式施用于土壤,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在工业上,氮元素被用于合成化肥、硝酸、氨、硝酸盐等化学品。
此外,氮气也被用于气体保护焊接和气铁器。
在医药领域,氮元素被用于制备一些重要的药物,如硝化甘油等。
4. 氮元素与环境影响氮元素在地球生态系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同时过量的氮元素也会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通过人类活动排放的氮氧化物和氨等化合物,会导致土壤酸化和土壤养分失衡,对植物和水域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此外,过量的氮元素被排放到大气中也会导致大气污染问题,加剧酸雨等环境问题。
总的来说,氮元素是地球上非常重要的元素,它在生命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氮元素的深入了解和科学利用,可以更好地保护环境,维护地球生态平衡的稳定。
希望通过本文的总结,能够为读者提供了解氮元素的全面知识,进而更好地认识和关注这一重要元素。
氮元素简介

氮元素简介
氮(Nitrogen)是化学元素周期表中的第7个元素,符号N,原子序数7。
氮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在标准温度和压力下(25°C,1大气压)氮气是稳定的,占地球大气体积的大约78%。
氮是宇宙中第五丰富的元素,也是构成生命的基本元素之一。
物理性质
- 氮气(N2)是一种分子,由两个氮原子组成,是一个双原子分子。
- 氮气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惰性气体,不支持燃烧,也不与其他元素轻易反应。
- 氮气沸点为-195.79°C,在工业上常用液氮的形式存在,由于其低温性质,液氮常用于制冷和医疗 applications。
化学性质
- 虽然氮气在常温下不活泼,但在高温或放电条件下,氮气可以与氧气和其他元素发生反应。
- 氮是形成氨基酸、蛋白质和核酸等重要生物分子的关键元素。
- 氮的化合物在自然界和工业中都非常重要,包括氨(NH3),硝酸(HNO3)和硝化作用中的中间产物。
工业应用
- 氮气在工业上广泛用作保护气体,以防止金属在焊接和热处理过程中与氧气反应。
- 氨是合成尿素、硝酸和其他化学品的重要原料,这些化学品用于肥料和工业溶剂。
- 氮气也被用作食品保鲜的防腐剂,因为它的化学稳定性可以防止食品变质。
生物作用
- 植物通过根部的根瘤菌固定大气中的氮气,转化为可利用的氨,这是植物生长和发育所必需的。
- 动物通过食用植物或食用其他动物来获取氮,氮是构成它们体内蛋白质和核酸的重要成分。
由于氮在地球生态系统中的循环至关重要,人类活动对氮循环的影响,如化石燃料的燃烧和农业肥料的使用,已经成为环境科学研究的重要议题。
氮元素完全燃烧产物

氮元素完全燃烧产物
氮元素在完全燃烧时的产物是氮气(N2)。
当氮元素与氧气(O2)反应时,会生成氮气。
化学反应方程式如下:
N2 + O2 → 2NO2
在一些特殊条件下,氮气(N2)也可以进一步与氧气(O2)反应形成其他氮氧化物。
这些氮氧化物包括:
1. 一氧化氮(NO):当氮气和氧气在高温下反应时,会生成一氧化氮。
化学反应方程式如下:
N2 + O2 → 2NO
2. 二氧化氮(NO2):一氧化氮进一步与氧气反应,可以形成二氧化氮。
化学反应方程式如下:
2NO + O2 → 2NO2
3. 三氧化二氮(N2O3):当氮气和氧气在低温下反应,可以生成三氧化二氮。
化学反应方程式如下:
N2 + O2 → 2N2O3
4. 二亚硝酸(HNO2):一氧化氮和水反应,可以生成二亚硝酸。
化学反应方程式如下:
3NO + H2O → 2HNO2 + NO
总的来说,在完全燃烧条件下,主要的氮元素燃烧产物为氮气(N2),而在特殊条件下,还可以生成其他氮氧化物。
氮元素知识点总结

氮元素知识点总结氮元素是化学元素周期表中的第七个元素,原子序数为7,化学符号为N。
它是地壳中广泛存在的一种元素,占地壳总重量的约78%,是空气中的主要成分之一。
氮元素在生物体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生命的基本组成部分之一。
1. 氮元素的特性氮元素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在常温下为双原子分子N2。
氮气是一种不活泼的气体,不易与其他元素发生化学反应,因此被称为惰性气体。
氮气具有弹性,可被液化成液态氮。
2. 氮元素的发现氮元素最早是由苏格兰化学家丹尼尔·隆德斯特德在1772年通过将氧气和一些物质反应而得到的。
他将一只蜡烛放在一个密封的容器中燃烧,然后收集生成的气体。
他发现这种气体不能支持燃烧,也不能使动物在其中生存,因此将其称为“无味燃素”。
3. 氮元素在生物体系中的作用氮元素是生命体系中的重要元素之一,是蛋白质、核酸、氨基酸等生物分子的主要组成成分。
生物体内的氮元素主要来源于土壤中的无机氮化合物,如亚硝酸盐、硝酸盐、氨等,这些无机氮化合物通过植物的吸收和利用进入生物体系中,并随着食物链的传递而进入更高级生物体内。
氮元素的循环在生态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4. 氮元素的工业应用氮元素在工业中有广泛的应用,主要包括合成氨、合成硝酸、合成氮化合物等。
合成氨可以用于生产化肥,合成硝酸可以用于制备硝化甘油等爆炸物,合成氮化合物可以用于合成化工产品和材料。
5. 氮元素的环境问题氮元素在环境中的循环和利用受到了人类活动的干扰,大量化肥的施用、工业污染等导致了土壤和水体中氮元素的过量积累,引发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如土壤酸化、水体富营养化等。
因此,有效管理和利用氮元素资源,减少人为的氮元素排放成为了当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
总的来说,氮元素是地球上广泛存在的一种元素,它在生命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在工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然而,氮元素的循环和利用受到了人类活动的干扰,导致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氮族元素总结

物理性质 :
N2 P 白磷:白 色或黄色 红磷:红 棕色 固体 As Sb Bi 银白色 或微显 红色 固体
颜色
无色
灰砷: 灰色
银白色
状态 密度 熔点、 沸点
气体
逐渐升高,而后按 Sb、Bi的顺序逐渐降低
氮气
物理性质: 纯净的氮气是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氮气在 水中的溶解度很小.在常压下,经降温后,氮气变 成无色液体,再变成雪花状固体. 分子结构: 氮分子(N2)的电子式为,结构式为N≡N.由于N2分 子中的N≡N键很牢固,所以通常情况下,氮气的化 学性质稳定、不活泼.
氮族元素及其化合物
氮族元素:
包括:氮(7N)、磷、(15P)、砷(33As)、锑(51Sb)、铋(83Bi) 位置:第VA族 原子结构: (1)相似性:①最外层电子数均为5个;②主要化合价:氮有 -3、+1、+2、+3、+4、+5价;磷和砷有-3、+3、+5价; 锑、铋有+3、+5价. (2)递变规律:按氮、磷、砷、锑、铋的顺序,随着核电荷数 的增加,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失电子能力增强, 得电子能力减弱,非金属性减弱,金属性增强.在氮族元素 的单质中,氮、磷具有较明显的非金属性;砷虽然是非金属, 但有一些金属性;锑、铋为金属
氮气的化学性质
①N2与H2化合生成NH3 N2 +3H 2NH3 说明 该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是工业合成氨 的原理. ②N2与O2化合生成NO: N2 + O2 2NO 说明 在闪电或行驶的汽车引擎中会发生以上 反应.
氮气的用途:
①合成氨,制硝 ②代替稀有气体作焊接金属时的保护气,以防止金 属被空气氧化; ③在灯泡中填充氮气以防止钨丝被氧化或挥发; ④保存粮食、水果等食品,以防止腐烂; ⑤医学上用液氮作冷冻剂,以便在冷冻麻醉下进行 手术; ⑥利用液氮制造低温环境,使某些超导材料获得超 导性能.
氮元素的形态-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氮元素的形态-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氮是自然界中常见的元素之一,作为生命体和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氮元素的存在形态和循环方式对地球生态系统的平衡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对氮元素的形态、在自然界中的循环以及对环境的影响进行深入探讨,旨在揭示氮元素在生态环境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通过对氮元素的研究,可以更好地认识和利用自然界中的资源,同时也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本文将首先介绍氮元素的存在形态,包括氮气、氨、硝酸盐等形式,然后探讨氮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循环过程,包括氮的固氮、腐解、硝化、还原等过程,最后分析氮元素对环境的影响,包括对水体、土壤和大气的影响。
通过对氮元素形态和循环过程的全面了解,可以更好地认识氮元素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和对环境的影响,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1.3 目的目的部分的内容应该明确阐述本文的写作目的,即对氮元素的形态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分析,包括氮元素存在的不同形态、在自然界中的循环过程以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氮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态和重要性,促进人们对氮元素的认识和理解,以便更好地保护环境和促进可持续发展。
2.正文2.1 氮元素的存在形态氮元素在自然界中存在着多种形态,主要包括氮气(N2)、氨(NH3)、硝酸盐(NO3-)、亚硝酸盐(NO2-)、氮化合物和有机氮。
其中,氮气是大气中最主要的氮形态,占据了大气中78的成分,是地球上最丰富的元素之一。
氮元素的有机形态主要存在于植物和动物的生物体内,以及土壤中的有机物中。
此外,氮元素还以无机形式存在于土壤中的氨、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等形式。
这些形态的存在对于生物体和生态系统的生长和营养具有重要意义。
2.2 氮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循环氮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循环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过程。
氮元素主要以气体氮的形式存在于大气中,占据了大气中78的成分。
在自然界中,氮元素通过氮固定、氮硝化、氮化还原等过程不断循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催化剂(铂)的作用下,氨与空气中的氧作用生成NO。4NH3+5O2
Pt
△
4NO +6H2O
1.氨(NH3)
(4) 氨的实验室制法 实验室常用铵盐与碱在加热条件下制取氨气,如图所示。
2 NH 4Cl Ca(OH) 2
△
2 NH3 CaCl 2 2H2O
生成的氨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如图所示。
三、氨和铵盐
氨是氮肥工业的基础,是制造硝酸、铵盐等的重要原料, 也是合成纤维(锦纶、腈纶)、合成树脂、合成橡胶等的常用原 料。液氨还可用作制冷剂。
铵盐中最重要的是硝酸铵和硫酸铵,主要用作肥料,硝酸 铵还可用来制造炸药。氯化铵可用于印染和制造干电池的燃料。
三、氨和铵盐
1.氨(NH3)
(1) 氨的物理性质 氨是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在相同条件下,比 同体积的空气轻。 氨极易溶于水,在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可溶解700体积氨。 氨的水溶液叫做氨水。
第三节 氮
一、氮族元素简介
元素周期表中的ⅤA元素统称氮族元素,包括氮(N)、磷 ( P)、砷(As)、锑(Sb)、铋(Bi) 5种元素。
第三节 氮
一、氮族元素简介
氮(N)、磷(P)、砷(As)、锑(Sb)、铋(Bi)的原子结构示 意图如下:
7N +7 2 5 15P +51 2 8 18 18 5 +15 2 8 5 33As +33 2 8 18 5
NH 4Cl NaOH
△
NH3 NaCl H 2O
三、氨和铵盐
(2)铵盐受热易分解 NH4Cl
△
NH3 +HCl
NH3和HCl遇冷会重新结合成NH4Cl 。
NH4HCO3
△
NH3 +H2O+CO2
第三节 氮
四、硝酸
硝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也是工业上重要的“三酸”之一。
纯硝酸是无色、易挥发、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
二、氮气
2.氮气的化学性质
(1) 氮气与氢气反应
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作用下,氮、氢直接化合生成氨。 工业上用这个反应来合成氨。
N 2 3H 2
催化剂 高温高压
2NH 3 92.38 kJ / mol
(2) 氮气与氧气反应 在放电条件下,氮气能和氧气直接合成为无色的NO。
N2 O2
放电
2NO
△
NH3 H 2O
1.氨(NH3)
(2) 氨的化学性质 ② 氨与酸反应
取两根玻璃棒分别蘸取浓氨水和浓盐酸,使两根玻璃棒接 近,观察有何现象?
氨与氯化氢的反应
可以看到,在玻璃棒之间产生白烟。 这是由于氨气与氯化氢气体化合生成了微小的氯化铵晶体。
NH 3 HCl NH 4 Cl
1.氨(NH3)
二、氮气
2.氮气的化学性质
N
N
氮气的电子式 氮分子中的两个氮原子以共价叁键相结合,因此,氮分子 在通常状况下很稳定,既不可燃、不助燃,也很难参加化学反 应。 由于氮的化学惰性,常用作保护气体。以防止某些物体暴 露于空气时被氧所氧化,用氮气填充粮仓,可使粮食不霉烂、 不发芽,长期保存。 在高温或一定条件下氮气的反应能力增强,能与氢气、氧 气、金属等发生化学反应。
第三节 氮
学习目标
1. 了解氮族元素的概念 2. 了解氮气与氢气、氧气的反应 3. 了解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4. 理解氨的性质,了解氨的实验室制法 5. 理解铵盐的性质及铵根离子的检验
6. 理解硝酸的酸性、不稳定性和氧化性
第三节 氮
氮占地壳总量的0.0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就是氮气, 约占空气体积的78%。氮是构成人体和动物体内蛋白质的重要 元素。 氮和氮的化合物如氨、硝酸、氮肥、炸药以及蛋白质、核 酸等在工农业生产、国防和生命科学研究等领域中都有重要的 用途。 在了解氮族元素的同时,主要学习氮及其化合物的知识。
常压下冷却到–33.35 ℃,凝结成无色液体,同时放出大量 的热。 液态氨气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因此,氨可用作制冷剂。
1.氨(NH3)
三、氨和铵盐
(2) 氨的化学性质 ① 氨与水反应
在干燥的圆底烧瓶里充满氨,用带尖嘴的玻 璃管和滴管(滴管里预先吸入水)的塞子塞紧瓶口。 立即倒置烧瓶,把玻璃管插入滴有酚酞试液的水 里。挤压滴管的胶头,使少量水进入烧瓶,观察 有何现象? 可以看到,烧杯里的水沿玻璃管迅速上升,并在烧瓶中形 成红色喷泉,如图所示。
三、氨和铵盐
2.铵盐
铵盐由铵离子 ( NH 4 ) 和酸根组成。铵盐都是晶体,易溶于 水。 (1)铵盐能与碱反应
铵盐的重要化学特性是和碱作用逸出氨气。生成的氨气能 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可利用这一性质来鉴定铵离子的 存在。 鉴定铵离子的方法是将铵盐和氢氧化钠共热,放出的氨气 可以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一、氮族元素简介
氮族元素主要性质比较
元素 名称 氮 磷 砷 锑 铋 元素 符号 N P As Sb Bi 熔点 /℃ –209.86 (白)44.1 (红)590 817 630.74 271.3 沸点 /℃ –195.8 (白)280 (灰)613 1 750 1 560 主要化合价 –3 +1 +2 +3 +4 +5 –3 +3 +5 –3 +3 +5 (–3) +3 +5 (–3) +3 (+5) 颜色和状态
(2) 氨的化学性质 ② 氨与酸反应
氨气与其他酸溶液反应,可制得相应的铵盐。
NH 3 HNO 3 2 NH 3 H 2SO 4 NH 4 NO 3 (NH 4 ) 2 SO 4
1.氨(NH3)
(3) 氨与氧气的反应 氨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纯氧中可以燃烧,发出黄色火焰。
4NH3+3O2
点燃
2N2 +6H2O
无色气体 白色蜡状固体 (白磷) 灰砷:灰色固 体 银白色金属 略显粉红色金 属
第三节 氮
二、氮气
1.氮气的物理性质
氮气常温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不能供人类及动物呼 吸。 氮气比空气稍轻,在100 kPa、–195.8 ℃时变为无色液体, –209.86 ℃时变成雪状固体。 氮在水中溶解度很少,通常状况下,1体积水大约只溶解 0.02体积的氮气。
C(灼热) 4HNO 3 (浓) CO 2 4NO2 2H2O
自然界的氮循环
大气中的氮 制造蛋白质 雷电作用 工业固氮 动物摄食
生物固氮 (豆科植物的根瘤)
动物排泄 物 及遗体
植物遗体
被细菌 分解
氨或铵盐 亚硝酸盐 硝酸盐
1.氨(NH3)
(2) 氨的化学性质 ① 氨与水反应
在上述演示实验中,为什么会形成喷泉?喷出的水为什么 会变成红色? 因为氨在水中溶解度极大,当滴管中的水挤入烧瓶时,氨 迅速溶解,导致烧瓶内压力减小,在大气压作用下,烧杯中的 水沿玻璃管迅速喷入烧瓶,形成喷泉。 又因氨与水反应生成一水合氨(NH3 · H2O),它能部分电 离出铵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遇酚酞显红色。
Cu 4HNO3 (浓) 3Cu 8HNO 3 (稀) Cu(NO3 ) 2 2NO2 2H2O 3Cu(NO3 ) 2 2NO 4H2O
四、硝酸
2.氧化性
冷的浓硝酸与浓硫酸一样,能使金属铁、铝等金属发生 “钝化” 。因此可用铝槽车贮运浓硝酸。
浓硝酸与浓盐酸的混和物(体积比为1׃3 )称为“王水”。它 的氧化能力更强,使一些不溶于硝酸的金属如金、铂等溶解。 硝酸能使许多非金属如碳、硫、磷等氧化。例如:
4HNO 3
△ 或光照
4 NO 2 O 2 2H2O
硝酸越浓越易分解,为了防止硝酸分解,必须把它装在棕 色瓶里,贮放在阴凉避光处。
四、硝酸
2.氧化性
浓、稀硝酸都有氧化性,几乎能与所有的金属(除金、铂 等)和非金属直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在两支放有铜片的试管里,分别加入少量浓硝酸和稀硝酸, 观察有何现象? 可以看到浓硝酸和稀硝酸都能与铜反应,浓硝酸反应剧烈, 有红棕色的气体产生。
1.氨(NH3)
(2) 氨的化学性质 ① 氨与水反应
氨与水生成 NH3 · H2O的反应式:
NH 3 H 2 O NH 3 H 2 O
NH OH 4
氨水的电离方程式: NH 3 H 2O
氨水具有弱碱性,是一种弱碱,具有碱的通性。氨水很不 稳定,受热易分解成氨气。
NH 3 H 2O
51Sb
83Bi
+83 2 8 18 32 18 5
它们最外层都有5个电子,最高正化合价+5,最高价氧化 物的通式是R2O5 ,非金属元素的最低化合价-3,氢化物的通 式为RH3。
第三节 氮
一、氮族元素简介
氮族元素随着电子层数的增加非金属性逐渐减弱,从典 型的非金属元素过渡到金属元素,其中氮、磷是典型的非金 属元素,砷虽为非金属元素,但非金属性很弱。锑、铋为金 属元素。 氮族元素相应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比同周期的卤族、氧 族弱,酸性强弱的顺序是: HClO4 > H2SO4 > H3PO4
二、氮气
2.氮气的化学性质
NO容易继续与氧气反应生成红棕色的NO2。
2NO O2
NO2和水作用生成HNO3。
3NO 2 H 2 O
2NO2
2HNO 3 NO
在水力发电很发达的国家,这个反应已用于生产硝酸。 在雷雨天,闪电使大气中产生NO并进一步氧化,再转化 为硝酸或硝酸盐等。据估算,每年因雷雨而渗入大地的氮肥约 有4亿吨。
市售浓硝酸质量分数约为65%,质量分数大于86%的浓硝 酸极易挥发,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酸雾,故称为发烟硝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