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最新子宫脱垂诊断及治疗标准流程图
子宫脱垂患者疾病诊断与护理PPT课件

注意事项
经验指导
子宫旁和阴道上方两侧的结缔组织损伤,主韧带和宫骶韧带复合体完整性 缺失以及盆膈薄弱等可导致子宫和阴道穹隆位置下移。已证实单纯子宫切 除术对盆底修复改善无任何意义。
注意事项
经验指导
为了达到手术后盆底支持结构完整的解剖重建及功能更新,手术者必须于术前认 真评估每例患者的每一类型盆底缺陷的原因,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恰当 的手术方式。如对单纯阴道前后壁膨出的患者,可行桥式网片修补以修补阴道前 后壁;对穹隆脱垂和肠膨出的患者,宜行经阴道后路悬吊术及桥式网片修补;对 需要保留子宫的患者,则建议采用改良的术式,即根据盆底不同类型的缺陷,确 定一个整体化的手术方案。
诊断
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有尿潴留患者行尿常规检查;拟手术患者 行术前常规检查。
特殊检查。B超检查了解子宫、附件、膀胱情况,有张力性尿失 禁才行尿动力学检查。对老年患者除常规术前检查外。需行心肺 功能检查及糖耐量检查。
诊断
诊断要点
1
根据临床特点诊断并不困难,妇科检查时应对子宫 脱垂予以分度,并了解膀胱、直肠膨出情况及会阴
子宫颈延长。用探 针或 B超检查可 确诊。
03
病情观察
病情观察
诊断明确,已手术患者注意术后阴 道出血情况及排尿情况;术后定期 随访,注意有无复发;未手术患者
注意病情有无加重。
诊断未明确者,仔细检查以明确诊 断。
04
病历记录
病历记录
01
门诊病历的书写。子宫脱垂多见于老年患 者,应详细记录患者发病以来的身体情况, 同时应记录有无尿失禁等症状。了解内科 合并症病史,有无慢性咳嗽、便秘等增加 腹压的病史。内科疾病的发病年限、治疗、 控制的情况。工作或以往工作性质、条件、 营养等状况。
子宫脱垂培训演示ppt课件

分娩损伤、长期腹压增加、盆底组织 发育不良或退行性变等。
临床表现及分型
临床表现
分型
Ⅰ度
Ⅱ度
Ⅲ度
患者自觉腹部下坠,腰 酸、走路及下蹲时更明 显。轻度脱垂者阴道内 脱出物在平卧休息后能 自行还纳,严重时脱出 物不能还纳,影响行动 。
根据脱垂的程度可分为3 度
轻型:宫颈外口距处女 膜缘<4cm,未达处女 膜缘;重型:宫颈已达 处女膜缘,阴道口可见 宫颈。
磁共振成像(MRI)
MRI检查可以提供更详细的软组织对比度,有助于更准确地评估子宫脱垂的情 况。
实验室检查
尿常规检查
了解患者有无尿路感染等 情况。
阴道分泌物检查
检查阴道分泌物的性状、 颜色等,以排除阴道炎等
疾病。
激素水平检测
检测患者的雌激素、孕激 素水平,以了解患者的内
分泌状况。
03
子宫脱垂治疗方案及原则
性生活障碍
子宫脱垂会影响阴道的紧 致度和弹性,导致性生活 质量下降,出现性交疼痛 等问题。
预防措施建议
加强盆底肌肉锻炼
通过凯格尔运动等锻炼方 式,增强盆底肌肉的力量 和弹性,预防子宫脱垂的 发生。
避免重体力劳动
减少长时间站立、重体力 劳动等增加腹压的活动, 以降低子宫脱垂的风险。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合理饮食、充足睡眠、适 度运动等健康生活方式有 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预 防子宫脱垂及其并发症。
治疗原则与注意事项
01 个体化治疗
根据患者的年龄、生育要求、 身体状况等因素,制定个体化 的治疗方案。
02 综合考虑
在选择治疗方法时,应综合考 虑患者的症状、脱垂程度、生 活质量等因素。
03 术后随访
子宫脱垂诊断及治疗标准流程审批稿

子宫脱垂诊断及治疗标准流程YK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YKK5AB- YKK08- YKK2C- YKK18】子宫脱垂(2016年版)一、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子宫脱垂,需要住院手术治疗。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着,人民卫生出版社)症状:阴道有肿物脱出;体征:阴道、宫颈、子宫脱出于阴道口外;辅助检查:超声、盆腔MRI(必要时)。
(三)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符合子宫脱垂;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四)标准住院日。
≤10天(五)住院期间的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1)血常规、血型;(2)尿常规;(4)生化检查(包括电解质、肝肾功能、血糖);(5)凝血功能;(6)感染性疾病筛查(如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7)心电图;(8)胸部X光片;(9)超声检查;(10)宫颈脱落细胞防癌检查;2.根据患者病情进行的检查项目超声心动图、肺功能、血气、阴道清洁度检查、冠脉CT等(六)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患者的年龄、生育要求、经济条件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国卫办医发〔2015〕43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和使用时间。
(八)手术日。
1.麻醉方式:麻醉医生制定2.术中用药:必要时(肾上腺素生理盐水)水垫3.术中输血:视术中情况定。
4.病理:术中、术后病理检查。
(九)术后恢复。
1.必须复查的项目:血常规、尿常规、凝血功能(必要时)、电解质(必要时)等检查。
2.术后用药:根据情况补液、补充电解质、护胃等治疗。
3.抗生素使用: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国卫办医发〔2015〕43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和使用时间。
产后子宫脱垂疾病演示课件

加强孕期保健教育
孕期营养指导
合理饮食,控制体重增长,避免胎儿过大对盆底 组织造成过度压迫。
盆底肌肉锻炼
孕期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凯格尔运动等盆底肌肉锻 炼,增强盆底组织支持力。
避免重体力劳动
孕期避免长时间站立、重体力劳动等增加腹压的 活动,以减轻盆底组织负担。
提高产科医生技术水平
规范手术操作
剖宫产手术中应规范操作,减少对盆底组织的损伤。
家属参与及心理支持
家属参与
家属应积极参与产妇的康 复训练过程,提供必要的 帮助和支持。
心理支持
家属和医护人员应关注产 妇的心理状态,提供心理 支持和疏导,帮助产妇保 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沟通交流
家属应与产妇保持良好的 沟通交流,了解她的需求 和感受,共同应对康复过 程中的挑战。
定期复查与随访管理
定期复查
个性化预防措施
02
根据高危人群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预防措施,如加强盆
底肌肉锻炼、使用子宫托等。
定期随访与评估
03
对高危人群进行定期随访和评估,及时发现并处理子宫脱垂问
题,避免病情恶化。
06 总结与展望
当前存在问题和挑战
诊断和治疗不足
目前对产后子宫脱垂的诊断和治疗手段相对有限,很多患者未能 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产后子宫脱垂
汇报人:XXX 2024-01-15
目录
• 子宫脱垂概述 • 产后子宫脱垂危险因素 • 产后子宫脱垂治疗方法 • 产后子宫脱垂康复训练与指导 • 产后子宫脱垂预防措施与建议 • 总结与展望
01 子宫脱垂概述
定义与发病原因
定义
子宫脱垂是指子宫从正常位置沿 阴道下降,宫颈外口达坐骨棘水 平以下,甚至子宫全部脱出于阴 道口以外。
最新子宫脱垂诊断及治疗标准流程

子宫脱垂(2016年版)一、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子宫脱垂,需要住院手术治疗、(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症状:阴道有肿物脱出;体征:阴道、宫颈、子宫脱出于阴道口外;辅助检查:超声、盆腔MRI(必要时)。
(三)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符合子宫脱垂;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她疾病诊断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得临床路径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四)标准住院日。
≤10天(五)住院期间得检查项目。
1、必需得检查(1)血常规、血型;(2)尿常规;(4)生化检查(包括电解质、肝肾功能、血糖);(5)凝血功能;(6)感染性疾病筛查(如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7)心电图;(8)胸部X光片;(9)超声检查;(10)宫颈脱落细胞防癌检查;2.根据患者病情进行得检查项目超声心动图、肺功能、血气、阴道清洁度检查、冠脉CT等(六)治疗方案得选择、根据患者得年龄、生育要求、经济条件等因素选择合适得手术方式、(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国卫办医发〔2015〕43号)执行,并根据患者得病情决定抗菌药物得选择与使用时间。
(八)手术日。
1、麻醉方式:麻醉医生制定2。
术中用药:必要时(肾上腺素生理盐水)水垫3。
术中输血:视术中情况定。
4。
病理:术中、术后病理检查、(九)术后恢复。
1。
必须复查得项目:血常规、尿常规、凝血功能(必要时)、电解质(必要时)等检查。
2。
术后用药:根据情况补液、补充电解质、护胃等治疗。
3。
抗生素使用: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国卫办医发〔2015〕43号)执行,并根据患者得病情决定抗菌药物得选择与使用时间。
(十)出院标准。
1.患者一般情况良好,体温正常,完成复查项目。
2、伤口愈合好。
3。
没有需要住院处理得并发症与/或合并症。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子宫脱垂临床分度标准

子宫脱垂临床分度标准子宫脱垂是指由于盆底肌肉和韧带的松弛或损伤,导致子宫向下坠垂的一种疾病。
随着女性生育和年龄的增长,子宫脱垂的发病率逐渐增加,给女性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因此,对子宫脱垂进行临床分度标准的制定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一、轻度子宫脱垂。
轻度子宫脱垂是指子宫下段位于骶骨前旁间隙的鼓起。
患者一般只有轻微的坠胀感,子宫颈和阴道壁有轻度松弛,但在咳嗽或用力时子宫并不会下垂。
此时患者往往不会有明显的症状,只有在盆腔检查时才能发现子宫位置的异常。
二、中度子宫脱垂。
中度子宫脱垂是指子宫下段位于骶骨前缘或骶骨后旁间隙的鼓起。
患者常有明显的坠胀感,子宫颈和阴道壁有中度松弛,咳嗽或用力时子宫可下垂。
此时患者可能出现尿频、尿急、尿失禁等症状,甚至会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三、重度子宫脱垂。
重度子宫脱垂是指子宫下段位于阴道口以下的鼓起,甚至可外露于阴道口外。
患者常有明显的坠胀感,子宫颈和阴道壁有明显松弛,咳嗽或用力时子宫明显下垂。
此时患者不仅出现尿频、尿急、尿失禁等症状,还可能伴随着盆腔器官脱垂、便秘、性生活困难等严重并发症。
四、临床意义。
子宫脱垂的临床分度标准有助于医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准确评估,为合理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对于轻度子宫脱垂,可以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加强盆底肌锻炼等非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对于中度和重度子宫脱垂,可能需要考虑手术干预,如阴道前壁修补术、阴道后壁修补术或宫颈环扎术等。
因此,准确的分度标准有助于医生和患者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式,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总之,子宫脱垂临床分度标准的制定对于规范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提高医疗质量,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医生和研究人员的深入探讨和研究。
子宫脱垂诊断与治疗PPT

非手术治疗
子宫托:通过放置子宫托来支撑子宫,减轻症状 盆底肌肉锻炼:通过锻炼盆底肌肉,增强盆底支持力 生物反馈疗法:通过生物反馈设备,帮助患者学会正确收缩盆底肌肉 电刺激疗法:通过电刺激,增强盆底肌肉的力量和耐力
手术治疗
手术方式:子宫切除术、子 宫固定术、阴道封闭术等
手术适应症:中重度子宫脱 垂,保守治疗无效
单击 子宫脱垂的治疗
子宫脱垂的诊断
子宫脱垂的预防 与康复
症状诊断
子宫脱垂:子 宫从正常位置 下降到阴道内
症状:阴道脱 出物、尿频、 尿急、尿痛、
便秘等
检查:妇科检 查、超声检查、
MRI等
诊断:根据症 状和检查结果
进行诊断
体检诊断
病史询问:了解患者是否有生育史、分娩方式、盆底肌损伤等 体格检查:观察患者是否有阴道脱出物、子宫脱垂程度等 辅助检查:包括超声检查、盆底肌电图等 诊断标准: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结果,判断是否患有子宫脱垂
影像学诊断
超声检查:观察子宫位置、形态、大小等 X线检查:观察子宫位置、形态、大小等 MRI检查:观察子宫位置、形态、大小等 核素扫描:观察子宫位置、形态、大小等 宫腔镜检查:观察子宫内膜情况 腹腔镜诊断
子宫脱垂是指子宫从正常位置下降到阴道内或阴道外 病因包括分娩损伤、盆底肌肉松弛、肥胖、长期便秘等 症状包括阴道脱出物、腰酸背痛、尿频尿急等 诊断方法包括妇科检查、超声检查、MRI等
电刺激治疗:通过电刺激,增强盆底肌肉力量,改善症状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子宫脱垂,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子宫切除、子 宫固定等
预防措施
避免长期站立或负重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避免 吸烟、饮酒等
加强盆底肌肉锻炼,如凯格尔 运动
最新中医治疗子宫脱垂

一、定义
子宫脱垂:子宫从正常位置沿阴道下降,
宫颈外口达坐骨棘水平以下,甚至子宫全 部脱出阴道口外
常合并: 阴道前壁膨出(膀胱膨出) 阴道后壁膨出(直肠膨出)
• 中医认为,子宫脱垂是由于气虚下陷、肾虚、带脉失 约、冲任虚损,损伤胞络及肾气,而使子宫失于维系 所致。
五、中医辨证治疗
结束语
谢谢大家聆听!!!
18
六、针灸治疗
• 取穴
• 主穴:百会、气海、子宫、关元、大赫、三阴交 、维道、曲骨、横骨。
• 配穴:足三里、肾俞、太溪、脾俞。 • 可配合艾灸治疗。
七、其它治疗
• 按摩:按摩就是一种子宫脱垂保守治疗方法,具体做法为 病人仰卧、两膝屈曲,使用拇指跟其余四指相对,然后女 性在小腹部提拿振颤肌肉数次,做这个动作的时候一定要 缓慢。然后使用手掌小指侧自耻骨联合向上推按数次,此 时使用的力量应该柔和。最后病人俯卧,使用手掌按揉腰 骶部数次,对于痛点部位多施手法进行按摩的工作。
八、西医治疗
• 2.手术治疗 • 因手术后对再次阴道分娩有一定影响,故手术仅适用于严重病
例及不再生育的妇女。 • 根据子宫脱垂的病因、病情严重程度、有无其他周围脏器膨出
、有无生育要求等各方面条件,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以达到 恢复正常解剖及其功能的目的。包括缩短松弛的主韧带,以改 进子宫的支持力量;纠正子宫形态异常,如子宫颈已延长肥大 者,必须切除部分子宫颈,以恢复宫颈正常长度;缩短耻骨膀 胱宫颈筋膜,加强前阴道壁的支持力;缝合耻骨尾骨肌裂隙, 重新建立功能良好的会阴体。
• 刮痧:刮痧也是一种子宫脱垂保守治疗方法,中等强度使 用刮大椎、肩井、大杼、膏肓、经穴等,刮痧的时候应该 轻刮百会、关元至维道、三阳交、足三里等部位,这对于 缓解症状是具有一定帮助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子宫脱垂(2016年版)
一、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子宫脱垂,需要住院手术治疗。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
症状:阴道有肿物脱出;
体征:阴道、宫颈、子宫脱出于阴道口外;
辅助检查:超声、盆腔MRI(必要时)。
(三)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符合子宫脱垂;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四)标准住院日。
≤10天
(五)住院期间的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
(1)血常规、血型;
(2)尿常规;
(4)生化检查(包括电解质、肝肾功能、血糖);
(5)凝血功能;
(6)感染性疾病筛查(如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
(7)心电图;
(8)胸部X光片;
(9)超声检查;
(10)宫颈脱落细胞防癌检查;
2.根据患者病情进行的检查项目
超声心动图、肺功能、血气、阴道清洁度检查、冠脉CT 等
(六)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患者的年龄、生育要求、经济条件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国卫办医发〔2015〕43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和使用时间。
(八)手术日。
1.麻醉方式:麻醉医生制定
2.术中用药:必要时(肾上腺素生理盐水)水垫
3.术中输血:视术中情况定。
4.病理:术中、术后病理检查。
(九)术后恢复。
1.必须复查的项目:血常规、尿常规、凝血功能(必要时)、电解质(必要时)等检查。
2.术后用药:根据情况补液、补充电解质、护胃等治疗。
3.抗生素使用: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国卫办医发〔2015〕43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和使用时间。
(十)出院标准。
1.患者一般情况良好,体温正常,完成复查项目。
2.伤口愈合好。
3.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因化验检验异常需要复查,导致术前及术后住院时间延长;
2.有影响手术的合并症,需要进行相关的诊断和治疗;
3.因手术并发症需要进一步治疗;
4.术后病理提示为恶性,需要转入相应的路径进行治疗。
二、临床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子宫脱垂
行手术治疗
患者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1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