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特异性反应(免疫应答)
《特异性免疫应答》 讲义

《特异性免疫应答》讲义一、什么是特异性免疫应答在我们的身体里,有一种神奇而强大的防御机制,那就是特异性免疫应答。
简单来说,特异性免疫应答是机体针对特定的抗原物质产生的特异性免疫反应。
要理解特异性免疫应答,首先得知道什么是抗原。
抗原可以是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病原体表面的一些特殊蛋白质、多糖等分子,也可以是自身细胞发生变异产生的异常蛋白质。
当这些抗原进入我们的身体后,免疫系统就会被“激活”,启动特异性免疫应答来对抗它们。
特异性免疫应答有两个重要的特点。
一是特异性,它能够精准地识别和针对特定的抗原;二是记忆性,也就是说,如果我们的身体曾经接触过某种抗原,再次遇到时,免疫系统能够更快、更强地做出反应。
二、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类型特异性免疫应答主要包括两种类型: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一)细胞免疫细胞免疫主要由 T 淋巴细胞来执行。
当抗原被抗原呈递细胞(比如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等)摄取、加工和处理后,它们会将抗原信息呈递给 T 淋巴细胞。
T 淋巴细胞被激活后,会分化成不同的效应 T 细胞,比如细胞毒性 T 细胞。
细胞毒性 T 细胞能够直接识别并杀死被感染的细胞或者肿瘤细胞。
它就像是身体里的“杀手”,精准地攻击那些被病原体“入侵”的细胞,从而保护我们的身体。
(二)体液免疫体液免疫则主要依靠 B 淋巴细胞。
B 淋巴细胞在接触到抗原并在辅助性 T 细胞的帮助下,会被激活并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 B 细胞。
浆细胞能够产生抗体。
抗体是一种特殊的蛋白质,它们能够与抗原特异性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从而使抗原失去活性或者被其他免疫细胞清除。
记忆 B 细胞则具有记忆功能,当相同的抗原再次入侵时,它们能够迅速被激活并产生大量的抗体,快速清除抗原。
三、特异性免疫应答的过程特异性免疫应答是一个复杂而有序的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感应阶段、反应阶段和效应阶段。
(一)感应阶段在感应阶段,抗原呈递细胞会摄取、加工和处理抗原,并将抗原信息呈递给 T 淋巴细胞和 B 淋巴细胞,激活它们。
免疫学2(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 • • • • •
1.下列过程属于免疫中的第几道防线? ①胃液对病菌的杀菌作用 ②唾液中的溶菌酶对病原体的分解作用 ③巨噬细胞对细菌和病毒的吞噬 ④呼吸道纤毛对病菌的外排作用 ⑤皮肤的阻挡作用
第二节 特异性反应
(免疫应答)
第一课时
阅读课本50页《特异性免疫的作用》 部分,并思考以下问题:
二次抗原刺 激
• 抗原:
抗原表面决定抗原特异性的某些特定的化学结 构 机体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能与该抗原 • 抗体: 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
• 抗体的化学本质: 球蛋白
• 抗体的性质: 特异性 • 抗体的分布: 1)血清(主要) 2)组织液及外分泌液 3)过敏反应分布在某些细胞表面
B
非特异性免疫 来 源 对 象 遗传而来,先天性 的 对各种病原体都起 作用
特异性免疫 出生后形成的后天性的 免疫 对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
基 础 特 点
联 系
第一道和第二防线 出现快,作用范围 广,但强度较弱
第三道防线 出现较慢,针对性强, 作用强度大
起主导作用的是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是 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
抗原
进入人体
被体液中相应 的抗体消灭 体液免疫
被相应的 免疫细胞消灭 细胞免疫
效应B细胞产 生的抗体
效应T细胞
抗原 巨噬细胞 成熟B 淋巴细胞 致敏B 淋巴细胞 巨噬细胞膜上的抗原-MHC复合体 辅助性T细胞 白细胞介素-2 细胞毒性T细胞 多种蛋白质
记忆B细胞
效应B 细胞 抗体
效应细胞 记忆T细胞 毒性T细 胞识 别 靶细胞 (有抗原-MHC 的细胞或癌细胞)
进入人体
被体液中相应 的抗体消灭 体液免疫
高中生物 第三章《第二节 特异性反应(免疫应答)》课件20 浙科版必修3

第八章 免疫应答
免疫应答(Immune response,IR):抗原 性物质进入机体后激发免疫细胞活化、分 化和效应的过程称为免疫应答。
1. 非特异性免疫( non-specific immunity ):机 体与生俱有的针对众多病原微生物的防御功能。 • 又 称 先 天 性 免 疫 或 固 有 性 免 疫 ( innate immunity ) 或 天然 免 疫 、 自 然免 疫 ( natural immunity) • 特点:先天性,个体出生时就人人具有;非特 异性,对所有病原微生物都起作用。
活化巨噬细胞
C3b
非特异性抗感染免疫的作用时相
• 即刻非特异性免疫应答:感染发生的0~4 小时之内 • 早期非特异性免疫应答:感染发生的4 ~ 96小时之内 • 特异性免疫应答诱导阶段:感染发生的96 小时之后
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的关系 1.参与特异性免疫应答的启动
2.影响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类型
第一节非特异性免疫
一、非特异性免疫的组成 (一)、生理屏障作用 1.皮肤与粘膜:
(1)机械屏障作用:致密的上皮细胞组织及粘膜的 纤毛运动。 (2) 化学屏障作用:分泌杀菌物质;
• 如汗腺分泌乳酸,皮脂腺分泌脂肪酸、胃酸均 有一定的抗菌作用。 (3) 微生物屏障作用:正常菌群的拮抗作用,
(二)非特异性免疫细胞
不 杀 伤
(A)
MHC-I+ 细胞
(B)
MHC-I细胞
MHC-I
KIR识别对象是靶细胞 表面的MHC-I类分子。 正常表达MHC-I类分子 的细胞一般不会被NK细 胞杀伤
杀 伤 KAR
KIR
NK
NK
3.γδT细胞及其作用
• TCR 缺乏多样性,抗原识别谱窄,非特 异性
特异性免疫(时)-一等奖

第二节特异性反应(免疫应答)(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概述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的过程(2)比较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区别和联系(3)举例说出免疫接种的应用2、能力目标:(1)通过小组合作,制作特异性免疫过程的概念图模型,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2)学会运用特异性免疫的原理解决生活中的相关问题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关注特异性免疫与自身生活的密切联系(2)认同特异性免疫是生物体适应性的体现二、教学重难点概述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的过程三、指导思想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是以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为指导思想的,采取以学定教自主课堂,并配合使用电子白板交互教学。
学生学习新概念有一定的认知规律,需要从事实出发,经过逻辑推理和归纳概括生成概念,再在新情况中运用概念,直至新概念内化成自身概念体系的一部分。
因此,本节课以“免疫系统如何抵抗乙肝病毒”这一实际问题为线索,引导学生先复习非特异性免疫如何抵抗病毒,然后借助动画模型和教材插图等直观材料分别学习消灭乙肝病毒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最后,再用这一概念去解决其他实际问题----免疫接种,最终在理解基础上建构形成了特异性免疫的知识网络。
本节课选择非常常见的乙肝病毒作为线索,是因为乙肝病毒感染引起的特异性免疫非常有代表性,学生非常熟悉,且与切身生活相关,有探索的欲望。
本节课设计了学生活动,其意图在于促进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例如,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在铅画纸上,制作特异性免疫过程的概念图并进行展示和交流,这一活动既能促使学生梳理和建构知识体系,又能作为评价的依据,在活动过程中,学生的交流与合作等能力都得到了提升。
四、教学手段演示多媒体课件、自主制作和演示讲解模型、任务驱动法。
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3章第2节特异性免疫(免疫应答)(共29张PPT)

阅读课本P52—53,思考以下问题:
1. 细胞免疫过程涉及到哪些细胞? 2. 这些细胞在体液免疫过程中发挥什么作用?
细胞免疫
细胞免疫
抗原 被呑噬
消化 巨噬细胞
呈递
刺激
细胞毒性T细 胞
增殖 分化
促进
抗原—MHC 多种蛋白质
复合体
活化
我 如 愿 的 成 为一名 人民警 察了。 中 国 共 产 党 是中国 工人阶 级的先 锋队,是 中国各 族民利 益的忠 实代表 ,是中国社会主 义 事 业 的 领 导核心 。党的 最终目 标,是实 现共产 主义的 社会制 度。马 克思列 宁主义 揭 示 了 人 类 社会历 史发展 的普遍 规律,分 析了资 本主义 制度本 身无法 克服的 固有矛 盾 ,指 社 会 主 义社会 必然代 替资本 主义社 会、最 后必然 发展为 共产主 义社会 。《共
第二节 特异性反应
(免疫应答)
如果这两道防线都被攻破了,那我们 人体该怎么办?是不是真的无计可施了?
特异性反应是机体的第三道防线,是机体 与外来侵害物质(抗原)接触后获得的、有针对 性的特异性反应,即免疫应答。
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主要由淋 巴细胞来完成。
1、体内如何识别入侵者了?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
辅助性T细胞
B细胞
第二阶段
白细胞介素—2
致敏B细胞
记忆细胞
效应 B细胞
抗体
第三阶段
抗 原
抗体
抗体与抗原结合
抗体免疫的主要对象是细胞外病原体和毒素
体液免疫
课本P54图3-3
记忆细胞对抗原十分敏感,能“记住”入侵的抗原。对抗原的记
特异性反应

练一练:
3.下图表示病菌感染人体后,免疫细胞做出应答的部分过程。请 据图回答问题。 B (1)图中②为 细胞,④为 记忆B 细胞。 (2)⑦与④功能上的区别是 能否产生抗体和是否能直接识别抗原 ,由 ④分化为⑦的过程中,④细胞核内的mRNA 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 该分子的作用是作为 的模板。 翻译 (3)抗体从在细胞内合成到分泌至细胞外的过程为 胞吐作用 。 (4)过程③表示 增殖分化 ,过程⑤表示 识别 。
我国早在宋朝真宗时期,就已经采用了接种人 痘——即将轻型天花病人脓包中的浆液接种于 健康人的方法来预防天花。现在我们知道天花 是由天花病毒引起的那么,为什么接种过痘浆 的人就不会感染天花?
思考:天花病毒如何感染人体?
天花病毒侵入人体的过程
侵入 人 产生 天花病毒 体 (病原体) 天 花 抵抗天花病毒 病 的物质 消灭 毒 (特殊蛋白质)
• 抗体的形成:
B细胞
抗原
浆细胞
合成 分泌
抗体
• 抗体的分布: 1)血清(主要) 2)组织液及外分泌液
、 体 液 免 疫 的 过 程
3
成熟的B 淋巴细胞
活化
白细胞介素-2
致敏的B 淋巴细胞
分裂分化
浆细胞
记忆B细胞
B细胞的二次免疫
例:在教室里,甲和乙分别是丙的邻座。有一天,丙患了 感冒。两天后,甲也患了感冒,而乙则没有。乙说一星期 前他患过了感冒,现在已经痊愈了。请解释一下为什么乙 没有象甲那样患感冒? 出过天花或麻疹的人为什么会终身免疫? 抗 记忆细胞很快分裂产生新的效应B细胞和新的记忆细胞。 体 数 量
• 用未感染过病原体的健康小鼠A和B做实验,请回答:
注入S疫苗 • ⑴注射毒性强的S病原体后,由于 产生了抗体 ,所以B 鼠能正常生活,由于 体内没有抗体 ,A鼠则患S引起的传
高中生物PPT课件特异性免疫 (1)

•
•
抗原识别阶段:包括抗原的提呈及T/B细胞 特异性识别抗原。 活化、增殖、分化阶段:效应T/B细胞的形 成、记忆T/B细胞的形成,细胞因子或抗体 的分泌。 效应阶段:效应细胞和效应分子发挥作用。
体液免疫
被吞噬
抗原—MHC 降解(肽) 巨噬细胞 复合体
呈递
活化
辅助性T 淋巴细胞
分泌
刺激
抗 原
成熟B淋 巴细胞
识别
效应细胞 毒性T细胞
记忆细胞 分化 毒性T细胞
抗原
被抗体消灭
(二次应答)
如何判断是细胞免疫或是体液免疫?
(1)细胞免疫: 效应细胞毒T细胞、靶细胞、移植器官、 肿瘤细胞、胞内寄生菌如麻风杆菌、结 核杆菌等。
(2)体液免疫: B细胞、效应B细胞、抗体、血清治疗、抗 毒素等。
若是出现巨噬细胞和辅助性T细胞呢?
⑴B细胞自身识别抗原(被致敏) ⑵活化的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白细胞介素-2
• ⑵活化的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白细 2.细胞毒性 T-2 细胞细胞分裂的启动需要什么条件? 胞介素
⑴细胞毒性T细胞细胞自身识别抗原-MHC复合体 ⑵活化的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多种蛋白质。
四.淋巴细胞的分裂启动需要什么条件
抗原(或抗原-MHC复合体)
分泌
致敏B淋巴细胞 促进
分裂 分化
白细胞 介素—2
结合 中和 凝聚
抗体
效应 B淋巴细胞
分化
记忆 B淋巴细胞
沉淀或细胞
被清除
(二次应答)
细胞免疫
被吞噬
巨噬细胞 宿主细胞
降解(肽) 呈递
抗原—MHC 复合体
刺激
活化
辅助性T 淋巴细胞
分泌
第二节特异性反应(免疫应答)

人与细菌大战体液免疫情景一、准备分别写有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浆细胞、淋巴因子、抗体、抗原、细菌的各种纸片;分别写有第一次免疫反应和第二次免疫反应的标志牌。
12名学生演员和参与人员根据设计剧本进行排练。
二、过程设计1.第一次免疫反应人:“在我们人类生活中,细菌无处不在。
这时,一个细菌正靠近我们的身体,它通过了人类的第一道防线——皮肤和黏膜以及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现在它正在攻击我们的第三道防线——特异性免疫。
”吞噬细胞:“我是吞噬细胞,我每天在人体的体液中巡查,吞噬和消灭侵入人体的病原体。
”(忽然发现入侵的细菌,冲向前)“你是何方妖怪?”细菌:“别管我是谁,为了生存,我必须侵袭人类。
”吞噬细胞:“露出你的真面目吧!”吞噬细胞和细菌纠缠在一起,细菌的外衣被吞噬细胞扒掉,露出了抗原。
接着吞噬细胞将细菌拽向T细胞,对T细胞说:“他已经原形毕露了,赶紧想办法处理掉。
”T细胞对抗原说:“你不是我的菜,让我赶紧给我兄弟发信号,让他来收拾你。
”并大喊:“分泌淋巴因子。
”迅速将标有淋巴因子的纸条递到了B细胞手中。
B细胞看了看淋巴因子,说:“主人有危险,紧急行动变身!”随即变成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
记忆细胞仔细地观察抗原,说:“我是记忆细胞,我一定要牢牢地记住你。
”浆细胞:“我是浆细胞,我的任务是分泌抗体,杀灭抗原。
”抗体:“接下来看我的了。
”吞噬细胞:“让我来清理战场吧。
”随即将抗体与抗原结合后形成的沉淀吞噬处理掉。
2.第二次免疫反应过了一会,同样的抗原又侵入人体。
说:“上次我的兄弟被消灭了,这次我要报仇。
”记忆细胞跑上前去:“看我的超人变身。
”增殖和变身为记忆细胞和浆细胞。
浆细胞大喊:“分泌抗体,杀灭抗原。
”抗体:“又该我们战斗了,看我们的。
”吞噬细胞:“又一场激烈的战斗结束了,又该我来清理战场了。
”将抗体与抗原结合后形成的沉淀吞噬处理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特异性反应(免疫应答)❶鸟类体内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发育场所分别为( )A.骨髓胸腺B.胸腺骨髓C.腔上囊胸腺D.胸腺腔上囊❷下列细胞参与体液免疫过程并具有分裂能力的是( )A.巨噬细胞B.效应B淋巴细胞C.辅助性T细胞D.致敏B淋巴细胞❸产生和分泌大量抗体分子的细胞是( )A.巨噬细胞B.辅助性T细胞C.中性粒细胞D.浆细胞❹下列关于人体内MHC的说法,错误的是()A.MHC不能被自身的白细胞识别B.除同卵双胞胎以外,不同的人有不同的MHCC.MHC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产生D.MHC的本质是一种特异的糖蛋白分子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共同点是( )A.都能产生抗体B.都属于非特异性免疫C.免疫细胞都在骨髓中发育成熟D.都能产生记忆细胞❻能够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是()(1)巨噬细胞(2)辅助性T细胞(3)B淋巴细胞(4)记忆细胞(5)效应B细胞(6)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A.(1)(2)(3)(4)(5)(6)B.(2)(3)(4)(5)(6)C.(2)(3)(4)(6)D.(2)(5)(6)❼下列关于抗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所有的抗体分子都是蛋白质,抗体的分泌体现了质膜的结构特点B.效应B细胞(又称浆细胞)产生和分泌大量抗体分子,最终全部分布到血液中C.成熟的B淋巴细胞能合成与特定抗原结合的受体分子,也就是相对应的抗体分子D.每一种抗体分子的结合位点只能与一种抗原匹配,每一个抗体分子可以结合两个相同的抗原❽人体特异性反应过程中的细胞免疫中不会发生的是( )A.巨噬细胞吞噬和处理抗原B.细胞毒性T细胞膜的受体直接与相应的抗原结合C.辅助性T淋巴细胞分泌多种蛋白质促进细胞毒性T细胞的增殖分化D.活化的细胞毒性T细胞上存在抗原—MHC复合体的受体❾[2017·浙江金、丽、衢十二校联考]★病毒甲感染动物乙后,可引起乙的T淋巴细胞功能丧失,导致其患肿瘤病。
给新生的乙个体接种甲疫苗后,乙会产生相应抗体,可预防该肿瘤病,该抗体( )A.可由记忆B淋巴细胞分泌B.可裂解病毒甲C.主要存在于组织液中D.具有两个与抗原结合的相同位点[2017·浙江嘉兴模拟]下列关于巨噬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由单核细胞分化形成B.其吞噬过程体现了膜的流动性C.巨噬细胞有发达的溶酶体,能将吞噬的物质降解D.在机体对抗病原体的三道防线中均可发挥作用[2017·浙江六校联考]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的说法,正确的是( )A.巨噬细胞能够特异性识别抗原B.HIV表面的包膜及蛋白是其自身基因的表达产物C.细胞毒性T细胞能识别内环境中游离的病毒D.癌细胞表面的MHC发生改变,可以被人体免疫系统识别图3-2-1是人体体液免疫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图3-2-1(1)图中具有增殖分化能力的细胞是(填字母),能够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填字母)。
(2)人体患天花、伤寒等疾病后,终生不再感染。
当天花病毒再次入侵机体时,人体消灭病原体的主要过程是(用箭头和图中的文字、数字序号表示)。
(3)效应B细胞一般停留在淋巴结中,每秒钟能产生2000个抗体。
效应B细胞与分泌抗体相适应的细胞结构特点是。
(4)对于多数抗原来说,细胞C的活化需要两种信号刺激,一种信号是,另一种信号是。
若某人不慎感染了H7N9禽流感病毒,机体会产生相应的免疫应答。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病毒会在呼吸道和消化道腺体的分泌物中大量增殖B.成熟B淋巴细胞表面具有与该病毒特异结合的受体分子C.效应B细胞分泌的抗体能识别并结合抗原—MHC复合体D.细胞毒性T细胞接受辅助性T细胞的信号后即被激活[2017·浙江三地市联考]图3-2-2为机体在清除某种入侵的病毒时的一个环节,其中①与②是一组可相互识别的结构。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图3-2-2A.若①为抗原—MHC复合体,则甲细胞可能是巨噬细胞B.免疫应答时,巨噬细胞吞噬入侵的病原体并将其抗原分子降解为小分子肽C.若甲细胞为被病毒感染的体细胞,则乙细胞可能是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D.若乙为细胞毒性T细胞,当受到①的刺激后,迅速启动分裂分化过程用某种致病的病原体先后两次对机体进行免疫,分别检测机体血清中的抗体浓度,结果如图3-2-3所示,下列对图3-2-3分析错误的是( )图3-2-3A.b点是本实验的第2次免疫的时间点B.该机体被免疫之前可能未接触过该种病原体C.a、b两点发生的免疫反应过程是完全相同的D.第1次免疫时机体产生轻度病症,第2次免疫时则不一定会产生病症下列有关免疫的说法,正确的是( )A.成熟的B淋巴细胞能合成与特定抗原结合的抗体分子B.每个成熟的T淋巴细胞只带有对应于一种抗原的受体C.巨噬细胞在特异性免疫中的作用是吞噬入侵的病原体D.成熟的B淋巴细胞在白细胞介素-2的刺激下立刻启动细胞分裂[2017·浙江11月选考]★用同种小鼠为材料,分别进行4个与某种胞内寄生菌有关的免疫学实验。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给切除胸腺和未切除胸腺的两组小鼠,分别接种该菌,预测未切除组小鼠易感染该菌B.给注射和未注射抗T细胞抗体的两组小鼠,分别接种该菌,预测注射组小鼠易感染该菌C.给注射和未注射感染过该菌小鼠的血清的两组小鼠,分别接种该菌,预测注射组小鼠易感染该菌D.给注射和未注射感染过该菌小鼠的T细胞的两组小鼠,分别接种该菌,预测注射组小鼠易感染该菌我国高度重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防控工作,为了研制抗猪蓝耳病的灭活病毒疫苗,研究人员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用实验动物检测机体受疫苗刺激后产生抗体的能力。
(1)实验原理:①通过接种疫苗,灭活的猪蓝耳病病毒进入实验猪体内刺激B淋巴细胞,使B淋巴细胞增殖并分化,产生效应B细胞和,效应B细胞分泌相应的。
②当同种病毒再次入侵机体时,机体产生免疫的特点是,特异性免疫包括。
(2)实验过程:①分组:将健康的、生长状况相似的实验猪分为两组,每组若干头且两组数量相等。
②处理:对照组的处理:接种不含疫苗的无毒性接种物,一段时间后, 。
实验组的处理: ,一段时间后,接种猪蓝耳病病毒。
(3)实验结果:指标: 。
若该疫苗可以刺激实验猪产生足够多的抗体,则实验组比对照组猪的要高。
(4)问题讨论:为确定该疫苗的有效浓度,应如何处理?1.C[解析] 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都起源于骨髓中的淋巴干细胞。
其中一部分淋巴干细胞在发育过程中先进入胸腺,在此增殖分化,发育成熟,形成T淋巴细胞。
另一部分淋巴干细胞,在鸟类中是在腔上囊发育成熟,形成B淋巴细胞。
2.D[解析]四个选项中的细胞都参与体液免疫,但具有分裂能力的只有致敏B淋巴细胞。
3.D[解析]巨噬细胞是专职负责抗原提呈,清理垃圾废物和死细胞,A项错误;辅助性T细胞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均会分泌一些物质,促进相应细胞增殖分化,但辅助性T细胞不会分泌抗体,B 项错误;中性粒细胞与病原体的吞噬和消化有关,C项错误;浆细胞产生和分泌的抗体广泛分布于血液和体液中,D项正确。
4.A[解析]人体所有细胞的细胞膜上都有MHC分子标志,这是一种特异的糖蛋白分子。
MHC 在胚胎发育中产生,所有的身体细胞上都存在。
除了同卵双胞胎以外,不同的人有不同的MHC,没有两个人有相同的MHC分子,这个标志是每个人特有的身份标签。
每个人的白细胞都认识这些自身的身份标签,在正常情况下不会攻击带有这些标签的自身的细胞。
5.D[解析]抗体只在体液免疫中产生,A项错误。
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都属于特异性免疫,B项错误。
T淋巴细胞在胸腺中发育成熟,C项错误。
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过程中均会产生记忆细胞,D项正确。
6.C[解析]巨噬细胞具有识别功能,但是其识别功能不具有特异性。
辅助性T细胞能特异性识别抗原。
B淋巴细胞能特异性识别抗原。
记忆B细胞和记忆T细胞都能特异性识别抗原。
效应B 细胞的功能是产生抗体,不具有识别功能。
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能特异性识别抗原。
7.B[解析]抗体是由浆细胞分泌的免疫球蛋白,其分泌过程利用了膜的流动性,A项正确;效应B 细胞(又称浆细胞)产生和分泌大量抗体分子,分布于血液和体液中,B项错误;成熟的B淋巴细胞能合成与分泌特定的抗体,可以与抗原特异性结合,C项正确;抗体具有特异性,即每一种抗体分子的结合位点只能与一种抗原匹配,根据抗体的结构可知,一个抗体分子可以结合两个相同的抗原,D 项正确。
8.B[解析]细胞免疫的第一步就是巨噬细胞吞噬和处理抗原,A项正确;细胞毒性T细胞膜上的受体不能直接与相应的抗原结合,而是与抗原—MHC复合体结合,B项错误;辅助性T淋巴细胞分泌多种蛋白质促进细胞毒性T细胞的增殖分化,C项正确;活化的细胞毒性T细胞上存在抗原—MHC复合体的受体,D项正确。
9.D[解析]抗体是由浆细胞分泌的,A项错误;抗体可与病毒甲结合,然后被巨噬细胞吞噬消化,B 项错误;抗体主要存在于血浆中,C项错误;抗体具有两个与抗原结合的相同位点,D项正确。
10.D[解析]巨噬细胞由血液中的单核细胞分化形成,A项正确;巨噬细胞的吞噬过程体现了膜的流动性,B项正确;巨噬细胞有发达的溶酶体,能将吞噬的物质降解,C项正确;巨噬细胞在机体对抗病原体的第二道防线和第三道防线中起作用,D项错误。
11.D [解析]巨噬细胞能够识别抗原,但其识别功能并不具有特异性,A项错误;HIV表面的包膜是从宿主细胞带出的并不是自身基因表达的产物,B项错误;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识别的是抗原—MHC复合体,C项错误;癌细胞表面的MHC发生改变,可以被人体免疫系统识别,D项正确。
12.(1)C、E B、C、E(2)抗原细胞E细胞D沉淀或凝集反应(3)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发达(4)抗原与细胞C的抗原识别受体直接结合细胞B产生的白细胞介素-2作用于细胞C[解析](1)题图为人体体液免疫的模式图,其中细胞A为巨噬细胞,细胞B为辅助性T细胞,细胞C 为B细胞,细胞D为效应B细胞,细胞E为记忆B细胞。
因此图中具有增殖分化能力的细胞是细胞C(B细胞)和细胞E(记忆B细胞);图中细胞A(巨噬细胞)能够识别抗原,但没有特异性,细胞D(效应B细胞)没有识别能力,因此能够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细胞B(辅助性T细胞)、细胞C(B细胞)、细胞E(记忆B细胞)。
(2)当天花病毒再次入侵机体时,细胞E能识别该抗原(过程④),并迅速增殖分化形成细胞D(过程⑦),该细胞能产生大量抗体,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发生沉淀或凝集反应(过程⑧),从而将抗原消灭。
(3)抗体属于分泌蛋白,其在核糖体上合成后,需要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才具有生物活性,因此效应B细胞与分泌抗体相适应的细胞结构特点是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发达。
(4)对于多数抗原来说,细胞C的活化需要两种信号刺激,一种信号是抗原与细胞C的抗原识别受体直接结合,另一种信号是细胞B产生的白细胞介素-2作用于细胞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