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市伊川县中考语文试题
河南省伊川县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语文试题

河南省伊川县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语文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2017·清新模拟) 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①能否取得好成绩,其实和学生平时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以及学习方法休戚相关,脱离这三个方面去追求好成绩,无异于痴人说梦。
②中美在大数据、云服务等多个方面都需要思想之间的碰撞,面对最为敏感的网络问题,推心置腹的探讨才是妥当地解决问题的方式。
③当中国步入商品社会后“顾客就是上帝”的理念被大力提倡,但这不等于说为顾客服务的人就是奴仆,顾客花了钱就可以趾高气扬。
④台湾问题说到底也是两岸中国人自己的事情,正所谓疏不间亲,任何第三方势力都不能对两岸同胞所做出的选择说三道四,指手画脚。
⑤张嘉佳导演的《摆渡人》尽管有王家卫的监制,但由于导演本人缺乏经验,所以和王家卫亲自导演的影片比起来,自然也就显得相形见绌了。
⑥2016年,我国五系标准化工作也已全面启动工业和信息化部,毕其功于一役,于年初启动了五届技术各系统方案的最终实验。
A . ①②④B . ①③⑤C . ②④⑥D . ③⑤⑥2.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开发出了新的装饰墙,会使我们的城市建设更美好。
B . 最近荆州大量出土的文物,说明了我国古代楚王雄霸一方的传说并非子虚乌有。
C . 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的思想,高屋建瓴,内容丰富,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和重大的历史意义。
D . 我们常把人生比做一次旅行,辛劳和苦难算做是我们不能不花的旅费。
3. (2分) (2016高一上·广东期中) 将下列几句话重新排序,使上下文衔接得最顺畅的一项是()卖灶糖的老汉有多大年纪了?不知道。
____________________①当他挑着担子赶路和时候,他那尽显旧时遗风的齐颈白发,便在剃得如半个葫芦样的脑袋后面,随着颤悠悠的扁担一同忽闪着。
洛阳市伊川县中考语文6月冲刺试卷(三)

洛阳市伊川县中考语文6月冲刺试卷(三)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 (2分)下列加线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 . 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dàng)B . 然得而腊之以为饵(xī)C . 吾嗣为之十二年(sì)D . 往往而死者相藉也(jí)2. (2分)下列关于文学常识及课本内容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 . 《记承天寺夜游》、《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的作者分别是苏轼、范仲淹和欧阳修,他们都是宋代著名文学家。
B . 老舍,原名舒庆春,现代小说家、戏剧家。
他的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话剧《茶馆》等。
C . 俄国作家契诃夫的短篇小说《我的叔叔于勒》,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D . “我自己做的事,我自己当!我只要求法律允许我照约执行处罚”。
这句台词既表现了夏洛克的精明,又显示了他的愚蠢。
二、情景默写 (共1题;共6分)3. (6分) (2018七上·潮州期中)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2) ________,崔九堂前几度闻。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3)《论语》十二章中感叹时光流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4)《论语》十二章中阐述“学”与“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5)请把王湾的《次北固山下》默写完整。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三、基础知识综合 (共1题;共2分)4. (2分) (2020八上·铜陵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他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
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①__________,自然情不能自已。
河南省洛阳市中考语文测试试题及答案

河南省洛阳市中考语文测试试题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一、单选题(每题3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酝酿(yùn niàng)贮蓄(zhùxù)憔悴(qiáo cuì)B. 抖擞(dǒu sǒu)嘹亮(liáo liàng)粗犷(cū kuàng)C. 澄清(dèng qīng)应和(yìng hè)静谧(jìng mì)D. 莅临(lì lín)朗润(lǎng rùn)窠巢(kē cháo)答案:A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嘹亮枯躁截然不同翻来复去B. 霎时莅临喜出忘外各得其所C. 憔悴决别淅淅沥沥煞有介事D. 吝啬卖弄拈轻怕重絮絮叨叨答案:D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这篇作文构思新颖,结构严谨,语言流畅,读起来让人有如沐春风之感。
B. 登上山顶,俯瞰脚下,群山连绵,云雾缭绕,真可谓美不胜收。
C. 夏天的夜晚,萤火虫在田野间翩翩起舞,闪烁的荧光与星空交相辉映,令人叹为观止。
D. 他做事总是粗心大意,每次考试都马马虎虎,真是首当其冲,需要好好反省。
答案:D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 古人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B. “你从哪里来?”她好奇地问。
C. 《春》选自《朱自清全集》第四卷(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D.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诗人雪莱曾这样说过。
答案:D(D项中“诗人雪莱曾这样说过”应放在引号内,作为“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这句话的出处说明。
)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
中考语文试卷真题伊川县

题目:描绘伊川春天的美景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伊川县,位于河南省西部,北依洛阳,东临嵩县,西望宜阳,东北与偃师接壤,东南与汝州市毗邻。
这里不仅有着丰富的历史底蕴,更有着美丽的自然风光。
杜康酒的历史悠久,荆山的旅游区风景秀丽,农家乐灯火通明,跑马场激情四溢。
在这片土地上,春天的美景更是让人心旷神怡。
请以“伊川的春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要求结合你的所见所闻,描绘伊川春天的美景,抒发你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要求:1. 内容充实,主题鲜明;2. 语言流畅,结构完整;3. 有适当的修辞手法,文采飞扬。
【作文】伊川的春天春回大地,万物复苏。
在这个充满生机的季节里,我家乡伊川的春天,更是美得如诗如画。
清晨,阳光透过窗户洒在脸上,温暖宜人。
走出家门,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道路上,行人们身着轻盈的春装,踏着轻盈的步伐,享受着春天的美好。
不远处,一群群欢快的孩子们在草地上奔跑嬉戏,他们的笑声如银铃般清脆悦耳。
沿着小路,来到荆山旅游区。
这里的春天,美得让人陶醉。
松柏苍翠,郁郁葱葱,仿佛置身于绿色的海洋。
偶尔,几只小鸟从枝头飞过,留下欢快的鸣叫声。
登上山顶,极目远眺,一片片郁金香、牡丹、芍药竞相绽放,五彩斑斓,美不胜收。
穿过荆山,来到一片片金黄的麦田。
麦苗儿绿油油的,像一片片绿色的地毯。
农民伯伯们正在田间忙碌,他们辛勤的汗水洒满了大地。
春天,是播种希望的季节,也是收获的季节。
沿着公路前行,眼前豁然开朗。
道路两旁,农家乐灯火通明,热闹非凡。
人们三两成群,欢声笑语,品尝着美食,畅谈着家常。
电视台到农家乐的路两边,停满了汽车,熙熙攘攘,好不热闹。
傍晚时分,走在回家的路上,我仿佛看到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远处的跑马场,骏马奔腾,激情四溢。
家乡的春天,美得让人陶醉,让人留恋。
我爱家乡的春天,她带给我无尽的欢乐和美好的回忆。
在这片土地上,我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也坚定了我努力学习,为家乡的美好明天贡献自己力量的决心。
伊川县中考语文试卷

一、基础知识(3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瞠目结舌津津有味欣喜若狂B. 倾盆大雨雷厉风行窃窃私语C. 雕梁画栋呆若木鸡鸦雀无声D. 风驰电掣惊涛骇浪疯狂驰骋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因为他的勤奋,所以他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B. 为了保护环境,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到节约用水、用电。
C. 通过这次比赛,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团结就是力量。
D.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努力,就一定能成功。
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他慷慨解囊,资助了我们学校的贫困学生。
B. 这个节目精彩纷呈,让观众们赞不绝口。
C. 她心灵手巧,做得一手好菜。
D. 这篇文章语言优美,富有哲理。
4.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我喜欢读书,尤其喜欢读古典名著。
B. 她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
C. 这是一个美丽的传说,关于这个传说,有很多版本。
D. 小明一边走路,一边唱歌,突然滑倒在地。
二、现代文阅读(3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的问题。
小明是个勤奋好学的孩子,每天放学回家,他都会认真完成作业。
周末,他还会去参加各种兴趣班,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
一天,小明在家做作业,突然停电了。
他想起妈妈曾经告诉他,节约用电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
于是,小明决定自己动手,找来一根电线,将家里的灯泡改成了节能灯。
改造完成后,小明打开开关,发现家里又恢复了光明。
他感到非常自豪,觉得自己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从此,小明养成了节约用电的好习惯。
他不仅自己节约用电,还劝说身边的人也加入到节约用电的行列中来。
在他的影响下,家里人和邻居们都开始关注用电问题,纷纷采取行动,为保护环境贡献力量。
1. 请简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4分)2. 文章中,小明通过什么方式来节约用电?(4分)3. 文章最后一句“在他的影响下,家里人和邻居们都开始关注用电问题,纷纷采取行动,为保护环境贡献力量。
伊川县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蹒跚恍若B. 呼啸奔腾C. 拼搏舒适D. 耀眼轰鸣答案:C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学校的运动会即将举行,同学们都积极报名参加。
B. 我们要学习雷锋同志的奉献精神,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C. 小明学习成绩优秀,老师表扬了他,同学们也都很佩服他。
D. 我国科学家在科技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答案:B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他虽然年纪轻轻,但已经在学术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真是后生可畏。
B.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图文并茂,适合各个年龄段的人阅读。
C. 我们要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D. 她做事总是马马虎虎,这次考试又没及格,真是无可救药。
答案:D4.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破釜沉舟”意思是下定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
B.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意思是形容事物的发展需要时间积累。
C. “一步一个脚印”意思是做事踏实,稳步前进。
D. “掩耳盗铃”意思是自欺欺人,不切实际。
答案:A5. 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星星像撒在夜空里的钻石,闪烁着迷人的光芒。
B. 他的笑容像阳光一样温暖,让人感到无比的温馨。
C. 老师的话像春风化雨,滋润着我们的心田。
D. 他的眼睛像鹰一样锐利,一眼就能看穿事物的本质。
答案:B二、阅读题(每小题5分,共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各题。
我国古代神话故事丰富多彩,其中《嫦娥奔月》是最为著名的一个。
传说很久以前,天上有十个太阳,它们轮流照耀大地。
但有一天,十个太阳一起升起,炙烤着大地,庄稼枯萎,河流干涸,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于是,天帝决定惩罚这些太阳,命令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射下九个太阳。
后羿带着弓箭,勇敢地射下了九个太阳。
洛阳市伊川县中考语文试卷

洛阳市伊川县中考语文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积累与运用(15分) (共5题;共15分)1. (6.0分) (2019八上·河源期末)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 ________,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2)烈士暮年,________。
(曹操《龟虽寿》)(3)陶渊明《饮酒(其五)》中,蕴含只要有高尚的精神境界,即使身居喧嚣环境也无喧嚣之感哲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___?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记承天寺夜游》)(5)将《庭中有奇树》默写完整。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知之;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2. (3分) (2019八下·建瓯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位于屏南县长桥村的万安桥,是我国现存最长的木gǒng廊桥,始建于宋代,历史上曾数次遭毁重建,2005年被列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
万安桥全长96.6米,桥宽4.7米,有5墩6孔36开间,除船形桥墩由石砌成和廊项用青瓦铺盖外,其余全为木结构。
远tiào万安桥,翘角飞檐的桥门如苍鹰展翅。
这些都体现了古人的智慧。
如今,这座桥仍发扬着重要的作用。
(1)根据拼音写汉字。
gǒng tiào________廊桥远________(2)给文中划线字注音。
________________砌成铺盖(3)修改文中画线的病句。
3. (1分) (2019七下·揭西期末)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黄河以它英雄的qì pò________,出现在亚洲的原野。
(2)我曾yí hàn________地想:这里再也看不见藤萝花了。
(3)我认识奥本海默时他已经四十多岁了,已经是fù rú jiē zhī________的人物了。
洛阳市伊川县2021版中考语文试卷B卷

洛阳市伊川县2021版中考语文试卷B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积累运用 (共8题;共36分)1. (2分) (2017八下·武威月考) 下列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 . 迁徙(xǐ)棘手(jí)媲美(pì)挑衅(xìn)皲裂(jūn)B . 缄默(jiān)贪婪(lán)徘徊(huái)干涸(hé)黔娄(qián)C . 啮齿(niè)烨然(huá)哂笑(shěn)戈壁(gē)泠泠(léng)D . 牟取(móu)铆钉(mǎo)笃信(dǔ)咫尺(zhǐ)叱咄(duō)2. (6分) (2018九上·鱼台期中)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列问题。
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他从最高处发源,冰雪是他的前身。
他聚集起许多细流,合成一股有力的洪涛,向下奔注,他曲折的穿过了,冲倒了,挟卷着,快乐勇敢地流走,一路上他享受着他所遭遇的一切:有时候他遇到巉岩前阻,他愤激地奔腾了起来,怒吼着,回旋着,前波后浪地起伏催逼,直到冲倒了这危崖,他才心平气和一泄千里。
有时候他经过了细细的平沙,斜阳芳草里,看见了夹岸红艳的桃花,他快乐而又羞怯,静静地流着,低低地吟唱着,轻轻地度过这一段浪漫的行程。
有时候他遇到暴风雨,这激电,这迅雷,使他心魂惊骇,疾风吹卷起他,大雨击打着他,他暂时浑浊了,扰乱了,而雨过天晴,只加给他许多新生的力量。
(1)下列加下划线字读音有错误的一项是()A . 挟(xié)卷巉(chǎn)岩B . 催(cuī)逼羞怯(qiè)C . 吟(yín)唱惊骇(hài)D . 浑浊(zhú)扰(rǎo)乱(2)文章中画线字词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A . 催逼浪漫B . 羞怯激电C . 峻岩前阻心平气和D . 心魂惊骇一泄千里(3)文章中画线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合适的一项是()A . 悬崖峭壁滚滚沙石层沙积土B . 悬崖峭壁层沙积土滚滚沙石C . 滚滚沙石悬崖峭壁层沙积土D . 层沙积土悬崖峭壁滚滚沙石3. (2分)(2016·扬州)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珍视杨绛留下的宝贵精神遗产,就是对她最真挚的怀念.B . 电视剧《欢乐颂》播出时,收视观众和点击率一路飙升,引起了业界的关注.C . 有人建议,一旦遇到雾霾天气,可采取临时交通管制、错峰上下班、停工停课.D . 徐凝的一首诗,让扬州与明月结下了难以分开的不解之缘.4. (2分)(2016·扬州) 下列解说有误的一项是()A . 鸟儿啼鸣,婉转如古诗;雄鸡振翅,欢呼着衔起了旭日.解说:这一句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B . 在一个清晨,两只黄鹂在树上欢快地歌唱.解说:“黄鹂歌唱”是这个句子的主干.C . 五颜六色爱国情怀冰天雪地锻炼身体.解说:这四个短语结构各不相同.D . 你的笑容像一朵花,你的笑容像一幅画,你的笑容像一首诗.解说:这句话有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5. (2分)(2016·扬州) 下面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完全准确的一项是()阅读文学作品,是一种文化的积累,一种知识的积累,一种智慧的积累,一种感情的积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洛阳市伊川县中考语文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积累及运用 (共8题;共41分)1. (2分)下列加线字注音全对的一项()A . 震悚(sǒnɡ)荒谬(miù)溃退(kuì)锐不可当(dǎnɡ)B . 瓦砾(lè)尴尬(ɡān )惊骇(hài)歼灭(jiān)C . 颠沛(pèi)幽咽(yàn)诘问(jí)差使(chāi )D . 阡陌(qiān)举箸(zhù)寒噤(jìn)仄歪(zè)2. (2分) (2017八下·安定月考) 下面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 崎岖麻木不仁粗制滥造翻来覆去B . 愚钝不可名状诚惶诚恐冥思遐想C . 侏儒器宇轩昂正襟危坐藏污纳垢D . 尴尬颔首低眉油光可见黯然失色3. (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中国不仅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倡议者,更是负责任的参与者、有担当的行动者。
B . 通过参加这次活动,使我对中国博大精深的书法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C . 《红海行动》在影片质感和人物情节方面突破了一大步的跨越。
D . 防止校园欺凌事件不再发生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多领域齐心协力完成。
4. (2分)(2019·北流模拟) 下列对这首词的解读,有误的一项是()诉衷情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A . “诉衷情”是词牌名;“关河”指关山河川;“胡”意为“少数民族”;“沧洲”意为“水边”,这里指作者位于镜湖之滨的家乡;“尘暗旧貂裘”意为“貂皮裘上落满灰尘,颜色为之暗淡”,这里借用苏秦典故,说自己不受重用,未能施展抱负。
B . 这首词是作者晚年隐居山阴农村以后写的。
上片写作者回顾自己当年单枪匹马奔赴梁州参军的情形,可现实却是当年的战袍早就被尘土所封,旧日战斗生活的情景只能在睡梦里出现。
C . 词的下片写作者念念不忘国事,可是鬓边已呈秋霜,胡人却还未消灭,感伤的眼泪白白也淌流。
词人一生志在恢复中原,时刻准备奔赴疆场,却一辈子老死于沧洲,犹如一心要搏击长空的苍鹰,却被折断羽翮,落到地上,在痛苦中呻吟。
D . “心在天山,身老沧州”是年迈苍苍的陆游血与泪的凝聚,它很容易让我们想起放翁那首常常使人热泪盈眶的《示儿》诗:“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5. (15分) (2017八下·山西期中) 默写。
①________,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赤壁》)②但愿人长久,________。
(苏轼《水调歌头》)③________,松枝一何劲!(刘桢《赠从弟》其二)④________,天涯若比邻。
________,儿女共沾巾。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⑤抽刀断水水更流,________。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⑥行到水穷处,________。
(王维《终南别业》)⑦惶恐滩头说惶恐,________。
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
(文天祥《过零丁洋》)⑧赞曰:黔娄之妻有言:“________,________。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⑨默写:陈子昂《登幽州台歌》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6. (5分) (2019九上·慈溪期末) 根据要求,完成相关任务。
班级举行“我的年度汉字”主题交流活动,要求每位同学选择一个汉字来表达自己过去一年的体验和感受,并说明自己选择这个汉字的理由。
请你写一则发言稿,说说你的“年度汉字”。
要求:①条理清楚,结构完整,语言得体;②文中不要出现含有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③字数在100-140之间。
7. (1分)(2017·襄城模拟) 小强的妈妈刚生了二胎,爸爸很高兴,决定收受礼金、大宴宾客以示庆祝。
妈妈觉得这样不妥。
两人征求小强的意见。
小强打算帮助妈妈劝阻爸爸,他这样说道:________。
8. (12分) (2019八上·珠海期中) ,完成下列小题。
四川军队大概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战士——这些人当兵不只是为了有个饭碗,这些青年为了胜利而甘于送命。
他们是人,是疯子,还是神?迷信的四川军队这样嘀咕。
他们自己的斗志受到了影响;也许他们故意开乱枪不想打死他们;也许有些人暗中祈祷对方冒险成功!终于有一个红军战士爬上了桥板,拉开一个手榴弹,向敌人碉堡投去,一掷中的。
军官这时急忙下令拆毁剩下的桥板,但是已经迟了。
又有几个红军爬了过来。
敌人把煤油倒在桥板上,开始烧了起来。
但是这时已有二十个左右红军匍匐向前爬了过来,把手榴弹一个接着一个投到了敌军机枪阵地。
突然,他们在南岸的同志们开始兴高采烈地高唿:“红军万岁!革命万岁!大渡河三十英雄万岁!”原来白军已经仓惶后撤!进攻的红军全速前进,冒着舔人的火焰冲过了余下的桥板。
纵身跳进敌人碉堡,把敌人丢弃的机枪掉过头来对准岸上。
这时便有更多的红军蜂拥爬上了铁索,赶来破灭了火焰,铺上了新板。
不久,在安顺场过了河的一师红军也出现了,对残余的敌军阵地展开侧翼进攻,这样没有多久白军就全部窜逃——有的是窜逃,有的是同红军一起追击,因为有一百左右的四川军队缴械投诚,参加追击。
一两个小时之内,全军就兴高采烈地一边放声高唱,一边度过了大渡河,进入了四川境内。
在他们头顶上空,蒋介石的飞机无可奈何地怒吼着,红军发疯一样向他们叫喊挑战。
在共军蜂拥渡河的时候,这些飞机企图炸毁铁索桥,但炸弹都掉在河里,溅起一片水花。
(1)《红星照耀中国》作者是美国记者________,选段写的是________的情景。
(2)结合选文的写作手法,说两点《红星照耀中国》这部作品的写作特色。
(3)《红星照耀中国》再现了一批共产党领袖风采,他们有共性也有个性,请从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彭德怀中选择两位,结合作品中的具体情节说说他们作为领导者有何共性?二、阅读理解 (共3题;共71分)9. (22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菊圃记元结舂陵①俗不种菊。
前时自远致之,植于前庭墙下;及再来也,菊已无矣。
徘徊旧圃,嗟叹久之。
谁不知菊亦芳华可赏,在药品是良药,为蔬菜是佳蔬。
纵须地趋走② ,犹宜徙植修养,而忍蹂践至尽,不爱惜乎?呜呼!贤人,君子自植其身,不可不慎择所处,一旦遭人不重爱,如此菊也,悲伤奈何?于是更为之圃,重畦植之。
其地近宴息之堂③ ,吏人不此奔走;近登望之亭,旌旄④不此行列。
纵参歌妓,菊非可恶之草;使有酒徒,菊为助兴之物。
为之作记,以托后人,并录《药经》,列于记后。
【注】①舂陵:地名。
②纵须地趋走:就算在人来人往的地方。
③宴息之堂:人起居休息的地方。
④旌旄:军中用以指挥的旗子,此处借指官兵。
(1)请用“/”给下面语句划分停顿,每句标一处。
①其地近宴息之堂②菊非可恶之草(2)解释下列句中加线的字。
①前时自远致之()②及再来也()③君子自植其身()④而忍蹂践至尽()(3)下列加点虚词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
()A . 于是更为之圃贤于材人远矣B . 近登望之亭无丝竹之乱耳C . 菊为助兴之物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D . 而忍蹂践至尽温故而知新(4)翻译下面语句。
谁不知菊亦芳华可赏,在药品是良药,为蔬菜是佳蔬。
(5)作者看到菊花的遭遇后,触发了怎样的感慨?请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10. (24分)(2013·绍兴)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蓝色的蓝丁立梅①她报出她的姓时,我们都讶异极了。
“蓝,蓝色的蓝。
”她笑着说,红唇鲜艳。
继而介绍她的名,居然单单一个字,蓝。
她的名字,蓝蓝。
那会儿,我们正站在蓝蓝的湖边,蓝蓝的天空倒映在湖中,如一大块蓝玉。
她的名字,应和了眼前的景色。
如此诗意,真是让人妒忌。
②我们一行人游西藏,她是半道上加进来的。
之前,她一个人已游完拉萨,还在一家医院里做了一天的义工。
“也没做什么啦,就是帮人家拿拿接接的。
”她满不在意地大笑起来。
灿若一朵木棉花。
五十多岁的人,看上去不过四十出头,明丽得很。
小导游喊同团稍上年纪的女人阿姨,却叫她,蓝蓝姐。
她乐得眉毛眼睛都在笑。
③我们都羡慕她的明媚和精神气。
几天的西藏行走,我们早已疲惫不堪,高原反应也还在折磨着大家,一个个看上去灰头土脸的,她却精神饱满得如枝叶葱茏。
“你真不简单!”我们由衷地夸她。
她听了,哈哈大笑,开心极了。
④她爱笑,热情,说话幽默。
一团的人,分别来自不同地方,彼此间有戒备,一路上都是各走各的,少有言语。
她的到来,恰如煦风吹过湖面,泛起水花朵朵。
众人受她感染,都变得活泼起来亲切起来,有说有笑的。
原来,大家都不是生来冷漠的人哪。
很快地,她跟全团的人混熟了。
这个头疼,她给止疼药;那个腹泻,她给止泻药;有人削水果,不小心被刀划破了手,她伸手到口袋里一掏,就掏出几块创可贴来。
仿佛她会变魔术。
大家对她敬佩和感激得不得了,她却轻描淡写地说:“这没什么,我只不过多备了点常用药。
”⑤西藏地广路遥,一个景点到另一个景点往往相距几百公里,要翻过许多座山,涉过许多条河。
天未亮,我们就摸黑上路,所有人都睡眼惺忪,根本来不及收拾自己,只把自己囫囵塞进车子了事。
她却披挂完整,眼影、眉线、口红,样样不缺,妆容精致。
我们忍不住看她一眼,再看一眼,心里生出无限的感喟与感动来。
⑥知道她的故事,是在纳木错。
面对变幻无穷、风光诡异的圣湖,她孩子一样欢呼奔跑,然后,突然双膝跪下,泪流满面。
我们都吓了一跳,正愣怔着不知怎么办才好时,听到她喃喃地说:“感谢上帝,我来了。
”⑦原来,她身患绝症已两年。
医生宣判的那会儿,她只感到天崩地裂。
她在意过很多,得失名利,都曾是她主题曲。
她玩命地去争,甚至因此忽略了家庭,让自己憔悴不堪。
当她知道自己的生命,只剩下短短三个月时,双手曾经紧握着的那一些东西,都成了浮云,她只要自己能活。
⑧她重新打理自己的生活,养花种草,出门旅游,还常常去做义工,生命变得充盈起来。
每天清晨睁开眼,看到窗外第一缕阳光,她的心里都会腾起一阵欢喜:感谢上帝,我又拥有了一天!她把每一天都当做是崭新的,是自己的重生。
所以,心中时时充满感激。
她活过了医生预言的三个月,活过了一年,活过了两年,还将活下去。
⑨我们听得涟漪四起。
生命本是如此珍贵,当爱惜。
我们不再说话,一起看湖。
眼睛里,一片一片的蓝,相互辉映交融。
⑩那是湖的蓝,天的蓝,广阔无垠。
(1)文章③④⑤着重描绘了“她”与“我们”的不同,请根据文章,参照示例,完成下表。
(每空4字,可选用文中词语或自己概括作答)(2)2011年3月18日的《扬子晚报》刊登这篇文章时,删去了第①②小节中划线的三个句子,请你比较阅读,你觉得删去好还是保留好,为什么?(3)文中第⑨小节划线句含义丰富,试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