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发展概况

合集下载

石墨烯发展历程

石墨烯发展历程

石墨烯发展历程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构成的二维晶体结构,具有极高的导电性、导热性和机械强度,被誉为“未来材料之王”。

石墨烯的发现和研究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但直到2004年才被成功分离出来,随后引起了全球科学界的广泛关注和研究。

石墨烯的发现石墨烯的发现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当时科学家们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到了一种由碳原子构成的薄膜结构,但由于当时技术条件的限制,无法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应用。

直到2004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安德烈·盖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成功地将石墨烯从石墨中分离出来,并发现了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这一发现被誉为“二十一世纪最重要的科学发现之一”。

石墨烯的研究自石墨烯被发现以来,全球科学界对其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探索。

研究表明,石墨烯具有极高的导电性、导热性和机械强度,可以应用于电子器件、传感器、储能材料等领域。

此外,石墨烯还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质和化学稳定性,可以应用于光电器件、催化剂等领域。

石墨烯的应用随着石墨烯的研究不断深入,其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扩展。

目前,石墨烯已经应用于电子器件、传感器、储能材料、光电器件、催化剂等领域。

其中,石墨烯在电子器件领域的应用最为广泛,可以用于制造高性能的晶体管、集成电路等器件。

此外,石墨烯还可以用于制造柔性电子器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石墨烯的未来石墨烯作为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新型材料,其未来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随着石墨烯的研究不断深入,其应用领域也将不断扩展。

未来,石墨烯有望应用于更多的领域,如生物医学、环境保护等领域。

此外,石墨烯的制备技术也将不断改进和完善,使其在工业化生产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总结石墨烯的发现和研究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但直到2004年才被成功分离出来。

自此以后,全球科学界对石墨烯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探索,发现了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并将其应用于电子器件、传感器、储能材料、光电器件、催化剂等领域。

我国石墨烯产业发展概况及展望

我国石墨烯产业发展概况及展望

新栅斟产业 N O. 9 2 0 1 3■圈
可提 升 电极材 料 的 电导率 , 进 而提 升 锂 离 子 电池 的充 放 电速 度 ; 同时 , 石
表 面积 , 在结 构上每个 单层石墨烯晶体
有 不 可 比拟 的优 势 , 它 更环 保 、 更 便 宜, 也更耐用 。 当前 已有 多家公 司制造 出了样 品 , 预计石 墨 烯触摸 屏在 近 一
苛 刻, 成本非常高。 氧化 石 墨 还 原 法
石 墨 烯 的某 些 特 殊 属 性 ( 量 子 霍 尔 效 应等 ) , 在 气相 沉 积法 制 备 的石 墨
烯 中观 察 不 到 , 说 明 气 相 沉 积 法 的
于碳纳米管。 普通碳纳米管的导热系数可 达3 5 0 o w/ m・ K, 各种金属中导热系数相
呈蜂 巢 晶格 的 平面 薄膜 结构 , 而在 原 子 尺度 上其 结 构十 分特 殊 , 只 能用相
对 论量 子力 学 才能 描绘 。 由于结 构 上
④超大 比表面 积 : 由于 单层石 墨
会 降低 石 墨 烯 特 殊 属 性 。 化 学 气 相 沉积( C VD) 是 目前工 业上 应用 最广 泛 的一 种规 模 化沉 积 半导 体 薄 膜 的
( si C) 为 原料 , 在 超 高 温 和 超 高 真 空的条件 下蒸发 除去硅原子 , 剩 下 的碳 原 子 在 原 来 的碳 化 硅 单 晶 面 上
通 过结 构 重 排 形 成 单层 或多 层 石 墨 烯。 这 种 方 法 可 以 得 到 尺寸 较 大 、 质
备 的最 终 产 品 的实 际性 能 与 理论 值 有很大差距 。 气 相 沉积 法 是 石 墨 烯 另 一 个 相 对 较成 熟 的 制 备 方 法 , 主

石墨烯材料的应用前景和挑战

石墨烯材料的应用前景和挑战

石墨烯材料的应用前景和挑战石墨烯是一种新兴的纳米材料,是纯碳原子的二维晶格,拥有许多独特的性质。

自从2004年被发现以来,在科学和工业应用领域引起了极大的关注。

石墨烯的应用前景广阔,但其中也存在着一些挑战。

本文将分析石墨烯材料的应用前景和挑战。

一、石墨烯的应用前景石墨烯具有很多优异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如极高的电导率、强度、韧性和导热性等。

由于这些特性,石墨烯能够被应用在各种领域。

1. 电子领域石墨烯的最大应用可能就是在电子领域。

石墨烯具有极高的电导率和电子迁移率,可用于制造超薄、高速和低功耗的电子元件。

它可以被用于制造晶体管、振荡器、传感器、太阳能电池等。

另外,石墨烯还可以用于构建高强度、低密度的纳米电线。

2. 生物医学领域石墨烯在生物医学领域也有许多应用。

由于其高表面积和二维结构,它可以被用于制造药物递送系统,如纳米药物递送载体。

同时,石墨烯还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以用于紫外线和红外线光疗、组织工程等。

3. 能源领域石墨烯也有着很大的应用前景在能源领域。

石墨烯和其他材料复合,可以用于制造超级电池和超级电容器。

同时,石墨烯还可以作为太阳能电池中的电极材料。

4. 其他领域除了上述领域,石墨烯还可以应用在诸如航天、化学、材料科学等领域。

二、石墨烯的挑战尽管石墨烯具有很多优异的特性,但它的应用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

1. 制备技术仍不完善石墨烯的制备技术向来是一个难题。

尽管制备技术不断改进,但仍然存在一些技术上的挑战。

例如,单层石墨烯的生长需要高温和高真空,这很难在大规模生产中进行。

此外,石墨烯制备过程中容易受到杂质和缺陷的影响。

2. 质量和可靠性不稳定石墨烯材料的质量和可靠性不太稳定。

由于制备工艺、工作环境、物理和化学过程等因素的影响,石墨烯的性质可能会发生变化。

这也使得石墨烯在实际应用中面临着一些挑战。

3. 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石墨烯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也是石墨烯面临的挑战之一。

石墨烯很容易受到氧化、水解和光降解的影响,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失去效果。

石墨烯的发展历程

石墨烯的发展历程

石墨烯的发展历程
石墨烯是一种由碳构成的单层平面结构材料,具有杰出的物理和化学特性,成为材料科学领域的焦点研究对象。

其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但在那个时候由于科技条件的限制,对石墨烯的认识还十分有限。

直到2004年,石墨烯的真正探索才开始。

当时,两位英国科学家安德烈·盖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在实验室中通过用胶带撕离石墨结晶体,成功地制备了单层厚度的石墨烯。

他们发现,这种新型材料具有出色的导电性和强韧性,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2005年,中国科学院的一组科学家也成功制备了石墨烯,他们使用了一种新的方法,将石墨氧化后通过化学还原的方式制备出石墨烯材料。

这种方法相对简单且可大规模生产,为石墨烯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石墨烯的研究迅速发展。

科学家们对其特性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石墨烯具有极高的电子迁移率、热导率和机械强度。

这使得石墨烯有望应用于电子器件、传感器、能源存储等领域。

随着石墨烯的潜力逐渐被认识到,研究热潮越来越高涨。

2007年,两位英国科学家安德烈·盖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因为他们在石墨烯研究方面的突破性工作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这进一步推动了石墨烯研究的发展。

如今,石墨烯的应用领域已经相当广泛。

除了科学研究领域外,石墨烯还已应用于可穿戴设备、柔性电子器件、环境监测等领域。

科学家们仍在不断研究、探索石墨烯的新特性和新应用,相信它将在未来的科技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

石墨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

石墨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

石墨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形成的二维薄膜,具有单层结构、高比表面积、强的力学特性和电学特性等优良性质。

自2004年石墨烯被发现以来,人们已经发现了其在许多领域的广泛应用前景,包括电子学、能源、生物医学、化学催化和材料等领域。

本文将就石墨烯的现状及未来发展做一个概括性介绍。

1. 电子学应用石墨烯是电子迁移速度最快的材料之一,这使得石墨烯在电子学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石墨烯的电学性质主要基于电荷移动和相互作用,它在高频电子器件、太阳能电池、柔性电子学和传感器等应用方面都有潜力。

2. 能源应用石墨烯的高电导性和低电子转移电阻使其成为能源存储材料的理想候选者。

石墨烯和其衍生物已在超级电容器、锂离子电池、燃料电池和太阳能电池等能源体系中被成功应用,同时还有石墨烯纳米线、石墨烯石墨烯氧化物等材料也正逐渐被广泛应用于新型能源系统中。

3. 生物医学应用石墨烯因其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功能化进一步拓展了它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

石墨烯在生物成像、控制释放和药物传递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石墨烯的电学和热学性质、强半导体特性使其成为一种重要的生物传感器,被用于在应用生物医学和生化传感领域的研究。

4. 化学催化石墨烯的高比表面积和化学稳定性赋予了它在催化领域的应用潜力。

石墨烯可以与不同的催化剂相结合形成多种复合材料,这些复合物在氧化还原催化、光催化和热催化等领域中拥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可以在催化剂的降低、催化过程的高选择性和催化剂重复利用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5. 材料应用石墨烯的高比表面积和高电导率使得它成为一种理想的复合材料和增强材料,目前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和航空领域等。

石墨烯纳米管等复合材料已经被用于制备纳米传感器,同时在消费电子、高性能运动器材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石墨烯的应用前景非常广泛,但是现有工艺、设备等硬件条件限制了大规模石墨烯材料的生产。

同时,石墨烯具有较高的价格,这也限制了其在一定程度上的应用。

石墨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

石墨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

石墨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石墨烯是一种全新的材料,由单层碳原子以二维晶格排列而成。

其结构独特,具有许多优异的物理性质,包括高导电性、高热导性、高强度、柔韧性和透明性等。

自2004年石墨烯被首次发现以来,其在各领域的应用潜力被广泛关注和研究。

本文将从石墨烯的应用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两个方面,探讨石墨烯材料的前景与挑战。

石墨烯的应用现状1. 电子学领域由于石墨烯具有出色的导电性能,因此在电子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石墨烯可以作为高性能晶体管的材料,用于制造更小、更快的电子设备。

石墨烯还可以用于制造柔性电子产品,如可弯曲显示屏、智能穿戴设备等。

在电池领域,石墨烯的高导电性和高比表面积可以显著提高电池的充放电效率和储能密度。

2. 光电子学领域石墨烯具有极高的光透过率和光吸收率,因此可以用于制造高性能的光电器件。

石墨烯透明导电膜可以应用于太阳能电池、光电探测器、光电显示器等器件中。

石墨烯的独特光学性质还使其成为制备超薄光学元件的理想材料,如超薄透镜、纳米光栅等。

3. 材料领域石墨烯具有极高的强度和韧性,可以制备出各种高性能的复合材料。

这些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导电性能,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建筑材料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石墨烯还可以用于制备高性能的防腐涂料、抗静电材料等。

4. 生物医学领域石墨烯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可以用于制备生物传感器、药物载体、组织工程支架等生物医学器件。

研究表明,石墨烯及其衍生物在癌症治疗、基因传递、细胞成像等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

石墨烯的发展趋势1. 大规模制备技术目前,石墨烯的大规模制备技术仍是一个世界性难题。

传统的机械剥离法和化学气相沉积法虽然可以制备出高质量的石墨烯样品,但是成本高、产量低,无法满足广泛应用的需求。

发展低成本、高效率的石墨烯大规模制备技术是当前的重点研究方向。

2. 功能化修饰技术石墨烯的很多优异性能是由其特殊的二维结构所决定的,但是这也使得石墨烯在某些方面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比如化学稳定性差、易团聚等。

石墨烯技术产业现状及发展建议

石墨烯技术产业现状及发展建议

石墨烯技术产业现状及发展建议1 石墨烯技术产业:现状及发展建议石墨烯是一种具有罕见性能的单层原子层碳材料,2018年被国际认可并列入《国际材料科学与工程术语》,是一种具有重要的基础理论和应用价值的新型功能性材料,其中很多应用前景令人振奋。

石墨烯技术产业目前在材料、仪器、制造及设备、电子零部件、电池及储能、高速隧道及地下管道、建筑材料、生物医疗、海洋技术、传感器、汽车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同时在比较早期石墨烯的发展过程中,我国石墨烯技术产业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2018年我国石墨烯行业综合市场规模已达20.2亿元,2019年市场规模仍在持续上升的态势,预计到2020年市场规模将超过50亿元。

然而,石墨烯技术产业仍面临着系统性发展困境。

从制造过程中质量控制、研发石墨烯应用遇到的基础科学未解决问题以及国内产业链发展缓慢等方面,已经明显阻碍了石墨烯产业的发展步伐。

针对石墨烯技术产业这些发展困境,其发展建议如下:(1)推动到产业化。

政府应支持石墨烯在基础理论与原材料研发、应用领域的技术和工艺的创新,加快现有石墨烯关键材料、设备和半成品行业的企业化、产业化发展。

(2)发展价值链。

不断优化我国石墨烯的价值链结构,加快从原料到半成品到成品的转化过程,研发先进的端到端解决方案。

(3)建立发展团队。

着力培养高端石墨烯技术研发人才,建立专业服务团队,加强市场营销服务,以实现石墨烯技术及应用的深入开发和实践。

总的来说,石墨烯技术的发展潜力巨大,政府需要继续支持其在基础理论与原材料研发、应用领域的技术和工艺的创新,培育多元发展团队,极大地提升石墨烯产业资源整合能力,最终让石墨烯技术得以全面应用。

石墨烯行业发展历程

石墨烯行业发展历程

石墨烯行业发展历程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构成的二维材料,具有出色的导电性、热导性和机械性能,被公认为是材料科学的突破性发现。

下面将简要介绍石墨烯行业发展历程。

石墨烯的发现源于2004年的一项重要科学研究。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科学家安德烈·盖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等人在实验中使用胶带剥离法成功剥离出了最早的石墨烯薄片,并发现了石墨烯的独特性质。

这项研究成果于2004年发表在《科学》杂志上,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极大关注和热议,被认为是材料科学的重大突破。

自石墨烯发现后,全球范围内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投入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以探索石墨烯的潜在应用领域。

石墨烯的导电性能使其在电子器件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石墨烯可以制备成柔性的薄膜电子器件,如柔性显示屏、柔性太阳能电池等。

石墨烯的高导热性也使其被广泛应用于热管理领域,如散热材料、高效热导材料等。

此外,石墨烯还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可以用于制备轻量、高强度的材料,如复合材料、强化材料等。

在石墨烯的研究和应用过程中,科学家们面临了许多技术难题。

例如,如何大规模制备石墨烯薄片、如何控制石墨烯的结构和性质、如何将石墨烯与其他材料结合等。

经过多年的研究和探索,科学家们逐渐攻克了这些技术难题,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科研成果。

随着石墨烯技术的不断进步,石墨烯产业逐渐开始崛起。

全球范围内涌现了大量的石墨烯技术企业和创业公司。

这些企业通过自主研发或技术引进,推动了石墨烯产业的快速发展。

目前,石墨烯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

石墨烯薄膜在电子、光电、能源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石墨烯复合材料可以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高端领域。

此外,石墨烯还可以应用于生物医药领域,如石墨烯纳米药物传输系统、石墨烯生物传感器等。

然而,石墨烯产业的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石墨烯的制备工艺相对复杂,制备成本较高,限制了其规模化生产。

其次,石墨烯在某些应用领域的商业化进程较慢,市场需求尚未完全释放出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 年秋季学期研究生课程考核(读书报告、研究报告)考核科目:复合材料专题报告学生所在院(系):航天学院学生所在学科:工程力学学生姓名:刘猛雄学号:15S018001学生类别:学术型考核结果阅卷人1 石墨烯的制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试剂.................................................................................................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仪器设备.........................................................................................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 样品制备.........................................................................................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石墨烯表征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石墨烯表征手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石墨烯热学性能及表征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1 石墨烯导热机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3 石墨烯导热性能的实验测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石墨烯力学性能研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石墨烯的不平整性和稳定性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 石墨烯的杨氏模量、强度等基本力学性能参数的预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石墨烯力学性能的温度相关性和应变率相关性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 原子尺度缺陷和掺杂等对石墨烯力学性能的影响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石墨烯的材料与力学性能分析石墨烯以其优异的性能和独特的二维结构成为材料领域研究热点,石墨烯是一种由单层碳原子紧密堆积成二维蜂窝状晶格结构的碳质新材料。

2004年Geim等用微机械剥离的方法成功地将石墨层片剥离, 观察到单层石墨层片, 这种单独存在的二维有序碳被科学家们称为石墨烯。

2004 年英国科学家首次制备出了由碳原子以sp2杂化连接的单原子层构成的新型二维原子晶体—石墨烯,其厚度只有0.3354 nm,是目前世界上发现最薄的材料。

石墨烯具有特殊的单原子层结构和新奇的物理性质:强度达130GPa、热导率约5000 J/(m·K·s)、禁带宽度乎为零、载流子迁移率达到2×105 cm2/(V·s)、高透明度(约97.7%)、比表面积理论计算值为2630 m2/g,石墨烯的杨氏模量(1100GPa)和断裂强度(125GPa)与碳纳米管相当,它还具有分数量子霍尔效应、量子霍尔铁磁性和零载流子浓度极限下的最小量子电导率等一系列性质。

在过去几年中,石墨烯已经成为了材料科学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

为了更好地利用石墨烯的这些特性,研究者采用了多种方法制备石墨烯。

随着低成本可化学修饰石墨烯的出现,人们可以更好地利用其特性制备出不同功能的石墨烯复合材料。

1 石墨烯的制备石墨烯的制备从最早的机械剥离法开始逐渐发展出多种制备方法,如:晶体外延生长法、化学气相沉积法、液相直接剥离法以及高温脱氧和化学还原法等。

我国科研工作者较早开展了石墨烯制备的研究工作。

化学气相沉积法是一种制备大面积石墨烯的常用方法。

目前大多使用烃类气体(如CH4、C2H2、C2H4等)作为前驱体提供碳源,也可以利用固体碳聚体提供碳源,如Sun等利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将聚合物薄膜沉积在金属催化剂基体上,制备出高质量层数可控的石墨烯。

与化学气相沉积法相比,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法可在更低的沉积温度和更短的反应时间内制备出单层石墨烯。

此外晶体外延生长法通过加热单晶6H-SiC 脱除Si,从而得到在SiC表面外延生长的石墨烯。

但是SiC晶体表面在高温过程中会发生重构而使得表面结构较为复杂,因此很难获得大面积、厚度均一的石墨烯。

而溶剂热法因高温高压封闭体系下可制备高质量石墨烯的特点也越来越受研究人员的关注。

相比于其他方法,通过有机合成法可以制备无缺陷且具有确定结构的石墨烯纳米带。

1.1 试剂细鳞片石墨(青岛申墅石墨制品厂,含碳量90%-99.9%,过200 目筛),高锰酸钾(KMnO4,纯度≥99.5%),浓硫酸(H2SO4, 纯度95.0%-98.0%),过氧化氢(H2O2, 纯度≥30%), 浓盐酸(HCl, 纯度36.0%-38.0%)均购自成都市科龙化工试剂厂;氢氧化钠(NaOH, 纯度≥96%)购自天津市致远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水合肼(N2H4·H2O, 纯度≥80%)购自成都联合化工试剂研究所. 实验用水为超纯水(>10 MΩ·cm).1.2 仪器设备恒温水浴锅(DF-101型,河南予华仪器有限公司), 电子天平(JT2003型,余姚市金诺天平仪器有限公司),真空泵(SHZ-D(Ⅲ)型,巩义市瑞德仪器设备有限公司),超声波清洗器(KQ5200DE型, 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离心机(CF16RX型, 日本日立公司),数字式pH计(PHS-2C型,上海日岛科学仪器有限公司),超纯水系统(UPT-II-10T型,成都超纯科技有限公司)。

1.3 样品制备采用改进的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

将1g石墨、23 mL98%浓硫酸置于100 mL烧杯中混合均匀并置于冰浴中,搅拌30min,使其充分混合,称取4gKMnO4加入烧杯中继续搅拌1h后, 移入40°C的温水浴中继续搅拌30min;向烧杯中加入蒸馏水,控制温度在100°C以下将反应液稀释至80-100mL后加适量5%H2O2,趁热过滤,用5%HCl和蒸馏水充分洗涤至接近中性, 过滤, 60°C烘干,得到氧化石墨。

在烧杯中配制pH为11的NaOH溶液,将氧化石墨研碎,加入烧杯中配制0.3g×L-1氧化石墨悬浮液100mL,置于超声波清洗器中在200W功率下超声30 min,离心处理除去其中少量杂质,得到均质稳定的氧化石墨烯胶状悬浮液;向离心后的氧化石墨烯胶状悬浮液中加入0.5 mL水合肼, 90°C恒温反应10h,得到稳定的石墨烯胶状悬浮液。

采用微孔滤膜(材料:混合纤维膜,规格: D100mm,孔径: 0.22μm)过滤氧化石墨烯及石墨烯悬浮液,通过加入悬浮液的量控制薄膜厚度。

过滤后将薄膜连同滤膜一起置于烘箱中于60°C烘干, 然后将薄膜从滤膜揭下,得到氧化石墨烯和石墨烯薄膜样品。

2 石墨烯表征2.1 石墨烯表征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分析,主要有光学电子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原子力显微镜(AF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拉曼散射(Raman)、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紫外−可见光光(UV−Vis)。

光学电子显微镜(OM):光学显微镜是快速简便表征石墨烯层数的一种有效方法。

Geim 等发现采用涂有氧化物的硅片作为衬底,调整硅的厚度到300nm,在一定波长光波的照射下,可以利用衬底和石墨烯的反射光光强的不同所造成的颜色和对比度差异来分辨层数。

Roddaro等研究表明单层石墨烯和衬底对光线能够产生一定的干涉,有一定的对比度,因而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分辨出单层石墨烯。

此外,用于观察的衬底也可以选用其它材料,如Si3N4、Al2O3和PMMA等,所得的石墨烯和衬底背景颜色的光对比度也可以通过许多图像处理的方法来达到准确分辨的目的。

光学显微镜是表征单层和多层石墨烯最直观的方法,但不能精确分辨出石墨烯的层数。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扫描电子显微镜是材料科学领域应用最为广泛的电子显微镜之一,其原理是当一束高能电子轰击物质表面时,被轰击的区域将产生出二次电子、俄歇电子、特征X射线和连续谱X射线、背散射电子、透射电子和电磁辐射等。

利用电子和物质的相互作用,可以获取被测样品的几乎所有的物理、化学性质的信息,包括形貌、组成、晶体结构和电子结构等。

原子力显微镜(AFM):AFM是利用原子间的作用力来观察样品表面形貌的显微镜。

在原子力显微镜中装有一个对受力非常敏感的微悬臂,悬臂一端固定,另一端也就是自由端装有针尖。

针尖和样品之间的任何相互作用力都会导致悬臂的起伏,通过检测对应于扫描各点的悬臂的起伏程度,就可以得到有关样品形貌方面的信息。

透射电子显微镜( TEM):透射电子显微镜是根据电子光学原理,用电子束和电子透镜代替光束和光学透镜,使物质的细微结构在非常高的放大倍数下成像的仪器。

是材料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能提供极微细材料的组织结构、晶体结构和化学成分等方面的信息。

透射电镜的分辨率为0.1−0.2nm,放大倍数为几万到几十万倍。

拉曼光谱:拉曼散射是入射的光子与材料中的声子和电子相互作用的一种非弹性散射现象。

简单地说就是光通过介质时由于入射光与分子运动之间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光频率改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