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教学导学案
《埃及》 导学案

《埃及》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埃及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主要城市。
2、掌握埃及的气候类型、河流及主要的自然资源。
3、理解埃及的历史文化,包括古埃及文明的发展和重要遗迹。
4、分析埃及的经济发展特点和主要产业。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埃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对其经济和文化的影响。
(2)古埃及文明的主要成就和历史价值。
2、难点(1)尼罗河对埃及农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2)埃及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三、知识梳理(一)地理位置1、经纬度位置埃及位于非洲东北部,大部分位于 22°N 32°N 之间,25°E 35°E 之间。
2、海陆位置北临地中海,东临红海,西临利比亚,南接苏丹。
(二)领土组成埃及领土主要包括非洲大陆东北部和苏伊士运河以东的西奈半岛。
(三)主要城市1、开罗埃及首都,是非洲最大的城市,也是埃及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2、亚历山大埃及最大的海港,位于尼罗河三角洲西北部。
(四)气候类型1、北部地中海沿岸地区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2、大部分地区为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
(五)河流尼罗河是埃及的母亲河,自南向北注入地中海。
(六)自然资源1、矿产资源埃及主要的矿产资源有石油、天然气、磷酸盐等。
2、旅游资源埃及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和自然景观,如金字塔、狮身人面像、卢克索神庙等,吸引着大量游客。
(七)历史文化1、古埃及文明古埃及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2、重要遗迹(1)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陵墓,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
(2)狮身人面像位于吉萨金字塔景区,与金字塔共同构成了埃及的标志性景观。
(八)经济发展1、农业(1)主要农作物埃及主要种植棉花、小麦、水稻等。
(2)农业分布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地区是埃及主要的农业区。
2、工业(1)部门埃及的工业以石油、纺织、食品加工等为主。
(2)发展面临的问题工业基础相对薄弱,技术水平较低,对外依赖程度较高。
精选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导学案第1课 古代埃及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第1课 古代埃及1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古埃及的代表性的文明成就教学难点:分析自然环境对文明产生的影响;理解古代埃及法老与金字塔的关系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希罗多德说过:“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这样多的令人惊异的事物,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这样多的非笔墨所能形容的巨大业绩。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课:古代埃及。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一)古埃及的自然环境——尼罗河1 图片展示:国际空间站拍摄地球夜景:尼罗河岸灯火通明2 材料展示:古代埃及诗歌《赞美尼罗河》:啊,尼罗河,我赞美你!你从大地涌出,养活着埃及!一旦你的水流减少,人们就停止了呼吸。
你用你神秘的方式,带来了肥沃的土壤,让我们歌唱!你滋润了太阳神赋予的土地,养育着所有的人民,让我们在干涸的沙漠里畅饮!你慷慨无私地给予我们所有美好的东西!3 教师提问:(1)解释歌词“一旦你的水流减少,人们就停止了呼吸。
”。
提示:尼罗河是唯一水源,为人类生存提供条件。
(2)解释歌词“你用你神秘的方式,带来了肥沃的土壤。
”提示:定期泛滥,利于农业发展。
(3)还有什么“美好的东西”?提示:便于航行。
4 教师小结:尼罗河为人们生存繁衍提供了条件,定期泛滥促进了古埃及农业的发展;而其平缓的河水以及盛行风又提供了便利的航运条件;这些有利条件促进了尼罗河流域的统一。
(二)象形文字1 图片展示:多媒体展示“象形文字字母—英文字母对照表”2 教师提问:请学生猜测其中几个文字的含义并说说象形文字有怎样的特点?提示:与事物形状相似。
3 资料链接:纸莎草纸古埃及人在距今5000年前发明了纸莎草纸,纸莎草纸的制作材料是纸莎草。
它盛产于尼罗河沿岸的水生植物。
人们将纸莎草的粗茎切割下来,剥去外皮,将里面柔软又有韧性的茎芯儿切成薄片。
再将切成片儿的茎芯横、竖编织或叠放。
然后用锤子将两层茎芯儿敲打,直至融合成一张薄纸。
融为一体的薄片儿在经过晒干、打磨等工艺处理后,世界上最早的纸就诞生了。
《古代埃及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统编版》

《古代埃及》导学案一、导入古代埃及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其悠久的历史和奇特的文化吸引着无数人的关注。
本节课将指挥同砚们一起探索古代埃及的奇奥面纱,了解其社会制度、宗教崇奉、建筑艺术等方面的特点。
二、目标1. 了解古代埃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2. 掌握古代埃及的社会制度和政治组织;3. 了解古埃及的宗教崇奉和文化传统;4. 了解古埃及的建筑艺术和科技发展。
三、导入问题1. 古代埃及位于哪个洲?有哪些重要的河流?2. 古埃及的社会制度是怎样的?谁是统治者?3. 古埃及人崇奉哪些神祗?他们的宗教崇奉对社会有何影响?4. 古埃及的建筑艺术有哪些特点?古埃及人在科技方面有哪些成就?四、进修内容1. 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 古代埃及位于非洲东北部,以尼罗河为中心,被称为“尼罗河文明”。
- 古埃及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100年,最早的王朝是纳玛王朝。
2. 社会制度和政治组织- 古埃及的社会被划分为贵族、平民和奴隶三个阶层,贵族和祭司掌握着政治和经济权力。
- 法老是古埃及的统治者,被视为神的化身,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3. 宗教崇奉和文化传统- 古埃及人崇奉多神教,崇拜太阳神拉,认为法老是神的代言人。
- 古埃及的宗教崇奉渗透到各个方面,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行为。
4. 建筑艺术和科技发展- 古埃及的建筑艺术以金字塔和尼罗河畔的庙宇为代表,体现了古埃及人的工程技术和宗教崇奉。
- 古埃及人在农业、医学、数学等领域也有很高的成就,如灌溉系统、药物制备和几何学等。
五、思考问题1. 古埃及的社会制度对人们的生活和发展有何影响?2. 古埃及的宗教崇奉与文化传统是如何互相影响的?3. 古埃及的建筑艺术和科技发展体现了什么样的特点?六、拓展延伸1. 请同砚们以古埃及为背景,创作一篇寓言故事,体现古埃及人的价值观和思想观念。
2. 请同砚们选择一个古埃及的建筑或艺术品,进行深入钻研并撰写一份报告。
七、总结通过本节课的进修,我们对古代埃及的地理、历史、社会、宗教、文化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导学案1:埃及

第二节《埃及》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埃及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及首都;2、埃及的自然环境特点;说明该国是如何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3、了解埃及作为“世界文明古国”的历史遗迹和旅游资源;4、了解尼罗河、苏伊士运河概况及对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二、学习重难点重点:苏伊士运河、尼罗河对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难点:阿斯旺水坝的有利和不利的影响三、课前准备上网或查资料了解埃及的古今概况。
四、学习过程任务一:情景导入,问题感知说说对埃及的了解任务二:学案引领,自主学习1、运用地图从纬度和海陆位置来简单介绍埃及的位置。
2、上讲台在地图上指出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红海、尼罗河、西奈半岛和开罗3、简述苏伊士运河重要性。
4、埃及有哪些气候类型?各有什么特点?任务三:合作学习,交流展示分析尼罗河对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1、埃及的农业主要分布在哪里?为什么?2、埃及有哪些旅游资源?他们的分布有什么特点?任务四:难点突破:阿斯旺大坝的修建对埃及产生了哪些影响?任务五:课堂小结,归纳提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或多或少有所收获,下面请同学们谈谈你的收获?任务六:课堂练习,检测成效1、埃及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首位的农作物是()A.、椰枣 B、长绒棉 C、洋葱 D、玉米2、埃及的耕地、人口、城市主要集中在()A、地中海沿岸B、红海沿岸C、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地区D、西奈半岛3、埃及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是因其扼守着()A、马六甲海峡B、苏伊士运河C、直布罗陀海峡D、好望角4、关于埃及的说法,正确的是()A、埃及属于非洲国家,领土全部位于埃及境内B、苏伊士运河在埃及境内,它沟通了红海和地中海C、埃及经济以农业为主,长绒棉的出口收入是最主要的经济支柱D、埃及首都开罗,位于地中海边5、埃及最主要的气候类型是()A、热带沙漠气候B、热带草原气候C、地中海气候D、温带海洋气候6、形成非洲炎热气候的最主要因素是()A、海陆因素B、纬度因素C、洋流因素D、地形因素7、埃及大部分居民属于()A、白种人B、黄种人C、黑种人D、混血种人8、下列旅游项目,不适合在埃及开展的是()A、乘船游览尼罗河B、骑骆驼进行沙漠旅行C、享受地中海的明媚阳光D、参观热带野生动物园9、读埃及图,完成下列要求。
《埃及》 导学案

《埃及》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埃及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2、掌握埃及的自然地理环境,包括地形、气候、河流等。
3、认识埃及的人文地理特征,如人口、城市、经济等。
4、探究埃及的历史文化遗产及其保护。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埃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地理环境。
(2)埃及的主要经济活动和发展状况。
2、难点(1)分析埃及气候的形成原因。
(2)理解埃及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和保护措施。
三、知识梳理(一)地理位置1、经纬度位置埃及大致位于 25°E 35°E 之间,北回归线穿过其南部。
2、海陆位置埃及位于非洲东北部,地跨亚非两洲,北临地中海,东临红海。
(二)自然地理环境1、地形埃及大部分地区为低高原,红海沿岸和西奈半岛有丘陵山地。
尼罗河两侧为狭长的河谷平原,入海口处形成广阔的三角洲。
2、气候埃及主要为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北部地中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3、河流尼罗河是埃及的母亲河,自南向北注入地中海。
它为埃及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和肥沃的土壤,孕育了古老的埃及文明。
(三)人文地理特征1、人口埃及人口众多,主要集中在尼罗河沿岸和三角洲地区。
2、城市开罗是埃及的首都,也是非洲最大的城市。
亚历山大是埃及重要的港口城市。
3、经济埃及的经济以农业、石油、旅游业等为主。
农业主要集中在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盛产棉花、小麦等。
石油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埃及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美丽的自然风光,旅游业发达。
(四)历史文化遗产1、金字塔埃及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法老的陵墓,是埃及古代文明的象征。
2、狮身人面像位于吉萨金字塔群前,是埃及著名的古迹之一。
3、卢克索神庙古埃及法老们祭祀太阳神的地方,建筑宏伟壮观。
四、学习方法1、地图分析法通过查看地图,了解埃及的地理位置、地形、河流等自然地理要素的分布。
2、比较分析法对比埃及不同地区的气候、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差异,加深对埃及的认识。
3、案例分析法以埃及的某个具体历史文化遗产为例,分析其价值和保护措施。
《埃及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湘教版》

《埃及》导学案
一、导学目标:
1. 了解埃及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
2. 掌握埃及古代文明的发展历程和重要事件;
3. 理解埃及的宗教崇奉和神话传说;
4. 探讨埃及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二、导学内容:
1. 埃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
2. 埃及古代文明的发展历程;
3. 埃及的宗教崇奉和神话传说;
4. 埃及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三、导学过程:
1. 教师引入:通过展示埃及地图和图片,引导学生了解埃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激发学生对埃及文化的兴趣。
2. 学生进修:学生阅读相关资料,了解埃及古代文明的发展历程和重要事件,探讨埃及的宗教崇奉和神话传说。
3. 学生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埃及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4. 学生总结:学生总结所学内容,形成笔记或报告,展示给全班同砚。
四、导学评判:
1. 学生完成相关作业,包括阅读资料、讨论问题和总结笔记;
2. 学生参与教室讨论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3. 学生展示所学内容,展示能力和表达能力。
五、拓展延伸:
1. 学生可以通过阅读相关书籍和资料,进一步了解埃及文化;
2. 学生可以通过观看相关纪录片和电影,深入了解埃及的历史和文化;
3. 学生可以通过参与相关活动和展览,体验埃及文化的魅力。
六、课后反思:
1. 教师反思教学过程,总结教学经验和不足的地方;
2. 学生反思进修过程,总结进修体会和收获;
3. 教师和学生共同反思,探讨如何更好地开展埃及文化教育。
七年级地理下册8.2埃及精品导学案新版湘教版

埃及集体备课个人空间一、课题:埃及二、学习目标1、埃及的概略(重要地理地点、国土构成、国都、种族、民族、宗教、语言、地形、天气)2、剖析埃及旅行业和经济发展情况过程与方法目标,经过本节课的学习,熟悉国家的学习过程,掌握有关的学习方法,感情、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尼罗河对埃及发展所起的作用,说明埃及对世界文化作出的贡献三、教课过程【自主预习】一、地跨两洲读课本 P76-77 内容,达成下边的填空。
找出埃及重要的地理地点(交通要道)、国土构成、人种、民族、语言、宗教、国都。
1、在图上填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红海、尼罗河、西奈半岛、开罗、利比亚、苏丹2 、埃及绝大多数位于洲东北部,苏伊士运河东面的半岛属于洲。
所以埃及是地跨两洲的国家。
3 、苏伊士运河是联络海与海,洋与洋的世界有名运河,也是、两洲的分界限。
4 、埃及 87%是人,多信仰教。
官方语言为语。
国都是。
二、荒漠王国:1、读课本 P73 内容,埃及绝大多数土地是,平原分布在沿岸和河口三角洲,是货真价实的之国2、回想所学知识,埃及绝大多数地域天气种类是天气,天气特点,北部地中海沿岸少部分为天气,三、富裕特点的旅行业1、读图 3-18 ,找出金字塔、狮身人面像、孟菲斯、卢克索的散布,这些文物拥有巨大、宏伟、壮观、威严的特点2 、读图剖析,埃及的文物大多沿散布,观光这些景点,应选择(交通工具)最适合四、发展中的工农业读课本 P75,学习埃及工农业经济发展情况1、农业:集中于 和 ,这是非洲农业现代化水平最 高的地域,盛产 ,其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2、工业:发展较快,逐渐成为公民经济的主要部门,主要矿产为3、现在,埃及的经济支柱是、 、、。
【合作研究】1. 尼罗河关于埃及的社会经济发展有什么重要作用2. 埃及的石油资源主要散布在哪里 ?农业集中散布在哪里 ?城市散布的特点是什么【检测训练】1、读埃及图,达成以下要求。
⑴写出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大洲和大海名称。
大洲:A B 大海:CD ⑵图中字母E 代表 半岛,该半岛应属于洲。
古代埃及 (学案)教案导学案

1-1-1古代埃及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知道古埃及奴隶制国家出现、统一的时间;2.知道金字塔是古代埃及国王的陵墓。
二、学习重点古埃及的代表性的文明成就;三、学习难点分析自然环境对文明产生的影响,理解“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
四、学习过程(一)课前自主学习1.古代埃及的地理环境(1)地理位置:位于______洲东北角,北临______。
(2)气候条件:南、北部分别为热带沙漠气候和地中海气候,降水较少,终年高温。
(3)水文条件(河流):______贯穿埃及南北,蜿蜒平缓地北流。
2.古代埃及的文明历程(1)产生:公元前______年前后,尼罗河沿岸逐渐形成了几十个最初的小国。
(2)初步统一:约公元前3100年。
(3)强盛:公元前15世纪时,埃及国力强盛,不断对外征战、开疆拓土,成为地跨______两洲的帝国。
(4)衰亡:公元前6世纪,埃及被______灭亡。
到7世纪,埃及成为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古代埃及人与阿拉伯人逐渐融合。
3.古代埃及的政治制度——______制度(1)背景:统一的国家、复杂的社会矛盾和大规模的水利工程,都要求强化国家统治机构和国王权力。
(2)表现(措施)①古代埃及国王称为______。
自诩为太阳神之子,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②法老独揽国家______,主宰国家______,控制国家______。
③法老动用巨大的人力和物力,为自己修筑宏大的陵墓——______。
它是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
4.古代埃及的文明成就(二)问题探究1.找出下面一段话中叙述有误的地方,并加以修正。
尼罗河由北向南流,全长6 600多千米,是世界第二长河。
它每年春季泛滥,淹没了河岸堤坝两旁的大片田野。
在公元3100年左右,初步统一的埃及国家建立起来。
公元前18世纪,埃及成为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军事大帝国,到公元前6世纪的时候,被西亚的波斯所灭。
五、课堂检测(一)选择题1.尼罗河所孕育的文明古国是( )A. 古代埃及B. 古巴比伦C. 古代印度D. 古代中国2.下列内容体现古代埃及君主专制制度的有( )①古代埃及国王称为法老②法老独揽国家行政大权③法老主宰国家经济④法老控制军队和司法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3.古代埃及人把一年划分为泛滥季、播种季和收获季的依据是( )A. 尼罗河水的涨落B. 农作物的生长规律C. 尼罗河水的涨落和农作物的生长规律D. 气温变化4.古埃及国王的陵墓之所以被称为金字塔,是因为 (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学过程
学习目标:1.了解埃及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主要城市的位置和名称。
2.知道埃及的主要气候类型、特点以及对农业的影响。
3.学会据图分析苏伊士运河的重要交通意义。
4.理解尼罗河对埃及古代文明和现代经济的影响。
5.知道埃及传统的出口商品和现代重要经济支柱。
学习重点:1.知道埃及的主要气候类型、特点以及对农业的影响。
2.学会据图分析苏伊士运河的重要交通意义。
学习难点:理解尼罗河对埃及古代文明和现代经济的影响。
课前回顾:阅读教材,通过读图8—13回答1--3题:
1.埃及临哪些海域?
2.埃及被那条重要的纬线穿过?该国大部分地区应处于哪个温度带?
3.埃及是一个地跨两大洲的国家吗?说明你的理由。
4.你知道埃及有哪些著名的文物与古迹吗?试举一例。
5.有人说,“没有尼罗河就没有埃及的文明”。
你能理解这句话的意义吗?
学习过程:
自主探究探究一:埃及的地理位置和领土组成。
1、参照图8—13和8--14,在下面空白图中填注:苏伊士运河、西奈半岛、地中海、红海、
尼罗河、开罗、北回归线等地理事物的名称。
2、阅读P76及图8—13,分析埃及为什么是一个地跨亚非两洲的国家?其战略地位有何
重要性?
探究二:埃及的地形、气候及河流
1、读8-13图,总结埃及的地形特征
2、读非洲气候图,完成下表
气候类型分布气候特征
热带沙漠气候
地中海气候
3、读P78阅读材料“尼罗河”,联系地形气候特点,推测尼罗河的水文特征。
探究三:埃及的经济特色
读P79—80图文材料回答:
1、据P79图8—18,找出埃及的主要矿产和物产,看一看,它们的分布有何特点.
2、.埃及的旅游业十分发达,列举重要的旅游资源?
3、.你认为浏览埃及的主要景点应选择的最适宜的交通工具是什么?
4、埃及的居民状况?
典例分析:
读埃及图,回答下列问题:
(1)埃及是一个地跨两洲的国家,其东北部的
西奈半岛属于洲。
(2)沟通地中海与红海的运河是运河。
(3)埃及的农业主要集中在河谷地和三
角洲地区。
(4)埃及的主要经济作物是
A. 小麦
B. 棉花
C. 甜菜
D. 水稻
(5)列举埃及著名的文物古迹。
(写出一个即
可)
【解析】该题对埃及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作了综合考查。
读图可知,苏伊士运河是联结地中海与红海、沟通大西洋与印度洋的世界著名运河,东面的西奈半岛属于亚洲。
农业集中于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以盛产优质长绒棉著称。
古埃及人留下的巨大的金字塔、雄伟的狮身人面像等众多的历史遗迹,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大量游客。
答案:(1)亚(2)苏伊士(3)尼罗(4)B (5)金字塔、狮身人面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