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集集镇新农村建设规划说明

合集下载

颍上县刘集乡人民政府_企业报告(业主版)

颍上县刘集乡人民政府_企业报告(业主版)

(2)铁路、道路、隧道和桥梁工程建筑(3)
重点项目
项目名称
中标单位
中标金额(万元) 公告时间
TOP1 TOP2
颍上县刘集乡甘罗回族村穆岗中 心村道路建设提升项目
安徽浩淼建筑工程 有限公司
颍上县刘集乡 2023 年农村道路 补短板项目
安徽中颍建设有限 公司
*按近 1 年项目金额排序,最多展示前 10 记录。
目标单位: 颍上县刘集乡人民政府
报告时间:
2023-08-15
报告解读:本报告数据来源于各政府采购、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企事业单位等网站公开的招标采购 项目信息,基于招标采购大数据挖掘分析整理。报告从目标单位的采购需求、采购效率、采购供应 商、代理机构、信用风险 5 个维度对其招标采购行为分析,为目标单位招标采购管理、采购效率 监测和风险预警提供决策参考;帮助目标单位相关方包括但不限于供应商、中介机构等快速了解目 标单位的采购需求、采购效率、采购竞争和风险水平,以辅助其做出与目标单位相关的决策。 报告声明:本数据报告基于公开数据整理,各数据指标不代表任何权威观点,报告仅供参考!
1.4.1 重点项目
(1)其他土木工程建筑(6)
重点项目
项目名称
中标单位
中标金额(万元) 公告时间
TOP1
安徽省天之泽工程 颍上县刘集乡人民政府 2022 年 科技有限公司
124.0
2023-05-24
本报告于 2023 年 08 月 15 日 生成
3/17
重点项目
项目名称
省级美丽乡村建设村采购项目成 交结果公告
1.6
公告
*按近 1 年项目金额排序,最多展示前 10 记录。
2023-05-15 2023-04-28

刘集集镇,集镇规划,村庄规划,建设规划

刘集集镇,集镇规划,村庄规划,建设规划

刘集集镇新农村建设规划说明刘集集镇新农村建设规划说明1.现状概况1.1地理位置刘集集镇西邻刘园居民点,东与江溜村接壤,南靠沙北大堤,北与汪郢村相邻。

大堤能抵御50年一遇的洪水。

1.2自然条件及工程地质条件刘集位于颍上县东南部,黄淮海平原南端,地形为西北高、东南低。

地势平坦、开阔,高差较小,地面标高一般在海拔22.6米左右,地貌表现为黄泛河流地貌特征。

该村属温暖带半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光照充足,四季分明。

多年平均气温16℃,历年来最高气温41.6℃(1953年6月20日),历年来最低气温-20.0℃(1969年2月5日)。

多年平均无霜期221天左右。

年均降雨量[标记错误:920mm],年均蒸发量1650mm.全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年静风率为11.7%,年平均风速2.7米/秒。

刘集村地基容许承载力为120kpa。

根据国家地震局《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年度),本地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

2.规划依据、指导思想与原则2.1规划依据2.1.1国务院《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理》;2.1.2《安徽省村镇规划建设建设管理条理》;2.1.3建设部《村镇规划目标》;2.1.4《村镇规划编制办法》;2.1.5《刘集乡总体规划》(2000-2020);2.1.6《刘集乡基本农田调整划定分布图》(1997-2010);2.1.7《安徽省村庄建设规划技术要点》(暂行);2.1.8中共阜阳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2.1.9阜阳市建委《阜阳市村庄规划工作实施意见》;2.1.10《阜阳市新农村规划建设设计导则》;2.1.11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技术规范与标准等;2.2规划指导思想规划本着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基层村镇居民社会环境的更新与发展,力求为广大居民创造一个优美、合理、舒适、注重生态平衡、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居住环境。

2.3规划原则2.3.1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趋势,为村镇建设发展提供舒适繁荣环境,同时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统一。

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刘集镇大冉庒村变迁始末

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刘集镇大冉庒村变迁始末

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刘集镇大冉庒村拆迁引发的悲剧郑州市中牟县大冉庒村,我们世世代代的家园,现今村子已经被拆迁了一半;政府(其实主要是村干部,严格上不能代表政府,乡镇作为最低一级政府派出机构,勉强可以算是吧)利用恐吓、威胁、停水、断路等手段,想尽一切办法来逼迫群众搬走。

且不说这些个村干部收受开发商多少好处,你身为这个村子的人,带头拆毁自己的家园不觉得可耻吗?你们带头打人,甘当XXX,你们妄称自己是政府,殊不知你们的行为就是在给政府抹黑。

我想问问各位。

商业征地政府可以大包吗?没有拆迁许可证,没有政府文件,唯一拿的出手的的拆迁标准还是2009年制定的“老黄历”——现在是2014年,你们拿09年的标准糊弄老百姓,老百姓能干吗?难道你不知道物价一直在上涨吗?09年房价1000多一平,现在6000多一平也未必买得到房子。

以前在中牟钱可以是一毛一毛(1角钱,好怀念那时候啊)花的,现在一块钱都未必能买得到东西。

如果现在的物价还是09年的物价,农民当然乐意搬迁,可现在物价一天一个样,补偿标准根本不能维持搬迁农民的后续生活。

将农民祖祖辈辈居住劳作的房子土地没收,连一个安置的地方都没有给,美其名曰“先拆迁后安置”,一句话就把老百姓从自己的家里轰出去,强行拆迁。

这样的暴力拆迁当然引起了百姓的不满,稍有不从竟还引来一顿拳打脚踢。

恐吓,使他们惯用伎俩,如果你们不拆迁,他们就拿你的子女、亲人相威胁。

有一户农民,老夫妻俩的独生女儿在学校当老师,拆迁的人到了这户人家直接撂了一句话:如果再不拆迁,马上让你女儿在教室队伍里除名!好大的权力,好大的微风!教师这个圣神的职业竟被他们当做了勒索的筹码?!这一句话下的那对老夫妇再也别不敢坚持,只得含泪离开了自己的家。

现在是文明社会,不是要和谐吗?不是一起实现我们的中国梦吗?如此暴力存在,社会怎么和谐!此外,国家不是有明文规定农民可耕地不允许侵占吗?为什么一个县级文件就可以把地和房子全占了?到底什么人甘冒天下之大不违?到底有什么背景?所有的疑问,值得深思。

仪征市土地整治规划

仪征市土地整治规划

仪征市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论证稿)说明编制单位:江苏省土地勘测规划院项目负责人:严长清审核人:金平华编制人员:施海霞、齐爽、吴江国、李炜玮、朱晨曦编制日期:二○一三年十一月目录1.总则 (1)1.1仪征市地区概况 (1)1.2 规划编制过程 (4)1.3 编制原则 (5)1.4 规划期限与范围 (5)2.上一轮规划的实施情况 (6)2.1 上一轮规划实施成效 (6)2.2 上一轮规划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7)3.规划基数转换与基础图件 (9)3.1 规划基数的确定 (9)3.2 基础图件编制 (14)4.土地整治潜力调查评价 (15)4.1土地整治潜力调查方法 (15)4.2土地整治潜力功能区划分 (17)4.3土地整治潜力评价体系 (19)4.4农用地整理潜力 (25)4.5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潜力 (31)4.6宜耕后备土地资源开发潜力 (36)4.7土地整治潜力各功能区整治重点 (42)5.规划战略与目标 (48)5.1 指导思想、指导原则 (48)5.3 总体战略 (51)5.4 目标任务 (51)6.土地整治总体布局 (56)6.1 大力推进农用地整理 (56)6.2 优化城乡建设用地布局 (59)6.3 适度开发宜耕后备土地资源 (63)7.构建土地整治基础设施体系 (65)7.1 重要基础设施现状情况 (65)7.2 重要基础设施规划原则 (70)7.3 水利工程建设标准 (72)7.4 重要基础设施规划 (72)8.土地整治重点区域、重点工程和重点项目 (75)8.1土地整治重点区域 (75)8.2土地整治重点工程 (82)9.规划投资与实施计划 (85)9.1投资估算 (85)9.2资金筹措 (89)10.规划效益评价 (91)10.1 环境影响评价 (91)10.2 社会影响评价 (95)10.3 经济效益评价 (97)11.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100)11.2 技术保障 (101)11.3 资金保障 (101)11.4 监管保障 (102)11.5 法律政策保障 (102)12.与相关规划的协调说明 (103)12.1 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的衔接 (103)12.2 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协调 (104)12.3 与其他有关规划的协调 (104)1.总则1.1 仪征市地区概况仪征行政隶属江苏省扬州市,位于江苏省中西部119°02′-119°22′,北纬32°14′-32°36′之间,地处长江三角洲的顶端,是宁、镇、扬“银三角”地区的几何中心,西接南京,东连扬州,南濒长江,与镇江隔江相望,北部与安徽省天长市接壤。

集镇规划建设实施方案

集镇规划建设实施方案

集镇规划建设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集镇的规划建设变得愈发重要。

集镇是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民生活的重要场所。

因此,对集镇的规划建设需要更加注重,以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二、规划目标。

1. 实现集镇功能的多样化,既要满足农民生活需求,又要促进集镇经济发展。

2. 提升集镇的整体形象,改善环境质量,提高居民生活水平。

3. 保护集镇的历史文化遗产,传承乡土风情,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三、规划内容。

1. 建设集镇综合服务中心,集中规划商业、文化、教育、医疗等功能于一体,提高服务水平。

2. 完善集镇交通网络,改善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方便居民出行。

3. 规划建设集镇公共绿地和休闲广场,增加居民休闲娱乐的场所,改善生活环境。

4. 加强集镇环境整治,提升环境质量,保护生态环境。

5. 保护和修缮集镇历史建筑,挖掘历史文化内涵,丰富集镇文化底蕴。

四、实施步骤。

1. 制定集镇规划建设总体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

2. 制定集镇规划建设年度实施计划,确保规划有序推进。

3. 加强对规划建设的宣传和督促,引导居民参与规划建设,形成共建共享的局面。

4. 加大资金投入,保障规划建设的顺利实施。

5. 加强规划建设过程中的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和改进。

五、预期效果。

1. 集镇功能得到提升,居民生活更加便利。

2. 集镇形象得到改善,环境质量明显提升。

3. 集镇文化底蕴得到保护和传承,吸引更多游客。

4. 集镇经济得到发展,居民收入逐步增加。

六、总结。

集镇规划建设实施方案的制定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农民生活需求,促进集镇经济发展,提升集镇整体形象。

通过实施规划,将使集镇得到全面发展,为农村现代化进程做出更大的贡献。

希望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能够高度重视,全力支持集镇规划建设工作的推进,为农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集镇建设实施方案范本(3篇)

集镇建设实施方案范本(3篇)

集镇建设实施方案范本为了抢抓有力机遇,破解商贸发展难题,扎实推进大河家集镇改造建设,辐射带动“两省五县”的经济社会发展,着力打造临夏西部商贸批发、购物、宜居、休闲、旅游名镇,根据县委、县政府“项目带动强基础、教育优先提质量、劳务输转求突破、产业培育破难题、改善民生促和谐、转变作风抓落实”的总体思路,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县委___届五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以建设“商贸、购物、宜居、旅游名镇”为目标,按照“集镇建设与市场建设相结合,与完善公共设施相结合,与突出民族特色相结合,与产业培育相结合,与改善民生相结合”的原则,乘___重点扶持临夏经济发展和全州“依托___大市场、融入___都市圈”发展战略的东风,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理念,实施大河家集镇改造建设大会战,坚持大气魄投入、大手笔建设,提高大河家镇城镇化水平,加速融入中心城,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着力打造优美、和谐、生态、宜居的人居环境。

二、总体定位按照突出民族文化、彰显民族特色、展示民族风貌、打造度假胜地及州级商贸物流中心的定位,以旅游项目建设为载体,大干快上,用___年时间,把大河家镇打造成拥有宾招床位___张、日接游能力___万人以上的物流、购物、人居、旅游、民族风情展示名镇。

三、工作任务(一)完善编制规划1、配合___大学规划设计研究院修编完成《大河家镇总体规划》。

2、编制《大河家集镇控制性详规》和《大河家集镇修建性详规》。

(二)打造旅游名镇加快大河家集镇建设,提升完善集镇功能,实施“十个一”工程。

(1)打造一个“度假区”。

充分利用大河家一级、二级水电站、炳灵一级水电站和积石峡水电站四个水电站的整体区位优势,加快开发建设黄河度假区。

高品位、快速推进物流、人居、旅游等工程建设,丰富产品,完善功能,整体开发完成___亩的建设任务。

(2)建设一条“文化带”。

利用现有的积石雄关、临津古渡、禹王庙、黄河水系等历史古迹,高标准建设长___公里、占地___亩的文化带,按照“忆河、品河、听河、乐河、映河”五个篇章,打造集休闲、购物、景观为一体,彰显大河家文化特色的高档次文化带,进一步提升民族文化品位和价值。

2009~2018年刘集镇现代农业产业规划

2009~2018年刘集镇现代农业产业规划

2009~2018年刘集镇现代农业产业规划2009:2018年刘集镇现代农业产业规划前言现代农业是以资本高投入为基础~以工业化生产手段与先进科学技术为支撑~社会化服务休系相配套~用科学的经营理念来管理的农业形态。

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就是改造传统农业、不断发展农村生产力的过程~就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

现代农业的核心是科学化,特征是商品化,方向是集约化,目标是产业化。

农业产业化则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依托龙头带动与促进科技进步~对农业与农村经济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与企业化管理~形成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农村经济经营方式与产业组织形式。

农业产业化是实现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环节~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农业竞争力的有力措施~是农业经营体制的重大创新~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沭阳县刘集镇是山区的主要农业乡镇~农副产品资源丰富~区位优势明显~大,邑,——双,河,旅游公路横贯全境~交通便利~农业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今年以来~全镇干部群众认真学习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央一号文件与省、市、县关于促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文件精神~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与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作为‚三农?工作的重要切入点~坚持把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突破口~转变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模式~采取龙头企业、生产基地、专业合作组织多元并举、政策引导、资金扶持、技术服务多管齐下~在深化加工、促进流通、扩大外销等多个领域推进产业化发展。

全镇农业产业化经营呈现出专合组织不断增加、生态特色基地不断扩大、经营领域不断拓展与产业链不断延伸的良好势头~为全镇农业产业化的进一步提升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与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农民增收的基本途径~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是统筹城乡发展、强镇富民的一项重大而长期的任务。

2024年集镇建设实施方案(三篇)

2024年集镇建设实施方案(三篇)

2024年集镇建设实施方案____年集镇建设实施方案一、前言____年集镇建设是我们县政府的重要任务和战略部署。

本文将列举一些集镇建设的主要目标和计划,并提出一些具体的实施方案,以实现我们县集镇建设的全面发展和长期可持续性。

二、总体目标1. 环境优化:改善集镇环境质量,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2. 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集镇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设施的配套能力。

3. 经济发展:激发集镇经济活力,吸引投资,促进产业升级。

4. 社会管理:加强社会管理,提高社会治理能力。

5. 文化传承:保护和传承集镇的文化遗产,提高文化软实力。

三、实施方案1. 环境优化1.1 加强环境保护力度,推行绿色发展理念,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1.2 推动垃圾分类制度,建设环保公厕和垃圾处理设施。

1.3 加强水资源保护和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1.4 加强空气质量监测和治理,提高空气质量。

1.5 加强集镇绿化,修建公园和绿化带,提高城乡空气质量。

2. 基础设施建设2.1 完善集镇的供水、供电、通讯和交通网络,提高基础设施的覆盖范围和可靠性。

2.2 建设更多的教育和医疗设施,满足居民的基本需求。

2.3 改善集镇的道路和交通状况,提高交通流量和安全性。

2.4 建设公共停车场和停车咨询点,解决停车难题。

3. 经济发展3.1 制定优惠政策,吸引企业投资和创业。

3.2 发展特色产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就业机会。

3.3 加强农村电商和农业推广,提高农民收入。

3.4 建设农产品加工厂和冷链物流设施,提高农产品的储存和销售能力。

3.5 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合作,推动跨境贸易和旅游业的发展。

4. 社会管理4.1 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安全工作,提高社会治理能力。

4.2 加强民生保障,提高社会福利保障水平。

4.3 加强文化体育设施建设,提供多样化的文化娱乐活动。

4.4 推动社区建设,建立社区服务中心和居民自治组织。

5. 文化传承5.1 加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工作,修缮历史建筑和文化遗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刘集集镇新农村建设规划说明1.现状概况1.1地理位置刘集集镇西邻刘园居民点,东与江溜村接壤,南靠沙北大堤,北与汪郢村相邻。

大堤能抵御50年一遇的洪水。

1.2自然条件及工程地质条件刘集位于颍上县东南部,黄淮海平原南端,地形为西北高、东南低。

地势平坦、开阔,高差较小,地面标高一般在海拔22.6米左右,地貌表现为黄泛河流地貌特征。

该村属温暖带半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光照充足,四季分明。

多年平均气温16℃,历年来最高气温41.6℃(1953年6月20日),历年来最低气温-20.0℃(1969年2月5日)。

多年平均无霜期221天左右。

年均降雨量[标记错误:920mm],年均蒸发量1650mm.全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年静风率为11.7%,年平均风速2.7米/秒。

刘集村地基容许承载力为120kpa。

根据国家地震局《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年度),本地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

2.规划依据、指导思想与原则2.1规划依据2.1.1国务院《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理》;2.1.2《安徽省村镇规划建设建设管理条理》;2.1.3建设部《村镇规划目标》;2.1.4《村镇规划编制办法》;2.1.5《刘集乡总体规划》(2000-2020);2.1.6《刘集乡基本农田调整划定分布图》(1997-2010);2.1.7《安徽省村庄建设规划技术要点》(暂行);2.1.8中共阜阳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2.1.9阜阳市建委《阜阳市村庄规划工作实施意见》;2.1.10《阜阳市新农村规划建设设计导则》;2.1.11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技术规范与标准等;2.2规划指导思想规划本着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基层村镇居民社会环境的更新与发展,力求为广大居民创造一个优美、合理、舒适、注重生态平衡、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居住环境。

2.3规划原则2.3.1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趋势,为村镇建设发展提供舒适繁荣环境,同时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统一。

2.3.2本着节约耕地的原则,村庄建设尽量少占耕地。

2.3.3以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为指导,坚持村庄建设因地制宜,就地改造或邻近建设,统一规划、配套建设、分期实施的原则。

2.3.4实用美观的原则。

符合居民正常生活的使用条件,为居民提供一个优美的居住环境。

3新村建设规划3.1用地概况集镇建设总用地面积220公顷,其中沟塘面积46公顷。

该地快地形平坦,现有1356户现状和在建的住房,1所小学,一所中学,有1条东西向的排涝大沟(刘集大沟),在规划区内原有6条宽为10米的街道。

3.2规划结构规划结合该地快的地形特点,拓宽现状道路为10米宽的中心干道,形成若干个组团,由东西或南北主要道路相连接.在各组团中心布置活动中心、医疗室、小型超市、中心绿地和活动场地等设施,形成组团中心,方便周边居民。

3.3.1居住建筑用地结合农村住宅的建设特点和居民的心理特征,规划采用行列式规整的布局方法,住宅以双拼式为主。

每户住宅宅基面积22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210平方米左右,布局采用前院后宅和前后院形式,院内主要布置农用车停车及生活休闲设施。

居民建筑用地总面积134.2公顷,占总用地面积61%。

3.3.2公共设施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有:居民活动中心、医疗室、小型超市、公厕垃圾收集点、配电室、活动场地等设施。

公共建筑用地总面积26.4公顷,占总用地面积12 %。

有一小学。

3.3.3道路广场用地新规划住宅之间均规划 10米的街道,建筑离道路红线15米留作绿化带。

规则型的花坛、树池,整齐的铺装营造出新村良好的入口景观。

新村内部道路分为主要道路、次要道路和宅间道路三个等级,主要道路路面宽为8米,建筑红线宽度为14米;次要道路6米,建筑红线10米;宅间道路宽度3米,建筑红线4米。

新村规划为塑造型景观,增加居民的室外活动空间,在组团体活动中心设置小型广场,创造居民户外活动的积极空间。

道路广场用地总面积33公顷,占总用地面积15%。

3.3.4绿化用地结合农村的自然条件,绿地建设分为两大部分;在组团中心各类公共建筑周边布局集中绿地;结合现在沟河水系建设滨水公共绿地。

在绿地建设标准上建议种植产业及灌木为主,草坪为点缀,充分协调环境,注重营造绿色空间。

绿化用地总面积8.8公顷,占地总面积4%。

3.3.5其他用地其他用地主要是现状的沟塘占地,规划范围内尽量保留的河加油站流水系,并加以整治和沟通,在水系傍边做些绿化既能丰富景观环境,又能满足防洪和排水的要求。

其他用地的总面积17.6公顷,占总用地面积的8%。

3.4主要技术指标附表:村庄用地汇总表项目数值(公顷)比例(%)人均面积(㎡人)村庄总用地面积220 100 1001、居民建筑用地134.2 61 612、公共建筑用地26.4 12 123、道路广场用地33 15 154、绿化用地8.8 4 45、其他用地17.6 8 8附表:主要技术指标一览表项目计算单位数值居住户数户2100(现状户)户均占地面积平方米/户1048居民人口人10000户均人口人/户 4.76总建筑面积平方米997260其中住宅建筑面积平方米925980 公共建筑面积平方米31280户均住宅建筑面积平方米/户441人口密度人/公顷45停车位辆746容积率――0.45建筑结构%24.34、公共建设规划4.1给水工程规划刘集集镇规划近期内居民用水主要以每户个体打井取底下水共给,远期随着迁入居民数量增大,条件成熟后规划建设深水井及水塔连接给水管道实现集中供水。

4.1.1需水量预测(1)人口规模根据规划,刘集集镇总户数为2100户,按每户4.8计算,共计10000人。

(2)规划用水量规划用水量主要包括居民生活、消防、浇洒道路和绿化、管网漏水和未预见用水量,综合用水量用水指标按200L/人.d考虑,总用水量2000立方/天。

远期计划供水标准将达到每人每日200-250升。

4.1.2给水管经根据用水量预测,新村生活给水干管管经为110㎜,支管经为63㎜。

4.1.3给水管网布置新村采用生活消防相统一的供水管网系统。

室外消防栓采用地上式,沿新村主要道路布置,消防栓间距不大于120米/个。

在新村干管与水塔供水主管接口处及干管与支管接口处设置闸阀井;给水管埋深不小于0.7m。

4.2排水工程规划4.2.1排水体制考虑刘集的经济发展水平,规划新村排水体制为雨污合流制。

4.2.2雨水工程规划新村雨水计算采用阜阳市暴雨强度公式I——降雨强度(毫米/分钟)p——设计重现期,取1年t——地面积水时间,t=t—t——流到雨水口的集水时间,取10分钟L——上游各段长度V——上游各管段设计速流设计雨水流量Q=166.74ψ·i·Fψ——设计径流系数,取0.65F——设计汇水面积(公顷)4.2.3污水工程规划污水量按总用水量的80%计算,新村污水量:1600m³/d。

4.2.4排水管网新村雨水经排水支管收集汇集排水干管,分区就近排入现有沟渠。

生活污染水经净化处理后,经排水支管收集后,排入现有沟渠,排水干管管经为600㎜,坡度为2‰,支管管经为300㎜,坡度为3‰。

4.3电力工程规划4.3.1用电负荷预测根据《阜阳市新农村规划建设设计导责》要求,生活用电指标每户不小于3000瓦,以及新村的实际情况,规划生活用电指标户均按3500瓦考虑,新村用电总量7350千瓦/天。

4.3.2供电规划(1)供电电源、电压的选择新村电源采用城镇系统进行供电,由城镇供电系统引入电力线,供电系统输入电压为10KV,输出电压为380/220V。

(2)供电服务半径分区380/220V电压供电服务半径为300m以内,一般宜200-250m为宜。

规划在新村设置1座箱式配电房,以方便区内供电。

(3)供电线路考虑到现实情况现有规划新村供电线路采用地埋方式和空架相结合。

4.4电讯工程规划根据有关规范要求,住宅按每户1部电话计算,公共建筑按每户100㎡配1部电话计算,电讯线路从镇区引入,在新村设置1个电话交换箱。

区内电讯线路均采用地埋敷设方式和空架方式,在住宅每个单元和公共建筑内设置相应容量的电缆线盒。

符表:规划电话量指标表项目综合指标数量电话量(部)居住建筑1部/户2100 户2100公共建筑100㎡/部71280平方米713合计28135、其他5.1抗震根据国标《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华定该地区属于地震烈度6度,因此建筑需按7度设防。

5.2建筑设计本规划遵循简洁、美观、实用的原则,在建筑设计时充分考虑居民生活的实际需求。

建筑以二层为主,并带有前后院落解决农机具停放和农作物晾晒。

建筑风格上以现代式为主,争取平面布局合理,功能明确,方便农民生活。

立面设计保持统一协调,外墙色彩、材质与地方环境相和谐。

建筑造型强调自身比例的完善,外观清新大方,同时也考虑地方上的传统建筑形式,屋面采用坡屋顶,有利于隔热保温。

5.4防洪:房屋建筑结构可抵御50年一遇的洪涝灾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