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年平均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5页PPT
区域整体性和关联性ppt课件

南方地区:主食以米饭为主;屋顶坡度较大,墙体高;体育项目以龙舟竞赛、游泳 为主。北方地区:主食以面食为主;屋顶坡度较小,墙体较厚;体育项目以溜冰、 滑雪为主。
松嫩平原:因农业生产 技术的改进和气候变暖, 水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课堂小结
活动(教材12页):比较不同地区人们生活差异
不同区域,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建筑物呈现出诸多不同。 不仅传统民居如此,而且现代住宅楼也如此。
我国北方传统民居—山西省平遥古城
我国南方传统民居——浙江省绍兴古镇
活动(教材12页):比较不同地区人们生活差异
【思考】研究区域整体性和关联性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自然要素 人文要素
区域 要素
整体性 差异性 关联性
因地制宜
确定区域的特点
实现区域因地制宜的发展
三、因地制宜与区域发展
1.区域发展要求
因地制宜
① 依据自身地理条件,合理安排人类活动 ② 考虑区域关联的发展变化,调整人类活动
2. 比较不同区域发展的方法
2.当地人是怎样利用和分配水资源的? 法拉吉主要依靠重力,把山泉水、地下水引到村落中,其中有的 水渠藏于地下,以免水被蒸发;有的水渠露出地面,便于人们使 用。(按照食用——淋浴——洗衣、洗器皿——灌溉果园和农田 顺序使用,避免浪费)
3.法拉吉是如何影响区域发展的? 法拉吉是阿曼人发明的灌溉系统,是一种独特的农业灌溉方法。 不但为阿曼人带来了宝贵的水源,而且使阿曼村庄形成了独特 布局,并塑造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课件

水田耕作业
旱地耕作业
主要粮食作物 农业
水稻(主)、油菜、 玉米、春小麦、大豆等
棉花等
人
作物熟制 一年两熟至三熟
一年一熟
类
活
备注
水产业较为发达 松嫩平原的西部适宜发展
动
畜牧业
差
异 其他
工业
我国重要的综合性 我国的重化工业基地 工业基地
生产 活动
商业
我国沿海航线的中 枢,长江入海门户, 对内外联系方便,
河网密度大的长江三角洲适宜发展水稻种植,而河网密度小的松 嫩平原则适宜需水少的玉米、小麦、大豆种植。
图1.2 松嫩平原的地理条件 13
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地理环境差异表
长江三角 松嫩平原 洲
地理位置
气候条件 土地条件 矿产资源
14
(一)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地理环境的比较
1.地理位置差异
南京
无堪
镇月
对保温要求降低、对通风纳凉要求的提高。
29
活动2:从南北方传统民居的差异看地理 环境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如果不考虑地价、建筑材料等因素,建同等面积的住房, 北方的建筑成本比南方高。 因为北方建筑墙体厚,用料相对较多。
——建同样高度的多层楼房,北方楼房的南北间距比南方大。 因为北方的纬度高, 太阳高度角小;而南方纬度较低,
东 北 大 平 原
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
教学目的
● 1.举例说出区域的特征 ● 2. 以两个区域为例,比较分析地理环境
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3. 以某个区域为例, 比较分析区域不同
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3
教学重点
江苏省苏州市常熟杨园中学2022年高二地理期末试题含解析

江苏省苏州市常熟杨园中学2022年高二地理期末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 材料一据美联社报道,美国时间2006年11月15日6点15分日本千岛群岛附近(如图1)发生里氏8.1级强烈地震,并发布海啸警报。
日本气象厅同时表示,地震引发的海啸将高达2米,呼吁当地沿岸居民迅速撤离。
材料二据日本气象厅报告,千岛群岛东部东京时间2007年1月13日13时24分发生里氏8.3级地震(如图2)。
震源位于海床下30公里。
读上述材料,回答13-16题。
13.千岛群岛附近短期内连续发生大震的原因是A.处在海洋上,地壳太薄B.在亚欧板块、北美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C.在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D.处在大洋中板块张裂边界14.这两次地震对日本并未造成多大的危害,主要原因是A.震级小 B.日本建筑物抗震系数大C.震中位于海洋上 D.日本多震,防震意识强15.下列影响地震对地面破坏程度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震级越大破坏越大②震源越深破坏越大③震中距越小破坏越大④地面越平坦破坏越大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16.千岛群岛东部1月13日地震属于A.浅源地震 B.中源地震C.深源地震 D.都不是参考答案:C C A A2. 有关地理信息技术与地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地理信息技术是一种准确、快速的综合技术B.地理信息技术以数值的形式储存地理空间数据C.通过地理信息技术可以迅速地进行空间数据查询、计算及数据更新D.不同比例尺的数据可以综合在一起,但不同投影的地图数据不能综合参考答案:D3. 下列关于地理环境对其它生产活动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长江三角洲的轻工业发展依托于当地发达的农业基础B.长江三角洲发展重工业依托于当地丰富的矿产资源C.松嫩平原发展重化工业依托于当地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周围地区的煤、铁等资源D.长江三角洲商业贸易发达依托于优势的地理位置参考答案:B4. 下图是我国南昌、兰州、北京、乌鲁木齐四地的降水量总量及季节分配比重图。
全国高一高中地理同步测试带答案解析

全国高一高中地理同步测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有关地理区域含义的正确叙述是 ( )①区域是地理差异的客观反映②区域有一定面积、形状、范围或界线③区域相对于外界有差异,而内部特征完全一样④区域特性与其区位没有关系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区域内部特征具有性。
区域之间的特征具有明显的性。
( )A.相对一致差异B.绝对一致相对一致C.差异整体D.地带非地带3.划分区域的意义是 ( )①更方便了解区域差异、特点②有助于进行区域研究和区域发展规划③因地制宜发展区域经济④了解区域发展的有利和不利条件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4.地球表面各种自然、人文地理现象的最显著特点之一是 ( )A.真实性B.区域性C.季节性D.整体性5.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的民居,可以反映当地自然环境的某方面特点。
据此回答问题。
【1】我国北方住宅有院落,且围墙很高的原因是( )A.平原广大B.太阳辐射弱C.降水少D.冬季风力强【2】我国少数民族苗族的典型民居吊脚楼反映了当地的 ( )A.气候环境B.地形条件C.水文环境D.土壤特征6.适合在松嫩平原种植的农作物是 ( )A.春小麦、玉米、甜菜、大豆B.冬小麦、高粱、大豆、甜菜C.玉米、高粱、大豆、甘蔗D.玉米、黄麻、甜菜、大豆7.关于长江三角洲农业发展的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处我国东部沿海中部,为雨热同期的温带季风气候B.因河网密布,湖泊众多,多为集中分布的水田C.长江三角洲的农业种植制度是一年一熟至两熟D.长江三角洲的土壤以生产力较高的水稻土为主8.导致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年平均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纬度位置的差异B.海陆位置的差异C.地势的高低D.植被条件的差异9.松嫩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其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 )A.水源不足B.地形崎岖C.热量不足D.土壤贫瘠10.下图为我国东北地区的雨量分布图,据图回答问题。
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试卷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1 .下列天体, 距地球最近的是A .火星B .金星C .太阳D .月球2 .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其特殊性表现在A .有高级智慧生命的存在B .绕日公转与自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C .表面存在厚厚的大气层D .密度较大, 自转和公转周期适中3 .关于黄赤交角的说法, 正确的是A .黄赤交角目前约为 6 6 . 5 度B .黄赤交角与五带的划分无关C .黄赤交角是地轴与黄道平面的交角D .黄赤交角度数等于南北回归线的度数4 .下列各组地表形态, 由同一种外力作用形成的是A .瀑布、戈壁B .沙丘、黄土沟壑C .三角洲、冲积扇D .河流峡谷、花岗岩地貌5 .下列地理现象, 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A .火山喷发B .山体滑坡C .水土流失D .泥石流6 .“牵一发而动全身”体现了地理环境的A .差异性B .整体性C .多样性D .区域性7 .地球上的生命最早出现在A .海洋中B .陆地上C .大气中D .岩石中8 .下列关于自然灾害的叙述, 正确的是A .在荒无人烟的地方也会发生自然灾害B .人类完全可以阻止自然灾害的发生C .自然灾害大多发生在地球内部圈层D .洪涝、干旱属于气象灾害9 .我国正在实施的“南水北调暠工程, 反映了人类活动能够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A .大气降水B .蒸发C .地表径流D .水汽输送1 0 .近年来, 黄河下游断流现象时有发生。
为缓解这一现象, 黄河沿岸的同学可做的力所能及的事情是A .垃圾分类B .节约用水C .海水淡化D .节约用电1 1 .我国气象部门规定: 冷空气入侵造成的降温,2 4小时内降温 1 0曟以上, 而且最低气温在5曟以下, 则称此冷空气爆发过程为一次寒潮过程。
寒潮作为我国主要的气象灾害之一,对河北省农作物危害最大的季节是A .夏秋之交B .初春秋末C .隆冬季节D .盛夏时节1 2 .关于锋面天气系统的叙述, 正确的是A .冷暖气团相遇时一般是暖气团在锋面之下B .暖锋是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所形成的锋C .我国北方夏季午后的暴雨多是由暖锋造成的D .夏季江淮地区的梅雨是由锋面系统造成的1 3 .导致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年平均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 .植被条件的差异B .土壤条件的差异C .纬度位置的差异D .海陆位置的差异1 4 .莫霍面是A .地壳和地核的界面B .地幔和地核的界面C .地壳和地幔的界面D .岩石圈和地壳的界面1 5 .美国农业生产布局最主要的特征是A .依据社会需求布局农业区B .农业生产地区均衡化C .农业生产高度集约化D .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地区的经济建设, 必须强调因地制宜, 扬长避短, 充分发挥地区优势, 注重克服限制性因素。
文科1.1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西 坡
B
C
东 坡
A
50 100 150 距离/千米
小资料:大盐湖是大盆地 地区最大的咸水湖。一万 多年前,它曾经是一个比 现今面积大20多倍、主要 接受冰川融水补给的淡水 湖,如今周边的冰川已消 退。
海 岸
落 基
气温/℃ 20 10 0 -10 -20
0 1 2 3 4 5 6 7 8 9 1011 12 月份 圣弗朗西斯科(旧金山)(38°N, 122°W)
课标要求
1.了解区域的含义
2.以两个不同区域为例,比较自然环境、人类活动 的区域差异
3.以某区域为例,比较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 类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
学习思路
什么是区域? 为什么要研究区域? 怎样研究区域? 因地制宜开发区域资源, 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研究区域差异,找出区域优势, 制定发展方向
纬度差异和冬季风的影响。 2、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年降水量分布各呈什么规律?形成这种 分布规律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降水量是长三角由南向北减少,原因是受季风气候影响;松嫩平 原则由东南向西北减少,原因是受季风气候和地形的影响。 3、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河网密度差异,对农业会产生哪些 影响? 河网密度大的长江三角洲适宜发展水稻种植,而河网密度小的松 嫩平原则适宜需水少的玉米、小麦、大豆种植。
不同区域地理环境的差异
研 究 思 路
高二地理必修三活动题答案

高二地理必修三活动题答案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P3【思考】1.导致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年平均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点拨】从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方面思考回答。
2.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年降水量分布各呈现什么规律?形成这种分布规律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点拨】长江三角洲的年降水量大致和我国降水量的普遍规律一致,原因从该地地形为平原,降水主要来自东南季风等方面分析;松嫩平原的年降水量由于受东面有长白山的阻挡,降水较少,基本呈现从东向西递减的规律。
3.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河网密度的差异,对农业生产会产生哪些影响?【点拨】长江三角洲地区因河网密布,湖泊众多,耕地多为水田,较为分散。
松嫩平原地区河网密度小,导致耕地多为旱地,集中连片。
P4活动1.不同区域,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建筑物呈现出诸多不同。
不仅传统民居如此,而且现代城市的住宅楼也如此。
——北方民居的墙体严实厚重,南方民居的墙体轻薄;——从北到南,民居的屋顶坡度逐渐增大,房檐逐渐加宽,房屋进深和高度逐渐加大。
(2)下面列出的是我国南北方城市住宅搂的差异,分析导致这些差异的自然原因:——如果不考虑地价、建筑材料等因素,建同等面积的住房,北方的建筑成本比南方高;——建同样高度的多幢楼房,北方楼房的南北间距比南方大。
【点拨】本活动要求学生了解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造成南北方建筑物特点的不同,并由此认识地理环境差异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2)北方的城市住宅楼建设要考虑冬季室内取暖和墙体保温,所以建筑成本较高,楼房间距的大小主要看冬季的正午太阳高度。
冬季的正午太阳高度自北向南逐渐增大,为保证楼房底层正午有阳光照射的楼房间距自北向南逐渐减小。
第二节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P9【思考】1.从监测的范围、速度,人力和财力的投入等方面看,遥感具有哪些特点?【点拨】范围更广、速度更快、需要人力更少、财力投入少。
2.有人说:遥感是人的视力的延伸。
导致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年平均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共27页

谢谢!
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导致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年平均气 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1、用道德的示范来造就一个人,显然比用法律来约束他更有价值。—— 希腊
12、法律是无私的,对谁都一视同仁。在每件事上,她都不徇私情。—— 托马斯
13、公正的法律限制不了好的自由,因为好人不会去做法律不允许的事 情。——弗劳德
14、法律是为了保护无辜而制定的。——爱略特 15、像房子一样,法律和法律都是相互依存的。——伯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