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服装纺织行业现状 (自动保存的)
服装纺织行业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服装纺织行业的发展现状与前景近年来,服装纺织行业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作为一个庞大而复杂的产业链,服装纺织行业涵盖了从原材料采购、生产制造到销售流通的各个环节。
本文将对服装纺织行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展望其未来的前景。
一、发展现状1.市场规模持续扩大随着全球消费水平的提升,人们对服装产品的需求也不断增长,进一步推动了服装纺织行业的发展。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全球服装市场规模已经超过了1.5万亿美元,呈现出持续扩大的趋势。
2.技术创新不断推动行业发展随着科技的发展,服装纺织行业也得到了许多新的技术突破。
无论是在纺织生产过程中的自动化设备应用,还是在服装设计制作方面的虚拟现实技术,都为行业带来了更高的效率和更好的用户体验。
3.可持续发展成为行业关注重点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可持续发展成为了整个服装纺织行业的关注重点。
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环境友好型材料的使用,推动节能减排的生产方式,并致力于打造更加可持续的服装产品,以满足消费者对环境保护的需求。
二、前景展望1.市场竞争将加剧随着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入,服装纺织行业的市场竞争将日益激烈。
国内外各大企业将更加积极地拓展市场份额,提高产品品质和服务水平,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
2.电子商务将进一步崛起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电子商务在服装纺织行业中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消费者越来越习惯在线购物,并通过电商平台获取最新的时尚资讯和品牌信息,企业需要积极拥抱互联网,提升线上销售渠道的竞争力。
3.智能制造将提升行业效率智能制造将成为未来服装纺织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通过应用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企业可以实现生产流程的智能化管理和优化,提高生产效率,并且减少资源浪费,实现可持续发展。
4.创新设计将成为竞争优势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创新设计将成为企业脱颖而出的关键。
通过与设计师、艺术家等合作,企业可以打造独特的品牌形象和产品风格,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并提供有差异化竞争力的产品。
全球各国纺织业发展现状分析和未来市场发展趋势解析

全球各国纺织业发展现状分析和未来市场发展趋势解析一、亚洲东南亚国家:除印尼和泰国有一定规模的纺织品出口外,基本上是以服装出口为主,出口较有优势的国家有:孟加拉、印尼、泰国、越南等,其中孟加拉在欧盟服装进口市场居第6位,越南在日本服装进口市场居第4位,印尼在美国服装进口市场上居第6位。
孟加拉、越南等国成本优势突出,服装厂工人最低工资仅为45美元/月,土地、水、电等能源价格也非常优惠。
据香港客商反映,在越南等国开设一家1000人左右的服装厂,投资仅需要6、7百万港元,而同样规模的工厂设在中国,则需投入几倍的资金。
但东南亚国家的劣势是服装工业规模不大,配套水平较低,面料依赖进口,接单能力有限,加工品种不够齐全。
印度:是世界上第3大产棉国,纺织工业规模很大且实力雄厚。
纺织服装业是印度的支柱产业,占全国制造业的比重为20%,就业人数1500万,纺织服装出口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为25%。
主要市场为欧盟和美国,在欧盟市场列第3位,在美国市场列第4位。
印度的纺纱、织布及印染业设备、技术水平很高,已成为我强大的竞争对手。
巴基斯坦:纺织服装业是该国的支柱产业,占全国制造业的比重达46%,就业人数1500万,占制造业就业的38%,纺织服装出口占出口总额的比重高达66%,为世界第4大产棉国,纺织工业实力雄厚,拥有较强的纺纱业和织布能力,出口产品以纱、布等初级纺织制成品为主。
巴基斯坦棉纱的竞争力大有超越我国之势。
其纺织品在美国、欧盟、日本纺织品进口市场上分别列第6、7、8位,成衣等制成品所占比重较低。
日本:日本是世界上第3大经济体,也是我纺织服装出口的主要市场。
2003年,日本经济出现复苏迹象,但消费支出仍处于低迷状态。
尽管如此,但由于日本纺织服装消费基数庞大,再加上纺织服装业大部分已把制造地转移到中国,因此其消费市场还是严重依赖于进口产品。
在日本纺织品服装进口市场上,中国产品占71.5%,具有较强的价格和质量竞争力。
因此,我出口企业在日本市场面临的主要挑战并不是扩大市场份额,而是提供深加工、高质量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及品牌服务的问题。
我国纺织服装产品进入英国市场的策略分析

我国纺织服装产品进入英国市场的策略分析纺织服装工业是我国传统的支柱产业之一,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纺织服装工业是我国国际竞争力较强和国际依存度较高的产业。
英国是我国在西欧的主要贸易伙伴之一。
本文通过对英国国内纺织服装市场现状研究分析,并结合英吉利民族的性格特点提出我国顺利走入英国市场的几点对策。
标签:纺织服装进入英国中国加入WTO后,中英贸易是两国关系中最为广阔的合作项目。
英国有比较好的投资环境,基础设施非常先进,商业法律法规也十分完善。
英国又是欧盟中最大的纺织品服装市场之一。
英国市场统计显示,市场年销售规模在300亿~310亿英镑。
2002年英国成衣销售增长约3.4%。
国外进口服装约占英国服装市场的54%[1]。
而且英国的经济以私有企业为主体,而制造业仅占五分之一,近年來英国纺织服装业发展速度减缓,而进口则逐年递增。
因此,与英国在纺织品服装方面发展稳固长久合作关系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大有好处。
一、英国纺织服装市场现状分析1.英国国内纺织业概况纺织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为减少劳动成本,英国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逐渐将该行业的生产向劳动力低廉的第三世界国家转移或转产,国内多为100的中小型企业纷纷倒闭,致使国内纺织业就业人数减少。
到20世界末基本上只保留了一些国内的名优产品,这些大企业如:伟业拉成衣(COATS VIYELLA)、考托尔兹纺织(COURTAULDS TEXTILES)、达威森国际(DAWSON INTERNATIONAL)。
现在英国已经由一个纺织品服装生产净出口国变为净进口国。
2.英国纺织服装市场需求英国人平时喜欢穿的整整齐齐,西装革履,周末才换上休闲服装。
所以英国人大多数时间里穿得是正装,名牌高档服装(如AUSTIN REED,JAEGER,EPISODE,BURBERY等)仍有广阔市场,同时也可以看出英国人对服装品质要求很高。
英国地处岛国,常年多雨水,所以新产品(如涂层防雨服装)仍有广阔市场,休闲服也很受欢迎。
英国纺织品服装再利用和循环利用现状

目前英国对废旧纺织品服装的界定是以2010年12月欧盟
作者简介:郭 燕,女,1960年生,教授,硕士生导师。 作者单位:北京服装学院商学院。 基金项目:北京市教育委员会2012年度社科计划重点项目立项“服装 碳足迹国际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项目编号:SZ201210012008);北 京市属高等学校人才强教计划资助项目(项目编号:PHR201007219)。
用作抹布 (英国)
1.7万t
海外再 销售 31.6万t
海外再 循环 2.8万t
再生 纤维 1万t
海外 废弃
用作抹布 (海外)
2.1万t
Hale Waihona Puke 图 2 2008年英国纺织品服装消费量与废旧织物回收渠道及再利用率
2. 英国纺织品服装循环利用现状 英国回收织物循环利用,早在1808年一封来自造纸厂 的信中予以描述:恳求英国市民应注重旧衣物的保存,以便 循环利用。这反映了大部分使用过的纺织品可作为低品质服 装的生产原料,如翻制的服装、再制呢绒的原料,仍具有被 利用的价值;还可以作为工业加工原料,如造纸或抹布。目 前,其中的一些循环利用方式在英国仍在使用。 2008年英国可再循环利用的织物总量为2.7万t,其中, 大部分加工制成垫子和室内装潢的纤维;地毯垫子和汽车 产品,如隔音板和内装饰材料;一部分可以作为再生纤维被 用于生产各类产品,如园艺篮和隔热材料。 四、欧盟垃圾减量采取的有效措施 2010年12月生效的欧盟WFD(2008/98/EC)不仅修改 了对垃圾概念的界定,还包括一系列垃圾减量和最大限度 地再利用、循环利用的垃圾分层管理措施(图 3),这些管理
2005 — 2008年间,英国纺织品服装回收量迅速增长, 从2005年的32.4万t,上升到2008年的52.3万t,3 年间增长了 20万t。由于英国废旧纺织品服装再利用率高,同期作为城 市固体垃圾而废弃的纺织品服装数量在不断减少,从2003 年的116.5万t,到2008年下降到108.1万t,废旧织物的循环再 利用率从22%上升至33%。
全球服装行业运行形势分析报告

深圳中企智业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全球服装行业运行形势分析(最新版报告请登陆我司官方网站联系) 公司网址: 全球服装行业运行形势分析 (3)第一节第一节全球服装行业发展历程 (3)第二节第二节全球服装行业市场发展情况 (4)一、一、全球服装行业供给情况分析 (4)二、二、全球服装行业需求情况分析 (5)第三节第三节全球服装行业主要国家及区域发展情况分析 (5)第四节第四节全球服装行业市场发展趋势预测分析 (6)(1)专用设备功能趋向集成化 (7)(2)服装设计研究趋于个性化、款式更趋向多样化 (7)(3)电子商务技术在服装界广泛应用 (8)全球服装行业运行形势分析第一节第一节全球服装行业发展历程第一次工业革命以后,纺织工业首先登上历史舞台。
一次世界大战前英国的棉纺工业发展到一个高峰,纺织工业的出口额占世界纺织贸易总额的58%以上,几乎垄断了全球的棉纺织产品市场。
一次大战后的1924年,英国棉纺锭数量达到创记录的6330万锭,织机79.2万台,毛纺业也具全球的霸主地位,纺织品给该国流入了巨额资金。
当时中国纺织工业落后英国100年,19世纪中后期东南沿海开始出现机器纺织缫丝厂。
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到1895年中国已经有纺织厂79家,纱锭17.5万台,织布机1800台和员工5万人。
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日本、西德、意大利等国如法炮制,大力发展纺织工业,这是纺织工业生产重心的第一次转移。
美国凭着棉花资源的优势,大力发展棉纺业,棉纺锭数达3600万锭,同时凭着工业和技术优势,大力发展机械制造专业和化纤工业。
50年代美国纺织品生产技术和纺织机械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在化纤工业上,开启了工业化生产的先河。
1956年日本的纺织工业产值占到国内工业生产总值的一半以上,出口占全国出口总额的34?4%,1976年前30年间,日本花费了大量的资金从国外引进130多项纺机先进技术,并投入巨额研究开发资金,生产纺织机械出口,使日本纺织机械水平大幅度提高,1976年生产的纺织机械出口占79?7%。
2023年纺织服装:意法德西四国纺织服装行业运行现状解析

2020年法国纺织服装行业产值达到45亿欧元,同比下降了29.5%。其中,高级时装和休闲装是主要增长点,而女装和 童装则受到较大冲击。法国纺织服装行业同样保持了一定的竞争力,2020年出口额达到31亿欧元,同比增长16.8%。
3.2020年德国纺织服装行业萎缩,休闲装成增长亮点,出 口额增11.4%
意大利纺织服装行业现状及展望
1.2020年欧洲纺织服装行业产值增长9.4%
2020年,意大利、法国、德国和西班牙的纺织服装行业总产值达到了2510亿欧元,与2019年相比增长了9.4%。其中,意 大利的纺织服装行业产值最高,为930亿欧元,占全国GDP的比重为7.5%。
2.意大利成衣出口强劲增长,对美中法出口额增长明显
2020年德国纺织服装行业产值达到55亿欧元,同比下降了29.4%。其中,休闲装和运动休闲装是主要增长点,而女装 和童装则受到较大冲击。德国纺织服装行业同样保持了一定的竞争力,2020年出口额达到36亿欧元,同比增长11.4%。
竞争格局
意大利
I
t
a
l
y
增长
i
n
c
r
e
a
s
e
纺织服装行业
Textile and clothing industry
04
政策环境分析
Policy environment analysis
政策环境分析
行业运行现状
1.意法德西四国纺织服装行业现状
意大利是全球最大的纺织服装出口国之一,其纺织服装行业在2019年创造了约 260亿欧元的收入,占全国GDP的1.5%。意大利的纺织服装业主要集中在南部, 其中那不勒斯地区尤为突出。该地区拥有丰富的纺织服装产业资源,包括纺织、印 染、服装制造等环节。
走进英国纺织服装市场

维普资讯
海 外 链 接 I C H IN A M A R K E T
|
置
重量
,
阳
二 二
一
口文
/ 老亦
,
进 口 不 断上 升
一
,
出进 口 的 逆 差
成立
。
该 委 员会负责 协调 和 解 决 双 方在投 资 过 程 中的 障碍和 问题
。
越来越 大
,
这 说 明英 国的 纺 织 业 在 进
。
步 萎缩
,
已 步入 了 英 国 夕
,
促 进 双 方 在 投 资 领 域 的合 作 各 国中名 列 第
一
到 目前 为 止
,
般也 不会 超 过
。
因 此 各类 大 衣
、
丝 绸 服 装 等在 英 国
。
占国 内生 产总 值 的
,
。
需 求 不大
英 国 青 少 年 不 如 美 国 青少 年 那 样 青 睐 牛 仔 系 列
,
熟知
。
然而
有许 多人 对 英 国 纺 织 服 装 市场 的 了解 却 甚 少
鼍-
英 国人 的 消 费水 平 低 于 美 国 人
英 国于
19 9 5
,
年
1
月 1 日正 式 加 入 世 界 贸 易 组 织
"
■ 一直
一
,
场 年 销 售规 模 在
30 0
,
亿
~
3 10
亿英镑
2024年纺织服装制造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纺织服装制造市场发展现状简介纺织服装制造市场是全球最大的制造业领域之一,涉及到纺织品和服装的生产与销售。
这个行业不仅对经济增长做出了贡献,而且对就业、国际贸易和创新也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当前纺织服装制造市场的发展现状。
1. 全球市场概述纺织服装制造市场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趋势。
在过去几十年中,亚洲地区如中国、印度和孟加拉国等逐渐成为世界纺织服装制造的主要中心。
这些国家拥有庞大的劳动力资源和相对较低的生产成本,吸引了众多国际品牌在此设立生产基地。
然而,随着生产成本的增加和技术创新的推动,一些新兴市场如越南、柬埔寨和孟加拉国等开始崭露头角。
这些国家提供了相对便宜的劳动力和更灵活的生产环境,吸引了一些制造商将业务转移到这些地区。
2. 中国市场发展作为全球最大的纺织服装制造国家,中国在这个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中国拥有完整的纺织产业链,从纺纱、织造到成衣制造,涵盖了整个生产过程。
近年来,中国纺织服装制造业经历了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
一方面,中国的劳动力成本逐渐上升,促使制造商将生产转移到更具成本竞争力的地区。
另一方面,中国纺织服装制造业加大了对技术创新的投入,通过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来提升竞争力。
3. 可持续发展趋势随着全球对可持续发展的关注不断增加,纺织服装制造业也在朝着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制造商开始关注环境污染和劳工权益等问题,并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改善这些问题。
在环境方面,一些制造商采用了更环保的生产工艺和材料,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同时,他们也在提升能源效率、减少废弃物和污水排放等方面努力。
在社会方面,一些制造商开始关注劳工的福利和权益。
他们确保工人的工作条件良好,提供合理的工资和福利待遇,同时也重视员工的培训和发展。
4. 技术创新对市场的影响技术创新在纺织服装制造市场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随着自动化和机器人技术的发展,生产过程变得更加高效和精确。
智能制造和数字化生产正在逐渐成为行业的趋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国纺织服装也发展状况●纺织生产及消费市场概况纺织服装行业为英国制造业的第六大产业,大约有1.5万个企业,全行业从业人员约36.4万人。
其中,纺织制造企业大约有7000家,成衣制造商有8000家左右。
除了少数著名的大企业外,大部分均为中小企业,雇员不超过100人。
近10年来,英国纺织服装业生产发展速度减缓,针织工业相对发达,其针织业用纱量远远超过机织用纱量。
毛纺织业是英国最悠久的工业。
英国毛制品的后整理技术很高,所以英国的毛料质量较好,销量较大。
近年来,纺织行业由于生产中低档服装的布料成本高,不少生产此类布料的厂家已转而生产家用、医用和工业用纺织品。
英国的服装生产企业年均服装生产值约为80亿英镑,其中价值33亿英镑的服装出口国外市场。
英国的纺织机械、高档毛纺织品和服装在世界市场上仍然占有一席之地。
在英国家庭的消费支出当中,服装消费约占5%~6%。
各种棉、毛、人造纤维的内衣和衬衫深受英国消费者的欢迎,各类大衣、丝绸服装等在英国需求不大。
英国人的消费水平低于美国人,消费观念也有所不同,生活比较节俭。
英国人喜欢棉制品,但市场上的棉制品基本上依赖进口,各类棉纺织品的市场消费很好。
●纺织外贸政策及投资环境由于欧盟已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环保法规和纺织品环保标准,对进口的纺织品实施安全和卫生检测,并提出了对非环保染料的限制,对纺织品中偶氮染料、甲醛、氧化有机物等的含量实行严格限制,英国对此环保检验标准严格执行。
英国纺织服装贸易未来发展趋势是最终将走向完全的贸易自由化,贸易格局定会发生重大变化。
英国对正常转口贸易没有限制,但对非法转口或不正当转口有严格的惩罚条款,并且已列入欧盟与中国纺织品双边贸易协议中。
条款规定,对违反者要予以扣减下年度配额。
转型的爱尔兰纺织业爱尔兰纺织业的发展始于十九世纪三十年代英国统治时期,其羊毛纺织业曾经一度极富盛名。
然而随着英国以及周边国家纺织行业的转型以及爱尔兰的独立和经济发展,爱尔兰的纺织行业经历了从单纯的原料生产到向设计过渡,再到以设计为主三个阶段的发展和转型过程。
一、历史悠久的爱尔兰纺织生产爱尔兰是一个水土丰美的岛国,气候适宜,草场丰富,因此非常适合农业特别是畜牧业的发展。
爱尔兰传统上大量养殖英国黑脚羊,这种羊所出产的羊毛虽然纤维较短,但质地细腻,适用于高档的羊毛纺织。
最为著名的是“爱尔兰粗毛呢”(Irish Tweed)。
此后直至上世纪中叶,羊毛纺织一直是和造船业、酿酒业并重的爱尔兰三大主要产业之一。
但是这一时期的爱尔兰纺织生产一直以面料生产为主,缺乏独立的纺织品研发能力。
由于从纺织机械到产品设计都依赖进口,各纺织厂通常仅仅充当加工单位。
因此,爱尔兰的纺织产品在这一阶段给人只留下传统而老套的印象。
二、产量下滑并向研发过渡的爱尔兰纺织业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爱尔兰纺织业在市场压力下暴露出单纯从事面料生产的不足。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到本世纪初,爱尔兰的纺织生产逐渐下滑,纺织设计行业则逐渐兴起,具体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一)纺织品产量大幅下跌2005年英国纺织服装生产(单位:百万英镑)20042005纺织4,9324,677人造纤维725632总计5,6575,309梭织服装2,7222,743针织服装1,2031,301总计3,9254,044但产品总量呈现明显的下滑趋势。
(二)纺织工人数量呈大幅减少从2000年到2005年,爱尔兰纺织业从业人员数量急剧下降,从原来的1万多人下降到4000人以下。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1、其他行业的冲击2000年起是爱尔兰快速发展的巅峰时期,大批外资的涌入,使得爱尔兰各个行业,尤其是信息通讯技术产业和服务产业迅猛发展。
这一时期,类似纺织业的传统爱尔兰工业因为劳动密集、投入大、产出慢等缺点,受到新兴行业的剧烈冲击,因而许多纺织业从业人员纷纷改行或跳槽,转而从事其他薪水更高、劳动强度更小的服务型或技术型行业。
2、最低时薪过高七八十年代,爱尔兰整体就业率较低,工人最低时薪为1到2爱镑(约合3到4欧元),劳动力成本相对低廉,适合纺织业这样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
然而,进入九十年代,随着爱尔兰经济的快速发展,其就业率迅速攀升,最低时薪随之涨到5至7欧元(2007年这一数字涨到8.65欧元),这样的时薪显然不适合发展纺织业。
3、纺织业外包对爱尔兰本土生产的冲击随着中国、印度等一些纺织大国的兴起,其低廉的劳动力和大规模的生产能力对爱尔兰纺织业形成激烈的竞争。
为了适应市场趋势,不少爱尔兰纺织厂商纷纷将其生产过程外包到亚洲或东欧地区以降低生产成本,直接导致了本土纺织业生产的锐减和就业人数的下降。
(三)出口需求带动纺织研发爱尔兰是传统的移民国家,美国和英国有大量的爱尔兰移民,因此美英两国对具有爱尔兰传统风格的纺织品需求量很大。
出口的需求带动了爱尔兰纺织业研发的发展,纺织业开始由批量生产向特色研发方向转型。
在此期间,爱尔兰的纺织产品开始由“爱尔兰制造”向“爱尔兰设计”过渡。
(四)市场带动的服装设计产业纺织生产虽然在爱尔兰已经慢慢走入夕阳产业的行列,但服装设计却悄然兴起。
2000年,爱尔兰市场上的婚纱产品消耗量达到 2万套,其中 35%由本土设计师设计和制作,而到2005年,这一比重达到了60%。
由此可以看出,爱尔兰本土的服装设计产业已经悄然兴起,并有替代纺织生产的趋势。
三、以设计研发为主的未来爱尔兰纺织业经过近30年的摸索和实践,爱尔兰纺织业实现了从生产为主向设计研发过渡的转变。
对于未来爱尔兰纺织业的发展,无论是政府还是业界人士,都一致认同以设计研发为主、以研发带动生产的发展方向。
在这一发展方向的指导下,爱尔兰政府和纺织业人士共同采取了以下积极的行动:(一)建立和发展“爱尔兰设计计划”爱尔兰企贸部下属机构爱尔兰科技和创新协会早在2002年就起草公布了一份《设计发展方案》。
这份方案从六个方面对如何提高爱尔兰的设计水平,用设计来带动生产提出了建议。
这六个方面中,最引人注目的有三点:(1)爱尔兰从财政方面对发展设计产业给予特别支持。
具体表现在,爱尔兰企业局与欧盟发展项目署合作成立了一个资助设计行业,特别是工业设计(含服装设计和面料设计)的专项基金;(2)委托三个国家机构来全面推动爱尔兰的设计产业发展,这三个机构分别是:爱尔兰企业局设计部、香农开发署(已于2006年合并入爱尔兰投资发展署)和爱尔兰设计协会;(3)在全国教育系统中推广设计教育课程。
爱尔兰从小学开始开设设计启蒙课程,中学则开设设计试验课程,大学更是设立类别众多的设计专业,力图培养更多的设计人才。
(二)推出国际知名的爱尔兰设计师爱尔兰纺织业从2000年开始,就不断在国内和国际市场推出其本土的时装设计师。
目前,爱尔兰已经拥有数位国际大师级的服装设计大师和设计品牌,逐渐建立了爱尔兰服装设计的国际形象。
其中,最为知名的有两位:1、约翰•里查(John Rocha)约翰•里查是爱尔兰近二十年来最成功的设计师,他的设计事业从婚纱设计起步,他设计的服装大多采用爱尔兰生产的麻纱和粗毛呢材料,同时具有浓郁的现代风格,2、彼得•奥布赖恩(Peter O’Brian)彼得•奥布赖恩是爱尔兰人,目前在法国发展自己的品牌。
其设计的主要产品是带有浓郁的爱尔兰特色的戏服, 2002年,彼得•奥布赖恩被法国《时尚》杂志评为21世纪最有影响力的100名设计师之一。
除此之外,爱尔兰纺织设计行业每年还通过设计比赛选拔出一大批年轻的设计师,为爱尔兰设计行业的发展积蓄后备力量。
(三)推出爱尔兰传统风格的纺织品牌爱尔兰的粗毛呢(Tweed)和毛线编织(Wool Knitting)长期以来是爱尔兰纺织业的传统名牌产品。
在推崇怀旧的今天,爱尔兰纺织业不失时机地推出了重新包装的爱尔兰传统纺织产品。
在推广传统纺织品的过程中,爱尔兰的一些老字号如Blaney Knitting 推出了“老瓶装新酒”的产品项目,即把传统优质的爱尔兰手织毛线应用到现代风格的服装设计当中,推出了具有传统特色的时尚产品。
无论以何种方式,爱尔兰的传统纺织产品都在复古风潮下的当代社会重新受到了关注和欢迎。
(蔡鑫)英国纺织服装业现状2005年英国纺织进口43.26亿英镑,比上一年下降了7.1%。
而从中国的进口值增长了11%。
2005年英国服装业产值40.44亿英镑,比上一年增长了3%,梭织和针织服装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2005年英国服装出口26.79亿英镑,比上一年下降了1.5%,2005年英国服装进口115.44亿英镑,比2004年增长了6.3%,中国是英国服装进口的主要来源国。
2005年英国纺织出口主要目的国(单位:百万英镑)2005年英国服装出口主要目的国(单位:百万英镑)英国纺织服装业发展趋势近年来,作为英国制造业第6大产业的纺织服装业的发展速度趋缓,但其未来的发展前景仍然较好。
而进口则逐年增加,英国因此在这方面也由净出口国变为净进口国。
英国纺织贸易概况近年来,纺织品一直是中英双边贸易的主要商品。
2003年我国纺织品对英出口4.15亿美元,到2009年这一数字增加至10亿美元。
期间,纺织品出口额翻了二倍。
在英国,中低端纺织品主要依靠进口,中低端产品占英国市场的一半以上,市场需求增长较大,其主要原因在于英国纺织业竞争力逐年削弱,英国经济转向以服务业为主,这就造成了大量纺织产品需要进口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