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合集下载

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卷(含答案)

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卷(含答案)

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卷(含答案)长春市第一五四中学九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一、积累与运用(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8分)①今年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

一代代青年人披荆斩棘,百折不挠,砥砺前行,烙下奋斗的印记:国难当头的奔走呐喊,抗日战场的歼击顽敌,建设工地的激情y ǒng跃……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青年先锋队的旗zhì。

②时代总是把历史责任赋予青年。

从妙手回春的抢险救灾前线,到形势严峻的疫情防控一线;从尽显风流的奥运赛场,到保家卫国的戍边哨卡……新时代的青年人主动作为、勇挑重担,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鞠躬尽瘁,谱写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激昂的青春乐章。

③中华民族始终有着A□自古英雄出少年A□的传统B□风华正茂的你是选择躺平C□还是奋斗D□大国之崛起呼唤青春之力量。

青年一代要坚定理想信念,有责任,敢担当,在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时代洪流中勇立潮头、建功立业。

1. 准确、工整地抄写下面的句子。

(2分)百年征程,波澜壮阔。

2. 根据选文第①段的拼音写汉字。

(2分)yǒng()跃旗zhì()3. 给选文第③段方框处加上的标点符号正确的一处是()(2分)A.《》B.;C.?D.?4. 选文第②段划线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赋予B.妙手回春C.风流D.鞠躬尽瘁5.古诗文默写填空。

(7分)(1)醉翁之意不在酒,__________________。

(欧阳修《醉翁亭记》)(2)《岳阳楼记》中表现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沁园春·雪》中在上、下片之间起承上启下作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近年来,中国华为公司受到美国等西方势力无理制裁打压,面临着极大的发展困境,“华为人"不甘屈服,勇于破局,坚持自主创新,始终坚信“_____________,”。

九年级下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

九年级下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

九年级下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分数:120分时间:120分钟)姓名学号分数一、语言积累与运用(3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对的一项是()(2分)A.蓬蒿.(hāo) 荇.藻(xíng) 蘸.着(zhàn) 亘.古(ɡèn)B.绽.出(zhàn) 间.或(jiān) 羼.水(chàn) 愤懑.(mân)C.戳.到(chuō) 休憩.(qì) 荫.庇(yìng) 枭.鸟(xiāo)D.绯.红(fēi) 踝.骨(huái) 黝.黑(yǒu) 慰藉.(jiâ)2.下列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走头无路海市蜃楼攫取阔绰B.漠不关心周道如砥阴霾默契C.猝不及防嗟来之食侧隐卑微D.舍生取义苦心孤旨荣膺虬须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A.阳春三月,草长莺飞,同学们纷纷相约来到藉河畔,或戏水玩沙,或放风筝,在大自然中尽情享受着天伦之乐....。

B.黄晓明担任《中国梦之声》选手的导师,招来诸多质疑,韩红却劝大家不要吹毛求...疵.,因为艺术都是相通的。

C.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成为了家喻户晓....的人物。

D. 诵读经典对提升学生修养、陶冶学生性情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蜜蜂可以搜索人为设埋的地雷。

蜜蜂为什么具有如此非凡本领呢?因为蜜蜂,。

加之。

因此在搜索同产面积的情况下,。

①它们的工作远远比狗有效②在长期生存竞争中形成的嗅觉十分敏锐③这种昆虫经常是群体动物④可以识别出狗无法分辨的许多种细微气体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③①②④D.②④③①4.选择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2分)A.我们中学生如果缺乏创新精神,也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

B.广深高速公路是广州和特区深圳的重要交通要道。

C.社会的发展需要具有综合能力的人才,所以,我们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应该注重培养自己解决问题、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一、书法能力考查(4分)1、请把下面的一首诗抄写在方格内。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二、课文内容考查(20分)(一)课内文言文考查(14分)1、读下列各组句子,指出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2分)A、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一叶落而知天下秋.B、盖.追先帝之殊遇/笼盖.四野C、以.塞忠谏之路也/固国不以.山溪之险D、忠志之士忘身于外./无敌国外.患者2、阅读《出师表》中的文段,完成下列各题: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①解释文中加点的词:(3分)A、驱驰:B、倾覆:②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先帝不以臣卑鄙,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译:。

3、将下边的名言名句补充完整(共6分,每句1分,错漏1字扣0.5分)①了却君王天下事,。

②无可奈何花落去,。

③,山色有无中。

④抽刀断水水更流,。

⑤亲小人,远贤臣,。

⑥,不宜异同。

(二)课内现代文考查(6分)回忆《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内容,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下面的问题:①课文表现了鲁达除暴安良的侠义行为,对此我们应如何正确理解?(用精炼的语言回答)(3分)②三拳打死镇关西是本文的高潮与结局,也是鲁达性格的最闪光之处,请你用两个四字短语概括出此时鲁达的性格特点。

(3分)。

三、阅读能力考查(36分)(一)仔细阅读下面文段,按要求回答问题(每题2分,共8分)㈠蚂蚁虽小,但力大无比。

一只小小的蚂蚁能把一颗米粒拖进蚁穴,如按体重比例计算,蚂蚁的力气相当于大象的60倍。

㈡蚂蚁为何有如此惊人的大力气?昆虫学家经过研究认为,这与肌肉的构系,肌肉产生力气与肌肉的粗细成正比,而与肌肉的长度无关。

一只非洲大象的体重要比一只蚂蚁重一百多亿倍,而它的肌肉只比蚂蚁粗几百万倍,所以按体重比例计算,蚂蚁的力气当然要比大象大得多。

九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附参考答案)

九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附参考答案)

九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满分:150分,其中含卷面分5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35分)1.古诗文积累。

(每空1分,错字、漏字、换字均不得分,共10分)(1)江山如此多娇,。

(《沁园春•雪》毛泽东)(2),但惜夏日长。

(《观刈麦》白居易)(3)今夜偏知春气暖,。

(《月夜》刘方平)(4)温庭筠的《商山早行》中借梦境写思乡的诗句从你积累的古诗句中写出一句关于“春雨”的完整诗句。

(课内外均可),。

2.根据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9分)春之花,骄艳动人,梦想是含苞欲放的渴望;夏之树,枝叶婆suō,梦想是生机勃勃的向往:秋之果,缀满枝头,梦想是沉甸甸的收获;冬之雪,漫天飞舞,梦想是银装素裹的妖娆。

梦想是永恒的微笑,。

有梦想,就有为梦想而奋斗的豪迈人生。

如今中国梦就像一面旗帜,激励着国人奋发图强。

让我们抖擞精神,带着梦想出发,等到抵达秋天的果园,轻轻擦去夏天的汗水和灰尘时,我们就可以听见在春天许下的心愿:中国梦,美梦成真!(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3分)婆suō()缀.()满抖擞.()(2)文中有一个错别字的词是“”,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2分)(3)“银装素裹”中,“素”的意思是。

文中“妖娆”的意思是。

(2分)(4)根据文意,仿照文中画线的句子,在横线处填上一句恰当的话。

(2分)3.名著阅读(4分)(1)《水浒》作为中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这部小说鲜明地表现了的主题。

(2)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说的是《水浒》中一位传奇英雄的故事。

这位英雄是________,绰号是。

4、综合性学习(10分)【活动一:风流人物知是谁】根据下面的语言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

(6分)A.他励精图治,赏罚分明,善计谋,通兵法,深得将士爱戴,以草船借箭、赤壁之战、巧借东风等流芳百世。

()B.他是三国时魏国真正的创业者,一代奸雄,同时他也是卓有成就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他的《观沧海》抒发了苛求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

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沙河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沙河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南江县沙河中学2024年春九年级语文试题(满分150分 120分钟完卷)一、语文知识与运用(24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段,根据要求完成1-4小题。

人们常提出的一个疑问是:中国的稻田里如何走出了袁隆平这样一位世界级的农业科学家?中国在现在和将来相当长的岁月里,都将是一个农业大国,“民以食为天”的说法自古流传。

到了当代,农民出身的毛泽东说,世界上什么事情最大,吃饭的事情最大。

五六十年代我国普遍发生的饥馑给袁隆平留下了刻骨明心的(①)。

那时在湖南一所偏僻.山村农校——湘西雪峰山麓.的安江农校任教的青年袁隆平便下定决心,拼尽毕生精力用农业科技战胜饥饿。

他在1960年发现“天然杂交稻株”的往事,(②)要成为世界农业史上的经典事例。

那是1960年7月的一天,下课铃声响过之后,袁隆平拍去身上的粉笔灰尘,掖着讲义夹,匆匆来到校园外的早稻试验田。

(③)常规法培育出来的早稻常规品种正在勾头撒.籽,呈.现一派丰收景象。

袁隆平把讲义夹放在田埂.上,连裤腿都没挽,就走下稻田一行行地观察起来。

突然,他那敏锐的目光停留在一蔸形态特异、鹤立鸡群的水稻植株上。

他屏气静神地伸出双手,欣喜地抚摸那可爱的稻穗.,激动得几乎要喊出声来!这是一株奇特的稻禾,株形优异,穗大粒多,足有十余穗,每穗有壮谷一百六七十粒。

袁隆平用布条扎上记号,从此格外精心地照顾这蔸稻禾。

收获季节他得到了一把金灿灿的稻种。

第二年春天,袁隆平把这些种子播种到试验田里,期待收获有希望的新一代稻种。

可是当秧苗发绿长高之后袁隆平发现,它们高的高,矮的矮,成熟得也很不一致,迟的迟,早的早,没有哪一蔸的性状超过它们的前代。

一种失望的情绪掠过袁隆平心头,但是对孟德尔、摩尔根遗传学有着深入研究的袁隆平进而想到,从遗传学的分离规律观点看,纯种水稻品种的第二代是不会有分离的,只有杂种第二代才会出现分离现象。

它的后代今年既然发生分离,可以断定去年发现的性状优异稻株那么是一株“天然杂交稻”的杂种第一代。

九年级第一次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

九年级第一次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

九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满分120分)一、基础知识。

(共28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2分)A骈.进pián 忐忑.tè栖.xī息凌.驾líng 僧侣.lǔB佝.偻gōu 庸碌.lù留滞.zhì扶掖.yè旁骛.wùC枘.凿bǐng 繁衍.yǎn 披蓑.shuāi覆辙.chè睿.智ruìD灵柩.jiàu 冥诞.dàn 成吉思汗.hàn 陨.落sǔn 谀.词yú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组是()(2分)A一言九鼎恪尽职守一代天骄怒不可遏B黎民百姓无与仑比略输文彩强聒不舍C原弛蜡象恼羞成怒弥流之际全神贯注D廓然无累舐牍之情一怀黄土谈笑风声3.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组是()(2分)(1)“创建文明城市”过后,许多人都养成了良好的公共卫生习惯,但有一部分人公共卫生意识淡薄,随地吐痰现象还屡见不鲜。

(2)许多老一辈革命家低微,但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鞠躬尽瘁,奉献了一生。

(3)一辆面包车不慎坠入河中,闻讯赶来的消防官兵正全力以赴落水者。

A、始终出生抢救B、仍然出身营救C、始终出身营救D、仍然出生抢救4.下列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真正的朋友应该是心有灵犀的,应该是淡泊名利的。

伯牙、子期,庄周、惠施,堪称高山流水,是我们交友的典范。

B、王老师在三尺讲台上孜孜以求,由于劳累过度,生病住院。

他的学生前去看望,希望王老师安心地休养生息,早日康复。

C、他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习惯很差,学习毅力不坚定,已经到了十分危险的地步,他却不以为然,我行我素。

D、他可谓曾经沧海,三岁失去双亲,而立之年遭遇下岗,不惑之年婚姻失败,人生的酸甜苦辣,风风雨雨,他都经历过。

5. 读下列材料,从后面的a、b、c、d、中选取相对应的观点。

(2分)(1)达尔文小时候,智力远不及其妹妹,在父母和老师眼中,是一个很平庸的孩子,但他努力学习,终于成了世界著名的生物学家。

河北省唐山市路南区2024-2025学年初三下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河北省唐山市路南区2024-2025学年初三下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河北省唐山市路南区2024-2025学年初三下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月考)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两句话的横线上选择填入恰当的句子。

( ) ,我漫步于参天古木之中,发现一大丛新长的桉树,枝椏上翘,新芽竞长,欣欣向荣。

在学问的海洋中,有无数的蓬莱仙岛,。

A.(1)春夏初交,群峰碧绿(2)其乐融融,涉猎其中B.(1)群峰碧绿,春夏初交(2)涉猎其中,其乐融融C.(1)春夏初交,群峰碧绿(2)涉猎其中,其乐融融D.(1)群峰碧绿,春夏初交(2)其乐融融,涉猎其中2.(3分)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们在修改作文时要改正并找出文章中的错别字。

(将“改正并找出”改为“找出并改正”。

)B.地铁5号线的正式运营,极大地缓解了市内交通拥堵。

(在“交通拥堵”后加上“状况”。

)C.我们必须提高认真阅读的习惯。

(将“提高”改为“加强”。

)D.我国人工栽培牡丹的历史大约有三百年左右。

(删去“大约”或“左右”。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奢侈.(chí)器皿.(mǐn)匿.笑(nì)苛.捐杂税(kē)B.尴尬.(gà)慰藉.(jí)寂寥.(liáo)爱憎.分明(zèng)C.瞭.望(liào)勾兑.(duì)气氛.(fèn)兢.兢业业(jīn)D.哀悼.(dào)誊.写(téng)字帖.(tiè)谆谆教诲.(huì)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自古以来,凡成功之人,大多谦虚而圆滑..,能够随机应变:失败之人,大多自负又固执,往往刚愎自用。

九年级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人教版)

九年级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人教版)

九年级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语文版)(时间:120分钟分数:140分)班级_____ 座号____ 姓名__________ 成绩_______亲爱的同学,这份考卷将再次展示你的学识与才华,记录你的智慧与收获。

相信自己吧! 相信你独特的思考、个性化的体验、富有创意的表达一定是最棒的!一、积累与运用(17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形和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匀称.(chèn ) 不懈.(jiě) 狼籍.(jí)B、预兆.(zhào) 和谐.(xié) 倔强.(jiàng )C、峰峦.(luán ) 酝酿.(yàng) 点缀.(zhuì)D、参.差(cān) 琐屑.(xiāo ) 弥.漫(mí)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抖擞姣洁冲耳不闻锲而不舍B.轻捷喧闹因地治宜吹毛求疵C.震憾茏统蓦然回首郑重其事D.摧毁恭敬与日俱增无动于衷3.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 2分)A、奶奶八十多岁了,视力越来越差,看什么都眼花缭乱....。

B、在团委的精心策划下,我校“五四”联欢晚会办得栩栩如生....,得到同学们的赞扬。

C、北京奥运圣火传递活动每到一个城市都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吸引了数十万人袖.手旁观。

....D、四川汶川发生8。

0级大地震后,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震救灾,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

4.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 2分)A、通过中国网民的据理抗争,令美国CNN 电视台不得不就“辱华事件”作出正式道歉。

B、改革开放30 年来,佛山在经济改革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C 、一个人能否有作为,取决于他是否有理想抱负,是否受过良好教育,还要刻苦努力。

D . 年世界杯预选赛马上就要开始了,球迷们争先恐后地鱼贯入场。

5.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考试须知: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1 .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与南海问题没有直接利益关系的日本,极力鼓动拉拢东盟各国“统一对应”中国,其险恶用心已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B.苹果公司已于9月8日正式发布新一代iphone7手机,消费者却对此反应平平,由此可见,iphone系列已经不再是炙手可热的电子产品了。

C.中国女排时隔12年再次站上奥运最高领奖台,喜讯传来,全国人民拍手称快。

D.我们经过一个美轮美奂的宏丽华厦的区域,开车的告诉我们,这是一个高档的小区。

2 . 下列解说有误的一项是()A.春意盎然峰回路转中国脊梁陶冶情操解说:这四个短语结构各不相同。

B.当青岛“真情巴士”驾驶员驾驶公交车行驶至汽车总站礼让行人时,正走在斑马线上的小男孩向驾驶员深深鞠了一躬。

解说:这个句子的主干是“男孩鞠躬。

”C.只有每一位市民都自觉遵守文明礼仪规范,才能将仪征建设为真正意义上的文明城市。

解说:这个复句是递进关系。

D.老了,我想有个菜园子:春天播种,秋天收获;低头种菜,抬头看花。

解说:这个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3 . 下面相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与朱元思书》选自《艺文类聚》,作者吴均,南朝梁文学家。

B.《五柳先生传》选自《陶渊明集》,作者陶渊明,东晋著名田园诗人。

C.《赤壁》选自《樊川诗集》,作者杜牧,唐朝著名诗人,和李白并称“小李杜”。

D.《山坡羊·潼关怀古》选自《全元散曲》,作者张养浩,元代散曲作家。

4 . 下列画线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看着那些滑稽演员惟妙惟肖的动作,大家忍俊不禁。

B.陈老师对工作一丝不苟,对我们严格要求。

C.他把当年英勇杀敌的故事说得历历在目,令人不禁肃然起敬。

D.校园里传来骇人听闻的消息,小明获得全国作文竞赛一等奖。

5 .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是()A.颓唐(tuí)虬枝(qiú)婆娑(shā)闷闷不乐(mèn)B.窒息(zhì)簌簌(shù)畸形(jī)坦荡如砥(dǐ)C.镌刻(xié)鲜腴(yú)鸡枞(zōng)惟妙惟肖(xiào)D.锃亮(zèng)凛冽(lǐn)匀称(chèn)摩肩接踵(zhǒng)6 . 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幸福”“幸福感”和“幸福指数”俨然已经成为时下中国的流行语。

B.通过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活动,使我市环境卫生状况有了很大改变。

C.教育部要求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实施晨检,进一步落实甲型H1N1流感防控。

D.在即将到来的大学生运动会上,体育健儿们纷纷表示一定要充分发扬自身水平,取得优异的成绩。

7 .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电脑的广泛使用,使不少人正面临着题笔忘字的尴尬,他们遗忘了汉字的书写方式和艺术特点。

B.敬畏生命,善待生灵,将爱的火炬照彻整个生命的流程,生活才更加精彩,生命才更有价值。

C.善于写作的人,不仅是生活的观察者和记录者,还必须对所获取的信息予以提炼、辩识和思考。

D.读书求知时即不能对文章吹毛求疵,也不能轻信尽信,更不能为了猎取谈话资料而断章取意。

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人生需要一块聚光镜陈凌①最近,朋友圈里流行一个小游戏:七分钟内,连续写出数字1到300,不能停顿,也不能涂改。

这道源于一所大学自主招生的考题,看似简单无奇,却难倒了不少参与者。

“手写着写着就酸了,一酸注意力也分散了”“数字写多了,就觉得烦躁,一烦躁就写错了”……游戏虽小,却折射出了大多数人面临的现实症结——专注力的丧失。

②“日光不经透镜屈折,聚于焦点,绝不能使物体燃烧”。

人的一生,同样需要一块聚光镜。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读书经历,花时间把一页读通读透,比囫囵吞枣地读好几本书,更有收获。

的确,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面对层出不穷的诱惑,三心二意、浅尝辄止、眉毛胡子一起抓,纵然能力再出众,也难免跌进“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陷阱。

相反,心无旁骛、全神贯注,方能百炼成钢。

③孟子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春秋时,有一位名为弈秋的下棋高手,他曾有两位徒弟,一位徒弟专心致志,聚精会神,认真听弈秋所讲的弈棋之道;另一位徒弟虽然人在听讲,心思却在“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最终,学成之后,水平远不如前者。

师出同门,却有高下之分,与其说是智力不同,毋宁说是专注有别。

正如哲人所言,“达到敏捷的方法在乎专心治事而不在一次包揽许多事务”。

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要想事有所成,必须力有所精。

④很多时候,人们很难专注于一件事,从表面上看,是外物纷扰、诱惑太多,其实不然,根由还在于心不静。

明代大儒王阳明曾与友人同游,友人指着岩石中的花问道:“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王阳明答道:“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既来看此花,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这样一番对答,也启示我们:心有所主,哪怕纷扰再多,也不会乱花迷人眼、浮云遮望眼;但假如心散志衰,都无需外界干扰,自己首先便难沉住气,更别说专注一事上下求索了。

“凡百事之成也,必在敬之;其败也,必在慢之”,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⑤当然,专注绝非是要让人固守一隅、甘做井底之蛙,恰恰相反,心有全局才有价值排序,胸有丘壑方能分清主次。

可以说,专注在本质上,乃是撇去不必要的泡沫、剔除不恰当的欲望。

兵法有云:“守少则固,力专则强。

”对于每个人而言,又何尝不是如此?曾有人提出“两万小时理论”,也就是“经过两万小时锻炼,任何人都能从平凡变成卓越”。

两万小时,看起来很长,分解到每一天,也就只是一两个小时而已。

但倘若守不住心中的宁静、抵抗不住外界的波澜,东瞧瞧、西望望,别说一两个小时,一两分钟都会成为奢侈。

多几分老僧入定般的淡定,多几分古井不波般的从容,一步一个脚印,才能在岁月的画布中,书写下属于自己的痕迹。

⑥有人说:“一辈子,总是还得让一些善意执念推着往前,我们因此能愿意去听从内心的安排,专注做点东西。

至少对得起光阴岁月,其他的就留给时间去说吧。

”世界嘈杂,我们无法避免;但内心专注,却可由我们自己把握,不是吗?8 . 文章第①段有什么作用?9 . 用自己的话概括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

10 . 第④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其作用是什么?11 . 第⑤段文字是不是可以删掉?请陈述一下理由。

漫谈桂文化①我国是桂花的故乡。

桂花在中国分布极广、栽培历史极长,国外栽培的桂花均由中国传入。

《中国植物志》第61卷说明桂花时,引用了唐朝郭橐驼《种树书》中的记载,注明桂花原产地是在中国的西南部。

②桂花在中国名花的排行中名列梅、菊、兰、莲、牡丹等等之后,但它却是和人们生活贴得最近的一种植物。

当我们刚懂得用味觉去认识世界,桂花蜜、桂花羹、桂花糕就到了口边。

懂得听故事以后,父母会在飘散着桂香的庭院里指着明月给我们讲吴刚伐桂、桂树随创随合的神话;父母还会不失时机地给我们讲蟾宫折桂的典故:一次,晋武帝问起当时的名士、官拜雍州刺史的郄诜对自己的评价,郄诜对曰:“臣……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

”从此,人们便开始用广寒宫中一枝桂、昆仑山上一片玉来比喻特别出众的人才。

科举制度形成后,“蟾宫折桂”又成了考中进士的形象说法,而桂花甚至逐渐演变成了科举前三名的代称:丹桂代表状元、金桂代表榜眼、银桂代表探花。

③当我们会吟咏古诗了,咏桂佳作就一首首地进入了我们的读本。

宋代朱熹的“亭亭岩下桂,岁晚独芬芳。

叶密千层绿,花开万点黄”,让我们从观赏角度领略了桂花的姿态与馥郁的芬芳。

屈原《九歌》中的“援北斗兮酌桂浆”,让我们了解到在楚地早期文献中便已提及桂花的食用价值。

欧阳修的桂花诗则更富有情趣:“有客赏芳丛,移根自幽谷。

为怀山中趣,爱此岩下绿。

晓露秋晖浮,清阴药栏曲。

更待繁华白,邀君弄芳馥。

”对友人赠他所喜爱的桂树,欧阳修不仅以诗答谢,还在诗中发出了改日共赏“芳馥”的邀请。

其实,像欧阳修这样热爱桂花的古代名人实在是很多,大文学家柳宗元在居所附近一种就是十余株,大诗人白居易从杭州天竺寺得到桂苗后带至苏州城里种植……④桂花还象征着友好、吉祥和光荣。

据说,战国时期燕、韩两国曾为了表示亲善友好,相互馈赠桂花。

在盛产桂花的少数民族地区,青年男女也常以赠送桂花来表示爱慕之情。

《吕氏春秋》中赞叹道:“物之美者,招摇之桂。

”意指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是招摇山上的桂树。

还有“桂冠”,本意是月桂树叶编织的帽子,后来竟成了“光荣称号”的代名词。

一些研究桂花的专家据此向北京奥组委推荐:在桂花的故乡举行奥运会,何不用真正的桂枝来编织“桂冠”?12 . 我国被称为“桂花的故乡”,其根本原因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桂花在我国的分布极广。

B.桂花在我国栽培历史极长。

C.史料记载,桂花原产地在中国的西南部。

D.我国古代诗人很早就在诗歌里吟唱桂花。

13 . 根据文意,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桂花和梅、菊、兰、莲、牡丹等都是中国名花。

B.科举前三名的代称和蟾宫折桂的典故有关。

C.燕、韩两国用桂花表示亲善友好之情。

D.中国古代的文化名人都非常喜爱种植桂花。

14 . 阅读第③段。

根据原文,下列四项理解中错误的一项是()A.引用朱熹诗句的作用是说明桂花的观赏价值。

B.引用屈原诗句的作用是说明桂花的食用价值。

C.许多古代文人的桂花诗能够让我们领略到桂花极富情趣。

D.屈原的《九歌》对桂花的描写让我们知道了桂花的原产地在中国。

阅读《阿长与山海经》一文选段,按要求完成文后各题①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

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②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③"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④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⑤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

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⑥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15 . 当阿长问《山海经》时,表现了她对"我"的关心,而"我"却认为"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这种想法表现了"我"当时什么样的心理?16 . 品味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说说它们表现了"我"当时怎样的心情?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A.17 . 文段为什么说:"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三、对比阅读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字,完成小题(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