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性食物中毒诊断标准

合集下载

食物中毒诊断标准

食物中毒诊断标准

食物中毒诊断标准食物中毒是指人体摄入或接触了被污染的食品或饮用水后引起的急性疾病。

食物中毒的症状多种多样,有时候很难判断是不是食物中毒。

因此,了解食物中毒的诊断标准对于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至关重要。

一、临床表现。

食物中毒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主要包括:1. 腹泻,食物中毒后常伴有腹泻症状,腹泻的次数和量因人而异,有的人只是轻微的腹泻,有的人则可能出现剧烈的腹泻症状。

2. 呕吐,食物中毒后常伴有呕吐症状,呕吐的次数和量因人而异,有的人只是偶尔呕吐,有的人则可能出现频繁的呕吐症状。

3. 腹痛,食物中毒后常伴有腹痛症状,腹痛的部位和程度因人而异,有的人只是轻微的腹痛,有的人则可能出现剧烈的腹痛症状。

4. 发热,食物中毒后常伴有发热症状,发热的程度和持续时间因人而异,有的人只是轻微的发热,有的人则可能出现高烧症状。

5. 其他症状,食物中毒后还可能出现头痛、头晕、乏力等其他症状。

二、实验室检查。

食物中毒的诊断还需要通过实验室检查来确定。

常见的实验室检查项目包括:1. 粪便常规,检查粪便中是否有致病菌或毒素。

2. 血常规,检查血液中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等指标,判断是否有炎症反应。

3. 肠道致病菌培养,将患者的粪便标本进行培养,确定是否存在致病菌。

4. 食物残留检测,对患者所摄入的食物残留进行检测,确定是否受到了污染。

三、诊断标准。

根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可以初步判断是否为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1. 有明显的食物中毒症状,如腹泻、呕吐、腹痛、发热等。

2. 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存在致病菌或毒素。

3. 患者摄入了有毒食物,并且其他疾病的可能性已经排除。

四、治疗措施。

一旦确定为食物中毒,应立即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常见的治疗措施包括:1. 对症治疗,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如止泻药、抗生素等。

2. 补液,由于食物中毒常伴有腹泻呕吐等症状,易导致脱水,因此需要及时补充液体。

3. 排毒,对于严重中毒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洗胃或者其他排毒治疗。

(完整word版)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技术处理总则

(完整word版)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技术处理总则

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技术处理总则(General principles of diagnostic criteria and technical management of food poisoning)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技术处理总则。

本标准适用于食物中毒。

2引用标准GB 4789 食品卫生检验方法(微生物学部分)GB 5009 食品卫生检验方法(理化部分)3术语3.1食物中毒指摄入了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者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品摄入后出现的非传染性(不属于传染病)的急性、亚急性疾病。

3.2中毒食品含有有毒有害物质并引起食物中毒的食品。

3.2.1细菌性中毒食品:指含有细菌或细菌毒素的食品。

3.2.2真菌性中毒食品:指被真菌及其毒素污染的食品。

3.2.3动物性中毒食品,主要有二种:a.将天然含有有毒成分的动物或动物的某一部分当做食品;b.在一定条件下,产生了大量的有毒成分的可食的动物性食品(如鲐鱼等)。

3.2.4植物性中毒食品,主要有三种:a.将天然含有有毒成分的植物或其加工制品当做食品(如桐油、大麻油等);b.在加工过程中未能破坏或除去有毒成分的植物当做食品(如木薯、苦杏仁等);c.在一定条件下,产生了大量的有毒成分的可食的植物性食品(如发芽马铃等)。

3.2.5化学性中毒食品,主要有四种:a.被有毒有害的化学物质污染的食品;b.指误为食品、食品添加剂、营养强化剂的有毒有害的化学物质;c.添加非食品级的或伪造的或禁止使用的食品添加剂,营养强化剂的食品,以及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的食品;d.营养素发生化学变化的食品(如油脂酸败)。

4诊断标准总则4.1食物中毒诊断标准总则食物中毒诊断标准主要以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及病人的潜伏期和中毒的特有表现为依据,实验室诊断是为了确定中毒的病因而进行的。

4.1.1中毒病人在相近的时间内均食用过某种共同的中毒食品,未食用者不中毒。

食物中毒诊断与鉴别诊断

食物中毒诊断与鉴别诊断
食物中毒诊断与鉴别诊断
单击添加副标题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简明扼要地阐述你的观点
01
1994年卫生部颁发的《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技术处理总则》从技术上和法律上明确了食物中毒的定义:
02
食物中毒是指摄入了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者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品摄入后出现的非传染性(不属于传染病)的急性、亚急性疾病。
根据引起食物中毒的病原不同,临床上将食物中毒分为以下几类:
01
细菌性食物中毒;
霉菌性食物中毒;
植物性食物中毒;
动物性食物中毒;
化学性食物中毒;
06
02
03
04
05
三、食物中毒的分类
常见的细菌性食物中毒
麦角中毒
01
赤霉病麦和霉玉米中毒
02
霉变甘蔗中毒
03
霉变甘薯中毒
04
黄曲霉毒素中毒
05
常见的霉菌性食物中毒
01
值得注意的是,必须及时识别诱导性的“食物中毒”。其临床综合症系非病因性,却常常被想当然地认定为“食物中毒”。
02临床综合症判断诱导性食物中毒一般具有如下特点:
在基本掌握食物中毒调查和诊断知识的基础上,要勇于实践,在实践中努力提高和精通业务水平。
1
食物中毒调查和诊断要依照有关法规,要注意调查取证,尽可能取得实验室检验结果或形态学鉴定资料。
03
暴发类型的推断
(1)、单纯同源暴发
如果是一次性暴露,且病例不能通过人与人传播,则流行曲线是单峰型,发病曲线表现为急剧地上升,很快达到高峰,然后迅速下降。一般下降速率稍慢于上升曲线。曲线上升的起始点至下降最低点之间的间隔时间在该疾病常见发病潜期的持续时间范围内,病例发生集中在最长和最短潜伏期内.大多数食源性疾病表现为这种曲线特征。(图1)

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知识讲座食物中毒定义:指食用了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食品或者食用了含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后出现的急性、亚急性疾病。

主讲一下几点:食物中毒的特点食物中毒的分类食物中毒的检查食物中毒的诊断食物中毒的行政处理食物中毒的应急措施食物中毒的家庭急救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预防食物中毒的体征:发热,休克,腹泻,恶心与呕吐,腹痛,脱水,代谢性酸中毒,周围血管征。

特点:食物中毒的特点是潜伏期短、突然地和集体地暴发,多数表现为肠胃炎的症状,并和食用某种食物有明显关系。

由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占绝大多数。

由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的食品主要是动物性食品(如肉类、鱼类、奶类和蛋类等)和植物性食品(如剩饭、豆制品等)。

食用有毒动植物也可引起中毒。

如食入未经妥善加工的河豚鱼可使末梢神经和中枢神经发生麻痹,最后因呼吸中枢和血管运动麻痹而死亡。

一些含一定量硝酸盐的蔬菜,贮存过久或煮熟后放置时间太长,细菌大量繁殖会使硝酸盐变成亚硝酸盐,而亚硝酸盐进入人体后,可使血液中低铁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失去输氧能力,造成组织缺氧。

严重时,可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发霉的大豆、花生、玉米中含有黄曲霉的代谢产物黄曲霉素,其毒性很大,它会损害肝脏,诱发肝癌,因此不能食用。

食入一些化学物质如铅、汞、镉、氰化物及农药等化学毒品污染的食品可引起中毒。

在食品中滥加营养素,对人体也有害,如在粮谷类缺少赖氨酸的食品,加入适当的赖氨酸,能够改善营养价值,对人有利。

但若添加过量,或在牛奶、豆浆等并不需添加赖氨酸的食品中添加,就可能扰乱氨基酸在人体内的代谢,甚至引起对肝脏的损害。

预防食物中毒的主要办法是注意食品卫生,低温存放食物,食前严格消毒彻底加热,不食有毒的、变质的动植物和经化学物品污染过的食品。

一经发现食物中毒的病人应及时送去医院诊治。

(1)由于没有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传染过程,所以导致发病呈暴发性,潜伏期短,来势急剧,短时间内可能有多数人发病,发病曲线呈突然上升的趋势。

食物中毒报告程序和要求

食物中毒报告程序和要求
食物中毒报告程序和要求
一、食物中毒相关概念
(一)食物中毒的定义
《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技术处理总则》 (GB14938-94)定义:摄入了含有生 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者 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品摄入后出现的 非传染性的急性、亚急性疾病。
(二)食物中毒与食源性疾病
1、世界卫生组织定义:凡是通过摄食而进入 人体的病原体,使人患感染性或中毒性疾 病,统称为食源性疾病。 2、其中规定的中毒性疾病即指我们常说的食 物中毒。
发病数 19 16 26 28 8 % 68 57 93 100 28
4、检验结果 本次食物中毒调查共采集到样品8份,其
中病人肛拭 2 份,冷菜师傅大便 1份,酒宴剩
菜(冷菜) 2 份,砧板、菜刀、抹布各 1份。
其中冷菜师傅大便1份,病人大便2份,冷菜2
份检出副溶血性弧菌。而且带菌者、冷菜和 病人三者检出血清型别相同的副溶血性弧菌 (V.parahaemolyticus)。实验证明引起本次 食物中毒的病原体是副溶血性弧菌。检验结 果见表4。
六、报告内容
一般食物中毒填写《食物中毒调查报告
表》,逐级上报。 突发食物中毒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规定 的内容进行报告。 突发食物中毒事件相关信息填写《突发公 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卡》。
突发食物中毒事件报告



首次报告未经调查确认的突发食物中毒事件或者 存在隐患的相关信息,应当说明信息来源、危害 范围、事件性质的初步判定和拟采取的措施。 进程报告,包括:事件性质、波及范围、危害程 度、流行病学分布、事态评估、控制措施等内容。 结案报告,事件详细情况、采取的措施及效果评 价,事件发生的原因和影响因素,并提出今后对 类似事件的防范和处置建议;

食物中毒的诊断标准

食物中毒的诊断标准

食物中毒的诊断标准食物中毒是指人体摄入含有毒素的食物后出现中毒症状的一种疾病。

食物中毒的诊断需要依据一定的标准和方法,以确保准确判断患者的病情,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下面将详细介绍食物中毒的诊断标准。

一、临床表现。

食物中毒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常见的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泻、腹痛、发热、头痛、乏力等。

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皮疹、过敏性休克等症状。

在诊断食物中毒时,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来判断是否为食物中毒,并进一步确定中毒的类型和原因。

二、病史调查。

对于出现食物中毒症状的患者,医生需要详细了解其近期的饮食史,包括进食的食物种类、来源、时间、地点等信息。

通过病史调查,可以初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食物中毒的可能性,并有助于确定可能的致病因素。

三、实验室检查。

食物中毒的诊断还需要借助实验室检查手段,包括血常规、粪便常规、肝肾功能检查、食物中毒致病菌的培养和鉴定等。

这些检查可以帮助医生确定患者体内的毒素水平,以及食物中是否存在致病菌,为诊断提供客观依据。

四、影像学检查。

在一些严重的食物中毒病例中,患者可能出现肠道出血、肝肾损伤等情况,需要进行影像学检查,如腹部CT、胃肠镜等,以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和内脏器官的损伤情况。

五、疫情调查。

当出现多例食物中毒病例时,需要进行疫情调查,了解患者的共同饮食史和可能的食物来源,以确定食物中毒的病原体和传播途径,为控制疫情提供依据。

六、诊断标准。

根据临床表现、病史调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疫情调查的综合结果,医生可以最终确定患者是否患有食物中毒,并进一步确定中毒的类型和原因。

诊断食物中毒需要综合分析各项检查结果,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性,以确保诊断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综上所述,食物中毒的诊断需要综合运用临床表现、病史调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疫情调查等手段,以确保对患者病情的准确判断和诊断。

只有通过科学的诊断方法,才能为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最大限度地减少食物中毒所带来的危害。

食物中毒的诊断标准

食物中毒的诊断标准

食物中毒的诊断标准食物中毒是指人体摄入了被污染或变质的食物后引起的一系列疾病症状。

食物中毒的诊断是通过对患者的临床表现、病史和实验室检查等综合分析来确定的。

下面将介绍食物中毒的诊断标准,以便及时准确地识别和处理食物中毒病例。

首先,食物中毒的诊断需要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来进行。

典型的食物中毒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泻、腹痛、发热等。

在诊断时,医生需要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了解患者近期摄入的食物,以及与患者一同就餐的人是否有相似的症状。

这些信息对于确定食物中毒的原因和类型非常重要。

其次,实验室检查也是食物中毒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

医生可以通过对患者的血液、粪便、呕吐物等样本进行细菌培养、毒素检测等实验室检查,来确定食物中毒的病原体。

这些检查可以帮助医生明确诊断,并且有助于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此外,食物中毒的诊断还需要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性。

有些疾病的临床表现与食物中毒相似,比如急性胃肠炎、胃溃疡等,因此在诊断时需要进行综合分析,排除其他可能性,以确保诊断的准确性。

总的来说,食物中毒的诊断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医生对患者的临床表现、病史和实验室检查等进行全面分析,以确定食物中毒的原因和类型。

只有准确地诊断了食物中毒,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避免延误病情,保护患者的健康。

在日常生活中,预防食物中毒同样重要。

人们在选择食物时要注意食品的新鲜度和卫生状况,避免食用过期变质的食物,尤其是海鲜、肉类等易受污染的食物。

在烹饪过程中,要严格控制食品的加工和储存环节,避免食物受到二次污染。

此外,饮食时要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交叉污染,保持饮食器具的清洁卫生。

总之,食物中毒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及时准确地诊断对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至关重要。

医生在诊断食物中毒时需要全面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病史,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并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性。

同时,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加强食品安全意识,预防食物中毒的发生。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增加大家对食物中毒的认识,提高自我防范能力,保障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主要食源性疾病的特征

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主要食源性疾病的特征
食物中毒诊断标准 及主要食源性疾病临床特征
一、食物中毒诊断标准
食物中毒诊断标准总则 GB 14938─94
? 食物中毒诊断标准主要以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及病人的潜伏期和
中毒的特有表现为依据,实验室诊断是为了确定中毒的病因而 进行的。
1、中毒病人在相近的时间内均食用过某种共同的中毒食品,未食 用者不中毒。停止食用中毒食品后,发病很快停止。
? 判定原则
1 符合本菌的流行病学与临床表现。 2 实验室检验各项指标的检定结果符合3.1的要 求。有条件时做 3.2 。
葡萄球菌食物中毒诊断标准 -1
? 诊断标准
1 流行病学特点
1.1 国内最常见的中毒食品为乳及乳制品,蛋及蛋制品, 各类熟肉制品,其次为含有乳制品的冷冻食品,个别也有含淀 粉类食品。
葡萄球菌食物中毒诊断标准 -2
? 判定原则
1 符合本标准流行病学特点及临床表现。
2 实验室诊断 2.1 中毒食品中检出肠毒素。 2.2 从中毒食品、患者吐泻物中经培养检出金黄
色葡萄球菌,菌株经肠毒素检测证实在不同样品中检出
同一型别肠毒素。 2.3 从不同患者吐泻物中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
其肠毒素为同一型别。
化学性食物中毒诊断标准总则
? 食入化学性中毒食品引起的食物中毒,即为化学性食物
中毒,其诊断标准总则主要依据包括:
1 流行病学调查资料;
2 病人的潜伏期和特有的中毒表现;
3 如需要时,可有病人的临床检验或辅助、特殊检查的
资料; 4 实验室诊断资料,对中毒食品或与中毒食品有关的物
品或病人的标本进行检验的资料。
细菌性和真菌性食物中毒诊断标准总则
? 食入细菌性或真菌性中毒食品引起的食物中毒,即为细 菌性食物中毒或真菌性食物中毒,其诊断标准总则主要 依据包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实验室检查
– 气分析PH值降低 – 血、尿中甲醇和甲酸浓度增高
治疗原则
• 催吐、洗胃 • 静脉滴注5%的碳酸氢钠纠正酸中毒 • 尽早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 • 特殊拮抗剂
– 乙醇
• 支持治疗 • 注意避光,保护眼睛
化学性中毒分类
化学性中毒 有机磷中毒 甲醇中毒 亚硝酸盐中毒 毒鼠强中毒 其它
化学性中毒分类
• 误食含毒鼠强制作的杀鼠诱饵和被污染的食物 • 食用了被毒鼠强毒死的家禽、家畜
临床表现
• 潜伏期
– 10~40分钟,最长可达10小时
• 中毒症状
– 恶心、呕吐、腹胀、腹痛 – 头痛、四肢麻木 – 稍重者可意识障碍、抽搐。表现为癫痫大发作 – 严重者可因呼吸肌麻痹,呼吸衰竭而死亡
• 实验室检查
– 血、尿和呕吐物中检测出毒鼠强
化学性中毒 有机磷中毒 甲醇中毒 亚硝酸盐中毒 毒鼠强中毒 其它
亚硝酸盐
• 白色或淡黄色结晶,外观颇似食盐 • 味稍苦且咸 • 主要用于染料工业和某些有机合成、金属
表面热处理
发生原因
• 误将亚硝酸盐作食盐 • 进食大量含硝酸盐、亚硝酸盐较多的食物
青过青过岛程岛程中1中12出2名出名现市现市亚民亚民硝在硝在酸聚酸聚盐餐盐餐 中中毒毒
临床表现
• 潜伏期
– 很短(10分钟~2小时)
• 中毒症状
– 恶心、呕吐、多汗、瞳孔缩小等 – 严重者可发生肺水肿、昏迷、脑水肿
• 实验室检查
– 血胆碱酯酶降低 – 呕吐Βιβλιοθήκη 、血、尿可检出有机磷治疗原则
• 清除毒物
– 可用清水、生理盐水反复洗胃
• 特效解毒药
– 氯解磷定 – 碘解磷定
• 抗胆碱能药
治疗原则
• 清除毒物
– 催吐、洗胃、导泻
• 控制惊厥
– 首选安定,5~10mg静注 – 维生素C和葡萄糖
• 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 • 忌用阿片类和咖啡因 • 有条件可进行血液透析
处理特点
• 突出一个“快”字 • 根据病情进行分类 • 可考虑使用快速毒物检验和简易动物实验、
初步确定中毒食品和化学性毒物
化学性食物中毒诊断标准
公共卫生科 20101227
概念
食源性疾病
• 世界卫生组织( WHO )
– 指通过摄食进入人体内的各种疾病致病因子引 起的
– 通常具有感染性质或中毒性质的一类疾病
食物中毒
• 《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技术处理总则》 GB 14938-94
– 指摄入了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 食品
出化学毒物
化学性中毒分类
化学性中毒 有机磷中毒 甲醇中毒 亚硝酸盐中毒 毒鼠强中毒 其它
化学性中毒分类
化学性中毒 有机磷中毒 甲醇中毒 亚硝酸盐中毒 毒鼠强中毒 其它
有机磷
• 中毒发生的起数和人数居化学性食物中毒 的首位
• 易挥发、有异臭(常为蒜味) • 淡黄到棕色油状液体
发生原因
• 误食喷洒农药不久的蔬菜、水果 • 误食用有机磷农药拌种谷物加工的食品 • 误用盛装有机磷农药或被污染的容器盛装食品
• 因饮用甲醇含量过高的假酒引起
2004年,一位重度甲醇中毒患者在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重 症监护室接受抢救。在广州接受治疗的假酒中毒患者另有33人, 其中7人重度中毒。
临床表现
• 潜伏期
– 一般为12~24小时
• 中毒症状
– 头痛、头晕、意识障碍等神经系统损害症状 – 视物模糊、眼球疼痛、重者双目失明 – 可因呼吸突然停止而死亡
食物中毒
细菌性
化学性
动物性
植物性
食物中毒分类
食物中毒
细菌性
化学性
动物性
植物性
食入化学性食品引起的食物中毒, 即为化学性食物中毒
化学性食物中毒
发病特点
• 与进食含有毒化学物食物有关 • 与进食时间、进食量有关 • 有群体性 • 病人有相似的临床表现 • 无地域性、季节性 • 剩余食品、呕吐物、血、尿等样品中可检
• 吸氧 • 重症患者可输血或换血治疗 • 纠正酸中毒
化学性中毒分类
化学性中毒 有机磷中毒 甲醇中毒 亚硝酸盐中毒 毒鼠强中毒 其它
化学性中毒分类
化学性中毒 有机磷中毒 甲醇中毒 亚硝酸盐中毒 毒鼠强中毒 其它
毒鼠强
• 四亚甲基二砜四氨 • 白色粉末、无味,不溶于水 • 国内外已禁用作杀鼠剂
发生原因
– 最常用为阿托品
• 对症治疗
化学性中毒分类
化学性中毒 有机磷中毒 甲醇中毒 亚硝酸盐中毒 毒鼠强中毒 其它
化学性中毒分类
化学性中毒 有机磷中毒 甲醇中毒 亚硝酸盐中毒 毒鼠强中毒 其它
甲醇
• 又称木醇或木酒精 • 无色、易燃、易挥发的液体 • 略有酒精味 • 能和大多数的有机溶剂混溶
发生原因
– 或者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品摄入 – 出现的非传染性(不属于传染病)的急性、亚
急性疾病
定义范畴
食源性疾病 包括食物中毒, 也包括食源性肠 道传染病、食源 性寄生虫病,变 态反应性疾病、 暴饮暴食引起的 急性胃肠炎等。
食源性 疾病
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分类
食物中毒
细菌性
化学性
动物性
植物性
食物中毒分类
临床表现
• 特征表现
– 高铁血红血症引起的紫绀
• 潜伏期
– 10~20分钟,最长可达20小时
• 中毒症状
– 头晕、头痛、乏力、胸闷、嗜睡等 – 皮肤青紫,尤以口唇最为普遍
• 实验室检查
– 高铁血红蛋白含量升高
治疗原则
• 清除毒物
– 催吐、洗胃、导泻
• 解毒治疗
– 亚甲蓝(美蓝)静推 – 维生素C和葡萄糖
谢谢大家 欢迎指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