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似数与有效数字》教案
八年级数学上人教版《近似数和有效数字》教案

八年级数学上人教版《近似数和有效数字》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近似数和有效数字的概念,掌握近似数的估算方法,
能够判断一个数的近似数和有效数字。
2.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和应用意识,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能够应
用近似数的概念和估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
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和方法
1.教学内容:近似数和有效数字的概念,近似数的估算方法,判
断一个数的近似数和有效数字。
2.教学方法:采用讲解、讨论、举例等多种方法相结合,注重学
生的参与和互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
三、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通过实例引入近似数和有效数字的概念,让学生了
解近似数和有效数字的意义和作用。
2.新课教学:通过讲解、讨论和举例等多种方法,引导学生逐步
掌握近似数的估算方法,能够判断一个数的近似数和有效数字。
同时,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自主发现近似数和有效数字的相关性质和规律。
3.巩固练习:设计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练习题,让学生通过练习加
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和应用意识。
4.归纳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和回顾,强调重点和难
点,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
四、教学评价设计
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给予及时的反
馈和指导。
2.随堂测试:设计一些简单的测试题,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
况,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3.期末考试:通过综合性的测试题,评估学生对本章节内容的理
解和掌握程度。
近似数和有效数字教案

近似数和有效数字教案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化工作者,可能须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则写教案须要留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近似数和有效数字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近似数和有效数字教案1
教学目标
1、了解近似数和有效数字的概念;
2、探讨后反馈:(1)精确度不同;(2)有效数字不同。
3、做一做:教科书第56页练习,可请四位同学到黑板上板演,并由其他学生点评。
4、补充例题:据中国统计信息网公布的20xx年中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表明,我国的人口总数为1295330000人,请按要求分别取这个数的近似数,并指出近似的有效数字。
(1)精确到百万位;(2)精确到千万位
⑴精确到千位⑵精确到万位
⑶精确到十万位⑷精确到百万位
3.近似数0.2和0.20有什么不同?
探究四:误差
1.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用()与()的差来表示近似数与精确数的接近程度,这个数就是误差。误差可能是(),也可能是()。
2.一件零件的直径标出(150±2)毫米,是指这件零件的实际直径在()毫米与()毫米之间,当这个零件为149毫米时,误差为()毫米。
探究二:近似数精确度的两种表示方式
⑴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哪一位,就说这个数近似数()到哪一位。
(小试身手)下列有四舍五入得到的近似数,各精确到哪一位?
①101②0.14③8.7千④0.0001
⑵有效数字
由四舍五入得到的近似数,从()第一个()起到()止,全部的数字叫做这个近似数的有效数字。
(小试身手)下列各数有几个有效数字:
(2)某词典共1234页。
(3)我们年级有97人,买门票须要800元。等
七年级数学《近似数和有效数字》教案

七年级数学《近似数和有效数字》教案七年级数学《近似数和有效数字》教案一、教学任务分析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了解近似数和有效数字的概念2、会按精确度要求取近似数3、给一个近似数,会说出它精确到哪一位,有几个有效数字解决问题:会求一个近似数情感态度:通过师生合作,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热情。
重点和难点:精确度和有效数字的概念二、教学流动安排活动1 问题引入活动2 学习近似数的概念活动3 近似数概念的应用活动4 有效数字的概念活动5 近似数和有效数字的.巩固活动6 巩固概念三、课前准备教具:电脑、课件四、教学过程设计活动1 让学生用刻度尺量数学课本由学生的结果差异提出问题由学生思考,可以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活动2 学习近似数概念活动3 按四舍五入法对圆周率取近似数有3(精确到个位)3.1(精确到0.1,或叫做精确到十分位)3.14(精确到0.01,或叫做精确到百分位)3.142(精确到0.001,或叫做精确到千分位)3.1416(精确到0.0001,或叫做精确到万分位)师生共同活动活动4 由活动3引入并讲解有效数字的概念活动5 例6:按括号内的要求,用四舍五入法对下列各数取近似值(1)0.0158(精确到0.001) (2)30435(保留3个有效数字)(3)1.804(保留2个有效数字) (4)1.804(保留3个有效数字)通过练习对近似数和有效数字有初步认识,师生共同活动,巩固所学知识。
活动6 巩固练习教科书P56练习课堂小结通过小结,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使学生所学知识系统化。
作业:P56 4 (2)(4) 5 6。
近似数与有效数字教案

近似数与有效数字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近似数的概念,掌握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方法。
2. 让学生掌握有效数字的定义,了解有效数字的计算方法。
3. 培养学生运用近似数和有效数字进行科学计算和数据处理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近似数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
2. 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方法步骤。
3. 有效数字的定义及其计算方法。
4. 近似数和有效数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近似数的概念、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有效数字的计算。
2. 教学难点:有效数字的计算方法以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近似数、四舍五入法和有效数字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 利用例题分析法引导学生掌握近似数和有效数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探讨有效数字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实例引入近似数的概念,引导学生关注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讲解近似数的概念:讲解近似数的定义,让学生了解近似数与精确数的关系。
3. 讲解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阐述四舍五入法的原理,引导学生掌握求近似数的方法步骤。
4. 讲解有效数字的定义:让学生了解有效数字的概念,讲解有效数字的计算方法。
5. 例题分析:分析实际问题中的近似数和有效数字,让学生掌握近似数和有效数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6. 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有效数字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8. 布置作业: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学生对近似数和有效数字的掌握。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近似数和有效数字概念的理解。
2. 练习题: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四舍五入法和有效数字计算方法,以此评估学生的掌握情况。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合作能力。
七、教学拓展1. 近似数的应用:介绍近似数在科学研究、工程技术等领域的应用。
2. 有效数字的拓展:探讨有效数字在数据处理和分析中的重要性。
近似数与有效数字教案1

近似数和有效数字(教学设计)一、教材建议:近似数和有效数字的学习学生在小学已学过,在实际运算时,特别是除法运算除不尽时,根据需要,按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近似数值的基础上进行的。
教材中,首先通过一些实例,说明实际中遇到的大量的数都是近似数。
这样就引出了精确度问题,由精确度,又引出了有效数字的概念。
通过例题的学习,使学生能按要求求出一个近似数的精确度及它的有效数字个数。
因此,本节课既是对学生第一、二学段所学有关知识的复习,又是学生在第三学段学了有理数运算、科学计数法,对其结果根据现实需要做出估计。
对含较大数字的信息进行合理的解释和推断,确定取舍,体现新课程中学习数学的价值。
二、教学案例::1 教学背景分析(1)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把教材中的“进一法”和“去尾法”结合问题情境,与前面的精确数、近似数做为问题情境,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顺利、自然地导入新课。
(2)精确度与有效数字的概念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结合例题进行分析、交流。
(3)例题可重新设计,主要有两种题型:一种是已知一个近似数,能分清其精确到哪一位?有哪几个有效数字?另一种是能对一个数按要求取精确值或保留有效数字。
2 整合思路:远程教育资源的种类、内容通过卫星接收的课程资源设计思路很清晰,而且也符合我们学生的实际,教师便可以大胆使用其进行教学,当然也可以设计自己比较有创新的地方,课堂上不能完全使用课件进行教学,让学生观看一节课的课件,这样是不可取的,必须以教师课堂教学为主,播放课件为辅。
(在运用卫星资源时应注意,课前要认真备课,必须熟悉卫星资源内容,将资源播放与课堂讲授有机结合,自己要清楚课堂上什么时候利用资源、什么时候教师讲解,有些比较难理解的还可以快退重复播放。
这样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改进了教与学过程)。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是建立在自己已学知识的基础上。
虽然在第一、二学段也学过近似数,但在第三学段,应让学生理解在有理数范围内,这些知识仍然适用。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5.3《近似数和有效数字》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5.3《近似数和有效数字》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近似数和有效数字》是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1.5.3节的内容。
本节主要介绍近似数和有效数字的概念,以及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近似数和有效数字的含义,掌握求近似数和有效数字的方法,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实数和数的运算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近似数和有效数字的概念可能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来逐步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了解近似数和有效数字的概念。
2.掌握求近似数和有效数字的方法。
3.能够运用近似数和有效数字解决实际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近似数和有效数字的概念。
2.求近似数和有效数字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
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概念和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互相交流和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PPT课件。
2.实例和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近似数和有效数字的概念。
例如,讲解天气预报中提到的气温,如何表示其中的近似数和有效数字。
2.呈现(15分钟)介绍近似数和有效数字的定义和求法。
通过PPT课件和实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概念和方法。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运用近似数和有效数字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4.巩固(5分钟)总结近似数和有效数字的概念和方法,让学生加深记忆和理解。
5.拓展(5分钟)通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近似数和有效数字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让学生回顾和巩固所学知识。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些有关近似数和有效数字的练习题,让学生回家巩固所学知识。
8.板书(课后)根据课堂讲解和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板书设计,以便学生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设计文档结束。
“近似数和有效数字”教案

“近似数和有效数字”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近似数和有效数字的概念。
2. 培养学生运用近似数和有效数字进行科学计算和数据分析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数值精确度的认识,增强其科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近似数的概念:近似数是对一个数进行四舍五入或截取,使其与实际数值接近的数。
2. 有效数字的概念:有效数字是指一个数中从第一个非零数字开始到一个数字结束的所有数字。
3. 近似数的表示方法:精确到某位、保留几位小数等。
4. 有效数字的计算规则:加减乘除运算中,结果的有效数字位数取决于参与运算各数中有效数字位数最少的那一个。
5. 科学计算器在近似数和有效数字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近似数和有效数字的概念、表示方法及计算规则。
2. 教学难点:有效数字的计算规则,科学计算器的使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近似数和有效数字的概念、表示方法及计算规则。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例子理解有效数字的计算规则。
3. 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使用科学计算器进行近似数和有效数字的计算。
五、教学准备1. 教案、PPT、教学素材。
2. 科学计算器。
3. 练习题。
教学进程:1. 导入新课,讲解近似数和有效数字的概念。
2. 讲解近似数的表示方法,如精确到某位、保留几位小数等。
3. 讲解有效数字的计算规则,并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
4. 引导学生使用科学计算器进行近似数和有效数字的计算。
5. 布置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7. 课后作业:完成练习题,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8. 课后反思:总结教学效果,针对学生掌握情况进行调整教学策略。
六、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了解不同科学领域中近似数和有效数字的应用,如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
2. 探讨近似数和有效数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购物、医疗、工程等。
七、课堂互动1. 提问:什么是近似数?什么是有效数字?2. 提问:近似数和有效数字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有哪些?3. 小组讨论:如何运用有效数字进行数据分析和计算?八、案例分析1. 分析实际案例,如测量长度、质量、时间等,引导学生运用近似数和有效数字进行表示。
教案-近似数和有效数字

近似数和有效数字教案一.课题:近似数和有效数字二.课型:新授课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精确度和有效数字。
2、能力目标:要准确第说出精确位及按要求进行四舍五入取近似数3、情感目标:体会近似数和有效数字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
四.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近似数、精确度和有效数字的意义,2.难点:由给出的近似数求其精确度及有效数字,按给定的精确或有效数一个数的近似数.五.教学方法:引入探索法六.教学工具:黑板、粉笔七.教学过程:(一)、近似数的定义我们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1)初一(4)班有42名同学;(2)每个三角形都有3个内角.这里的42、3都是与实际完全符合的准确数.我们还会遇到这样的问题:(3)我国的领土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千米;(4)王强的体重是约49千克.960万、49是准确数吗?不是的!这里的960万、49都不是准确数,而是由四舍五入得来的,与实际数很接近的数.我国的领土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千米,表示我国的领土面积大于或等于959.5万平方千米而小于960. 5万平方千米.王强的体重约为49千克,表示他的体重大于或等于48.5千克而小于49.5千克.我们把象960万、49这些与实际数很接近的数称为近似数(approximate number),原来的数字与求得的近似数用之间“≈”连接.在实际问题中,我们经常要用近似数,使用近似数就有一个近似程度的问题,也是就精确度的问题. (二)、精确度我们知道,我们对π这个数取近似数:如果结果只取整数,那么按四舍五入的法则应为3,就叫做精确到个位;如果结果取1位小数,则应为3.1,就叫做精确到十分位(或叫精确到0.1);如果结果取2位小数,则应为3.14,就叫做精确到百分位(或叫精确到0.01);一般地,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哪一位,就说这个近似数精确到哪一位.这时,从左边第一个不是0的数起,到精确到的数位止,所有的数字都叫做这个数的有效数字(signi ficant digits).同理,若我们取3.142为π的近似数,则它是精确到千分位(即精确到0.001),共有4个有效数字3、1、4、2.(三).大家一起学例1 按括号内的要求,用四舍五入法对下列各数取近似数:(1)0.015 8(精确到0.001)(2)30 435(保留3个有效数字)(3)1.804(保留2个有效数字)(4)1.804(保留3个有效数字)解:(1)0.015 8≈0.016;(2)30 435≈3.04×104;(3)1.804≈1.8;(4)1.804≈1.80注意:(2)不能写成30 400,这样是有5个有效数字,像这样的数保留几位有效数字一般要用科学计算法,或3.04万例2 下列由四舍五入法得到的近似数,各精确到哪一位?各有哪几个有效数字?(1)132.4;(2)0.0572;(3)2.40万解:(1)132.4精确到十分位(精确到0.1),共有4个有效数字1、3、2、4;(2)0.0572精确到万分位(精确到0.0001),共有3个有效数字5、7、2;(3)2.40万精确到百位,共有3个有效数字2、4、0.注意:①由于2.40万的单位是万,所以不能说它精确到百分位.②例2的(3)中,由四舍五入得来的2.40与2.4的精确度不同,不能随便把后面的0去掉;(四).课堂练习1.请你列举出生活中准确值和近似值的实例.2.下列各题中的数,哪些是精确数?哪写是近似数?(1)我们学校共有58个教学班;(2)我国有13亿人口.3.用四舍五入法,按括号里的要求对下列各数取近似值:(1)0.65148 (精确到千分位);(2)1.5673 (精确到0.01);(3)0.03097 (保留三个有效数字);4.下列由四舍五入得到的近似数,各精确到哪一位?各有几个有效数字?(1)54.8;(2)0.00204;(3)3.6万.课堂练习答案1.略.2.(1)精确值;(2)近似值.3.(1)0.65148 ≈0.651;(2)1.5673≈1.57;(3)0.03097≈0.0310;4.(1)精确到个十分位,有3个有效数字;(2)精确到千万分位,有3个有效数字;(3)精确到千位,有2个有效数字. (五).课后作业1.教科书课后习题第2题、第3题做在书上,第6题写在作业本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实际生活中遇到的数大部分是近似数
3、要注意应用。
板
书
设
计
课题:2.12近以数与近似数
相关概念:分析:例1:例2:练习:
1、近似数:3 =3.33333333
2、有效数字:
作业
1.由四舍五入得到的近似值是761,下列哪些数不可能是真值(
A.760.91;B.760.5;C.761.34;D.761.52.
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是31.0的数是(
A.31.13;B.31.06;C.30.96;D.30.949
3.用四舍五入法把756080精确到十位的数是(
A.7560;B.7.5608×105;C.7.561×105;D.7.561×102.
4.用四舍五入法对下列各数按括号要求取近似值
(1)0.0078076(保留三个有效数字);
精确到
有效数字
2.4
十分位
0.1
2,4
2.4万
2.4
0.03086
设计练习:
1、近似数1.35与1.350有什么不同?能把近似数1.350写成1.35吗?有效数字呢?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派代表回答。
3、按要求取值
(1)0.85149(精确到千分位)
(2)1.5972(精确到0。01)
(3)0.02076(保留三个有效数字)
教法
激趣,引导法,利用电脑等电教设备,对学生激趣,从而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观察对比总结。
学法
观察,比较,探究,总结
课时
1
教任
进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引入
利用电脑设备:讲述老博士想分苹果的故事。同时引出课题。
激趣,感受一下数学和生活的联系和区别。
新课
1、
3 =3.33333333
若结果取到3,叫精确到个位
(4)64340(保留一个有效数字)
(5)30250(精确到百位)
按例1制作表格,
学生分组讨论(4)(5)
(教师加以分析指导)
设计练习:
(1)0.02035(保留两个有效数字);
(2)26014(精确到干位);
(3)302.4488(保留4个有效数字);
(4)6047(保留2个有效数字).
自主练习
小结
《近似数与有效数字》教案
课题
2.1与有效数字的意义
能力:1能说出近似数,精确到哪一位,有几个有效数字
2能按要求求或保留近似数与有效数字
情感:培养数学来源于实践,而又作用于实践的情感。
重点
本课重点是近似数、精确度和有效数字的意义
难点
正确地求一个近似数的精确度及它的有效数字的个数
若结果取到3.3叫精确到十分位
若结果取到3.33叫精确到百分位
……
2、下列由四舍五入得到的近似数,各精确到哪一位,各有几个有效数字?
(1)2.4 (2) 2.4万(3) 2.4
(4)0.03086
1、看投影,观察,比较,领会。
2、制作表格,并填写,培养学生,探究问题,观察对比归纳的能力。
近似数
精确到
(2)49996(保留2个有效数字);
(3)8.095×10‘(保留三个有效数字);
(4)7.003(精确到十分位);
(5)49996(精确到个位).
(6)2.66万(精确到万位);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