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三年级语文《三袋麦子》教案(精品)

合集下载

小学三年级语文《三袋麦子》教案5篇

小学三年级语文《三袋麦子》教案5篇

小学三年级语文《三袋麦子》教案5篇【导语】《三袋麦子》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快要过年了,土地爷爷送给小猪、小牛和小猴各一袋麦子,他们采取了不同的处理方式,一年以后土地爷爷又来拜望他们三个并做出了不一样的评判。

课文的情节生动有趣,语言浅显易懂,人物个性鲜明,很合适儿童分角色朗诵,创造性表演。

以下是作者整理的小学三年级语文《三袋麦子》教案5篇相干资料,期望帮助到您。

1.小学三年级语文《三袋麦子》教案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2、学会本课12个生字,知道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教学进程:一、导入:今天,老师为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童话故事,题目是《三袋麦子》(板书:齐读,指导“麦”字上下结构,竖在竖中线上,“子”轻声)读了课题,你想提什么问题?二、初读指导1、自学课文(1)下面先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注意老师提出的要求:先读课后生字,再读课文,边读边标自然段,注意: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2)学生自读课文(3)检查自读情形2、出示词语馒头、虔诚、搬、节俭避免、拜望、仍虫蛀、至今3、自读4、仔细的同学找找各组加点字有什么共同点?5、指名读三、再读课文1、提出要求:把课文读流利,不唱读,不复读2、学生自读3、指名分自然段读4、评判,嘉奖四、三读课文1、同学们能不能自己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弄懂一些词语意思呢2、学生自读3、交换烙饼:在热锅上烫熟的饼,本课指小猪做的小麦面饼。

发霉:指小麦生了霉菌。

虫蛀:被虫咬坏。

麦囤:存放较多食粮的用具。

五、表演朗诵:1、读了这个故事,在小猪、小牛、小猴中你最爱好哪一个呀,为何?2、指导口述3、戴头饰到讲台边表演边朗诵六、指导写字1、同学们,你们能介绍一下这课中的生字你是怎么记的吗?2、学生口述3、教师范写4、学生描红 2.小学三年级语文《三袋麦子》教案一、读1、谈话导人,揭示课题。

2、轻声自由读课文,要求:(1)画出文中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自学。

三年级语文《三袋麦子》教案

三年级语文《三袋麦子》教案

三年级语文《三袋麦子》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三袋麦子》的故事内容,体会故事中的道理。

2. 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

3.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学会与他人分享。

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的道理。

2. 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

教学难点:1. 理解故事中的道理,学会与他人分享。

2.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准备:1. 课文《三袋麦子》的PPT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故事相关图片或插图。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课文的插图,引起学生对故事的兴趣。

2. 学生自由分享他们对麦子的了解。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三袋麦子》,理解故事内容。

2. 学生圈出生字词,并尝试朗读课文。

三、课堂讲解(10分钟)1. 教师讲解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故事的情节和道理。

2. 教师讲解生字词,帮助学生正确朗读课文。

四、小组讨论(1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故事中的道理,并分享彼此的看法。

2.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与他人分享。

五、课堂总结(5分钟)1. 教师总结课堂内容,强调故事中的道理。

2. 学生分享他们对故事的理解和体会。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回家后和家长一起分享故事,并讨论故事中的道理。

2. 学生可以尝试写一篇类似的寓言故事,培养想象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课堂讲解、小组讨论和课堂总结等环节,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三袋麦子》的故事内容,并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并引导他们思考如何与他人分享。

六、课堂活动(10分钟)1.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角色(小猪、小兔、小熊),进行角色扮演,表现故事中的情节。

2.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角色之间的互动,以及他们对待麦子的态度和做法。

七、故事续编(15分钟)1. 学生发挥想象力,续编故事《三袋麦子的后续》。

2. 学生分享自己续编的故事,大家共同讨论哪个故事最有趣。

2024精选《三袋麦子》教案3篇

2024精选《三袋麦子》教案3篇

2024精选《三袋麦子》教案3篇《三袋麦子》教案篇1【教学要求】⒈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⒉能讲述这个故事,知道小猪、小牛、小猴谁的做法好,体会三个动物的美好品格。

⒊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课题: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题目是:三袋麦子读了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二、初读课文:⒈自学课文。

⑴自由轻声朗读课文,画出不了解、不认识的字词。

说一说课文讲了个什么故事?⑵会读、写生字词。

⑶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烙饼发霉麦囤⒉教师检查纠正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帮助后进生学习。

⒊检查自学效果。

⑴出示生字卡片::⑵指名读生字卡片,注意练好平、翘舌音。

前、后鼻音,及一字多音。

⑶理解词语:烙饼发霉麦囤三、理清脉络:默读课文,按快要过年了一年以后把课文分成两部分,说一说每部分讲什么?学生自学后讨论:第一部分:(1~4自然段)讲三个小动物都意外的得到了一袋小麦,他们各自作了处理。

第二部分:(5~9自然段)讲土地爷爷向三个小主人公询问他们各自处理麦子的情况。

四、精读课文内容。

⒈学生带着问题读书:小猪、小牛、小猴意外地得到了一袋麦子后诗怎样做的?他们地做法不同在哪里?画出有关词语,想一想:这些词语说明了什么?讨论并理解关键词语:开心迫不及待捧起慢慢吃全种⒉指导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注意读好关键词语。

⒊指导口述这部分课文。

要求学生看板书练说:先分组说一个小动物的做法,在连起来说。

⒋有感情的朗读这部分课文,第一自然段全班齐读,第2、3、4自然段分组竞赛读。

五、课堂作业:⒈用钢笔描红,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的习惯。

⒉练习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一、复习回顾⒈听写生字词,提醒学生注意写字姿势。

⒉练习朗读课文。

二、精读课文第二部分⒈理解课文内容。

听这部分课文配乐朗读录音,完成练习。

土地爷爷夸______________(谁)______________(怎么样)讨论并理解有关词语:舔了舔舌头、节俭、满满的。

《三袋麦子》教学设计精选3篇

《三袋麦子》教学设计精选3篇

《三袋麦子》教学设计篇9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

2、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读懂课文内容,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讲讲这个故事。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理念:简洁高效、有情有趣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一个有趣的故事——《三袋麦子》,教师指导学生写“麦”字。

二、初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达到读正确、流利。

2、检查读本课生字,教师相机指导。

重点区别“防”和“访”的读音。

3、检查读课文,注意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三、整体感知默读思考,这个故事围绕“三袋麦子”,写了一件什么事?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这节课继续学习第9课——《三袋麦子》,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1、检查读课文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老师想听大家读课文,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呀?指名读。

其他同学认真倾听,看他们能不能读得正确、流利。

读后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板书:土地爷爷小猪小牛小猴)三、精读课文过渡:快过年了,土地爷爷给小猪、小牛和小猴各送了一袋麦子,他们收到麦子后,分别是怎样做的,结果又怎么样呢?我们先来看看小猪是怎么做的。

1、指导分角色读课文(1)指导感情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指名读第2自然段,随即指导学生看文中插图:贪吃的小猪看着黄灿灿的麦子,口水都流下来了,开心地喊道,他会怎么喊呢?请大家都来读一读。

请你再来读。

注意他的话中有两个感叹号,说明他非常开心,再读。

是啊,语言有温度,标点也含情。

这两个感叹号说明了小猪太高兴、太开心了!我们一起读。

请这位同学继续读。

理解“迫不及待”,大家想一想,小猪看着黄灿灿的麦子,想到自己最爱吃的白面馒头和烙饼,他把麦子磨成面粉做成这些食品时的心情怎样?(急迫地不能再等待了)这就是文中的“迫不及待”。

请你再读,读出小猪的迫不及待。

小猪收到麦子后,是怎么做的?(板书:磨成面粉)小牛又是怎么做的呢?指名读第3自然段,随即指导心想时说的话,他是在心里想,不是再说,老师范读,学生练读,原生读。

三袋麦子教案范文

三袋麦子教案范文

三袋麦子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故事了解麦子的种植、收获和加工过程。

2. 培养学生珍惜粮食、节约资源的良好习惯。

3. 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培养关爱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麦子的种植过程:播种、发芽、生长、成熟。

2. 麦子的收获过程:收割、晾晒、脱粒。

3. 麦子的加工过程:磨面粉、制作食物。

4. 故事《三袋麦子》的讲述与讨论。

三、教学重点:1. 麦子的种植、收获和加工过程。

2. 故事《三袋麦子》的主题思想。

四、教学难点:1. 麦子加工过程中各环节的操作方法。

2. 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提炼出主题思想,并联系实际生活。

五、教学准备:1. 图片素材:麦子种植、收获、加工的图片。

2. 故事视频:《三袋麦子》。

3. 讨论卡片:关于人与自然、人与动物的关系。

4. 学生分组:每组代表一个环节,进行角色扮演。

教案范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展示麦子种植、收获、加工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各环节的名称。

2. 学生分享对麦子的认识,教师总结并导入故事《三袋麦子》。

二、故事讲解与讨论(15分钟)1. 播放故事视频《三袋麦子》,学生跟随故事情节,了解麦子的种植、收获和加工过程。

2. 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故事中人与自然、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

3.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总结并强调珍惜粮食、节约资源的重要性。

三、角色扮演(1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代表一个环节(种植、收获、加工),进行角色扮演。

2. 教师点评各组表现,引导学生了解各环节的操作方法。

四、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故事《三袋麦子》,总结主题思想。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提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实践珍惜粮食、节约资源的做法。

3. 教师总结课堂内容,布置作业:绘制麦子种植、收获、加工的流程图。

六、教学活动:探索麦子的生命力1. 准备活动:教师准备一些麦种,让学生观察麦子的外观特征。

2. 学生分组,每组分配一些麦种,观察麦子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如湿度、温度)的生长情况。

三年级语文上册《三袋麦子》教案

三年级语文上册《三袋麦子》教案

三年级语文上册《三袋麦子》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理解故事中的比喻意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小组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2)学会通过课文内容,推理判断故事中角色的心理活动和情感变化。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珍惜粮食,热爱劳动的良好品质。

(2)懂得分享、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提高词汇运用能力。

(3)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2. 教学难点:(1)理解故事中的比喻意义。

(2)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角色心理活动和情感变化。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展示、故事情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互动式教学法: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与课文相关的情景图片。

4. 小组讨论准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通过图片展示,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情感的把握。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理解课文:(1)学生讲述故事的大意。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理解故事中的比喻意义。

5. 小组讨论:(1)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角色心理活动和情感变化。

(2)讨论故事给我们的启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年级语文上册《三袋麦子》教案

三年级语文上册《三袋麦子》教案

三年级语文上册《三袋麦子》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三袋麦子》。

(2)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故事情节,了解小猪、小狗和小猫的不同表现。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角色朗读,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演能力。

(2)通过讨论、小组合作等形式,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运用图片、实物等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粮食的良好品质。

(2)引导学生学会分享、互相帮助,培养团队精神。

(3)教育学生勇于面对困难,敢于尝试,培养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故事情节。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教学难点:(1)分角色朗读,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演能力。

(2)讨论、小组合作等形式,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材:《三袋麦子》课文。

2. 教具:PPT、图片、实物等。

3. 课前准备:学生预习课文,了解故事情节。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PPT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图片中的动物。

(2)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学生分角色朗读,培养合作意识和表演能力。

3. 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引导学生认读。

(2)学生用生字词造句,巩固所学知识。

4. 讨论与分享(1)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你认为小猪、小狗和小猫谁的做法最正确?为什么?(2)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培养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5. 总结与拓展(1)教师总结课文内容,强调珍惜粮食、分享和勇于尝试的重要性。

(2)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拓展练习。

五、作业布置1. 回家后,把课文《三袋麦子》讲给家长听。

《三袋麦子》教案三篇

《三袋麦子》教案三篇

《三袋麦子》教案三篇《三袋麦子》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小猪、小牛、小猴三个动物的美好品格。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一些重点词的意思。

4、在阅读教学中着尊重学生的体验与感受,引导学生各抒已见,学习正确的思维方法,以获得正确的价值取向,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理解三个小动物的美好品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在阅读过程中引导学生各抒己见,学习正确的思维方法,以获得正确的价值取向,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四、设计理念:本节课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努力营造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有独创性的理解。

注重课内外学习和运用的结合,提高学生学习运用语文的积极性。

五、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1、小朋友,在节日里你们最希望得到谁的什么礼物?西方人过圣诞节的时候,是圣诞老人给大家送礼物,而在我们中国是土地爷爷给大家派送礼物。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童话故事《三袋麦子》,大家还记得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吗?过年了,土地爷爷送给(谁)送(什么)节日礼物。

一年以后,出现了三种完全不同的结果。

2、出现了哪三种不同的结果呢?今天我们继续来欣赏这个故事。

土地爷爷说今天谁表现最好,他也将得到一份礼物,想不想要土地爷爷的礼物?(想)那我们就来认真地学习课文,看看谁能拿到礼物。

(设计意图:复习巩固旧知,激趣导入,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

)(二)精讲课文。

1、请小朋友把书打开,自读全文。

要求:大声朗读,读准确,读连贯。

2、读熟后再快速地默读课文,网络课件出示教学要求,学生自学:边读边思考下列三个问题。

并找出描写小猪的句子,用“_”划出来,描写小牛的句子用“﹏”划出来,描写小猴的句子用“…”划出来。

(1)、三个小动物收到土地爷爷的麦子后,他们的心情如何?分别是怎么想的?(2)、他们是怎样处理一袋麦子的?结果怎样?(3)、对三个小动物的做法,土地爷爷分别是什么态度?3、交流描写小猪的句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语文《三袋麦子》教案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讲述这个故事,知道小猪、小牛、小猴谁做得好,体会三个动物的美好的品格。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特别要注意读出对话的语气。

教学重难点
能讲述这个故事,体会三个动物的美好的品格。

教具准备:幻灯片、图片
一、复习检查
1、听写词语
2、指名口述课文的第一部分(相机贴出小猪、小牛、小猴图)
二、精读第二部分
1、过渡
朗读听课文录音,边听边想:土地爷爷夸————————(谁)———————(怎么样)
根据学生的回答示图
第一幅图(幻灯片1)(板书:憨厚):你喜欢小猪吗?为什么?谁来做做“舔了舔舌头”这个动作?(生做)能不能加上声音?
(指图)不仅你们喜欢,土地爷爷也喜欢小猪,你们瞧,土地爷爷被小猪的`一番话和憨厚可爱的样子逗得哈哈大笑起来。

谁愿意做这位可爱的小猪,来朗读第六自然段?谁来配合他读叙述部分(指名读)
第二幅图(幻灯片2)(板书:节俭):什么是节俭?你能说说你身边有谁很节俭呢?为什么?为什么说小牛也节俭呢?你愿意做节俭的小牛吗?(指名读)
第三幅画(幻灯片3)(板书:聪明能干):自由读8、9自然段。

从哪里可以看出小猴既聪明又能干,用笔划下来。

(回答时相机指导读)土地爷爷最喜欢既聪明又能干的小猴,愿意做聪明能干的小猴吗?土地爷爷呢?(指名读)
2、分四人小组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指名分角色读(若有困难的地方可范读)
3、讲故事
我们今天来开个小小故事会,看图听故事,老师当一回义务放映员。

⑴看板书,自己练习
⑵指名讲故事(放幻灯片1、2、3)
三、总结与作业
通过两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引说)憨厚的小猪、节俭的小牛和聪明能干的小猴。

回家后把这个故事讲给你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听好吗?
四、作业:讲故事
板书:图(小猪)——吃光——憨厚
图(小牛)——保存——节俭
图(小猴)——播种——聪明能干
作业设计:
1、听写词语(麦子迫不及待粮食防止神秘拜访)
2、比一比,再组词
迫()粮()防()秘()
泊()浪()访()密()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节俭()夸奖()
4、讲故事。

自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