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化学反应限度及反应条件的限制精品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 《化学反应的限度》课件

④单位时间内生成了nmolB的同时也消耗 了pmolC,即均指ν(逆)
不一定
①m+n≠p+q,Mr一定(反应前后各物质均 混合气体 为g) 的平均相 ②m+n=p+q,Mr为恒值(前后各物质均为 对分子质 g)
平衡 不一定 平衡
量 Mr
③若有非气体物质参加,无论前后气体 分子数是否相等,Mr一定
①恒温恒容,ρ为恒值(反应前后各物质均 不一定 为g) 气体 的密 度ρ ②恒温恒压,m+n=p+q,ρ为恒值(反应前 后各物质均为g) 不一定 平衡 平衡 平衡
mol/L
0
4
7
8 8.8 9
9
9
9
思考:1、SO2与O2反应什么时候达到限度?
2、达到限度时,反应停止了?若没有,为什么 各成分浓度会不变?
没有停止,因为SO2与O2还存在,所以没停止。
2、反应的限度: 可逆反应所能达到的最大程度。
3、化学平衡状态(化学平衡) (1) 定义:指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里,
生成物的混合物
可逆反应的前提:
1)反应物和生成物必须同时存在于同一反应体系中 2)在相同条件下,正逆反应都能自动进行
过渡 从上述实验可知,有许多化学反应 是可逆的,即化学反应有一定的限 度。只是不同化学反应,反应进行 的程度有大有小。
常 2SO2+O2 2SO3 △ 见 H2SO3 可 SO2+H2O 2NO2 N2O4 逆 反 高温 高压 应 N2 +3H2 催化剂 2NH3
⑦容器内质量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⑧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⑨容器内密度不再发生变化 ⑩容器内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再发生变化
二、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关系 (1)研究的范畴不同,反应速率是研究化学反应的进行快慢的 问题。而化学平衡研究的是可逆反应进行程度的问题。 (2)化学平衡的移动是化学反应的速率发生变化引起的,是正 逆反应速率共同影响的结果:V正大于V逆平衡正向移动,V正小于 V逆平衡逆向移动。认为正反应速度增大了平衡就向正向移动, 逆反应速率增大了平衡就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是错误的
不一定
①m+n≠p+q,Mr一定(反应前后各物质均 混合气体 为g) 的平均相 ②m+n=p+q,Mr为恒值(前后各物质均为 对分子质 g)
平衡 不一定 平衡
量 Mr
③若有非气体物质参加,无论前后气体 分子数是否相等,Mr一定
①恒温恒容,ρ为恒值(反应前后各物质均 不一定 为g) 气体 的密 度ρ ②恒温恒压,m+n=p+q,ρ为恒值(反应前 后各物质均为g) 不一定 平衡 平衡 平衡
mol/L
0
4
7
8 8.8 9
9
9
9
思考:1、SO2与O2反应什么时候达到限度?
2、达到限度时,反应停止了?若没有,为什么 各成分浓度会不变?
没有停止,因为SO2与O2还存在,所以没停止。
2、反应的限度: 可逆反应所能达到的最大程度。
3、化学平衡状态(化学平衡) (1) 定义:指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里,
生成物的混合物
可逆反应的前提:
1)反应物和生成物必须同时存在于同一反应体系中 2)在相同条件下,正逆反应都能自动进行
过渡 从上述实验可知,有许多化学反应 是可逆的,即化学反应有一定的限 度。只是不同化学反应,反应进行 的程度有大有小。
常 2SO2+O2 2SO3 △ 见 H2SO3 可 SO2+H2O 2NO2 N2O4 逆 反 高温 高压 应 N2 +3H2 催化剂 2NH3
⑦容器内质量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⑧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⑨容器内密度不再发生变化 ⑩容器内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再发生变化
二、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关系 (1)研究的范畴不同,反应速率是研究化学反应的进行快慢的 问题。而化学平衡研究的是可逆反应进行程度的问题。 (2)化学平衡的移动是化学反应的速率发生变化引起的,是正 逆反应速率共同影响的结果:V正大于V逆平衡正向移动,V正小于 V逆平衡逆向移动。认为正反应速度增大了平衡就向正向移动, 逆反应速率增大了平衡就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是错误的
高中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的资料课件人教版必修2

古 代 : 燧 人 氏 钻 木 取 火 能 量 利 用 率 低
充现 分代 利: 用提 能高 量燃
料 燃 烧 效 率
千方百计找能源——变废为宝
不遗余力夺能源——布翁之意不在萨
““ 萨布 ”” ”翁
之 意 不 在
努力开发新能源
而且不会 逃出你的手心
积极应对能源危机
节约能源, 节省资源,
减少污染
砖结构烟囱定向爆破拆除
前言
烟囱定向爆破拆除的原理是在烟囱根部以倒塌方向为中心,用 爆破方法炸开一个缺口,烟囱在自重的作用下失稳而按预
控制 定方向倒塌破碎,从而达到拆除的目的。下面以七台河市
热电厂三号供热站烟囱拆除为例说明烟囱定向爆破拆除的 过程。
1 工程概况
2 拆除方案选择
爆破缺口
布孔范围和炮眼数目 3 烟囱定向爆破拆除技术设计
莲花酒精灯
酒精喷灯
不锈钢酒精灯
自制酒精喷灯
硅胶制品
美的油烟机金属表面保护膜
塑料保护膜
总装药量Q
4 爆破施工与安全
钻眼机具及爆破器材
装药结构及电爆网络
如何提高煤的
燃烧效率?你 能从几个方面 考虑该问题?
• 要考虑燃料充分燃烧条件 • 要考虑热能利用率
燃烧时空气的用量怎样才算合理?
• 不能过少,因为燃烧不充分 • 不能过多,因为会带走热量 • 要适当过量,以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
提高燃料燃烧效率的措施有哪些?
• 尽可能使燃料充分燃烧,提高能量转化率。 关键是燃料与空气充分接触,且空气要适当 过量
• 尽可能充分利用燃料燃烧释放的热能,提高 热能的利用率
思考与交流
请分析下列措施的目的
• 大多数化学实验要用酒精灯等进行加热 • 一些橡胶制品中要添加抑制剂(负催化剂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章第三节《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课件(共27张PPT)

是 ( )C
A. v ( H2 )= 0.45 mol/ (L·min)
B. v ( N2 )= 0.1 mol/ (L·min) C. v ( N2 )= 0.2mol/ (L·min) D. v ( NH3 ) 0.3mol/ (L·min)
【注意】
④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必须指明具体的物 质。因为同一化学反应,用不同的物质表 示反应速率时,其数值可能不同,但表示 的都是同一个反应的速率。
⑤同一化学反应中,各物质化学反应速率 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化学计量数 之比。
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启示:化学反应中,我们有时候需要 加快化学反应速率,有时候需要减慢 化学反应速率,要想控制化学反应速 率,我们需了解哪些内容?
物体运动的快慢可以用 速度来表示(v=s/t),物 质化学反应的快慢又该 怎么表示呢?
一、化学反应速率
1.概念:用来衡量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程度 的物理量。
2.表示方法:单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
少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量(均取正值)
来表示
3.数学表达式:v(B)=
Δc(B) Δt
4. 常用单位: mol/(L·min)或mol/(L·s)
现象
结论
加入MnO2
加入FeCl3
不加其它 试剂
迅速产生大量气泡 在其它条件相
较快产生气泡
同时,使用催化 剂能改变化学
缓慢产生气泡
反应的速率。
科学视野
课后阅读P49 神奇的催化剂
催化剂能极大地改变反应速率,而自身的 组成、化学性质和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发生 变化,具有高度的选择性(或专一性)。
探究实验2 现象描述及结论:
(一)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学生实验1——物质本身的性质(内因) : 在2支试管里加入适量的水并滴入2滴酚酞,
A. v ( H2 )= 0.45 mol/ (L·min)
B. v ( N2 )= 0.1 mol/ (L·min) C. v ( N2 )= 0.2mol/ (L·min) D. v ( NH3 ) 0.3mol/ (L·min)
【注意】
④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必须指明具体的物 质。因为同一化学反应,用不同的物质表 示反应速率时,其数值可能不同,但表示 的都是同一个反应的速率。
⑤同一化学反应中,各物质化学反应速率 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化学计量数 之比。
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启示:化学反应中,我们有时候需要 加快化学反应速率,有时候需要减慢 化学反应速率,要想控制化学反应速 率,我们需了解哪些内容?
物体运动的快慢可以用 速度来表示(v=s/t),物 质化学反应的快慢又该 怎么表示呢?
一、化学反应速率
1.概念:用来衡量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程度 的物理量。
2.表示方法:单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
少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量(均取正值)
来表示
3.数学表达式:v(B)=
Δc(B) Δt
4. 常用单位: mol/(L·min)或mol/(L·s)
现象
结论
加入MnO2
加入FeCl3
不加其它 试剂
迅速产生大量气泡 在其它条件相
较快产生气泡
同时,使用催化 剂能改变化学
缓慢产生气泡
反应的速率。
科学视野
课后阅读P49 神奇的催化剂
催化剂能极大地改变反应速率,而自身的 组成、化学性质和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发生 变化,具有高度的选择性(或专一性)。
探究实验2 现象描述及结论:
(一)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学生实验1——物质本身的性质(内因) : 在2支试管里加入适量的水并滴入2滴酚酞,
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6.2.2化学反应的限度和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共25张ppt)

(2) 等:同一物质
化学平衡的本质
v 正 = v逆 ≠ 0
化学平衡的标志
(3) 动:一种动态平衡;化学反应达到平衡时,反应并没有停止。
(4) 定:在平衡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含量保持不变
(5) 变:当外界条件发生改变,原来的化学平衡就会被破坏,
并在新的条件下建立新的化学平衡。
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直接依据——根据速率关系
化学平衡状态是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能进行的最大程度,
即反应进行的限度。
对化学反应限度的理解:
①化学反应限度决定了反应物在一定条件下的最大转换率。
②同一可逆反应,不同条件下,化学反应限度不同,即改变
反应条件在一定程度改变一个化学反应的限度
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
逆、等、动、定、变
(1) 逆:研究对象是可逆反应
随着反应进行,
v正 = v逆
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时,
各反应物的浓度和各生成物的浓度都不再发生改变
化学平衡
在可逆反应中,当 v正 = v逆 时,
平衡状态
c反应 和 c生成
不再改变,达到一种表面静止的状态,称之
为 化学平衡状态,简称化学平衡。
反应没有停止,即: v正 = v逆 ≠ 0
t0
动态平衡
同一物质:生成速率=消耗速率,即v正(A)=v逆(A)
不同物质:速率之比=化学计量数之比,但必须是不同方向
正()
的速率如 aA+bB cC+dD
=
逆()
催化剂
2SO2 + O2
2SO3
相同时间内,生成 2mol SO2 同时消耗 2mol SO2
X
相同时间内,生成 2mol SO3 同时消耗 1mol O2
化学平衡的本质
v 正 = v逆 ≠ 0
化学平衡的标志
(3) 动:一种动态平衡;化学反应达到平衡时,反应并没有停止。
(4) 定:在平衡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含量保持不变
(5) 变:当外界条件发生改变,原来的化学平衡就会被破坏,
并在新的条件下建立新的化学平衡。
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直接依据——根据速率关系
化学平衡状态是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能进行的最大程度,
即反应进行的限度。
对化学反应限度的理解:
①化学反应限度决定了反应物在一定条件下的最大转换率。
②同一可逆反应,不同条件下,化学反应限度不同,即改变
反应条件在一定程度改变一个化学反应的限度
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
逆、等、动、定、变
(1) 逆:研究对象是可逆反应
随着反应进行,
v正 = v逆
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时,
各反应物的浓度和各生成物的浓度都不再发生改变
化学平衡
在可逆反应中,当 v正 = v逆 时,
平衡状态
c反应 和 c生成
不再改变,达到一种表面静止的状态,称之
为 化学平衡状态,简称化学平衡。
反应没有停止,即: v正 = v逆 ≠ 0
t0
动态平衡
同一物质:生成速率=消耗速率,即v正(A)=v逆(A)
不同物质:速率之比=化学计量数之比,但必须是不同方向
正()
的速率如 aA+bB cC+dD
=
逆()
催化剂
2SO2 + O2
2SO3
相同时间内,生成 2mol SO2 同时消耗 2mol SO2
X
相同时间内,生成 2mol SO3 同时消耗 1mol O2
化学反应限度及条件控制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课件

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二节 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 第2课时 化学反应限度及条件控制
➢ 第二节 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
2SO2(g) + O2(g) N2(g) + 3H2(g)
2SO3(g) 2NH3(g)
1.可逆反应
(1) 定义:在相同条件下,正反应和逆反应均能 进行的化学反应。
(2) 符号:
双向性 反应物
➢
第二节
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
2.某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 )
①正反应和逆反应同时进行,两者的速率完全相等
②反应物和生成物同时存在,两者的浓度相同
③混合物的组成比例不会随时间而改变
A.①
B.①③
C.②
D.①②③
6 . 2 第 2 课时 化 学 反应限 度及条 件控制 人 教版 (201 9)高中 化学必 修第二 册课件 (共1 7张PPT )
2NO(g)+O2(g)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2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
③用NO2、NO和O2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之比为2∶2∶1
④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
⑤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⑥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
6 . 2 第 2 课时 化 学 反应限 度及条 件控制 人 教版 (201 9)高中 化学必 修第二 册课件 (共1 7张PPT )
6 . 2 第 2 课时 化 学 反应限 度及条 件控制 人 教版 (201 9)高中 化学必 修第二 册课件 (共1 7张PPT )
➢
第二节
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
理解应用
第二节 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 第2课时 化学反应限度及条件控制
➢ 第二节 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
2SO2(g) + O2(g) N2(g) + 3H2(g)
2SO3(g) 2NH3(g)
1.可逆反应
(1) 定义:在相同条件下,正反应和逆反应均能 进行的化学反应。
(2) 符号:
双向性 反应物
➢
第二节
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
2.某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 )
①正反应和逆反应同时进行,两者的速率完全相等
②反应物和生成物同时存在,两者的浓度相同
③混合物的组成比例不会随时间而改变
A.①
B.①③
C.②
D.①②③
6 . 2 第 2 课时 化 学 反应限 度及条 件控制 人 教版 (201 9)高中 化学必 修第二 册课件 (共1 7张PPT )
2NO(g)+O2(g)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2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
③用NO2、NO和O2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之比为2∶2∶1
④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
⑤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⑥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
6 . 2 第 2 课时 化 学 反应限 度及条 件控制 人 教版 (201 9)高中 化学必 修第二 册课件 (共1 7张PPT )
6 . 2 第 2 课时 化 学 反应限 度及条 件控制 人 教版 (201 9)高中 化学必 修第二 册课件 (共1 7张PPT )
➢
第二节
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
理解应用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课件:第六章 第二节 课时2 化学反应的限度 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

(3) 反应 NH3+HCl NH4Cl 与反应 NH4Cl NH3↑+ HCl↑互为可逆反应吗?
答案:不互为可逆反应。反应条件不同,两者不能同 时进行。
2.回忆你在实验室进行的或观察过的化学实验、在生 活中见到过的涉及化学变化的现象或事例,要使反应符合 或接近人们的期望,你认为应该如何控制反应的条件?
C 项,CaCO3(s) CO2(g)+CaO(s),恒温、恒容下,反应体系中
气体的密度等于气体质量和体积的比值,质量变化,体积不变,
则密度变化,当气体密度保持不变时,达到平衡状态;D 项,
3H2(g)+N2(g)
2NH3(g),反应体系中 H2 与 N2 的物质的量
之比保持 3∶1,不能证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不一定是平衡
(2)随着反应的进行 ,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如何变 化?v 正与 v 逆怎样变化?
答案: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浓度逐渐减小,生成 物浓度逐渐增大。v 正逐渐减小,v 逆逐渐增大。
(3) 反 应进 行 到什 么 时候 会 停止 ? 此 时反 应 物和 生 成物浓度如何变化?这时反应真的停止了吗?
答案:反应不会停止;当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 相等时,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均不再改变,此时反应并没 有停止,而是处于化学平衡状态。
2NH3(g),反应体系中 H2 与 N2 的
物质的量之比保持 3∶1
解析:A 项,恒温、恒容下,反应体系中气体的颜色保持不
变,说明溴单质的浓度不再变化,达到了平衡状态;B 项,
2NO2(g) N2O4(g)是反应前后气体系数变化的反应,恒温、恒
容下,反应体系中气体的压强保持不变,说明达到了平衡状态;
答案:促进有利的化学反应,提高其反应速率和反应 物的转化率;抑制有害的化学反应,降低其反应速率,控制 副反应的发生,减少有害物质的生成。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化学反应限度及反应条件的限制课件解读

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二章
第三节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 (共 2 课时)
第三节
第 2 课时 化学反应入题 新知识·预习探究 新思维·名师讲堂
新方考法题警·示随探堂究自测 新提升·达标作业
新情境·激趣入题
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所接触的化学反应进行得一般都很 完全,如镁条燃烧后只剩下白色的氧化镁,金属钠与水反应后 最终得到澄清的溶液 ……那么,是不是所有的化学反应都能进 行得很完全呢?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三节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课时化学反应的限度以及反应条件的控制方法警示探究新知识预习探究新思维名师讲堂新提升达标作业新考题随堂自测新情境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所接触的化学反应进行得一般都很完全如镁条燃烧后只剩下白色的氧化镁金属钠与水反应后最终得到澄清的溶液那么是不是所有的化学反应都能进行得很完全呢
C.对于合成氨的反应,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反应物的转 化率可以达到 100%
D.碳酸钙在高温下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 氧化钙 和二氧化碳在常温下生成碳酸钙,因此这两个反应是可逆反 应
答案:B
点拨: 可逆反应是指在相同条件下,能同时向正、逆反 应方向进行的反应。可逆反应强调两点:相同条件和同时双 向进行。A、D 项中的两组反应,由于反应条件不同,不能称 为可逆反应;可逆反应由于可逆,所以其反应物的转化率不 可能达到 100% 。
B.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
应叫可逆反应
C.SO 2 与过量的
O 2 发生
2SO
2+O
催化剂 2△
2SO
3
反应,经
过足够长的时间后最终 SO 2 全部转化为 SO 3
D.2 mol SO 2 与氧气完全反应生成 2 mol SO 3,放出 Q kJ 的热量,那么 2 mol SO 3 完全分解生成 SO2 与 O2 应吸收 Q kJ 的热量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二章
第三节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 (共 2 课时)
第三节
第 2 课时 化学反应入题 新知识·预习探究 新思维·名师讲堂
新方考法题警·示随探堂究自测 新提升·达标作业
新情境·激趣入题
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所接触的化学反应进行得一般都很 完全,如镁条燃烧后只剩下白色的氧化镁,金属钠与水反应后 最终得到澄清的溶液 ……那么,是不是所有的化学反应都能进 行得很完全呢?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三节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课时化学反应的限度以及反应条件的控制方法警示探究新知识预习探究新思维名师讲堂新提升达标作业新考题随堂自测新情境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所接触的化学反应进行得一般都很完全如镁条燃烧后只剩下白色的氧化镁金属钠与水反应后最终得到澄清的溶液那么是不是所有的化学反应都能进行得很完全呢
C.对于合成氨的反应,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反应物的转 化率可以达到 100%
D.碳酸钙在高温下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 氧化钙 和二氧化碳在常温下生成碳酸钙,因此这两个反应是可逆反 应
答案:B
点拨: 可逆反应是指在相同条件下,能同时向正、逆反 应方向进行的反应。可逆反应强调两点:相同条件和同时双 向进行。A、D 项中的两组反应,由于反应条件不同,不能称 为可逆反应;可逆反应由于可逆,所以其反应物的转化率不 可能达到 100% 。
B.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
应叫可逆反应
C.SO 2 与过量的
O 2 发生
2SO
2+O
催化剂 2△
2SO
3
反应,经
过足够长的时间后最终 SO 2 全部转化为 SO 3
D.2 mol SO 2 与氧气完全反应生成 2 mol SO 3,放出 Q kJ 的热量,那么 2 mol SO 3 完全分解生成 SO2 与 O2 应吸收 Q kJ 的热量
6.2.2 化学反应的限度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二课件(共42张PPT)

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 )
A.正反应生成NO2的速率和逆反应生成O2的速率相等 B.反应容器中压强不变 C.混合气体颜色深浅保持不变 D.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2.(2019·宿州高一检测)一定温度下,反应A2(g)+
B2(g)
2AB(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C )
A.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A2同时生成n mol AB
2.化工生产中反应条件的调控: (1)考虑因素: 化工生产中调控反应条件时,需要考虑控制反应条件 的_成__本__和_实__际__可__能__性__。
(2)实例——合成氨生产条件的选择:
【情境·思考】 生活中有很多现象都存在化学知识,如炉火越扇越旺, 但蜡烛的火焰一扇就灭。
(1)同样是扇风结果为什么不同,试解释其中的原因? 提示:“炉火越扇越旺”是扇风为燃烧提供了足量的氧 气促进燃烧;“蜡烛的火焰一扇就灭”是由于空气流动 带走大量的热量,使温度降低,低于了蜡烛的着火点。
D.单位时间内消耗a mol N2的同时,消耗3a mol的H2的
状态
5、化学平衡是一个相对静止的状态,是可逆反应在
一定条件下达到的最大限度。回答有关硫酸制备中重
要反应2SO2+O2 2SO3的有关问题: (1)对于该反应的下列判断正确的有哪些?
× ①2 mol SO2和足量的O2反应,必生成2 mol SO3 × ②平衡时SO2、O2、SO3的分子数之比为2∶1∶2 √ ③平衡时SO2的消耗速率必定等于O2的生成速率的2倍 × ④平衡时SO2的浓度必为O2浓度的2倍
催化剂
N2+3H2 高温高压 2NH3
v正 :正反应速率。 v v v N2耗 ﹕ H2耗﹕ NH3生 = 1﹕3﹕2 v逆 :逆反应速率。 v v v N2生 ﹕ H2生﹕ NH3耗 = 1﹕3﹕2
A.正反应生成NO2的速率和逆反应生成O2的速率相等 B.反应容器中压强不变 C.混合气体颜色深浅保持不变 D.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2.(2019·宿州高一检测)一定温度下,反应A2(g)+
B2(g)
2AB(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C )
A.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A2同时生成n mol AB
2.化工生产中反应条件的调控: (1)考虑因素: 化工生产中调控反应条件时,需要考虑控制反应条件 的_成__本__和_实__际__可__能__性__。
(2)实例——合成氨生产条件的选择:
【情境·思考】 生活中有很多现象都存在化学知识,如炉火越扇越旺, 但蜡烛的火焰一扇就灭。
(1)同样是扇风结果为什么不同,试解释其中的原因? 提示:“炉火越扇越旺”是扇风为燃烧提供了足量的氧 气促进燃烧;“蜡烛的火焰一扇就灭”是由于空气流动 带走大量的热量,使温度降低,低于了蜡烛的着火点。
D.单位时间内消耗a mol N2的同时,消耗3a mol的H2的
状态
5、化学平衡是一个相对静止的状态,是可逆反应在
一定条件下达到的最大限度。回答有关硫酸制备中重
要反应2SO2+O2 2SO3的有关问题: (1)对于该反应的下列判断正确的有哪些?
× ①2 mol SO2和足量的O2反应,必生成2 mol SO3 × ②平衡时SO2、O2、SO3的分子数之比为2∶1∶2 √ ③平衡时SO2的消耗速率必定等于O2的生成速率的2倍 × ④平衡时SO2的浓度必为O2浓度的2倍
催化剂
N2+3H2 高温高压 2NH3
v正 :正反应速率。 v v v N2耗 ﹕ H2耗﹕ NH3生 = 1﹕3﹕2 v逆 :逆反应速率。 v v v N2生 ﹕ H2生﹕ NH3耗 = 1﹕3﹕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化学平衡状态——化学平衡 (1)化学平衡的建立
①反应开始时:v(正)最大,v(逆)为□7 ________。 ②反应过程中:反应物浓度逐渐减少→v(正)逐渐 □8 ____, 生成物浓度逐渐增大→v(逆)从□9 ____开始逐渐□10 ______。 ③反应达到平衡时:v(正) □11 ________v(逆),反应物和生成 物各组分浓度□12 ________。
①如何理解v(正)=v(逆)? 例: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N2+3H2 2NH3,对该可逆 反应,表示正、逆反应速率可以用N2或H2或NH3来表示: A.单位时间内,有1mol N2反应掉,同时有1mol N2生 成 B.单位时间内,有3mol H2反应掉,同时有2mol NH3反 应掉
温馨提示:①通常把向右进行的反应叫正反应,向左进 行的反应叫逆反应。我们要正确理解“可逆反应”的概念!
②2H2+O2=点==燃==2H2O,2H2O=电==解==2H2↑+O2↑,上述两 个方向进行的反应条件不同,不是可逆反应。
③常见典型的可逆反应 N2+3H2高催温、化高剂压2NH3 2SO2+O2催高化温剂2SO3 2NO2 N2O4 H2+I2(g) △ 2HI
↓
↓
↓
反应物浓度最大, 反应物浓度逐渐减小, 正反应速率=逆
正反应速率最大; 正反应速率逐渐减小; 反应速率,反应 生成物浓度为零, ―→ 生成物浓度逐渐增大, ―→ 物、生成物的浓
逆反应速率为零
逆反应速率逐渐增大
度都不再变化
(2)化学平衡状态 如果外界条件不发生变化,当化学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 时,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物的浓度与生成物 的浓度不再改变,达到一种表面静止的状态,我们称为“化 学平衡状态”,简称化学平衡。
能进行的化学反应。 (2)特点
在 □3 ________,正向反应(反应物→生成物)和逆向反应
(生成物→反应物) □4 ________。
(3)表示 书写可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时不用“===”而用“
□5 ________”。
例如:SO2和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当外界条件改变时原来的化学平衡被破坏,在新的 条件下建立起新的化学平衡,即发生化学平衡的移动。影响化 学平衡移动的因素主要有温度、浓度、压强等。催化剂不影响 平衡移动。
新思维·名师讲堂
知识点 1 化学反应的限度 ●思维导图
●教材点拨 1.可逆反应 (1)定义:在同一条件下正反应方向和逆反应方向均能进 行的化学反应。 (2)表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但其中的“===”用“ ” 代替。例如,SO2 与 H2O 的反应是可逆反应。表示为:SO2 +H2O H2SO3。
(3)特点 ①正反应、逆反应同时进行。 ②正反应、逆反应发生的条件相同。 ③正反应或逆反应不可能进行到底。 ④正反应、逆反应方向的热效应相反。
2.化学平衡——化学反应的限度 (1)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
将某反应的反应物装入密闭容器,反应中正、逆反应速
率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进行
进行
反应刚开始时 ――→ 反应进行中 ―――――→ 一段时间后
有害的化学反应。
4.“提高煤的燃烧效率”的研究 (1)燃料燃烧的条件
①燃料与□18 ________或氧气接触;
②温度达到燃料的□19 ________。
(2)影响煤燃烧效率的条件 ①煤的状态; ②空气用量; ③炉(灶)膛材料的选择; ④燃烧后烟道废气中热量的利用。
(3)提高燃料燃烧效率的措施
①尽可能使燃料□20 ________,提高能量的转化率。关键 是燃料与空气或氧气尽可能□21 ______,且空气要□22 _______。
有关人士一直在研究其中的原因,直到 19 世纪下半叶, 法国科学家勒夏特列经过深入的研究,这一谜底才得以揭开。 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新知识·预习探究
●学习目标 1.认识可逆反应及其特征。 2.了解并会判断化学平衡状态,初步了解化学反应条件 的控制。
●新知导学 1.可逆反应
(1)定义:在同一条件下□1 ________和□2 ________均
②尽可能充分地利用燃料燃烧所释放出的热量,提高□23
________。
自我校对:
□1 正反应方向 □2 逆反应方向
□3 同一条件下
□4 同 时 进 行 □5
□ □ 6 2SO2 + O2 催化剂 2SO3 7 0
□8 减小 □9 0 □10 增大 □11 = □12 不再改变 □13 可逆
□14 正反应速率 □15 逆反应速率 □16 速率 □17 限度 □18
空气 □19 着火点 □20 充分燃烧 □21 充分接触 □22 适当过
量 □23 热能的利用率
●自主探究 1.判断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什么? 提示: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 发生变化(或各物质的百分含量不再发生变化)。
2.何为化学平衡移动?哪些外界条件的改变对化学平衡 移动有影响?
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二章
第三节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 (共 2 课时)
第三节
第 2 课时 化学反应的限度 以及反应条件的控制
新情境·激趣入题 新知识·预习探究 提升·达标作业
新情境·激趣入题
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所接触的化学反应进行得一般都很 完全,如镁条燃烧后只剩下白色的氧化镁,金属钠与水反应后 最终得到澄清的溶液……那么,是不是所有的化学反应都能进 行得很完全呢?
(2)概念
在一定条件下,当一个□13 _______反应进行到□14 ______ 和□15 ________相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改变时的状
态。 3.控制化学反应条件的意义
通过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改变化学反应□16 ________和 化学反应的□17 ________,促进对人类有利的化学反应,抑制
炼制 1 t 生铁所需焦炭的实际用量,远高于按照化学方程 式计算所需的量,且从高炉炉顶出来的气体中含有没有被利用 的 CO 气体。开始,炼铁工程师们认为是 CO 与铁矿石接触不 充分之故,于是设法增加高炉的高度。然而,令人吃惊的是, 高炉增高后,高炉尾气中的 CO 的比例竟然没有改变。这成了 炼铁技术中的科学悬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