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入侵的危害
初二生物入侵物种的危害及防治

初二生物入侵物种的危害及防治随着现代交通和全球化的发展,生物入侵物种(Invasive Species)已经成为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严重威胁。
初二生物学教育应该重点关注生物入侵物种的危害以及相关的防治措施,以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综合素养。
本文将探讨生物入侵物种对生态系统、经济和人类健康的危害,并介绍几种常见的防治方法。
一、生物入侵物种对生态系统的危害生物入侵物种对原生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造成了严重威胁。
它们具有较高的适应能力和繁殖力,能够迅速占领新的生态位,并与本地物种竞争资源。
入侵物种可能直接或间接对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产生负面影响。
它们可能改变当地物种的种群结构、降低物种多样性、破坏生物链食物网络,甚至导致本地物种的灭绝。
例如,外来植物物种紫茉莉(Lantana camara)在很多地方成为了入侵物种,在印度洋群岛上已经对本地植物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二、生物入侵物种对经济的危害除了对生态系统的危害外,生物入侵物种还对经济带来了负面影响。
它们会破坏农作物、园艺作物和林木资源,给农民和农业产业带来巨大损失。
例如,亚洲瓠(Asian Gypsy Moth)是一种来自亚洲的入侵物种,在北美的森林中成为了严重的害虫,对森林经济造成了很大破坏。
此外,生物入侵物种还可能对渔业、旅游和基础设施造成影响,损失几十亿美元。
三、生物入侵对人类健康的危害除了对生态系统和经济的危害外,生物入侵物种还对人类健康构成了威胁。
一些入侵物种可能携带病原体,传播疾病。
例如,蚊子是脆皮血吸虫的传播媒介,它们会传播疟疾、登革热等疾病,给人类健康带来严重威胁。
此外,一些入侵的植物物种可能含有有毒物质,对人类造成中毒风险。
因此,在预防和控制生物入侵方面,保护人类健康同样至关重要。
四、生物入侵物种防治的方法为了应对生物入侵造成的威胁,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
首先,加强边境检疫和监测控制,预防入侵物种扩散和传播。
其次,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通过教育宣传和社会参与,增强人们对生物入侵的认识,并主动参与控制和清除入侵物种的行动。
浅谈生物入侵的现状及其危害与防治

浅谈生物入侵的现状及其危害与防治生物入侵是指外来物种(即不是本地物种)被引入到新的生态系统中,并对当地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以及经济产业造成负面影响的过程。
这些入侵物种可能是动植物、微生物、细菌或真菌等。
生物入侵不仅对当地的生态系统造成破坏,还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因此被认为是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之一。
生物入侵的现状生物入侵是一个全球性问题,每年都有数以百万计的外来物种被引入到不同的生态系统中。
这些外来物种可能是意外引入的,比如船只或飞机上的害虫,也可能是有意引入的,比如园艺品种或宠物。
这些入侵物种会迅速繁殖、扩散并占领当地的生态资源,从而危害到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
在全球范围内,生物入侵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
据统计,每年因生物入侵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已经超过了数百亿美元。
在澳大利亚,入侵的外来物种已经占据了大约40%的哺乳动物和约30%的鸟类,在夏威夷,外来植物已摧毁了大部分的当地植被,对当地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生物入侵的危害与影响生物入侵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造成了很大的危害。
入侵物种可能会与当地的物种发生竞争,导致当地物种数量减少或者被淘汰。
入侵物种可能会传播疾病,对当地的大型动物、植物或微生物造成影响。
入侵物种还可能改变当地的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对土壤、水资源和空气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除了对生态系统的危害之外,生物入侵也对人类的经济活动造成了很大的危害。
外来物种可能危害到农作物、影响水资源利用、干扰渔业等。
在全球范围内,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每年都是数以万亿美元,而生物入侵给生态系统服务带来的负面影响可能会使其价值大大减少。
面对生物入侵的严重危害,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已经开始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
加强监管和控制入境物种的监管力度是非常关键的。
许多国家已经建立了专门的入境检疫机构,并严格监管进出口的动植物。
加强对入侵物种的监测与防控也是必要的。
在许多国家,专门成立了入侵物种监测中心,负责对外来物种进行监测和评估。
浅谈生物入侵的现状及其危害与防治

浅谈生物入侵的现状及其危害与防治1. 引言1.1 生物入侵的定义生物入侵是指外来物种在新的生态系统中迅速繁殖并扩散的现象。
这些外来物种往往没有天敌或控制因素,因此能够在新环境中迅速增加数量,导致原生物种受到威胁甚至灭绝。
生物入侵通常是由人类意外或故意引入的物种引起的,也可因气候变化、全球化交易等因素而发生。
生物入侵的速度和范围都在不断扩大,给生物多样性、生态平衡、农业和人类健康带来严重危害。
生物入侵的定义虽然简单,但其影响却是深远的。
当外来物种在新环境中没有天敌时,它们可能会无限制地繁殖,对当地物种造成竞争压力,导致生态系统的紊乱。
一些入侵物种还可能传播疾病、破坏农作物、侵扰人类生活等,给社会经济带来严重损失。
认识生物入侵的定义及危害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深入了解生物入侵的机制和影响,才能有效地采取防治措施,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利益。
在我们将进一步探讨生物入侵的途径、影响、防治措施、案例分析和未来发展,以全面了解这一全球性问题。
1.2 生物入侵的现状生物入侵是指外来物种通过人为或自然过程进入新的生态系统并引起生态系统改变的过程。
目前,全球面临的生物入侵问题日益严重,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生物入侵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生物入侵种类不断增加: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人类活动的加剧,外来物种不断被引入到新的生态系统中。
据统计,目前全球已知的入侵物种数量已超过4000种,而且每年还在不断增加。
2. 生物入侵区域扩展迅速:生物入侵不仅发生在陆地生态系统,也发生在水域和海洋生态系统。
特别是由于气候变化等因素,生物入侵的区域范围正在不断扩大,对当地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影响。
3. 生物入侵对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入侵物种往往具有强大的生存能力和繁殖力,一旦引入到新的生态系统中,就可能对当地物种造成竞争、捕食、疾病等不利影响,导致当地物种减少甚至灭绝,破坏生态平衡。
4. 生物入侵给人类经济与生活带来巨大损失:生物入侵不仅对生态系统造成危害,还会给人类经济与生活带来巨大损失。
生态系统生物入侵与应对措施

生态系统生物入侵与应对措施一、什么是生态系统生物入侵生态系统生物入侵是指外来生物进入一个生态系统,繁殖、扩散和占领生态空间,对原生生物造成危害的过程。
入侵生物会与本地生物争夺生存资源,占据原有生物的栖息地和食物链,破坏当地生态环境的平衡,甚至会威胁人类健康。
生态系统生物入侵是生物多样性威胁的主要因素之一,它在全球范围内都存在。
二、生态系统生物入侵的影响1. 对生态系统的攻击入侵物种从而导致局部野生物种数量减少到灭绝。
2. 经济和社会影响入侵物种给农业、林业、渔业、园林、观赏、旅游等经济和社会领域造成负面影响;入侵物种还对维持科技等领域的正常运行造成威胁。
3. 生物多样性的损失入侵物种破坏当地生态环境,取代本地物种,造成生物多样性的损失。
三、生态系统生物入侵的类型及特征1. 通用入侵物种通用入侵物种(General invasive species),指具有广泛适应性和竞争力的生物,种类较少,但能在全球范围内入侵,比如黑颈鹤、秃鹫、狼、鬣狗等。
2. 场地指定的入侵物种场地指定的入侵物种(Site-designated invasive species),指入侵物种的分布范围和生态环境特征受到限制,比如蚊子草、沙漠前胡等。
四、应对生态系统生物入侵的措施1. 预防措施2. 早期检测和报告3. 管理措施4. 生态系统恢复五、结语生态系统生物入侵严重危害了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的稳定,我们应该重视其影响,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应对它。
预防措施、早期检测和报告、管理措施和生态系统恢复是有效防止入侵物种的关键措施。
只有大家齐心协力,不断加强科学技术和政策制定,才能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安全和美好。
生物入侵的现状、危害及主要防治措施

生物入侵的危害
6、对生态和农林牧渔业造成严重损害 凤眼莲(水葫芦)在上世纪50年代被大力推广,现已遍布我国华南、华 北、华东、华中的河湖水塘,由于其庞大的根系和大量的空余生态位等使 其成片聚集成“绿岛” ,这不仅淤塞河道、影响通航,破坏江河生态平 衡,凤眼莲覆盖水面后,水下生物长期得不到阳光的照射,从而爆发生态 灾害
生物入侵的危害
7、产生重大的经济影响 一些外来种入侵农田、森林或者湖泊对当地的经济发展,生产运输也 带来了危害。据统计在美国的50000种外来生物每年造成的环境损失接近 1370亿美元。在欧洲每年管理外来物种的花费至少为125亿英镑
生物入侵的主要防治措施
1、实行全面检疫、生态评估和监测,严格控制外来种入境 检疫是为防止有害生物传出或传入某个国家或地区所采取的预防性措 施。随着国家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检疫工作是非常必要的
生物入侵的主要防治措施
2、治理已入侵有害外来种 生物防治法即利用入侵种的专食性天敌来控制外来入侵种的种群密度 和扩展速度,这是最符合自然内在规律的一种方式,因而生物防治被认为 是控制外来种入侵的最佳方法
生物入侵的危害
4、对人类健康产生危害 伴随着一些昆虫的入侵,许多病毒被带入新的区域给人类的健康带来 危害 三裂叶豚草现已分布在我国华东、华中、东北和华北的15个省市,开 花期的花粉就是引起人类花粉过敏的主要病原物
生物入侵的危害
5、影响遗传多样性 入侵种可与同属近缘种,甚至不同属的种杂交,如假蓍紫菀可与加拿 大一枝黄花杂交,本地种与入侵种的基因交流可能导致前者的遗传侵蚀
生物入侵的现状、危害及主要防Biblioteka 措施呆笨朝夕生物入侵
生物入侵(biological invasion) 是指一种生物从其原来的分布区 域扩展到一个新国家或者地区,并且在新的区域,其后代可以繁殖和扩散 并使其种群可以持续维持的过程
生物入侵对生态系统的危害

生物入侵对生态系统的危害生态系统是由各种生物共同组成的复杂网络,通过相互作用与平衡维持其稳定性。
然而,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许多地区面临着生物入侵问题。
生物入侵指的是非本地物种对新环境中的生物种群和生态系统造成一系列负面影响的过程。
这些入侵物种往往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竞争力,会扰乱原有的生态平衡,对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危害。
下面将详细探讨生物入侵对生态系统的危害。
第一,生物入侵对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造成威胁。
生态系统的稳定需要各种不同的物种相互作用与平衡。
然而,生物入侵引入的外来物种往往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会与本地物种争夺资源和生活空间,导致本地物种数量减少甚至灭绝。
这样会破坏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使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大打折扣。
第二,生物入侵对生态系统的生态位分配产生影响。
生态位是指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与角色。
生物入侵使得原有的生态位被外来物种所占据,而原本占据该生态位的本地物种被迫寻找新的生存空间或调整生态niche。
这种生态位的强迫变化会导致本地物种适应困难,增加其生存和繁衍的压力,最终可能导致物种灭绝。
第三,生物入侵会对食物链和食物网产生冲击。
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中物种之间相互依赖的基本关系。
生物入侵物种可能打破原有的食物链,甚至建立新的食物链。
这种改变会导致本地物种无法获取足够的食物资源,进而影响整个生态系统中物种的数量和分布。
此外,某些入侵物种还可能成为掠食者,对原有的食物网造成冲击。
第四,生物入侵对生态系统的生态工程功能产生负面影响。
生态工程功能是指生物和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包括水循环、土壤保持、气候调节等。
生物入侵可能破坏这些工程功能,如某些入侵植物可能疯狂生长并覆盖原有植被,导致水土流失和土壤贫瘠。
这将使得生态系统的弹性减弱,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降低。
第五,生物入侵还可能对经济和社会产生负面影响。
某些外来入侵物种可能会危害农作物、林木和牲畜,破坏农田和林业资源,给农民和农业经济带来巨大损失。
浅谈生物入侵的危害及防治措施_张可3篇

浅谈生物入侵的危害及防治措施_张可第一篇:生物入侵的危害随着环境变化和全球化进程的加速,生物入侵逐渐成为了生态系统保护和环境治理的难点之一。
生物入侵是指外来物种进入一个生态系统,繁殖并扰乱本土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结构和功能,威胁本土生物的存活和生态平衡。
生物入侵对环境、经济和社会带来了许多危害:环境危害:外来物种在生态系统中扩散、繁衍并占领本土物种的生态位,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和物种灭绝,减少生态系统抗击自然灾害和改善环境的能力,破坏生态平衡和地质景观,甚至影响人类健康。
经济危害:生物入侵对农业、林业、渔业和旅游业等经济产业产生不良影响,破坏生态系统功能和生产力,造成生产成本上升和经济损失。
社会危害:生物入侵引起了社会舆论的关注和不安,影响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活质量,甚至加剧社会矛盾和国际纠纷。
为了应对生物入侵的危害,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从源头上控制外来物种的入侵,保护本土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结构,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第二篇:生物入侵的防治措施生物入侵防治是一项长期和系统的工程,需要科学技术、政策法律、社会教育等多方面的支持和合作,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加强生物入侵监测和预警。
通过对生态系统环境、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功能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外来物种的入侵趋势和影响,提高生物入侵预警和决策的准确性和迅速性。
2.加强外来物种入侵的防控。
通过排查、管制、监管和消灭措施,限制外来物种的入境和传播,防止外来物种危害本土生态系统,增强防控的能力和效果。
3.加强土地利用与生态功能的优化配置。
通过根据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特点,优化土地利用格局和农业、林业、渔业等生产方式,保护和恢复本土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功能,降低外来物种入侵的风险。
4.加强公众教育和科普宣传。
通过开展科普讲座、宣传活动、网上资源共享等形式,增强公众对生物入侵危害的认识和意识,激励社会广泛参与和支持生物入侵防治工作。
第三篇:加强国际合作与技术交流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经济体制的不断升级,生物入侵已成为全球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难点和测试。
生物入侵的危害与防治措施

生物入侵的危害与防治措施什么是生物入侵生物入侵是指原本没有生存的物种进入了新的环境并繁殖,对当地生态环境和经济造成危害的现象。
生物入侵带来的危害十分严重,包括但不限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影响人类生产生活和健康等。
一些动植物的野生入侵给生态环境和经济造成的危害日益加剧。
生物入侵的危害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生物入侵会对原生态系统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和损害。
比如,外来物种侵入后,它们可能会强烈竞争当地物种,甚至取代当地物种的生存空间、食物和资源,使本土物种受到生存压力。
在新环境下,生物体对外部环境和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机制都会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可能导致生态系统内生物相互依存的连锁反应引发灾难性后果。
对农业生产和健康的影响入侵生物能够蔓延、繁殖,导致农业生产中的种植物物种劣化、家畜和农业作物灾害风险增加等问题。
例如,近些年来我国东北地区发现了螃蟹状竹蜻蜓,这种外来物种繁殖迅速,危害到了当地大面积的农作物。
一些入侵生物还会带来疾病和有害物质,对人类健康和家畜造成威胁。
经济影响生物入侵会对社会经济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包括直接经济损失(例如对农作物的破坏、渔业损失),间接的损失(例如由于生态环境的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和水源减少,而关注治理所花费的成本也相当高昂。
数据显示,美国生物入侵造成的损失约为每年1200亿美元。
如何防止生物入侵检测和监测入侵物种的检测和监测是预防和控制入侵生物的有效方式。
及时发现并报警任何可疑物种,不仅可以节约检测费用,还可以避免物种在新生态破坏环境中的繁殖和侵略。
加强边境管控加强边境监管是预防生物入侵的有效途径之一。
为了防止外来物种被带入,一些地区实施了禁止进口特定植物和动物的管理政策。
同时,要加强边境检疫和取缔进口方面的非法行为。
坚持“生态优先”原则通过改善生态环境,加强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稳定性,并支持和促进生物多样性,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生物入侵。
这方面可以从重视区域生态安全、生态恢复和生态平衡出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OGO
1. 生物入侵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LOGO
全球生物物种的减少速度是自然灭绝速度的50100倍,平均每天约有一种生物从地球上灭绝,其 中生物入侵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
LOGO
1.1 外来生物的入侵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途径
成为优势物种
通过对生境的影响,间接地影响生物多样性
通过基因渗透、与本地种杂交形成更强入侵能力的 杂合体基因型入侵生物
草本层
地被层
LOGO
入侵植物成为优势种
入侵植物成为优势种
LOGO
入侵动物成为优势种
LOGO
成群的老鼠 鼠洞
LOGO
入侵生物改变其他生物的生境
通过竞争空气、水分、光照等生长条件来间接影响 本地物种
原来生长在南美洲的微甘 菊是一种喜光的藤类攀缘 植物,引入广州等地后, 由于生长环境的适宜而疯 长,它能爬上七八米高的 树木,紧密的叶子几乎完 全遮住了阳光,致使下面 的灌木缺少阳光而枯死
LOGO
LOGO
3. 外来入侵生物对人畜的健康形成威胁
国际肉类产品出口可能引起疯牛病、禽流感等外来 病毒的扩散,危害难以估量
LOGO
3. 外来入侵生物对人畜的健康形成威胁
紫茎泽兰
含有毒素,用紫茎泽兰的茎叶垫圈或下田作沤肥,可引 起牲畜蹄子腐烂、人的手脚皮肤发炎
马、羊食用后会引发气喘病 种子上带钩的纤毛被牲畜吸入后直接往气管和肺部钻,
引起牲畜组织坏死和死亡 1996年,四川凉山州的羊减产6万多头
LOGO
3. 外来入侵生物对人畜的健康形成威胁
豚草
开花散粉的季节里,它所引起的“枯草热”过敏,在全 世界很多国家给人们的生活造成极大的麻烦,过敏者会 出现打喷嚏、流鼻涕、哮喘等症状,严重者甚至发生其 他合并症而死亡
外来有害生物对人类健康带来的严重威胁
入侵生物成为优势物种
LOGO
对群落的结构和群落环境的形成有明显控制作用的 植物种称为优势种(dominant species)
个体数量多
投影盖度大
生物量高
马尾松林
体积较大
生活能力较强
入侵生物成为优势物种
LOGO
群落的不同层次可以有各自的优势种
比如森林群落中 乔木层 灌木层
群落中每一层分别存在各自的优势种 ,其中优势层的优势种常称为建群种 (constructive species)
LOGO
2. 外来入侵生物造成的经济影响
菲律宾的稻农因入侵的蜗牛对作物的危害已经损失 十亿美元
LOGO
2. 外来入侵生物造成的经济影响
据国家林业局统计,现在我国每年仅外来入侵生物 引发的森林病虫害面积就达2000多万亩,每年因 此而减少林木生长量超过1700万立方米
松材线虫等外来森林病虫害在我国发生面积已达 116万公顷
LOGO
2. 外来入侵生物造成的经济影响
每年因外来入侵生物造成的经济损失
美国约1380亿美元 印度为1200亿美元 南非为980亿美元 我国损失560亿元 ……
LOGO
LOGO
2. 外来入侵生物造成的经济影响
像水葫芦和大薸已是一个全球的问题,非洲国家仅 在它们的控制上每年花费估计六千万美元
微甘菊Leabharlann LOGO入侵生物改变其他生物的生境
外来草食动物不仅吃山坡上的青草,还造成:
滑坡和水土流失 破坏了溪流生态系统 造成一些物种生长不适
LOGO
入侵生物改变其他生物的生境
火山岛上有一种入侵植物,它能够通过固氮和增加 土壤中可利用的氮素而改变本身缺氮的火山土壤, 使岛上原来适应缺氮环境的植物和微生物灭绝或发 生根本变化
豆 科 植 物 可 固 氮
入侵生物使食物链断裂
LOGO
原先生存于大洋洲的劲鹱(hu),一种比鸵鸟还 大的丧失飞行能力的鸟类,于1850年就已经灭绝
灭绝原因
人类进入海岛,有意或无意带入了老鼠、猫、狗等肉食 或杂食性哺乳动物,使岛内食物链发生了重大改变而导 致的
这些岛屿与大陆隔绝,进化路线与大陆有着许多差异。 由于岛上原先极少存在肉食性哺乳动物,所以生存有不 具备飞行能力的鸟类
LOGO
普通豚草和三裂叶豚草 •产生的花粉是引起人 类花粉过敏症的主要病 原物,豚草发生区约有 600万过敏性鼻炎患者
三 裂 叶 豚 草
普通豚草
历史上的瘟疫大流行
LOGO
楼兰古城
LOGO
今日楼兰
楼兰古城
•楼兰古国,曾 经为丝绸之路必 经之地,现只剩 遗迹
•地处新疆巴音 郭楞蒙古自治州 若羌县北境,罗 布泊的西北角、 孔雀河道南岸的 7公里处
生物入侵的危害
LOGO
生物入侵有什么危害?
破坏生物的多样性
破坏生态平衡
加速物种灭绝
使生态系统结构和 功能退化
Contents
1.生物入侵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2.生物入侵造成的经济影响 3.入侵生物对人畜的健康形成威胁
LOGO
1. 生物入侵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LOGO
每个生态 系统都拥 有独特的 生物多样 性
肺型 多见于流行高峰。肺鼠疫发展迅猛,急起高热, 全身中毒症状明显
败血症 全身毒血症症状、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及出血现 象严重
LOGO
昔日繁华的楼兰
全球气候的变化 青藏高原的隆起 战争
LOGO
瘟疫疾病
原因何在?
如今变成了一片废墟
鼠疫
LOGO
鼠疫是由鼠疫杆菌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烈性传染病
鼠疫杆菌
鼠疫
LOGO
临床主要表现为:
轻型 有不规则低热,全身症状轻微,多见于流行初、 末期或预防接种者
腺型 最多见,常发生于流行初期。急起寒战、高热、 头痛,发病时即可见蚤叮咬处引流区淋巴结肿痛
飞机草等外来植物灾害面积已达1065万公顷以上
LOGO
2. 外来入侵生物造成的经济影响
对农业生产中危害最严重的11种外来生物进行粗 略的损失估计,每年国家用于防治新近入侵害虫的 费用约14.83亿元
防治福寿螺
Contents
1.生物入侵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2.生物入侵造成的经济影响 3.入侵生物对人畜的健康形成威胁
鸵鸟
鸟纲鹱形目
入侵生物使食物链断裂
LOGO
某地的一些植物的种子较大,需要当地特殊的一种喙大的 鸟类进行种子的传播。在这种鸟灭绝后,这些植物也随之 灭绝
此植物的灭绝引起一些昆虫、小动物、大型动物的灭绝
这是入侵生物影响食物链进而影响繁衍途径致使生态平衡 失控
Contents
1.生物入侵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2.生物入侵造成的经济影响 3.入侵生物对人畜的健康形成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