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二十四孝之《黄香温席》阅读范文精选汇编

合集下载

二十四孝心得体会范文

二十四孝心得体会范文

二十四孝心得体会范文俗话说的好“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从古至今,有多少的孝子的感人故事震撼着我们,激励着我们,鞭策着我们。

从而让我们懂得了应该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常怀一颗感恩的心。

《二十四孝》中有许许多多感动人心的故事。

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芦衣顺母》。

这篇故事中的孝子周闵损生母早死,父亲为他娶了一位继母,继母平时待他非常不好,经常虐待他。

继母后来又生了两个弟弟,冬天的时候,继母为两个弟弟用棉花做棉袄,给他做的却是用芦花,后来父亲知道继母虐待周闵损,便要休了她,周闵损连忙位继母求情。

继母非常感动,之后,待他如同亲生儿子,一家人过得其乐融融。

周闵损之所以这么做,就是为了两个弟弟,如果继母走了,弟弟们就没人照顾。

通过这个故事可以看出周闵损是一个懂事的孩子,懂得体谅他人,懂得顾全大局。

和周闵损相比之下,我自愧不如。

记得三年级的时候,妈妈带我去买衣服,走着走着,我突然看中了一件连衣裙,很好看。

我便硬缠着妈妈给我买,妈妈带着我走上前去,拿起这件裙子问:“这件裙子要多少钱”“200!”老板伸出两根手指说。

这时妈妈立即把裙子放回衣架,跟我小声说:“我们先去看看别的衣服,好吗”“不要!”我坚决地说。

手一直攥着裙子的角不放。

“我们先去到别家看看,等一下再来买呀!”妈妈和我商量着说。

“不要!不要!我不要!我就要这件,我就要!”我倔强地把脸扭到一边,把耳朵堵上,不再听妈妈讲话。

妈妈见状,轻轻叹了口气,走上前去说:“那就要这件吧!”我一听到这句话,开心地笑了!现在回想这件事,十分惭愧。

家里只有爸爸一人赚钱,维持生活,养活我们姐妹三人。

那时的我真的太不懂得体谅父母了,太不懂事了。

只知道为自己,不懂得为大人们着想。

也许,“孝”这个字在现在人心里,已经渐渐淡漠了。

有些人认为父母赚钱养家为我们是天经地义的!但是他们都错了,以前的我不懂事,但随着年纪的增长,我也渐渐懂得了父母的不易。

父母给予我们一切一切,不求回报,给予我们无限的爱,我们要懂得感恩,懂得回报给予我们生命,给予我们一切一切的人——父母!同时我们也要懂得体谅他们,体谅他们的不易。

《黄香温席》-小学语文课外阅读

《黄香温席》-小学语文课外阅读

《黄香温席》-小学语文课外阅读《黄香温席》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叫黄香的孩子。

他出生在一个并不富裕的家庭,但他却有着一颗无比善良和孝顺的心。

黄香从小就失去了母亲,父亲独自拉扯着他长大。

生活的艰辛并没有让黄香变得消沉和抱怨,反而让他更加懂事和坚强。

在黄香九岁的时候,他就知道要为父亲分担生活的压力。

每当炎炎夏日来临,黄香总会在父亲劳作归来之前,用扇子把父亲睡觉的席子扇凉。

那一把小小的扇子,在黄香的手中不停地挥动着,他的额头挂满了汗珠,但他却一刻也不停歇。

因为他知道,父亲辛苦了一天,能够睡在凉爽的席子上,会减轻一些疲惫。

而到了寒冷的冬天,黄香又有了新的举动。

他会先钻到父亲的被窝里,用自己的体温把被子暖热。

然后,再让父亲睡进去。

那冰冷的被窝,对于年幼的黄香来说,是一种挑战,但他从未退缩过。

他的心里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让父亲能够在温暖中入睡,不受寒冷的侵袭。

黄香的父亲看到他这样懂事孝顺,心中既感动又欣慰。

他常常对周围的人说:“我家黄香虽然年纪小,但他的孝顺之心胜过了许多成年人。

”黄香的事迹渐渐在当地传开,人们都对这个小小的孩子竖起了大拇指。

大家纷纷称赞他的品德高尚,是孩子们学习的榜样。

黄香的故事告诉我们,孝顺并不是一件难事。

它不需要我们有多么雄厚的财富,也不需要我们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

孝顺就在我们日常生活的点滴之中,可能是一句关心的话语,可能是一个温暖的拥抱,也可能是像黄香那样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

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物质丰富的时代,很多孩子习惯了被父母照顾,却很少去主动关心父母。

当我们享受着父母给予的爱时,是否也应该想一想,我们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呢?也许我们没有黄香那样的条件,需要用扇凉席子和暖被窝的方式来表达孝顺。

但我们可以在父母忙碌一天后,为他们递上一杯水;可以在他们生病时,陪伴在他们身边;可以在节假日,为他们做一顿简单的饭菜。

孝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该将它传承下去。

让我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像黄香一样,用真心去关爱我们的父母。

黄香温席的故事读后感范文4篇

黄香温席的故事读后感范文4篇

黄香温席的故事读后感范文4篇黄香温席的故事读后感范文1今天,我看了《黄香温席》的故事,被与我同龄的小黄香的懂事、孝顺深深感动了。

这个故事主要讲了黄香的母亲很早就去世了,他和父亲相依为命。

他看到父亲成天那么辛劳,就特别难受,一心想为父亲分担一些。

夏天,他为父亲扇扇子;冬天,他为父亲温席。

在漫漫长冬里,他坚持用自己的体温,温暖着父亲的被窝,让劳累了一天的父亲能睡上一个安稳觉。

大家都夸黄香是个孝顺的好孩子。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

”黄香才九岁,就能如此孝顺,真是个善良的孩子啊!我也要像黄香一样孝顺父母,孝顺长辈。

我要努力做好自己的事情,不让长辈多操心。

我可以自己洗衣服、盛饭、整理房间,还要帮长辈做一些家务活,给长辈盛饭、捶背、洗脚等。

长辈们最希望看到我能用心学习,为自己的将来负责。

所以,从现在开始,我要好好表现自己,在各方面都能争取优秀,在完成好学习任务的同时,要争当“三好学生”。

这样,爸爸妈妈一定会为我高兴、为我骄傲的。

黄香温席的故事读后感范文2俗话说得好: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

早晨,天气格外的凉爽,我早早地起床了,心想:这个时候是记忆最好的阶段,我一定要在这段时间里,学习许许多多新的知识。

于是,我打开电脑,看起了尊老爱幼的故事。

看着看着,我突然看见一行故事名:黄香温席。

这个题目使我产生了好奇心,于是,我带着疑问走进了故事中,去体会主人公的心情与感受。

“黄香温席”这篇故事在中国古书上有着“香九龄,能温席”这样的记载。

讲的是黄香小时候夏天和冬天的两个小情节:黄香家中生活很艰苦,五岁时,他的母亲就去世了。

小时侯的他就非常孝敬父母,母亲去世了,他对父亲就更加关心、照顾。

冬夜,天气特别寒冷,家里又没有任何取暖设备,的确让人难以入睡。

黄香看书时,感觉很冷,手冰凉冰凉的。

他想,爸爸一定很冷,于是,他跑到爸爸房间里,用自己身体的热量来温暖爸爸的被窝;夏夜,黄香家低矮的房子里非常闷热,而且蚊蝇很多。

当大家都在外面乘凉时,黄香没有出去,而是拿着扇子把爸爸房间里的闷热消灭,把讨厌的蚊蝇赶跑。

国学经典故事阅读十篇

国学经典故事阅读十篇

国学经典故事阅读十篇1.国学经典故事阅读篇一孟母断机孟子小时候厌倦学习,有一天不愿读书,就逃回了家。

孟母正好在织布,见他逃学回来,一句话没讲,就把织布的梭子给弄断了,这意味着马上将要织成的一匹布全毁了。

孟子非常孝顺,忙跪下来问:“您为什么要这样?”孟母告诉他:“读书求学不是一两天的事,就像我织布,必须从一根根线开始,然后一寸一寸地才能织成一匹布,而布只有织成一匹了,才有用,才可以做衣服。

读书也是这个道理,如果不能持之以恒,像你这样半途而废、浅尝辄止,以后怎能成才呢?”若是现在的孩子,可能不懂反省自己,一句话就扔给母亲:“这是你自己的事。

”但孟子的根基毕竟不同一般,他如梦初醒、恍然大悟,从此一心向学,再也不随便旷课,后来继孔子而成为“亚圣”。

【智慧小语】《弟子规》中说:“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应顺承。

”对父母长辈的责备,理应乐于听受。

对父母的批评,也要视为一种教诲。

2.国学经典故事阅读篇二黄香温席古代有个叫黄香的人,以孝出名。

他9岁时母亲去世,从此他更细心地照顾父亲,一人包揽了所有的家务事。

到了冬天,他害怕父亲着凉,就先钻到冰冷的被窝里,用身体温热被子后,再扶父亲睡下。

不像现在,可以开电热毯、开暖气,那时候他只能用自己的身体。

到了夏天,为了使父亲晚上能很快入睡,他每晚都先把凉席扇凉,再请父亲去睡。

黄香小小年纪,就有这样的孝心,也使他做人、求学上有所成就,后来他当上了以孝闻名的好官,人称“天下无双,江夏黄香”,被列为“二十四孝”之一。

【智慧小语】用孝顺的心对待父母,父母可以得到很好的孝养;用慈悲的心对待众生,众生都能得到很好的利益。

用恭敬孝养父母的心做天下的事情,这个世界会因为你的存在而变得格外美好。

3.国学经典故事阅读篇三李绩焚须唐朝有位副宰相叫李绩,一次他姐姐病了,他就亲自照料她,为姐姐烧火煮粥时,火苗烧了他的胡须。

姐姐非常不忍心,劝他说:“你的仆人、侍妾那么多,何必自己这样辛苦呢?”李绩立即回答:“您病得这么重,让其他人照顾,我不放心。

课外阅读黄香温席2011年最新推荐

课外阅读黄香温席2011年最新推荐

课外阅读黄香温席2011年最新推荐
文章摘要: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课外阅读:黄香温席2011年最新推荐,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
黄香温席
传说黄香自幼就知道孝敬父母。

当他才9岁时,慈母便去世,他伤心欲绝,终日哀啼哭泣,以至身心憔悴、凄楚感人。

母亲去世后,他对父亲更极尽孝心。

每当夏日炎热之时,则扇父亲之帷帐,使枕席清凉,蚊虫远避,好让亲人安寝;而到严寒的冬天,又以身温暖其父之衾枕席,好让亲人睡得暖热。

他的孝敬父母的动人事迹,后来传闻遐迩。

当时太守听说此事后,对黄香大加称赞,并召他为门下孝子。

后来黄香更发愤读书,为父母争光,终于官拜左丞、尚书令等显赫职位,使家门荣耀一时。

时人誉为江夏黄童,忠孝两全,天下无双。

所以,黄香被后人尊为中国传统孝道的代表,在《二十四孝》中,黄香扇枕,即列为一孝,而在近千年来用作中国人启蒙课本的《三字经》中,更以黄香为中国孝子的第一代表,故有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之语。

可见,
黄姓的孝,在老一代中国人中,的确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课外阅读黄香温席,希望对你有帮助!。

写以孝为主题的信优秀范文_以孝道为主题的书信

写以孝为主题的信优秀范文_以孝道为主题的书信

孝敬父母写的一封信以孝为主题的一封信范文篇一亲爱的妈妈:虽然我们天天都见面,但是我还是握着手中的这支笔,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给您写下了这封信。

我要感谢您十年来对我的养育之恩,付出的艰辛让我终身难忘。

古人云:百事先孝。

《二十四孝》中讲到:华夏自古有遗风,百善唯举孝先行。

恣蚊饱血泉跃鲤,埋儿奉母竹生笋。

卖身葬父赤子情,弃官寻母孝儿心。

中华美德传千年。

孝感地天鬼神惊。

古人总是把孝道放在第一位,作为生长在日新月异的21世纪的我们应该学习古人的优良品德。

妈妈,因为我现在还小,有些事情无法替您承担。

我是鱼儿,您就是大海,任我遨游在您宽广的怀抱;我是小鸟,您就是大树,为我遮阴避凉......妈妈,我要感谢您,感谢您为我做的每一件事。

我一定要好好学习,用优异的成绩报答您,回报您的养育之恩。

我怀着一颗感恩的,祝福我最亲爱的妈妈身体健康,天天快乐!XXXXXXX.X.X以孝为主题的一封信范文篇二妈妈姑姑送给我一本书。

这本书很特别,它的名字叫《二十四孝》。

我马上打开,看了起来。

我读了第一篇,《孝感天地》。

这篇文章主要讲我国古代有一个圣贤的君主,他的名字叫舜。

舜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农民家里,他很小的时候母亲就死了,父亲取了个后妈,后妈生了个弟弟叫象。

从此,舜的后妈和父亲就不喜欢他了,并且虐待他。

他父亲还扬言要杀了他。

但是,当舜的父母亲生病的时候,舜马上回到父母身边。

尽力服侍父母,还处处让着弟弟。

舜的孝心感动了天地,大象跑来为他犁地,小鸟飞来为他播种。

舜在河里捕鱼,遇上了狂风暴雨,可是他却一点也没事。

舜孝顺父母的事,感动了首领尧。

尧就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舜,并且还把自己的王位让给亲爱的妈妈:虽然我们天天都见面,但是我还是握着手中的这支笔,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给您写下了这封信。

我要感谢您十年来对我的养育之恩,付出的艰辛让我终身难忘。

古人云:百事先孝。

《二十四孝》中讲到:华夏自古有遗风,百善唯举孝先行。

恣蚊饱血泉跃鲤,埋儿奉母竹生笋。

父母的特点作文范文精选

父母的特点作文范文精选

父母的特点作文那一阵阵感人肺腑的呐喊声,那一件件朱朝晖真是的事情,那一句句感人肺腑的话语,使我受益匪浅。

就在那一次,我们学校邀请来了感恩教育万里行教育团的谭战讲师为我们讲课。

在操场上,四千多名学生.老师.家长济济一堂。

大家有序的坐着,站着。

谭老师围绕感恩父母,感恩老师两大方面演讲了一场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讲座。

谭老师的演讲唤醒了我们沉睡已久的感恩之心。

看!那些被点上主席台的同学都说出了自己在家不敢说的话与对父母的歉意。

大家的呐喊声把气氛推向了高潮,场内翻滚着一股热浪。

现场互动来大家发自内心的呐喊声中开始了,一名名同学跑过去紧紧抱住老师,而我在旁边看着眼泪就像淘气的小精灵蹦了出来。

我又望了望其他同学他们都在小声哭泣呜咽这时,我想起了二十四孝故事当中的黄香温席,卧冰求鲤等......就连古人都知道感恩父母,我们为什么还做不到呢?这一次活动使我明白了生活的真谛,那就是感恩。

鲜花可以枯萎,沧海可以变成桑田。

但我们感恩的心不能变。

让我们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来感恩父母,孝亲敬老。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每当这熟悉的旋律响起时,我便颇有感触。

人,是为了很多种因素而活,首先,是为了生存而活,其次,就是为了感恩而活。

你想啊,人要感恩什么?那当然是赐予我们生命的`人。

如果没有了生命,那就没有了一切,所以,当然要感恩爸爸妈妈。

有时,感恩更是一种力量。

最近几年的两次地震,出现了许多生命的奇迹。

那些在废墟里硬撑了几个礼拜的人,坚持生存的信念是什么?肯定就是:自己不能就这样死了,自己还是青春年华,还要回报社会,回报父母。

这些信念总的来说,就是要为了感恩而活着。

正是因为感恩这种神奇的力量,才会有那么多的奇迹发生。

我看过一那么报道,一对乞讨的老年夫妇,收养了一只被主人抛弃的小狗,他们当时只是想有只小狗也挺好玩,但没想到这只小狗很聪明,他们乞讨的时候,这只小狗会跑到行人脚下撒欢儿,行人乐了,就看在小狗的面子上给老人一点钱。

小狗因为夫妇给了他生命,所以心存感恩,帮助他们乞讨,十分令人感动。

有关孝道的作文11篇范文精选

有关孝道的作文11篇范文精选

有关孝道的作文11篇自古以来,中华民族一直遵从“孝道〞。

所谓“百善孝为先〞,可见其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这次,我和几个小伙伴打算开展一个有意义的活动:去探望儿女不在身边的老人。

于是在一个骄阳似火的下午,我们敲开了老人家的门。

爷爷奶奶的子女在新疆,他们见到我们显得特别热情,连忙招呼我们坐下,并端来水果。

“嗯,爷爷奶奶你们有什么需要我们帮助的吗?〞我们有点不好意思了。

“没什么!〞奶奶满面笑容,“有你们陪我说说话就好!〞接着,她和我们说起了她的儿女和以前的故事。

直到日头偏西,奶奶才依依不舍地“放〞我们走。

她感慨:“今天的时间可过的真快呀!〞我们只是陪老人说了说话,但他们却像中了大奖一样快乐。

那我的爷爷奶奶呢?如今空巢老人越来越多,而生为晚辈的我们,却从没想过去尽尽自己的义务,我的心里思绪万千。

“快回家看看吧!〞我听见自己心中有一个声音在召唤,“去尽尽你的孝道吧!〞那天,我和爸爸妈妈驾车回到了乡下,老远就看见爷爷顶着烈日站在村口。

看见我们,他快乐极了,笑得合不拢嘴。

“我听说你们要来,就站在这等你们。

〞喜笑颜开的爷爷就像个孩子。

“那么热的天,您等了多久啊?〞我担忧的看着爷爷早已被汗水浸透的衣衫。

“没什么,没什么,就一会儿!〞爷爷已乐得语无伦次,“快进去吧,我开了空调,切了西瓜。

〞爷爷,我们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而你却为我们付出了太多。

走进院子,我看见奶奶从厨房走出来,满头都是晶莹的汗珠。

她看见我们就乐呵呵地说:“今天我们杀了鸭,炖汤喝!〞我望着那一桌丰富的饭菜,却没想到这里面藏了如此多的汗水。

我回头,发现爸爸妈妈也沉默着。

我们回家是为了尽尽孝道,让辛苦、孤单已久的爷爷奶奶享受天伦之乐,可没想到这让他们更加辛苦。

“烧菜我们来就好!〞“不用,你们大老远的跑来,歇歇吧!〞……我在心中默叹:该歇歇的,是你们啊!“乡下南瓜、冬瓜都有你们拿去些吧!〞奶奶提议,不等我们同意便往车上搬去。

“妈,乡下南瓜就那么几个,您怎么全搬车里了?〞妈妈急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香温席
昔汉时黄香,江夏人也。

年方九岁,知事亲之理。

每当夏日炎热之时,则扇父母帷帐,令枕席清凉,蚊蚋远避,以待亲之安寝;至于冬日严寒,则以身暖其亲之衾,以待亲之暖卧。

于是名播京师,号曰“天下无双,江夏黄香”。

注释
1、昔:往昔。

2、江夏:古地名,在今湖北境内。

3、方:当时。

4、则:就。

5、事:服侍。

6、扇(shàn):扇风。

7、令:使,让。

8、蚋(ruì):吸人血的小虫。

9、以:让。

10、安:舒服的,安心的。

11、于是:于是。

12、之: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意义助词
13、至于:到了。

14、远:形容词作动词用。

使……远。

15、以:用。

16、暖:形容词作动词用。

使……暖和。

17、衾(qīn):被子。

18、待:等待。

19、是:这。

20、播:传播,流传,散布,传扬。

21、京师:京城;国都。

22、帷帐:帐子。

23、号:称,宣称
24、寝:睡,眠
译文
汉朝的时候,有一个叫黄香的人,是江夏(今湖北境内)人。

年纪正好九岁,就已经懂得孝顺长辈的道理。

每当炎炎夏日到来的时候,就给父母的帐子扇扇子,让枕头和席子更清凉爽快,使蚊虫避开,为了让父母舒服的睡觉;到了寒冷的冬天,就用自己的身体让父母的被子变得温暖,好让父母睡起来暖和。

因此,黄香的事迹流传到了京城,号称“天下无双,江夏黄香”。

启示
黄香侍奉父亲的故事反映出一个孩子细致、纯真的孝心,是一个孩子从内心深处自然萌发、激发出来的孝,又是出于天性的、并尽自己的能力所能做到的孝行,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让我们从身边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孝敬父母、关心他们。

要知道,他们把我们照料成大人时有多么辛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