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机械基础

合集下载

武汉纺织大学机械设计基础专升本历年真题

武汉纺织大学机械设计基础专升本历年真题

武汉纺织大学机械设计基础专升本历年真题零件表面经淬火、氮化、喷丸及滚子碾压等处理后、其疲劳强度 [单选题] *提高(正确答案)不变降低高低不能确定循环特性系数r=0的变应力是何种变应力? [单选题] *非稳定脉动循环(正确答案)非对称循环对称循环两相对滑动的接触表面,依靠动压油膜进行润滑的摩擦状态称 [单选题] *液体摩擦(正确答案)半液体摩擦混合摩擦边界摩擦采用铰制孔螺栓联接的凸缘联轴器,在传递转矩时 [单选题] *螺栓的横截面受剪切螺栓与螺栓孔配合面受挤压螺栓同时受剪切与挤压(正确答案)螺栓受拉伸与扭转作用普通平键的主要失效是 [单选题] *工作面被压溃或键被剪断(正确答案)工作面产生胶合破坏工作面产生过度磨损键被弯曲折断V带轮是采用实心式、轮辐式或腹板式,主要取决于 [单选题] *传递的功率带的橫截面尺寸带轮的直径(正确答案)带轮的线速度下列普通V带中,哪种型号带的截面尺寸最小 [单选题] *A型C型E型Z型(正确答案)中心距一定的带传动,小带轮包角的大小主要取决于 [单选题] *小带轮直径大带轮直径两带轮直径之和两带轮直径之差(正确答案)带的中心距过大时,会导致 [单选题] *寿命缩短弹性滑动加剧工作噪声增大工作中发生颤动(正确答案)带传动是依靠带与带轮间的何种作用来传递运动和功率的? [单选题] *正压力摩擦力(正确答案)紧边拉力松边拉力斜齿圆柱齿轮的法面模数mn与端面模数m的关系式,应该是 [单选题] * mn=msinβmn=m/cosβmn=mtcosβ(正确答案)mn=mtcosa齿轮传动中,轮齿的齿面疲劳点蚀通常首先发生在 [单选题] *齿顶部分节线上齿根部分靠节线的齿根部分(正确答案)对于直齿圆柱齿轮传动,其表面接触疲劳强度主要取决于 [单选题] *中心距和齿宽(正确答案)中心距和模数中心距和齿数模数和齿宽一般参数的闭式硬齿面齿轮传动最经常出现的失效形式是 [单选题] *轮齿疲劳折断(正确答案)齿面疲劳点蚀齿面胶合齿面塑性变形斜齿圆柱齿轮传动,螺旋角取得越大,则传动的平稳性 [单选题] *越低越高(正确答案)不受影响无法确定在标准蜗杆传动中,蜗杆头数-定时,若增大蜗杆直径系数q,将使传动效率 [单选题] *提高减小(正确答案)不变增大也可能减小起吊重物用的手动蜗杆传动,宜采用以下哪种蜗杆 [单选题] *单头小导程角(正确答案)单头大导程角多头小导程角多头大导程角含油轴承是采用哪种材质制成的 [单选题] *塑料石墨铜合金多孔质金属(正确答案)下述材料中,属于轴承合金(巴氏合金)的是 [单选题] *20CrMnTi38CrMnMoZSnSb11Cu6(正确答案)20Cr对于径向滑动轴承,轴承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特点的是 [单选题] *整体式(正确答案)剖分式调心式调隙式在进行材料的疲劳强度计算时,其极限应力应为材料的 [单选题] *屈服点疲劳极限(正确答案)强度极限弹性极限下列磨损中,不属于磨损基本类型的是 [单选题] *粘着磨损表面疲劳磨损磨合磨损(正确答案)磨粒磨损一普通螺栓的螺栓头.上标记着6.8 (强度级别),则该螺栓材料的屈服极限为 [单选题] *600MPa480MPa(正确答案)680MPa800MPa联接螺纹主要要求是 [单选题] *效率高平稳性好自锁性好(正确答案)加工方便楔键联接与普通平键联接相比,最重要的优点是 [单选题] *键槽加工方便对中性好应力集中小可承受轴向力(正确答案)对中性好且对轴的削弱又不大的键联接是 [单选题] *普通平键(正确答案)半圆键楔键切向键两带轮直径一定时,减小中心距将引起 [单选题] *弹性滑动加剧小带轮包角减小(正确答案)工作噪声增大效率降低带传动是依靠带与带轮间的何种作用来传递运动和功率的? [单选题] *正压力摩擦力(正确答案)紧边拉力松边拉力带传动张紧的目的是 [单选题] *减轻弹性滑动提高带的寿命改变运动方向产生一定初拉力(正确答案)与齿轮传动相比,链传动的优点是 [单选题] *传动效率高工作平稳无噪声承载能力大能传递的中心距大(正确答案).锥齿轮的接触疲劳强度按当量圆柱齿轮来计算,当量齿轮的模数取 [单选题] *大端模数平均模数(正确答案)小端模数标准模数齿轮采用渗碳淬火的热处理方法,则齿轮材料只可能是 [单选题] *45号钢ZG340~640HT20020CrMnTi(正确答案)齿轮传动在以下哪种工况中齿宽系数可取大些 [单选题] *悬臂布置不对称布置对称布置(正确答案)同轴式减速器布置对于直齿圆柱齿轮传动,其齿根弯曲疲劳强度主要取决于 [单选题] *中心距和齿宽中心距和模数中心距和齿数模数和齿宽(正确答案)起吊重物用的手动蜗杆传动,宜采用以下哪种蜗杆 [单选题] *单头小导程角(正确答案)单头大导程角多头小导程角多头大导程角流体动压滑动轴承,若其它条件不变,只增大转速n,其承载能力 [单选题] *增大(正确答案)减小不变增大或减小向心滑动轴承的直径间隙为0.08mm,最小油膜厚度hmin=21,则偏心率为 [单选题] *0.260.475(正确答案)0.520.74滚动轴承的类型代号用什么来表示 [单选题] *数字数字或字母(正确答案)字母数字加字母下列四种轴承中,必须成对使用的是 [单选题] *深沟球轴承圆锥滚子轴承(正确答案)推力球轴承圆柱滚子轴承齿轮联轴器适用的场合是 [单选题] *转矩小转速高转矩大转速低转矩小转速低转矩大转速高(正确答案)在静应力作用下,塑性材料的极限应力为 [单选题] *σbσs(正确答案)σ0σ-1下列磨损中,只在齿轮、滚动轴承等高副零件上经常出现的是 [单选题] *粘着磨损表面疲劳磨损(正确答案)磨合磨损磨粒磨损普通螺栓的螺栓头上标记着6.8 (强度级别),则该螺栓材料的强度极限为 [单选题] *600MPa(正确答案)800MPa680MPa480MPa传动螺纹的主要要求是 [单选题] *效率高(正确答案)平稳性好自锁性好加工方便设计普通平键联接时,根据什么来选择键的长度尺寸? [单选题] *传递的转矩传递的功率轴的直径轮毂长度(正确答案)对中性好但对轴的削弱比较大的键联接是 [单选题] *普通平键半圆键(正确答案)楔键切向键带传动在工作时产生弹性滑动,是由于 [单选题] *包角a1太小初拉力Fo太小紧边与松边拉力不等(正确答案)传动过载与平带传动相比较,V带传动的优点是 [单选题] *传动效率高带的寿命长价格便宜承载能力大(正确答案)带传动在正常工作时产生打滑,是由于 [单选题] *包角a1太大初拉力Fo太小.紧边与松边拉力不等传动过载(正确答案)与链传动相比较,带传动的优点是 [单选题] *平稳且无噪声(正确答案)承载能力大传动效率高使用寿命长在一般工作条件下,闭式软齿面钢制齿轮传动,通常的主要失效形式为 [单选题] *轮齿疲劳折断齿面疲劳点蚀(正确答案)齿面胶合齿面塑性变形一对相啮合的圆柱齿轮的Z2>Z1, b1>b2, 其接触应力的大小关系是[单选题] *σH1<σH2σH1>σH2σH1=σH2D(正确答案)无法确定斜齿圆柱齿轮的法面模数mn与端面模数m的关系式,应该是[单选题] *mn=m-sinβmn=m/cosβmn=m.cosβ(正确答案)mn=m.cosa齿轮传动中,轮齿的齿面疲劳点蚀通常首先发生在 [单选题] *齿顶部分节线上齿根部分靠节线的齿根部分(正确答案)在通过轴线的截面内,齿廓为直边梯形的蜗杆是 [单选题] *阿基米德蜗杆(正确答案)法向直廓蜗杆渐开线蜗杆锥蜗杆对于径向滑动轴承,轴承必须成对使用的是 [单选题] *整体式剖分式调心式(正确答案)调隙式在以下何种情况下,滑动轴承润滑油的粘度不应选得较高 [单选题] *重载高速(正确答案)工作温度高承受变载或冲击载荷以下轴承中,能很好的承受径向载荷及轴向载荷的综合作用的是 [单选题] * 12107310AC(正确答案)N101051110属于滚动轴承的接触式密封是 [单选题] *毡圈密封(正确答案)油沟式密封迷宫式密封甩油密封接合最不平稳的离合器类型是 [单选题] *牙嵌(正确答案)摩擦安全离心。

纺织技术专业的课程安排与学习计划

纺织技术专业的课程安排与学习计划

纺织技术专业的课程安排与学习计划一、导言纺织技术作为一门重要的工程学科,涉及到纺织原理、纺织材料、纺织机械等多个方面的知识。

为了培养具备纺织技术专业背景的人才,学校在课程安排和学习计划上需要注意合理性和科学性。

二、基础课程1. 纺织原理纺织原理是纺织技术专业的基础课程,主要涉及纺织物的结构、纺织工艺和纺织品性能等方面的知识。

学生需要通过学习纺织原理,掌握纺织物的基本构造和纺织过程中的关键技术,为后续的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2. 纺织材料纺织材料是纺织技术专业的另一个基础课程,主要介绍各种纺织原料的特性和应用。

学生需要通过学习纺织材料,了解纺织原料的分类、性能和选择原则,为纺织产品的设计和开发提供依据。

三、专业课程1. 纺织机械纺织机械是纺织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主要介绍各类纺织机械的结构、原理和操作方法。

学生需要通过学习纺织机械,了解纺织生产线的工作流程和机械设备的使用技巧,为纺织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2. 纺织工艺纺织工艺是纺织技术专业的重要课程,主要涉及纺织产品的加工工艺和工艺流程。

学生需要通过学习纺织工艺,了解各类纺织产品的生产过程和工艺要求,为纺织品质量的控制和改进提供技术支持。

3. 纺织品设计纺织品设计是纺织技术专业的创新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创造力。

学生需要通过学习纺织品设计,了解纺织品的市场需求和设计趋势,掌握纺织品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为纺织品的创新和开发提供支持。

四、实践课程1. 实验课程纺织技术专业的实验课程是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重要环节。

学生需要通过实验课程,掌握纺织机械的调试和维护技术,熟悉纺织工艺的操作流程,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实习课程纺织技术专业的实习课程是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生产环境的重要机会。

学生需要通过实习课程,了解纺织企业的生产流程和管理模式,参与到实际生产中,锻炼综合素质和团队合作能力。

五、学习计划1. 基础知识阶段在学习计划中,学校应该安排一定的时间给学生学习纺织原理和纺织材料等基础课程。

纺织机械-精梳课件

纺织机械-精梳课件

20
第三节 精梳机的工艺过程
一、工艺过程
集 合 器 棉 网 托 板 分 离 顶 皮 梳 辊 小卷 5,6 张力辊 上 下 钳 板
承卷罗拉
引 导 罗 拉
4-给棉罗拉 分 离 罗 拉
21
导 卷 板
顶 分 输 导出 梳 离 罗 棉罗 拉 板拉 12
承卷罗拉
喇 叭 口
导条钉16
牵伸装置
6 给 钳 棉 板 板 5 毛刷3 尘笼1 尘笼1
精梳机每一工作循环分为精梳锡林梳理、分 离前的准备、分离接合与顶梳梳理、梳理前的准 备四个工作阶段。 以FA261为例说明如下 :
27
丛 (2)主要机件的运动 钳板:钳口闭合,钳板先后摆再前摆 梳理速度由快到慢变化 锡林:梳理棉丛 给棉罗拉:停止给棉 顶梳:先后摆再前摆(未参与梳理) 分离罗拉:处于基本静止状态。
35
二、给棉过程分析 (一)前进给棉分析 1. 喂给系数K 顶梳刺入须丛前的喂给长度与总喂给长度的 比值称为喂给系数。
X K A
式中:X-顶梳刺入须丛前已喂给的长度(mm) A-总喂给长度,即给棉长度(mm)。 A201系列精梳机K=0.65~0.75; FA261精梳机K=0.5~0.65。
36
3
三、精梳机的发展
1. 1958年上海国棉二厂,制造了我国第一 台红旗牌精梳机。 2. 20世纪60年代初,研制了A201型及A201A 型精梳机,车速为116钳次/分。之后A201B、 A201C型精梳机,车速为145钳次/分。 3.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研制开发了 FA251型精梳机,车速为180钳次/分。 4. 1991年到1993年相继开发了FA261型、 SXFA252型精梳机,车速为300钳次/分。到了 1998年以后以相继开发了PX2、FA266、F1268、 SXF1269型精梳机,精梳机的速度提高到350钳 次/分。

纺织机械基础

纺织机械基础

《纺织机械基础》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就是中等职业学校纺织技术及营销专业的选修课程。

其任务就是使学生初步具有使用与维护一般纺织机械的能力,掌握从事该专业所必需的机械基础的基本专业知识、方法与专业技能,为今后解决生产实际问题与职业生涯的发展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通过学习纺织机械中常用机构与通用零件的工作原理、组成、性能特点的知识,杆件的静力分析知识,直杆的基本变形知识,工程材料知识,机械传动、气压传动与液压传动知识机械零件的精度知识,使学生初步具有使用与维护一般纺织机械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创新设计的能力,并以此增强学生的审美情趣,具有善于与同事沟通、与其她企业工作人员共事的团队意识。

并使学生具备以下能力:1.掌握机构与零件进行分析计算的能力;2.设计简单机械与简单传动装置;3.独立寻找解决问题途径的能力;4.把已获得的知识、技能与经验运用到新实践中的能力。

三、参考学时本课程的参考学时就是60学时。

为保证学生掌握主要教学内容达到基本教学要求,课程总学时数应至少保证60学时。

四、课程学分总学分为4学分六、教学建议(一)教学方法1、本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实训为辅,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教学中要融入对学生职业道德与职业意识的培养,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

2、教师可以灵活运用集体讲解、小组讨论、示范演示、答疑指导、分组训练、综合实践等教学形式,全面实现教学做一体化,让学生学中做,做中学。

3、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配合实物教学设备、多媒体教学课件、数字化教学资源等手段,从学生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二)评价方法1、坚持多元化的评价原则,实行日常考核、理论考核与实训考核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2、重视学生平时表现,结合平时考勤、课堂提问、学生作业、平时测试、实验实训、技能竞赛及考试情况,综合评价学生成绩,对在学习与应用上有创新的学生应特别给予鼓励。

纺织机械类基础知识单选题100道(含答案)

纺织机械类基础知识单选题100道(含答案)

纺织机械类基础知识单选题100道(含答案)1. 纺织机械中,用于纺纱的主要设备是()。

A. 织布机B. 纺纱机C. 印染机D. 整经机2. 以下哪个部件不属于纺织机械的传动系统()。

A. 皮带轮B. 齿轮C. 梭子D. 传动轴3. 纺织机械的自动化程度主要取决于()。

A. 机械结构B. 控制系统C. 操作人员技能D. 原材料质量4. 纺织机械中的罗拉通常用于()。

A. 输送纱线B. 织布C. 印染D. 整经5. 喷气织机是利用()来引纬的。

A. 梭子B. 剑杆C. 水流D. 气流6. 纺织机械中的停经片主要作用是()。

A. 检测纱线断头B. 控制纱线张力C. 梳理纱线D. 固定纱线位置7. 细纱机的主要作用是()。

A. 把粗纱纺成细纱B. 织布C. 印染D. 整经8. 纺织机械中的钢筘主要用于()。

A. 打纬B. 引纬C. 梳理纱线D. 控制纱线张力9. 以下哪种纺织机械属于无梭织机()。

A. 有梭织机B. 剑杆织机C. 喷水织机D. 喷气织机10. 纺织机械中的储纬器主要作用是()。

A. 储存纬纱B. 控制纬纱张力C. 梳理纬纱D. 引纬11. 纺织机械的保养主要包括()。

A. 清洁、润滑、调整B. 维修、更换零件C. 升级控制系统D. 提高操作人员技能12. 纺织机械中的张力装置主要作用是()。

A. 控制纱线张力B. 输送纱线C. 梳理纱线D. 固定纱线位置13. 以下哪个不是纺织机械的安全装置()。

A. 防护罩B. 紧急停止按钮C. 自动润滑系统D. 安全联锁装置14. 纺织机械中的锭子主要用于()。

A. 纺纱B. 织布C. 印染D. 整经15. 剑杆织机的剑杆主要作用是()。

A. 引纬B. 打纬C. 梳理纱线D. 控制纱线张力16. 纺织机械中的综框主要用于()。

A. 控制经纱上下运动B. 引纬C. 梳理纱线D. 控制纱线张力17. 以下哪种纺织机械用于织物的印染()。

A. 印花机B. 织布机C. 纺纱机D. 整经机18. 纺织机械中的送经机构主要作用是()。

纺织机电一体化技术基础:第1章 机电一体化技术基础知识

纺织机电一体化技术基础:第1章 机电一体化技术基础知识

被测量 敏感元件
转换元件
基本转换电路
电量
➢ 敏感元件直接感受被测量,并以确定关系输出某一物理量。 ➢ 转换元件将敏感元件输出的物理量转换成电路参数量。 ➢ 基本转换电路将电路参数量转换成便于测量的电信号。
19
传感器的分类
➢ 按被测量物理量的不同分:位移、距离、速度、加速度、力、力矩、 温度、湿度、图像传感器等。
详细设计
➢详细设计从技术上将对系统总体方案进行展开设计,主要包括机械 本体设计、接口设计及控制器设计与软件设计。
27
汽车防抱死系统
(ABS)
28
焊接机器人
29
30
31
机械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电子技术信息技术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构成执行元件控制信息控制单元部分动力源检测传感部分机械机构参数变化信息能量检测参数机械本体动力部件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五大要素结构功能运转功能检测功能控制功能驱动功能五大功能机械部件身躯动力内脏传感五官驱动控制大脑机电一体化系统的组成要素及其相应功能机电一体化系统的组成要素及其相应功能位置位置速度检速度检测单元测单元电机电机机械机械部件部件位置位置速速度反馈度反馈cnccnc单元单元数控机床伺服系统组成数控机床伺服系统组成例题
➢ 机电一体化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既使各个部分的性能、 可靠性都很好,如果整个系统不能很好地协调,它也很 难保证正常、可靠地运行。而相反,既使是性能一般的 元件,只要从系统出发组合得恰当,也可能构成性能优 良的系统。
26
第三节 机电一体化产品设计技术
市场调查
➢运用科学的方法,系统地、全面地收集有关市场需求和营销方面的 资料,通过定性的分析或定量的计算,对市场做出预测。
CNC单元
位置,速度 反馈

纺织机械行业

纺织机械行业

纺织机械行业1. 简介纺织机械行业是指以纺纱、织造、染整为主要领域,涉及到纺织机械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的产业链。

该行业是纺织工业的重要支撑,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纺织机械行业是现代纺织工业的基础设施,为纺织品的生产提供了关键的装备和技术支持。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产业的发展,纺织机械行业也在不断升级和改进,为纺织品的生产提供更高效、更环保的解决方案。

2. 纺织机械的分类纺织机械可以根据其功能和用途进行分类。

根据功能,主要可以分为纺纱机械、织造机械、染整机械以及纺织辅助机械等。

根据用途,又可以分为纺织原料处理机械、纺纱机械、织造机械、印花机械、染整机械、纺织品后整理机械等。

纺纱机械主要用于将纺织原料(如棉花、化纤等)转化为纱线,包括梳棉机、粗纱机、细纱机等。

织造机械用于将纱线编织成织物,包括织机、经编机、纬编机等。

染整机械用于对织物进行染色和整理,包括染色机、整理机、水洗机等。

纺织辅助机械则用于提高生产效率和品质,包括空气压缩机、真空吸尘器、纺织机械配件等。

3. 纺织机械行业的发展趋势3.1 自动化和智能化随着科技的进步,纺织机械行业正向自动化和智能化发展。

传统的纺织机械往往需要人工操作,而现代的纺织机械则可以实现自动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和品质。

智能化的纺织机械还可以通过感知和分析数据,实现故障检测、预测和维护,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3.2 绿色环保纺织机械行业正面临着环境保护的压力和要求。

传统的纺织工艺往往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给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现代的纺织机械则注重绿色环保,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和节能设备,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3 高端设备和解决方案随着纺织产品的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的增加,纺织机械行业正朝着高端设备和解决方案的方向发展。

高端设备可以提供更高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解决方案则是根据客户的需求,提供整体的纺织工艺设计和设备配置,包括前期工艺研发、中期设备交付和后期服务支持等。

武汉纺织大学机械工程专业大二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机械基础设计试题

武汉纺织大学机械工程专业大二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机械基础设计试题

武汉纺织大学机械工程专业大二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机械基础设计试题1. 三角带两侧面间的夹角应()轮槽楔角。

[单选题] *A. 小于B. 大于(正确答案)C. 等于D. 根据带型号而定2. 若两带轮直径不变,中心距缩短将导致()。

[单选题] *A. 传动比变化B. 传动效率降低C. 小带轮包角减小(正确答案)D. 噪音增大3. 带传动工作时,设小轮主动,则带内拉应力的最大值是发生在()。

[单选题] *A. 进入大带轮处B. 离开大带轮处C. 进入小带轮处(正确答案)D. 离开小带轮处4. 其他条件不变,带速增大一倍,带内的离心应力增大了()倍。

[单选题] *A. 1B. 2C. 3(正确答案)D. 45. 带传动中,带每转过一周,带所受弯曲应力变化()次。

[单选题] *A. 1B. 2C. 3D. 4(正确答案)6. 为正常传动,小皮带包角一般限制为大于等于()。

[单选题] *A.60°B.90°C.120°(正确答案)D.150°7. 若几何参数保持不变,将带速提高到原来的两倍,则带所能传递的功率将()。

[单选题] *A. 低于原来的两倍B. 等于原来的两倍(正确答案)C. 大于原来的两倍D. 不变8. 同一型号的V带,带内离心应力的大小与带速v()。

[单选题] *A. 成正比B. 成反比C. 平方成正比(正确答案)D. 平方成反比9. 同一型号的V带,带中弯曲应力的大小与()成反比关系。

[单选题] *A. 所绕过带轮的直径(正确答案)B. 所绕过带轮的包角C. 传动比D. 带速10. 带传动在工作中产生弹性滑动,是由于()。

[单选题] *A. 带与轮之间的摩擦系数偏低B. 带与轮之间的正压力过小C. 带绕过带轮时产生离心力D. 带的松边和紧边拉力不等(正确答案)11. 在从动轮上发生弹性滑动,是因为(),而发生在主动轮是因为轮速大于带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纺织机械基础》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纺织技术及营销专业的选修课程。

其任务是使学生初步具有使用和维护一般纺织机械的能力,掌握从事该专业所必需的机械基础的基本专业知识、方法和专业技能,为今后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和职业生涯的发展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纺织机械中常用机构和通用零件的工作原理、组成、性能特点的知识,杆件的静力分析知识,直杆的基本变形知识,工程材料知识,机械传动、气压传动和液压传动知识机械零件的精度知识,使学生初步具有使用和维护一般纺织机械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创新设计的能力,并以此增强学生的审美情趣,具有善于与同事沟通、与其他企业工作人员共事的团队意识。

并使学生具备以下能力:
1.掌握机构和零件进行分析计算的能力;
2.设计简单机械和简单传动装置;
3.独立寻找解决问题途径的能力;
4.把已获得的知识、技能和经验运用到新实践中的能力。

三、参考学时
本课程的参考学时是60学时。

为保证学生掌握主要教学内容达到基本教学要求,课程总学时数应至少保证60学时。

四、课程学分
总学分为4学分
六、教学建议
(一)教学方法
1.本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实训为辅,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教学中要融入对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意识的培养,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

2.教师可以灵活运用集体讲解、小组讨论、示范演示、答疑指导、分组训练、综合实践等教学形式,全面实现教学做一体化,让学生学中做,做中学。

3.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配合实物教学设备、多媒体教学课件、数字化教学资源等手段,从学生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评价方法
1.坚持多元化的评价原则,实行日常考核、理论考核与实训考核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2.重视学生平时表现,结合平时考勤、课堂提问、学生作业、平时测试、实验实训、技能竞赛及考试情况,综合评价学生成绩,对在学习和应用上有创新的学生应特别给予鼓励。

(三)教学条件
1.课堂教学条件:多媒体教室、多媒体资料及设备、实物及教具模型。

2.实训条件:参照实训室设备配备标准进行,建议师生比在1:15-1:20。

(四)教材编写
1.教材的编写要围绕职业活动,突出岗位操作技能。

以职业活动为教学依据,要重视职业活动的真实性。

2.教材内容表达必须精炼、准确、科学,体现先进性、通用性、实用性;合理吸收本专业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内容组织以适度够用、安全规范为原则,以便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灵活组织教学。

3.教材形式应图文并茂,语言生动,版式活泼,符合中职学生的学习特点。

(五)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
为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应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尽可能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鼓励学生通过购买、检索、校企合作或者自主研发多媒体课件、挂图、实物教具、影像资料、电子教案、试题库等数字化教学资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