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行业)中国纺织机械业评析
中国纺织行业分析报告

中国纺织行业分析报告一、行业概况二、发展现状1.全球纺织行业趋于分工合作,中国作为生产和加工基地,占据着重要地位。
中国纺织行业拥有完善的产业链条,从纺织原料到纺织机械和纺织品的生产都有较高的自给能力。
2.中国纺织品出口量居全球首位,出口市场广泛。
近年来,中国纺织品出口量保持稳定增长,主要出口对象包括欧美、东南亚、中东等地。
同时,中国也在加大对非洲等新兴市场的开拓力度。
3.国内市场需求持续增长,消费升级为纺织行业带来新的机遇。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众对纺织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并开始追求更高质量、更有特色的产品。
三、存在的问题1.高污染、高耗能的问题仍然存在。
纺织行业是能源消耗最大、污染最严重的行业之一,长期以来,中国的纺织企业对环境保护重视不够,缺乏有效的环保措施。
2.国际竞争压力加大。
随着亚洲和其他新兴国家纺织行业的崛起,中国在国际市场竞争中面临着较大的压力,需加快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提高附加值。
3.人工成本上涨。
中国劳动力成本逐渐上升,这对纺织行业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一些劳动密集型的产业正在转移至其他低人工成本的国家和地区。
四、发展机遇1.品牌建设和设计创新。
随着消费升级的需求,中国纺织行业应加大品牌建设和设计创新力度,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
2.走出去战略。
中国纺织行业应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加强对外合作,拓展国际市场,助力产业升级。
3.技术升级和绿色发展。
加大技术研发力度,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和管理模式,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五、发展建议1.政府应加强行业监管,推动纺织行业进行绿色转型,鼓励企业投资环保设施、加强环境管理,减少污染排放。
2.鼓励纺织行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
政府可以通过加大科技扶持力度、支持企业创新等方式,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3.推动纺织行业与设计师、文化创意产业的合作,提升产品的时尚性和设计感,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中国纺织机械行业概况研究-行业竞争、产业链及障碍

中国纺织机械行业概况研究-行业竞争、产业链及障碍(四)行业竞争1、国际市场竞争情况在国际纺织机械市场,德国多尼尔、瑞士立达、意大利意达、意大利萨维奥、比利时必佳乐、日本村田、日本丰田、日本津田驹等国际知名企业依靠技术、品牌等优势,在纺织机械领域占据一定的有利地位,但各厂商均不具备单独垄断国际市场的能力。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世界各国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纺织机械行业也呈现出了国际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其生产制造能力,如比利时必佳乐公司在中国设立了全资子公司—必佳乐(苏州工业园区)纺织机械有限公司,公司现已具备年产2,500 台的织造机械产能。
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纺织机械企业也在积极主动地与国际知名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成立合资公司,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国际化使得各国的纺织机械生产的技术水平不断接近;由于各国的劳动成本、生产要素、产业基础、消费市场等诸多要素禀赋不同,使得各国的纺织机械产品各自具备一定的比较优势,国际范围内纺织机械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
中国纺织机械凭借其良好的性价比,市场综合竞争力不断地提高。
2、国内市场竞争情况在中国纺织机械市场,国际知名企业依靠技术、品牌等优势,一度占据了国内纺织机械一半以上市场份额。
随着中国纺织机械企业的自主创新发展,不断研制出适合中国纺织行业的高端装备,产品技术积累逐渐成熟,部分产品在性能及可靠性上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近年来,由于国产纺织机械产品的性价比良好、产品适应性较强、销售和售后服务体系具有本土优势,其市场竞争力不断提高。
中国纺织机械市场正在由国际老牌厂商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的局面逐渐转变为国内外企业相互竞争,甚至部分产品已经形成由国内企业占据主导地位的格局。
“十二五”末,中国国产纺机国内市场占有率保持在70%以上。
(五)行业产业链纺织机械行业的产业链如下图所示:1、上游行业纺织机械行业的上游行业包括电子控制系统部件及电子元器件、非标零部件、纺机专件、标准通用件以及钢、铁、铝、高分子复合材料等原材料的供应行业。
中国纺织机械行业发展概况、市场发展前景、贸易战及新冠疫情对纺织机械行业的影响分析

中国纺织机械行业发展概况、市场发展前景、贸易战及新冠疫情对纺织机械行业的影响分析1、纺织机械行业概况纺织机械是指应用在纺织工艺各个环节中,把天然纤维或化学纤维加工成为纺织品所需要的各种机械设备的总称。
纺织机械是我国纺织工业转变与革新的基础,是使我国纺织工业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的关键,是我国从纺织大国发展为纺织强国的重要基石。
在主要的纺织流程中,纺纱机械首先将各种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纺成纱,织造机械将纱线织成布,然后印染机械对布料进行染色整理,最后通过服装机械将织物制成服装。
2、纺织机械行业的发展历程纺织行业发展历史悠久,但直到18世纪后半叶,动力纺织机械才首先诞生于英国,这是纺织工业由手工业向机械工业生产变革的里程碑。
19世纪末,人造纤维问世,纺织机械的领域得以拓宽。
伴随下游纺织业发展及行业技术的升级,纺织机械设备不断迭代更新。
20世纪50年代以来,提高生产效率的新工艺如转杯纺纱等技术层出不穷,纺织机械效率得到了稳步提升。
中国动力纺织机械发展相对较晚,截至1949年,占主导地位的棉纺织生产规模仅有500万锭左右。
1950年后,国家开始整合、改造原有企业,同时开始大量新建纺织企业,纺织机械行业得以整合及初步发展。
1985年至1995年十年间,纺织行业增长带动纺机行业快速发展,我国纺机设备保有量大幅提升。
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全球纺织产业产能向亚洲转移,全球纺织机械行业的中心开始向中国转移。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与贸易自由化的框架下,中国引进先进纺织技术结合自主研发,大幅提高了国产纺织机械的整体质量,纺机出口完成了从零到188个国家和地区的飞跃。
中国占据全球纺织机械份额的三分之一,已成为世界最大的纺织机械市场。
3、全球纺织机械市场容量及发展趋势全球纺织机械的研发、生产地主要集中在欧洲和亚洲。
欧洲纺织机械产量最大,主要以德国、意大利、瑞士等国为主,亚洲是以日本、中国为主。
从技术水平来看,德国、日本、意大利、瑞士等国为研制纺织机械的传统强国。
纺织机械行业发展前景分析及发展前景报告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 的变化,纺织机械行业将继续保 持稳定增长。
主要产品类型和特点
纺纱机械
纺纱机械是纺织机械中的重要 组成部分,主要产品包括环锭 纺纱机、气流纺纱机和转杯纺
纱机等。
织造机械
织造机械是用于织造各种织物 的设备,主要产品包括喷气织 机、剑杆织机和片梭织机等。
针织机械
针织机械主要用于生产针织物 ,主要产品包括圆纬机和横机 等。
技术创新和人才引进挑战
技术更新迅速
纺织机械行业技术更新迅速,企业需 要不断投入研发,保持技术领先。
人才短缺
随着行业的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 求越来越大,而当前人才供给不足, 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瓶颈。
市场竞争和国际贸易摩擦挑战
市场竞争激烈
国内外众多企业竞争激烈,价格战、品 质战等手段层出不穷,企业需要不断提 高自身竞争力。
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环保和节能技术
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提高,纺织机械行业正朝着更加环保和节能的方向发展。采用新型的传动系统、 高效的电机、优化的结构设计等措施,可以降低纺织机械的能耗和排放,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循环经济和资源回收
循环经济和资源回收是纺织机械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通过引入循环设计和制造理念,实现废 旧设备的回收和再利用,可以降低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
严格把控产品质量
纺织机械企业应建立完善的质量 管理体系,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
性和可靠性。
提升服务水平
加强售前、售中、售后服务,提 高客户满意度,增强市场竞争力
。
实施品牌战略
通过品牌建设,提高产品知名度 和美誉度,增加市场份额。
加强国际合作,拓展海外市场
我国纺织机械行业研究

我国纺织机械行业研究(一)行业概况1、全球纺织机械行业现状分析纺织机械是指应用在纺织工艺各个环节中,把天然纤维或者化学纤维加工成为纺织品所需要的各种机械设备。
从全球范围看,纺织机械的研发和生产主要集中于欧洲和亚洲。
欧洲的纺织机械水平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以瑞士、意大利、法国、德国等国家为主。
亚洲市场主要以日本、中国、印度、韩国等国家为主,其中日本的纺织机械水平较为领先,但中国在全球纺织机械的生产制造和销售中也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纺织机械行业发展较为成熟、竞争相对充分,市场结构呈现出大型企业引领行业发展方向、众多中小企业并存的局面。
2、我国纺织机械行业现状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纺织服装生产国和出口国。
纺织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重要的民生产业,在繁荣市场、扩大出口、吸纳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城镇化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根据中国纺织机械协会编制的《2017年纺机行业经济运行报告》,我国纺织行业2017年总体上保持了“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的发展态势。
2017年,我国纺织行业主营业务收入达68,935.65亿元,同比增长 4.18%;累计实现利润总额3,768.81亿元,同比增长6.92%;累计出口纺织品服装2,669.5亿美元,同比增长 1.5%。
纺织机械是我国实现纺织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重点,是国家重点支持和鼓励的行业。
纺织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支柱产业、重要民生产业、国际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设纺织强国离不开纺织工业的基础能力建设,纺织机械对提高生产效率、节约资源、减少排放具有显著效果。
纺织行业的发展带动了我国纺织机械行业的发展。
过去几年,我国纺织机械行业基本情况如下:(1)行业经济效益状况据中国纺织机械协会统计,2012至2016年纺织机械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速从2012年的5.54%下降到2016年的0.51%,纺织行业在2016年3季度有所回暖,2017年开始整体复苏,从而带动了上游的纺织机械行业的显著回暖。
纺织机械行业现状发展分析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行业投资策略建议
关注行业发展趋势
投资者应密切关注纺织机械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动态,把握市场变 化和机遇。
选择优势企业
投资者应选择行业内具有竞争优势和成长潜力的企业进行投资, 降低投资风险。
分散投资组合
投资者应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构建分散化的投 资组合,降低单一资产的投资风险。
07
纺织机械行业发展趋势预 测与前景展望
投资机会
随着中部地区崛起和产业升级的推进,华中地区纺织机械行业将迎来更多发展机遇,投资者可关注具有 技术创新和市场潜力的企业,以及产业链上下游的优质企业。
06
纺织机械行业投资策略探 讨
行业投资风险分析
市场竞争风险
纺织机械行业内企业数量众多,市场 竞争激烈,投资者需关注行业内的竞 争格局变化。
技术风险
投资机会
随着产业升级和智能制造的推进,华东地区纺织机械行业将迎来更多 发展机遇,投资者可关注具有技术创新和市场潜力的企业。
华南地区市场分析01Fra bibliotek市场规模
华南地区纺织机械市场规模较大,且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02
发展现状
华南地区纺织机械企业数量较多,技术水平较高,产品种类丰富,市场
竞争力较强。
03
投资机会
竞争格局变化
随着国内外企业的竞争加剧,纺织机械行业的竞争格局将 发生变化,企业需要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 水平,以应对市场竞争压力。
THANKS
感谢观看
高效节能
随着技术的进步,纺织机械设备在高效节能方面 有了显著的提升。
高精度与高速度
现代纺织机械设备在加工精度和生产速度方面都 有了很大的提高。
行业技术发展趋势
纺织机械行业

纺织机械行业1. 简介纺织机械行业是指以纺纱、织造、染整为主要领域,涉及到纺织机械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的产业链。
该行业是纺织工业的重要支撑,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纺织机械行业是现代纺织工业的基础设施,为纺织品的生产提供了关键的装备和技术支持。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产业的发展,纺织机械行业也在不断升级和改进,为纺织品的生产提供更高效、更环保的解决方案。
2. 纺织机械的分类纺织机械可以根据其功能和用途进行分类。
根据功能,主要可以分为纺纱机械、织造机械、染整机械以及纺织辅助机械等。
根据用途,又可以分为纺织原料处理机械、纺纱机械、织造机械、印花机械、染整机械、纺织品后整理机械等。
纺纱机械主要用于将纺织原料(如棉花、化纤等)转化为纱线,包括梳棉机、粗纱机、细纱机等。
织造机械用于将纱线编织成织物,包括织机、经编机、纬编机等。
染整机械用于对织物进行染色和整理,包括染色机、整理机、水洗机等。
纺织辅助机械则用于提高生产效率和品质,包括空气压缩机、真空吸尘器、纺织机械配件等。
3. 纺织机械行业的发展趋势3.1 自动化和智能化随着科技的进步,纺织机械行业正向自动化和智能化发展。
传统的纺织机械往往需要人工操作,而现代的纺织机械则可以实现自动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和品质。
智能化的纺织机械还可以通过感知和分析数据,实现故障检测、预测和维护,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3.2 绿色环保纺织机械行业正面临着环境保护的压力和要求。
传统的纺织工艺往往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给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现代的纺织机械则注重绿色环保,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和节能设备,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3 高端设备和解决方案随着纺织产品的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的增加,纺织机械行业正朝着高端设备和解决方案的方向发展。
高端设备可以提供更高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解决方案则是根据客户的需求,提供整体的纺织工艺设计和设备配置,包括前期工艺研发、中期设备交付和后期服务支持等。
纺织专用设备制造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纺织专用设备制造行业市场现状分析纺织业作为传统的制造业之一,在国民经济中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
而纺织专用设备制造行业作为纺织业的上游产业,其发展状况直接影响着纺织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纺织专用设备制造行业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和挑战。
一、市场规模从全球范围来看,纺织专用设备制造行业的市场规模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
亚洲地区,尤其是中国和印度等国家,由于纺织业的快速发展,对纺织专用设备的需求持续增加,成为推动全球市场规模增长的主要力量。
在国内,随着我国纺织业的转型升级,对高端、智能化的纺织专用设备需求不断上升。
同时,政府对制造业的支持政策也为纺织专用设备制造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使得国内市场规模逐年扩大。
二、市场需求1、纺织企业升级换代需求随着消费者对纺织品品质和个性化的要求不断提高,纺织企业为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升产品质量,纷纷进行设备升级换代。
对于高性能、自动化程度高的纺织专用设备需求日益旺盛。
2、新兴纺织领域的需求随着技术的发展,一些新兴的纺织领域如产业用纺织品、功能性纺织品等不断涌现。
这些领域对专用设备有着特殊的要求,为纺织专用设备制造行业带来了新的市场需求。
3、环保要求带来的需求在环保政策日益严格的背景下,纺织企业需要采用更加节能环保的设备来降低能耗和污染物排放。
因此,具有节能、环保特点的纺织专用设备受到市场的青睐。
三、市场竞争格局1、国际竞争国际上,一些发达国家的纺织专用设备制造企业凭借其先进的技术和品牌优势,在高端市场占据着主导地位。
例如德国、意大利等国家的企业,其产品在性能、质量和稳定性方面具有较高的竞争力。
2、国内竞争国内纺织专用设备制造企业数量众多,但大多数企业规模较小,技术水平相对较低,主要集中在中低端市场。
然而,也有一些具有较强研发实力和创新能力的企业,通过不断提升技术水平,逐渐在高端市场与国际企业展开竞争。
四、技术发展趋势1、智能化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化成为纺织专用设备的重要发展方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國紡織機械業評析 壹、產業景氣總評 目前行業景氣主要處收縮階段,預計2009年紡織機械業營收將落底,2010年有望好轉。從行業生命週期來看,中國紡織機械業目前處於成熟期。儘管2005年7月以來人民幣對美元持續升值,這對以美元結算為主的紡機出口行業衝擊較大。與此同時,2006 年一季度以來鋼材價格的一路走高對紡機行業的利潤造成衝擊。在匯率和鋼材成本的雙重壓力下,2008 年一些紡機出口企業選擇漲價,但企業訂單數量明顯減少,另一些企業通過降低價格漲幅保住了訂單,但利潤微薄,對企業發展十分不利。元富認為在相當長時期內,隨著世界和中國紡織業的迅速發展,中國紡織工業仍具有強大競爭力,與此相適應,對紡機的需求也會越來越大,服務於紡織工業的紡機行業仍處於高速發展的時期,中國紡機行業發展也將會面臨著良好的機遇。
圖1 目前中國6家上市紡織專用設備公司在紡織設備業中佔有絕大部分市場份額,其中主營業務收入在營收中占比在90%以上,六家公司的營收變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應紡織機械行業的景氣變化。
上一輪景氣迴圈始於2004 年2q,世界和中國紡織業的迅速發展,對紡機的需求越來越大以及中國紡機的低價格和技術的提高,使得紡機行業得到較快的發展,營收快速上升,營收成長最高至2005 年3q 的高點,達36.4%,隨後增速開始逐月快速滑落。於2006 年11 月底落底,營收成長率低至-0.31%,週期約2.25 年,且正迴圈時間要稍長與負迴圈時間。
2006年3q 中國紡織機械業開始新的一輪景氣迴圈,營收成長最高至2007 年2q的23.70%高點,比上一輪景氣高點低,表明中國紡織機械業生命週期基本已處於成熟階段,這一輪景氣迴圈景氣力道明顯不如前一週期,形態高度與形態長度呈現扁平化特徵,整個迴圈時間拉長。考慮到全球經濟危機的影響和下游紡織服裝行業結構調整,行業景氣下滑,紡織機械行業很難在短期走出低迷階段,預計本輪景氣迴圈將於2009 年3q落底, 預計到2010 年,受紡織機械升級的推動,中國紡織機械業將會有所好轉。
貳、供給狀況分析 一、中國紡織機械供給構成及主要紡織機械產量情況 1、 中國紡織機械供給構成
圖2 目前中國機械供給構成主要由針織機械、紡紗機械、織造機械、染整機械和紡織零部件及附件組成。通過相關資料的分析,整理出中國紡機供給構成大致的占比情況,其中針織機械、棉紡機械占整個紡機市場的53%左右,染整機械占20%左右,無論是中國紡機的產量還是進出口量針織機械、棉紡機械和染整機械均占絕大部分。由於三部分占比較大,因此它們供給和需求的變動對中國紡織機械行業的影響會比較大。 圖3 2、2008 年上半年,紡織機械產量同比下滑20%左右。預計2009 年中國紡機的產量會持續下滑,維持在10%-20%之間。
圖4 2008 年上半年,中國紡織機械的產量和銷量都下降20%左右。 中國是棉紡大國,棉紡機械占整個中國紡機市場的 23%左右,從2008 年1 月份產量增速減緩,4月和
5 月份同比出現負增長,由於每年3q是棉紡機械銷售旺季,七月份產量增速有所反彈,但很快又開始進入下降通道。
受全球金融危機影響,外需放緩,中國紡織、服裝的出口量下滑,棉花需求低迷,棉花加工設備的需求也相應降低,導致棉紡機械產量增速減緩。 圖5 中國的縫製機械佔據全球70%的份額,在零部件組裝上更是占絕對優勢,在國內紡機市場占比較大。中國六家紡機上市公司中有三家是主營縫紉機專用設備且市場占比大,行業代表性強。因此縫紉機的產量變化對整個中國紡機的產量影響較大。從2008年3月份開始縫紉機產量明顯減少,同比增速出現負增長。中國紡織服裝製造業受宏觀經濟調控影響,服裝產量相對較大幅度下降,導致縫紉機主要中國銷售市場需求相對比較疲軟,全球經濟的影響加劇,國際需求放緩,導致縫紉機產量減少。
紡織機械企業的產銷下滑主要是受紡織行業拖累所致。目前,市場需求低迷,下游紡織企業資金緊張,沒有力量再添置新的設備,有些已經訂過貨的推遲提貨。多家縫製機龍頭企業面臨不同程度的困難,資金緊缺則成為最難。小企業幾乎全部停產,中等企業處於半停產狀態。預計2009年中國紡機的產量會持續下滑,維持在10%-20%之間。
二、生產廠家較多,產業集中度較低,上市公司競爭力強,行業代表性高。 1、中國紡織機械生產廠家較多 圖6 截至到2008 年8 月底,根據中國紡織機械器材工業協會統計,目前中國約有973家生產紡織機械、器材企業,生產廠家眾多。從2003 年11 月底中國紡織機械的生產產商為567 家,到2008年8 月底的973 家,五年內產商數穩步增長。中國紡機市場供給產商多,大多數佔據中低端市場,競爭比較激烈,而在高檔產品、機電一體化程度比較高的產品則缺乏競爭力。
2、產業集中度偏低 中國80%以上的紡織產業集中於廣東、浙江、江蘇、上海、山東和福建等地。中國紡機市場中,大多數企業產品位於中低端市場,利用成本優勢擴大競爭優勢,已成為中國紡機企業發展的成功模式。少數企業紡織企業通過科技創新、提高企業品牌、提高產品附加值的途徑增加盈利空間。2007年中國紡織專用設備製造業前十強企業的市場佔有份額僅為30.59%,產業集中度偏低。 圖7 3、中國紡織設備6家上市公司市場競爭力強,具有較高的行業的代表性
圖8 (1)經緯紡機 000666(CN) 作為中國紡機業的旗艦,公司一直致力於中國紡織工業的發展,提供齊全的紡織機械以滿足不同客戶的需求。主要產品在中國紡機市場的佔有率達到五成以上,產品行銷全國各地,並出口4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中國紡織及紡機業界享有盛譽,在國際紡織及紡機業界有著重要影響。公司被公認為高素質、極具信譽及專業化的紡織機械企業。 (2)標準股份 600302(CN) 是中國工業縫紉機的龍頭企業,市場佔有率第一,其主導產品平縫機和包縫機的國內市場佔有率達到30%以上,銷售收入排名第一,連續多年獲得行業綜合實力排名第一。
(3)二紡機 600604(CN) 公司是中國大型專業紡織器械生產廠家,企業產品開發、生產製造、綜合競爭力在國內同行業中均處於領先地位,具備較強的壟斷優勢,是中國大型紡織機械製造企業的龍頭。
(4)s中紡機 600610(CN) :公司的主要產品中,ga74 系列劍杆織機占中國市場份額的10.21%,噴氣織機占中國市場份額的16.03%,中高劍杆織機占中國市場份額的12%;公司產品在中國市場主要集中在江蘇、浙江、山東、廣東等幾個省區,公司正著力開拓印度等國際市場。鄭州紡織機械廠、青島紡織機械廠、 天津紡織機械廠、瀋陽紡織機械廠均為中紡機的全資子企業, 又都是棉紡織裝備生產經營的重點企業, 與中紡機控股的經緯紡機五家企業合計,其資產、銷售收入、 利潤額占中紡機的一半以上。
(5)上工申貝 600843(CN) 公司是中國最早專業生產縫製設備的大型骨幹企業和重要出口生產基地,主營生產、銷售縫製設備及零部件、縫紉機專用設備、技術開發與諮詢等業務。公司目前擁有“上工”、“雙工”、“雙角”等三大工業縫紉機品牌及“蝴蝶”、“蜜蜂”、“飛人”等三大家用縫紉機品牌,其中“上工”、 “蝴蝶”是中國著名商標,產品遠銷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目前總產量在中國行業中位居第一,2007年公司生產和銷售工業機分別為76284台和86168台。公司的產品市場佔有率高,具有相當強的競爭優勢。
(6)中捷股份 002021(CN) 公司主要生產平縫機、曲折縫機、包縫機等8大系列100多個品種,公司2006年實現銷售收入達到7.6億元。鑄造生產線已開闢利潤更高的汽車用鑄件新市場,具有頂尖技術的8萬台無油機項目進展順利。 圖9 綜上所述,經緯紡機 000666(CN) 、s中紡機 600610(CN) 、二紡機 600604(CN) 主要為棉、織造和染整機械以及零部件;標準股份 600302(CN) 、上工申貝 600843(CN) 、中捷股份 002021(CN) 主要是縫紉機專用設備。六家企業市場占比高,主營產品分佈比較均衡,6家在紡織機械行業中具有很高的代表性。 三、2008 年上半年進口增速回落約26.1 個百分點, 8 月進口則出現負增長,同比下降7.80%。預計2009 年中國紡機進口會繼續下滑10%-20%。
圖10 在過去幾年裏,80 億美元的中國紡機市場中,國產設備的數量占到80%,但大多數佔據中低端市場,所以銷售額所占比例不足60%,進口設備的銷售額約占40%,因此進口對中國紡機是供給方面影響較大。一些高檔設備中國需要依靠在過去幾年裏,80 億美元的中國紡機市場中,國產設備的數量占到80%,但大多數佔據中低端市場,所以銷售額所占比例不足60%,進口設備的銷售額約占40%,因此進口對中國紡機是供給方面影響較大。一些高檔設備中國需要依靠2008 年上半年,中國以一般貿易方式進口紡織機械14 億美元,增長3.6%,增幅回落54.2 個百分點,占同期中國紡織機械進口總額的58.8%;外商投資企業作為投資進口的設備項下進口6.8億美元,下降1.4%,占28.6%。 2008 年1-8 月全國31 個省市自治區中,有28 個省市有不同數量的進口。其中以一般貿易方式進口排在第一位,進口總額17.40億美元,占進口總額的58.85%,同比下降7.80%。
圖11 此外,中國的紡織機械進口以針織機械、織機、紡紗機械為主。截止到2008年5 月底,紡織機械產品進口除針織機械進口較去年同期下降外,其餘類別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長。其中針織機械4.68 億美元,同比下降16.52%,儘管針織機械下降幅度較大,但仍居進口總額的首位,所占比重為23.61%。
圖12 中國紡機的進口從貿易方式中看,占比58.85%的一般貿易和占比28.17%外商投資進口設備均出現增速均出現較大幅度的下滑,進口的產品中占中國紡機供給構成30%左右的針織機械同比下滑16.25%。鑒於中國紡機下游紡織服裝行業的不景氣和企業資金緊張,企業對高檔紡機的需求和投資也採取相對保守態度,預計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