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船长》教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船长》教教学设计

《船长》教学设计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有关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片断,“哈尔威船长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长岗位上……他又一次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

”3.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后作业4中的两个句子。

学习课文通过人物语言和行动的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4.感受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1、学习课文通过人物语言和行动的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2、感受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精神。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导人新课,揭示课题1、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

在生与死的严峻考验面前,最能示出一个人的灵魂。

19世纪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一篇小说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伟大的人,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船长》2、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1、生字词过关哭泣机械灵魂争执控制调遣呼号斗殴可怖克莱芒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教师相机指点。

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师过渡,引出自学问题1、默读课文3---28自然段,找一找、划一划,哈尔威下达了哪些命令?哪些命令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拿起笔,在旁边写下你的感受,留下思考的痕迹。

方法步骤:2、读一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说一说哈尔威船长是个怎样的人?方法步骤:(1)自主读书勾画相关句子,在旁边写出自己的体会。

(2)小组长安排组员按顺序每人说一处感受深的地方,谈出自己的感受。

(3)小组成员共同推选代表,进行汇报交流。

(4)完成后,马上坐端正,准备汇报。

四、汇报交流,精讲点拨1、各小组成员代表汇报交流,老师根据同学们的回答,进进行适当的补充、点拨。

教师板书忠于职守哈尔威船长舍己救人总结:哈尔威船长在“诺曼底”号客轮遇险的万分紧急的时刻,巍然屹立在船长的岗位上,沉着镇定地组织指挥着救援工作,果断地下达了一个又一个命令,使船上60人脱险,他自己却以身殉职,英勇牺牲。

课文歌颂了他忠于职守、舍己救人的崇高精神。

2、分角色感情朗读全文。

《船长》教学设计

《船长》教学设计

6 船长教材简介:这篇课文选自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短篇小说。

课文讲了哈尔威船长在“诺蔓底”号客轮遭到“玛丽”号大轮船猛力撞击即将沉没的时候,镇定自若的指挥60名乘客和船员有秩序地乘救生艇脱险,自己却坚守在船长的岗位上,随着客轮一起沉入深渊的故事,歌颂了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舍己救人的崇高精神。

目标预设:1、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哈尔威船长在四次命令中所表现出来的临危不惧、沉着果敢、镇定指挥、以身殉职的高尚品质和忠于职守、先人后己、爱护弱小的做人之道。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哈尔威船长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长岗位上……他又一次使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

4、学习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教学重点:预设目标1、3教学难点:预设目标2设计理念:根据《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六年级上学期阅读教学的要求“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能想像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这篇课文在写作上有两个特点:一是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来表现人物的品质;二是在叙述中恰当地容入议论。

在教学中,只有抓住这两点才能深入了解课文特点,把握人物品质。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实行合作探究,联系实际和自己的知识经验,体会哈尔威船长强烈的责任意识和神圣的使命感,突出船长的崇高形象。

设计思路:在教学设计中“两个抓住”、“一个突出”。

首先抓住哈尔威船长在组织自救的过程中,一共下了几次命令?每次都是在什么情况下发出的?(抓住人物的的语言不放)通过学生自渎、观看图片、交流、讨论,让学生设身处地地感受到当时情况的危急。

正是在这万分危急的情况下,因为船长的沉重、镇定、机智,作出了准确的判断,改变了原来的那种混乱、无序的局面,使抢险工作在有限的时间里顺利实行。

再通过度角色朗读,让学生也融入其中。

抓住文中几处发人深省的议论,让学生联系当时的实际,凸现船长的作用。

尤其是结尾处说船长“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成为一名英雄。

船长教案(优秀6篇)

船长教案(优秀6篇)

船长教案(优秀6篇)《船长》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感受音乐乐段的不同。

2.能在音乐中进行动作交替,控制自己。

3.体会对战式游戏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行进律动音乐、《大河之舞》剪辑版、故事铺垫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1.行进律动进场2.故事导入二、基础部分1.倾听音乐(保留最后一段)提问:你认为海盗和船长在海上发生么什么事情?2.问题前置:音乐什么地方战斗最激烈?3.再次欣赏音乐(关键点教师语言引导)。

4.幼儿回答问题,教师完整叙述情节路线,并请幼儿设计情节动作。

5.教师示范,扮演船长与海盗。

6.请幼儿根据示范说出游戏规则。

7.幼儿分别尝试角色。

8.纠错与小结。

9.幼儿自主分组并尝试对战游戏。

10.加入最后一段,引导幼儿想办法怎么分出胜负。

11.完整游戏。

12.互换角色再来一遍。

三、结束部分自然结束活动延伸:幼儿回去创编更厉害的动作和战胜的`方法活动反思:游戏内容的设定环环相扣,每一环节对孩子都是新的挑战,活动中没有游离的孩子。

在教师引导下,幼儿能够仔细观察与聆听,发现游戏规则,能够进行简单的纠错。

给了幼儿主动探索,大胆创设的空间,增强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人翁意识,保持了幼儿进行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并能在音乐中进行动作交替,学会控制自己。

《船长》教案篇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习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了解惠特曼与《草叶集》,学会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

过程与方法准确地把握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高尚的人格操守,领会文本所传达的思想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教学重难点]准确地把握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高尚的人格操守,领会文本所传达的思想情感。

[教学时间] 1课时[教学步骤]一、作者介绍惠特曼(1819—1892)美国诗人。

生于长岛。

他曾在公立学校求学,任过乡村教师,干过送信,排字等杂务,后在报馆工作,成为编辑。

他喜欢大自然的美景和城市的大街小巷,喜欢歌剧、舞蹈、讲演术,喜欢阅读荷马史诗、希腊悲剧以及但丁、莎士比亚的作品。

船长

船长

《船长》教材分析、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教材分析《船长》这篇课文选自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短篇小说。

课文讲了哈尔威船长在“诺曼底”号客轮遭到“玛丽”号大轮船猛烈撞击即将沉没的时候,镇定自若地指挥60名乘客和船员有秩序地乘救生艇脱险,自己却坚守在船长岗位上,随着客轮一起沉入深渊的故事,歌颂了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舍已救人的崇高精神。

课文共有30个自然段,可分三段。

第一、二自然段为第一段,讲述“诺曼底”号客轮正常航行中遭到“玛丽”号大轮船的猛烈撞击,船身被剖开一个大口子,海水直往船舱里灌,情况万分危急。

第三至二十八自然段为第二段,具体描写哈尔威船长镇定自若地指挥人们乘救生艇险的经过。

第二十九到三十自然段为第三段,描写哈尔威船长指挥救出60人后,自己却随着“诺曼底”号沉入大海。

课文在写作上有两个特点值得借鉴:一是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和行动来表现人物的品质。

作者记述了在当时极其危急的境况下,哈尔威船长与机械师非常精练的对话,突出了船长的沉着、镇定、机智;二是在叙述中恰当地融入议论。

几处深刻的议论发人深省,讴歌了船长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亡留给自己的舍已为人的精神和尊重妇女、爱护儿童的人性美。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的片段“哈尔威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长岗位上……他又一次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

”2.学会本课8个生字词。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课后练习4中的两个句子。

学习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4.感受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舍已救人的精神。

[教学重点]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舍已救人的精神。

[教学难点] 学习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教学准备] 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叙述导入,初读课文1.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法国伟大作家雨果写的一篇小说《船长》。

故事发生在英国南安普敦附近,那是l870年3月17日夜晚,船长哈尔威像平常一样把“诺曼底”号轮船从南安普敦开往格恩西岛,谁也没想到一场可怕的灾难正悄悄逼近“诺曼底”号轮船。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船长》第二课时公开课教案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船长》第二课时公开课教案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船长》第二课时公开课教案7.《船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研究课文通过人物语言和行动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3.研究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来表现人物的品质的写法,感受哈尔忠于职守、舍己救人的精神。

重点难点:重点:从船长的语言行动中通过朗读感悟人物的精神品质。

难点:联系课文内容,重点理解文中的几处议论,从而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领悟文章的思想感情。

教学流程:一、回瞻导入,整体感知1.复入: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法国著名作家维克多.雨果的短篇小说---(齐读课题)他在小说中塑造了一个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一起说出他的名字(师板书:哈尔)2.师述:1870年3月17日的夜晚,在雾气笼罩的大西洋海面上发生了一场可怕的海难,海水汹涌而入,惊恐万状的人们四散逃命。

顷刻间船上乱成一片,谁能通过朗读让我们感受一下当时场面的混乱与可怕!(出示课件:“只听一声巨响……海水猛烈地涌进船舱”。

)3.诺曼底号遇险了,(板书:遇险)在这千钧一发的情况下哈尔船长是怎样控制局面、组织自救的呢?(板书:自救)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将和大家一起继续走近哈尔船长。

二、品词析句,体会精神过渡:请大家打开课本,默读课文的3-28小节,找一找,划一划,并思考:船长哈尔在组织自救的过程中一共下达了几次命令?每次命令都是在什么情况下发出的?哪些命令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旁边写下你的感受和思考,留下你思考的痕迹。

(出示课件:思考题)(一)研究命令一:交流:好,大家读得都很当真,我想一定也思考得很深入,哈尔船主在构造自救的过程中,一共下了几次命令?(4次)在这四次命令中,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命令是什么?1.哈尔船主的第一次命令是----(出示课件---命令1)我们一起来看这段话,哈尔船主是怎样说这番话的?(大声吼道)师指导:哪种动物的叫声我们称之为“吼”?(狮吼),狮乃“百兽之王”呀!这里用“吼”,不是叫、喊、更不是说,为什么要吼道?(评价:场面很混乱,人们惊慌失措,你真会读书,能注意前后接洽)师:是呀,现场实在是太乱了,诺曼底号遇到了可怕的灾难。

船长教学设计-船长教学设计 船长优秀教学设计(共1)

船长教学设计-船长教学设计 船长优秀教学设计(共1)

船长教学设计-船长教学设计船长优秀教学设计(共1)篇一:《船长》教学设计船长一、导入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

在生与死的严峻考验面前,最能显示出一个人的灵魂。

19世纪法国著名作家雨果就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伟大的灵魂。

他就是——(齐读)船长。

出示课题,板书课题,让我们再次带着崇敬的心情齐读。

二、初读课文初读要求:1、先让我们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反馈词语:侧舷舰桥肇祸斗殴巍然屹立调遣呼号薄雾哈尔威船长洛克机械师奥克勒大副见习水手克莱芒南安普敦格恩西岛“玛丽”号“诺曼底”号3、我们可以利用上面的词语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在诺曼底号客轮遭到玛丽号轮船猛烈撞击即将沉没之时,哈尔威船长镇定自如地指挥60名乘客脱险,自己却以身殉职的事。

4.根据概括内容板书:一、遇险二、指挥三、脱险殉职5.根据内容快速划分课文段落。

在黑板上补上自然段。

一、遇险1——2二、指挥3——28三、脱险殉职29——306.看着板书大家觉得,最值得研究的是哪部分?确定学习重点内容——指挥部分7.这部分内容,大家想解决什么问题?根据学生问题,归类板书:为什么?怎样?结果?8.请大家细读3——28自然段,找找答案,做做批注。

三、细读课文指挥部分。

解决为什么要指挥?1.交流句子,出示句子。

你能用一个词来描述当时的情形吗?谁来试试读出这种危急?你来读。

你来读2.师范读,学生闭上眼睛想象。

老师想为大家读读这个片段,请大家闭上眼睛,感受和想象当时的场面。

读完,师问: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的心情怎样?3.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个片段。

师:更乱的是,继续读:为什么整个人群像疯了似的,乱得不可开交了呢?谁不想???出示: 哈尔威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长岗位上,沉着镇定地指挥着,控制着,领导着。

怎样指挥?就是在这样慌乱、急迫的情势下,哈尔威船长是怎样沉着镇定地指挥呢?1. “哈尔威船长站在指挥台上,大声吼道:“大家安静,注意听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

《船长》教学设计黄芮

《船长》教学设计黄芮

7船长(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故事发展脉络2、感受语言的魅力3、理解使用典型事例描写人物的写作方法并尝试使用教学难点1、通过朗读,感受人物的性格特点2、通过人物对话感受现场情况的危急,感受语言的魅力3理解使用典型事例描写人物的写作方法并尝试使用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870年3月17日晚,哈尔威船长像往常一样,驾驶着轮船,航行在——(薄雾笼罩)海面上,突然猛烈的撞击划破了夜空的宁静,顿时船上-----------(一片惊慌),面对危急的状况,慌乱的乘客,镇定自若的船长————(指挥自救),最后————(长眠大海)。

作者雨果觉得哈尔威是个英雄,那你认为呢?二、情节表现从船只遇险,到船长带着大家自救再到船长殉职,短短几十分钟,寥寥数千字,却向我们体现了一个扣人心弦的故事和一个传奇的船长,你对故事的哪一局部最有兴趣,多读几遍,有些情节,能够邀请你的小伙伴,配上动作演一下,等会,我们就来情景再现。

三、问题探究过渡:同学们的演绎仿佛把我带回了那个紧张的夜晚。

1、对于哈尔威的传奇一生,雨果只写了他人生中短短的20分钟,只写了他下达的几条命令,那么在这20分钟里,船长的哪条命令给你留下深刻印象?(1)第一道命令:大家安静,注意听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

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

必须把60人全都救出去。

船长是在什么情况下下达这个命令的?出示相关语句设想,慌乱之中,假如船长也措手不及会怎样?(葬身大海、船毁人亡)谁来用自己的朗读体现现场的慌乱?谁来下达命令?指导朗读(2)第二道命令:哪个男人敢走在女人前面,你就开枪打死他!这道命令是在什么情况下下达的?下达后,船上有什么变化?(井然有序)在下达命令前,你听到了谁的对话?相机引导学生朗读对话,说说自己的感悟(情况危急、时间紧迫)这就是语言的魅力啊,短短到对话就像我们传达了这么多信息、情感(3)第三道命令:快救克莱芒!(4)第四道命令:动作再快点!简短的几句话、简短的几个命令足以向我们刻画这个传奇的船长四、练写1、故事的结果又是什么呢?真是太可惜了呀,传奇的哈尔威就这样长眠于海底,将他的一生奉献给了这片海。

船长教学设计(完整版)

船长教学设计(完整版)

船长教学设计(完整版)《船长》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材简析:课文选自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同名短篇小说。

作品语言生动、情节感人。

主要讲哈尔威船长在“诺曼底”号客轮遭到“玛丽”号大轮船猛烈撞击之后即将沉没的时候,镇定自若,指挥60名乘客有秩序地乘救生艇脱险,自己却屹立在船长岗位上,随船一起沉入深渊的故事,歌颂了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舍己救人的精神。

目标预设: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清课文脉络,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哈尔威船长在指挥救援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崇高品质和人格魅力。

3.领悟文章抓住人物语言叙事写人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品读人物语言,体悟哈尔威船长的崇高品质。

设计理念:2.讨论词意。

肇祸中“肇”的左上角的这部分古代表示“人”,右上角的这部分表示“敲打”,下面这部分表示“士气”,合起来的意思是:一个闲来无事的人乱敲乱打,惹出事端,甚至大祸。

(三)概述课文主要内容。

1.默读课文,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2. 试着用三句话说说这件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3.试着用三个词来概括。

相机板书:遇险——救援——殉职二、品读人物语言,体悟哈尔威船长的崇高品质。

(一)出示自学要求:默读课文,关注文中人物语言,想想这些语言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你从中感受到哈尔威船长是一个怎样的人?简短地写一写自己的体会。

(二)学生自主探究。

(设计意图:以学生为主体,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解决问题,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展示自我的自信心,体现课堂教学的开放性。

)(三)汇报交流,主要从以下两处人物语言着手。

1. “大家安静,注意听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

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

必须把60人全都救出去!”(1)学生读句子,说感受。

(2)有没有关注这段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3)这是一场怎样的灾难?出示句子,:只听一声巨响,“诺曼底”号的船身一下被剖开了一个大口子。

船发生了可怕的震荡。

顷刻间,所有的人都奔到甲板上,男人、女人、孩子,半裸着身子,奔跑着,呼喊着,哭泣着,海水猛烈地涌进了船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找出文眼,切入主题
1. 英雄有着惊天地泣鬼神的胸怀和业绩,有着铮铮铁骨和不怕献身的精神。

在我们心中像一座丰碑,谁来告诉老师,你们心目中崇拜的英雄是谁呢?
2. 出示船长图片,哈尔威船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船长称得上英雄吗?“诺曼底”号轮船,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设计意图】课伊始,让学生说心中的英雄,然后提出了切合文本的核心问题:哈尔威船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船长称得上英雄吗?定下教学思路,激发了学生解决矛盾的欲望和积极性。

二、解读文本,突破重难点
1. 一个故事,一段文字,带给我们的是震撼,是感动,是泪水……文中哪些地方令你感动,令你心惊肉跳,甚至惊心动魄呢?让我们静下心来,先轻声读读,再默读圈画下来,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景。

2. (出示:哈尔威船长站在指挥台上,大声吼道:“大家安静,注意听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

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

必须把60人全都救出去!”)指名读,注意“吼”的读法指导。

说说你为什么要这样读?(当时船上很乱)你又是从哪里读懂的?
3. 想象画面中的情景,谈谈自己的感受。

此时此刻,如果你就在这船上,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灾难,你最先想到的是什么?而船长最先想到的又是什么?(再次朗读船长说的话,体会船长的镇定、沉着)
【设计意图】创设出一个能让学生深入到文章中去的情境,激发学生设身处地地去思考,去体会人们(不仅是船长)的各种表现,从而真正走进文中的世界,与文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

4. 整个人群简直像疯了似的,乱得不可开交。

照这样乱下去将意味着什么?(死亡)
5. 就在这时,船长威严的声音压倒了一切呼号和嘈杂的声音,黑暗中人们听到一段简短有力的对话。

大家沉默了,没有一个人违抗他的意志,人们感到有个伟大的灵魂出现在他们上空。

你从这段对话中了解到了什么?你再一次感觉到这是一位怎样的船长?为什么船长却能够做到如此镇定、沉着呢?
【设计意图】课堂应该是教师的导,学生真诚的学,真心的学!本环节旨在借助视觉冲击,配以抒情的音乐,引领学生入情入境,主动积极的去读书、去感悟,并在渐入佳境的读的过程中,读出自己对生命价值的见解。

6. 危难中出英雄。

危急时刻,是放弃责任,违背天良,只求独自活命?还是舍己救人,舍生取义?哈尔威船长已经用自己的行动给我们做出了响亮的回答。

【设计意图】教学是预设和生成的矛盾体,再好的预设也不可能涵盖课堂教学的全部,恰恰是那些弹性灵活的成分以及始料未及的体验,使得课堂教学精彩纷呈。

三、解决矛盾,深化主题
1. 让我们再看看船长吧!这真是一个让眼流泪,让心颤抖,让情涌动的场面!这样的场景,我们怎么能不潸然泪下,这样的英雄,我们怎么能不为之顿生钦佩之情。

可是你们明白船长的心、船长的情吗?
2. 进行角色转换,想象说话。

假如你就是生还者之一,你想对船长说:……
假如你就是船长,当你随着船儿慢慢下沉,你想说:……
假如你就是这艘在英伦海峡上堪称最漂亮的轮船“诺曼底”号,当你身受创伤,目睹遇难的这一幕,你想说:……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写出自己心里想说的话,珍视学生在尊重文本价值前
提下的富有个性的、独特的感受,从而引导学生体会船长人性的美,为他的人性美而感动。

这就需要学生敞开心扉、倾注热情,与文本进行灵魂的拥抱、心灵的对话和情感的碰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