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长教学设计(完整版)
《船长》教学教案设计

《船长》教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船长的形象及其品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情节,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分析人物性格特点的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尊敬劳动、热爱集体的品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分析课文情节,了解船长的形象及其品质。
2. 教学难点:(1)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分析人物性格特点的方法。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对新课内容产生期待。
(2)板书课题《船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理解课文大意。
(2)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生字词,共同解决问题。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生字词,让学生充分理解并掌握。
(2)分析课文情节,引导学生了解船长的形象及其品质。
4. 课堂练习:(1)学生运用生字词造句。
(2)学生通过细节描写,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四、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船长的作文。
2. 拓展作业:(1)学生搜集有关船长的资料,了解船长的生活和工作。
(2)学生通过访谈、调查等方式,了解身边尊敬劳动、热爱集体的人,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课后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3. 学生拓展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在拓展作业中的表现,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和运用。
《船长》教学设计(通用5篇)

《船长》教学设计(通用5篇)《船长》教学设计1教师教学目标:1、精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在船长沉着冷静的指挥下旅客和船员安全脱险的经过,感悟哈尔威船长在三次命令中所表现出来的临危不惧、沉着果敢、镇定指挥、以身殉职的高尚品质和忠于职守、先人后己、保护弱小的做人之道。
2、学习通过人物语言和行动的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学生学习目标:了解救援经过,感悟船长形象,领悟__写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任务:1、精读课文,感悟哈尔威船长是个什么样的人。
2、领会写法,迁移练笔。
教学过程:激情导课: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法国伟大作家雨果写的一篇短篇小说《船长》。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从题目看,这是一篇写什么的__?(写人)写人离不开写事,请大家回忆一下,文中的事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板书:遇险——组织救援——牺牲)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诺曼底”号巨轮正遭遇一场可怕的灾难,随时可能船毁人亡,就在这时,船长哈尔威站了出来,他是如何指挥救援工作的?他是一个怎样的人?课文又是怎样向我们展现哈尔威船长的形象的?这是我们这节课要探讨的主要内容。
(出示学生学习目标)只要大家走进文本,用心体会,相信大家能有很大收获。
民主导学:任务一:任务呈现:精读课文,感悟哈尔威船长是个什么样的人。
策略:1、默读课文,勾画出船长指挥救援时的相关词句,在旁边简要批注感受。
2、感受很深的地方有感情地读一读,读后和组内同学进行交流。
自主学习:学生根据要求读文、勾画、批注、在组内交流。
教师巡回指导。
展示交流:(学生交流,集体讨论、补充。
以下按学情展开)(一)第一次命令一、命令:哈尔威船长站在指挥台上,大声吼道:“大家安静,注意听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
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
必须把60人全都救出去!”A大声吼看出当时船上很乱,联系上文读表现船上混乱的句子(顷刻间,所有的人都奔到甲板上……海水猛烈地涌进船舱)。
B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看出船长尊重妇女,要求船员坚守岗位。
《船长》教学教案

《船长》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船长的职责和生活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口头表达能力。
(2)运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船长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环境。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尊重劳动、尊敬长辈的品质。
(2)激发学生对航海事业的兴趣,培养爱国情怀。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船长的职责和生活特点。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理解和运用。
(2)船长职责和生活特点的深入理解。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
(2)生字词卡片。
(3)与课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源。
2.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收集有关船长的资料,加深对船长的认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谈论关于船长的已知信息。
(2)展示与船长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源,激发学生兴趣。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朗读课文。
(3)分小组讨论,讨论船长的职责和生活特点。
3. 课堂练习(1)学生运用所学生字词,进行情景对话。
(2)回答有关船长的问题,加深对船长的了解。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结合所学生字词,写一篇关于船长的短文。
(3)观察身边的长辈,了解他们的职责和生活特点,并向他们表示尊敬。
2. 拓展作业:(1)进一步了解航海事业,收集相关资料。
(2)以“我眼中的船长”为主题,进行绘画或手抄报创作。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合作精神,以及他们在课堂练习中的表现。
2. 作业完成评价:评估学生家庭作业和拓展作业的完成质量,关注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船长》教学教案

《船长》教学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1. 了解《船长》这篇文章的基本内容,掌握文章的主旨和要点。
2. 学习并掌握与船长相关的专业术语和概念。
1.2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概括文章的主旨和重点。
2.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对文章内容进行评价和分析。
1.3 情感目标1. 培养学生对船长的尊重和敬意,认识到船长在船舶安全和运输中的重要作用。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理解船长与船员之间的合作与协调。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文章概述介绍《船长》这篇文章的背景和基本内容,包括船长的职责、工作环境和挑战等。
2.2 船长的职责讲解船长的职责和任务,包括船舶的驾驶和导航、船员的管理和培训、船舶的安全和维护等。
2.3 船长的工作环境介绍船长的工作环境,包括船舶的结构和设备、航行的海域和气候条件等。
2.4 船长的挑战与应对探讨船长在工作中面临的挑战,如恶劣的天气、海上事故和非法行为等,以及船长如何应对这些挑战。
3.1 讲授法通过讲解和示范,向学生传授船长的职责和工作环境等知识。
3.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案例,让学生了解船长在实际工作中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
3.3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船长的认识和敬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第四章:教学评估4.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提问和回答问题的情况,以及小组讨论的积极程度。
4.2 阅读理解测试通过布置相关的阅读理解题目,测试学生对文章主旨和要点的掌握程度。
4.3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的阐述和与他人的合作情况。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教材和参考书提供相关的教材和参考书,供学生阅读和参考,如《船长的职责》等。
5.2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资源,如相关网站和视频,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信息和案例。
5.3 船舶参观组织学生参观船舶,亲自了解船长的工作环境和实际情况,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船长》教案(3篇)

《船长》教案(3篇)活动目标:1.感受音乐乐段的不同。
2.能在音乐中进展动作交替,掌握自己。
3.体会对战式嬉戏带来的乐趣。
活动预备:行进律动音乐、《大河之舞》剪辑版、故事铺垫活动过程:一、开头局部1.行进律动进场2.故事导入二、根底局部1.倾听音乐(保存最终一段)提问:你认为海盗和船长在海上发生么什么事情?2.问题前置:音乐什么地方战斗最剧烈?3.再次观赏音乐(关键点教师语言引导)。
4.幼儿回答下列问题,教师完整表达情节路线,并请幼儿设计情节动作。
5.教师示范,扮演船长与海盗。
6.请幼儿依据示范说出嬉戏规章。
7.幼儿分别尝试角色。
8.纠错与小结。
9.幼儿自主分组并尝试对战嬉戏。
10.参加最终一段,引导幼儿想方法怎么分出胜败。
11.完整嬉戏。
12.互换角色再来一遍。
三、完毕局部自然完毕活动延长:幼儿回去创编更厉害的动作和战胜的`方法活动反思:嬉戏内容的设定环环相扣,每一环节对孩子都是新的挑战,活动中没有游离的孩子。
在教师引导下,幼儿能够认真观看与倾听,发觉嬉戏规章,能够进展简洁的纠错。
给了幼儿主动探究,大胆创设的空间,增加幼儿在活动中的仆人翁意识,保持了幼儿进展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并能在音乐中进展动作交替,学会掌握自己。
《跳水》教学设计篇二目的要求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船长情急中坚决处置理问题的思维方法。
2、学习留意事物之间联系的方法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学习本科生字、新词,联系用仿照、风平浪静造句。
4、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抓住船上人与猴子的联系,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体会返航是风平浪静预估似的发生、发胀和结果的关系。
教具学具自制幻灯片鹏博士教育软件教学时间 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复习导入新课:1、从《蛇与庄稼》这一刻,你知道了那些联系?学习课文懂得了什么道理?2、今日俺们来学习《跳水》一课,看这一课主要写了什么和什么之间的联系?二、检查预习:1、检查生字读音微机出示生字开火车读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3、提问:跳水这篇课文的是谁?主要写了谁与谁之间的联系?出示《资料》局部,了解三、再度课文,了解大意,理清层次1、出示幻灯片自学提纲①故事发生的缘由是什么?结果怎样?②课文有机个自然段?每段写的是谁与谁之间的联系?③按事情进展的挨次分段2、同学按要求预习3、争论以上问题四、细读课文,抓住联系深入理解课文内容1、指导读第一段找出写故事起因的句子理解词语:取乐明显因而放纵(明显写出了猴子放纵的缘由,因而写出了人们拿猴子取乐的缘由)。
船长教学设计(8篇)

船长教学设计(8篇)船长教学设计篇一第一教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有关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给课文分段,概括课文段落大意,说出主要内容。
重点难点:1、把课文读通读顺。
2、初步感知课文主要内容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激发兴趣1、激情导入:在生与死的抉择中,当你完全有权利选择生存的时候,你会选择什么?这十九世纪文学巨匠的笔下有一位伟大的领导者——船长,他却依然选择了保护别人而牺牲自己,今天我们就来学这一篇课文。
板书:船长2、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请同学们从课文中寻找答案。
二、初读指导1、自学生字词(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不理解的字词。
(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2、检查自学效果(1)出示词语(投影)(2)指名朗读,纠正读音。
(3)了解词语理解情况,提出质疑。
3、指名分段读课文,相机指点重点句子的朗读。
4、默读课文,按提纲“遇险-自救-牺牲”给全文分段。
5、结合交流板书:一(1-2):遇险二(3-28):自救三(29-30):牺牲6、指名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三、指导书写重点指导:械巍四、作业:完成钢笔习字册。
第二教时教学目标:在第一课时学生朗读课文的基础上,重点组织学生与教材进行心灵的对话,自主地阅读课文,感悟船长的伟大。
重点难点:指导学生精读时,抓住重点把能够展现船长风采的部分,反复朗读,认真体会,感悟理解。
一、整体回顾,激情导入。
历史永远都不会忘记英雄。
有这样一位英雄,他是一位船长,当他驾驶他的轮船遇险的时候,他镇定自若地指挥着,领导着,控制着……船上的六十位乘客及船员全都得救,而他却与他的“诺漫底”一起徐徐地沉入大海。
他就是哈尔威船长,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深情地一起来喊一声——哈尔威船长。
二、自主朗读,走近船长。
同学们,请大家自由地读课文,当你读到感动的时候,请你停下来读一读,然后把你的感受写下来,呆会儿我们来交流。
片段一:哈尔威船长那卓越的领导才能让人折服。
船长教案(优秀6篇)

船长教案(优秀6篇)《船长》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感受音乐乐段的不同。
2.能在音乐中进行动作交替,控制自己。
3.体会对战式游戏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行进律动音乐、《大河之舞》剪辑版、故事铺垫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1.行进律动进场2.故事导入二、基础部分1.倾听音乐(保留最后一段)提问:你认为海盗和船长在海上发生么什么事情?2.问题前置:音乐什么地方战斗最激烈?3.再次欣赏音乐(关键点教师语言引导)。
4.幼儿回答问题,教师完整叙述情节路线,并请幼儿设计情节动作。
5.教师示范,扮演船长与海盗。
6.请幼儿根据示范说出游戏规则。
7.幼儿分别尝试角色。
8.纠错与小结。
9.幼儿自主分组并尝试对战游戏。
10.加入最后一段,引导幼儿想办法怎么分出胜负。
11.完整游戏。
12.互换角色再来一遍。
三、结束部分自然结束活动延伸:幼儿回去创编更厉害的动作和战胜的`方法活动反思:游戏内容的设定环环相扣,每一环节对孩子都是新的挑战,活动中没有游离的孩子。
在教师引导下,幼儿能够仔细观察与聆听,发现游戏规则,能够进行简单的纠错。
给了幼儿主动探索,大胆创设的空间,增强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人翁意识,保持了幼儿进行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并能在音乐中进行动作交替,学会控制自己。
《船长》教案篇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习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了解惠特曼与《草叶集》,学会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
过程与方法准确地把握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高尚的人格操守,领会文本所传达的思想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教学重难点]准确地把握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高尚的人格操守,领会文本所传达的思想情感。
[教学时间] 1课时[教学步骤]一、作者介绍惠特曼(1819—1892)美国诗人。
生于长岛。
他曾在公立学校求学,任过乡村教师,干过送信,排字等杂务,后在报馆工作,成为编辑。
他喜欢大自然的美景和城市的大街小巷,喜欢歌剧、舞蹈、讲演术,喜欢阅读荷马史诗、希腊悲剧以及但丁、莎士比亚的作品。
《船长》教学设计【4篇】

《船长》教学设计【4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这次为您整理了《船长》教学设计【4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给您最好的朋友。
船长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阅读课文,了解在船长沉着冷静的指挥下旅客和船员安全脱险的经过,感受船长临危不惧,忠于职守的英雄魅力。
2、读中思考,理解“伟大的灵魂”、“黑色的雕像”等词句的含义。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1、同学们,通过上一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1870年3月17日的夜晚,在雾气笼罩的英吉利海峡上,发生了一场可怕的海难,面对死亡的威胁,诺曼底号上的乘客们惊慌失措。
2、请大家打开课本,让我们一起再来将诺曼底遇险的这段话齐读一遍。
注意要将当时的混乱与可怕读出来!3、听了你们的朗读,老师的头脑中闪现出一个词儿(板书:险)。
4、然而,更险的一幕还在后面!谁来找一找?5、指名读。
⑴评读第五自然段所有的乘客都在拼命地往小艇上挤呀!维持当时的秩序容易吗?把自己的生命都豁出去啦!失去理智的人不是一个两个,而是整个人群!⑴想象再读。
引说:乱得不可开交就是说——让咱们想象一下,读了这一段,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又听到了什么?6、小结:真是乱得不可开交啊!让我们一起来将这样的感受读出来吧!大家——(齐读)7、雨果说:“人造的风暴往往比海洋上的风暴更危险。
”(板书:险!)8、提问:如果照此发展下去,那将意味着什么?9、在这万分紧急的时刻,船长哈尔威挺身而出!他是如何指挥这场救援的呢?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的3-28自然段,看看哪一自然段概括描写了这一点。
10、学习第25自然段。
映现第25自然段指名读,思考你从这里读出了什么?(相机在屏幕上做标记)小结。
同学们书读得真仔细……11、过渡:课文中是如何具体描写船长哈尔威指挥、控制、领导者这场救援的呢?下面就请大家自由的读一读3-28自然段,找出这些场面描写的段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船长》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材简析:课文选自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同名短篇小说。
作品语言生动、情节感人。
主要讲哈尔威船长在“诺曼底”号客轮遭到“玛丽”号大轮船猛烈撞击之后即将沉没的时候,镇定自若,指挥60名乘客有秩序地乘救生艇脱险,自己却屹立在船长岗位上,随船一起沉入深渊的故事,歌颂了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舍己救人的精神。
目标预设: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清课文脉络,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哈尔威船长在指挥救援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崇高品质和人格魅力。
3.领悟文章抓住人物语言叙事写人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品读人物语言,体悟哈尔威船长的崇高品质。
设计理念:读是理解文字,体会情感的纽带。
“语文教学要回归到读上,所有的创新都应建立在读好的基础上。
”《小学语文新课标》中指出,阅读教学始终要“以读为主,以讲助读,以各种教辅手段促读”,引导学生原原本本地把书读好,在读中感受、领悟、积累、运用,让他们能“读得进,记得住,用得出”,从而达到提高语文素养的目的。
这篇课文语言生动,情节感人,“塑造”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其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以“像”感人,以“情”感人。
因此,学生的阅读学习必须把文本的形象丰满、鲜活起来,才能入境动情,产生强烈的共鸣,形成刻骨铭心的感受。
鉴于以上认识,本课教学,确定以读为主线,以人物语言为切入点,以学生质疑为突破口,紧扣教材的重点、教学的难点、学生疑点,创设情境,始终置学生于惊心动魄的灾难现场,引导学生抓住文本中人物的具体言行反复研读、细细揣摩,在充分朗读中渐渐进入情境,走进船长的精神世界,与文中的主人公同呼吸,共患难,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
在层层推进的读书活动中,逐步让理性的语言伴随着感性的形象扎根到学生的精神世界。
学生的疑难点也就在不断深入的交流、对话与朗读中不攻自破。
设计思路:从故事入手,巧设悬念,导入新课,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带着强烈的阅读期待进入初读,在整体感知文本内容的基础上,理清文章脉络“遇险——救援——殉职”。
从“险”入手,紧扣人物语言,让学生动情自读,品味领悟,体会文章紧张的情节,并借助媒体、模拟人物角色说话训练等方式,引导学生移情体验,激发内心情感。
读出语言所描绘的形象,读出语言文字所包含的精神。
努力以各种形式的读掀起学生情感的波澜,从而震撼心灵,升华情感。
最后通过“写话”这一环节的设置,实现感悟积蓄到倾吐的情感渲泻。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检查预习。
(一)揭题,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法国伟大作家雨果写的一篇小说《船长》。
故事发生在英国南安普敦附近,那是1870年3月17日的夜晚,船长哈尔威像平常一样把“诺曼底”号轮船从南安普敦开往斯恩西岛,谁也没想到一场可怕的灾难正悄悄逼近“诺曼底”号轮船,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
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设计意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此设计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使学生以亢奋的心情进入新知的探究。
)(二)检查词句,重点指导多音字“薄”的读音,理解“肇祸”。
1. 出示词语,认读,正音。
重点强调“薄雾”读bo薄雾肇祸哭泣秩序舰桥井然有序巍然屹立阴森可怖2.讨论词意。
肇祸中“肇”的左上角的这部分古代表示“人”,右上角的这部分表示“敲打”,下面这部分表示“士气”,合起来的意思是:一个闲来无事的人乱敲乱打,惹出事端,甚至大祸。
(三)概述课文主要内容。
1.默读课文,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2. 试着用三句话说说这件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3.试着用三个词来概括。
相机板书:遇险——救援——殉职二、品读人物语言,体悟哈尔威船长的崇高品质。
(一)出示自学要求:默读课文,关注文中人物语言,想想这些语言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你从中感受到哈尔威船长是一个怎样的人?简短地写一写自己的体会。
(二)学生自主探究。
(设计意图:以学生为主体,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解决问题,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展示自我的自信心,体现课堂教学的开放性。
)(三)汇报交流,主要从以下两处人物语言着手。
1. “大家安静,注意听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
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
必须把60人全都救出去!”(1)学生读句子,说感受。
(2)有没有关注这段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3)这是一场怎样的灾难?出示句子,:只听一声巨响,“诺曼底”号的船身一下被剖开了一个大口子。
船发生了可怕的震荡。
顷刻间,所有的人都奔到甲板上,男人、女人、孩子,半裸着身子,奔跑着,呼喊着,哭泣着,海水猛烈地涌进了船舱。
生读句子,说感受。
(情况十分危险)何以见得?“剖”用手当刀“剖”三,二,一!说明破坏地很快,很彻底。
(4)播放《冰海沉船》电影片段,说说你都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尖叫声,海水声,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灾难人们很慌乱。
)(设计意图: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是一种体验。
教学时就是要运用多媒体手段来适应学生特点,发挥它的穿透力,串起英雄的精神,让学生从文字走进人物的心灵深处!)(5)如果你是船长,你会怎么做?哈尔威船长是怎么做的?出示句子:哈尔威船长站在指挥台上,大声吼道:“大家安静,注意听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
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
必须把60人全都救出去!”(6)读句子,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灾难突降,我自岿然不动,我自处乱不惊。
)这短短的40个字,说出了什么内容?说出了救援的目标,方法,顺序。
(7)这是一个怎样的人?(冷静、镇定)只有将生死置之度外的人才能做到这一点,出示句子,再读,你又有什么感受?“大家请安静,请注意听命令!把救生艇赶紧放下去。
妇女可以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跟在后面。
尽量把60人全都救出去!”(8)该怎样读好这句话?应读出怎样的语气?提点建议。
(严肃、有力、稍快。
)自由练读。
(9)引读这一段,体会这一人物形象。
过渡:①事实上,人们并没有照船长所说的那样做,船上发生了更可怕的事,看看发生了什么?②引导学生读第五自然段。
出示句子:船员赶紧解开救生艇的绳索。
大家一窝蜂拥了上去,险些把小艇弄翻了。
奥克勒大副和三名二副拼命维持秩序,但整个人群简直像疯了似的,乱得不可开交。
③照这样乱下去将意味着什么?(死亡)投影出示:救援工作进行得井然有序,几乎没有发生什么争执或斗殴。
①引言:然而,局面发生了急剧的变化。
②学生读课文第24自然段。
③此时,你的心中会有怎样的疑惑呢?(学生质疑,预设:什么是“井然有序”?是什么让这场灾难化解了?)2.课文7-21自然段写哈尔威船长与两名船员的对话,小组讨论合作学习。
要求抓住语言的内容,表达方式等方面讨论、体会并交流:你从这段对话中了解到了什么?你再一次感觉到这是一位怎样的船长?哈尔威船长是一个怎样的人。
写出自己的点滴感受。
(设计意图:创设出一个能让学生深入到文章中去的情境,激发学生设身处地地站在他人的立场去思考,去体会人们的各种表现,从而真正走进文中的世界,和文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随着阅读的逐步深入,船长的英雄形象也必然会在学生心中渐渐高大、丰满起来。
)(1)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2)汇报交流。
①指名学生回答。
投影出示:就在这时,船长威严的声音压倒了一切呼号和嘈杂的声音,黑暗中人们听到一段简短有力的对话:………大家沉默了,没有一个人违抗他的意志,人们感到有个伟大的灵魂出现在他们的上空。
你从这段对话中感受到了什么?(不放弃,尽职尽责,经验丰富)②出示句子:“那个男人敢走在女人前面,你就开枪打死他!”这是一道无情的命令,你从这道命令中又感受到了什么?(关爱妇女弱者。
)(3)指导朗读。
该怎样读好这段对话。
(没有提示语,更加显得简短有力!)师生分角色读对话,自评互评,同桌分角色读。
(设计意图:课堂应该是学生的,而不是教师的。
课堂应该是教师的导,学生真诚的学,真心的学!在课文的学习中,教师着重引导学生抓住对话来体会船长的威严镇定,临危不惧。
通过朗读、表演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在思维的撞击和课文的诵读中,在对课文内容的深刻领悟中,实现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升华。
)三、通过练习写话,理解“伟大的灵魂”内涵,提升对人物品质的感悟。
1. 大家沉默了,沉默也是一种语言,人物本身也是一种语言。
如果你是受保护的妇女儿童,或者是挤在女人前面的男人,或者是一名船员,听到这段对话你会想些什么?任选一个角色写一写,体会船长有着怎样“伟大的灵魂”(设计意图: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写出自己心里的想法,珍视学生在尊重文本价值前提下的富有个性的、独特的感受,从而引导学生体会船长人性的美,为他的人性美而感动。
)3.学生写话,教师提醒书写要求。
4.交流写话内容。
5.理解“伟大的灵魂”的内涵。
四、课堂小结,交代下节课学习内容。
危难中出英雄。
危急时刻,是放弃责任,违背天良,只求独自活命?还是舍己救人,舍生取义?哈尔威船长已经用自己的行动给我们做出了响亮的回答。
下节课,我们将学习哈尔威船长英勇殉职这一情节,探讨雨果为何以“忠于职守”作为对哈尔威船长的评价,相信大家会有更多的收获。
五、板书设计:船长遇险——救援——殉职忠于职守、舍己救人学生交流,集体讨论。
(以下按学情展开)投影出示:(1)哈尔威船长站在指挥台上,大声吼道:①指名读/注意“吼”的读法指导。
②说说你为什么要这样读?(当时船上很乱)你又是从哪里读懂的?(读相关句子)③出示课件:④此时此刻,如果你就在这船上,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灾难,你最先想到的是什么?(学生畅所欲言)而船长最先想到的又是什么?(再次朗读船长说的话,体会船长的镇定、沉着)[设计意图:创设出一个能让学生深入到文章中去的情境,激发学生设身处地地站在他人的立场去思考,去体会人们(不仅是船长)的各种表现,从而真正走进文中的世界,和文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随着阅读的逐步深入,船长的英雄形象也必然会在学生心中渐渐高大、丰满起来。
]投影出示:(2)船员赶紧解开救生艇的绳索。
大家一窝蜂拥了上去,险些把小艇弄翻了。
奥克勒大副和三名二副拼命维持秩序,但整个人群简直像疯了似的,乱得不可开交。
①事实上,人们并没有照船长所说的那样做,船上发生了更可怕的事,看看发生了什么?②引导学生读第五自然段。
③照这样乱下去将意味着什么?(死亡)投影出示:(3)救援工作进行得井然有序,几乎没有发生什么争执或斗殴。
①引言:然而,局面发生了急剧的变化。
②学生读课文第24自然段。
③此时,你的心中会有怎样的疑惑呢?(学生质疑,预设:什么是“井然有序”?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④指名学生回答。
投影出示:(4)就在这时,船长威严的声音压倒了一切呼号和嘈杂的声音,黑暗中人们听到一段简短有力的对话:………大家沉默了,没有一个人违抗他的意志,人们感到有个伟大的灵魂出现在他们的上空。
①这仅仅只是船长与船员的一段对话吗?还是话中有话?②师生参与讨论并交流:你从这段对话中了解到了什么?你再一次感觉到这是一位怎样的船长?③面对猝然而来的灾难,可以说是死亡,在惊慌失措的人群中,为什么船长却能够做到如此镇定、沉着呢?(体会人物忠于职守的精神品质)板书:忠于职守④船长尽到自己的职责了吗?(结合课堂的需要,适时展开小型辩论)⑤指导学生分角色读课文对话或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