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长》教学实录_教案教学设计_1
《船长》教学教案设计

《船长》教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词和短语,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船长的职责和生活习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2)利用图片和视频等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3)开展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体验船长的角色,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船长的尊重和敬意。
(2)培养学生热爱海洋,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展示船长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对船长的印象。
2.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3. 教师讲解生词和短语,学生跟读并模仿。
4. 学生分小组讨论船长的职责和生活习性,分享讨论成果。
5. 课堂小结,布置课后作业。
三、教学策略:1. 利用图片和视频等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采用任务型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3. 利用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4. 开展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体验船长的角色,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后收集学生的课堂表现,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参与度进行评价。
2. 对学生的课后作业进行评价,检查学生对生词和短语的掌握情况。
3. 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小测验,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词和短语。
2.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船长的敬意。
3. 观察图片或视频,了解船长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场景,下节课分享给同学。
六、教学内容:第二课时:1.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生词和短语的掌握情况。
2. 学生自读课文,关注船长的职责和生活习性。
3. 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学生跟读并模仿。
4. 学生分小组讨论船长的品质和贡献,分享讨论成果。
5. 课堂小结,布置课后作业。
七、教学策略:1. 采用问答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回答问题。
2. 利用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判断力。
《船长》教案(3篇)

《船长》教案(3篇)活动目标:1.感受音乐乐段的不同。
2.能在音乐中进展动作交替,掌握自己。
3.体会对战式嬉戏带来的乐趣。
活动预备:行进律动音乐、《大河之舞》剪辑版、故事铺垫活动过程:一、开头局部1.行进律动进场2.故事导入二、根底局部1.倾听音乐(保存最终一段)提问:你认为海盗和船长在海上发生么什么事情?2.问题前置:音乐什么地方战斗最剧烈?3.再次观赏音乐(关键点教师语言引导)。
4.幼儿回答下列问题,教师完整表达情节路线,并请幼儿设计情节动作。
5.教师示范,扮演船长与海盗。
6.请幼儿依据示范说出嬉戏规章。
7.幼儿分别尝试角色。
8.纠错与小结。
9.幼儿自主分组并尝试对战嬉戏。
10.参加最终一段,引导幼儿想方法怎么分出胜败。
11.完整嬉戏。
12.互换角色再来一遍。
三、完毕局部自然完毕活动延长:幼儿回去创编更厉害的动作和战胜的`方法活动反思:嬉戏内容的设定环环相扣,每一环节对孩子都是新的挑战,活动中没有游离的孩子。
在教师引导下,幼儿能够认真观看与倾听,发觉嬉戏规章,能够进展简洁的纠错。
给了幼儿主动探究,大胆创设的空间,增加幼儿在活动中的仆人翁意识,保持了幼儿进展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并能在音乐中进展动作交替,学会掌握自己。
《跳水》教学设计篇二目的要求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船长情急中坚决处置理问题的思维方法。
2、学习留意事物之间联系的方法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学习本科生字、新词,联系用仿照、风平浪静造句。
4、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抓住船上人与猴子的联系,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体会返航是风平浪静预估似的发生、发胀和结果的关系。
教具学具自制幻灯片鹏博士教育软件教学时间 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复习导入新课:1、从《蛇与庄稼》这一刻,你知道了那些联系?学习课文懂得了什么道理?2、今日俺们来学习《跳水》一课,看这一课主要写了什么和什么之间的联系?二、检查预习:1、检查生字读音微机出示生字开火车读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3、提问:跳水这篇课文的是谁?主要写了谁与谁之间的联系?出示《资料》局部,了解三、再度课文,了解大意,理清层次1、出示幻灯片自学提纲①故事发生的缘由是什么?结果怎样?②课文有机个自然段?每段写的是谁与谁之间的联系?③按事情进展的挨次分段2、同学按要求预习3、争论以上问题四、细读课文,抓住联系深入理解课文内容1、指导读第一段找出写故事起因的句子理解词语:取乐明显因而放纵(明显写出了猴子放纵的缘由,因而写出了人们拿猴子取乐的缘由)。
船长教学设计(8篇)

船长教学设计(8篇)船长教学设计篇一第一教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有关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给课文分段,概括课文段落大意,说出主要内容。
重点难点:1、把课文读通读顺。
2、初步感知课文主要内容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激发兴趣1、激情导入:在生与死的抉择中,当你完全有权利选择生存的时候,你会选择什么?这十九世纪文学巨匠的笔下有一位伟大的领导者——船长,他却依然选择了保护别人而牺牲自己,今天我们就来学这一篇课文。
板书:船长2、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请同学们从课文中寻找答案。
二、初读指导1、自学生字词(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不理解的字词。
(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2、检查自学效果(1)出示词语(投影)(2)指名朗读,纠正读音。
(3)了解词语理解情况,提出质疑。
3、指名分段读课文,相机指点重点句子的朗读。
4、默读课文,按提纲“遇险-自救-牺牲”给全文分段。
5、结合交流板书:一(1-2):遇险二(3-28):自救三(29-30):牺牲6、指名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三、指导书写重点指导:械巍四、作业:完成钢笔习字册。
第二教时教学目标:在第一课时学生朗读课文的基础上,重点组织学生与教材进行心灵的对话,自主地阅读课文,感悟船长的伟大。
重点难点:指导学生精读时,抓住重点把能够展现船长风采的部分,反复朗读,认真体会,感悟理解。
一、整体回顾,激情导入。
历史永远都不会忘记英雄。
有这样一位英雄,他是一位船长,当他驾驶他的轮船遇险的时候,他镇定自若地指挥着,领导着,控制着……船上的六十位乘客及船员全都得救,而他却与他的“诺漫底”一起徐徐地沉入大海。
他就是哈尔威船长,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深情地一起来喊一声——哈尔威船长。
二、自主朗读,走近船长。
同学们,请大家自由地读课文,当你读到感动的时候,请你停下来读一读,然后把你的感受写下来,呆会儿我们来交流。
片段一:哈尔威船长那卓越的领导才能让人折服。
船长教案(优秀6篇)

船长教案(优秀6篇)《船长》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感受音乐乐段的不同。
2.能在音乐中进行动作交替,控制自己。
3.体会对战式游戏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行进律动音乐、《大河之舞》剪辑版、故事铺垫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1.行进律动进场2.故事导入二、基础部分1.倾听音乐(保留最后一段)提问:你认为海盗和船长在海上发生么什么事情?2.问题前置:音乐什么地方战斗最激烈?3.再次欣赏音乐(关键点教师语言引导)。
4.幼儿回答问题,教师完整叙述情节路线,并请幼儿设计情节动作。
5.教师示范,扮演船长与海盗。
6.请幼儿根据示范说出游戏规则。
7.幼儿分别尝试角色。
8.纠错与小结。
9.幼儿自主分组并尝试对战游戏。
10.加入最后一段,引导幼儿想办法怎么分出胜负。
11.完整游戏。
12.互换角色再来一遍。
三、结束部分自然结束活动延伸:幼儿回去创编更厉害的动作和战胜的`方法活动反思:游戏内容的设定环环相扣,每一环节对孩子都是新的挑战,活动中没有游离的孩子。
在教师引导下,幼儿能够仔细观察与聆听,发现游戏规则,能够进行简单的纠错。
给了幼儿主动探索,大胆创设的空间,增强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人翁意识,保持了幼儿进行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并能在音乐中进行动作交替,学会控制自己。
《船长》教案篇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习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了解惠特曼与《草叶集》,学会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
过程与方法准确地把握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高尚的人格操守,领会文本所传达的思想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教学重难点]准确地把握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高尚的人格操守,领会文本所传达的思想情感。
[教学时间] 1课时[教学步骤]一、作者介绍惠特曼(1819—1892)美国诗人。
生于长岛。
他曾在公立学校求学,任过乡村教师,干过送信,排字等杂务,后在报馆工作,成为编辑。
他喜欢大自然的美景和城市的大街小巷,喜欢歌剧、舞蹈、讲演术,喜欢阅读荷马史诗、希腊悲剧以及但丁、莎士比亚的作品。
小学语文《船长》的教案设计

小学语文《船长》的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故事的背景,理解船长的品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运用问题驱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会通过课文找答案,提高信息提取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2)学习船长的勇敢、智慧、奉献精神,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故事内容。
(2)学习生字词,提高词汇运用能力。
(3)了解船长的品质,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理解与运用。
(2)理解船长的品质,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课文《船长》及相关背景资料。
(2)生字词卡片。
(3)教学课件或黑板。
2.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了解故事大意。
(2)收集有关船长的资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谈论他们对船长的了解。
(2)展示相关背景资料,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故事内容。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故事的理解。
(3)分组讨论,分析船长的品质。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读生字词,理解词义。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理解。
(3)运用生字词卡片,进行游戏巩固。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3. 学生自评: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提出改进措施。
六、教学内容与安排第1课时:1. 学习课文《船长》第一部分,了解故事背景和主要人物。
2. 学习生字词,理解词义,进行朗读练习。
第2课时:1. 学习课文《船长》第二部分,分析船长的品质。
《船长》教案_教案教学设计_1

《船长》教案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某些词语。
2、通过自主阅读和老师以“感受哈尔威船长的形象”为线索引导精读,体会哈尔威船长坚守岗位,恪尽职守,的伟大人格魅力。
3、根据事情的发展顺序,理清文章的脉络。
4、学习如何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行为来刻画人物的写作方法。
5、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背诵文章的有关段落。
第一课时一、导入。
板书:船长师:今天我们学习一篇课文,题目叫――《船长》。
说说你印象中的船长形象。
学生可能对船长这一形象不太熟悉。
(如果有学生说到“职责”,在黑板右侧板书)(船长是一艘船上最高的领导,是航海负责人,负责全船的管理和驾驶。
船长的职责是指船长要对船舶及船舶上可能出现的问题负责任)我们今天认识的这位船长是法国著名作家维克多·雨果笔下的主人公。
他的名字叫-------哈尔威。
这篇文章的作者雨果,你们熟悉吗?(维克多·雨果,十九世纪法国著名的小说家、剧作家和诗人,出生于军官家庭的雨果,从青少年时起就十分热爱文学和诗歌,他13岁开始文学创作,15岁就因长诗《读书之益》受到法兰西文学院的褒奖。
他的主要作品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笑面人》、《九三年》等)那么,在大文豪雨果的笔下的这位船长的形象是怎样的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首先请同学们自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能够比较通顺地朗读课文。
课前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下面同桌配合,一人一个自然段,将全文读完,最后互相纠正读音。
2、学生按要求自读课文。
教师巡视。
3、检查交流。
好。
哪位同学愿意站起来展示一下自己的朗读的?指名读(1-2)、(3-5)、(6-22)、(23-27)、(28-30)相机集体学习生字词。
老师觉得大家真会读书,已经把自己的一些体会融入到了文章中,真不简单!课文读完了,讲了一件什么事呢?你觉得哈尔威船长给你的初步印象是怎样的?4、谈谈整体感受。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最好引导出学生讲清事情的来龙去脉。
《船长》教学案优秀4篇

《船长》教学案优秀4篇船长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精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在船长沉着冷静的指挥下旅客和船员安全脱险的经过,感悟哈尔威船长在三次命令中所表现出来的临危不惧、沉着果敢、镇定指挥、以身殉职的高尚品质和忠于职守、先人后己、保护弱小的做人之道。
2、学习通过人物语言和行动的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学习目标:了解救援经过,感悟船长形象,领悟文章写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任务:1、精读课文,感悟哈尔威船长是个什么样的人。
2、领会写法,迁移练笔。
教学过程:激情导课: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法国伟大作家雨果写的一篇短篇小说《船长》。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从题目看,这是一篇写什么的文章?(写人)写人离不开写事,请大家回忆一下,文中的事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板书:遇险——组织救援——牺牲)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诺曼底”号巨轮正遭遇一场可怕的灾难,随时可能船毁人亡,就在这时,船长哈尔威站了出来,他是如何指挥救援工作的?他是一个怎样的人?课文又是怎样向我们展现哈尔威船长的形象的?这是我们这节课要探讨的主要内容。
(出示学生学习目标)只要大家走进文本,用心体会,相信大家能有很大收获。
民主导学:任务一:任务呈现:精读课文,感悟哈尔威船长是个什么样的人。
策略:1、默读课文,勾画出船长指挥救援时的相关词句,在旁边简要批注感受。
2、感受很深的地方有感情地读一读,读后和组内同学进行交流。
自主学习:学生根据要求读文、勾画、批注、在组内交流。
教师巡回指导。
展示交流:(学生交流,集体讨论、补充。
以下按学情展开)(一)第一次命令一、命令:哈尔威船长站在指挥台上,大声吼道:“大家安静,注意听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
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
必须把60人全都救出去!”A大声吼看出当时船上很乱,联系上文读表现船上混乱的句子(顷刻间,所有的人都奔到甲板上……海水猛烈地涌进船舱)B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看出船长尊重妇女,要求船员坚守岗位。
1小学语文六年级十一册《船长》教案+实录+反思

《船长》教学案(第一课时)《船长》教学案(第二课时)《船长》(第一课时)课堂教学实录课题: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十一册《船长》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法国伟大作家雨果写的一篇小说《船长》。
(板书)船长生:齐读船长。
师:(语速缓慢、深沉)故事发生在英国南安普敦附近,那是1870年3月17日夜晚,船长哈尔威像平常一样把“诺曼底”号轮船从南安普敦开往格恩西岛,谁也没想到一场可怕的灾难正悄悄逼近“诺曼底”号轮船,究竟发生了什么?同学们打开课本,读课文。
生:打开课本。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词。
1.自学课文。
师:(出示自学要求)(1)放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词,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要多读几遍。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联系课文或查找工具书理解其意思。
(3)自己质疑。
生:按要求自学课文。
2、检查:师:(出示词语)哭.泣机械.灵魂.争执.控.制灾.难调遣.呼号.斗殴.克莱芒.可怖.师:请同学们开火车朗读词语,注意加点的字。
生:分小组开火车朗读。
师:读得很好。
下面我们交流一下这些词语的意思。
(出示词语)震荡调遣大副井然有序威严履行深渊忠于职守生:调遣:调派,差遣。
生:履行:实践(自己答应做的或应该做的事)。
生:肇祸:闯祸。
生:深渊:很深的水。
生:井然有序:形容严谨而有条理,一点都不紊乱。
生:老师我还会用井然有序说一句话。
师:(微笑点头)你说说看。
生:同学们排队进入操场做操时井然有序。
师:指导书写生字。
师:对文中还有那些字词不理解的,提出我们讨论讨论。
生:(质疑)生:(齐读所有词语)3、引导学生理清课文脉络。
师: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件什么事?生:课文讲了哈尔威船长在“诺曼底”号客轮遭到“玛丽”号大轮船猛烈撞击后即将沉没的时候镇定自若,指挥60名乘客和船员有秩序地乘救生艇脱险,自己却屹立在船长岗位上,随着客轮一起沉入深渊的故事。
师:(相机板书)遇险——救援——殉职生:根据板书讨论、交流分段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船长》教学实录本文是关于《船长》教学实录,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执教:强洪权(课前活动略。
多媒体展示《船长》两个大字。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想和你们一起共同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
这是由法国著名作家雨果写的一篇文章,题目是--生:船长。
师:故事发生在1870年3月17日的一个夜晚,哈尔威船长像平常一样把诺曼底号从南安普敦开往斯恩西岛,谁也没有想到,一场可怕的空难正悄悄地逼近诺曼底号轮船。
到底发生了什么,请同学们把书打开,翻到第33页,自由、放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开始。
生:自由、放声朗读课文。
(课堂书声琅琅)师:巡视。
在黑板上板书词语:船长、――、――。
巡视。
(生约读四分钟)师:对,同学们读得非常认真。
不过老师在听的时候呀,发现有几个词一部分同学读得不是很准,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会读的请举手。
(生举手)师:(手一指)你来。
生:这个词读作“呼号(hao)”,“嘈杂(za)”“肇祸”师:他都读准了吗?生:读准了。
师:非常好。
请坐。
同学们,请大家注意,这个字是一个------(指着“号”) 生:多音字。
师:这是一个多音字,它在这里个表示――生:号叫。
师:大声地喊。
它表示这个意思的时候,它就读――生(师):hao,师:呼号。
生:呼号。
师:(指另一个字)这个字呀,在平时看到的比较少,知道它是什么意思吗?生:思考。
师:找一个意思比较相近的词。
来,你来。
生:这个词的意思就是,出了事故,出了事故的意思,找个近义词就是肇事。
师:肇事。
对了,就是主观上的闯――――祸(等待着学生一起回答。
)找近义词相近的词呀,也是理解词语的一种好的方法。
同学们注意呀,这个“祸”字是本课的生字,写的时候要注意,它的偏旁是――(生:衣-)唉,示字旁。
对了,我们一起清清楚楚地每个词语读一遍。
生:呼号,呼号,呼号。
师:每个词语读一遍,清清楚楚地。
师示范:呼号,嘈杂。
齐。
生:呼号,嘈杂,肇祸。
师:唉,读得非常的好。
哪位同学可以用简便的语言跟大家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了一件什么事呀?师:好的,你先来。
生:这篇课文主要讲了19,1987年师:18、18生:哦,1870年,诺、诺,哈尔威船长驾驶着诺曼底号在海上行驶着,突然一辆,遇――师:(提醒)遇上了,行驶过程中遇上了。
生:遇上了一艘玛丽号巨轮,玛丽号巨轮把诺曼底号的侧舷撞,撞了一个大窟窿。
师:(紧接着)可以更简炼些吗?生:嗯师:然后是生:哈尔威船长镇定自若,指挥,井然有序地,使船上的船员都获,获救了。
师:可他――生:可他自己却徐徐地沉入了大海。
师:请坐,讲得还是比较具体的。
不过呀,从他的发言当中,我们可以清清楚楚地感受到这件事情,就是按照一个事情――生:发展顺序。
师:它先写了诺曼底号轮船,遇上了――生:玛丽号轮船。
师:是的,接着写哈尔威和和他的船员们一起组织――(等待学生回应)师(生):救援。
师:(板书)救援。
最后,其他人都得救了,哈尔威船长却――生:沉入了大海。
师:像他一样,在工作中,因为工作原因牺牲生命,我们可以称之为——“以身殉职。
”(师板书:以身殉职)。
师:大家把这个词读一读,“殉职”。
生:(齐)殉职。
师:同学们,我们通过读课文,大家大致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我想,在整个事情的发生过程当中,有一个人物一定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就是——生:(齐)哈尔威船长。
师:那么这篇课文是怎样尽情向我们展现哈尔威船长的形象呢?哈尔威船长是如何指挥救援工作的呢?下面,就请同学们迅速读读课文,可以找找相关的句子,读给同桌听一听,可以说说自己的体会,开始。
生:(打开课文,找了起来。
有的小声朗读着,有的和同桌小声交流着。
)师:好了同学们,大家读得非常认真,谁先来说一说,一开始,哈尔威船长是怎样指挥救援工作的?(生举手,师指一位同学)就请你来。
生:(声音响亮)才开始,哈尔威船长站在指挥台上,大声吼着:大家安静,注意听命令,放救生艇下去,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必须把60人全都救出去!师:他找了哈尔威船长这番话,你找到了吗?生:(齐)找到了。
师:那好。
我们一起来看。
(出示一段话:哈尔威船长站在指挥台上,大声吼道:“大家注意听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
必须把60人全都救出去!”)师:哈尔威船长是怎么说这一段话的?他是——生:(齐)大声吼道。
师:你来说说,此时此刻,他说话为什么要吼呀?——你来。
生:因为如果哈尔威船长他如果不吼的话,其他人,因为,那些人都必须很慌张,那个,那个,嗯,那个,就很慌张,就很乱,哈尔威船长如果不吼的话,他们根本听不到。
师:场面很乱,是吧,还有吗?——你来说。
生:因为,因为船上的船员们他们都奔跑着,呼喊着,哭泣着,他们都慌慌忙忙,很慌张,他们的声音,呼叫的声音,xx的声音十分的大,如果哈尔威船长不大声吼道,他们就听不到,这是哈尔威大声吼叫的原因。
师:你真会读书,前后会联系地来看。
是啊,因为现场是十分的太——生(师):乱了。
师:诺曼底号遇上了一场可怕的灾难。
课文哪一自然段就写了这场灾难啊?生:看书。
师:找到了吗?是在哪一自然段?生:(齐)第二自然段。
师:就请同学们迅速地读一读,你觉得从哪里可以感受到这场灾难的可怕。
生:(同学们小声读课文。
)师:好了,同学们,我们一起来交流。
先请你来说说好吗?生:那,我找到的是第二自然段的第二句:那是正在全速前进的玛丽号巨轮,它直向诺曼底号的侧舷撞来,只听一声巨响,诺曼底号的船身一下被剖开了一个大口子。
船舱师:能停一下吗?那个字读“剖”(pou),剖开了。
再读一遍。
剖开了。
生:剖开了一个大口子。
师:谢谢你,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剖吗?(生小声地交流)其实啊,暑假里我们吃哪种水果的时候,用这个字?(停顿)一刀下去,是啊,一刀下去,一分——生:两半。
师:玛丽号的船头就像一把刀一样,一下子就把诺曼底号撞开了一个——生:大口子。
师:好的。
其他同学呢?你有什么准备?(到另一方向)你来说。
生:我是找到这句话:船发生了可怕的震荡,顷刻间,所有的人都奔到甲板上,男人,女人,孩子,半裸着身子,奔跑着,呼喊着,哭泣着。
海水猛烈地涌进船舱。
师:你可以把最后的句子再读一读吗?生:嗯,奔跑着,呼喊着,哭泣着,海水猛烈地涌进船舱。
师:(大声)海水猛烈地——生:(齐)涌进船舱。
师:同学们,为什么不是流呀?——请坐,你来说。
生:因为,因为,那个玛丽号巨轮是全速前进撞过来,肯定口子很大,如果是流的话,说明水流得不急,用“涌”这是说明水一下子全部那个都涌进了船里面。
师:真会体会,他告诉我们,这个字让我们感受到水流的速度——生:(齐)快。
师:水量非常的——生:(齐)大。
师:谁来把海水的这一句读出这种体会来。
(巡视着举手的学生)请你来读,好吗?生:顷刻间师:(纠正着)就读海水这一句,好吗?生:(真情地)海水猛烈地涌进船舱。
师:谁再来读一读,好的,你来。
生:(声音响亮地)海水猛烈地涌进船舱。
(读完,抬头看着老师。
)师:好,我们一起来,“海水猛烈地涌进船舱。
”齐——生:(齐)海水猛烈地涌进船舱。
师:怪不得所有的人都奔到——生:(齐)甲板上。
师:男人,女人,(生:孩子)半裸着身子,读——生:(一部分人读)半裸着身子,奔跑着,(全部人读)呼喊着,哭泣着,海水猛烈地涌进船舱。
师:(深情地)奔跑着,呼喊着,哭泣着,人们都手足无措。
同学们,让我们通过朗读,再把这场灾难体会体会。
“只听一声巨响”齐——生:只听一声巨响,诺曼底号的船身一下子被剖开一个大口子,船发生了可怕的震憾,顷刻间,所有的人都奔到甲板上,男人,女人,孩子,半裸着身子,奔跑着,呼喊着,哭泣着。
海水猛烈地涌进船舱。
(师助读:奔跑着,呼喊着)师:正是在这突如其来的可怕的灾难面前,哈尔威船长站在指挥台上,大声吼道。
你从一句话当中,你能感受到他是怎样的一位船长?——(生纷纷举手)请你来说。
生:我感到哈尔威船长是一个临危不乱的船长。
师:从哪些句子感受到的?生:这个,嗯,从哈尔威船长大声吼道这句。
如果他那个,嗯,如果他很紧张的话,他可能就想着自己逃命,就不可能再来指挥救援工作。
师:是啊,他是船长,别人乱了,他是——绝对——生:不能乱。
师:还有吗?后面那位同学。
生:嗯,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这里,从这里就是,嗯,船长在危难的时候能先想到妇女,然后有次序地安排,说明船长临危不乱。
师:嗯,有次序地安排,看得真准啊。
有——把救援工作安排得有条不紊,是吗?好的,还有吗?好的,请你来说。
生:我从必须把60人全部都救出去,嗯那一,我就知道了,嗯,哈尔威船长对船员,对船员,对船员的,船上有多少人了解非常清楚,这样的话他遇到了危险才能临危不乱。
师:请坐。
是啊,必须把60人——全都——(学生:救出去)这时候,哈尔威始终记着自己是一名——(生:船长。
)在灾难面前,救人就是船长的职责呀!好,我想问,你们能通过自己的朗读把这位临危不乱、镇定果敢的船长读出来吗?(有生举手)自己先试一试。
生:自由有感情地朗读。
师:谁来读一读。
请那位同学好吗?生:(大声朗读)哈尔威船长站在指挥台上,大声吼道:“大家注意听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
必须把60人全都救出去!师:我觉得他已经具有了船长的镇定自若,只是这样的声音足以盖住现场的呼号和嘈杂吗?生:(轻声)不能。
师:(放一段嘈杂的声音。
)师:我们一起来读,(大声地)“大家安静”,齐——生:(齐、大声)哈尔威船长站在指挥台上,大声吼道:“大家注意听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
必须把60人全都救出去!师:船上真的只有60人吗?生:不是。
师:事实上,(生:61人)。
哈尔威船长在救援工作刚刚开始时,就已经把自己给——(生:忘了。
)然而,此时此刻,每一个都面临着死亡的威胁。
人们并没有这样去做,船上发生了更可怕的事。
看,发生了什么?生:看书。
师:找到了吗?生;找到了。
师:请你来说。
生:船上的,船上的人群,嗯,船上的人群很乱,乱得不可开交。
简直像疯了似的,险些把小艇都弄翻了。
师:她给我,她给我找出了这样的一句话,(出示:整个人群简直像疯了似的,乱得不可开交)大家看一看,轻声地读一读。
生:整个人群简直像疯了似的,乱得不可开交。
师:像疯了似的,你们想像“不可开交”是乱成什么样的?(板书:不可开交)乱得——(期待着学生回答)你说。
生:我认为乱得不能抵挡。
师:乱得不可抵挡,乱得没有办法——生(师):维持秩序了。
师:是啊,这就叫——生:不可开交。
师:能把这种乱的劲头读出来吗?谁来读一读?好,请后面的男同学。
生:整个人群像疯了似的,乱得不可开交。
师:唉,漏了一个词,你能看着黑板读吗?重来。
生:整个人群简直像疯了似的,乱得不可开交。
(看书读)师:我觉得你还有一些理智。
谁来读?请你来读。
生:整个人群简直像疯了似的,乱得不可开交(强调“乱得不可开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