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砌体材料的发展史及未来发展趋势

合集下载

2024年新型墙材砌块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新型墙材砌块市场前景分析

新型墙材砌块市场前景分析概述新型墙材砌块是近年来在建筑材料领域快速发展的一种新型材料,具有轻质、环保、保温隔热等特点。

本文将对新型墙材砌块市场的前景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未来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市场规模及发展趋势市场规模新型墙材砌块市场规模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据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新型墙材砌块市场规模达到XX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XX亿美元。

发展趋势1.环保需求:新型墙材砌块具有环保、无毒、无污染等特点,符合现代社会对绿色建筑材料的需求。

随着环保意识的加强,新型墙材砌块有望在未来几年内取得进一步的发展。

2.轻质化趋势:新型墙材砌块相比传统砌块更轻便,可减轻建筑自重载荷,提高施工效率,减少材料浪费,降低施工成本。

而且新型墙材砌块密度小、热传导系数低,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效果。

3.技术创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型墙材砌块制造技术也在不断改进。

新材料、新工艺的引入有望进一步提高新型墙材砌块的品质和性能,满足市场的多样化需求。

市场机遇与挑战机遇1.政策支持:国家对于环保节能的建筑材料给予了政策支持,推动新型墙材砌块市场的发展。

例如,对于使用环保材料的建筑项目提供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措施。

2.城市化进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住房建设需求不断增加。

新型墙材砌块具有施工便捷、质量可控、节能环保的优势,越来越多的建筑项目开始采用新型墙材砌块,为市场带来巨大的机遇。

挑战1.市场竞争:随着新型墙材砌块市场的发展,竞争也日趋激烈。

市场上已经出现了众多的新型墙材砌块品牌,产品同质化程度较高。

企业需要通过技术创新、品牌建设等手段来突破竞争。

2.技术壁垒:新型墙材砌块的制造过程需要一定的技术支持,对于一些小型企业来说,技术壁垒较高,制约了市场的进一步扩张。

企业需要加大技术研发力度,不断提高产品的性能和品质。

市场前景展望新型墙材砌块市场在未来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随着建筑行业对环保、节能材料需求的增加,新型墙材砌块将逐渐替代传统砌块成为主流。

砌体结构历史发展【最新】

砌体结构历史发展【最新】

砌体结构的发展历史以及发展趋势我国砌体结构发展历史在我国砌体结构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许多的名胜古迹都是砌体结构,这是先人留给我们的艺术瑰宝。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砌体结构已经具有了独特的理论和技艺,但是与某些发达国家相比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在总结我国的砌体结构发展历程的同时,分析了未来我国砌体结构的发展方向。

中国是砌体结构使用的大国,历史上闻名遐迩的万里长城,它是两千多万年前用建造的砌体工程,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砌体结构工程之一;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开始兴修水利,李冰父子修建的都江堰在今天仍然起灌溉的作用;1400年前用料石修建的赵县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的敞肩式的拱桥。

该桥梁已被选入世界第十二个土木工程里程碑。

这些都是先人留给我们的,也对弘扬中国文化遗产起到积极作用。

建国后我国在砌体结构方面有了很大的发展:我国砌体结构发展现状 1949年建国以来,砌体结构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近些年我国砖的年产量达到了世界其他各国年产量的总和,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墙体都采用砌体作为材料。

我国已经从过去的用砖石建造底层的民房,发展到现在的建造大量的多层住宅等民用建筑以及中小型单层工业厂房和多层轻工业厂房、影剧院、食堂等等建筑。

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

.我国的小型空心砌块以及多孔砖的生产和应用有很大的发展,近些年来砌块与砌块建筑的年增量都在百分之二十左右,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我国已经提出了墙体材料需要革新,九十年代末至今我国墙体材料的革新已经迈入了第三个阶段。

2000年我国的新型墙体材料应用占墙体材料总用量的百分之二十八,超过“十五”计划百分之二十的目标。

新型墙体材料的应用达到了2100亿块标准砖,新型墙体材料总建筑面积在3.3亿平方米。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在吸收以及消化国外配筋砌体结构发展的成果基础上,建立了具有中特色的钢筋混凝土砌块的砌体剪力墙结构体系,大大地发展了砌体结构在高层房屋和在抗震设防地区的应用。

还有上世纪六十年代初至今。

砌体结构的发展简史、特点及展望

砌体结构的发展简史、特点及展望

砌体结构的发展简史、特点及展望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出现了许多新型的材料,但是仍然动摇不了砌体结构在房屋建筑中重要地位,砌体结构在当今土木工程中仍然是一种重要的房屋建筑结构形式。

本文简要介绍砌体结构悠久的发展历史,再结合砌体结构发展历史,概括出砌体结构的特点,然后在当今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环境的要求不断提高的大背景下,从新结构、新材料、新体系等方面阐述未来砌体结构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砌体结构、特点、展望一、砌体结构的发展简史砌体结构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其中石砌体和砖砌体在我国更是源远流长,构成了我国独特文化体系的一部分。

考古资料表明,我国早在5000年前就建造有石砌体祭坛和石砌围墙。

我国隋代开皇十五年至大业元年,即公元595-605年由李春建造的河北赵县安济桥,是世界上最早建造的空腹式单孔圆弧石拱桥。

据记载我国闻名于世的万里长城始建于公元前7世纪春秋时期的楚国,在秦代用乱石和土将秦、燕、赵北面的城墙连成一体并增筑新的城墙,建成闻名于世的万里长城。

人们生产和使用烧结砖也有3000年以上的历史。

我国在战国时期已能烧制大尺寸空心砖。

南北朝以后砖的应用更为普遍。

建于公元523年的河南登封嵩岳寺塔,平面为十二边形,共15层,总高43.5米,为砖砌单筒体结构,是中国最早的古密檐式砖塔。

砌块中以混凝土砌块的应用较早,混凝土砌块于1882年问世,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起源于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混凝土砌块的生产和应用技术传至美洲和欧洲的一些国家,继而又传至亚洲、非洲和大洋洲。

20世纪上半叶我国砌体结构的发展缓慢,建国以来,我国砌体结构得到迅速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近几年,砖的年产量达到世界其他各国砖年产量的总和,90%以上的墙体均采用砌体材料。

我国已从过去用砖石建造低矮的民房,发展到现在建造大量的多层住宅、办公楼等民用建筑和中小型单层工业厂房、多层轻工业厂房以及影剧院、食堂等建筑。

20世纪60年代以来,我国小型空心砌块和多孔砖生产及应用有较大发展,近十年砌块与砌块建筑的年递增量均在20%左右。

我国砌体结构的发展状况与展望

我国砌体结构的发展状况与展望

我国砌体结构的发展状况与展望我国砌体结构的发展状况与展望【关键词】无筋砌体配筋砌体绿色建材中国是砌体大国,在历史上有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它是两千多万年前用“秦砖汉瓦”建造的世界上最伟大的砌体工程之一;有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兴修水利,如今仍然起浇灌作用的秦代李冰父子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有在1400年前由料石修建的现存河北赵县安济桥,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敞肩式拱桥。

该桥已被美国土木工程学会选入世界第12个土木工程里程碑。

这些都是值得我们自豪和继续的,也对弘扬我国文化遗产起到积极作用。

?解放后我国在砌体结构方面有了很大的发展,分三个方面加以概要介绍。

一、砌体结构量大面广解放以来我国砖的产量逐年增长,据统计?,1980年的全国年产量为1600亿块,1996年增至6200亿块,为世界其它各国砖每年产量的总和。

全国基建中采用砌体作墙体材料约占90左右。

在办公、住宅等民用建筑中大量采用砖墙承重。

50年代这类房屋一般为3-4层,现在已为5-6层,不少城市一般建到7-8层。

现在每年兴建的城市住宅建筑面积多达1亿m2以上。

根据重庆市1980~1983年新建住宅建筑面积为503万m2,其中采用砖承重的占98,7~7层以上的占50,1972年还建成12层住宅。

在中小型单层工业厂房和多层轻工业厂房,以及影剧院、食堂、仓库等建筑也广泛采用砖墙、柱承重结构。

砖石结构还用于建造各种构筑物。

如镇江市建成的顶部外经2.18m、底部外径4.78m、高60m的砖烟囱;用料石建成的80m排气塔;在湖南建造的高12.4m、直径6.3m、壁厚240mm的砖砌粮仓群;福建用毛石建造的横跨云宵—东山两县的大型引水工程—向东渠,其中陈岱渡槽全长4400m,高20m,槽支墩共258座,工程规模宏大。

此外我国在古代建桥技术的基础上,于1959年建成跨度60m、高52m的石拱桥,接着又建成了敞肩式现代公路桥,最大跨度达120m——湖南乌巢河大桥。

我国建成的100m以上的石拱桥有10座,每座都有新发展和世界纪录。

我国砌体结构的发展状况与展望

我国砌体结构的发展状况与展望

我国砌体结构的发展状况与展望作为建筑行业中传统的建筑技术之一,砌体结构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然而,在现代化建设的大背景下,砌体结构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变革。

本文将从我国砌体结构的发展状况以及展望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发展状况:我国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曾大量采用砌体结构进行建筑。

这是因为砌体结构具有简单、经济、环保等优势。

然而,随着混凝土结构的快速普及,砌体结构的市场占有率逐渐下降,特别是在高层建筑领域。

目前,我国砌体结构主要应用于低层建筑、农村地区和特殊的场所,如历史文化建筑等。

同时,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现代化发展,建筑技术的更新换代也带来了对砌体结构的重新思考。

展望:虽然面临挑战,但砌体结构在我国建筑行业仍然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首先,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增加,砌体结构的环保特性将成为其重要的竞争力。

相比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在生产、施工和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较少。

其次,在农村地区和特殊场所,砌体结构依然具有很大的适用性。

农村地区的建筑多为小型且分散,使用砌体结构可以更好地适应地方环境、降低成本。

对于历史文化建筑等场所,由于其破坏较小,砌体结构更能保持建筑的原始风貌。

此外,砌体结构材料的多样性和可塑性也为其发展提供了机会,如使用空心砖、混凝土砌块等。

展望未来,我国砌体结构仍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改进和发展:首先,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

砌体结构的施工工艺相对简单,但其对施工工人的技术要求较高。

因此,应加强技术培训和管理,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

其次,开发新的砌体材料和技术。

传统的砌体结构主要使用石头、砖块等材料,但这些材料在抗震性、保温性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

因此,应积极研发新的砌体材料和技术,如轻质砌体、织物砌体等。

再次,加强砌体结构的设计标准和规范。

砌体结构的设计标准和规范落后于混凝土结构,这限制了其在高层建筑领域的应用。

因此,应加强标准和规范的研究与制定。

最后,加强砌体结构的宣传和推广。

虽然砌体结构在我国建筑行业逐渐边缘化,但其仍然具有一定的市场需求。

简论砌体结构的发展前景

简论砌体结构的发展前景

简论砌体结构的发展前景砌体结构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我国大部分的建筑结构中应用的都是砌体结构,虽然近几年来我国的砌体结构已经得到了不断的更新和改善,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所以我们还应该向着绿色材料的砌体结构的方向发展。

砌体(砖混结构)是由块体和砂浆砌筑而成的墙或柱,包括砖砌体、砌块砌体、石砌体和墙板砌体,砌体在一般的工程建筑中,砌体占整个建筑物自重的约1/2,用工量和造价约各占1/3,是建筑工程的重要材料。

长期以来,我国占主导地位的砌体材料烧结钻土砖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与黏土瓦并称为“秦砖汉瓦”。

但是,这种砌体材料需要大量黏土作原材料,为有效地保护耕地,国家要求尽量不用黏土砖。

砌体材料正朝着充分利用各种工业废料,轻质、高强、空心、大块、多功能的方向发展。

砌体结构(masonry structure)是由块材和砂浆砌筑而成的墙,柱作为建筑物主要受力构件的结构。

砌体结构包括砖结构、石结构和其它材料的砌块结构。

砌体结构分为无筋砌体结构和配筋砌体结构。

砌体结构在我国应用很广泛,这是因为它可以就地取材,具有很好的耐久性及较好的化学稳定性和大气稳定性,有较好的保温隔热性能。

较钢筋混凝土结构节约水泥和钢材,砌筑时不需模板及特殊的技术设备,可节约木材。

砌体结构的缺点是自重大、体积大,砌筑工作繁重。

由于砖、石、砌块和砂浆间粘结力较弱,因此无筋砌体的抗拉、抗弯及抗剪强度都很低。

由于其组成的基本材料和连接方式,决定了它的脆性性质,从而使其遭受地震时破坏较重,抗震性能很差,因此对多层砌体结构抗震设计需要采用构造柱、圈梁及其它拉结等构造措施以提高其延性和抗倒塌能力。

此外,砖砌体所用粘土砖用量很大,占用农田土地过多,因此把实心砖改成空心砖,特别发展高孔洞率、高强度、大块的空心砖以节约材料,以及利用工业废料,如粉煤灰、煤渣或者混凝土制成空心砖块代替红砖等都是今后砌体结构的方向。

砌体结构是最古老的一种建筑结构。

我国砌体结构的发展状况与展望

我国砌体结构的发展状况与展望

浅谈我国砌‎体结构的发‎展状况与展‎望中国是砌体‎大国,在历史上有‎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它是两千多‎万年前用“秦砖汉瓦”建造的世界‎上最伟大的‎砌体工程之‎一;有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兴修水利,如今仍然起‎灌溉作用的‎秦代李冰父‎子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有在140‎0年前由料‎石修建的现‎存河北赵县‎安济桥,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敞肩‎式拱桥。

该桥已被美‎国土木工程‎学会选入世‎界第12个‎土木工程里‎程碑。

这些都是值‎得我们自豪‎和继承的,也对弘扬我‎国文化遗产‎起到积极作‎用。

[1] 解放后我国‎在砌体结构‎方面有了很‎大的发展,分三个方面‎加以概要介‎绍。

一砌体结构‎量大面广[2]解放以来我‎国砖的产量‎逐年增长,据统计[3] ,1980年‎的全国年产‎量为160‎0亿块,1996年‎增至620‎0亿块,为世界其它‎各国砖每年‎产量的总和‎。

全国基建中‎采用砌体作‎墙体材料约‎占90%左右。

在办公、住宅等民用‎建筑中大量‎采用砖墙承‎重。

50年代这‎类房屋一般‎为3-4层,现在已为5‎-6层,不少城市一‎般建到7-8层。

现在每年兴‎建的城市住‎宅建筑面积‎多达1亿㎡以上。

根据重庆市‎1980~1983年‎新建住宅建‎筑面积为5‎03万㎡,其中采用砖‎承重的占9‎8%,7~7层以上的‎占50%,1972年‎还建成12‎层住宅。

在中小型单‎层工业厂房‎和多层轻工‎业厂房,以及影剧院‎、食堂、仓库等建筑‎也广泛采用‎砖墙、柱承重结构‎。

砖石结构还‎用于建造各‎种构筑物。

如镇江市建‎成的顶部外‎经2.18m、底部外径4‎.78m、高60m的‎砖烟囱;用料石建成‎的80m排‎气塔;在湖南建造‎的高12.4m、直径6.3m、壁厚240‎m m的砖砌‎粮仓群;福建用毛石‎建造的横跨‎云宵—东山两县的‎大型引水工‎程—向东渠,其中陈岱渡‎槽全长44‎00m,高20m,槽支墩共2‎58座,工程规模宏‎大。

2023年中国墙体材料发展历程及趋势分析:未来市场规模呈上升态势[图]

2023年中国墙体材料发展历程及趋势分析:未来市场规模呈上升态势[图]

2023年中国墙体材料发展历程及趋势分析:未来市场规模呈
上升态势[图]
墙体材料可以有效减少环境污染,节省大量的生产成本,增加房屋使用面积等一系列优点,其中相当一大部分品种属于绿色建材,具有质轻、隔热、隔音、保温等特点。

有些材料甚至达到了防火的功能。

因为高层建筑的普及,砌体结构的建筑越来越少,也就是用“砖”做承重墙的越来越少,大量的“砖”改为轻质、隔音、保温的仅起围护作用轻质“砖”或砌块。

墙体材料分类
资料来源:共研产业咨询(共研网)
高速发展期时,该时期的生产方式已经向智能化转移,并且针对行业内的发展乱象,国家相关部门迅速制定墙体材料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体系等,为墙体材料制造提供了标准,规范了市场上产品的质量。

同时,为了迎合国家绿色节能的发展方向,国家实行以实现保护土地、节约能源的目的的墙体改革政策,新型节能墙体材料也发展起来。

墙体材料发展历程
资料来源:共研产业咨询(共研网)
《2023-2029年中国墙体材料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市场前景评估报告》中显示:中国墙体材料制造行业的市场规模由2018年的2428.8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3219.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7.3%。

预计中国墙体材料制造行业2027年市场规模为4427.5亿元,2022年至2027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6.6%;未来中国墙体材料制造行业的市场规模呈上升态势。

2018-2027年中国墙体材料市场规模预测及增速
资料来源:共研产业咨询(共研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砌体材料的发展史及未来发展趋势
【摘要】砌体材料在当今土木工程中是一种常见的材料。

在土木工程中由砌体材料构成砌体结构,砌体结构是一种主要的承重结构。

本文简要介绍了砌体材料的发展史及现状,以及制约其发展的影响因素,并从新结构、新材料、新体系等六方面谈谈我对未来砌体材料发展趋势的看法。

关键字砌体材料影响因素发展趋势新结构新材料新技术
一、砌体材料的发展史及现状
砌体材料指用于砌体结构的各种砖砌体、石砌体、或砌块砌体的统称。

由于石和砖是两种古老的建筑材料,因而石结构和砖结构的历史悠久,如古埃及的金字塔、古罗马的大角斗场、中国的万里长城等等。

砌块中以混泥土砌块的应用最早,但也是在1882年才问世。

因此砌块的生产和应用仅百余年的历史,但如今已被广泛应用于现代建筑中。

在我国由于砌体结构的应用历史悠久,特别是建国以来,我国的空心砖和砌块的生产和应用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近20年来,采用混泥土、轻骨料混泥土和加气混泥土,以及利用各种工业废渣、粉煤灰、煤矸石等制成的无熟料水泥煤渣混凝土砌块和粉煤灰硅酸盐砌块等在我国也有了较大的发展。

砌体结构在我国有悠久是历史,使得我国成为一个生产砌体的大国。

建国以后,砌体材料有了较大的发展。

这包括新材料和新技术的采用。

在新材料方面,如硅酸盐和泡沫酸盐砌块,混泥土空心砌体和各类大板以及各种承重和非承重空心砖的采用和不断改进。

在新技术方面,如采用振动砖墙板及各种配筋砌体,包括预应力空心砖楼板等等。

二、制约砌体材料的发展因素
由砌体材料构成的砌体结构有着明显的特点。

优点是( 1 ) 砌体材料是天然材料,分布广,容易就地取材且价格便宜。

( 2 ) 砌体具有良好的耐火性和较好的耐久性,( 3 ) 砌体材料构成的结构保温、耐热性好、节能效果明显。

( 4 ) 砌体材料的生产设备和方法较简单。

( 5 ) 由于砌体材料的大量使用,可大量节约木材、钢材、以及水泥,造价较低。

却低啊按是( 1 ) 砌体材料的强度较低,建筑物中墙柱截面尺寸较大,材料用量较多,因而使得结构自重大。

( 2 ) 砌体基本采用手工方式砌筑,劳动量打,生产效率低。

( 3 ) 粘土是制造粘土砖的主要材料,制造粘土砖势必过多的占用农田,不但影响农业生产,对保持生态环境平衡也是很不利的。

同时由砌体材料所构成的砌体结构抗拉,弯,剪的强度又较其抗压强度低,抗震性能差,使得砌体材料的应用受到限制。

而且我国是一个土地资源十分匮乏的国家,人均耕地见优良只有1006.7m3,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45%。

我国现有制砖企业12万个,占地600万亩,每年烧制6000亿块标准砖,取土14.3亿m3,相当于毁地120万亩,而且还要消耗6000万t 标准煤,仅烧砖每年就要排放1.7亿t二氧化碳,排放煤矸石和煤粉灰2亿多吨。

不仅大量占用土地而且严重污染环境。

因此,砌体材料今后首先要积极发展新材料,努力研究和生产轻质,高强的砌块。

同时还应注重对高粘结强度砂浆的研制和开发。

必须加强对砌体材料基本理论的研究,必须提高砌体施工技术的工业化水平,以缩小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三、砌体材料的发展趋势
目前我国生产的砖强度不高,所需结构尺寸大,因而自重亦大,同时手工砌筑工作量繁重,生产效率低,以致施工进度慢,建设周期长,这显然不符合大规模建设要求。

但是,我国幅员辽阔,有些地区粘土和石材资源丰富,工业废料也急需处理,随着四个现代化的发展,
城市和农村各类建筑物的工程量日益增多,因此砌体材料在很多领域的继续使用,仍有现实意义。

砌体材料的主要发展方向是要求轻质高强,砂浆具有高强度,同时采用工业废料制作砌块。

因此必须大力推广应用新型墙体材料,形成与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的新型建筑产业。

所以我认为要针对新结构,新材料,新体系,新技术方面进行改进。

积极开发节能环保型的新型砌体材料,1998年第一次国际材料研究会议上首次提出绿色建筑的概念,1992年6月联大巴西里约热内卢环境和发展世界各国首脑会议,通过了21世纪议程宣言,确认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其目标是:依据环境再生,协调共生,持续自然的原则,尽量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尽可能对废弃物的再利用和净化。

保护生态环境以确保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发达国家在实施《绿色建材》计划上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我国以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首脑会议为契机,遵照江泽民同志经济的发展必须与人口,环境,资源统筹考虑,决不能走浪费资源和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更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

的指示精神,迅速行动起来,广泛研制绿色建材的产品,取得了初步成果。

加大限制高能耗,高资源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产品的生产力度。

如对粘土砖国家早就出台了减少和限制的政策。

近年来限制力度越来越大,如北京,上海等城市在建筑上不准采用粘土实心砖,这间接的促进了其他新材的发展。

大力发展蒸压灰砂废渣制品。

这包括钢渣砖,炉渣砖以及空心砖,粉煤灰加气混凝土墙板等。

这些制品我国80年代以前生产量曾达2.5亿块,吃掉工业废渣几百万吨,但由于种种原因大多数厂商已停产,致使粘土砖生产回潮。

今后应加大科研投入,改进工艺,提高产品性能和强度等级,降低成本,向多功能化发展。

大力发展废渣轻型混凝土墙板,这种轻板利用粉煤灰代替部分水泥,骨料为陶粒,废渣或炉渣等轻骨料,加入玻璃纤维或其它纤维。

以及其它轻材料墙板,提高施工技术的工业化水平。

蒸压水泥纤维板。

粉煤灰经处理后可生产价值更高的墙体材料,它具有容重低,导热系数小,课加工性强,颜色白净的特点。

综合全球的建材利用来看,新型砌体材料又被称为“绿色建材”,主要有四类:一是各类烧结砖产品,包括以粘土,页岩,煤矸石,和粉煤灰等原料为主的烧结普通砖,多孔砖,空心砖和空心砌块;二是指建筑砌块,包括普通混泥土砌块,石膏砌块,轻质砌块;三是加气混泥土;四是各种轻质墙板。

绿色建材又称生态建材,环保建材或健康建材,它是大量使用城市固态废弃物生产的无毒,无污染,无放射性,有利于环境保护和人体健康的建筑材料。

绿色建材与传统建材相比有四个方面的优势:①生产所用材料尽可能的少用天然资源,大量使用尾矿,废渣,垃圾等废弃物;②采用低能耗制造工艺和无污染的生产技术;③不含汞及其化合物,不含铅,镉等化合物的颜料和添加剂;④产品不仅不损害健康而且有利于人体(如抗菌,灭菌,防霉,防臭,阻燃,防火,调温,放射线,抗静电等)。

由于新型砌体材料具有以上优点,因此国家积极鼓励开发和使用新型砌体材料。

其发展重点为:积极利用当地资源,发展低能耗,低污染,高性能,高强度,多功能,系列化,能够提高施工效率的新型砌体材料产品。

具体发展方向为:①烧结砖,发展利用粉煤灰,煤矸石等工业废渣,江河淤泥,生活、建筑垃圾为主要原料的非粘土资源的烧结多孔砖,满足高渗量(掺加废渣50%以上) 、高孔洞率(孔洞率25%以上) 、高强度、高保温性能四高要求,并满足装饰效果;②混凝土空心砌块,在解决好渗漏、保温问题的同时,向系列化、装饰化、双排孔、多利用废渣方向发展;③板材,提高质量和档次,做到轻质、高强、保温、、隔热、防火、易于施工,向复合板方向发展,特别是解决好施工标准与规范的配套问题。

四、结束语
用各种新型砌体材料建造房屋,要看最终产品商品房的造价能否被市场所接受。

用新型砌体材料建造的房屋其造价是完全可以做到被市场所接受,问题是现在有些地方,没有认真研究建筑体系,或者是用错误的对比造价的方法,针对综合效益还要认真考虑节能建筑的优惠政策,只要全而的进行综合经济分析。

认真地选择建筑体系,实事求是的宣传,改变过去总认为新型建材房屋比砖混建筑贵的概念,让新型建材房屋能在更多的地方推广。

从长远利益、社会利益出发,逐步创造出非新型砌体材料不设计、不使用,非节能建筑不审批、不销售、不居住的良好氛围。

新型砌体材料的开发应用需要社会长期而持久的关注,而且不是任何新型砌体材料都适宜在任何地区任何时候发展,所以应根据各个市县的具体情况来确定近期和今后发展的品种和产量,分别满足不同地区各类砌体工程的要求。

1、丁大均《砌体结构》
2、苏胜《土木工程材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