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痰器使用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之欧阳家百创编
吸痰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吸痰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使用吸痰器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使用方法:
1. 在选择吸痰器前,应根据患者的情况和处理目标,选择合适的产品。
2. 吸痰器的头部消毒:清洗头部时要注意防止水浸入电池箱,可以采用少量的消毒液清洗,操作时应注意保持清洁。
3. 打开箱子检查、清洁管道:使用前应首先检查管道和箱子有无损伤,清洁吸痰管道时应使用清水,并将其完全沥干。
4. 连接管道:将管道和吸痰头连接在一起,确保接头处密封牢固,否则会影响负压效果。
5. 将吸痰头安装在患者身上:在确保头部清洁无菌的情况下将吸痰头安装到患者身上,同时注意维护负压效果。
6. 操作控制器:根据吸痰效果将吸痰器的工作模式切换为适当的模式,并调整相应的负压和速度。
二、注意事项:
1. 使用吸痰器时应注意操作时的标准,以免造成损伤或呼吸冲击给患者。
2. 使用前后应勤清洁,尽量避免发生脏污,以防沾上病菌,影响治疗效果。
3. 尽量避免清洗吸痰器时频繁拆卸部件,以减少损坏的机会。
4. 使用期间应注意检查吸痰器的可靠性,并经常检查负压和吸痰量,以确保正常治疗。
5. 使用吸痰器时要避免因吸入过大量痰液而出现反吸,以免痰液渗入胸腔,造成反流性肺炎。
6. 尽量减少吸痰的次数,以避免损伤患者的皮肤和肺部组织。
吸痰术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吸痰术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1 吸痰术操作流程
吸痰术是护理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术是为了消除病人肺部积液或痰液,缓解病人的症状。
下面将介绍一般性的吸痰术操作流程。
1. 准备仪器:仔细检查痰管、吸痰杯、吸痰栓塞物和吸痰管,确保操作安全。
2. 配置吸痰器:痰杯中注入体外液,将痰管将转换头连接吸痰器后,调整输入压力。
3. 体位:确保患者侧卧体位,以便肺部招活,可以更加容易体内痰液流出。
4. 吸痰:开启吸痰器,使用吸痰管,以正确位置吸取痰液,吸取完成后,正确关闭吸痰器并将多余液体回收,清洗消毒器械等仪器。
2 注意事项
1. 在操作前,同被操作双方应该完成适当的共同沟通,确保病人的安全。
2. 携带必要的急救设备,准备充足的消毒溶液等。
3. 按照安全的标准制定的程序正确使用吸痰器,并确保清晰的观察。
4. 对吸入的痰液要保持足够的尊重,防止空气中的微生物造成感染。
5. 吸痰时要注意实施病人隔离以防止交叉感染。
6. 吸完痰后,要及时予以清洗,并对安全性进行清洗消毒工作。
吸痰器使用流程和注意事项

吸痰器使用流程和注意事项
使用吸痰器的流程及注意事项:
1、打开包装:首先要把吸痰器的包装盒打开,仔细检查吸痰器
的外形、插孔、提手是否完整;
2、安装吸痰器:把吸痰器与支气管导管接口连接好,要求接缝
处牢固,并固定螺帽,以免松动;
3、检查安装:安装完吸痰器之后,应该进行检查,确保支气管
导管正确安装,牢固,吸痰器的密封圈也不能有漏气或松动的情况;
4、清洁吸痰器:在使用之前应把吸痰器的内部清洁干净,否则
会影响治疗的效果;
5、连接电源:将吸痰器与电源连接,关闭吸引阀门,打开通风
阀门,这样就可以启动吸痰器;
6、调节档位:使用时,应依据患者的情况,调节吸引档位。
一
般来说,儿童调节在30~35kpa档位,大人可以调节在40~50kpa档位;
7、吸引痰液:开启吸引阀门,慢慢的把支气管导管进行吸引,
从下而上挤压痰液,再反复从上而下吸引,直到痰液排净为止。
注意事项:
1、吸痰器不能将水进行吸引,要避免吸引湿气,以免影响效果;
2、吸痰器使用时不要超过一小时,以免过度劳累患者,并及时
停止吸引;
3、每次使用后,要进行清洗和消毒,以免传染和感染病毒;
4、应及时更换吸痰器的密封圈,避免使用过程中出现气泄漏的
情况;
5、尽量不要让痰液接触吸痰器,以免细菌感染,如果有,请及时用消毒液消毒;
6、使用吸痰器的患者,不能一次性大量吸痰,应分次吸,以免劳累患者;
7、有气管炎、肺炎等慢性疾病的患者,应定期检查,以便及时进行治疗。
吸痰器使用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吸痰器使用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吸痰器是一种用于清除呼吸道中痰液的医疗设备,适用于患有呼吸道疾病或者无法自行排痰的病人。
下面将介绍吸痰器的使用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使用吸痰器的步骤如下:1.准备工作:-保持室内清洁,使得操作环境干净卫生。
-洗手并戴上无菌的手套,避免引起感染。
-准备好吸痰器、痰杯、痰管、可视化管、备用垫等工具和材料。
2.给患者进行口腔护理:-给患者将要进行吸痰操作的鼻腔或口腔进行清洁,移除残留的食物、痰液等。
-用生理盐水进行口腔冲洗,有助于软化痰液,减轻患者的不适感。
3.调整吸痰器的参数:-将调节杆调到合适的吸力档位,不同患者需要的吸力大小可能有所不同,根据其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检查吸痰器的连接是否牢固,确保不会发生漏气现象。
4.插入吸痰管:-若患者的鼻腔可用,则选择鼻腔插管;若鼻腔不畅通或其他原因无法插入鼻腔,则选择口腔插管。
-协助患者找到最舒适的体位,一般为半坐位或正坐位,俯低头并将下巴稍微抬高有助于抬高患者舌头。
-对于鼻腔插管,将痰管从患者的鼻孔插入到喉部,如果有抵抗感可以停顿一下,然后继续插入直至到达预定深度。
对于口腔插管,插入过程类似,需要稍微侧着尖头,然后移到舌背上插入。
-插入过程中要保持缓慢且温和,避免对患者的不适造成过多刺激。
5.吸痰过程:-将痰管与吸痰器连接好,确保连接处密封良好,避免漏气。
-打开吸痰器的电源,调节好吸力档位。
-通过管道观察痰液的排出情况,同时观察患者的呼吸状况。
-应用吸痰器的吸力将痰液抽出,遵循医生的嘱咐和操作规范,以避免过度吸引引发肺部受损。
-适时清理痰杯,防止二次污染。
6.完成吸痰:-停止吸痰器的工作,关闭吸痰器电源。
-从患者的嘴巴或鼻腔缓慢拔出吸痰管,在此过程中需要给予患者适当的支持和协助。
-将使用过的吸痰管等器材进行消毒、清洁等处理。
吸痰器的使用注意事项如下:1.使用吸痰器进行呼吸道疾病治疗时,应选择与病人体质相适应的吸引器以避免因吸力过大造成病人不适。
简易吸痰器的操作流程之欧阳家百创编

简易吸痰器的操纵流程欧阳家百(2021.03.07)【目的】清除患者呼吸道排泄物,坚持呼吸道通畅。
【准备】1、护士: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
2、用物:吸痰盘(内有一次性吸痰包2个、一次性治疗碗、生理盐水、听诊器、手电筒、一次性压舌板(包纱布)。
需要时备开口器、舌钳。
)吸引装置一套3、评估:患者病情、痰液位置、粘稠度及能否配合操纵。
【操纵流程】1、携用物至床旁,治疗盘放于床头桌,吸引装置置于患者床头。
2、向患者或家属解释吸痰目的及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响,并取得患者及家属的配合。
3、协助患者头部偏向护士一侧,检查口腔、鼻腔粘膜,取下活动义齿。
4、装置吸引器,掀开负压开关,将吸引器负压调至0.040.06Mpa,试通畅,备用。
吸氧的患者加年夜氧流量。
5、掀开吸痰包,戴手套,铺治疗巾,连接吸痰管,试通畅。
6、吸痰:先吸口咽部,再吸口腔;吸双侧鼻咽部至鼻腔。
插管深度适宜,零压进、负压出,由深至浅左右旋转提出,每处吸引完毕后,均冲刷吸痰管;每处抽吸很多于3秒钟,冲刷吸痰管并别离,冲刷接头,拔出压脉带备用,关闭小开关。
昏迷患者使用压舌板帮忙患者张口。
7、擦净口鼻排泄物,检查口、鼻腔粘膜有无损伤。
(吸氧患者酌情调节氧流量)8、观察病情,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
9、整理用物,洗手,做记录。
【注意事项】1、依照无菌操纵原则,插管举措轻柔、敏捷。
2、吸痰前评估患者病情、痰液位置、粘稠度及能否配合操纵;根据动脉血气阐发结果、肺部听诊、胸片、病人咳嗽反响等判断是否需要吸痰及痰液潴留的部位。
听诊部位:双侧肺尖(锁骨上窝),双侧肺底(腋中线第八肋间)。
听诊顺序为:右上、左上、左下、右下。
3、吸痰指征:听诊双肺有痰鸣音、呼吸机的吸气峰压增加、患者血氧饱和度下降。
4、选择合适的吸痰管,成人一般10—12号。
小儿吸痰管5—8号,最年夜10号。
5、未行机械通气病人吸痰前后应给予高流量吸氧,行机械通气的病人吸痰时应将呼吸机调至吸痰模式。
吸痰时间每次不宜超出15秒,如痰液较多,需要屡次吸引,应间隔35分钟,患者耐受后再进行。
吸痰术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吸痰术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吸痰术是指用吸痰器将患者痰液从气管或支气管引出,以减轻病人呼吸困难和改善患者症状的一种护理技术。
吸痰术是医务人员常用的一项护理技术,它不仅可以减轻病人的呼吸困难,改善病人的症状,而且也有助于预防感染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一、操作流程1、前期准备:准备痰液吸痰器、布口罩、护士口罩,护士穿戴护手、口罩、防护服等个人防护用品;2、清痰:护士协助病人按照正确的姿势坐或卧在床上,观察病人体征,先用柔软的湿布擦拭患者口腔,使痰液更容易吸出,按照常规程序和步骤,操作吸痰器清痰;3、收痰:护士将口罩放在患者口腔前,吸痰器杆端放在患者回肠后,操作吸痰器把痰液从患者嗓子里吸出;4、结束处理:护士操作完吸痰术后,应立即把吸痰器杆端从患者嗓子里取出,将吸痰器及管路清洗干净,按照严格要求处理并丢弃;二、注意事项1、操作前,开始清痰时,应当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有利于护士根据患者当时的病情给患者采取正确的操作技术;2、穿戴防护用品,吸痰时一定要戴口罩,以防止病毒细菌被吸入;3、使用吸痰器时,一定要控制量,不能吸的过大,痰液太多也不安全,过大的量可能会引起病人恶心呕吐,可以先用湿布擦拭口腔,使痰液更容易被吸出;4、吸痰器操作完毕后,应当将吸痰器及管路彻底清洗干净,并采取严格的处理措施,以免细菌病毒污染;5、遵守吸痰的规范,以便减轻病人的症状,预防疾病的发生及感染的蔓延;三、吸痰术的综合应用1、辅助治疗:护士可以通过调整病人的呼吸量、改变气道的气流速度或者采用一些药物,来改善病人的症状;2、减轻病人的症状:吸痰术可以减轻病人的呼吸困难,减轻气喘,使病人呼吸更轻松,从而改善病人的症状;3、预防感染及其他并发症:特别是肺部疾病的患者,长期痰量多的病人,应该定期吸痰,以减少患者痰液的积聚,也有助于预防感染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吸痰术是一种护理技术,它不仅能减轻病人呼吸困难,改善病人症状,而且还有助于预防感染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电动吸痰器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之欧阳术创编

安岳县龙台镇中心卫生院
电动吸痰器简要操作流程及日常维护
吸痰器的注意事项:
1、调节负压前要检查管路,可用手指堵塞吸气口或折叠已连接的吸引软导管,开启吸引器,真空表上指针迅速上开至极限负压,防开吸引口,表针回到0.02MPA以下,说明管路连接正确。
2、吸痰时应边提边左右旋转吸痰管,并注意观察病人的呼吸,每次吸引时间为15S,连续吸痰时间不超过3MIN,负压不可过大。
3、关机前一定要先让负压降到0.02MPA以下。
4、开启储液瓶,必须是关机后,放掉负压,才可开启。
5、严禁在拆除溢流瓶装置和导向管的情况下使用吸引器。
吸痰机使用流程及注意事项

吸痰机使用流程及注意事项《吸痰机使用流程及注意事项》一、吸痰机使用流程1. 准备工作- 首先,就像大厨做菜前要准备好食材和厨具一样,我们使用吸痰机之前也要做好充足的准备。
要检查吸痰机的性能是否良好,各管道连接是否正确、紧密。
这就好比检查汽车的各个零部件是否正常工作,不然在“行驶”过程中就容易出问题。
电源是否连接正常,吸力调节是否灵活,这些都是我们要关注的小细节。
- 准备好合适的吸痰管,不同的患者可能需要不同型号的吸痰管,就像不同的锁需要不同的钥匙一样。
一般来说,成人和儿童的吸痰管粗细是有区别的。
还要准备好一个清洁的盛痰容器,这是痰液的“小牢房”,要确保它干净、无菌,并且放置在合适的位置。
- 操作人员要洗手,戴上口罩和手套,这就像是给我们的双手和面部穿上了“防护服”,防止病菌的传播。
2. 患者准备- 向患者解释吸痰的目的和过程,这就像给患者打一针“预防针”。
让患者放松心情,避免患者因为害怕而不配合。
就像小朋友害怕打针一样,如果不提前安抚,可能会哭闹挣扎,增加操作的难度。
- 调整患者的体位,一般采取侧卧或者仰卧头偏向一侧的姿势。
这就像给痰液找一个下坡路,方便痰液被吸出。
如果患者意识不清,还要防止误吸,这时候这个体位就更加重要了,就好比守门员守好球门,不让“敌人”(痰液)进入错误的“领地”(气管)。
3. 吸痰操作- 先将吸痰管插入合适的深度,对于成人一般插入深度为15 - 20厘米,儿童要根据年龄适当减少深度。
这就像钓鱼时要把鱼钩放到合适的深度才能钓到鱼一样。
插入吸痰管时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呼吸道黏膜。
如果用力过猛,就像莽撞的公牛闯进了瓷器店,会把呼吸道黏膜这个“瓷器”弄破的。
- 然后开启吸痰机的吸引装置,按照从深部向上提拉的方式吸痰,边吸边旋转吸痰管,这样可以更全面地吸净痰液。
吸引的时间不要过长,每次不超过15秒,就像短跑比赛,要速战速决。
因为长时间吸引可能会导致患者缺氧,就像长时间憋气一样难受。
- 如果痰液比较黏稠,可以在吸痰前向气道内注入少量的生理盐水,稀释痰液,这就像给干涸的河道注入一些水,让“船只”(痰液)更容易被“打捞”(吸出)出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吸痰器使用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欧阳家百(2021.03.07)
接通电源,检查吸痰器性能是否良好,吸引管是否通畅。
使病人面向操作者,头略后仰,昏迷病人可用开口器帮助张口,再将吸痰管插入口腔颊部、咽部。
若口腔吸痰有困难,可由鼻腔插管至咽部,当插入到适当位置后再接通电源,并使吸痰管左右旋转,缓慢上移,向上提出,将咽部及口、鼻分泌物逐段吸尽。
吸引过程中,应随时吸水冲洗汲痰管,以免痰液堵塞。
如痰液过深不易汲出,可借助吸痰管插入的机械刺激,使病人作有效咳嗽动作,待咳嗽停止后再吸。
吸痰完毕冲洗痰管,最后将下班接头插入床栏上盛有消毒液的瓶中。
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病人吸痰时,护士应洗手,最好应戴无菌手套,送管时,应中断负压,当达到一定深部时再进行负压吸引,并将吸痰管左右旋转,边吸,边上提。
当听到痰声后稍停数秒钟,以便吸净该处痰液。
在吸痰前后,应加大氧气流量或呼吸机吸入氧浓度1-2分钟,以提高病人的血氧浓度,防止缺氧。
痰液粘稠时,可反复用2%碳酸氢钠或生理盐水加糜蛋白酶5ml,在病人吸气时注入气道进行气道冲洗,以刺激病人咳嗽及稀化痰液。
待药物注入1-2分钟后,再给吸痰。
一次吸痰吸引管在气道内停留时间不超过10-15秒,停止给氧时间不超过20秒。
对有自主呼吸的病人,应在深呼吸5次后,生命体征恢复到原有水平时再进行第二次吸痰。
使用电动吸痰器吸痰时应注意以下方面:(1)吸痰管粗细应适宜,吸痰过程中动作应轻柔,不可来回刺激,负压吸引不可过大,成人一般为0.04MPa,过大可损伤气道黏膜,一次吸痰不超过15s。
(2)按摩喉结不可过重,以免损伤、压迫甲状软骨。
(3)高血压、脑出血病人一般不采用这种方法,因为刺激过大,易引起颅内压增高。
老年人血管脆性大,可能加重病情,使脑出血量增多,易发生脑疝。
(4)对深昏迷病人效果不佳。
2 方法:用一次性婴儿吸痰器法:胎儿头部娩出后,迅速用左手从鼻根向下挤压口鼻,清除口鼻内的粘液及羊水.婴儿娩出后,立即将婴儿仰头平卧,将吸痰器轻轻插入婴儿气管内、食管内、胃内,一边吸引一边将吸痰管慢慢往上拉,由下至上,将气管、食管、胃、咽腔、口腔的羊水及分泌物吸干净.可如此反复吸引2~3次,直到婴儿哭声响亮,无痰鸣音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