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动物行为学

合集下载

动物行为学期末复习重点知识点总结

动物行为学期末复习重点知识点总结

动物行为学期末复习重点知识点总结1. 动物行为学的定义动物行为学是研究动物在特定环境下的行为模式和反应的科学,涉及动物的生理、神经、遗传和环境等因素。

2. 动物行为分类- 个体行为:指个体动物的行为,如觅食、休息、求偶等。

- 社会行为:指动物之间的互动行为,如领地争夺、群体活动等。

3. 动物行为的调节因素- 生理因素:包括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等对行为的调节。

- 遗传因素:动物行为往往受遗传因素影响,如基因控制的行为特征。

- 环境因素:包括物理环境和生态环境等对行为的影响。

4. 动物行为的导向机制- 生物钟:动物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行为模式,受生物钟调节。

- 外界刺激:动物对外界刺激的反应会导致特定行为的产生。

- 内部动机:动物的内部需求和欲望会影响其行为的表现。

5. 动物行为的进化意义- 适应环境:动物通过行为的调整来适应环境的变化和生存需求。

- 繁殖策略:动物的行为可以影响其繁殖策略和遗传基因的传递。

- 群体生存:动物的社会行为有助于群体的生存和繁衍。

6. 动物行为的实验研究方法- 观察法:观察动物行为的特点和表现,进行定性和定量的研究。

- 实验法:通过设定实验条件和变量,探究动物行为的原因和规律。

- 模拟法:利用模型和计算机模拟等方法模拟动物行为过程。

7. 动物行为的应用领域- 畜牧养殖:通过研究动物行为,提高畜禽养殖的技术和效益。

- 动物保护:了解动物行为,制定保护策略和措施,保护濒危动物的生存环境。

- 人类行为研究:通过比较研究,探究人类与动物行为的相似与否,深化对人类行为的认识。

以上是动物行为学的一些重点知识点总结,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动物行为学

动物行为学

动物行为学引言动物行为学是一门研究动物行为的科学,它涉及观察、描述和解释动物的各种行为模式。

这门学科不仅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动物世界,而且对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动物福利以及人类与动物的互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动物行为的分类本能行为本能行为是动物天生的行为模式,这些行为不需要通过学习就可以表现出来。

例如,鸟类的筑巢、蜘蛛的织网等。

学习行为与本能行为相对的是学习行为,这类行为是动物在生活过程中通过经验获得的。

学习行为包括条件反射、习惯形成和模仿等。

动物行为的影响因素遗传因素动物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遗传的影响。

基因决定了动物的一些基本行为模式。

环境因素环境对动物行为的影响同样重要。

食物的可用性、栖息地的条件、气候的变化等都会影响动物的行为。

社会因素在群居动物中,社会结构和社会互动对个体行为有显著影响。

例如,狼群中的等级制度会影响每只狼的行为。

动物行为的适应性动物行为通常是对环境的适应。

例如,北极狐的白色皮毛有助于它在雪地中隐蔽,而斑马的条纹可能有助于迷惑捕食者。

动物行为的研究方法观察法研究者直接观察动物在自然环境中的行为,记录下各种行为的发生频率、持续时间和顺序。

实验法在控制条件下对动物进行实验,以确定特定变量对行为的影响。

例如,通过改变食物的位置来研究动物的空间记忆能力。

比较法通过比较不同物种或同一物种内不同个体的行为差异,来探究行为的进化和功能。

动物行为学的应用生物多样性保护了解动物的行为模式有助于制定有效的保护策略,比如确定迁徙路线和繁殖季节。

动物福利通过研究动物的行为需求,可以改善动物园和养殖场的动物福利条件。

人与动物的关系动物行为学还有助于我们理解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促进更加和谐的共存方式。

结语动物行为学是一个多方面交叉的学科领域,它不仅增进了我们对动物世界的认识,还为人类社会带来了实际的利益。

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期待未来能有更多的发现和应用。

1 动物行为学(全)

1 动物行为学(全)
15化雄雌舞虻a向雌求偶同意交配b捕捉蚊送雌接受交配c在蚊上包裹丝接受交配d在蚊上包更多丝接受交配缝蝇e送空丝球接受交配2鸭求偶信号种名求偶信号翘鼻麻鸭用力梳理翼上的羽干绿头鸭举翅露鲜羽用喙梳理绿翅鸭对翅上鲜羽稍作整理鸳鸯象征性碰一下一长羽3影响性行为进化因素1性选择2季节变化3迁徙4群体结构4通讯系统的进化1通讯信号的起源
• 4 通讯系统的进化
• 1)通讯信号的起源:

某些偶然的动作和反应,对其它动物

传递信息的作用

解释:狗进攻前张口呲牙,其他动物跑

开。跑利于反应者,呲牙利于

发起者。

实例:蜜蜂采食信号的起源
阶段
食源方向信息
距离信息
•a •
发现高质量食物、回 巢表现烦躁不安
领路
b 兴奋活动、引路
领路
c 舞蹈、引路
• (2)实例:阿拉伯狒狒
• 2 利他行为的进化
• 问题提出:利他行为不能用达尔文的理论解释。
• 1)亲缘选择
• (1)概念:基因是自然选择的基本单位

之一,有亲缘关系成员所起

的作用即为自然选择作用。
• (2)解释:利他行为基因的成功,不取决对

个体带来好处而取决利他基因在基

因库中的频率增加
• (3) 亲缘系数 : r =∑(0.5)└
• 1 动态过程
• 2 对环境的反应、进化过程、自然选择结果
• 3运动器官、神经、感官、内分泌系统的参与
• 四:行为的近期原因和终极原因
• 1 近期原因

动物怎样去进行某种活动。

大雁:春天: 南→北
• 2 终极原因:

《动物行为学》PPT课件

《动物行为学》PPT课件
小飞守角制作
★ 进化为何会形成这种行为?适应意义何在? 问题1:为何要将蛋壳移走? 解释:蛋壳内面白色 — 易暴露目标; 问题2:为何1小时后才运走蛋壳? 解释:幼鸥面临两种危险 ◆ 蛋壳留在巢中,目标易被乌鸦发现; ◆ 刚孵出的幼雏 — 全身湿软— 会被邻 近的其他海鸥吞食
小飞守角制作
结果:“两害相权,选其轻” ◆ 危险比较:前者<后者
— 自由组合定律 人类行为遗传学 — 研究难度更大 同卵孪生: 行为、个性:相似性;
证明:行为有遗传基础; 很难完全摆脱环境影响;
小飞守角制作
3、行为的基因控制:大多数为多基因支配 4、基因对行为的影响 ⑴直接影响:上面所举的实例; ⑵间接影响:基因 → 感官敏感性、中枢神经系
统功能(学习记忆)、激素(分泌、反应阈 值)、形态、生理特征 → 动物行为。
小飞守角制作
大鼠迷宫实验 说明: 学习能力有高低;
学习能力有遗传(基因)基础; 后天学习很重要
遗传基础 — 智商; 努力学习才能成才
小飞守角制作
三、行为的遗传
1、行为是遗传的
2、 行为在杂种中的遗传
(1) 两个亲本都具有的行为的遗传 杂种后代的行为 — 介于两亲本之间 家鸡啼鸣:颈部上昂,头部向下; 野鸡啼鸣:颈部、头均上昂; 杂种后代:介于两者之间,头略上昂
建立经验和记忆能力越强; 学习行为越多、复杂; 哺乳类:逐渐脱离天赋的、定型的行为; 人类:主要是学习、利用经验的行为; 完全从刺激决定的行为中解放出来
小飞守角制作
六、鸟类学歌
鸟鸣的意义 宣扬性成熟、求偶; 宣扬对领地的拥有;
鸟鸣的遗传基础 — 雌、雄不同 雄鸟歌声 — 求爱、雌鸟从不唱歌; 雌、雄遗传基础不同 → 脑的发育也不同;

动物的行为学

动物的行为学

动物的行为学动物行为学是研究动物行为的科学,它涵盖了动物在生存、繁殖、社交以及适应环境等方面的行为表现。

通过观察、研究和解释动物行为,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动物与环境的关系,揭示动物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组织。

一、动物行为的分类动物行为可以分为两大类:固有行为和学习行为。

1. 固有行为固有行为是与生俱来的行为,它们不需要学习或经验的积累。

这些行为是基于动物的遗传信息,使动物能够适应和生存于特定环境中。

例如,鸟类的迁徙、螃蟹的挖洞、猫类的猎食行为等都属于固有行为。

2. 学习行为学习行为是通过经验和环境的作用而形成的行为。

动物通过观察、试错和记忆来获取知识和技能。

学习行为可以分为几种类型:习得行为、条件反射和社会学习。

二、动物行为的功能动物的行为具有多种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生存行为生存行为是指动物为了保护生命和适应环境而展示的行为。

例如,避开敌害、寻找食物和建立巢穴等都是为了确保动物的生存。

2. 繁殖行为繁殖行为是为了确保物种延续而进行的行为。

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繁殖方式,包括求偶、交配、孵化和哺乳等。

3. 社交行为社交行为是动物在群体中交流和互动的行为。

通过社交行为,动物可以建立社会地位、维系群体关系和传递信息。

例如,蜜蜂的舞蹈语言、猴子的社交排名和狗的嗅觉交流等都是社交行为的表现。

4. 适应行为适应行为是动物对环境变化做出的相应行为。

动物通过对环境的观察和学习,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

例如,动物在极寒地区的毛发变厚,以增加保暖性,这是适应环境的表现。

三、动物行为的研究方法动物行为的研究需要使用各种方法和技术,以获得对动物行为的全面理解。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研究方法:1. 观察法通过直接观察动物的行为,记录行为表现和模式,以推断动物的行为习性和特点。

观察法可以进行长时间的观察,并得到客观可靠的数据。

2. 实验法实验法通过人为控制和操纵环境因素,以观察动物对于特定刺激和情境的反应。

这种方法可以精确地控制变量,并研究动物对刺激的感知和认知过程。

动物行为动物行为学

动物行为动物行为学

动物行为动物行为学动物行为学动物行为学是研究动物在不同环境中的行为及其原因的科学领域。

通过观察和实验,动物行为学家试图了解动物的行为模式、社会结构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进而探讨动物行为背后的内在机制。

本文将介绍动物行为学的相关概念和研究方法,并探讨几个典型的动物行为案例。

一、动物行为学概述动物行为学是以动物行为为研究对象的科学领域,它涉及动物在各种语境下的各种行为,包括觅食、求偶、育儿等。

人们饲养和观察动物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但动物行为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直到19世纪末才得以确立。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动物行为学研究手段也得到了很大的突破,从简单的观察和描述,逐渐演变为结合实验和生理学方法的研究。

二、动物行为学的研究方法1. 观察法:观察法是最基础也是最常用的研究方法之一。

动物行为学家通过观察动物在自然环境或人工环境中的行为来获取研究数据。

观察法能够提供大量真实直观的行为数据,但也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和可操作性的限制。

2. 实验法:实验法是通过对动物进行人工控制实验来研究其行为。

实验法使得研究者能够在受控条件下观察和测量动物的行为反应,进一步分析行为背后的原因和机制。

例如,通过在不同温度下观察小白鼠的行为,可以了解其对温度的适应能力。

3. 生理学方法:生理学方法是通过测量和分析动物体内的生理指标,探讨其与行为之间的关系。

比如,通过测量动物的激素水平和行为反应,可以研究动物的求偶行为和繁殖行为之间的联系。

三、典型的动物行为案例1. 迁徙行为:迁徙是一种长途跋涉的行为,许多动物都具有这种行为特征。

迁徙行为涉及到动物对季节变化和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对资源的有效利用。

例如,候鸟在冬季迁徙到南方寻找更适宜的温暖环境和丰富的食物资源。

2. 社会行为:许多动物都以社会群体的形式生活,它们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社会行为和社会结构。

例如,蚂蚁和蜜蜂具有明确的社会分工和合作行为,每个个体扮演不同的角色,共同完成整个群体的任务。

动物行为学PPT课件

动物行为学PPT课件
动物体的活动或运动适应环境中自然因素的变化而发 生有节律性的变动,称之为节律性行为。
(1)昼夜节律:动物的活动和生理机能与地球的昼夜 相联系,出现大约每隔24小时重复进行的现象,称为 昼夜节律。根据昼夜活动的特性,可以分为四类:白 天活动的,称昼行性,如多数鸟类。昆虫、一部分哺 乳类;黄昏或晨曦活动的,称晨昏性,如夜鹰;黑夜 活动的,称夜行性,如猫头鹰;不规则活动的,称无 节律性,如多数土壤动物。
(2)月运节律:很多海洋生物的活动是与潮水的涨退 相联系的,称之为潮汐节律或月运节律。潮汐产生的 条件是由月、日位移的引力而造成的。蛤蜊、藤壶等, 涨潮时在水下觅食;蟹类涨潮时躲藏在洞穴内,当潮 水退落时爬出洞穴,在海滩上捕食。
(3)季节节律:地球表面所接受的太阳辐射的时 数发生季节变化,这种昼夜长短的变化影响着许多 动物的活动。生活在温带地区的动物表现出典型的 季节性活动周期。如大多数动物都有一定的繁殖季 节,通常在春季繁殖;许多在冬季来临之前迁往南 方温 暖地区越冬。在热带草原地区,在一年中有
动物高等 → 运动物质基础发达 → 行为复杂
一、动物行为的产生基础
(1)遗传基础 行为具有遗传基础,我们可以通过研究
行为差异的遗传基础,并利用标准的遗 传学方法来确定差异的基因定位。
(2)生理基础
一般认为动物行为产生的生理基础与神经 系统、感觉器官、运动器官和激素有关。动物 的行为必须要有神经系统、感觉器官的参与。 外界的刺激被感受器感受,需要神经把信息传 入到中枢系统。通过协调,体内各种组织器官 活动才能达到一致,从而控制动物的行为。许 多行为也受激素的调控,特别是那些变化缓慢 的生理活动和行为。
3、影响行为动机的因素
①外部因素:如正在求偶的野鸡,当敌害突然 出现时,它们能放弃求偶逃避敌害。

《动物行为学》笔记

《动物行为学》笔记

《动物行为学》笔记动物行为学是一门研究动物行为的科学,旨在将观察和实验技术运用到动物行为的分析和解释中。

动物行为学是一门多领域的学科,融合了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以及生态学等诸多学科的理论框架,作为解释动物行为既有遗传与环境作用的学问体系。

动物行为学研究的重点是研究动物对环境因素的反应以及动物之间的互动过程,以及动物行为随整个生命周期的演变。

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学习和记忆(包括视觉、触觉和气味),激素(性激素等有关生殖行为),抑制(例如抵制行为),调节(保持内部机能的平衡),对抗(对付会对动物带来威胁的情况),攻击,沟通等等。

强调的重点是理解动物行为中的内部反馈机制以及外部环境因素,以便更准确地解释动物行为。

在动物行为学中,许多技术和研究方法是用来指导研究者对动物行为的观察和描述的。

最常见的研究方法是采用基于统计的实验设计。

实验设计的主要特点是比较,用于比较某种行为的存在和不存在的两组样本之间的差异,从而获得可信的科学结论。

此外,还可以通过其他实验设计的方法,例如双重刺激实验,可以看到动物行为的后果;也可以通过一个实验,来检验组态表达基因对特定行为造成的影响。

实验设计不仅仅提供了动物行为的描述,也有助于探究动物行为的机理,从而给出更有意义的解释。

此外,研究者也可以通过使用临界技术的方法,比如单重刺激实验,和非实验性的技术,比如行为观察,根据动物行为的日常变化,来测量动物行为对环境因素和种群间压力的反应以及采取什么措施来适应这些环境要求。

总而言之,动物行为学是一门当今正非常流行的科学,它深入探究了动物行为中涉及的各种行为因素,以及动物如何运用行为来适应环境的变化。

因此,动物行为学研究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动物的行为特征,从而增强对保育工作的重视,为自然环境的保护做出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雄羚羊屹立在山颠
——炫耀行为
• 总之,行为是动物在个体层次上对外界环
境变化和内在生理的变化所作出的整体性 反应,并具有一定的生物学意义。
• 或者说是动物所作的有利于眼前自身存活
和未来基因存活的任何事情。
• 动物的行为也和动物的形态和生理一样,
不仅同时受到遗传和环境两方面的影响,
而且也是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通过自然选
新的契机
• 行为生态学的深入研究,必将推动其
他学科的发展
六、描述行为学和实验行为学
1.描述行为学
行 为 学 分 析
观察动物的行为
因果关系
解释动物的行为 生态功能 个体发生 遗传进化
• 对动物行为进行科学研究的起点和基础是正确而又详
细地收集和整理所研究动物的各种行为类型(即行为
谱研究,有时被理解为行为形态学)
• 17、18世纪,研究动物行为的人更多了,开始了比
较不同物种行为的研究和行为的理论探讨。
-如德国人约翰(Johunn Pernaller)研究了不同鸟的
行为差异,涉及取食地、社会行为、筑巢、领地、
季节性羽毛色彩变化、迁徙、鸣叫和育雏等方面。
-法国的勒雷(Chorles George Lereg)对狼、狐的捕
• 全世界共有八条候鸟迁徙路线。 • 欧洲和亚洲有五条。从东到西分别为:
东亚- 澳大利西亚 中亚洲- 印度 西亚洲- 非洲 地中海- 黑海 东大西洋
•美洲有三条迁徙路线。分别为:
大西洋 密西西比
太平洋
• 东亚候鸟迁徙路线经过我国的一共有五条,
其中有三条候鸟迁徙路线经过广东。这三 条线路分别是:
①从日本、台湾海峡、福建,进入广东 海边到菲律宾; ②另外两条则来自西伯利亚,一条沿海 岸线从北京、大连、江浙、福建至广东; ③另一条则从外蒙古、内蒙古到北京、 黄河、长江、珠江达到广东。
“畜不进圈狗狂叫冬眠蛇出 老鼠闹。鸭不下水鸡上树, 蜜蜂飞迁鱼上跳。鹦鹉撞笼 鸽惊飞,狮虎哀吼狼悲嚎”
地震前的地热变化能被穴居动 物敏锐地感受到。蛇的细胞对 “热”极为敏感。
家禽和鸟类能感受到微弱的机 械振动。猪、牛、鸡、飞鸟等 动物的腿部、趾部和腹部肠系 膜等部位.分布着大量对机械 振动非常敏感的环层小体,剧 烈地震频繁的轻微振动,能被 它们及时感知。
动物行为学
Animal Ethology
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授 课: 徐德全
副教授、博士
联系方式:
87284285(办)
动物科技学院
二. 为什么要研究动物的行为 三. 行为研究的起源 四. 动物行为研究的现状 五. 行为学的前景
为是人类了解动物进化的途径
• 行为与动物的意识和心理密切相关,行为
是意识和心理的外部表现
• 研究动物的行为也有利于促进仿生学、生理
学、心理学、遗传学、进化论、分类学和生 态学的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理论意义
• 全世界正出现一个研究动物行为的热潮
三、行为研究的起源
• 人类从诞生那一天起,就对动物的行
择形成的,因而同样具有种的特异性。
• 有时,两个在形态上难以区分的物种,
却可以通过不同的行为型加以识别
• 行为型也常常是近缘物种的种间隔离和
种间辨识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为什么要研究动物行为
• 人类始终都和自然界的动物处于激烈竞争
和密切依存的关系之中
早期人类的生活与大型狩猎动物密切联系在一起 昆虫和啮齿动物对现代人类的生存更加重要
对兽医工作者诊断疾病的重要性
• 诊断反常现象 • 检查和治疗动物 • 向群众解释动物的行为以及治疗动物
行为的反常现象
• 有助于把有关的疾病减少到最小程度
对动物科技工作者的重要意义
• 繁殖和饲养牲畜 • 提高生产率
• 对行为遗传力的估计 • 在生产管理中取得最令人满意的进展
• 行为是动物适应生态环境的方式,动物行
物的行为进行了详细研究,写出了《原生动物的行为》
-柏林的海因罗特(Oskar Heinorth)在1871年至1945
年间,详尽研究了多种鸭、鹅,比较了它们的运动
方式、解剖学特征、社会行为、鸣叫及繁殖行为,
并且发现了灰雁从孵卵箱中孵出后的印记行为。他
独自阐述的同源性学说,现在还被许多人认为是行
为学真正诞生的标志之一。 -动物学家罗曼内斯(H.S Reimarus)发展了达尔文 的思想,并正式建立了比较行为学这一学科,为现 代的行为生物学奠定了基础。
居民包括上万年来几乎与外
界隔绝的6个古老部落,这些
部落是蒙古或非洲人种,以 原始的采集渔猎为生,甚至
还用树皮树叶遮蔽身体。
印度海岸巡逻队出动了直升 机调查这些原始部落的受灾 情况。然而,他们发现这场 灾难似乎没有给这些原始居 民带来重大人员伤亡。 可能是千百年来积累的对于 风、海洋和鸟类运动的认识, 让散布在安达曼-尼科巴群 岛的5个当地原始部落在海啸 后幸存。
模拟行为。现代行为学中许多术语,如Behaviour
(行为)、Animod Behaviour(动物行为),都首次
出现在他的论著中。
• 20世纪是动物行为学迅速发展和真正延伸的世纪。
-霍布豪斯(Hobhouse)在1901年发现了猴及其它动 物能使用一定的工具(棍、箱子)得到食物。 - 1906年,动物学家詹宁斯(H.S.Jennings)对原生动 一书,这是第一本专门论述动物行为的著作。
• 20世纪60年代以来,行为研究主要沿着
两个主要方向发展: -行为终极的进化生态原因(ultimate cause) -行为直接的神经生理原因( proximate cause )
• 近年来,动物行为学的研究获得了蓬勃的发
展,主要是把动物行为与生命科学中许多其
它的分支学科相互渗透在一起,形成了许多
“蚂蚁迁居,天将雨;
蚂蚁忙碌,天气将变;
蚂蚁垒窝,要涨大水;
蚂蚁筑防道,准有大雨到”
• 在文明时代的早期,古埃及人开始尝试
人工孵卵。
• 古希腊的亚里斯多德(384~322BC)
开始了观察、描述动物行为的新纪元。
在他的论著中,记录了540种动物的生
活史和行为,对后人关于生命的认识方
面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狼吞虎咽 老马识途 狡兔三窟 虎视眈眈
摇尾乞怜
• 对动物行为的研究除了对动物行为的好奇,更
重要的是生产实践的需要
-在旧石器时代的早期,人类的文明处于狩猎文明阶段
-斯洛伐克的一个峡谷中人们发现了上百头猛犸象的遗骸
-法国的一个悬崖下堆积了上千具旧石器时代的马的遗骨
-中国古代的人们在狩猎过程中积累了丰富 的经验,留下了许多谚语
• 同时计算机的应用则大大加快了研究数据的处理速度 • 行为学家总是把一种动物的行为同其他动物的行为进
1
1
1
1
黑光灯诱蛾
• 飞蛾类是鱼类的高级活饵料。 • 波长为0.33-0.4微米产紫外光对鱼类无害,但对蛾虫而
言,具有较强的趋向性。而黑光灯所发出的紫光和紫 外光,一般波长为0.33微米。
• 对肉食性或杂食性偏肉食性的鲤鱼、鲫鱼、鲂、罗非
鱼、甲鱼、黄鳝、牛蛙等增产效果尤为明显,可使产 量增加10%-15%,降低饲料成本10%以上。
• 另一方面,诱杀了附近农田的害虫,有助于农业丰收
• 有益动物的利用
• 珍稀濒危动物的保护
• 《华西都市报》 2008年5月10日报道,四川绵
竹市西南镇檀木村出现大规模蟾蜍迁徙,数十 万蟾蜍走上马路。绵竹离汶川仅几十公里
• 2008年5月4日,江苏江都市武坚镇新楼村约数
百万只蟾蜍在该村刘垛闸附近集会。5月9日, 江苏泰州市市区的东风大桥上突然出现数万只 小蟾蜍迁徙。5月11日,江苏常熟古里镇珠泾 苑数万小蟾蜍迁徙。
为有所了解
-应当有相当丰富的关于周围的捕食者和猎 物行为的知识 -也必须具备对自己同伴的行为的充分了解
-随着动物家养的开始,人类也需要了解动 物的生活周期和行为
• 早期猿人是动物狩猎者和食肉者 ——捕猎
动物 -古人类学家L. S. K. Leakey在坦桑尼亚通 过对早期人类遗址的研究,曾提出并验证 了一种基于动物行为的早期人类狩猎策略
-人类社会进入农业文明以后,牧业生产也需要人
们掌握家畜的行为规律。 -许多预报天气的民谚以动物行为为基础,如: “蜘蛛添丝天放晴” “鸡回笼早,天气晴好;
鸡回笼迟,大雨将至”
“燕雀高飞晴天告,低飞雨天到”
“蜻蜓低飞,逃雨来不及; 蜻蜓低飞,不是风就是雨”
“蛤蟆哇哇叫,大雨就来到”
“蚯蚓拦路,不满三天雨就到”
新的研究领域,从不同的角度进一步完整、
系统地阐述动物行为的原因、机制、发生或 发育、进化与适应功能等问题。
• 1967年,benzer第一个通过人工诱导和选择的方
法得到了果蝇的行为突变体,从而为行为遗传学
的研究开辟了道路。从此以后,行为突变体的研
究很快在果蝇、线虫、草履虫、细菌及其他生物
的研究中大量开展起来。
• 地震前5分钟,东湖鸟语林数十只孔雀集体鸣叫;
本应在草地上等待喂食的100多只红嘴鸥,围绕 着中心柱乱飞;笼中的小型鹦鹉不时跳上跳下, 显得烦躁不安;孵化室内刚孵出的鸳鸯和珍珠 鸡,也在笼内乱蹿。
• 动物园鹤岛10余只灰鹤、丹顶鹤无故昂头大叫
不止。一只杂交鹤“灰丹”,竟飞到1公里外的 天鹅湖岛鸣叫。下午2时许,斑马馆成群的斑马 集中在外活动,不时用头撞铁门,好像要出逃。 每天都要午睡的20余只狮子和老虎,地震前全 无睡意,不停地走来走去。
• 现代动物行为学有3个来源:
-医学解剖和生理研究
-生物进化研究 -心理学研究
四、动物行为研究的现状
• 20世纪50年代,Tinbergen提出了4个著名的
关于动物行为研究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