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综合训练题
(完整word版)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练习题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练习题出题人:营口一高中崔利波一、选择题(共24分)太阳源源不断地向外辐射能量,虽然到达地球的能量只占22亿分之一,但对地球的影响却是巨大的。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
1.有关太阳辐射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叙述不正确的是()A.太阳辐射能来自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B.“万物生长靠太阳”C.不同纬度地区有不同的植被带D.中纬度地区夏季午后的暴雨答案:A解析:考查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及其对地理环境形成变化的影响。
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太阳辐射提供光、热资源,促进万物生长;太阳辐射在不同纬度的分布,使不同纬度有不同的植被类型;太阳辐射能为地球上的水循环、大气运动提供动力,夏季午后,太阳辐射较强,气温高,水汽蒸发、蒸腾量大,水汽上升遇冷凝结形成暴雨。
2.下列人类活动中,所利用的能源最终不是来自太阳辐射能的是()A.石油B.煤C. 风能D.地热答案:D解析:考查太阳辐射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赛车用的石油和煤球炉中的煤是古代生物固定的太阳能;地热来源于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的衰变,不是来自太阳能。
3.日全食时,不能看到的太阳大气层及其太阳活动是()A.色球、耀斑B.日冕、耀斑C.光球、黑子D.日冕、太阳风答案:C解析:地球携其卫星不停地绕日旋转着,当日、地、月三星运转到同一直线上且月球居日、地之间时,太阳射向地球的某个部分光线会被月球遮挡,致使地球上相应地区的人无法看见太阳的光球层,即日全食。
黑子出现在光球层,耀斑出现在色球层,色球以外称为日冕层。
4.耀斑的出现与黑子的多少呈()A.正相关B.负相关C.不相关D.11年的周期答案:A解析:耀斑的出现与黑子的多少呈正相关,它总是以瞬时爆发为主要特征。
在德国和日本,厂房和大楼屋顶的黑色“硅板”随处可见,这就是太阳能屋顶。
白天,“屋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把富余的电能送入电网。
我国有关专家指出:上海没有油田和煤矿,但有两亿平方米的屋顶,不能浪费了屋顶上这片免费的阳光。
高中地理《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练习题含答案

高中地理《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练习题含答案下图为一段时间内太阳黑子数与我国江淮地区梅雨强度的相关系数分布图。
读图,回答1~2题。
1.太阳黑子数与梅雨强度()A.正相关最大值出现在图中东北部B.在安徽省的大部分地区呈负相关C.在图中西北部的相关性最小D.在湖北省的东南部呈正相关2.太阳黑子数达最大值时()A.江淮地区梅雨强度增大B.通信卫星信号易受干扰C.漠河地区出现极昼现象D.耀斑爆发强度减弱[2023·广东梅州模拟]我国最早以冬至日底层住宅不少于1小时的日照为标准对住宅建筑间距进行了规范,但有些地区达到要求难度较大,后来修订使用了冬至日和大寒日(1月20日前后)两级标准,部分城市也改成了以大寒日为标准规划住宅间距。
也有学者提出可结合不同地区住宅的垂直墙面获得的太阳辐射量作为住宅规划的参考依据。
下表为我国部分城市大寒日南墙面2小时内获得的太阳直接辐射的最大值统计表。
据此回答3~5题。
3.关于我国一些地区住宅区规划改用大寒日为标准的说法正确的是()A.加大了住宅区楼房间距B.提高了土地利用率C.较适用于低纬度地区D.降低了住宅建筑密度4.表中广州到哈尔滨大寒日南墙面获得的太阳直接辐射量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太阳高度B.云量C.日照时间D.地形5.表中拉萨大寒日南墙面获得的太阳直接辐射量最高的主要原因是()A.天气晴朗B.太阳高度大C.大气透明度高D.墙体颜色深[2023·天津月考]读下面大别山山麓与山顶太阳辐射强度及其垂直变化率折线图,完成6~7题。
6.有关该地太阳辐射强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山麓太阳辐射强度始终大于山顶B.山顶太阳辐射强度始终大于山麓C.1~8月山麓太阳辐射强度一直增大D.9~12月山顶太阳辐射强度一直减少7.该地太阳辐射强度最大的月份不是6月而是8月,主要原因可能是8月()A.日照时间少B.纬度低C.晴天多D.阴雨天多参考答案:1.A本题考查太阳活动的影响。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练习题(含答案和解释)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练习题(含答案和解释)第一第二节一、单项选择题1.2010年12月22日14时50分,“嫦娥二号”遭遇首次月食。
月食发生时,对卫星最大的影响是( ) A.迫使卫星变轨运行B.使卫星成为太空垃圾.使卫星上的太阳能帆板不能发电,卫星表面温度降低D.使卫星停止运动答案解析月食发生时,卫星上的太阳能帆板不能接收太阳辐射,就不能产生电能;同时使卫星表面温度降低。
2.下列能中,其成因与太阳辐射无关的是( )A.化石燃料B.潮汐能.风能D.生物能答案 B解析潮汐能是一种势能与动能结合能,它的产生虽然与太阳有关,但不是太阳辐射的结果,是天体引潮力作用的结果。
3.当太阳风暴到达地球时,地球上可降低太阳活动对其影响的保护层是( )A.水圈B.生物圈.岩石圈D.地球磁场答案 D解析地球磁场可使太阳风暴中的带电粒子发生偏转,可减轻对地球的影响。
2012年11月14日,壮观的日全食美景在澳大利亚昆士兰东北部地区上演,这是该地1 300年首次。
下图为“日全食景观图”,据此完成4~6题。
4.图中太阳被遮挡的部分与外围发亮的部分可能是太阳的( )A.都是光球层B.都是色球层.都是日冕层D.光球层与色球层5.发生在图中太阳被遮挡部分的太阳活动有( )A.黑子B.耀斑.太阳风D.黑子、耀斑6.图中外围发亮的太阳大气层活跃时,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A.曾母暗沙夜空的美丽极光B.风调雨顺,农业增产.磁针指向失准D.流星现象多发答案 4.D 5.A 6.解析日全食时,太阳的光球层被月球遮挡,色球层及日冕层可见。
黑子发生在光球层。
耀斑发生在色球层。
太阳风发生在日冕层。
太阳活动活跃时,其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会扰乱地球磁场,导致罗盘指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流星现象与太阳活动无关。
极光发生在较高纬度,曾母暗沙在赤道附近,极难见到极光。
太阳活动活跃时,往往自然灾害多发。
(2014•青岛高一质检)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观测到了一颗距离太阳系不远的红矮星(恒星)的耀斑爆发,它释放的能量相当于数千次太阳耀斑释放能量的总和,会吹散行星的大气层。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同步精选对点训练: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综合训练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同步精选对点训练: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综合训练1.有关太阳辐射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太阳辐射是一种电磁波B.太阳辐射来源于其外部的核裂变反响C.太阳辐射是地球上大气、水、生物和地震活动的主要动力D.我国西北地域太阳辐射能最丰厚2.以下动力不是由太阳能转化而成的是()A.沼气B.煤炭C.石油D.核能3.读〝我国太阳年辐射总量散布图〞,有关太阳能资源的开发应用,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中国青藏高原是世界上太阳能最丰厚的地域B.应用太阳能发电是西藏主要的动力应用方式C.应用太阳能发电,延续性好,投资少,收益大D.太阳能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动力4.关于太阳活动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活动周期为10年B.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可以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C.在黑子数目最多的时期和中央,耀斑等其他方式的太阳活动就很少出现D.太阳大气层从里到外分为光球、色球、日冕三局部,黑子和耀斑都出如今光球层5.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是()A.太阳风、黑子B.黑子、日珥C.耀斑、日珥D.耀斑、黑子太阳能路灯:依托太阳能任务,只需有太阳光照射的中央,太阳能路灯就能任务。
因其不污染环境,而被称为绿色环保产品。
据此回答以下各题。
6.以下城市推行太阳能路灯自然条件最差的是()A.银川B.拉萨C.成都D.呼和浩特7.以下关于太阳辐射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太阳辐射能量来自于太阳外表的核聚变反响B.太阳辐射是长波辐射C.太阳辐射能量来自于太阳外部的核聚变反响D.太阳辐射强的中央气温一定比拟高树木年轮是气候变化的历史证据。
读〝某地树木年轮表示图〞,回答以下各题。
8.图中反映了该地近百年气候的变化,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冰冷—暖和—冰冷交替变化B.暖和—冰冷—暖和交替变化C.暖干—暖湿—暖干交替变化D.湿冷—干冷—湿冷交替变化9.在M时期,该地最能够出现的自然现象是()A.雪线上升B.暖冬频繁C.海平面下降D.河流水患终年发作2021年3月来自中国陆地局的音讯称:近年来我国沿海海平面变化总体呈动摇上升趋向,1980年至2021年海平面上升速率为每年3.0 mm,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高考地理复习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专项练习(带答案)

高考地理复习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专项练习(带答案)地球绕自转轴自西向东的转动,从北极点上空看呈逆时针旋转,以下是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专项练习,请大家认真练习。
一、选择题。
(每小题4分,共60分)(南京模拟)读天体系统的不同级别划分示意图,回答1~2题。
1.仙女座河外星系的级别与______图所示天体系统级别相同()A.AB.BC.CD.D2.D系统中的中心天体与太阳系其他行星相比独特而优越的条件是()A.安全的宇宙环境B.地球表面存在大气层C.具有适宜的温度D.具有水体存在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嫦娥二号卫星在我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并获得了圆满成功。
嫦娥二号卫星上搭载的CCD相机的分辨率将更高,其它探测设备也有所改进,所探测到的有关月球的数据更加翔实,嫦娥二号卫星是嫦娥一号卫星的姐妹星,由长三丙火箭发射。
嫦娥二号卫星的发射为我国建国六十一周年献了一份厚礼。
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太阳电池板的运行轨道属于()A.恒星轨道B.彗星轨道C.行星轨道D.卫星轨道4.图中开发的能源类型是()A.太阳风B.核能C.太阳能D.光能5.在夜空中寻找除地球以外的七大行星,应在何处去找()A.黄道地球公转轨道附近B.赤道附近C.南北极上空D.南北纬45上空2009年7月22日,我国出现了500年一遇的日全食奇观,在长江流域出现了日全食带。
发生日全食时,日、地、月三者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
读图,完成6~8题。
6.图中显示了________级天体系统A.一B.二C.三D.四7.右图为某天文爱好者拍摄的日全食照片,照片中肉眼所能看到的太阳大气层及相应的太阳活动是()A.色球、耀斑B.日冕、耀斑C.色球、太阳风D.光球、黑子8.日全食照片中未被遮住的这一层太阳大气剧烈活动时产生的影响可能是()A.影响我国南方地区的交通运输B.影响我国北方地区的有线网络通信C.轮船航行过程中指南针突然失灵D.流星现象突然异常增多下图是M、N两地太阳辐射的年变化示意图,完成9~10题。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专项训练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专项训练考试范围: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答题时间:60分钟;命题人:XXX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一、单选题在德国和日本,随处可见厂房和大楼屋顶的黑色“硅板”,这就是太阳能屋顶(如图)。
晴朗的白天,“屋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把富余的电能送入电网。
我国上海正在积极推广“太阳能屋顶计划”。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自然现象与太阳辐射无关的是()A.风的形成B.岩浆喷发C.煤的形成D.海水蒸发2.上海积极推广“太阳能屋顶计划”是因为()A.太阳能屋顶可以美化环境B.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C.太阳能资源清洁,可再生D.上海人口稠密,经济发达,能源储量大3.有关太阳活动的影响正确的是()A.日食的形成与太阳活动有关B.太阳活动高峰年与地球上的气候具有一定的相关性C.极光的产生与太阳活动无关D.太阳活动与地表大气运动有关4.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太阳活动预报中心综述:2018年11月02日在过去24小时中,太阳活动很低,日面上没有可视黑子;该期间无C级及以上耀斑发生;地磁场平静。
根据材料,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地面无线电短波通讯未受到干扰B.此时,指南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C.地球两极地区出现极昼、极夜现象D.地球臭氧层破坏引起地面紫外辐射增强2022年9月3日,“启明星50”大型太阳能无人机(下图)在陕西榆林顺利完成首飞任务,这是我国首款超大展弦比高空低速无人机,以太阳能为唯一动力能源。
该机巡航高度可达2万米,是一款能够在高空连续飞行的“伪卫星”,可执行高空侦察、森林火情监测、大气环境监测、地理测绘、通信中继等任务。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对“启明星50”无人机正常运行影响最大的是()A.太阳能不稳定B.太阳能能量集中C.研制费用较高D.操控技术不成熟6.“启明星50”无人机最大巡航高度在()A.对流层B.平流层C.高层大气D.宇宙太空7.“启明星50”无人机以最大巡航高度飞行时所在的大气层()A.分布有若干电离层 B.对流运动显著C.无云雨现象D.大气密度最小太阳辐射为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提供能量,不同地区地表接受的太阳辐射能不同。
高一地理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练习题附答案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题型注释)2016年7月18日至7月24日,国家天文台在日面上观测到4个活动区,共发生过7次M级耀斑,其中最大的一次为M7.6级。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该耀斑爆发会使A.全球各地普降暴雨B.地球上无线电各波段通信中断C.全球各地大幅度升温D.罗盘不能正确指示方向2.以下地区较易观看到太阳活动产生的绚丽极光的是A.北冰洋沿岸地区B.青藏高原C.赤道附近地区D.撒哈拉沙漠地区3.下列人类活动需要密切关注太阳活动的是A.煤炭采掘B.水产养殖C.道路施工D.航天发射【答案】1.D2.A3.D【解析】1.耀斑爆发时,其发射电磁波进入地球大气层,会引起大气层扰动,使地球上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甚至出现短暂的中断现象。
太阳大气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会扰乱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罗盘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气候有影响,但不会使各地大幅度升温和普降暴雨。
2.太阳大气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高速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与那里稀薄大气相互碰撞,会出现美丽的极光,因此极地附近地区易观测到极光。
3.太阳活动会影响航天发射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因此航天发射活动需要密切关注太阳活动。
考点: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4.下列人类所利用的能源最终主要来自太阳辐射的是A.地热能B.核能C.潮汐能D.煤炭5.据图判断,下列因素对太阳辐射的地区分布影响相对较小的是A.纬度因素B.地形因素C.天气气候因素D.植被因素【答案】4.D5.D【解析】4.煤炭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其最终能量来源于太阳辐射。
地热能主要来自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的衰变,核能是核裂变或核聚变反应产生的能量,潮汐能主要是由于月球对地球引力引起海水周期性涨落形成的能量。
因此D项正确。
考点: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测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太阳能量来源于()A.氢原子的聚变反应B.氢原子的裂变反应C.氦原子的聚变反应D.铀等元素裂变的连锁反应解析:太阳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太阳内部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下,4个氢原子核经过一连串的核聚变反应,变为1个氦原子核。
在这个核聚变过程中,原子核质量出现亏损,其亏损的质量转化成了能量。
目前人类利用的核能,如核电站、原子弹爆炸主要是利用铀等元素的裂变连锁反应释放出的能量。
答案:A2.太阳大气中发出可见光最少的是()A.光球层B.日冕层C.色球层D.耀斑解析:太阳大气中光球是肉眼可以观测到的太阳表面,厚度约500千米。
地球上接收到的太阳光基本上都是由光球层发射出来的。
色球层发出的可见光不及光球的千分之一,只有在日全食或用特殊的望远镜才能看到。
日冕层是太阳大气的最外层,它的亮度仅为光球的百万分之一,只有在日全食或用特制的日冕仪才能看到。
答案:D3.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是()A.日珥现象B.极光现象C.太阳风现象D.黑子和耀斑现象解析: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是出现在光球层上的黑子和出现在色球层上的耀斑。
答案:D4.下列有关太阳辐射的叙述,正确的是()A.太阳辐射每年向地球输送的能量,约相当于4亿吨煤的能量B.太阳辐射的巨大能量来源于核聚变反应C.太阳辐射对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D.煤和石油的能量是来源于地球内部的能量解析:太阳辐射每分钟向地球输送的能量大约相当于4亿吨烟煤产生的热量。
太阳能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太阳辐射对地球环境的形成和变化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太阳辐射能是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
煤、石油的能量不是来源于地球内部,而是来源于太阳辐射能。
答案:C5.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有()A.扰乱地球上空的电离层,使地面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甚至出现中断B.使地面发生地震,发生磁暴现象C.使赤道上产生极光D.流星体进入地球的大气层解析: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主要有:(1)干扰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2)干扰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3)在两极上空产生极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综合训练题一、选择题:40分1.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下列关于太阳辐射的说法,正确的是()A.太阳辐射在地球上的分布是均匀的B.太阳辐射与生物量有相关性C.太阳辐射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氦原子核聚变反应D.因太阳离地球远,故太阳辐射又称长波辐射2.下列能源按形成和来源,不是来自太阳辐射能的是()A.煤和石油等化石燃料 B.水能和生物能C.潮汐能和地热能D.风能3.下列有关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有()①太阳影响地球的主要途径是太阳活动②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具有正负两面性③太阳辐射强度是影响气温高低变化的根本因素④太阳活动与大气降水变化的周期相同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4.极光现象发生在()①12月份的南极地区②1月份的北极地区③太阳活动强烈时④光球耀斑爆发时A.①③B.②③C.①②D.③④5.下列关于太阳的叙述,正确的是()A.是一个巨大炽热的气体球,主要成分是氢和氧B.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C.太阳大气从里到外分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层D.太阳辐射的巨大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裂变反应6.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太阳辐射对地球影响的是()A.使地球上出现风、云、雨、雪等天气现象B.为生物提供生长发育所需的光热C.为人类提供生产和生活能源D.地球上火山、地震的能量来源7.有关我国太阳年辐射总量的分布,叙述正确的是()A.我国东部季风区,各地太阳年辐射总量的差异不大B.南部沿海地区纬度低,热量充足,太阳辐射能量丰富C.东北三省和新疆纬度高,气温较低,太阳辐射能量最少D.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晴天多,太阳辐射能量最丰富8.有关太阳活动对地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使太阳辐射加强,地面得到的能量增多B.使地球上指南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C.使地球上传输的短波信号加强D.使地球上降水以11年为周期呈正相关关系变化9.有关太阳大气层的叙述,正确的是()A.从厚度上看,光球大于色球,色球大于日冕B.从温度上看,最高的是色球,最低的是日冕C.从密度上看,日冕层是最稀薄的,且完全电离的气体层D.肉眼可见的为日冕层10.太阳释放的能量主要有()①太阳内部铀等重元素裂变释放的辐射能②飞离太阳大气层的带电粒子的能量③氢原子核聚变为氦原子释放的辐射能④碳原子核聚变释放的辐射能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1.日全食时,能见到的太阳大气层及相应的太阳活动是()A.色球、耀斑B.日冕、耀斑C.色球、太阳风D.日冕、太阳风12.在太阳光球层和色球层中分别出现的太阳活动主要标志是()A.黑子和耀斑B.耀斑和日珥C.黑子和日珥D.耀斑和黑子13.与太阳巨大能量来源无关的是()A.太阳中心温度高B.太阳中心压力大C.氢原子核聚变D.氦原子核裂变下图是a、b、c三地太阳总辐射量变化示意图。
据此回答15~17题。
14.a地可能在()A.赤道附近B.回归线附近C.极圈附近D.30°附近15.b地可能分布在()A.冰岛B.巴西C.美国D.日本16.c地可能分布在()A.南极B.澳大利亚C.墨西哥D.阿根廷二战期间的一个早晨,英军海岸防卫指挥部接到各雷达站的报告,雷达受到了来自东方的奇怪干扰,这种干扰的方向与太阳的移动方向一致,而且只出现在白天。
据此回答第17题。
17.对雷达的干扰,其原因有可能是()A.德军使用的一种秘密武器B.雷达本身出现的故障C.太阳活动的影响D.气候的干扰18.下列现象与太阳辐射无关的是()A.地面无线电短波通讯中断B.地表水蒸发C.煤炭、石油的形成D.风能的形成(2009·福建文综)云量是以一日内云遮蔽天空的百分比来表示。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多年平均云量日均值分布。
完成19~20题。
19、据图中信息判断()A.甲地多年平均日照时数小于乙地B.甲地多年平均气温日较差大于乙地C.乙地多年平均相对湿度小于丙地D.丙地云量空间变化大于丁地20、影响乙地等值线向北弯曲的最主要因素是()A.地形B.季风C.纬度位置D.海陆位置21. 读太阳大气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
22分(1)A是________层,该层出现的太阳活动是________,这些区域由于________而暗黑。
它的多少和大小可以作为________的标志。
(2)B是________层,该层有时会出现突然增亮的部分,叫做________。
它的爆发是________的显示。
(3)C是________层。
(4)世界上许多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与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有一定的________。
耀斑爆发时发射的电磁波进入地球________层,会引起无线电短波通讯中断。
太阳大气抛出的________,能使地球磁场受到扰动,产生________现象。
22.读“我国太阳年辐射总量分布局部图”,回答下列问题。
12分(1)下列四个城市中,太阳年辐射总量最丰富的城市是()A.兰州B.海口C.上海D.昆明(2)兰州的纬度比广州高,但太阳年辐射总量比广州丰富,简要分析原因。
(3)假如你是一位太阳能热水器的营销员,在只考虑自然因素的情况下,你到下列哪组城市营销最合理()A.北京、海口、贵阳B.上海、重庆、台北C.昆明、兰州、郑州D.杭州、广州、成都(4)“蜀犬吠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成都和重庆所在地区太阳能资源的贫乏,请简要分析其形成原因。
23.日本气象专家认为:极端气候与太阳黑子活动有关。
日本《现代周刊》一篇文章这样介绍:一种天体活动似乎也会对地球产生影响,那就是太阳黑子的活动。
太阳黑子的活动以11年为一个周期。
正好从1999年夏天开始,太阳黑子的活动达到了最大值。
在11年前的1988年,日本遭冷夏的袭击,美国和欧洲却遭受酷暑和干旱的煎熬。
在意大利,由于炎热而造成铁路变形、列车脱轨。
美国从4月中旬到8月为止,几乎不下雨,密西西比河的水面下降,连船都无法行驶。
10分(1)黑子和________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
(2)从图中可以看出,1970年是一个太阳活动高峰年,文章说1988年又是高峰年,该怎样解释?(3)据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2009·上海地理)2009年7月22日上午上海将能观察到一次壮观的日全食。
读图回答问题。
16分(1)日全食发生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月22日,月球本影扫过的地形区有________平原和________盆地,这里大城市众多、人口密集,是我国普及天文科学知识的重要机遇。
在上海、成都、武汉三城市中,最先看到食甚现象的城市是________。
同日上午在月球本影扫过地带的邻近地区能观察到的天文现象则是________。
(3)日食发生时,是观察太阳外部结构的有利时机,在太阳黑子、太阳风、日珥等天文现象中,最有利于观察的是________现象。
(4)对上海地区而言,观察日全食和月全食的机会哪一个多?为什么?答案1、解析:太阳辐射随纬度的变化而变化,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
答案:B2、解析:太阳辐射能不仅是现在地球上光热的源泉,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而且化石燃料也是由生物遗体形成的。
而潮汐能来自日、月等天体对地球的引力,地热能来自地球内部。
答案:C3、解析: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两个方面。
其中,太阳辐射是地球光和热的源泉,是地球上自然环境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对地球影响的主要方面;太阳活动与大气降水变化有一定相关性,但周期并不一定相同。
答案:B4、答案:B5、解析: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自然天体,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太阳的主要成分是氢和氦,其表面温度高达6000 K,太阳大气由里向外可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层。
太阳不断地向外辐射热量,其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高温、高压条件下的核聚变反应。
答案:C6、解析:火山、地震活动能量来自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
答案:D7、解析:地表接受太阳辐射量的多少是纬度(太阳高度)、地形(空气稀密)、天气(阴晴云雾)等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东北三省和南部沿海地区由于距海近,受夏季风影响大,阴雨天气多,太阳辐射较少;新疆气候干旱,阴雨天少,太阳辐射较多;青藏高原由于纬度较低,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高,而且阴雨天少,成为全国太阳辐射最丰富的地区;四川盆地因多云雾天气而成为全国太阳辐射最少的地区。
答案:D8、解析:太阳大气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会扰乱地球磁场,使地球产生“磁暴”现象,导致罗盘指南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答案:B9、解析:本题考查太阳大气层的结构。
对于太阳大气层,首先要记住三层的位置,即由里到外依次是光球、色球、日冕。
然后掌握规律:自里向外,厚度越来越大;温度越来越高;亮度越来越暗;密度越来越小。
答案:C10、答案:B11、解析:色球层所发出的可见光不及光球的千分之一,日冕的亮度仅为光球的百万分之一,因此,只有在日全食时(或用特殊仪器)人们才能看到这两层。
色球的太阳活动是耀斑,日冕的太阳活动是太阳风。
选项B、C把两层的太阳活动写颠倒了,日冕的太阳风是看不到的。
答案:A12、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太阳外部结构及各层太阳活动情况的理解和判断能力。
太阳大气由里向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
各层都有太阳活动。
光球层上有黑子,色球层上有耀斑和日珥,日冕层上有太阳风。
其中太阳活动最主要标志是黑子和耀斑。
答案:A13、解析:题干所问的是“无关”,四个选项中,A、B所列的太阳中心温度高和压力大是太阳能量产生的条件,C选项是太阳能量产生的过程,只有D选项与问题无关。
答案:D14、答案:A15、解析:由b曲线可知,该地在北半球冬季时获得的太阳辐射多,而北半球夏季时获得的太阳辐射少,故该地应位于南半球。
答案:B16、解析:由c曲线可知,该地在北半球冬季时获得的太阳辐射少,而在北半球夏季时获得的太阳辐射多,故该地应位于北半球。
答案:C17、解析:解答本题要注意分析材料,材料中提到“干扰的方向与太阳的移动方向一致,而且只出现在白天”,据此可知对雷达的干扰可能是受太阳活动的影响。
答案:C18、解析:本题要注意区分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
太阳活动时释放的带电粒子流会使地面无线电短波通信衰减或中断,故A不正确,其余三项均与太阳辐射有关。
答案:A19~20、[解析](1)由题意知,云量是以一日内云遮蔽天空的百分比来表示,故图中多年平均云量值越高,则表示该地阴雨天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