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大量输血引起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措施共32页

合集下载

常见输血不良反应表现及处理预防

常见输血不良反应表现及处理预防

常见输血不良反响表现医、护处理及预防措施一、常见输血不良反响表现及护理处理1、发热反响:是输血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响。

多在输血后立即或数小时内发生。

轻者表现为畏寒,发热,一般体温在38℃左右,病症持续1~2小时后逐渐缓解;重者个别可出现高热,烦躁不安,抽搐甚至昏迷。

根据病症轻重处理,轻者减慢输血速度,无禁食的病人可口服布洛芬或物理降温,寒战时注意保暖;重症者应立即停止输血,予吸氧、肌肉注射复方氨基比林或静脉注射赖氨匹林、抗过敏等治疗,并严密观察病情。

保持口腔、皮肤清洁卫生。

并保存余血、输血器等送检。

2、过敏反响:病症轻者表现为皮肤红斑、荨麻疹、发热、关节痛,重者可有血管神经性水肿、喉痉挛、哮喘,更严重者发生过敏性休克。

处理:轻者减慢输血速度,继续观察;重者应立即停止输血,换输0.9%生理盐水,保持静脉通畅。

如出现呼吸困难者,应立即给予氧气吸入;喉头水肿严重时可配合气管插管或者切开手术。

假设发生过敏性休克,立即进行抗休克治疗,根据医嘱给予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素0.5~1ml,或者给予抗过敏药物治疗。

3、溶血反响:是输血中最严重的反响。

轻者难与发热反响鉴别,头痛、心前区窘迫、腰疼、腹痛、恶心、呕吐、一过性轻度黄疸;重者表现寒战、高热、呼吸急促,循环障碍,继发出现黄疸、血红蛋白尿以至血压降低等休克表现。

严重的不合血输入后,因大量红细胞破坏,激活凝血系统导致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导致少尿、无尿等急性肾功能衰竭。

一旦发生溶血反响,立即终止输血,保持静脉通畅,与医生联系,并保存余血,核对血型,重做交叉配血实验;口服或静脉滴注碳酸氢钠,以碱化尿液,防止血红蛋白结晶阻塞肾小管;双侧腰部封闭,用热水袋热敷双侧肾区,防止肾小管痉挛,保护肾脏。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和尿量,对少尿、无尿者按急性肾衰处理,出现休克病症时,立即配合抢救休克。

4、细菌污染:这类输血反响虽少见,但后果严重,轻者被误认为一般发热反响,重者即使输入少量也可立即引起寒战、高热、烦躁、休克、尿闭等剧烈反响。

输血反应与护理措施

输血反应与护理措施

输血反应与护理措施输血是一种重要的医疗手段,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贫血、出血性疾病以及手术中的失血等。

然而,输血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各种不良反应,即输血反应。

这些反应不仅会影响治疗效果,还可能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胁。

因此,了解输血反应的类型、表现及护理措施对于保障输血安全至关重要。

一、输血反应的类型及表现(一)发热反应这是最常见的输血反应之一,多发生在输血后 1 2 小时内。

患者会出现发冷、寒战、发热,体温可高达 38 41℃,同时可能伴有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发热反应的原因主要是致热原(如细菌的代谢产物、白细胞内的致热原等)随血液输入体内引起。

(二)过敏反应表现为皮肤瘙痒、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严重时可出现呼吸困难、喉头水肿、过敏性休克等。

过敏反应的发生与患者的过敏体质、输入的血液中含有致敏物质等有关。

(三)溶血反应这是输血反应中最严重的一种。

可分为急性溶血反应和迟发性溶血反应。

急性溶血反应通常在输血后立即发生,患者会出现腰背部疼痛、寒战、高热、血红蛋白尿、黄疸等,甚至会发生休克、急性肾衰竭。

迟发性溶血反应多发生在输血后 7 14 天,表现为黄疸、血红蛋白下降等。

溶血反应的主要原因是输入的血型不合、血液保存不当等。

(四)细菌污染反应如果输入的血液被细菌污染,患者会出现发冷、发热、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败血症。

(五)循环超负荷常见于心脏功能不全、老年、幼儿及低蛋白血症患者。

患者会突然出现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咳嗽、咯粉红色泡沫痰等急性肺水肿症状。

(六)输血相关的移植物抗宿主病这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并发症,主要发生在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

表现为发热、皮疹、腹泻、肝功能异常等。

(七)其他输血反应如大量输血后的出血倾向、枸橼酸盐中毒等。

二、输血反应的护理措施(一)预防措施1、输血前认真做好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确保血型相符。

2、严格遵守输血操作规程,认真核对患者姓名、血型、住院号、血袋编号等信息。

输血不良反应和应急措施ppt课件

输血不良反应和应急措施ppt课件
02
保留输血装置
在停止输血后,应保留输血装置和剩余血液,以 备后续检查。
保持静脉通路
维持静脉通路
确保患者的静脉通路畅通,以便后续治疗和使用 急救药物。
监测生命体征
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呼吸、心率、血 压等,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给予紧急药物治疗
01 根据反应类型选择药物
根据患者的具体输血反应类型,选择合适的紧急 药物进行治疗。例如,过敏反应可使用抗过敏药 物。
救设备、药 物等,以便在出现不良反应时能够及时救治。
使用高质量的血液制品
选择正规渠道获取血液制品
选择符合规范的正规渠道获取血液制品,避免使用来源不明或质量不可靠的血 液制品。
严格检查血液制品的质量
在使用血液制品前,应对其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如检查是否存在细菌、病毒 等污染,以确保血液制品的安全性。
02 遵医嘱给药
严格按照医生的指示给予紧急药物,确保药物剂 量和给药方式正确无误。
03 密切观察疗效
在给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评估药物治 疗的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04
预防输血不良反应的措施
严格把握输血指征
选择适当的输血时机
医生应该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评估是否需要输血,并选择合适的输血时机。
03
• 循环超负荷:输血速度过快或输血量过大引起 的心功能不全。
输血不良反应的分类
感染性反应
• 病毒传播:如HIV、乙 肝、丙肝等病毒通过输 血传播。
• 细菌污染:由于采血、 储存等环节不当导致的 细菌污染。
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
• 发生率:根据统计,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在一定范围内,但具体数字受多种因素影响。

输血不良反应的应急处理方案及步骤

输血不良反应的应急处理方案及步骤

输血不良反应的应急处理方案及步骤输血是一种常见的医疗程序,用于补充患者体内缺乏的血液成分。

然而,有时在输血过程中可能会发生不良反应。

为了确保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医务人员需要掌握应急处理方案及步骤,以便迅速应对不良反应的发生。

本文将介绍输血不良反应的常见类型,以及应急处理方案及步骤。

一、输血不良反应的常见类型1. 过敏反应:患者对输血所用的血液成分产生过敏反应,表现为皮肤发红、发痒,呼吸急促,严重者可引发休克。

2. 发热反应:患者在输血后出现体温升高,通常伴随寒战、头痛等症状。

3. 血清学反应:包括输血相关肺损伤、输血相关急性肝损伤等严重、罕见的反应。

4. 微观凝块形成:输血后患者血管发生微观凝块形成,容易引发栓塞。

二、应急处理方案及步骤1. 停止输血:一旦发生不良反应,医务人员应立即停止输血。

2. 维持通畅呼吸道:检查患者的通畅呼吸道,确保患者能够正常呼吸。

3. 监测生命体征:及时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和呼吸情况,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4. 给予氧气:对于呼吸困难或氧饱和度下降的患者,应向其提供高浓度氧气。

5. 使用抗过敏药物:若发生过敏反应,应立即给予抗过敏药物,如抗组胺药物等。

6. 打开静脉通路:为了给予可能需要的药物治疗,打开静脉通路,以备应急处理时使用。

7. 暂停输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医务人员可以暂停输血,观察患者的症状是否缓解。

8. 寻求专业帮助:根据患者的症状严重程度,及时寻求相关专业医生的帮助和指导。

9. 记录和报告:及时记录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时间、症状、处理方法等信息,并向上级医务人员做好报告。

三、预防输血不良反应的措施1. 评估患者风险:在输血前,医务人员应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评估,了解其过敏史、病史等相关信息,以便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2. 选择合适的血液成分: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血液成分进行输血,以降低不良反应的风险。

3. 严格遵循输血操作规范:医务人员在输血操作过程中,应严格遵循相关规范,如正确核对患者信息、检查输血品质等。

输血不良反应应急预案

输血不良反应应急预案

输血不良反应应急预案本文详细描述了输血不良反应的应急预案,包括不良反应的分类、发生原因、预防措施以及应急处理。

以下为输血不良反应应急预案的具体内容。

一、不良反应的分类输血不良反应分为急性不良反应和慢性不良反应两种。

其中,急性不良反应是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发热、过敏反应、溶血反应、大量输血后反应等。

慢性不良反应则包括输血后移植物抗宿主病、输血后紫癜、输血后丙型肝炎等。

二、发生原因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免疫因素:由于受者多次输血或妊娠,产生白细胞或血小板抗体,或产生针对供者血细胞的抗体,从而引发免疫反应。

2.血液制品因素:血液制品在采集、加工、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可能发生污染、变质或损伤,从而引起不良反应。

3.输血操作因素:输血操作不当或不规范,如输血速度过快、输血量过大等,也可能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

三、预防措施为了减少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可以采取以下预防措施:1.严格掌握输血的适应症和禁忌症,避免不必要的输血。

2.严格遵守输血操作规范,确保血液制品的质量和安全。

3.对受者进行输血前评估,了解受者的输血史、过敏史、妊娠史等情况,以便选择合适的血液制品和输血方式。

4.对受者进行心理疏导,减少其紧张、焦虑等情绪,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四、应急处理当发生输血不良反应时,应立即采取以下应急措施:1.立即停止输血,保持静脉通路畅通。

2.给予受者吸氧、保暖、密切监测生命体征等基本处理措施。

3.根据不良反应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抗过敏治疗、抗休克治疗等。

4.对血液制品进行检查,确认是否存在质量问题或污染情况。

5.对受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详细记录,包括输血史、过敏史、妊娠史等情况,以便后续分析处理。

6.对受者及其家属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减轻其心理负担。

7.对相关科室和人员进行调查和处理,总结经验教训,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以上是输血不良反应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

在实际工作中,应严格执行相关预防措施,及时发现并处理不良反应,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2024版9个输血不良反应及处理

2024版9个输血不良反应及处理

4
定义与分类
2024/1/24
定义
输血不良反应是指在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受血者出现了与输 血相关的新的异常表现或疾病,包括发热、过敏、溶血、细菌 污染等。
分类
根据发生时间和机制的不同,输血不良反应可分为即发反应和 迟发反应两大类。其中即发反应包括发热反应、过敏反应、溶 血反应等;迟发反应包括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输血后紫癜等。
17
临床表现及诊断
症状
诊断依据
寒战、高热、腰背酸痛、呼吸困难、 心率加快、血压下降等。
根据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 综合分析可确诊。
实验室检查
血红蛋白尿、黄疸、乳酸脱氢酶升高 等。
2024/1/24
18
治疗措施与预防
立即停止输血
抗休克治疗
碱化尿液
透析治疗
预防措施
一旦发现溶血反应,应立 即停止输血,并通知医生 进行紧急处理。
肝脾肿大、肝功能异常
可能出现肝脾肿大、肝功能异常等。
诊断依据
根据输血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如检测供血者特异性抗体等。
34
治疗措施与预防
停止输血
立即停止输血,去除病因。
免疫抑制治疗
使用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等, 抑制免疫反应。 2024/1/24
支持治疗
加强营养支持,预防感染等。
预防措施
严格筛选供血者,避免使用有免 疫活性的血液成分;对受血者进 行输血前评估,减少不必要的输
血。 35
09
其他输血不良反应及处理
2024/1/24
36
紫癜性输血反应
原因
紫癜性输血反应可能是由于血小板抗体或血小板 聚集抑制剂等引起的。
症状
患者在输血后可能出现皮肤紫癜、黏膜出血等症 状。

预防大量输血引起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措施共32页文档

预防大量输血引起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措施共32页文档

预防大量输血引起的不良反应及处理
Hale Waihona Puke 措施21、没有人陪你走一辈子,所以你要 适应孤 独,没 有人会 帮你一 辈子, 所以你 要奋斗 一生。 22、当眼泪流尽的时候,留下的应该 是坚强 。 23、要改变命运,首先改变自己。
24、勇气很有理由被当作人类德性之 首,因 为这种 德性保 证了所 有其余 的德性 。--温 斯顿. 丘吉尔 。 25、梯子的梯阶从来不是用来搁脚的 ,它只 是让人 们的脚 放上一 段时间 ,以便 让别一 只脚能 够再往 上登。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输血不良反应及处理PPT课件

输血不良反应及处理PPT课件
1、按发生的时间分为: • 即发型输血反应 • 迟发型பைடு நூலகம்血反应
2、按免疫学分为: • 免疫性输血反应 • 非免疫性输血反应
输血不良反应分类
(表一)
即发反应
迟发反应
免 发热反应
疫 过敏反应
性 溶血反应
反 应
输血相关的急性肺损伤
细菌污染反应
非 循环超负荷 免 空气栓塞 疫 出血倾向
性 枸橼酸盐中毒 反 非免疫性溶血反应 应 电解质紊乱
致血液污染。 • 3.血液贮存温度过高。 • 4.输注不洁。
• 症状:轻者以发热为主。重者于输入少量血后发生畏寒、寒
颤、高热、血压下降,甚至发生休克和肾衰。
细菌污染(少见)
• 预防:血液的采集、保存、输注均严格依照操作规程进行。
• 处理:
• 1.立即停止输血,保持输液通道 • 2.抗休克、抗感染(用大剂量广谱抗菌素,应用愈早愈好) • 3.采患者及血袋中剩余血送检验科检测。
原因:
• IgA抗体和IgA同种异型抗体(抗-A2m) • 过敏体质 • 被动获得性抗体 • IgG同种异体抗体 • 免疫球蛋白多聚体
症状:轻度:全身皮肤瘙痒、皮肤红斑、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
(多见于面部)和关节痛。 重度:支气管痉挛、喉头水肿、呼吸困难、哮喘、紫绀,更
严重的可出现过敏性休克。
过敏反应
非溶血性发热反应
• 预防:1.采、输血器具和制剂的制备过程中做到无致热原。

2.采血和输血应严格无菌操作。

3.有HLA抗体的患者,有条件的医院可用淋巴细胞毒交
叉试验筛选献血者,或用HLA配型来筛选献血者。
• 处理:1.立即停止输血

2.保留静脉通路(缓慢静滴生理盐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