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高中地理必修1《全球气候变化》教案
地理人教版高中必修1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教案

地理必修一教案:2.4全球气候变化【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资料认识全球气候一直处于波动变化之中并呈现一定的变化周期。
2.举例说明全球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了解人类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对策。
二.过程与方法1.初步学会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手段收集有关的气候资料,并将气候变化资料进行整理分析运用在地理学习过程中。
2.从不同温度带的代表性气候变化,去发现问题,并以小组的形式合作开展调查、研究,探究解决目前气候变化的应变措施与对策。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尊重自然规律、积极地适应自然规律,并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改造自然的概念。
2.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1.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
2.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
3.气候变化的适应对策。
【教学难点】1.历史时期和19世纪末以来气候的变化。
2.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
【教学设计】一.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1.气候变化的概念气候变化是长期大气状态变化的一种反映。
主要表现为不同时间尺度的冷暖或干湿变化。
根据不同的时间尺度,分为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和近代气候变化。
2.近百年来气候变化的特点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化的显著特点是气温升高。
我国气候变化的趋势与全球气候变化的总趋势基本一致。
从地区分布看,我国气候变暖最明显的地区是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从季节分布看,我国冬季增温最明显。
二.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全球变暖最明显的后果之一是海平面上升,并会影响到农业生产和整个水循环过程。
如三. 气候变化的适应对策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增加温室气体的吸收;采取适应气候变化的措施。
如下图所示:。
高中地理必修1《全球气候变化》教案

新课标教材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教案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地理科组胡继兰【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高一学生2.学科:地理3.课时:1课时4.学生课前准备:利用百度搜索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课标要求】根椐有关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三维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①认识全球气候一直处于波动变化之中并呈现一定的变化周期,归纳不同时间尺度全球气候变化的规律。
②举例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全球气候的长期演变”图的读图分析,培养读图、析图能力。
②学会通过多种途径收集有关资料,提高资料整理分析的能力,并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讨论和研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渗透环境教育和情感教育,使学生关注环境问题,培养具有人文关怀和国际视野的人。
②培养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材分析】“全球气候变化”是必修1第二章第四节的内容,在教材中起承前启后的作用。
本节课内容比较简单,对于重难点的突破比较容易解决。
教材中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和影响用了很多不确定的词语,如“很可能是”“可能影响”等,笔者认为本节课思想性大于知识性,因而本节课的重点其实是向学生渗透可持续发展理念,渗透环境教育和情感教育。
【教学重难点】分析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渗透环境教育和情感教育【教学资源】人教版必修1教材、全球气候变化相关图像、电影《后天》剪辑视频、学生互联网搜索的资料【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方法】启发式讲授法、讨论法、问题探究法【教学过程】投影有关全球变暖的图片【百度图片】/albums/758611/758611.html#2197651$83cab81eb0 22787f403417f6/albums/758611/758611.html#2197651$4075890a2c bfa07f94ca6bf6/albums/834804/834804.html#0$9252ae7e6330cc1b0 dd7da71教学环节1:电影片段欣赏【导入】说到全球气候变化,有一部电影,对全球变暖的后果做了大胆的假设,它就是《后天》。
人教版高中必修一优秀教学案例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

3.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必要的帮助和引导,确保讨论的深入进行。
(四)总结归纳
1.让学生分别汇报小组讨论的成果,总结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及其实施方法。
2.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补候变化对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观念。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注重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关注全球气候变化问题。通过分析气候变化对生产、生活的影响,让学生认识到气候变化的严重性,从而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同时,我们还要教育学生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为保护地球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教学方法上,我们应以探究式教学为主,引导学生主动查找资料、分析问题,提高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此外,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视频、图片等,直观地展示气候变化的影响,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气候类型的划分及其特点,掌握不同气候类型的分布区域。
2.掌握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3.了解全球气候变化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包括生态环境、农业生产、水资源、人类健康等方面。
4.学习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措施,如低碳生活、节能减排、国际合作等。
5.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生活中遇到的气候变化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3.介绍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措施,如低碳生活、节能减排、国际合作等。强调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4.运用多媒体手段,如图表、数据等,直观地展示气候变化的趋势,让学生认识到气候变化的严重性。
(三)学生小组讨论
1.设计具有挑战性的讨论话题,如“你能为应对气候变化提出哪些建议?”引导学生展开小组讨论。
高中地理全球气候变化教案新人教版必修

一、教案主题:高中地理全球气候变化教案新人教版必修二、教学目标:1. 理解全球气候变化的概念和原因。
2. 掌握全球气候变化对环境和经济的影响。
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三、教学内容:1. 全球气候变化的概念和原因2. 全球气候变化对环境的影响3. 全球气候变化对经济的影响4. 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培养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全球气候变化的概念、原因、影响等基本知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全球气候变化的实例,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气候变化的影响。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情景模拟法:设计一些有关气候变化的情境,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气候变化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讲解全球气候变化的概念、原因、影响等基本知识,让学生了解气候变化的基本情况。
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全球气候变化的实例,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气候变化的影响。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情景模拟:设计一些有关气候变化的情境,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6.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重要性。
7.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有关气候变化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包括提问、回答问题、小组讨论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包括答案的准确性、思考的深度等。
3. 情景模拟表现:评估学生在情景模拟中的表现,包括角色的扮演、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七、教学资源:1. 教材:使用新人教版必修地理教材,为学生提供基本的学习材料。
2. 图片和视频:收集一些关于气候变化的图片和视频,用于课堂讲解和导入。
3. 案例资料:准备一些全球气候变化的案例资料,用于小组讨论和分析。
人教课标版高中地理必修1公开课教案-《全球气候变化》

全球气候变化教学设计【教材版本】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第一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三节《全球气候变化》【课程标准】根据有关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全球气候的长期演变图,了解全球气候处在波动变化中。
2.通过历史时期及近代气候的变化趋势,分析气候变化的原因,并预测其可能的影响。
3.联系实际提出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具体措施。
过程与方法:带着疑问,学生结合课本图文资料、自己的知识储备及多种途径获取的资料来综合分析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提高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并对环境产生主人翁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及气候变化的对策。
教学难点: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怎样使学生理解并认同)【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豫”这个字念什么?你认为它跟那种动物相联系?——说文解字中它的一种解释是“牵象之地”而豫恰恰指我国的一个省区——河南。
这里现在有没有大象?没有!河南出土的夏商时期的甲骨文中就有象这个字。
夏商时期,这里确实有大象的分布。
看《不同时期中国野象最北界分布图》,商周、春秋、唐、宋、现代野象最北界的分布,这种现象说明什么?请同学说。
这就是全球气候变化。
也就是我们课本上这个图。
从图上可以看出,从商周到清末,气温在波动,但总体是下降的。
1/ 4环节一: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
【师】展示全球气候变化造成的影响的图,学生辨认这反映了哪种影响。
(分为三组:第一组为海平面上升、冰川融化、干旱、中纬度气温升高农作物增产;第二组为干旱、高温、暴雪、洪涝、飓风,看完后用一个词总结这是哪种影响;第三组是海平面上升7米的景观、后天剧照、水资源短缺)【生】看图,思考,回答。
【师】你认为全球气候变暖还有哪些影响?【生】一分钟独立思考,请至少8位同学回答。
【师】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小结。
环节二: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
【师】板书“影响”这个问题产生如此多的影响,我们自然要去解决它。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2.4全球气候变化教学设计

5.强化课后辅导,关注学生学习差异。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和指导。
-鼓励学生提问,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学生克服学习难点。
6.创新评价方式,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结合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实践活动和期末考试等多方面,评估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练习反馈:收集学生练习情况,对错误较多的题目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纠正错误。
(五)总结归纳
1.教师总结: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强调重点和难点。
2.学生反馈:邀请学生分享学习收获,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强调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积极参与低碳生活。
3.讨论过程:各小组充分讨论,记录讨论成果,为课堂汇报做好准备。
4.课堂汇报:各小组选派代表进行课堂汇报,分享讨论成果。
(四)课堂练习
1.练习设计:结合教材内容,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练习题类型: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涵盖本节课的重点知识点。
3.练习过程: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课后作业布置:布置与本节课相关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五、作业布置
1.完成教材课后习题: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要求学生完成课后习题,巩固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影响及应对策略等知识点,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2.撰写小论文:以“全球气候变化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应对措施”为主题,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撰写一篇小论文,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5.注重个体差异:针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兴趣和特长,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设计:2.4《全球气候变化》教学设计

(教师提问)针对气候变化,我们应有那些预防和应对措施?作为一个高中生,我们能为延缓全球气候变化做些什么?
(小组讨论)
提高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教师点拨)针对原因,提出对策。节能减排,植树造林等。
(小组展示)请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说一下:作为一个高中生,我们能为延缓全球气候变暖做些什么?
2.从不同温度带的代表性气候变化,去发现问题,并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调查、研究,探究解决目前气候变化的应变措施与对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尊重自然规律、积极地适应自然规律,并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改造自然的观念。
2.增强全球气候变暖的忧患意识,树立学生爱护环境、节约能源的观念。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说明本课设计的基本理念、主要采用的教学与活动策略)
作
业
布
置
填充图册本节内容填完
通过作业再次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提高做题、解题能力。
七、板书设计(本节课的主板书)
一、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
变化趋势:气温升高
二、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
1.海平面上升
2.影响农业生产
3.影响水循环
三、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
堂
导
入
(师)展示好莱坞电影大片《后天》部分震撼剧照;展示北极熊、乞力马扎罗山的冰雪等一些列图片,提出“我们的地球怎么了?”思考:影片中北极熊的遭遇反映了什么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灾害?
学生回答:
全球变暖。
通过问题教学启发学生思维。
新
课
展
开
(教师引入)面对如此局面,我们不禁思索:人类应如何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我们每个地球人都应该做些什么来维护我们的生存环境?我们今天所要探讨的课题就是——全球气候变化。
高中地理必修1《全球气候变化》教案2篇

高中地理必修1《全球气候变化》教案2篇Teaching plan of global climate change for senior high school g eography compulsory 1高中地理必修1《全球气候变化》教案2篇前言:地理是世界或某一地区的自然环境山川、气候等及社会要素的统称。
是一门综合性的基础学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本教案根据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初中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高中地理必修1《全球气候变化》教案2、篇章2:高中地理必修1《全球气候变化》教案篇章1:高中地理必修1《全球气候变化》教案教学目标1.阅读不同时间尺度的气候变化图等有关图表资料,认识全球气候变化的事实。
2.利用有关图文资料,探究分析全球气候变化对海岸、水循环、农业等的影响。
3.通过讨论交流,归纳全球气候变暖的适应对策,树立合作意识和全球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难点: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学过程【导入】导入播放视频从北半球的哥本哈根到南半球的德班,从西半球的坎昆到东半球的巴黎,云集各国首脑,聚焦全球目光,关注一个问题,全球气候变化。
那么,全球气候变化有哪些表现?对人类活动带来什么影响?我们如何应对?带着这三个问题,我们进入今天的学习。
【板书】【活动】教学过程活动一请同学们拿出学案,按照要求,完成活动一。
活动二完成了知识的准备,让我们穿越时间,去探知全球气候变化的历程。
请大家完成活动二。
活动三接下来,我们看一看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又有着怎样的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标教材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教案【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高一学生2.学科:地理3.课时:1课时4.学生课前准备:利用百度搜索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课标要求】根椐有关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三维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①认识全球气候一直处于波动变化之中并呈现一定的变化周期,归纳不同时间尺度全球气候变化的规律。
②举例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全球气候的长期演变”图的读图分析,培养读图、析图能力。
②学会通过多种途径收集有关资料,提高资料整理分析的能力,并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讨论和研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渗透环境教育和情感教育,使学生关注环境问题,培养具有人文关怀和国际视野的人。
②培养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材分析】“全球气候变化”是必修1第二章第四节的内容,在教材中起承前启后的作用。
本节课内容比较简单,对于重难点的突破比较容易解决。
教材中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和影响用了很多不确定的词语,如“很可能是”“可能影响”等,笔者认为本节课思想性大于知识性,因而本节课的重点其实是向学生渗透可持续发展理念,渗透环境教育和情感教育。
【教学重难点】分析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渗透环境教育和情感教育【教学资源】人教版必修1教材、全球气候变化相关图像、电影《后天》剪辑视频、学生互联网搜索的资料【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方法】启发式讲授法、讨论法、问题探究法【教学过程】投影有关全球变暖的图片【百度图片】/albums/758611/758611.html#2197651$83cab81eb0 22787f403417f6/albums/758611/758611.html#2197651$4075890a2c bfa07f94ca6bf6/albums/834804/834804.html#0$9252ae7e6330cc1b0 dd7da71教学环节1:电影片段欣赏【导入】说到全球气候变化,有一部电影,对全球变暖的后果做了大胆的假设,它就是《后天》。
【播放电影片段1:电影刚开始南极冰盖断裂的片段】思考:1、这段影片反映了什么现象?2、影片中科学家在钻探,是为了提取什么?用来做什么呢?【承转过渡】冰芯,用来研究古代气候。
全球气候是如何变化的?教学环节2: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特征一、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一)概念气候变化是长期大气状态变化的一种反映,主要表现为不同尺度的冷暖和干湿变化。
(二)分类 特定地点的气候变化 区域气候变化 全球气候变化 地质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 距今上万年至几十亿年前的气候 近现代的气候变化 近一二百年的气候【归纳】大尺度的气候变化是小尺度气候变化的背景和分析依据,而小尺度气候变化则反映了大尺度气候变化的细节。
【小组讨论1】读图2.28《全球气候的长期演变》【教师指导读图】纵坐标:距今时间,单位是亿年,越往下代表越古老,越往上代表离现在越近。
横坐标表示了两个要素:气温和降水,中线代表现代气温和降水,以现代气温和降水为基准。
思考1:科学家利用什么方法推测古温度的变化?思考2:在地质时期,地表经历几次大冰期?【教师追问】从图上看,现代的气温变化有何特点?提示:强调全球变暖不仅有人为原因,还有自然原因,地球气温处于自然的周期性上升的过程。
思考3:恐龙繁盛时期的气候有什么特点?(气温和降水)思考4:地质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特点?按 时 空尺 度 划 分 空 间尺 度 时 间 尺 度 恐龙繁盛时期【小组讨论2】据图2.29-2.30(为方便学生读图,在课件中,将两个图叠加)思考:1、近百年来全球气温变化的特点是什么?2、全球气温变化与大气中CO2含量变化之间有什么相关性?3、人类哪些活动导致大气中CO2浓度不断增加?教学环节3: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小组讨论及发言)二、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承转过渡】全球气候变化不仅仅是气候变暖,但气候变暖无疑是近现代全球气候变化最显著的特征。
【小组合作探究活动】(全班共四大组,每组前后两桌为一小组,选出一位中心发言人组织本组的讨论。
讨论内容来自课本,以及课前小组成员通过互联网等方式搜集到的资料。
)分小组讨论:全球变暖会带来哪些影响?第一组:全球变暖与海平面、海岸带第二组:全球变暖与农业第三组:全球变暖与自然灾害第四组:全球变暖与人类健康(参考答案)第一组:全球变暖与海平面、海岸带投影图片:/albums/758611/758611.html#0$bbe0d311492d3137 b8127b6a/imagematerial/view.asp?id=31808●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面临被淹没的危险;●海岸侵蚀加剧,滨海湿地等遭到破坏●影响沿海地区农业生产、水产养殖业、港口设备和海岸建筑物第二组:全球变暖与农业投影图片:/albums/758611/758611.html#0$0e655ca7def205c4d 0435837/albums/758611/758611.html#0$9252ae7e4f3ba8690 dd7da2a●对农业产量、作物品种、耕作方式、农业生产的稳定性等方面,都会产生一定影响;●气温升高,温度带北移,高纬度地区生产期延长,产量提高;●陆地蒸发加剧,土壤水分减少,低纬度地区产量下降,中纬度“谷物带”病虫害加剧;第三组:全球变暖与自然灾害投影图片:/group-208707.shtml#g=208707&p=1812139●对地表大气循环和水循环产生影响,增加降水极端异常事件的发生,导致暴雨、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和强度有所增加第四组:全球变暖与人类健康●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厄尔尼诺、干旱、洪涝、热浪等),加快和扰乱了人体的新陈代谢,危害人体健康;●扩大某些疫病的流行;【教师讲述】除了我们刚才讨论的这些,全球变暖还会影响工业、生态系统等等。
我们必须警惕全球变暖带来的影响。
这让我想起了《后天》电影海报上的一句话:The day after tomorrow, where will you be?(明天之后,你在何方?)教学环节4:我们的节能行动——课前问卷调查结果分析三、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小组讨论3】针对气候变化,我们应有哪些措施?【点拨】针对原因,提出对策。
节能减排,植树造林等【小组讨论4】作为一个中学生,我们能为延缓全球气候变暖做些什么?【课前问卷调查结果分析】我们来看看同学们的节能行动。
(以高一(7)班为例)第1题,我们班有31位同学选择了绿色出行,让我们为他们送上掌声。
第2题,绝大部分同学选择了只开自己所在位置的灯和风扇,但是据我观察,B出现的几率更多。
说明大家都意识到了应该做到C,但是行动上没有落实,其实节能减排并不遥远,你只需要动动手指,按下开关,就可以为延缓全球变暖做出贡献。
第4题,这个结果有点出乎我的意料,我没有想到竟然有36位同学选择了无所谓的漠然处之的态度。
很多时候,正是我们的无所谓,让我们的地球备受伤害。
从心动到行动只有一步之遥,希望大家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节约一度电、节约一滴水开始。
【播放电影片段2:影片最后总统的讲话】【结束语】气候变化的影响并没有我们想象地那么遥远,它也许就在明天,也许就在后天,我不希望有一天,我们对我们的子孙后代说,We were wrong ,I was wrong!【板书设计】全球气候变化地质历史时期冷暖干湿变化近现代全球变暖:人为原因影响应对措施人类生产、生活过度海平面节能减排排放CO2 农业自然灾害毁林人类健康植树造林附录:我们的节能行动——地理课课前调查问卷亲爱的同学:请根据你的实际情况作答,你真实的想法更有利于我们的教学。
请在你选定的答案后面【教学反思】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采取了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通过电影片段引起学生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关注,通过问题教学启迪学生思维,通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促进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学生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的讨论与分析是本课的重点。
为了组织好学生的讨论,在课前一周将每组的前后两桌分为一小组,选出中心发言人,中心发言人组织本组同学收集资料,课堂上组织本组讨论。
由于责任落实到个人,从而使资料的收集和课堂的讨论得以顺利进行。
在学生发言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认真倾听,即便学生的思维偏离了课堂的预设,也不要打断学生。
学生发言之后,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对学生回答错误的地方要及时纠正。
学生的答案可能有很多,教师小结时要点出关键词。
“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主要有人类的行动和学生个人的行动,由于教学时间的限制,笔者在此处做了取舍,“人类的行动”只做点拨,重点放在分析“学生的个人行动”上。
在课前进行“我们的节能行动——地理课课前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节能习惯,通过调查问卷结果分析,鼓励学生关注节能减排,从节约一度电、节约一滴水开始,从而达到渗透环境教育、情感教育的目标。
【教学流程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