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我的1919》观后感心得体会
2023年我的1919观后感7篇

2023年我的1919观后感7篇我的1919观后感1班级组织观看的红色电影《我的1919》,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震撼。
电影中讲了中国外交团参加巴黎和会的外交全过程。
中国作为战胜国,却不能享有战胜国应该取得的权利,这是对中国的无视,对世界和平的无视!中国代表团虽再三争取收回山东,废除“二十条”,但由于中国政府的软弱与各列强的联合敌对,中国最终事与愿违。
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
要想不被欺负,我们中国就需要强盛。
现在我们中国虽在快速发展,但相对于世界上的发达国家,仍有很大差距。
我们青少年应以史为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我的1919观后感2历史的沦回里中国充满了苍桑。
那言行的怯懦,那字句的野性,那砖瓦的狼籍,那……在腐败的清王朝下,中国开始没落;在野蛮的攻击下,中国开始亡失;在暴虐的侵略下,中国不再富饶。
是谁在列强面前告诉世人,:中国不能失去山东,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
那么坚强地维护着中国的领土、民族的利益。
他用庄重的语言告诉世人“中国不能在和约上签字”,这是中国历史上最豪壮的.语言,声音里流淌着对祖国的热爱,沉着中透露着中国人的顽强。
在他的行动里,渗透着中国的尊严,他明白这切,于是做得很好,没有让中国在细微之处有失尊严。
他不仅是外交家,更象征着中国。
顽强的言行里是中国人的骨气。
我的1919观后感31919年1月18日,战胜国在巴黎召开”和平会议”。
北京政府和广州军政府联合组成中国代表团,以战胜国身份参加和会,提出取消列强在华的各项特权,取消日本帝国主义与袁世凯订立的”二十一条”不平等条约,归还大战期间日本从德国手中夺去的山东各项权利等要求。
我知道,那个时代的中国,得到这样一个的结果是可以预见的。
俗话说得好:“弱国无外交”,这是一事实!中国是个一个拥有四万铁血儿女的国家。
他们饱受了很多的虐待。
他们是在怎样的忍受这样的羞辱。
但顾维钧和先进的青年们再次让我们沸腾起来,我不知道该用什么去赞扬他们,他们是铁铮铮的好男儿。
电影《我的1919》观后感5篇

电影《我的1919》观后感5篇电影《我的1919》观后感一中国现代历史即将步入新世纪的今天,我回顾了这一部精彩的电影;这是一部以第一人称述说的电影,强烈的带入感,犹如身临其境,那一段黑暗到极致不堪回首的历史,换成新时代的我们谁能承受的起;我似乎置身在这一个时代,看到了懦弱政府、列强压迫下仍不妥协,在巴黎和会上虽深受嘲讽但仍上台演讲的顾维钧,用笔直的身杆、冷静智慧的头脑、铿锵有力的声音,短暂的发言让整个局势逆转,虽然结局依旧难以改变;压抑着的愤怒,身处高位却因当时的北洋政府懦弱,也是这一天,1919年5月4日,整个中华民族愤怒了,担负着一个时代希望的先进青年开始反抗,游行示威,哪怕被懦弱的北洋政府为了讨好列强而逮捕,也一直未曾停止;我不会忘记,凡尔赛条约签订仪式上顾维钧那低沉的声音吼出来的对列强的质问及警告“我很愤怒... ...我想问问这样一份丧权辱国的合约谁能接受,所以这份合约我拒绝签字,请你们记住,中国人民永远会记住这沉痛的一天”,说完便转身离去,这一天我们没有签字;为了这一天我们牺牲了多少像肖克俭这样的优秀青年,他们在这祖国最黑暗的时刻,将自己燃烧,犹如这破晓的晨曦,照亮这我们前行的道路。
这一部电影让我看到了青年该有的勇敢、奉献以及自信,他们背负着一个新时代的希望,为了这个希望,为了民族的未来,他们站在各个不同的位置用自己的方式向这个不公平的世界展示着我们国家不屈的铮铮铁骨;他们原可以凭借着拥有的过上安逸的生活,可如果没有他们从这一天站起来,我们的国家还会要在黑暗中彷徨多久,是什么他们燃烧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为我们中华民族的复兴点亮一盏永不熄灭的引路灯,是这一腔爱国热血,是这一副永不屈服的铁骨,是这电影里陆总长说的“良心”;如果他们不站起来,这懦弱的北洋政府还要继续懦弱多久,这片土地会被列强瓜分、霸占,我们多少中华儿女将陷入深渊。
这一百年来,我们赶走了日本侵略者,打趴了臣服于美帝的国民党,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中华儿女用自己的姿态向世界展示着我们的大国风采;走在复兴的伟大道路上,作为青年的我们是时代的接班人,我们强大的祖国使我们不需要再像一百年前的他们举步维艰,我们依旧是那时青年,延续着这一百年来前辈们的精神,我们分布在这片土地的各个角落,用我们自己的方式奉献自己。
观看我的1919心得体会(精选23篇)

观看我的1919心得体会(精选23篇)观看我的1919 篇120__年4月28日,学院团委组织我们观看了《我的1919》这部电影。
很纪实的电影,像是顾维钧的自述,把1919年巴黎和会前后发生的事情娓娓道来。
电影最开头的地方,乘着马车前来参会的衣冠楚楚的顾维钧被一大群一战欧洲伤兵拦住,车窗被敲碎,脸上带了伤,衣服也扯破了——从一开始仿佛就预示着巴黎和会里中国的狼狈和无力。
中国代表团在升旗仪式穿了汉装,这是一种仪式感,一种希望在世界面前笔直地站立的仪式感,但是一句“弱国无外交”就道尽了一切。
“如果中国参战,就以大国身份对待中国。
”这是欧洲列强许下的空头支票,没有实力就拿不到平等的话语权。
说好的五个代表席位被压缩成两个,据理力争竟然是为了换取英美法意对中国在山东问题上的同情!要通过别人的同情来维护自己的利益,这是多么无奈、多么可悲!更可悲的是,外交官要看政府的脸色行事,而当时的中国政府为了自身的利益一直对日本妥协。
当时的中国政客仿佛是在拿国家利益换取自己的政治地位和家族利益,完全无视了中国人民的意愿。
在这样的国内政治背景下,作为外交官的顾维钧纵使旁征博引舌灿莲花,纵使有再大的人格魅力让列强的首脑和外交官乃至他国人民都敬佩他,也无济于事。
顾维钧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孤军奋战的,因为中国政府并不支持;但从另一个角度看是有四万万中国同胞的支持的。
我本来觉得肖克俭仅凭一腔热血并不会有用,这种冲动行事最后可能就会让别国把刺杀这样的黑锅扣在中国人头上,哪怕你没有做过,因为有暴力和示威游行的前科,你也会成为被怀疑的对象,这样不仅于国家无利,而且会让家人忧心。
一开始的顾维钧大概和一开始的我的想法是差不多的,做事情要有大局观,肖克俭的冲动只会让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努力白费。
但是到了影片的结尾,我突然反应过来这种天真的执拗和团结有多珍贵。
以死抗议是爱国的赤子之心,这一把火点燃的是中国人的反抗精神,是压迫到极点看不见希望终于决定奋力反击的最后一根稻草,是终于从精神上挺直了的中国的脊梁。
2023年我的1919观后感(8篇)

2023年我的1919观后感(8篇)我的1919观后感11919年,是残酷的战争结束的一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中国驻美公使作为本国政府的全权代表赴法国参加巴黎和会。
中国虽然是战胜国,但在和会上却处处受到歧视,日本政府更企图继承德国在胶东半岛的特权。
辩论会上,顾维钧从很多方面阐明中国必须收回山东的严正立场,但巴黎和会最终拒绝了中国的正义要求,决定由日本继承德国在胶东半岛的特权。
国内由此爆发了声势浩大的“五四”运动。
在这部影片中,有一个镜头深深的震撼了我:顾维钧在和会上的第一次亮相,眉宇之间英气逼人,他左手一扬,掌心摊开,指缝一松,一块怀表吊着链子垂了下来。
他说:“请允许我在正式发言前给大家看一样东西。
进入会场之前,牧野先生为了讨好我,争夺山东的特权,把这块金表送给了我。
”会场开始交头接耳,顾维钧彬彬有礼的样子,稍稍停顿一下,接着发言,“牧野男爵愤怒了,姑且算是我偷了他的金表。
那么,我倒想问问牧野男爵,你们日本在全世界面前,偷了整个山东省,山东省三千六百万人民该不该愤怒呢?日本的这个行为,算不算是盗窃?是不是极端的无耻?”说完他提起右手叉开五指朝上前方虚空处猛的一插,随即猛的一侧头,满脸的正义凛然和潜藏已久的怒火一起化为一道凌厉的目光,射向那无能的日本人。
虽然最终没有换来整个民族想要的结果,但他让我看到了中国人的执着,中国人的勇气,中国人的坚定信念,中国人的铮铮不屈!这样的一个外交才子,或许在那样的一个年代,只是茫茫黑暗宇宙里一颗小星星,但他发出的光芒足够让我们让那一时代的青年看到希望!“中国不能没有山东就像西方不能没有耶路撒冷一样。
”我在那一刻感受到了中国人的气魄,一种尊严的力量。
顾维鈞以自己的言辞诉说着中国的尊严,而肖克俭这位华裔留法爱国学生却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一颗拳拳爱国心。
一缕烟顺着巴黎污浊的天空缓缓升起,肖克俭的身体在凡尔赛广场化为灰烬。
肖克俭无畏的自我牺牲精神,我想每一位中国人看到了都会觉得呼吸沉重的,中国,该如何踏上兴旺的道路,该如何摘掉弱国的破帽子?肖克俭给了我们最好的答案,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敢于自我牺牲。
我的1919观后感(8篇)

我的1919观后感(8篇)我的1919观后感1《我的1919》看了这部爱国电影,感触挺深的,不仅仅是因为顾维钧,也不仅仅是因为肖克俭,而是因为我是二十一世界的新青年,是祖国未来的一份子,我是一个有血有泪,有爱有恨的中国人。
而我也相信,肯定会有很多有志青年和我有相同的感受。
《我的1919》带我们回到了那个战乱平息后的时代,1919承载了太多太多。
中国人民还我河山拒签条约的请求,中国代表团唇枪舌战对决帝国主义的争辩,中国政府的妥协退让。
我敢说在巴黎抗议的中国人都是勇敢的。
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山东的爱,对中国的爱,对中国魂的诠释。
书写了一张凄烈、壮美的历史画面。
一句“他们欺骗了我们”道出了列强的真正嘴脸,好一群剪了辫子的中国人!弱国无外交,这是令我感触最深的一句话。
一战结束后,作为做出重要贡献国,出席巴黎和会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反而由五个席位减少到两个席位,顾维钧等人为此据理力争,却终究没能争取到另外该属于我们的位置,更可气的是由中国代表团提出关于归还中国山东主权的问题时,受到了日本的反对与阻挠。
而他们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白费的。
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这是我想说的,也是我们应该要做的。
姚明,篮球明星,丰田找他做形象代言人,酬劳是万美元,相当于1亿6000万多人民币,但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姚明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直接两字:不行。
就像顾维钧在国际交际场上,如果接受日本代表团的贿赂,就可以享受很大一笔财富,但是顾维钧没有,姚明也没有。
因为他们没有忘记国耻,他们是堂堂正正的中国人,他们坚强,他们有勇气,他们骨子流着同样的一股热血中国血。
相反的,现在依然也有很多让人失望的故事。
我曾经在网络上看到这样一篇报道,一复旦20多岁的女大学生和一70多岁的外国佬谈恋爱,而且还把一些亲密的照片发到网络上,虽然现在是婚姻自由的年代,但是她们又没有想过这会有什么样的影响?这是一个物欲横流的年代,更多人看重的是自己的利益,她们没有骨气,她们见利忘利,她们忘记了中国曾经的伤痛,中国曾经的耻辱。
我的1919观后感参考7篇

我的1919观后感参考7篇我的1919观后感篇1“1919年初,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在巴黎召开和平会议,中国政府提出废除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取消‘二十一条’,收回日本在大战时夺去的德国在山东的特权,美英等国操纵会议,无理拒绝中国的正义要求。
中国爆发五四运动,全国人民为拒签和约进行斗争,在巴黎的中国代表没有在和约让签字。
”——《中国近代现代史》终于看了期望已久的《我的1919》这部电影,这并不是一部新电影,甚至有点老。
早在我读高一的时,历史老师就推荐我们去看这一部片子。
但由于种.种原因,观看的时间一再推后。
不得不承认这是一部极好的电影,它不像平常看的那种战争片,整片充满着鲜血和枪炮声,但是,它无时无刻不充满看不见的硝烟,充满着悲壮。
1919年是个特殊的时间,是一个重大的转折点。
1918年,历时四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1919年初,中国驻美公使顾维钧作为本国政府的全权代表赴法国参加巴黎和会。
中国虽然是战胜国,但在和会上却处处受到歧视,野心勃勃的日本政府更企图继承德国在胶东半岛的特权。
辩论会上,顾维钧慷慨陈词,从历史、人文等诸多方面阐明中国必须收回山东的严正立场,由此获得全世界与全国的一致称赞。
为争取在法华工的同工同酬,顾维钧的好友肖克俭在巴黎组织游行罢工,遭到法国警察逮捕。
获释之后,他仍然积极投入唤醒民众的工作。
然而,他和朝鲜革命者一起爆炸日本代表团所住旅馆的偏激行为使朝鲜和中国成为舆论矛头的指向。
巴黎和会最终拒绝了中国的正义要求,决定由日本继承德国在胶东半岛的特权。
国内由此爆发了声势浩大的“五四”运动,肖克俭等人也在巴黎集会抗议。
而软弱的北洋政府竟然逼迫代表团在和约上签字。
代表团团长陆徽祥等人左右为难之下只好出走,代表团仅剩顾维钧和王正廷两人仍在坚持外交斡旋。
肖克俭眼见帝国主义列强重新瓜分中国的现状,愤然给爱妻留下遗书,在凡尔赛宫广场举火自焚。
这是这部电影的内容。
当我看到顾维钧为了争取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五个席位,他和陆征祥总长前去拜访法国总统克里孟梭,表现得不卑不亢时;当我看到美国充当“和事佬”,希望中日能友好协商解决山东问题,当日本貌似公正友好地表示不会攫取山东的主权而只是拥有在山东行使经济特权时,他毫不客气地讽刺日本是捡个钱包把钱拿走还给主人一个空钱包,愤然离席时;当我看到他在面对个大国的刁难时,他顶住国内政府的压力,发表了激情洋溢的演说,斩钉截铁的指出:“中国不能失去山东,就如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
我的1919观后感

我的1919观后感我的1919观后感(大全15篇)我们在人生的旅途上,会观看欣赏许多优秀的作品,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吧,撰写观后感可以帮助我们提升自己。
到底应如何写观后感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我的1919观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我的1919观后感1观看了《我的1919》这部电影后,才明白现在的我们根本不能体会到1919年的外交是多么困难重重,公理在利益面前是多么的无力。
在巴黎和会正式开始前,我们本应得到五个席位,却只分配两个。
原本,我们可以在巴黎和会上从德国收回山东,然而到最后,却只讨论山东的.分配问题。
但是中国代表团说出了“中国不能失去山东,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的豪言壮语,并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留下任何一笔,都体现了我们的抗争决心。
我的1919观后感2展望未来,了解过去,以史为鉴,砥砺前行!听着影片中激情澎湃的的'演讲,看着一位位愤怒的国人,仿佛穿越时空般进入了那段时间,随着他们悲,跟着他们怒,想让他们所求所皆得所愿。
看完这部影片,让我深深认识到作为一个中国人,爱国是最基本的底线。
我们以爱国为荣,传承爱国精神,从自身开始,以自己为中心影响其他人。
让爱国的种子发芽,成长。
我的1919观后感3在《我的1919》影片中描述上世纪初,中国外交才子顾维钧作为中国政府全权代表参加1919巴黎和会的种种经历和他的`挚友华裔留法爱国知识分子肖克俭为抗争列强,讨回正义感人肺腑的事件。
影片充分表现了中国在列强的国际会议讨回正义讨回平等是何等的艰难。
但是,中国终于挺起胸膛,第一次面对列强说:“不”。
从此开始了中国上世纪新篇章,是中国人民觉醒而奋起的出彩华章!“弱国无外交”,又一次被提到案上,这是饱含悲痛的五个字,就是深刻烙印在所有中国人心上的字。
我们必须时刻记住,一刻不忘,世世代代都要铭记。
在这个和平年代,这句话我们需要常响耳畔。
须未雨绸缪,须知居安思危。
我的1919观后感41919年,在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之时无数爱国青年勇挑历史重担,挺身而出冲在反帝反封建的最前沿,在斗争中展现出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精神。
观看我的1919心得体会(精选15篇)

观看我的1919心得体会(精选15篇)观看我的1919 篇1今天文章的开头给大家介绍一个人物——陆征祥。
这个人的资料大家可以自己去查,这里就不多说了。
之所以要给大家提这个人,正是因为是他在一次记者采访中说出了”弱国无权利,弱国无公义,弱国无外交。
“的著名警语。
前几日在一个朋友的邀请下一起看了一部电影《我的1919》,看完之后感触良多。
1920__年中国外交才子顾维钧作为中国代表团一员参加巴黎和会,他的经历其实就是弱国无权利无公义无外交的真实写照。
巴黎和会之后,法国元帅福煦评论说:“这不是和平,这是二十年休战。
”而当时的中国国弱、军弱、民弱。
所以在这巴黎和会受到的待遇是不公平的。
如今,近百年过去了,再次回顾这段历史,我们是不是该反思点什么?如今的中国还是当年被列强欺凌的弱国么?答案必然是否定的,作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中国,无论从国力还是军事方面都不弱人后,成为世界上拥有话语权的强国之一。
着百年历史来,中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都不断增长,中国的成就不仅仅写在中国历史上,也在世界历史上刻下了辉煌的一页。
那么如今中国是强国了么?答案恐怕也是否定的,个人认为一个国家的强大不仅体现在国家的国力和军事实力上,而更加重要的是体现在我们中华民族每一个人的民族心上。
从这点上说,中国还不够强大甚至可以说是弱小的。
就拿4月16日美国商务部宣布禁止任何美国公司向中兴通讯出售零部件、商品、软件和技术这一个事件为例。
20__年04月22日中兴通讯官方发出了"关于美国商务部激活拒绝令的声明"。
中兴将面临什么我不说大家也知道,对于这件事情,很客观来说,无论是科研能力还是创新能力,中兴都已经是中国第一梯队的企业之一,只不过,芯片并非其所长。
所以中兴就面临一个选择,就是选择谁家芯片的的问题。
说到研发技术,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世界科技的领跑者。
勾股定理很多人都说是毕达哥拉斯发现的,实际上在中国早在之前百年就已经将“商高定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1919》观后感心得体会
顾维钓,这个名字,是我看完《我的1919》记忆最深的名字。
《我的1919》通过中国外交使团在“巴黎和会”上,拒签“凡尔赛和约”的历史事件,生动展示出80年前中国外交风云,同时也揭示了”弱国无外交”这样一条真理。
影片着重描写;顾维钧作为中国政府全权代表,在“巴黎和会”上维护国家尊严拒签“凡尔赛”条约感人肺腑的历史故事,真实地再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社会和国际关系。
这是一段怎样的历史?这是怎样屈辱得像虫子一样走过的一百年?中国人,在近代史上,能算得上是“人”吗?历史,总是让人刻骨铭心。
“弱国无外交”这个词是我从叙利亚战争后才真正深刻感受到。
曾经我很少拜读有关于历史的书籍,很少了解国家大事,高中开始渐渐地学会看新闻,才对政治新闻有了一些接触,那时候闹得很火的就是叙利亚问题,我记得有一次看到所有的社交软件中都在转发一张照片“叙利亚联合国代表贾法里落寞的身影”这张照片中的贾法里坐在窗边,外面是无比好的风光,屋内是一个无助的身影,落寞的坐在窗
边低着头,那时候的贾法里在联合过的发言,就像我们当初一样无力,在大会上,英美等国的国家代表在他还没说完时就打断了他,大国就像野兽,疯狂的撕咬着小国。
眼熟吗?相信吗?我们也曾经历过。
那时候的我们和现在的他们有什么不同,在那样的情况下就是显的无助,弱小。
但是,我们站起来了。
现在看着很多书籍和影片我都会感激曾经为我们的和平做出过奉献的前人,也要感激许许多多的人对祖国做出的贡献,让我们拥有了现在美好的生活。
《战狼2》的最后一句话就是“请记住,你背后有一个强大的祖国!”欣慰我能活在和平年代,生在中国。
我为祖国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