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柱偏位处理方案(1)
墙柱水泥偏位处理措施

墙柱水泥偏位处理措施1. 引言该文档旨在讨论墙柱水泥偏位的处理措施。
水泥偏位是指墙柱的水泥浆料不均匀地分布在构件内部,可能会导致墙柱的不稳定性和耐久性问题。
为了确保建筑结构的安全和稳定,必须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来解决水泥偏位的问题。
2. 水泥偏位的原因水泥偏位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施工操作错误、模板和支撑不稳定、施工速度过快等。
3. 处理措施以下是处理墙柱水泥偏位问题的一些建议措施:3.1 施工操作- 指定经验丰富的施工队伍,他们应该熟悉正确的施工操作程序。
- 提供充足的培训,确保施工人员了解正确的水泥浆料的分布方式和施工过程。
- 建立质量控制程序,包括检查墙柱的水泥分布是否均匀。
3.2 模板和支撑- 使用稳定的模板和支撑系统,以确保在浇筑水泥时墙柱保持垂直和水平。
- 定期检查模板和支撑系统的稳定性,并及时修理或更换损坏的部分。
3.3 施工速度- 控制施工速度,避免过快的操作。
- 定期监测施工进度,确保施工人员有足够的时间来确保水泥的均匀分布。
4. 检测和纠正偏位4.1 检测- 定期进行墙柱水泥偏位的检测,可以使用非破坏性检测方法,如超声波探测器或红外线相机等。
4.2 纠正- 如果检测到墙柱水泥偏位问题,应立即采取纠正措施。
- 纠正措施可能包括重新浇筑水泥或使用专门的修复材料修复水泥偏位。
5. 结论在施工过程中,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处理墙柱水泥偏位问题非常重要。
通过建立正确的施工操作程序、使用稳定的模板和支撑系统以及控制施工速度,可以有效地预防和纠正水泥偏位问题,确保墙柱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及时的检测和纠正也是确保建筑结构安全的关键。
墙柱定位纠正措施

防止柱筋偏位改进措施
一、钢筋偏位情况说明
南区、北区楼板混凝土浇筑完成后,业主、监理及我司项目部对经过轴线测量放线的墙柱钢筋进行检查过程中,发现有不同程度的下偏位情况:
二、分析产生偏位原因
墙柱钢筋保护层损失或漏放、浇捣砼时钢筋受冲击偏移、混凝土浇筑过程出现钢筋偏位时,钢筋班组跟踪整改不到位及现场人员管理不到位。
三、防止偏位措施
为了防止柱筋再次偏位,项目部组织技术人员根据现场采用以下拉钩固定方法将柱钢筋定位。
1、首先确保墙柱钢筋四周保护层垫块放置到位。
2、为防止墙柱偏位在墙柱钢筋与模板之间用拉钩固定(柱内侧拉两根),使之
不易在后期浇捣砼时钢筋受冲击而产生偏移。
(注135°端拉钩挂在柱钢筋上,90°端用铁钉固定在模板上)
由于采用此种方法固定后虽然墙柱偏位得以控制但在后期板底模拆除后发现用于定位的拉钩钢筋露出与板底,后期增加了切除钢筋的工程量。
故后期改进了拉钩设置。
在板筋铺设好后再用拉钩固定墙柱钢筋,拉钩在板底筋上走,使拉钩被架空产生足够保护层,不至于产生漏筋现象。
或直接在拉钩下方增加相应的垫块。
整改措施1 整改措施2 使用现场钢筋拉钩对柱钢筋进行固定,防止柱钢筋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跑偏
钩
在
使用现场钢筋拉对柱钢筋进行固定,防止柱钢筋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跑偏。
墙柱偏位处理方案

目录1、编制目的项目结构施工目前已大面积展开,为达到业主节点工期,现场抢工阶段局部墙柱插筋出现偏位现象,为不影响结构安全,保证工程质量,现编制墙柱偏位处理方案;2、原因分析2.1 混凝土浇筑之前墙柱钢筋未固定牢固或绑扎时未采用定位措施筋;2.2 混凝土浇筑入模时未在墙柱四周均匀放料;2.3 混凝土振捣时,未在墙柱四周均匀振捣或振捣时振捣到墙柱钢筋;3、处理方案施工、监理及建设单位经过现场检查,针对现场钢筋偏位情况,为了尽量减少对框架柱及剪力墙结构受力部位的影响,分别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处理;3.1 墙柱轻度偏位处理剪力墙、柱竖向钢筋偏位在3cm以内的,将偏位墙柱截面混凝土面剔除50mm;将剔除混凝土后外露钢筋按1:6打弯矫正至原设计墙柱截面尺寸以内如下图,绝对严禁打弯比例超过1:6;3.2 墙柱中度偏位处理剪力墙和框柱竖向钢筋偏位在3~5cm时,先按1:6坡度进行打弯矫正,然后采用同直径L型垫筋加强调整如下图,垫筋与两侧竖筋点焊牢固;3.3 墙柱严重偏位处理剪力墙和框柱竖向钢筋偏位超过5cm时,将偏出一侧无法矫正的钢筋割除,在偏进一侧进行植筋处理;植筋施工流程:放线→钻孔→清孔→验孔→注胶→植筋→固化养护1放线:必须按照图纸要求的钢筋间距、位置放线,为了避开原钢筋砼结构层内钢筋相碰,允许微量移位;2成孔:植筋钻孔深度应不小于25DD为所植钢筋直径,插筋应插入孔底,钻孔孔径应比所植钢筋直径大4-8mm;3清孔:孔内要保持干燥,用高压风将孔内灰尘吹净并用丙酮将孔壁清洗干净;4钢筋除锈:钢筋植入部分应做除锈处理;5植筋:植筋胶应采用A级胶,具有产品质量合格证及出厂检测报告;按比例配置植筋结构胶,植筋操作中应保证孔内胶饱满,旋转植入钢筋排除孔内气泡,植筋后24小时内钢筋不得扰动;4、后续施工注意事项4.1 现场绑扎钢筋均采用墙体梯子筋和柱定位箍等措施钢筋;4.2 项目部工长和专职质检员负责监督整改;在工人进行操作整改时,要进行指导控制,以保证施工质量;4.3 打孔、清孔完成后必须经过监理工程师的验收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艺的施工;4.4 植筋完成后必须按规定的数量进行拉拔试验,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4.5后续混凝土浇筑务必增加钢筋看护人员,以保证不再出现钢筋偏位;附:措施筋加工图。
柱子偏位处理方案完整版

柱子偏位处理方案完整版1. 背景介绍柱子偏位是指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由于某种原因导致柱子在设计位置上偏离了一定的范围,这会影响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和美观性,因此需要进行相应的处理。
2. 偏位原因分析柱子偏位的原因可能有多种,包括施工误差、混凝土浇筑不均匀、材料质量问题等。
对于不同的原因,需要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案。
3. 检测与测量在确定柱子是否偏位之前,需要进行准确的检测与测量。
常用的方法包括使用测距仪、测量工具等。
通过测量可以得到柱子的实际位置与设计位置之间的偏差值,从而确定是否需要进行处理。
4. 处理方案针对不同程度的柱子偏位,可以采取以下处理方案:4.1 微调处理当柱子偏位较小且不会对整体结构产生影响时,可采用微调的方式进行处理。
具体方法可以通过调整支撑点、加固结构等方式,使柱子回到设计位置。
4.2 重建处理当柱子偏位较大且无法通过微调处理完成时,需要考虑重建柱子。
重建柱子需要具备较高的技术要求,包括拆除原柱子、重新浇筑混凝土等步骤。
在重建过程中需要注意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3 弥补处理对于柱子偏位较大但无法进行重建的情况,可考虑通过其他方式进行弥补处理。
例如,在柱子周围增加装饰物、修饰外观等,使其看起来更加美观,并且可以一定程度上弥补偏位带来的影响。
5. 安全措施在进行柱子偏位处理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措施的落实。
施工人员需要戴好安全帽、穿戴防护设备,并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操作,确保人员的安全与施工质量。
6. 结论柱子偏位处理方案的选择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同时需要依靠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指导和实施。
只有合理、科学的处理方案才能保证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美观性。
墙体偏位处理方案

墙体偏位处理方案结构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 由于局部剪力墙水平支撑不稳, 导致局部剪力墙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发现墙体顶部发生有偏移, 具体偏移部位及偏移尺寸见附图。
为确保工程质量, 在尽量节约工期的条件下, 我司建议对其中的剪力墙暗柱及墙体偏位采取结构补强的方式进行处理。
1、对于1-D轴交1-1轴约束边缘转角墙柱YJZ1偏位处理方式: 在转角墙柱YJZ1外边从基础上新增一扶壁柱, 柱截面见下图, 砼等级为C45。
新增扶壁柱纵筋从基础植筋, 扶壁柱定位及配筋见下图。
先将偏位剪力墙与原结构接触部位全部凿毛, 且将箍筋剔凿出50mm, 后将新增扶壁柱两个开口箍焊接在偏位柱的箍筋上。
转角墙柱YJZ1其余偏位钢筋进行弯折调整, 将暗柱偏位钢筋根部混凝土向下打凿300mm, 后将钢筋向内弯折50mm:暗柱处加强处理新增扶壁柱配筋2、对于1-F轴交1-4轴约束边缘转角墙柱GJZ5偏位处理方式: 在转角墙柱GJZ5外边从基础上新增一扶壁柱, 柱截面见下图, 砼等级为C45。
新增扶壁柱纵筋从基础植筋, 扶壁柱定位及配筋见下图。
先将偏位剪力墙与原结构接触部位全部凿毛, 且将箍筋剔凿出50mm, 后将新增扶壁柱两个开口箍焊接在偏位柱的箍筋上。
因暗柱GJZ5偏移较小(20mm), 其余偏位钢筋进行弯折调整即可。
暗柱处加强处理新增扶壁柱配筋3、对于1-F轴交1-9轴约束边缘转角墙柱YJZ3偏位处理方式: 在转角墙柱YJZ3外边从基础上新增一扶壁柱, 柱截面见下图, 砼等级为C45。
新增扶壁柱纵筋从基础植筋, 扶壁柱定位及配筋见下图。
先将偏位剪力墙与原结构接触部位全部凿毛, 且将箍筋剔凿出50mm,后将新增扶壁柱两个开口箍焊接在偏位柱的箍筋上。
暗柱YJZ3其余偏位钢筋进行弯折调整, 将暗柱偏位钢筋根部混凝土向下打凿300mm, 后将钢筋弯折回原位:暗柱处加强处理新增扶壁柱配筋4、对于部分剪力墙墙体偏位处理方式: 对所有墙顶部偏位的剪力墙, 处理方式为: 在墙侧增加扶壁墙, 墙厚150mm, 墙体砼等级为C45。
柱、墙偏位处理施工方案

柱、墙偏位处理施工方案目录1 工程概况.................................................. - 1 -1.1 项目简介............................................ - 1 -1.2 柱、墙偏位概况...................................... - 1 -2 编制目的.................................................. - 4 -3 原因分析.................................................. -4 -4 处理措施.................................................. - 4 -5 处理要求.................................................. - 5 -5.1 材料要求............................................ - 5 -5.2 配合比.............................................. - 5 -5.3 施工要点............................................ - 5 -5.4 注意事项............................................ - 5 -5.5 过程控制............................................ - 5 -6 安全文明施工.............................................. - 6 -7 质量检定.................................................. - 6 -8 后期管理措施.............................................. - 6 -1工程概况1.1项目简介1.2柱、墙偏位概况1、偏位部位:###栋1轴交D轴-E轴1层柱墙根部、顶部。
柱梁偏位处理的方案

柱梁偏位处理的方案柱和梁偏位处理是建筑施工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它可以保证建筑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和安全性。
下面将详细介绍柱和梁偏位处理的方案。
柱和梁偏位处理的方案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检测和测量:在施工现场进行柱和梁的偏位检测和测量,可以通过使用测量仪器如水平仪、激光测距仪等进行精确测量。
根据测量结果判断是否存在柱和梁的偏位情况。
2.原因分析:对于柱和梁的偏位情况,需要进一步分析其原因。
可能的原因包括施工误差、施工过程中的不良操作、材料质量问题等。
通过分析原因,可以采取正确的处理方案。
3.调整和纠正:在柱和梁确定存在偏位的情况下,需要进行调整和纠正。
调整和纠正的方法包括使用水平仪进行水平调整、使用调整器进行垂直调整、调整支撑构架等。
在调整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实时监测和测量,确保调整的准确性。
4.加固措施:在柱和梁调整和纠正完成后,为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需要采取加固措施。
加固措施包括增加支撑或加固补强材料、增加钢筋或钢板等。
加固措施的具体选择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
5.后续检测和监测:柱和梁偏位处理后,需要进行后续的检测和监测,以确保调整和纠正的效果。
可以采用周期性的检测和监测,比如每半年或每年进行一次。
柱和梁偏位处理的方案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调整。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建筑结构类型:不同类型的建筑结构对柱和梁的偏位处理要求不同。
比如高层建筑在处理柱和梁偏位时需要更加精确和细致。
2.偏位程度:柱和梁的偏位程度越大,处理方案越复杂。
如果偏位程度较小,可以采取简单的调整方法进行处理。
3.施工条件:施工现场的条件也是影响柱和梁偏位处理方案的因素之一、比如是否有足够的空间进行调整、是否有必要的设备和工具等。
4.安全性和经济性:柱和梁偏位处理的方案要综合考虑安全性和经济性。
选取一种既能保证结构安全,又可以节省成本的方案。
在柱和梁的偏位处理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上述因素,并与结构设计师和施工人员进行充分沟通和协调。
墙体偏位处理方案

墙体偏位处理方案结构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 由于局部剪力墙水平支撑不稳, 导致局部剪力墙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发现墙体顶部发生有偏移, 具体偏移部位及偏移尺寸见附图。
为确保工程质量, 在尽量节约工期的条件下, 我司建议对其中的剪力墙暗柱及墙体偏位采取结构补强的方式进行处理。
1、对于1-D轴交1-1轴约束边缘转角墙柱YJZ1偏位处理方式: 在转角墙柱YJZ1外边从基础上新增一扶壁柱, 柱截面见下图, 砼等级为C45。
新增扶壁柱纵筋从基础植筋, 扶壁柱定位及配筋见下图。
先将偏位剪力墙与原结构接触部位全部凿毛, 且将箍筋剔凿出50mm, 后将新增扶壁柱两个开口箍焊接在偏位柱的箍筋上。
转角墙柱YJZ1其余偏位钢筋进行弯折调整, 将暗柱偏位钢筋根部混凝土向下打凿300mm, 后将钢筋向内弯折50mm:暗柱处加强处理新增扶壁柱配筋2、对于1-F轴交1-4轴约束边缘转角墙柱GJZ5偏位处理方式: 在转角墙柱GJZ5外边从基础上新增一扶壁柱, 柱截面见下图, 砼等级为C45。
新增扶壁柱纵筋从基础植筋, 扶壁柱定位及配筋见下图。
先将偏位剪力墙与原结构接触部位全部凿毛, 且将箍筋剔凿出50mm, 后将新增扶壁柱两个开口箍焊接在偏位柱的箍筋上。
因暗柱GJZ5偏移较小(20mm), 其余偏位钢筋进行弯折调整即可。
暗柱处加强处理新增扶壁柱配筋3、对于1-F轴交1-9轴约束边缘转角墙柱YJZ3偏位处理方式: 在转角墙柱YJZ3外边从基础上新增一扶壁柱, 柱截面见下图, 砼等级为C45。
新增扶壁柱纵筋从基础植筋, 扶壁柱定位及配筋见下图。
先将偏位剪力墙与原结构接触部位全部凿毛, 且将箍筋剔凿出50mm,后将新增扶壁柱两个开口箍焊接在偏位柱的箍筋上。
暗柱YJZ3其余偏位钢筋进行弯折调整, 将暗柱偏位钢筋根部混凝土向下打凿300mm, 后将钢筋弯折回原位:暗柱处加强处理新增扶壁柱配筋4、对于部分剪力墙墙体偏位处理方式: 对所有墙顶部偏位的剪力墙, 处理方式为: 在墙侧增加扶壁墙, 墙厚150mm, 墙体砼等级为C4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首开龙湖翔安2016XP08地块主体及室外工程墙柱钢筋偏位处理方案
长春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编制时间:2017年12月04日
目录
1、工程基本概况 (1)
2、结构设计基本情况 (1)
3.编制目的 (3)
4.原因分析 (3)
5.处理方案 (3)
6.后续施工注意事项 (5)
1、工程基本概况
本项目占地面积约63721㎡,建筑面积约257620㎡。
其中:地下室二层,建筑面积约101277㎡;地上2栋33层高层住宅(平层)建筑面积约43685㎡,地上5栋高层住宅(复式)建筑面积约65716㎡,地上8栋8层叠拼建筑面积约20438m2,地上LOFT建筑面积约22040㎡,另有会所、底层商业建筑面积约4464㎡。
地块西侧为翔安东路,已建成通车;北侧为新店路,东侧为纵一路,南侧为横一路,均尚未修建。
序号内容说明
1 工程名称首开龙湖翔安2016XP08地块主体及室外工程
2 建设单位厦门莹泰置业有限公司
3 勘察单位厦门华岩勘测设计有限公司
4 设计单位香港华艺设计顾问(深圳)院有限公司
5 监理单位厦门勤奋建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6 施工单位长春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2、结构设计基本情况
部位
项目
商业多层住宅高层住宅地下室
结构体系
1#商业:框架结构
2#、3#商业:框架-剪力墙结
构
框架-剪力墙结构剪力墙结构/
楼面体系钢筋混凝土梁板
结构安全等级二级
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丙类
基础设计等级甲级/丙级
抗震设防烈度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15g
地基基础类型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PHC)。
管桩桩径为500mm 基坑降水常规降水措施(排水沟+集水井明排)
构件抗震等级
楼号楼层框剪力墙主楼内框架2#、3#楼
地下二层二级三级
地下一层及以上二级三级
4#、5#楼
地下二层二级三级
地下一层及以上二级三级
6#、7#、
10#、11#楼
地下二层三级三级
地下一层及以上三级三级
8#、9#楼
地下二层四级四级
地下一层及以上四级四级
部位
项目
高层住宅多层住宅地下室结构体系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 楼面体系钢筋混凝土梁板
结构安全等级二级
建筑抗震设防
类别
丙类
基础设计等级甲级/丙级
抗震设防烈度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15g
地基基础类型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PHC)。
管桩桩径为500mm 基坑降水常规降水措施(排水沟+集水井明排)
构件抗震等级
楼号楼层框剪力墙主楼内框架1#、2#楼
地下二层二级三级
地下一层及以
上
二级三级
3#、4#楼
地下二层二级三级
地下一层及以
上
二级三级5#楼
地下二层三级三级
地下一层及以
上
三级三级
部位
项目
高层住宅地下室结构体系剪力墙结构/ 楼面体系钢筋混凝土梁板
结构安全等级二级
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丙类
基础设计等级甲级/丙级
抗震设防烈度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15g
地基基础类型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PHC)。
管桩桩径为500mm 基坑降水常规降水措施(排水沟+集水井明排)
构件抗震等级楼号楼层框剪力墙主楼内框架1#楼
地下二层二级三级
地下一层及以上二级三级
2#楼
地下二层二级三级
地下一层及以上二级三级
3.编制目的
本工程结构施工即将全面开始,为达到业主节点工期,现场抢工阶段可能会出现局部墙柱插筋偏位现象,为不影响结构安全,保证工程质量,特编制墙柱偏位处理方案。
4.原因分析
4.1 混凝土浇筑之前墙柱钢筋未固定牢固或绑扎时未采用定位措施筋。
4.2 混凝土浇筑入模时未在墙柱四周均匀放料。
4.3 混凝土振捣时,未在墙柱四周均匀振捣或振捣时振捣到墙柱钢筋。
5.处理方案
施工、监理及建设单位经过现场检查,针对现场钢筋偏位情况,为了尽量减少对框架柱及剪力墙结构受力部位的影响,分别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处理。
5.1 墙柱轻度偏位处理
剪力墙、柱竖向钢筋偏位在3cm以内的,将偏位墙柱截面混凝土面剔除50mm。
将剔除混凝土后外露钢筋按1:6打弯矫正至原设计墙柱截面尺寸以内(如下图),绝对严禁打弯比例超过1:6。
:6
1
5.2 墙柱中度偏位处理
剪力墙和框柱竖向钢筋偏位在3~5cm时,先按1:6坡度进行打弯矫正,然后采用同直径L型垫筋加强调整(如下图),垫筋与两侧竖筋点焊牢固。
点焊加固
8
c
m
L型加强筋
3.3 墙柱严重偏位处理
剪力墙和框柱竖向钢筋偏位超过5cm时,将偏出一侧无法矫正的钢筋割除,在偏进一侧进行植筋处理。
植筋施工流程:放线→钻孔→清孔→验孔→注胶→植筋→固化养护
1)放线:必须按照图纸要求的钢筋间距、位置放线,为了避开原钢筋砼结构层内钢筋相碰,允许微量移位。
2)成孔:植筋钻孔深度应不小于25D(D为所植钢筋直径),插筋应插入孔底,钻孔孔径应比所植钢筋直径大4-8mm;
3)清孔:孔内要保持干燥,用高压风将孔内灰尘吹净并用丙酮将孔壁清洗干净;
4)钢筋除锈:钢筋植入部分应做除锈处理;
5)植筋:植筋胶应采用A级胶,具有产品质量合格证及出厂检测报告。
按比例配置植筋结构胶,植筋操作中应保证孔内胶饱满,旋转植入钢筋排除孔内气泡,植筋后24小时内钢筋不得扰动。
6.后续施工注意事项
6.1 现场绑扎钢筋均采用墙体梯子筋和柱定位箍等措施钢筋。
6.2 项目部栋号长和专职质检员负责监督整改。
在工人进行操作整改时,要进行指导控制,以保证施工质量。
6.3 打孔、清孔完成后必须经过监理工程师的验收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艺的施工。
6.4 植筋完成后必须按规定的数量进行拉拔试验,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6.5后续混凝土浇筑务必增加钢筋看护人员,以保证不再出现钢筋偏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