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博物馆心得体会

合集下载

苏州博物馆观后感

苏州博物馆观后感

苏州博物馆观后感作为一名观众,我参观了苏州博物馆,感受极佳,现在想分享一下我的观后感。

整个博物馆楼盘大气,宽敞舒适,楼层设计科学合理,房间装修精细细腻。

博物馆内部供观众分享的展示品非常多样化,不同类型的文物、艺术品、历史文献、生态资源及其它,都囊括其中。

我领略到了苏州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在这里度过了一个充实而难忘的参观过程。

其中,最让我感动的是敦煌艺术品展示。

敦煌壁画艺术是中国古代绘画史上的瑰宝,其造型富有生动的表现力,色彩斑斓的鲜艳,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敦煌艺术品展示通过音像、图文、雕塑、真人表演等多种手段,充分展示了敦煌壁画艺术品的珍贵性和文化价值,让我更为深入地体会到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和文化人应该有的责任感。

在博物馆品味微缩苏州,我也去了“平江路老照相馆”看了看照相,感受到了那份浓浓的滋味和传统文化气息,加深了我对苏州历史人文的了解。

另外,博物馆中还有让我印象深刻的“明朝御窑瓷器展”,展示了明代御窑白瓷、青花瓷以及官窑色釉瓷器等的独特风格与造型标准,令人不由得叹服。

博物馆内的紫檀展览也让我耳目一新,那些紫檀家具展品的色泽、纹理、质地、加工精度等情况,都让我叹为观止。

博物馆中丰富的展品种类和严谨的展示手段,真正让我领略到中国传统工艺中所蕴含的文化精髓。

当然,这次体验不止于收获历史文物的美观,更让我思考了中国未来文化的创造、传承,和自己作为文化人的责任。

作为一个在时代中生活的青年,我意识到了历史和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它是人类发展的基石,也是我们对传统、对未来、对自己的责任。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自信,首在了解自己的历史和文化,才能更好地面对未来的挑战。

总结起来,苏州博物馆的展示品种类多、丰富,让我们能够领略苏州深厚的历史和文化。

展览布局精巧合理,让我们在浏览过程中不会感到乏味,充分展现了苏州的文化魅力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

同时,在观展的过程中,也让我反思了文化传承的价值和意义,作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人,时刻关心我国文化事业、传承与创新的发展,我们才能够使文化事业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苏州博物馆观后感1500字

苏州博物馆观后感1500字

苏州博物馆观后感1500字近日,我有幸去到了苏州博物馆,感受到了历史的印记和文化的魅力。

这是一个充满艺术、历史和人文气息的地方,它让我感受到了文化的深度和厚度,让我更好地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长时间沉淀。

下面,我将对我的游览经历进行详细的描述。

首先,苏州博物馆的环境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进入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副副精美的字画,这些字画为人们带来了深深的视觉享受。

进入室内的展厅后,各种各样的展品映入了我的眼帘。

我看到了几百年前的文物和文献,它们让我感受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深厚底蕴。

然后,我看到了一些古建筑的模型,包括苏州园林、古代寺庙等。

它们让我更好地了解了苏州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另外,还有一些实物展示,让我了解到了苏州古代的手工艺和传统技术。

这些技术包括金银锻造、木雕、陶瓷制作和纺织等,这些技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最后,苏州博物馆还有一个藏品展厅,它展示了一些珍贵的文物,包括高年代的青铜器、佛像和石刻为主的石窟,其中的佛像尤其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这些精美的艺术品都为人们提供了深入了解中华文化的渠道。

总的来说,苏州博物馆给我的感触有两点。

第一,博物馆所展示的文化遗产,展现了中国文化的多元性和历史演变。

它们是文明的脉搏,人类智慧的结晶;第二,博物馆为我提供了一个学习和欣赏的场所。

在这个场所,我重新认识了苏州,理解了苏州文化的底蕴。

通过学习和欣赏艺术,我也从中获得了美的感受。

这些展品和文物向我展示了中国的文化价值和灿烂历史,让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

苏州博物馆的展品让人不禁赞叹:人类创造力的无限,中国文化的深厚和多元性,让人感慨:文化的厚度和深度成就了民族的辉煌和发展。

引用台词、画面和音乐等元素在苏州博物馆里,有一幅令我永生难忘的画面。

这是一幅宋代的文人画,画面中的山水墨色浓郁,构图和谐,线条写意,远山近水的景象恰到好处,令人赏心悦目。

同时,我还听到了一首古琴曲,闻琴声愈发觉得这里是文化的殿堂。

苏州博物馆观后感

苏州博物馆观后感

苏州博物馆观后感苏州博物馆观后感(精选15篇)苏州博物馆观后感篇1夏天的太阳像一个大火球一样,热辣辣地烤着大地,我在家里热得有些受不了,虽然已经赤了上身,但是汗珠还是一颗一颗地冒出来,弄得身上滑溜溜的,像一条小泥鳅。

爸爸看到了我的样子,神神秘秘地对我说:“阳阳,我们去一个既能长知识又能乘凉的好地方吧!”我好奇地问了爸爸,他告诉我:“那就是最近十分火热的活动-参观苏州博物馆。

”我和爸爸穿了对付夏日的武装,去了苏州博物馆,还未到博物馆,远远望去只见那里人山人海,人们排着长长的队伍等待着进入博物馆。

过了一段时间,一排排黑白相间的现代化建筑群映入了我的眼帘,我们进了博物馆。

我们最先来到了“夏日无上清凉,雪景绘画展馆”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绘画挂在了墙上,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幅踏雪访友的雪景画。

画上的大地盖上了厚厚的'一层白雪,松树压弯了枝头,偶尔有白雪在往下掉落,一位大官骑着马,穿过小桥,去山上的好友那里游玩。

看着看着,心中仿佛感到了阵阵清凉,那雪画得细腻的像真的一样,松树仿佛在风中摇晃,白雪莎莎地掉落,马儿好像在跑动,如此形象逼真的图画仿佛身临其境般的感觉。

看着这样的画心中想起了自己以前学画的情景,真是相差甚远。

过了画展馆,一路上还看了许多的展品,有各种时代的瓷器,有各种民族的风俗,有战争时期的武器,有现代建筑的假山,小桥,流水,有夏日乘凉的紫藤园,还有一个个时代的英雄人物。

最后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博物馆。

苏州博物馆,你让我感受了中国悠久的历史和文化,让我看到了精致的展品,真不愧是苏州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苏州博物馆观后感篇2因老师的要求我参观了苏州博物馆,在去之前我就了解到苏州博物馆是由贝聿铭设计的,也因此知道了贝聿铭原来是苏州人,所以我对苏州博物馆也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很想能够早点亲眼见到这位建筑大师的作品。

苏州博物馆是个造型独特的建筑。

走进苏州博物馆,我不禁为其设计之高深而赞叹:苏州建筑的乞丐依旧,粉墙、黛瓦、灰砖、花窗等元素处处可见,但没有古旧陈旧之气。

苏州博物馆观后感500字

苏州博物馆观后感500字

苏州博物馆观后感500字我早就听闻苏州博物馆之名,今天终于有机会亲身前往参观,带给我了一次难忘的文化体验。

在这座博物馆中,我看到了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历史,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国这个古老民族的博大精深。

以下是我对苏州博物馆的观后感。

首先,苏州博物馆的布置特别考究,给人们带来了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在进门处就可以看到一件巨大的青铜鼎,刻有精美的图案和文字,让我有一种穿越时光隧道的感觉。

在博物馆中,每个展览区都有自己独特的主题,布置的精美程度和展品的珍贵程度都是一流的。

博物馆内的图文并茂的解释和文物的背后故事,让我更加深入了解到了历史的背景和文化内涵。

其次,在苏州博物馆内,我看到了许多珍贵的文物。

其中,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东方之星”——中国青铜器的巅峰之作。

这件青铜器高大精美,造型优美,器形玲珑,刻画精细,非常考究。

青铜器古朴的韵味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让我深深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所折服。

除了考古发现的文物之外,苏州博物馆还展出了许多传统文化作品,如苏绣、木版年画等,让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在踏入博物馆时,我就被迎面而来的香味所吸引。

原来,博物馆还有特色的茶馆,让人能够品尝来自苏州的传统茶饮和小吃,为整个参观过程增添了一份人情美感。

最后,这次博物馆的参观,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

在苏州博物馆中,我不仅得到了知识的补充,更重要的是在心灵上得到了满足。

文化的沉淀和积淀,让我对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同时,也深深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博大精深,对未来文明的探索之路充满了希望和信心。

总之,这次参观苏州博物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难忘的体验。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前来参观,感悟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参观苏州博物馆心得体会

参观苏州博物馆心得体会

参观苏州博物馆心得体会
我今天参观了苏州博物馆,对于这次参观,我有许多真实的感受和体会。

首先,我对博物馆展品的丰富性感到非常震惊。

在这里,我看到了许多有关苏州历史文化的珍贵文物,比如各种文房四宝、精美的瓷器、绚丽多彩的刺绣、传统的园林建筑等等。

这些文物让我更深刻地认识到苏州之美和苏州文化的博大精深。

其次,在参观过程中我不断思考的是,我们这个民族的源头是怎样的?我们现在的文化,起源又是哪里的?如何守护我们的传统文化,如何创新发展,这些都是我需要思考的问题。

博物馆里的文物与历史背景,让我感受到了我们的传统文化的延续和文化的传承。

最重要的是,在参观博物馆的过程中,我不断思考博物馆的意义在哪里?如何让更多的人了解文物的背景及其历史背景,如何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历史的魅力和美丽,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我认为,在推广文化教育这方面,博物馆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博物馆举办的展览和活动,可以让更多人了解历史文化,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最后,我非常感激这次参观带给我的启示和思考。

在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中,我努力将传统文化的精髓与现代文明的幸福结合起来,为了更好地发展和进步,为了更好地传承我们的文化,我会一直努力不懈。

2024年苏州博物馆观后感

2024年苏州博物馆观后感

2024年苏州博物馆观后感,____字首先,我要感谢苏州博物馆给我提供了这次难得的参观机会。

作为一个历史爱好者,我一直对苏州这座古城的文化底蕴充满了好奇和向往。

来到苏州博物馆,我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苏州的历史和文化,对我来说是一种难以言喻的荣幸。

进入苏州博物馆的大门,我就感受到了它的庄重和古朴。

大门两旁的石狮子栩栩如生,仿佛在守护着这座博物馆的文化瑰宝。

进入大厅,我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

巨大的明代木雕与清代瓷器陈列在大厅的中央,展示着苏州的历史和文化的厚重。

这些古老而珍贵的文物,让我彻底地感受到了苏州的历史底蕴和文化传承。

接着,我参观了苏州博物馆的第一展区——苏州古代文化展。

在这个展区,我领略到了苏州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镇的独特魅力。

展区里陈列的各种文物,如吴文化的代表性古籍、明清时期的历代进士题名碑、传世家谱等,无一不展现了苏州在文化领域的卓越贡献。

特别是对我来说,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苏州园林模型的展示。

苏州园林作为中国传统园林的代表,以其独特的布局和精致的景观,吸引了许多游客的目光。

在苏州博物馆的展览中,我通过仿真的园林模型,深入地了解了苏州园林的独特之处,以及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

这些苏州园林所融合的自然景观、人文建筑和诗词文化,让我对苏州的文化底蕴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在苏州博物馆的第二展区,我参观了苏州近现代历史展。

这个展区让我更加直观地了解了苏州近现代历史上的一些重要事件和人物。

展区里陈列的历史文物,如抗日战争时期的抗日同志们的实物、改革开放初期苏州的经济成就等,让我对苏州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和变迁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

尤其是苏州近现代名人纪念馆的展示,使我对苏州这座城市的人文底蕴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

这些名人们,以他们的杰出成就和深厚的学术造诣,为苏州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们的事迹和故事,让我对苏州这座城市的历史和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

除了以上两个主要的展区,苏州博物馆还有其他一些让人惊叹的展览和文物。

苏州博物馆参观感悟

苏州博物馆参观感悟

苏州博物馆参观感悟
嘿,朋友们!我刚从苏州博物馆回来,那可真是一次超棒的体验,我可得跟你们好好唠唠。

一进博物馆的大门,我就被那独特的建筑风格给吸引住啦。

白墙灰瓦,线条简洁又流畅,就像一幅优美的水墨画。

而且哦,那里面的光线设计简直绝了,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来,落在展品上,感觉那些宝贝都在闪闪发光。

我在里面逛的时候,看到了好多精美的文物。

有小巧玲珑的瓷器,那上面的花纹细腻得让人惊叹;还有古老的书画,虽然我不太懂书法绘画,但就是能感觉到那种艺术的魅力,仿佛能看到古人创作时的认真模样。

还有啊,博物馆里的布置也特别贴心。

每个展区都有详细的介绍,让我这个历史小白也能轻松看懂。

我就在想,这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得多用心,才能把这些东西整理得这么好,让咱们能这么舒服地了解历史和文化。

对啦,我在参观的时候还碰到了一群小朋友,他们跟着老师,眼睛瞪得大大的,听得可认真了。

看到他们,我就觉得咱们的文化传承有希望啦,说不定未来的艺术家、历史学家就在他们中间呢。

在苏州博物馆的这一趟,让我觉得自己好像穿越了时空,和过去的人们来了一场对话。

出来的时候,我心里满满的,都是对咱们老祖宗智慧的敬佩。

朋友们,要是你们有机会,一定也要去苏州博物馆看看,相信你们也会跟我一样,被深深打动的!。

苏州博物馆和园林博物馆观后感

苏州博物馆和园林博物馆观后感

苏州博物馆和园林博物馆观后感去完苏州博物馆和园林博物馆,我就像被拉进了一场穿越古今的奇妙之旅。

一、苏州博物馆。

刚到苏州博物馆,那建筑就给我一种“哇塞”的感觉。

贝聿铭大师真的是太牛了,他把现代建筑和传统苏州元素结合得那叫一个完美。

白墙灰瓦,简洁又大气,就像一个穿着素净衣裳的江南美人,低调却充满韵味。

走进馆内,光线从各个巧妙的角落透进来,像是给展品精心打造的舞台灯光。

那些文物,每一件都像是一个小小的历史窗口。

看那些精美的瓷器,细腻的笔触绘制出各种图案,感觉古人的审美简直绝了。

还有那些青铜器,虽然锈迹斑斑,但却透着一股厚重的历史气息,就好像在默默诉说着千年前的故事。

我在一个玉雕前站了好久,那玉被雕刻成一只栩栩如生的小动物,每一根毛发都好像是工匠精心梳理过的,简直就是把一块石头变成了有生命的精灵。

在这里,历史不再是书本上枯燥的文字,而是实实在在能看到、摸到的东西,仿佛伸手就能和古人握个手似的。

二、园林博物馆。

从苏州博物馆出来,一头就扎进了园林博物馆。

这就像是从现代的艺术殿堂走进了古代江南园林的梦境。

一进门,就被那缩小版的园林模型吸引住了。

亭台楼阁、假山池沼、花草树木,一应俱全。

我就像个巨人在窥视着小人国里的精美园林。

那些园林里的布局可讲究了,每一处都是精心设计的。

比如说那假山,看起来杂乱无章,但其实每一块石头的摆放都有它的道理,有的像狮子,有的像云朵,感觉就像大自然被浓缩在了一个小院子里。

走到展示园林建筑构件的地方,那些雕着花的门窗可把我迷住了。

那细致的雕花,就像一个个微观世界。

有花鸟鱼虫,还有神话故事里的人物,感觉一扇窗就是一个故事集。

我就想象着以前住在园林里的人,每天透过这些雕花的窗户看外面的风景,那日子过得多有诗意啊。

还有那园林里四季的展示,春天繁花似锦,夏天绿树成荫,秋天枫叶似火,冬天白雪皑皑。

虽然是模拟的场景,但我都能感受到每个季节园林不同的美。

在这里,我算是明白了为什么苏州园林是世界闻名的,那可不仅仅是一堆建筑和花草的组合,那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把自然和人文完美融合的艺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州博物馆心得体会
【篇一:参观苏州博物馆心得】
参观苏州博物馆心得
因老师的要求我参观了苏州博物馆,在去之前我就了解到苏州博物
馆是由贝聿铭设计的,也因此知道了贝聿铭原来是苏州人,所以我
对苏州博物馆也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很想能够早点亲眼见到这位建
筑大师的作品。

苏州博物馆是个造型独特的建筑。

走进苏州博物馆,我不禁为其设
计之高深而赞叹:苏州建筑的乞丐依旧,粉墙、黛瓦、灰砖、花窗
等元素处处可见,但没有古旧陈旧之气。

现代、简约融入其中,却
毫无突兀之感。

光与影的呼应,情与景的交叉,一切都那么相融相生,使建筑和展览之间没有争夺之势,仿佛一切都是为了展品而准备。

进入中央大厅,看到博物馆主体为三层式结构,地下一层为的展室
以史前陶器、玉器等为主题,地面一层以虎丘云岩寺塔佛教文物和
瑞光寺塔佛教文物两个主题展室为主展区。

一面别具一格的大型水
幕墙纵贯三层,错落的瀑布从上落下,水声潺潺,底部是一个莲水池,池中色彩艳丽的游鱼成群,悠哉游哉。

在中央大厅和许多展厅中,屋顶的设计都采用了大量的框架线和几
何造型,体现了错落有致的江南斜坡屋顶建筑特色。

框架内的玻璃
和白色天花互相交错,加上光线的穿透造影作用,像是一幅奇妙的
错觉绘画,给人以别有情趣的视觉感受。

迈入展厅,一个个优雅的名字美妙如诗,吴地遗珍、吴塔国宝、吴
忠风雅、吴门书画…倘佯其间,除了领略历代佳作和精品外,还有
一幅幅独具匠心的创作让我赞叹不已.
中央大厅外,有一个兼具古典和现代创意的山水庭院,由铺满鹅卵
石的池塘、片石假山、直曲小桥、八角凉亭、竹林等组成,里面的
每一面墙、每一个角、每一棵树,每一方石都体现了设计思的巧妙
用心,呈现出清晰的轮廓和剪影效果,让我禁不住步步惊叹,流连
忘返。

难怪有人说:建筑是凝固的诗与画,精妙的建筑设计,本身
就是一件极品。

大厅后面的忠王府是根据旧有的建筑,加以修缮和改造的宅第园林,长长的走廊,曲折的小径、雕花的木格子门窗,还有林立的古树名
木,珍贵的彩绘壁画等等,既有雕梁画栋的精致,古典园林的幽雅,又有官宅府坻的庄重,太平天国忠王府的巍峨。

这次的苏州博物馆之旅让我受益匪浅,我不仅感受到了贝聿铭大师
的才华,更感受到苏州文化的博大精深,苏州历史的悠久,让我更
加的喜欢苏州。

【篇二:参观苏州博物馆心得体会】
参观苏州革命博物馆心得体会
为了庆祝建党90周年,学院组织我们今天去参观了苏州革命博物馆。

经过差不多半小时,我们就到了目的地。

透过车窗,我们清晰的瞧
见苏州革命博物馆的字样,再仔细一看,那是一座四四方方,造型
古朴、凝重的白色建筑。

下了车后,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走进了革
命博物馆。

我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了有关“九?一八事变”、“七君子事件”等历史事件的图片和展览物品。

活动过程中,我们进一步了解了许多
有关苏州解放前的历史,知道了苏州的解放日是1949年4月27日。

在讲解员的耐心讲解下,大家兴致勃勃地一边参观,一边分享着各
自的参观心得,也表达了自己对革命先辈的缅怀之情。

大家纷纷表示,之前对历史人物的了解只局限于书本知识,来到革命博物馆后,对
一些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理解更立体、更生动了,真切地感悟到
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精神。

苏州的历史是一部先驱者们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前仆后继的奋斗史。

早在大革命时期,我党早期革命活动家萧楚女、恽代英、邓中
夏等就在苏州留下了革命足迹。

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江抗”部
队和阳澄湖、太湖地区的游击队同敌伪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党
的许多优秀儿女在这片土地上洒下了热血,群众中至今仍流传着许
多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我们还切身体验了一下号称“江南第一馆”的“阳
澄烽火”半景画厅,它通过运用雕塑、油画、版画、
景箱、模型等多种表现手段,采用声、光、电、计算机等高科技手段,将高16.5米、宽60米的展开油画和400平方米的地面雕塑与
音响效果融汇一体,再现了当年苏州军民同日寇奋战的情景,使人
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在观看影像中,仿佛把我们带到了那难忘的历
史回忆中,让我们想起牺牲的革命先烈们,让我们更能体会到今天
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最后,我们还一起进行了入党宣誓,力争做一名合格的党员,时刻
为党和人民做出一切牺牲。

参观完革命博物馆,看了这一个个令人
敬仰的革命英雄的事迹,我的心中顿时热血沸腾,他们的爱国精神
让我钦佩,他们为革命奉献的那种精神让我震撼,他们让我在思想
上得到了升华,让我对爱国主义有了新的认识。

在我国历史上,爱国主义从来就是动员和鼓舞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
旗帜,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在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抵御外来侵略和推动社会进步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在爱国主义精
神的激励下,我们的国家和民族俞强不息,具有伟大的凝聚力和生
命力。

从贾谊的“国而忘家,公而忘私”,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从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到林则
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从孙中山第一个喊出“振
兴中华”,到邓小平的肺腑之言:“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
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不竭动力,
是每一个中国人成就伟大人格的根本所在。

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们更加要热爱自己的祖国,忠于党,随时做好为共产主义事业奉
献自己
一切的准备。

我会在平时的学习中,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加强自
己的爱国主义教育,自觉向党组织靠拢,从而实现自己为共产主义
事业奉献一生的梦想。

【篇三:苏州博物馆参观感想】
苏州博物馆新馆参观感想
粉墙黛瓦,清新雅洁,古色古香,江南情怀。

这是苏州博物馆留给
我的总体印象。

作为一名建筑系的学子,贝聿铭的封山之作是一直
想要去参观的。

所以这篇感想的内容也多是设计建筑方面的。

贝聿铭,是一名建筑界多产的华裔建筑师,祖辈是苏州望族,童年
时曾在家族拥有的苏州著名园林——狮子林里度过。

贝聿铭也是自己比较尊敬的建筑师之
一,站在苏州博物馆中,一股浓厚的江南气味迎面而来,贝聿铭没
有因为在国外生活了大半辈子而被现代主义风格所感染,反而更有
一种现代与传统的融合的独特美感。

苏州博物馆新馆外观呈几何形,极具现代特征,但精妙之处在于从
新馆任意空间的窗户向外看都会发现新馆的坡度与远处或更远处的
苏州传统民居的屋顶坡度几乎不差分毫。

在建筑结构方面,现代几
何结构形成的坡顶隐含着苏州古建筑传统的斜坡屋顶的基本概念,
三角形、正方形不断地繁衍和重构,西方古希腊罗马神庙的三角体立方体的构成、哥特式
夸张的三角形、立体主义极简主义艺术的冷峻理性与苏州传统建筑潜在的三角形、围墙线形的运动以及建筑的方形空间交织在一起,东西方的图形自然转换。

见解、抽象、有力度,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中西文化的融合,并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转换。

新馆整个运用轻型钢架和混凝土构筑墙体,黑白相间的中国元素颜色与现代冷峻的建筑材料再加上随处可见的晶莹剔透的玻璃天窗。

空间既有围合感,又有通透感,折射出了一些禅宗文化、道教文化的深层信息。

因为去过很多的江南园林以及江南水乡,穿梭在苏州博物馆中,虽然是极具现代感的建筑,但是仍然可以感受到在水乡漫步在青石板路上的感觉。

新馆保留了苏州温和、清淡、俊秀的黑白基调,为了与周围的古建筑的环境相协调,博物馆的材料尽管都是新型建筑材料,但外墙和内墙都是以纯净的白色作为主色调,仅仅在空间转折处用灰色的线条来勾勒外形,同时深灰色石材的屋面与白墙相配,与苏州传统的城市色彩肌理相融合,为粉墙黛瓦的江南建筑符号增加了新的诠释。

苏州传统建筑为木质梁架结构,贝聿铭在新馆的设计中采用了钢化结构,再用优质木材为钢结构镶边包装。

在屋面材料运用上,则以现代材料花岗岩取代青瓦。

建筑的中庭借鉴了传统“”老虎天窗的做法,但是折角的做法使得室外投射进来的光线有了韵律的变化,光影交错。

走廊由透过天顶造成的线状光线书写着,如同走在古老的竹帘下,传统符号在光线中简洁的演绎着现代气息。

大厅顶部的米字型钢结构没有任何支撑,他在风格上和整体建筑非常协调,但这不仅是处于美学考虑,而是建筑的原因。

通过精密计算之后,只有这样的几何形体变化才能进行力的转换,在这样一个既定空间里承载负荷。

贝老这样的设计很巧妙。

在庭院的处理上,贝老想通过中国传统园林中的亭的额元素进行现代的融合,其屋顶方式与建筑相同,八角亭与建筑融合在一起,周围的水与片墙营造的假山感使人不禁有一种苏州传统园林的感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