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苏东坡 PPT

合集下载

走近苏轼-PPT

走近苏轼-PPT
2021/10/20
婚恋印迹之王闰之
苏轼的第二任妻子叫王闰之,是王弗的堂妹,在王 弗逝世后第三年嫁给了苏轼。她比苏轼小十一岁,自小 对苏轼崇拜有加,生性温柔,处处依着苏轼。王闰之伴 随苏轼走过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25年,历经乌台诗案, 黄州贬谪,在苏轼的宦海浮沉中,与之同甘共苦。二十 五年之后,王闰之也先于苏轼逝世。苏轼痛断肝肠,写 祭文道:“我曰归哉,行返丘园。曾不少许,弃我而先。 孰迎我门,孰馈我田?已矣奈何!泪尽目乾。旅殡国门, 我少实恩。惟有同穴,尚蹈此言。呜呼哀哉!”在妻子 死后百日,请他的朋友、大画家李龙眠画了十张罗汉像, 在请和尚给她诵经超度往来生乐土时,将此十张足以传 世的佛像献给了妻子的亡魂。苏轼死后,苏辙将其与王 闰之合葬,实现了祭文中“惟有同穴”的愿望。
2021/10/20
从八品官员到 三品官员,从被一贬到 黄州、惠州到儋州。失 落的官场生涯和政治遭 遇,以及让他差点遭斩 的“乌台诗案”,一路 见证了苏轼一生的大起 大落,大喜大悲,也造 就了他阔达的人生。现 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苏 轼。 2021/10/20
苏轼生平及个性
1、文化成就:“百科全 书式的文化巨人” 2、人格魅力: “中国古 代最高贵、最亲切、最 有魅力的文人。” 3、人生态度:旷达乐观 的文人典范 4、婚恋印迹 5、趣闻轶事
苏轼《洗儿戏作》“人皆养儿望聪明,我被 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 卿。” 少入京师,有相者云:一双学士眼,半个配 军头。
2021/10/20
政治生涯
执著于政治理想,经时济世。 屡遭政治风波,履险如夷。
2021/10/20
历次卷入的政治风波
• 反王安石新法,自请外放——密州、徐州 • 卷入“乌台诗案”,“谤讪朝廷”被贬——

走进苏轼PPT课件

走进苏轼PPT课件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
7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他一戏墨,就创立了中国文人画;他一写字, 就有着惊世的书法流芳千年;他一好吃,就传 出“东坡肉”、“东坡饼”诸类佳肴;他一穿 戴,就使“东坡帽”、“东坡屐”民间长存; 他一说笔,就让和尚成为名僧。
.
19
轮、辐、盖、轸,皆有职乎车,而轼独 若无所为者。虽然,去轼则吾未见其为 完车也。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天 下之车莫不由辙,而言车之功者,辙不 与焉。虽然,车仆马毙(bì),而患亦不及 辙(zhé),是辙者,善处乎祸福之间也。 辙乎!吾知免矣。
.
11
第二任妻子:王闰之,王弗的堂妹 我曰归哉,行返丘园。
曾不少许,弃我而先。
孰迎我门,孰馈我田?
已矣奈何!泪尽目乾。
旅殡国门,我少实恩。
惟有同穴,尚蹈此言。
呜呼哀哉!
.
12
第三任妻子:王朝云,原为侍妾 比苏轼小二十六岁
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元佑六年,他又被召回朝。但不 久因为政见不合,被外放颍州
.
4
元佑八年(1093年)新党再度 执政,他以“讥刺先朝”罪名, 贬为惠州安置、再贬为儋州别驾、 昌化军安置 。
.
5

走近苏东坡课程37页PPT

走近苏东坡课程37页PPT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46、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 留。

47、采菊东篱下轩下,聊复得此生。

49、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 有所长 。

50、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 ,箪瓢 屡空, 晏如也 。
走近苏东坡课程
谢谢你的阅读

走进苏轼PPT课件

走进苏轼PPT课件
• 他一生"历典八州"," 身行万里半天下",不 仅没有被打倒,以其达观和智慧,以其丰富 的人生体验和独特的人格魅力,在升沉之间, 留下了2700余首诗,300多首词,800多通 书信,各种文章数以千计,被赞誉为"不可救 药的文人",创造了中国文化史上的奇迹。
33
2020/1/9
34
25
念奴娇 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26
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4
文坛不灭的神话——苏轼
5
一、初识苏轼
6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 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杰出的文学家,书 画家,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同在” 唐宋八大家”之列。
其诗其词其文其书法其思想,甚至绘画、 佛学、医药、养生、美食等,都为后人留下 一笔笔精神财富。
7
苏东坡喜爱烹调,以红烧肉 最为拿手,他曾以诗介绍其经验: “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它 自美。”百姓们知道苏东坡喜食 肉,那一年的春节,大家不约而 同给他送来猪肉、绍酒。苏东坡 收到这么多肉和酒,觉得应该与 数万疏浚西湖的民工共享,便吩 咐家人烧好,连酒一起回赠民工。 家人误以为连酒一起烧,结果烧 出的肉特别香醇味美,一时传为 佳话。人们纷纷传颂苏东坡的为 人,仿效他独特的烹调方法。
31
名二子说

走近苏轼、、ppt

走近苏轼、、ppt

松料 梳 夜 如纵 难 十 冈得 妆 来 霜使 忘 年 。年 。 幽 。相 。 生 年相梦 逢千死 肠顾忽 应里两 断无还 不孤茫 处言乡 识坟茫 ,,, ,,, 明惟小 尘无不 月有轩 满处思 夜泪窗 面话量 ,千, ,凄, 短行正 鬓凉自 。 。
江 城 子 乙 卯 正 月 二 十 日 夜 记
·
书法:擅长行书、草书,与黄庭坚、米芾、
蔡襄合称为“宋四家”。
绘画:是文人画的开创者之一,有 《枯木怪石图》、《竹石图》等传世。 赋:把古文引进赋体的创作, 《赤壁赋》与欧阳修的《秋声赋》 同为文赋的代表作。
苏轼《寒食帖》手迹
• 苏轼《枯木怪石图》
苏轼于宋仁宗景祐三年(1037年1月8日) 出生于眉州眉山,是初唐大臣苏味道之后。苏 轼的祖父是苏序,表字仲先,祖母史氏。苏轼 的父亲苏洵,即《三字经》里提到的“二十七, 始发奋”的“苏老泉”。苏洵发奋虽晚,但是 很用功。苏轼其名“轼”原意为车前的扶手, 取其默默无闻却扶危救困,不可或缺之意。苏 轼生性放达,好交友,好美食,创造许多饮食 精品,好品茗,亦雅好游山林。
嘉祐元年(1056年),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 考试。苏洵带着二十一岁的苏轼,十九岁的苏辙,自偏僻的西蜀 地区,沿江东下,进京应试。当时的主考官是文坛领袖欧阳修, 小试官是诗坛宿将梅尧臣。这两人正锐意诗文革新,苏轼那清新 洒脱的文风,一下子把他们震动了。策论的题目是《刑赏忠厚之 至论》,苏轼写道:“皋陶为土,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 宥之三。” 欧、梅二公既叹赏其文,却不知这几句话的出处。及 苏轼谒谢,即以此问轼,苏轼答道:“何必知道出处!”欧阳修 听后,不禁对苏轼的豪迈、敢于创新极为欣赏,而且预见了苏轼 的将来:“此人可谓善读书,善用书,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 翌年,他参加了礼部的考试,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主 考官欧阳修的赏识,却因欧阳修误认为是自己的弟子曾巩所作, 为了避嫌,使他只得第二。

2023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走近苏轼专题——千古风流苏东坡》课件(81张PPT)

2023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走近苏轼专题——千古风流苏东坡》课件(81张PPT)

好竹连山觉笋香。 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
逐客不妨员外置, ,贫者不解煮,早晨起
诗人例作水曹郎。
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 莫管。
只惭无补丝毫事,
惠州一绝
尚费官家压酒囊。
注:员外置,指定额以外的官员。苏 轼此时任检校水部员外郎。
罗浮山下四时春, 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
水曹郎,水部员外郎,很多诗人曾任
天下第三行书——《黄州寒食诗帖》
全才苏东坡——美食家(吃货)
全才苏东坡——美食家(吃货)
惠崇春江晚景
初到黄州
猪肉颂 净洗铛,少著水,柴头
自笑平生为口忙, 罨yăn烟焰不起。待他自
老来事业转荒唐。 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长江绕郭知鱼美, 自美。黄州好猪肉,价
全才苏东坡——工程师
两桥诗(并引)
杭州
筑堤
惠州之东,江溪合流,
六桥横截天汉上, 有桥,多废坏,以小舟渡。
“苏堤”
北山始与南屏通。 罗浮道士邓守安始作浮桥,
忽惊二十五万丈, 以四十舟为二十舫(并联起来的
老葑席卷苍烟空。 两船),铁销石矴(系船的石墩 昔日珠楼拥翠钿, ),随水涨落,榜曰东新桥
徐州
女墙犹在草芊芊。 。州西丰湖上有长桥,屡作 “苏堤”
自东坡一出,性情之外,不知有文字,真有“一洗万古凡马空”气 象。——元好问
全民偶像 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刘辰翁
初遇苏东坡
我印象中的苏东坡 刷新印象的苏东坡
全才苏东坡
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 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 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 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瑜伽术的修炼者, 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瘾 者,是心常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 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

《走近苏轼》课件

《走近苏轼》课件

宋神宗熙宁八年,是苏轼到密州上 任的第二年。当时,密州蝗旱相连,而 西北方的西夏和辽不断袭扰边境。作为 爱国心切、一贯主张抗敌的苏轼,年届 “不惑而雄心勃勃”,在贬官外任中, 不但尽力解除人民的疾苦,而且时刻准 备要驰骋疆场,为国效力。这年十月, 他祭常山回来,与同僚猎于铁沟、黄茅 冈,作此词。这首词,是他写的第一首, 也是最为典型的一首豪放词。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 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
/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时间,宋神宗元丰五年的三月七日,苏轼被贬黄州
突然惊起又回过头来,心有怨恨却无人知情。挑遍 了寒枝也不肯栖息,甘愿在沙洲忍受寂寞凄冷。
苏轼被贬黄州后,虽然自己的生活都有问题, 但他是乐观旷达的,能率领全家通过自身的努力 来渡过生活难关。但内心深处的幽独与寂寞是他 人无法理解的。在这首词中,作者借月夜孤鸿这 一形象托物寓怀,表达了孤高自许、蔑视流俗的 心境。
送到了荒凉之地海南岛儋州。
豪放词风
“虽无柳七郎(柳永)风味,亦自是一家”。 ——《与鲜于子骏三首》
《江城子·密州出猎》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 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 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 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 射/天狼。
“狂气”

稍白 手持符节 古郡名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 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主题阅读;走近苏东坡ppt课件

主题阅读;走近苏东坡ppt课件

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传诵甚广。擅长行书、楷
书,取法李邕、徐浩、颜真卿、杨凝式,而能自创新意。
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蔡襄、黄庭坚、米
芾并称“宋四家”。能画竹,学文同,也喜作枯木怪石。
论画主张“神似”,认为“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
高度评价“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造诣。诗文有
《东坡七集》等。
3
苏洵、苏辙
三苏
韩愈 柳宗元 欧阳修 苏洵 苏辙 王安石 曾巩 辛弃疾
唐宋八大家 (文)
苏辛(词)
黄庭坚 米芾 蔡襄
苏黄米蔡 (书法)
4
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
格。少数诗篇也能反映民间疾苦,指责统治者的奢侈骄
纵。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念奴娇·赤壁怀
7
江城 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岗。
8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 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 少豪杰。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0
苏 东 坡 文 赋
11
苏东坡喜爱烹调,以红烧肉最为 拿手,他曾以诗介绍其经验:“慢着 火,少着水,火候足时它自美。”百 姓们知道苏东坡喜食肉,那一年的春 节,大家不约而同给他送来猪肉、绍 酒。苏东坡收到这么多肉和酒,觉得 应该与数万疏浚西湖的民工共享,便 吩咐家人烧好,连酒一起回赠民工。 家人误以为连酒一起烧,结果烧出的 肉特别香醇味美,一时传为佳话。人 们纷纷传颂苏东坡的为人,仿效他独 特的烹调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返回
思考和讨论:
1、你认为是什么原因导致宋词 出现“婉约派”和“豪放派” 的差异?是不是因为作家的不 同而产生?这两派的区分基点 是词作还是词人? 2、你更喜欢其中的哪一派,为 什么?
内容述评
这首词展现了苏轼被贬滴黄州时的基 本心境:一是泰然自若、旷达处之;二 是意存归隐、宽慰自解。
推荐书目

方方《喜欢苏东坡》 余秋雨 《苏东坡突围》 林语堂 《苏东坡传》

轮、辐、盖、轸,皆有职乎车,而轼独 若无所为者。虽然,去轼则吾未见其为 完车也。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天 下之车莫不由辙,而言车之功者,辙不 与焉。虽然,车仆马毙(bì ),而患亦不及 辙(zhé),是辙者,善处乎祸福之间也。 辙乎!吾知免矣。
可是这些也许还不足以勾绘 出苏东坡的全貌。我若说一提到 苏东坡,在中国总会引起人亲切 敬佩的微笑,也许这话最能概括 苏东坡的一切了。苏东坡的人品, 具有一个多才多艺的天才的深厚、 广博、诙谐,有高度的智力,有 天真烂漫的赤子之心——正如耶 稣所说具有蟒蛇的智慧,兼有鸽 子的温柔敦厚,在苏东坡这些方 面,其他诗人是不能望其项背的。 这些品质之荟萃于一身,是天地 问的凤毛麟角,不可数见的。而 苏东坡正是此等人! ——林语 堂《苏东坡传》

猪肉颂 黄州好猪肉,价钱等粪土。 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 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时它自美。 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Ai
东坡帽
他们眼中的苏东坡
词句好,是文学品味高;书法好,是艺术品味 高;饮食讲究,是生活品味高。这样三味俱高 的男人,请问世间有几?
他一戏墨,就创立了中国文人画;他一写字, 就有着惊世的书法流芳千年;他一好吃,就 传出“东坡肉”、“东坡饼”诸类佳肴;他 一穿戴,就使“东坡帽”、“东坡屐”民间 长存;他一说笔,就让和尚成为名僧。
我们未尝不可说,苏东坡 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 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 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 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 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 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派, 是瑜伽术的修炼者,是佛教 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 书,是饮酒成瘾者,是心肠 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 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 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 笑的人。
自题金山画像
心似已灰之木, 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 黄州惠州儋州。
洗儿戏作 人皆养子望聪明, 我被聪明误一生。 惟愿孩儿愚且鲁, 无灾无难到公卿。
瑰玮之文,足以藻饰万物
卓绝之行,足以风动四方
结发之妻:王弗
江 城 子 乙 卯 正 月 二 十 日 夜 记 梦

·
第二任妻子:王闰之,王弗的堂妹 我曰归哉,行返丘园。曾 不少许,弃我而先。孰迎 我门,孰馈我田?已矣奈 何!泪尽目乾。旅殡国门, 我少实恩。惟有同穴,尚 蹈此言。呜呼哀哉!
第三任妻子:王朝云,原为侍妾,比 苏轼小二十六岁
不合时宜,惟有朝云能识我
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
王安石:“四马为驷,天虫为蚕,古 人造字,定非无义。” 苏轼问:“鸠字九鸟,可知有 故?” 王安石哑口
苏轼答:“《毛诗》云:‘鸣鸠 在桑,其子七兮’,连爷带娘, 共是九个。”
与佛印
兄妹趣对
哥哥曰:“几回拭脸深难到,留却汪汪两道 泉。” 妹妹对:“口角几回无觅处,忽闻毛里有声 传。” 哥哥曰:“未出庭前三五步,额头先到画堂 前。” 妹妹对:“去年一滴相思泪,至今流不到腮 边。”
念奴娇 赤壁怀古
全词总括:
《念奴娇· 赤壁怀古》 是作者偕友人同游黄州 城外赤鼻矶后写的。这 里原本不是赤壁之战的 古战场,但作者借此 “怀古”,凭借丰富的 想象和联想,描绘了赤 壁的雄伟景色,歌颂了 古代英雄的业绩,抒发 了心中壮志难酬的不平 之气。
字词

穿 惊 拍
特点
险怪 高峭 汹涌 水石相击
角度

修辞
夸张
基调
声 形

比拟


狂澜奔腾
水色纯白
豪 迈 奔 腾
比喻
风流儒将周瑜
小乔初嫁 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 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
______
对比抒发感慨
年青得意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人才出众
风流潇洒 自信和才略 从容破敌
项目
年龄
婚姻
周瑜
走进苏东坡
苏 东 坡 其 人

苏轼(1037—1101),字子 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 人,官至礼部尚书,北宋文 学家、书画家。与父洵、弟 辙合称“三苏”,与汉末 “三曹父子”(曹操、曹丕、 曹植)齐名。
才华横溢的苏轼
文—— “ 唐宋八大家 ” “ 苏 黄” 诗—— “ 苏 辛” 词—— “ 宋四家”湖州竹派 书、画—— 秦观、黄庭坚、 苏轼四门生: 晁补之、张耒
神宗时,因为作诗讽刺新法,“文字 毁谤君相”的罪名,被捕下狱,史称 “乌台诗案”。 出狱后降为黄州团练副使,种田帮补 余生,此时自号东坡
哲宗即位,重新启用司马光,他 又因不能见谅于旧党,自求外调 到杭州当太守。 元佑六年,他又被召回朝。但不 久因为政见不合,被外放颍州


元佑八年(1093年)新党再度执 政,他以“讥刺先朝”罪名,贬 为惠州安置、再贬为儋州别驾、 昌化军安置 。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 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 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 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 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 两人者耳。


存世书迹有《黄州寒食诗帖》、《赤壁 赋》、《答谢民师论文》与《祭黄几道 文》 善画墨竹,绘画主张画外有情,重视神 似,画要有寄托,反对形似,反对程式 束缚。存世画迹有《古木怪石图卷》; 又近年发现的《潇湘竹石图卷》也系他 的作品。
24
苏轼
47
幸福美满 英俊儒雅 东吴都督 功成名就 感奋
屡遭不幸 早生华发 团练副使 功业未就 感伤
外貌
职位
际遇Βιβλιοθήκη 基调定 风 波写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此时 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谪黄州已近三年。在这遭 受严重政治迫害后的几年里,苏轼内心当然有 忿懑和痛苦的一面,但他却始终能以超人的旷 达心态泰然处之。这首《定风波》就表现了苏 轼当时“泰然处之”的心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