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苏轼ppt

合集下载

苏轼诗词ppt课件

苏轼诗词ppt课件
6.临江仙 夜归临皋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谷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7.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3.江城子 密州出猎(宋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这词描绘冬猎盛况,反映了作者关心国家的完整统一、反对敌人入侵的强烈愿望。 上阕写出猎场面,极其壮观,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下阕向朝廷请战,杀敌卫国的豪情壮志跃然纸上。 刚刚四十就自称“老夫”,显然有“时不我待”、“功业未就”的迟暮之感。但是“老夫”并不服老,“牵黄”、“擎苍”勾画出一位赳赳武夫的形象。 “亲射虎,看孙郎”是“看孙郎亲射虎”的倒装,作者苏轼在这里是以历史上的英雄孙权自比。
“鬓微霜”与开端“老夫”照应,“又何妨”表示不服老的精神状态。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是“何日遣冯唐持节云中”的倒装。苏轼是因为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而被贬的,所以他拿魏尚自比,也希望朝廷能派人来赦免他的罪名,让他有机会到西北边防抵抗外敌入侵。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这几句,显然是把目标瞄准了宋朝西、北方的西夏和辽国。作者在最后为自己勾勒了一个挽弓劲射的英雄形象,英武豪迈,气概不凡。
*3
全国丙卷话题:快乐幸福与思维方式
有很多人在困难面前抬不起头来,更谈不上有快乐可言。他们不会笑对人生,只有自暴自弃,快乐离他们很远。让我们看看苏轼,仕途的坎坷,造就这位伟大的文学家,当他和同伴被贬时,同伴已是痛不欲生,但苏轼却以“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心态笑对人生,这是何等的胸怀!有这种胸怀的人还担心快乐会走吗?有这种胸怀的人必定会有自己的幸福,会在人生的扉页留下光辉的一笔。 ——陕西考生《我的快乐妙方》

《赤壁赋》ppt课件

《赤壁赋》ppt课件
黄州时期的苏轼较之以前,生活与思想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他看破红 尘却始终难舍红尘,未脱尘根,才使他在旷达之外还保持了生活的热情, 他是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
莫泊桑说:人的一生,不像你想的那么好,也不像你想的那么坏,关 键看你如何突围。
文本内涵
借主客问答,以客的话流露出作者对“人生无常” 的悲观情绪,以主的回答写出苏轼能主动从消极、 哀怨的自我中解脱出来,表现了作者的洒脱豪迈和 乐观豁达。
佛家走向内心而否定人生,儒家走向社会而忽视人生,道家走向自然而 简化人生。苏轼将佛教的走向内心当作探索人生的手段,以禅宗“一念清
净”、“无心于物”的观念淡化客观环境的困窘,把道家地走向自然作为 丰富人生的契机,而始终将儒家的积极进取的人生的哲学作为自己人生观 的核心,批判改造吸收了佛老齐荣辱,忘得失,达生达观,不执一时得失, 对贫富、贵贱、荣辱漠然视之,对人生所受的打击泰然处之,消解了生活 给他的坎坷与内心的矛盾与痛苦。坎坷的磨砺,以及佛家“无住”、“万 法皆控”思想在他心中生长,他的心态逐渐平和。
凌( )万顷( )之茫然( )(句式: )。浩浩乎( )如
冯( )虚( )御( )风,而( )不知其所止;飘飘乎( )如
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第一段:写月夜泛舟,饮酒赋诗,沉浸在美好景色中 而忘怀世俗的快乐心情。

美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月出东山,徘徊斗牛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情 遗世独立,羽化登仙
游赤壁(事) 赏美景 (景)
回归自然,天人合一
作者的复杂思想: 儒:积极入世,忧国忧民,平生倾慕贾谊 佛:精通佛理,不计得失,常与僧人来往 道:好学老庄,齐万物,一死生,追求心调和
儒家的积极入世态度与佛道的超 然物外,与世无争的态度是矛盾的, 但又奇妙地统一在苏轼身上。当儒 家思想遭遇挫折时,苏轼却能峰回 路转,在佛道二家思想中找到精神 归宿。

东坡词作中的写意人生——走入苏轼的旷达人生ppt

东坡词作中的写意人生——走入苏轼的旷达人生ppt
——余秋雨
结合这节课所学内容,请 就你感触最深的一点谈一谈他的 高贵、亲切、魅力表现在哪里?
“在人生中有比成功和幸福更
重要的,就是凌驾于一切成败祸福 之上的豁达的情怀。”
课外作业:
1、如果让你推荐苏轼参加颁奖礼, 你会颁给他怎样的一个奖项呢? 请尝试为苏轼写一个“颁奖词”。
2、请以《从苏词看人生》为题,写 一段文字,表达你对人生的思考。
儒家的仁政思想和进取精神,道家的超脱世俗 和佛教的圆通自在,在他身上获得了融和。
前期,儒家思想为主导。——积极进取 贬官流放时,佛、道思想占上风。——乐观豁达
词中人物形象不同的原因是:
作者的思想和经历。
延伸阅读,合作探究:
结合所学的鉴赏方法,共同来探究 这两首词中的人物形象。
浣溪沙 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 溪水西流。 临江仙 夜归临皋 苏轼
作者的人生经历
“ 这一切,使苏东坡经历了一次
整体意义上的脱胎换骨,也使他的艺 术才情获得了一次蒸馏和升华,他, 真正地成熟了--与古往今来许多大 家一样,成熟于一场灾难之后,成熟 于灭寂后的再生,成熟于穷乡僻壤, 成熟于几乎没有人在他身边的时刻。”
——余秋雨《东坡突围》
作者的思想
受当时社会思想的影响,苏轼 集儒道释三家思想于一身。
作者的人生经历
乌台诗案,是北宋年间的一场文字狱,御史
中丞李定、何正臣等人摘取苏轼《湖州谢上表》中语 句和此前所作诗句,以谤讪新政的罪名逮捕了苏轼。 由于这案件先由监察御史告发,后在御史台狱受审。 又因御史台内遍植柏树,常有乌鸦栖息筑巢,被称为 乌台。所以此案称为“乌台诗案”。 苏轼被抓进乌台,关了4个月,差点送命,幸亏 太后求情才得以保命。因为此事苏轼丢官降职,被贬 湖北黄州。从春风得意的科场奇才到谪居落寞的戴罪 犯官,经历了人生的巨大落差。

走进苏轼

走进苏轼

• 政治上:儒家思想 ,推崇仁政,坚 持儒家入世的精神; • 生活上:采取庄禅旷达的态度,超 然物外、随缘自娱、随遇而安,无 往而不可。
• 一、广泛的题材和多样的风格,体现 了过人的创造才情和艺术表现能力。 主导风格新奇自然,清远雄丽。 • 二、内容、形式、手法、语言等诸方 面突破前人窠臼,超迈豪纵而又有隽 永的韵味和浓郁的诗意。
苏轼被贬黄州的时候,有 著名的《猪肉颂》打油诗: “黄州好猪肉,价钱等粪土。 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 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时 它自美。每日起来打一碗, 饱得自家君莫管。”这里的 “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 时它自美”,就是著名的东 坡肉烹调法了。苏东坡后来 任杭州太守深受百姓爱戴。 而这“东坡肉”也跟着沾光, 名噪杭州,成了当地的一道 名菜了。
苏轼(1037-1101)字子瞻, 又字和仲, 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即今四川 眉州)人,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画 家.政治家,思想家。
他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皆以文学 名家,世称“三苏”;与汉末“三曹父 子”(曹操、曹丕、曹植)齐名。,
嘉佑元年科举考试
签书凤翔府判官
授大理评事、
被迫离京
自求外放,调任杭州通判
• 苏轼还擅长行、楷书,与黄庭坚、米 芾(fú )、蔡襄并称“宋四家”。
• 北宋文学家黄庭坚、秦观、晁(chá o) 补之和张耒(lěi)都曾得到他的培养、 奖掖和荐拔,故称苏门四学士。
• 苏轼与欧阳修并称“欧苏”, • “唐宋八大家”之一。 • 苏轼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苏轼的结发之妻叫王弗,四川眉州 青神人,年轻貌美,知书达礼,16岁嫁 给苏轼。她堪称苏轼的得力助手。王弗 侍亲甚孝,对苏轼关怀备至,二人情深 意笃,恩爱有加。王弗与苏轼生活了十 一年后病逝,这对东坡是绝大的打击, 其心中的沉痛,精神上的痛苦,是不言 而喻的。埋葬王弗的山头亲手种植了三 万株松树以寄哀思。又过了十年,苏轼 为王弗写下了被誉为悼亡词千古第一的 《江城子· 记梦》。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ppt课件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ppt课件
苏轼、苏辙两兄弟从小志同道合,在文学上珠联璧合.生活上更是手足情 深。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
作用 交代写词的时间及缘由,领起全篇。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七、精读赏析
2、"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化用李白《把酒问天》中的诗句:青天有月来几何,我今停杯一 问之。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七、精读赏析
6、"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描绘了什么?为何无眠?”
这几句直接写月,“转”“低”,准确生动地描绘了月光的移动,暗示 夜已深。 夜已深了,官场的失意和对亲人的思念,涌上心头,使词人难以成眠。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七、精读赏析
7、"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与“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两句各体现了词人的什么感情? “月圆人不圆”的遗憾之情和“千里共婵娟”的美好心愿。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六、梳理结构
上阙
对月饮酒,在天上与 人间之间徘徊。
下阙
对月怀人,抒发对离 别之人的祝愿。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七、精读赏析
1、小序交代了哪些内容?
小序交代了写这首词的时间和原因。时值中秋佳节,月圆之夜,因此写 月,古人见月思乡思亲,苏轼亦然,因此写此作来怀念自己的弟弟。
背景链接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十、写作特色
全词运用形象的描绘和浪漫主义的想象,紧紧围绕中秋之月展开描 写、抒情和议论,从天上与人间、月与人、空间与时间这些相联系 的范畴进行思考,把自己对兄弟的感情,升华到探索人生乐观与不 幸的哲理高度,表达了作者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和对生活的美好祝 愿、无限热爱。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三、创作背景

走进苏轼PPT

走进苏轼PPT
?有才情有个性?关心民生兴利除弊?积极心态宽广胸怀?天才诗人大家气度?谈笑风生幽默豁达?豪放个性婉约深情2000年法国世界报评出十二位千年世界伟人东方大国的中国唯一一位入选者就是苏东坡
走 进 苏
组员:鄭曉生

• 苏东坡做的肉叫“东坡肉”; • 苏东坡烧的鱼叫“东坡鱼”;(五柳鱼) • 苏东坡沏的茶叫“东坡茶”;(七碗茶) • 苏东坡酿的酒叫“东坡酒”;(蜜酿酒”) • 苏东坡吃的点心叫“东坡饼”;(为甚酥) • 苏东坡用的砚台叫“东坡砚”;
• 为什么喜欢苏东坡?
• 有才情,有个性 • 关心民生,兴利除弊 • 积极心态,宽广胸怀 • 天才诗人,大家气度 • 谈笑风生,幽默豁达 • 豪放个性,婉约深情
2000年,法国《世界报》评出十二位千年世界 伟人,东方大国的中国,唯一一位入选者就是 苏东坡。你知道苏东坡东为什么能够当选吗?
• 2000年,法国《世界报》评论员文章: • “居庙堂之高,心忧黎民,勤于政务;
从此以后,以这位大文学家命 名的“东坡肉”,也就成为杭州 的传统名菜。
二、走近苏轼
苏轼书法
苏轼擅长行、楷书,与黄庭坚、 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他曾遍学晋唐、五代名家,取 法徐浩、颜真卿、杨凝式,又 自成一家自创新意。自云: “我书造意本无法”;又云: “自出新意,不践古人。”
其书法风格丰腴跌宕,天真浩 瀚,观其书法即可想象其为人。
苏轼绘画
苏轼在绘画方面喜画墨竹,也喜作枯木 怪石。
论画主张“神似”,认为“论画以形似, 见与儿童邻”;高度评价“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的艺术造诣。
画迹有《枯木怪石图》、《竹石图》等。
[宋]苏 轼 《枯木竹石图》
苏轼散文
苏轼的散文,可与韩愈、柳宗元、欧 阳修三家的散文媲美。与欧阳修并称“欧 苏”,苏轼散文中议论文汪洋恣肆,记叙 文明白流畅,如《赤壁赋》、《后赤壁赋》 等皆为传诵名篇。文学思想强调“有为而 作”,崇尚自然,摆脱束缚,“出新意于 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致力提 拔后进,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和张耒等 均出其门下,并称“苏门四学士”。

走进苏轼

走进苏轼

总 结
“假如将苏东坡连根须带枝蔓地拔起,我相 信,整部中国文化史将因之而失重。” -皮皮/.喜欢苏东坡--
最浪漫的诗人
最豪放的词家
最超脱的文人
最潇洒的过客
最具人格魅力
的大师
组员
张 昆 曾兴智 王志高 岳小茹
08信管 -----谢谢大家
三、苏轼的辞赋和骈文 苏轼的辞赋继承了欧阳修的传统,但更多的融入了古文的疏宕萧 散之气,吸收了诗歌的抒情意味,因而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创作 了《前赤壁赋》、《后赤壁赋》这样的名篇。他的骈文同样体现 出行云流水的风格。 四、苏文的成就 风格:气势纵横,豪放自然 苏轼的散文在宋代与欧阳修、王安石齐名,但如果单从文学的角 度来看,则苏文无疑是宋文中成就最高的一家。 【南宋】李涂《文章精义》: 韩如潮,柳如泉,欧如澜,苏如海。 “韩潮苏海”
吴中田妇叹
其一
今年粳稻熟苦迟,庶见霜风来几时。 霜风来时雨如泻,杷头出菌鎌生衣。 眼枯泪尽雨不尽,忍见黄穗卧青泥! 茆苫一月垅上宿,天晴获稻随车归。 汗流肩赪载入市,价贱乞与如糠粃。 卖牛纳税拆屋炊,虑浅不及明年饥。 官今要钱不要米,西北万里招羌儿。 龚黄满朝人更苦,不如却作河伯妇!
游金山寺
我家江水初发源,宦游直送江入海。 闻道潮头一丈高,天寒尚有沙痕在。 中泠南畔石盘陀,古来出没随涛波。 试登绝顶望乡国,江南江北青山多。 羁愁畏晚寻归楫,山僧苦留看落日。 微风万顷靴文细,断霞半空鱼尾赤。 是时江月初生魄,二更月落天深黑。 江心似有炬火明,飞焰照山栖鸟惊。 怅然归卧心莫识,非鬼非人竟何物。 江山如此不归山,江神见怪惊我顽。 我谢江神岂得已,有田不归如江水。
苏轼的意义与影响
苏轼典型地体现着宋代的文化精神。 从文学史的范围来说,苏轼的意义 主要有两点: 首先,苏轼的人生态度成为后代文 人景仰的范式:进退自如,宠辱不 惊。 其次,苏轼的审美态度为后人提供 了富有启迪意义的审美范式。

苏轼ppt课件

苏轼ppt课件
苏轼ppt课件
苏轼(1037~1101)字子 瞻,号东坡居士,谥文忠, 眉州眉山人。在才俊辈出 的宋代,在诗、词、文、 书、画等方面均取得了登 峰造极的成就。是北宋著 名文学家、书画家、散文 家、诗人、词人、美食家。
一,传主苏轼的经历
1036年宋仁宗景佑三年十二 月十九日【公历1037年1乐8 日】,苏轼降生
他一直都跟随着自己的心在走, 所以他幸福而快乐。
焕然而出。前、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 【1080年谪居黄州,担任黄州团练副使】
与君世世为兄弟, 又结来世未了因。
一,其父苏洵。 严格之爱,成就一代文豪。 二,其弟苏辙。 三缄其口,一片兄弟情深。 三,其师欧阳修。慧眼识才,促其名扬天下。 四,其妻王弗,幕后听言,情深意笃梦中泪。 五,其妻王闰之,唯有同穴,以报相濡以沫恩。 六,其妾王朝云,不合时宜,知音弦断情长留。
文章结构
兄弟情深
豪放豁达
天纵大才
酣甜成熟
一,两兄弟 不屈,爱民。与弟弟子由的手足情深。
二 ,《赤壁赋 》
2,神仙般的生活 聚友围棋 东坡农耕 酒醉狂想 纵酒夜 游 去世谣传
3,锋芒内敛的作品 随笔杂记 前、后《赤壁赋》 《念奴娇.赤壁怀古》
《记承天寺夜游》
苏东坡的性格
“性格决定命运”,那么苏
东坡怎样的性格决定了他怎样的命 运?
苏东坡的性格:
一,感受敏锐,好奇深思,自然真挚,天真烂漫。
前 期 1,文学艺术上的成就,多面之才;
2,前期作品大气磅礴,彰显英雄本色; 3, 对待弟弟子由,朋友的真挚。
二,生性倔强,心直口快,多才多思,赤心为民,至大至刚,激烈冲动
对待政治笔锋的尖锐→触动权贵、嫉妒者→乌台诗案
以乌台诗案为转折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东狮吼的典故从此 确立,至今仍然是凶悍妻 子的形容词,后来的人又 称凶悍的女子为“悍妇”。 又因为陈季常,后来人们 就把怕老婆的人称为“季 常癖”
苏轼的结发之妻叫王弗,她是一名年轻 貌美,知书达礼的女子。她堪称苏轼的得力 助手,有“幕后听言”的故事。苏轼为人旷 达,待人接物相对疏忽,于是王弗便在屏风 后静听,并将自己的建议告知于苏轼。王弗 与苏轼生活了十一年后病逝。为了悼念亡妻, 苏轼在埋葬王弗的山头亲手种植了三万株松 树以寄哀思。又过了十年,苏轼为王弗写下 了被誉为悼亡词千古第一的《江城子·记 梦》:十年生死两茫茫。
老夫聊发少年狂。 左牵黄, 右擎苍。 锦帽貂裘, 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 亲射虎, 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 又何妨!
持节云中, 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 射天狼。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身在此山中。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的第二任妻子叫王闰之,是王弗的 堂妹,在王弗逝世后嫁给了苏轼。她比苏轼 小十一岁,自小对苏轼崇拜有加,生性温柔, 处处依着苏轼。王闰之伴随苏轼走过了他人 生中最重要的25年,历经乌台诗案,黄州贬 谪,在苏轼的官海沉浮中,与之同甘共苦。 二十五年之后,王闰之也先于苏轼逝世。苏 轼痛断肝肠,写祭文道:“我曰归哉,行返 丘园。曾不少许,弃我而先……”苏轼死后, 苏辙将其与王闰之合葬,实现了祭文中“惟 有同穴”的愿望。
调笑好友陈慥
“河东 狮吼” 龙丘居士亦可怜, 谈空说有夜不眠。 忽闻河东狮子吼, 拄杖落手心茫然
苏轼被贬至黄州,常与好友陈季常一起谈论 文学。陈季常很好客,经常邀客人到家里。每当 陈季常宴客,如有歌伎在场,柳氏则以杖击壁, 客皆散去,陈季常对柳氏多有畏惧。苏轼作诗 “龙邱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 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笑陈季常怕老婆
苏轼的侍妾王朝云,比苏轼小二十六岁。在苏 轼最困顿的时候,王朝云一直陪伴其左右。王 朝云是苏轼的红颜知己,苏轼写给王朝云的诗 歌最多,称其为“天女维摩”。但不幸的是, 朝云也先于苏轼病逝。朝云逝后,苏轼一直鳏 居,再未婚娶。遵照朝云的遗愿,苏轼将其葬 于惠州西湖孤山南麓栖禅寺大圣塔下的松林之 中,并在墓边筑六如亭以纪念。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浓妆淡抹总相宜。
苏轼手迹
苏轼手迹之《赤壁赋》
苏轼《枯木怪石图》
黄州与“东坡居士”
黄州好猪肉,价贱如粪土。 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 慢着火、少作水,火候足时它自美。 每日起来打一碗, 东坡肉……
饱的自家君莫管。
苏东坡喜爱烹调,以红烧肉最为 拿手,他曾以诗介绍其经验: “慢 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它自美。” 百姓们知道苏东坡喜食肉,那一年 的春节,大家不约而同给他送来猪 肉、绍酒。苏东坡收到这么多肉和 酒,觉得应该与数万疏浚西湖的民 工分享,便吩咐家人烧好,连酒一 起回赠民工。家人误以为连酒一起 烧,结果烧出的肉特别香醇美味, 一时传为佳话。 从此以后,以这位大文学家命 名的“东坡肉”,也就成为杭州的 传统名菜。
苏轼一生,无论得意与否,总 是敢坚持自己的意见和立场,活的 光明磊落、爱憎分明、表里如一。 当种种不幸来袭时,他都能以一种 豁达、超然态度来对待,无论生活 怎样另他失望,也从未放弃对生活 的热爱与向往,这种苦中作乐的精 神正是古代文人所少有的。
走进
苏轼
一、生平
苏轼(1037—1101)年,字 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 山人。他是中国文学史上知 名度最高的伟大作家,现存 诗2726首,词398阙,开创 了北宋豪放词先河。散文 4800余篇,是唐宋八大家之 一。
苏轼是北宋著名文学 家、书画家、散文家、诗人、 词人、豪放派词人代表。 他与他父亲“苏洵”、弟 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世 称“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子” (曹操、曹丕、曹植)齐名。 三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中的三 位。唐宋八大家还包括(韩 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 石、曾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