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复习:明清时期的社会转型27页PPT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一轮通史:中华文明的辉煌与衰落——明清社会转型与社会停滞【复习课件】(共31张PPT)

高中历史一轮通史:中华文明的辉煌与衰落——明清社会转型与社会停滞【复习课件】(共31张PPT)

【研读教材】 知识梳理 四、明清时期经济政策
(四)评价
积极:防御手段,一定程度阻止西方殖民势力入侵; 消极: (1)消极防御,不能从根本上抵抗殖民势力 (2)长期与世隔绝,限制中外文化交流,妨碍先进科学技术 (3)阻碍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专家论坛】
(一)原因
清初闭关锁国政策再讨论
(1)政治方面: 清政权建立之初, 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双重压力 内忧:“三藩”势力和“台湾郑氏”集团; 外患: 东南沿海荷兰冒
【研究纲领】 课标解读
时空观念
1.明清时期时空定位; 2.明清时期不同区域经济发展概况; 3.明清时期国内外经济发展概况。
历史解释与史料实证
1. 理解经济活动与政治、社会、科技与
唯物史观
1. 明清时期生产方式的变 具有的革命性的意义; 2. 明清时期政府如何调适
家国情怀
1.培养学生科学创新精神
4.意义:
【核心突破】
1. 时间:雍正时期
摊丁入亩
2. 背景:社会动荡,土地兼并严重,人民逃亡普遍,丁额无法得到落实,权贵
赋,阶级冲突一触即发。
3. 内容:延续了一条鞭法,把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税赋,称为“地
4.意义:
(1)取消了汉唐以来长期实行的人头税,较为彻底地完成了我国历史上赋役合并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1.9.621.9.605:44:5005:44:50September 6, 2021 •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9月6日星期一上午5时44分50秒05:44:5021.9.6 •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9月上午5时44分21.9.605:44September 6, 2021 •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年9月6日星期一5时44分50秒05:44:506 September 2021 •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上午5时44分50秒上午5时44分05:44:5021.9.6

阮莉:明清经济与社会转型ppt

阮莉:明清经济与社会转型ppt

公益事业。以提高社会对他 们的认可及形象。
明清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兴盛
——赵冈、陈钟毅《中 明清时期农产品商品化趋势加强
国经济制度史论》
明清工商业经济发展影响租佃关系
3.根据材料结合导学案上的高考题,分析明中后期商业发展带来 的影响。
政治:冲击等级秩序;导致社会结构的变动。 经济:资本主义萌芽。 文化:促进文化兴盛;知识结构的更新;进步思潮。 社会:冲击传统观念;社会风尚的改变;推动地方建设。
明清经济与社会转型
——高考高频考点深度解读
太原十二中
阮莉
明清经济(1368~1840)
考查内容
明后期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 明后期工商业发展导致社会结构的变动 明中后期商业发展促成知识结构的更新 明张居正农商并重的言论 明后期商品经济对社会风尚、传统观念的影响 明清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兴盛 明清农产品商品化趋势加强 明清工商业经济发展影响租佃关系 清前期中国对外贸易占优势 明南方经济较北方更有优势 明中后期商业发展的特点和影响 明中后期商品生产呈现区域化分工 明中期以后私营手工业的发展 明清之际江南手工业发展的特点
高频考点
明清商品经济 发展的影响
明清商品经济 发展的特点
明确复习方向
问题一 明清商品经济发展 的原因、特点及影 响。
问题二 明清时期的社会 转型
明清商品经济发展的原因
材料:隆庆年间(1567~1572年),因福建巡抚涂泽民之请, 明廷“准贩东西二洋”。福建漳州月港兴起,“农贾杂半,走 洋如适市”“闽人以其地近,且饶富”,商贩或移居于吕宋 (今菲律宾)者甚众。学者估计,隆庆开禁后输入中国的白银 至少1亿两左右,促成了税收等政策的改变。
——赵冈、陈钟毅《中国经济制度史论》

微专题2:近代社会转型时期的明清(课件)(24张)

微专题2:近代社会转型时期的明清(课件)(24张)

明清时期中国有近代化的曙光吗?
经济: 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
思想:批判君主专制的早期启蒙思想产生 对外交往: 西学东渐
一、从政治的层面看
材料1 当转型的准备工作完成后,现代化的第一 步是在政治领域首先迈出的,这就标志着现代化的 开始。……一个人的绝对权力阻碍了国家的发展。 不限制这种权力,国家便无法进步。克服专制王权 于是成了继续前进的条件,在这个时候,谁先克服 专制王权,谁就先迈出现代化的第一步。 ——钱乘旦《世界近现代史的主线是现代化》 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14—19世纪上半期,中英 双方在对“绝对权力”的处理上有何差异?影响有 何不同?
花楼机结构复杂而精密,但是当时中国的手工业并没有 向机器生产转变的迹象。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
缺乏足够的市场需求推动
5、技术
(2014新课标全国Ⅰ卷 40题)材料 宋应星全面 搜集整理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撰成《天工开 物》一书,书名取“天工人其代之”“开物成务” 之义。正如宋应星在该书的序言中所说,“是书 与科举功名毫无关系”,当时士大夫对这部书不 屑一顾。后来乾隆时编《四库全书》,不予收录, 民间因此更不敢印行。 ——摘编自潘吉星《宋应星评传》等
角度3:经济前提:充足的资本。欧洲国家通过殖民扩张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如荷兰、 英国等;而中国封建土地私有制严重影响了工业资本的积累。 角度4:思想前提:思想解放运动。西欧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大大解放了思想,加速了 资本主义的发展;而中国明清时期文化专制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角度5:外交政策前提:对外开放。西欧列强奉行殖民扩张,不断拓展海外市场,促进 了资本主义大发展;而中国明清时期的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市场局限于国内,不利于资 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形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应星科技成果的特点,(10分)

2021年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课件★《明清时期的社会转型》

2021年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课件★《明清时期的社会转型》
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
材料3 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 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 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们提不 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 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 …… 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 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 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明末清初的“新民本”思想有何新特点?
材料3 明清之际,受“重商主义”思潮的影响, 在经济发生转向的江南地区,出现了“士商相混” 的现象。正所谓“天下之士多处于商”……一些 地区出现了“儒商”……在中国“士农工商”的 缝隙中,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绅商群体, 他们拥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又有相对的经济实力, 逐渐取代了传统的绅士阶层,成为大、中城市乃 至部分乡镇之中最有权势的在野阶层……
尊富崇利意识蔚然成风尚
明清时期,社会转型的有利因素:
①经济: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 发展; ②思想文化:出现早期反封建民主思想; ③阶级关系:市民阶层壮大;传统的四民等级秩序 受到冲击; ④社会观念:原有规制、思想观念、社会习俗受到 商业发展的挑战 ……
明清时期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而衰,出现了 向近代社会转型的因素。
——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 新知识》
据材料分析明清之际社会结构有何新的变化?
(2012全国新课标卷,26)明朝后期松江人 何良俊记述:“(正德)以前,百姓十一在 官,十九在田……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 倍于前矣。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 手趁食(谋生)者又十之二三也。大抵以十分 百姓言之,已六七分去农。”据此可知
——冯天瑜《中华文化史》
据材料分析,明朝初期到后期平常百姓的社会生活 发生怎样的变化?

2020届二轮复习:专题(四) 明清时期的社会转型(课件)(43张)

2020届二轮复习:专题(四) 明清时期的社会转型(课件)(43张)

4.中国古代城市演变的特点
先秦至唐代主要是政治中心或军事重镇;唐代以后, 从城市
城市的经济功能逐渐增强;宋代以后,城市的经济 功能上看
功能逐渐超过了政治功能
从城市的 由限制到逐渐放松。宋代以前,市坊分开,严格限
商业活动 制商业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宋代逐渐打破市坊界限
来看
从城市 数量和 规模看
商业城市数量不断增多,规模不断扩大,明清江南 地区出现了大批的工商业市镇
(4)对文学的影响:明清时期大批工商业市镇兴起,商品经 济发展,市民阶层崛起。小说空前繁荣,成为当时文学的主流。
(5)对戏曲的影响:明清两朝,以满足京城皇室贵族、官员、 商人以及广大居民的文化娱乐需要,最终孕育形成中国古代传 统戏曲的精髓——京剧。
(6)对教育的影响:明清时期,一大批新兴工商业市镇兴起, 不仅进一步巩固了江南经济重心的地位,而且进一步强化了江 南文化重心的地位。江南地区科举状元人数明显多于北方。
(4)矛盾日趋尖锐,甚至发展为大规模的侵略与反侵略斗 争。如戚继光肃清了东南沿海的倭寇;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 收复了台湾;康熙帝阻止了沙俄在黑龙江流域的扩张。
(5)西学东渐。西方传教士东来,中国开始介绍和引进西方 的科学知识。如徐光启翻译了西方的科学著作,介绍了欧洲的 水利方法。
(6)在正当的中外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处于贸易顺 差。
首辅与其他阁臣往往没有明确的权力职责划分,权 内阁斗争激 力、地位差距非常之大,以至于各阁臣往往为夺取、
烈 维持首辅地位而相互倾轧、斗争,在一定程度上造 成政局的不稳
内阁的演变 皇帝始终牢牢把持着国家的最高权柄,内阁不仅要 完全取决于 受到皇帝亲信司礼监太监的牵制,更始终屈服于皇 皇帝的意志 权的重压之下

《高中历史课件:明清时期的社会变迁》

《高中历史课件:明清时期的社会变迁》
道家、佛教和民间信仰
这些信仰形成了一种多元化的宗教生态,反映了当时社会和文化的多种元素。
文化和宗教的交流
文化和宗教的交流是公司地区和文化群体之间发生的重要现象,展示了开放和包容的精神。
妇女在明清时期社会和家庭中的地位和 角色
地位差异 家庭角色 妇女的解放
家族地位提高以后,女性的地位也相应提高。 但是在家庭和社会中仍然面临很多不公平和限 制。
文化对经济生活的影响逐渐 凸显,文化产业也逐渐得到 了发展和重视。
明清时期的社会变迁
从政治、经济到文化和社会体制, 明清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富有变化、发展 和挑战的时期之一。
明清政治与经济的演变
货币体系的变革
从明代的官营铸币到清代的机 制银元,货币体系反映了政治 和经济的变化。
艺术和文化的转变
绘画、书法、诗词等文化形式 从明向清发展,出现了许多著 名的文化巨匠。
纺织业和手工业的兴起
农村的纺织业和手工业得到了 大力发展,成为当地人建立家 庭经济的主要手段。
丝织品和茶叶的生产
明清时期丝绸工艺水平极高, 而茶叶则成为了一种全国性的 商品经济。
“土司制度”在明清时期的影响和作用
1
政府控制下的自治
明清时期,政府推出了土司制度,给予土司们一定的自治权力,反映了政治和经 济的变化。
2
地域差异和文化多样性
不同地区的土司是根据当地文化特色而设立的,反映了区域差异和多元文化的存 在。
3
中央集权和地方特殊性
土司制度在中央集权的过程中,扮演了一定的调和作用,也给土地的带来了政治、 经济和文化上的影响。
民间信仰和宗教的变迁和发展
儒家思想和社会意义
儒家思想是明清时期最主流的思想体系之一,深刻影响了当时的文化和社会意识。

通史复习:明清时期的社会转型共27页

通史复习:明清时期的社会转型共27页
45、法律的制定是为了保证每一个人 自由发 挥自己 的才能 ,而不 是为了 束缚加强。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
通史复习:明清时期的社会 转型
41、实际上,我们想要的不是针对犯 罪的法 律,而 是针对 疯狂的 法律。 ——马 克·吐温 42、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 像影子 跟随着 身体一 样。— —贝卡 利亚 43、法律和制度必须跟上人类思想进 步。— —杰弗 逊 44、人类受制于法律,法律受制于情 理。— —托·富 勒

通史复习:明清时期[课件]

通史复习:明清时期[课件]

17241.(25分) (1)差异:雍正年间:限制开矿,政府垄断。19世纪70年代:允许开矿,官督商办。 原因:雍正年间: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清廷认为开矿影响社会稳定;政府谋取矿利。 19世纪70年代:列强的经济侵略;洋务运动的推动;煤铁等关系到国防、民生,需求很大。 (2)特点:列入国家发展计划;服务于国家工业化建设;独立自主开发;特别重视当时缺乏的矿产 资源的勘探。 意义:奠定了新中国矿业发展的初步基础;促进“一五”计划顺利完成;有利于国家工业体系的建立; 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说明,我国古代药学的发展( )
A.源于大一统的政治体制 C.是商品经济繁荣的结果
√B.得益于国家力量的支持
D.受到了宋明理学的推动
18327.明朝中期以后,京城及江南地区,雕印出版个人著作之风盛行,
有人谑称:“老童(生)、低秀(才),胸无墨、眼无丁者,无不刻一
文稿以为交游酒食之资。”士大夫间也流行将书籍作为礼物。这种现象
表2反映了( )
√A.宝钞在民间的信用降低
C.生活资料均可作为支付手段
B.社会经济大幅度衰退 D.白银始终是主要流通货币
18127.图6中的动物是郑和下西洋时外国使臣随船向明政府贡献的奇 珍异兽。明朝君臣认为,这就是中国传说中的“麒麟”,明成祖隧厚赐外 国使臣。这表明当时( ) A.对外交流促使中国传统绘画出现新的类型
172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雍正时期,各地奏请开矿,清廷经常以“开矿聚集亡命,为地方隐忧”为由,下达“严行封 禁”“永远封禁”等命令;对一批朝廷获利甚多的矿产,则由朝廷和地方官府严加控制。 1872年,李鸿章在一份奏折中指出,上海各工厂“日需外洋煤铁”极多,“可忧孰甚”。他建议清政府 “设法劝导官督商办,但借用洋器洋法,而不准洋人代办……于富国强兵之计殊有关系”。清政府采 纳李鸿章建议,决定先在部分地区试办“开采煤铁事宜”。 ——摘编自戴逸主编《简明清史》等 材料二 新中国“一五”计划指出:“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它的勘探进度,资源供应的保证程度,是合理 地分布生产力、建立新工业基地、正确地规定工业建设计划的先决条件。”为此,国家要求“有计划 地展开全国矿产的普查工作”,“加强对某些从前没有发现或者很少发现的和目前特别缺乏的资源 (例如石油)以及在地区上不平衡的资源的普查工作和勘探工作”。 ——据《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在雍正年间与19世纪70年代矿业政策的差异及原因。 (15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清代矿业政策相比,新中国“一五”计划期间矿业政策的特点, 并简析其意义。(10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0、生活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39、没有不老的誓言,没有不变的承 诺,踏 上旅途 ,义无 反顾。 40、对时间的价值没有没有深切认识 的人, 决不会 坚韧勤 勉。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通史复习:明清时期的社会转型
36、“不可能”这个字(法语是一个字 ),只 在愚人 的字典 中找得 到。--拿 破仑。 37、不要生气要争气,不要看破要突 破,不 要嫉妒 要欣赏 ,不要 托延要 积极, 不要心 动要行 动。 3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 素。(注 意:传 统观念 认为勤 奋和机 会是成 功的要 素,但 是经过 统计学 和成功 人士的 分析得 出,乐 观是成 功的第 三要素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