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运动概述
武术运动概述

3、搏斗运动 是两个人在一定条件下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斗智、较力、较 技的实战攻防格斗。 (1)散打
(2)推手
(3)短兵
三、武术的特点与作用
〈一〉武术的特点 1、技击的特点:攻防技击性是它技击上最主要的特点 2、武术的民族文化特点 (1)中国传统文化背景决定了武术套路的产生 (2)刚健有为的民族文化精神 (3)内外合一,形神兼备 (4)多种拳种并存 〈二〉武术的作用 1、壮内强外的健身作用 2、提高防身自卫能力 3、培养道德情操的教育作用 4、娱乐观赏,丰富文化生活 5、促进经济发展繁荣
2、套路运动 是指以技击动作为内容,以攻守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等矛盾 运动的变化规律为依据编成的组合及整套练习。 (1)单练(拳术、器械运动)
(2)对练
(3)集体演练
3、搏斗运动 是两个人在一定条件下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斗智、较力、较技的实 战攻防格斗。 (1)散打
武术是以传统文化为理论基础,以攻防技击为主要技击修的民族传统体 育项目。
二、武术的内容与分类
〈一〉按功能分类 1、竞技武术 2、健身武术 3、学校武术 4、实用武术 〈二〉按运动形式分类 1、功法运动 功法运动是以单个动作为主进行练习的,以达到健体或增强某 方面体能的运动。 功法运动分为:(1)武术柔功 (2)武术内功 (3)武术硬功 (4)武术轻功 (5)武术眼功和耳功
武术运动概述
主讲:陈嫣莉 小组成员:陈嫣莉 赵杨红 李海英 张海霞 刘小花
武术运动概述
一、武术的概念
〈一〉起源 它源于人们的生产实践、军事战争和各种社会活动。 〈二〉武术原本是一种传统技击术 1、徒手技击术,主要是体现身体各部位在争斗中协调运作和气力的合 理使用,提高自身抗击力打能力,用于善战。 2、中国武术在技击方法上的表现:①踢 ②打 ③摔 ④拿 ⑤击 ⑥刺 〈三〉武术的体育属性 武术从整体运动观出发,强调“内外合一”,“形神兼备”,讲究 “内三合”、“外三合”、注重心、神、意、气与动作的协调配合,更有 助于人的身心健康。 〈四〉武术是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 中国武术之所以能称为武术文化,不仅在于它的广播的内涵,多元的 功能,还在于它的强大的生命力和独立性。
《1-武术概述》

《1-武术概述》第一章武术概述中华武术,源远流长,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它经过不断的创新、提炼和发展,逐渐形成了包括各种拳械套路和对抗运动形式,并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
它具有强身健体、防身自卫、竞技比赛、表演娱乐、交流技艺、增进友谊、陶冶情操等作用,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第一节武术的概念武术的概念是人们认识、研究武术的基本依据。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对武术概念的表述不尽相同。
在原始社会,武术这一概念是指人们狩猎活动中的搏击,春秋战国时称为技击,汉代称为武艺,并延用到明末。
武术一词,最早见于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文选》中的堰闭武术,阐扬义令,这里的武术,是指军事技术,一般称为技击和武艺。
民国初期称国术、功夫。
新中国成立后统称为武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和进步,冷兵器逐渐消亡,专用武术器械的产生和拳械套路的大量出现,武术竞赛规则的规定,武术已演化成为现代体育运动项目之一,其内容、形式和训练手段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反映其本质属性的概念也应该随之变化,这就需要对武术进1/ 3行科学的定义。
1988 年 2 月,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中国体育科学学会武术学分会在北京召开了全国武术学术专题研讨会。
在研讨会上,-2- 武术武术被定义为:武术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格斗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的体育项目。
从而使武术有了比较完整、准确、科学的概念。
这一概念体现了武术的以下特点:一、武术的本质属性是技击性武术的技击内容源于原始社会的狩猎技术,它在古代军事争中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并在现代武术运动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武术是我国历代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将零乱的攻防技术不断综合整理、发展,并用套路形式提炼出来的技术体系。
它的技击性是沟通原始狩猎技术、古代军事技术和现代武术运动技术的内在联系是武术区别于其他体育运动项目的本质属性。
因此,武术的概念必须反映其本质属性技击性及其技术范畴,如徒手的踢、打摔、拿和器械的劈、砍、扎、击、刺等攻防格斗技法。
武术运动概述

1
武术运动概述
三 武术运动的特点及健身价值
(一) 武术运动的特点
注重内外兼修 技击动作贯穿于体育中 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适应范围广
1
武术运动概述
(二) 武术运动的健身价值
1. 改善心血管系统功能,促进神经系统均衡发展 2. 增强呼吸系统功能 3. 提高身体素质,塑造良好体形 4. 保健康复效果好 5. 延年益寿的最佳手段之一
根据运动形式的不同,可将武术运动分为两大类,即套路 运动和搏斗运动。
1
武术运动概述
套路运动
是武术动作以攻守进退、动静疾徐、刚柔 虚实等矛盾运动的变化规律变成的整套练 习形式。主要内容包括拳术、器械、对练 和集体表演。
搏斗运动
是两人在一定条件下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斗 智角力的对抗练习形式。目前武术竞赛中正 在逐步开展的有散手(或称散打)、推手和 短兵三项。
谢谢观看
武术运动概述
1990年
武术首次被列为 第11届亚运会竞
赛项目。
1999年
国际武术联合会被吸 收为国际奥委会的正 式国际体育单项联合
会成员。
2008年
武术以“特设项目” 的身份出现在第29 届北京奥运会上,被 定名为“北京奥运会
武术比赛”。
1
武术运动概述
二 武术运动的定义与分类
武术是以技击为内容,通过套路、搏斗等运动形式 来增强体质、培养意志及训练格斗技能,并注重内 外兼修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1
武术运动概述
新中国成立后,武术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和人民体育事业的重要组 成部分得到迅速发展。
1950年
中华全国体育总 会召开座谈会, 倡导发展武术运
动。
1956年
武术概述——精选推荐

武术概述第一节武术运动的健身特点武术,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活和斗争实践中逐步积累、丰富、发展起来的一项优秀文化遗产,作为民族传统的体育项目,武刺等技击动作为素材,遵照攻守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等格律组成的套路运动;一种是在一定条件下遵照一定规则,两人斗智较力,以搏斗为形式的散手运动。
武术运动除了具有技击性以外,还具有较强的健身价值。
在练习武术时,讲究体现内外合一、形神兼备。
这是中华武术的一大特点。
所谓内,指的是心、神、意、气等内在的心志活动和气息运行。
外,指的是手、眼、身、步等外在的形体活动。
如形意拳强调“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南拳强调“内练心神意气胆、外练手眼身腰马”,太极拳强调“用意识引导动或少有的。
武术主要有两种运动形式:一种是以踢、打、摔、拿、击、术以其独特的运动形式流传至今,这是其他国家和民族所没有的作”、“气沉丹田”,长拳强调“精气神”、“心动形随意发神传”等。
这种练功方法对外能壮肌肉、强筋骨,对内能通脏腑、调精神,使身心得到全面锻炼,具有较高的健身价值。
第二节武术运动的文化特征都说中华武术博大精深,这博大是指武术运动的技术分类、风格流派的繁多;这精深便是指武术运动中蕴藏着的深刻道理与精神。
武术运动根植于中华大地,自产生那日起就接受着中国文化的熏陶,积淀了深厚的民族文化精神。
大学生学习武术不仅可以锻炼身体,增强体质,陶冶性情,也可以通过武术这一窗口去了解中国文化。
我们在学习武术的过程中可以从动作形态、动作名称、演练技法几个角度来探寻武术的文化内涵。
一、武术动作形态在观赏武术表演的过程中可以设想,弓步冲拳、马步架打之后,接着做一个绷脚尖的“托马斯全旋”或做一个芭蕾式的亮相造型,定会令人失笑。
其实这一笑有着深刻的意味,这里不是指马步架打与托马斯全旋在技术上不能衔接,而是指代表不同文化的身体形态表征上的脱节。
武术与中国舞蹈、中国戏曲同出一源,在动作形态上存有共性,都呈现出“拧”、“倾”、“曲”、“圆”的内聚性。
武术运动的内容与分类

武术运动的内容与分类
武术是一种古老而庞大的运动,涵盖了许多不同的内容和分类。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武术内容和分类:
1. 套路:套路是武术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是一系列动作的组合。
不同的武术流派和风格有不同的套路,每个套路都有其独特的技击动作和招式。
2. 散打:散打是一种全接触、无限制的搏击运动,强调实用性和实战性。
散打运动员可以使用拳击、踢腿、肘击、膝击等技术进行比赛。
3. 拳法:拳法是指以拳头作为主要攻击部位的武术技巧。
常见的拳法有太极拳、少林拳、八卦掌等。
4. 腿法:腿法注重利用腿部的技术进行攻击和防御,包括踢、踹、膝击等动作。
跆拳道和中国功夫中的腿法是两个著名的例子。
5. 器械:器械是指使用武器进行训练和表演的武术形式。
包括剑术、刀术、棍术、枪术等。
每种武器都有不同的技巧和特点。
6. 武术表演:武术表演强调形式美和动作的精确度,常常在舞台上进行。
这些表演通常包括套路、散打和器械的元素。
7. 功夫戏:功夫戏是中国传统戏曲的一种形式,结合了武术技巧和表演艺术。
这种戏曲通常有精彩的武术动作和对戏的情节。
根据不同的风格和流派,还有许多其他的武术分类。
每种武术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目标,但它们都强调身体的控制、力量、技巧和内在修养。
武术运动的类型

武术运动的类型
武术运动是一种综合性强的体育运动,除了可以促进身体健康,快速塑身外,还可以提高身体协调性和反应能力,增强自信心和自我防卫能力。
目前,常见的武术运动类型包括以下几种:
第一种类型是散打运动。
散打是一项较为激烈和具有实战性的武术运动。
它的特点是充满了攻防技巧,需要比较高的速度和力量。
因此,练习散打的人需要有较好的体格和技能基础,才能更好的发挥自身的潜力。
散打比赛规则简单,只需攻击对手的任意部位,以赢得比赛。
第二种类型是套路运动。
套路是比较传统和美学的武术运动。
其特点是强调形与意,要求动作要优美、大气、流畅,体现出武术的美学价值。
练习套路除了需要掌握武术基本功,还需要具备严格的规矩和程式。
第三种类型是太极拳运动。
太极拳是一种比较养生和兼顾身心健康的武术运动类型,具有强调身心和谐、养生拳法和传承性等特点。
太极拳的动作缓慢、柔和、匀称,注重气功调理,通过调整呼吸、慢性活动、慢速起跑等运动方式来提高身体的健康状况。
第四种类型是散手运动。
散手比散打更加注重实战训练,其强调打反击,并追求更高的速度和灵活性。
散手练习的主要项目包括自由搏击、各类绞杀技巧,同时还比较注重落实技术细节、规范出拳姿势等功底。
除此之外,散手运动也注重实战经验和自我保护能力。
总而言之,武术运动类型多样,每一种运动都有不同的特点和体现形式,无论是想减肥、塑身、提高自卫能力还是追求自我提升,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武术运动类型进行练习。
《武术》复习资料

《武术套路》复习题第一章武术运动概述一、武术概念名词解释:1、武术答案:武术是以攻防技击为主要技术内容、以套路演练和搏斗对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填空题:1、武术是以为主要技术内容、以套路演练和搏斗对抗为运动形式、注重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答案:攻防技击内外兼修2、武术是以攻防技击为主要技术内容、以和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答案:套路演练搏斗对抗3、武术在汉代叫,在近代中国也叫。
答案:武艺国术判断题:1、武术在汉代叫国术。
()答案:×2、在近代中国,武术也叫国术。
()答案:√二、武术的特点填空题:1、武术的两个主要特点是和。
答案:技击特点民族特点2、武术最基本的特点是它的。
答案:技击特点判断题:武术最基本的特点是它的技击特点。
()答案:√三、武术的价值填空它:1、武术的五个价值是武术的、、、、。
答案:健身价值技击价值观赏价值教育价值经济价值简答题:1、武术有哪几方面的价值?答案:武术的价值主要有健身价值、技击价值、观赏价值、教育价值和经济价值。
四、武术流派名词解释:武术流派答案:武术流派是指由于不同的技术特点和风格而形成的武术派别。
判断题:武术流派是指由于不同的技术特点和风格而形成的武术派别。
()答案:√简答题:武术流派有哪些不同的说法?答案:武术流派不同的说法有:长拳和短打,内家和外家、黄河流域派和长江流域派、南派和北派、少林派和武当派,等等。
五、武术功能分类填空题:武术按功能可分为、、、。
答案:竞技武术、健身武术、学校武术、实用武术。
判断题:武术按功能可分为套路运动和搏斗运动。
()答案:×六、竞技套路简答题:竞技套路包括哪些项目?答案:主要内容有长拳、太极拳、南拳、剑术、刀术、枪术、棍术和其他拳术、其他器械、对练项目、集体项目。
七、其他拳术填空题:1、其他拳术第一类为、、。
答案:形意拳、八卦、八极。
2、其他拳术第二类为、、。
答案:通背、劈挂、翻子。
武术运动的类型

武术运动的类型
武术运动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体育运动,它包含了许多不同的类型。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武术运动类型:
1. 散打:也称为中国拳击,是中国的一种全接触的搏击运动。
散打比较强调攻防技巧和体能训练,它的比赛规则允许使用拳、腿、肘、膝等多种攻击方式。
2. 柔道:源于日本的柔道是一种以摔打和关节技为主的武术运动。
柔道比较注重技巧和技能的提升,它的比赛规则允许使用投技和地面格斗技。
3. 跆拳道:起源于韩国的跆拳道是一种脚腿攻击为主的武术运动。
跆拳道的比赛规则允许使用拳、踢、膝等攻击方式。
4. 空手道:源于日本的空手道是一种注重拳脚功夫、气质修养的武术运动。
5. 武术套路:武术套路是一种形体表演艺术,也是武术的基础训练项目。
武术套路讲究步法、动作、姿态等方面的表现。
以上是几种常见的武术运动类型,每种类型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规则。
无论是哪种类型的武术运动,都需要运动员付出艰苦的训练才能取得好的成绩。
- 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武术的内容及分类
中国武术历史悠久世代相传,内容极为丰富,据统计光是拳术就有一百五十 多种,器械三十多种。在长期的演变中。由于受环境、气候、人情、风俗的 影响,形成了许多流派和运动形式。
武术内容的分类有多种,以地区划分如“南拳北腿”;以山脉划分如“少 林”、“武当”、“峨眉”;以宗派划分如“外家”、“内家”;按技术特 点划分如“长拳”、“短打”。分法不一纵横交错,有些并不科学,目前我 们基本上是按运动运动形式分为两大类,即套路形式和对抗形式。
现将武术运动中主要项目内容和特点作一简述。
(一)拳术:拳术是指徒手的套路练习,包括长拳、太极 拳、南拳、形意拳、八卦掌、翻子拳、象形拳等。
第一讲:武术运动概述
襄樊学院体育系 雷鸣
内容提要
本章对武术的概念;武术的起源与发展; 武术的特点和作用;武术的流派与分类等 进行了阐述
一、 武术的概念
武术是以攻防技击为主要技术内容、以套 路演练和搏斗对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 兼修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二、武术的起源与发展 武术是我国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之一。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创造发展起来的、具有独特民族风
三、武术的特点
武术运动不但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表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勇对抗运动又有套路运动。武术的主要形式是套路,根据拳种的不 同类别的不同,套路有长有短,有刚有柔、有单练有对练、有徒手练习有器 械练习,风格不同,各具特色。但对任何一个套路都要求动作连贯,有来有 往,起伏转折,节奏鲜明。
(二)动作具有技击性。在武术的动作和练法中,大多数都具有攻防的技击 内容,这是由它的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所形成的,如武术中的踢、打、摔、 拿、击、刺便是其主要的运动方法。但武术中的攻防技术并没有停留在原始 的击打状态,人们用以健身后,根据锻炼身体的需要进行了改进和发展,但 动作的技击性依然显而易见有别于其它体育项目。
(三)具有朴实独特的民族风格。由于武术动作是从攻防格斗中提炼出来的。 因此要求手到眼到,手脚相随,上下协调,意领身随,以气催力,意识呼吸、 动作必须内外合一形神兼备,动作快速有力,静则稳如盘石,动静有韵律, 快慢有节奏,这就构成了武术固有的特色和民族风格。
(四)具有广泛的适应性。由于武术的内容极为丰富多彩,演练形式多种多 样,因此它可以提供不同年龄,性别,不同身体条件的人选择练习。青少年 和中壮年可选择一些刚健慓悍、运动较激烈的套路,如长拳,南拳和各种器 械套路。而老年和体弱病患者可选择运动作缓慢柔和的套路,如太极拳,八 卦掌。加上武术不受季节、场地,器材的限制,给开展群众性的武术运动提 供了方便。
格的体育项目。 “科学的发生和发展一开始就是由生产决定的”。武术运动同样是起源于生产斗争的劳动实践。在原始社会里,
人们为了生活的自卫。在狞猎、觅食和抵抗毒蛇猛兽外来侵袭的斗争中,逐渐形成一种拳打脚踢和使用简陋工 具的攻防方法,这种拳打脚踢就是拳术的萌芽。使用的树枝、木棒、石刀、石斧等工具就是武术器械的雏形。 氏族公社时代,部落战争的出现,进一步促进了武术的发展。在当时部落之间的战争中,远则使用弓箭投掷器, 近则使用棍棒长矛 ,近战时一个人有时需要对付一个或几个人的进攻。当手中的武器被打掉时就赤手空拳地与 拿武器的对方搏斗。或双方进行徒手搏斗,人们为了个人和整个社会的生存,也总是把从战争中获得的一切技 能知识和经验不断地加以总结,并和狩猎与生产技能一样传授给下一代。武术的内容也就在战争实践中逐步得 到了丰富和发展。 随着社会实践的不断发展,武术出现了许多不同内容和形式的运动。在古代除了套路形式的运动之外,也还包 括搏斗形式的运动。自周秦至元明,据文字的记载,搏斗形式的运动有“角斗”、“角抵”、“手搏”、“相 扑”、“击剑”、“较棒”、“刺枪”等等。套路形式的运动则有“剑舞”、“戈舞”、“刀舞”、“戟舞”、 “走戟”、“使钯”、“使棒”、“使枪”、“使拳”等单人舞和集体舞练的项目;“枪对牌”、“剑对牌” 等双人对练项目。这些运动项目都有着广泛群众基础,技术水平也达到了较高的程度。 解放后党非常重视武术这一民族文化遗产。一九五O年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召开了武术工作座谈会;相继成立了 武术协会,国家体委设置了专门机构负责开展武术运动的工作,并将武术列为我国体育竞赛项目之一。一九五 三年举行了第一次全国民族形式体育表演大会,会上进行了丰富多彩的武术表演。接着又多次举行全国性的武 术比赛。为了推动武术的普及和提高,党和政府又组织武术工作者创编了刀、枪、剑、棍、拳的甲、乙组比赛 规定套路,初级套路、简化太极拳等。并出版了许多武术专著、挂图,拍摄了武术影片。为了探讨武术的锻炼 价值,还组织了有关的生理测定和研究。此外各体育院校、师范院校体育系相继设置了武术课和武术专项班, 有的还招收研究生。同时教育部把武术列为大、中、小学校的体育课教材。 另外不少省、市、县的少年业余体校和少年宫都有武术队和武术班,在公园和绿化地带设有武术辅导站。武术 运动的广泛开展,遍及城乡、为广大人民所喜爱,它真正做到了为增强人民体质服务。 近年来不少武术的外访活动增多,促进了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发展了友谊,扩大了我国的政治影响,为党的 外交路线服务、由于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中国武术还传播到日本、朝鲜、菲律宾,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在美 国、加拿大、西欧等国家对武术有兴趣的人也越来越多了。
套路形式: 1、拳术:查拳、华拳、洪拳、炮拳、少林拳、南拳、戳脚拳、八卦掌、翻子
拳、象形拳、劈挂拳、形意拳、通臂拳、太极拳等约一百五十多种。 2、器械 :单、双、长、短、软器械。如刀、枪、剑、棍、双刀、双剑、大刀、
三节棍、九节鞭等约三十多种。 3、对 练 :徒手对徒手、徒手对器械、器械对器械。 4、集体项目:刀、枪、剑、棍、拳等各种器械均可集体练习。 对抗形式 1、拳术 :散打、太极推手 2、器械 :短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