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康师傅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康师傅市场营销案例分析剖析精品PPT课件

康师傅市场营销案例分析剖析精品PPT课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统一在大陆专心做泡面及饮 料,至于包装材料则对外采 购,并强调用自己企业的包 装材料,不见得有竞争力。 主张联横,通过市场竞争手 段平行合作,以期获得最大 优势
4 产品组合PK
康师傅方便面产品包括: 珍品、大食袋、桶面、知 心碗、随心杯、面霸、亚 洲精选、巧玲珑、干拌面、 炒面、料珍多、劲拉面、 挂面、脆奇、好滋味、福 满多、江南美食等多种系 列产品,涵盖多个消费档 次。
1991年底,经多方考察,选中 “天 津经济开发区”作为“康师傅”第一 个生产基地。
1992年7月18日,“康师傅”第一碗 红烧牛肉面在诞生。
统一企业自1967年7月1日创立于台 南永康,采用无缺点、高效率的大量 生产,扩大经济规模。
1974----1982年统一适时地全面开 发产品去满足大众消费的需求,同时 大量地引进优良设备与学习国外先进 技术,朝向高质高值的经营策略运作。
而统一在中国成立研发中 心、技术中心,主管都摆 在昆山。并且在并构华龙 之后,将同步拥有华龙引 进的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 生产线,其中包括从韩国 引进的高档面生产线和非 油炸方便面生产线和具有 世界先进水平的日本包装 设备。
3产业链PK,合纵联横
康师傅很多上下游配套产品 是自己垂直整合,譬如由生 产泡面到做泡面的碗、由做 果汁到做包装果汁的瓶子都 是顶新集团自己做;主张合 纵,垂直整合自我资源,充 分挖掘合控制内在利润。
1983--1989年统一企业全面投入通 路大战,多角化经营并结合社会需求, 展开集团化经营模式,并开始往海外 投资发展。
1990 GNP突破一万美元,统一企业 开始往大陆发展,并在亚太地区几个 新兴市场,如印尼、泰国、越南、菲 律宾。


企业管理课案例分析——康师傅

企业管理课案例分析——康师傅

Page 26
26
价格PRICE
仍以方便面为例
Page 27
27
价格price 价格
价位:高价 价格制定方法: 成本导向定价法 2010年由于成本上涨,康师傅方便面产品市场毛利率同期 相比下降2.62%至28.83% 2011年4月1日起,康师傅对其容器面价格进行了14%的上 调。原因在于:主原料(如面粉,棕榈油,糖及pet粒子等) 购进价格的上涨以及物流配送方面运费的上涨等 相关丑闻:袋装康师傅“瘦身门”事件。一种罔顾消费者 知情权的变相涨价 /jdnews/270663.html
Page 23
干脆面:小虎队
23
5种主要产品,12种次要产品包括:红烧牛肉,香辣牛肉, 香鸡炖菇,鲜鲜虾豆板,酸菜牛肉;东北炖,打卤飨宴, 江南美食,本帮烧,陈泡风云等 方便面销售量和销售额市场占有率分别为46.1%和55.8%, 其中容器面销售额占有率达69.7%,高价袋装面销售额占 有率达70%。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康师傅产品主要占据高 端市场。
Page 10
10
康师傅的反应(水源门为例) 康师傅的反应(水源门为例)
一、危机处理期: 1、真诚公关,积极应对(虽然总有延后) 事发一个月后,康师傅所有高层管理者首次集体出席新闻发 布会,向受邀的京津地区的媒体就矿物质水产品广告中标 示“选用优质水源”一事向消费者公开致歉(根源:其电视 广告《优质水源篇》的“选取了优质水源”与实际情况不 符),并调整了相关广告和瓶标用语。其实优质水源也没什么不
Page 12
12
二、公司战略
1.联合经营 2.一体化 3.品牌 4.产品多样化
Page 13
13
2.1.1后向一体化 后向一体化
体现垂直整合的思想 康师傅早在93年便以合作经营的方式引进台湾专业制造商 来大陆投资设厂,先后建成了纸箱厂、PSP碗厂、包膜厂、 塑料叉厂等配套服务厂商,形成了产业的垂直整和,为 “康师傅”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除此之外,康师傅还有自己专业的原材料供应,坚持“全 程控制理念”,做到食品从农田到餐桌过程中食品安全的 全程把关。

康师傅的案例分析

康师傅的案例分析

康师傅的案例分析班级:10机械制造与自动化4姓名:舒大张学号:105302423案例描述:康师傅现在是家喻户晓的品牌,但在其刚进入大陆市场的时候却受到了不小的挫折。

先说一下“康师傅”来历。

康师傅的老板并不姓“康”,而是台商顶新集团董事魏应行及其兄弟。

“康师傅”是1992年顶新为进军大陆而设的品牌。

在90年代初,由于大陆人民速食食品有害健康,所以这类食品在大陆不太受欢迎。

魏应交为标榜其速食面不含防腐剂和人工色素,所以改名“康师傅”,以显示是健康食品,加上当时的目标市场是中国北方,而北方人会尊称别人为“师傅”,所以便在品牌上加上“师傅”二字。

这便是“康师傅”的名字由来。

方便面:掘到第一桶金1959年,魏家父亲魏德和在台湾彰化乡村办起了一家小油坊,起名“鼎新”。

这个作坊式的小企业后由魏家的四兄弟和三姐妹继承,维持着中小企业的规模。

1989年,四兄弟中的老幺魏应行身负家人重托,从香港转道来到大陆。

他在各省之间辗转考虑,足迹几乎踏遍全家。

因为家庭企业是油坊,他自然而然地想到,要在大陆开发一种食用油。

当时大陆市场几乎全是散装油,谈不上优质和品牌。

魏应行决心开发“顶好清香油”,创立“来自台湾的食用油”形象。

许多人可能还记得20世纪80年代末中央电视台播出的这条广告。

当时正在大陆热播的台湾电视剧《星星知我心》女主角吴敬娴一句“用顶好清香油,顶有面子”在电视上反复播放,广告语深入人心。

可惜名声虽好,买卖却不好,以大多数老百姓在80年代末的消费水平,还没达到“要面子”的程度。

大家用惯了廉价的散装油,而十几块钱瓶的“清香油”质量虽好,价格却远远超过百姓的心理底线,滞销也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了,最后甚至不得不全面回收。

后来康师傅又先后试推“康莱蛋酥卷”和另外一种蓖麻油,两种产品虽然广告都很出色,但同样犯下了高估市场的错误,一直未能获得理想的销售。

至1991年的三年间,魏应行已赔掉了所携来的1.5亿台币的半数以上,几乎要打道回府。

第五章案例分析

第五章案例分析

市场受到冲击
精装
大包装
99年月1----2001年3月( 2年3个月)
精袋零售价调到:1.4元/袋 碗
精碗:2.5元/
大袋零售价:1.8元/袋 碗
大碗:3.0元/
行销目的:满足消费者对不同份量的需求
行销策略:细分市场
1、推出精装红烧牛肉面:,克重降低、
距。
价格降低,与大克重竞品拉开差
2、同时推出大包装红烧牛肉面:总重 110克,零售价1.8元,争夺大克重
产品方面:主产品的配套产品的供应的稳定性、 产品的质量、服务的质量。
供应商方面:诚信度和生产能力。 从总的方面看,建立了完整的生产——配送体系,
实现了生产销售一体化。
2、进入21世纪以后,市场今非昔比。国内包装行业迅速 发展,而且拥有一些国际知名包装企业。此时,康师 傅自己的包装公司和外部包装商之间在质量、技术、 成本、时效方面的优势不明显了:
克重相关,削弱竞品对品牌的诉 求
(统一100,满意100) 3、价格及通路策略:紧贴竞品,同样的通路,同样
的价格,份量更大,口味更好。 广告诉求:
面霸120,不止是多一点
发展副品牌 98年1月,料珍多上市
市场背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高品质的 方便面形成需求
行销目的:满足生活水平较高的消费者对高品质 方便面的需求
行销目的:满足喜欢煮食方便面的消费者的需求
行销策略:差异化的行销策略 吃法差异 :袋面煮着吃 面条差异:采用进口面粉,经过特殊的 工艺生产的面条,筋斗十足
广告诉求: 越煮越带劲
零售价:2.0元/袋
发展副品牌 1997年3月,福满多上市
市场背景: 1、平价面占整个方便面市场的70%。市场BASE很大 2、平价面无全国性大品牌 3、地方品牌的平价面品质很差

皮卡丘进击队——康师傅方便面案例分析

皮卡丘进击队——康师傅方便面案例分析
一、行业内部竞争者——康师傅方便面竞争压力大,但也具有较大竞争优势 1、从整体竞争格局上看,方便面市场的集中度很高,仅康师傅和统一两个品牌就占 据了整个市场份额的70%。 2、在竞争区域上,康师傅的强势区域主要集中在北方地区,而统一则集中在南方地 区,但目前康师傅也在南方地区建立遍布城乡的密集网点,有效保证了市场占有率 3、在品牌差异化上,各方便面品牌都进行差异化经营,主要表现在产品的差异化上 。康师傅强力推出具有各国风味的“亚洲精选”也正是产品本身差异化的一种表现 4、竞争者提供相同的产品,产品同质化,用户的转换成本低 5、中国方便面市场趋于成熟饱和,产品需求近些年来有所下降 6、而在忠诚度上,康师傅高达76%,统一是唯一一个有实力能与康师傅抗衡的品牌 ,但他的品牌忠诚度与康师傅的差距还是比较大
三、买方的议价能力 1,方便面的差异化小,品牌转换壁垒低,消费者转换成本低。 2,买方市场产品供过于求,消费者议价能力较高。 3,品牌消费时代的到来,市场上的方便面品牌多种多样,消费者选择的余地大。
(2)中观分析——波特五力模型
四、替代产品的威胁——威胁越来越大 1、市场上日益强大的替代品,方便粉丝、米饭等方便类食品的出现 2、以互联网为依托的外卖业蓬勃发展,O2O模式日益深入人心, 3、与此同时,以往方便面在出差、旅游中食用比较多,随着飞机、高铁的普及 ,旅途时间的缩短也降低了消费者对方便面的消费依赖。
(3)微观分析——SWOT分析
劣势(W) 产品的绿色环保意识不够明显 ;产品分销渠道社会化和人性 化程度还不高;员工忠诚度不 高,人才优势不明显;产品价 格竞争力不高;没有将互联网 很好的利用,仍然是传统的促 销渠道
优势(S) 坚持真材实料;市场占有率 高; 口味多,品种丰富;包 装产品多样化;康师傅公司 产品组合有深度,资金链强 大;国内知名度高,康师傅 方便面及品牌文化被广大消 费者所接受

品牌管理案例分析之康师傅

品牌管理案例分析之康师傅

品牌管理案例分析之康师傅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HUAQIAO UNIVERSITY品牌管理案例分析—康师傅黄晓婷2013-12-02目录Table of Contents 一、品牌背景 (4)二、公司简介 (4)三、品牌LOGO设计创意 (7)四、康师傅产品一览表 (7)五、品牌定位策略 (8)[康师傅,在品牌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还是越走越偏]➢品牌总定位1)方便面系列定位2)茶饮料系列定位3)糕饼系列定位六、品牌推广策略 (12)1)方便面系列推广策略2)饮料系列推广策略3)糕饼系列推广策略七、康师傅产品的中国市场占有率 (14)八、康师傅公司的SWOT分析 (15)九、品牌问题 (16)1)品牌印象混乱2)品牌推广模式单一3)目标消费群体定位过于集中4)在农村的市场占有率不高,价格优势不明显5)产品的绿色环保理念不够6)康师傅的“产品内战“十、建议篇 (18)一、品牌背景康师傅即康师傅控股有限公司。

康师傅控股有限公司(康师傅公司),总部设于天津市,主要在中国从事生产和销售、、糕饼以及相关配套产业的经营。

回首“康师傅”走过的十年,那是一场时间与速度的竞赛。

从一碗方便面,开始康师傅在中国的崛起,以及随后的米果、饼干、饮品,人家苦心经营、挣扎百年的事业,“康师傅”人以坚强的意志和不懈的努力,在短短十年间便收获了累累成果。

翻开“康师傅”的历史,没有传奇动人的故事、没有惊心动魄的乐章、有的只是一场场高潮起伏的惊涛骇浪……康师傅(顶新集团)的前身原是1958年创立于台湾的鼎新油厂,1974年更名为顶新制油公司,以生产工业用蓖麻油为主。

1988年,中国大陆实施改革开放政策,魏氏兄弟看到大陆前景广阔的市场,于是决定到大陆考察投资,从此四兄弟便踏上了一条筚路蓝缕的创业之路。

集团创业初期,先后在北京、内蒙、济南等地区投资办厂,并推出了“顶好清香油”、“康莱蛋酥卷”等知名产品。

康师傅案例分析2

康师傅案例分析2

三.替代品的威胁
没营养正成为方便面的一大软肋,有一半以上的消费者认为吃方便面最大的坏处就是没有营养, 占到57.3%。如何解决营养问题,是方便面行业发展的一个方向,否则将会被其他快餐类食品 的取代。 各类饼干、曲奇、馍片、方便粉丝等速食产品,其中,以方便粉生产商的的有利因素 品牌效应:方便面的龙头品牌,具有巨大的品牌效应,企业形象良好成为重要筹码 规模效应:市场需求量大,生产量也大,有规模效应 政府的政策支持:政府扶持,解决农民收入问题 2 对方便面生产商不利因素 面粉等物价上涨,棕油价格上涨,使得其与经销商讨价还价的能力降低
五 、购买者的讨价还价的能力
二.潜在进入者的威胁
1.方便面市场是中国食品行业中快速发展的朝阳企业,发展前景广阔 2.产业门槛低:方便面行业技术含量不高,投入资金也较低,使得竞争者大量涌 入 3.市场需求量巨大,市场潜力巨大:在方便主食领域,中国方便面产量已列世界 首位。就总体而言,中国方便面生产尚处于发展阶段。中国人均方便面占有量居 世界第9位,而且消费主要集中于城市居民,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不及城市的1/3。 随着城市化步伐加快,城乡居民收入提高,方便面市场前景乐观。 4.由于各大品牌的价格战,方便面的中低端市场竞争日渐激烈,而高端市场尚需 开发,所以未来会有更多竞争者加入
W (weaknesses)劣势:
1. 在农村方面的市场占有率薄弱。 2. 价格优势不太明显。 3. 产品的绿色环保理念不够明显,在这方面缺乏竞争力。 4. 由于康师傅方便面本身处在成熟期,在国内市场上的需求量也已达到饱和,产品在中国市场 很难有再大的发展。 5. 产品的终端做的还不太人性化。
O (opportunities)机会
康师傅案例分析
小组成员:杨秀,周义翔,王鸿,胡硕成, 向明亮

证券分析案例二:康师傅

证券分析案例二:康师傅

• 第三阶段(1998年至今):康师傅、统一占据半壁 江山,华龙、白象接踵而至,众多中型企业奋起 直追。1998年后,统一终于找到与康师傅竞争的 有效手段,并在短时间内取 得较好的业绩,成为 仅次于康师傅的第二品牌,同时也是惟一与康师 傅开展全线竞争的 品牌。这两个品牌不仅占据半 数的市场份额,还拥有较高的忠诚度,整体实力 明显高于 其它品牌。 经过上面三个阶段的发展, 中国方便面行业已经处在其生命周期的成熟期, 现阶段的任务就是延长成熟期。而且,他是一个 新兴产业,才发展50余年。如果有技术的革新, 它可以焕发第二春。
公司分析
——公司治理
• 。“康师傅”的成功靠的是对质量的坚持、 靠的是对人才的不断培育、靠的是“诚信、 务实、创新”的经营理念。 • 在“康师傅”,“勤、廉、能”的理念已 经成为所有员工的行为准则,“康师傅” 人不仅以此来作为衡量自身价值的标准, 更将其贯彻到工作和行为中去。
公司分析 ——财务分析
波浪分析:
证券分析家艾略特根据市场分析理论,精炼出市场的 13种型波,认为市场走势不断重复一种模式,每一周 期由5个上升浪和3个下跌浪组成。在市场上这些型态 重复出现,但是出现的时间间隔及幅度大小并不一定 具有再现性。尔后他又发现了这些呈结构性型态之图 形可以连接起来形成同样型态的更大图形。这样提出 了一系列权威性的演绎法则用来解释市场的行为,并 特别强调波动原理的预测价值,这就是久负盛名的艾 略特波段理论,又称波浪理论。
三 、 企 业 的 科 技 环 境 分 析


四、社会与文化环境分析
• 康师傅主要在中国从事生产和销售方便面、饮品、糕饼以 及相关配套产业的经营,康师傅所生产的均是以中国传统相 融合的产品。在饮品方面,康师傅所生产的酸梅汤、酸枣汁、 绿茶红茶等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既符合中国人的传统 习惯,又消暑提神,易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 在社会方面,消费者市场尤为重要。如下图为消费者购买 决策过程图,我们不难发现,消费者购买商品的首要即是对 该商品的需求,而康师傅生产的食品,均是符合广大消费者 的传统习惯,并且其方便 的特点更是符合现代人的 生活习惯,因此才更能打 动市场,满足消费者对其 商品的需求,因而受到广 大消费者的欢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康师傅案例分析
一、康师傅介绍
“康师傅”品牌可谓深入人心但是“康师傅”并不是一个公司的名字。

“康师傅”是台湾顶新集团旗下的一个品牌。

顶新集团的前身是1958年创立于台湾彰化的鼎新油厂。

1988年顶新集团的掌门人魏氏四兄弟“魏应州、魏应交、魏应允、魏应行”看到大陆改革开放后带来的前景广阔的市场,于是决定到大陆考察投资。

集团创业初期,一度使经营陷入困境,到1991年当他们准备打道回府时方便面让集团嗅到了新的商机。

1992年7月18日天津顶益国际食品有限公司正式投入运营。

1992年8月21日第一包“康师傅”方便面从这里诞生。

并从1996年扩大业务至糕饼与饮料市场。

形成了以方便面、饮料、糕饼为主的三大业务,组成了“方便面事业群、饮料事业群、糕饼事业群以及配套事业群”四大事业群。

截止2009年12月“康师傅”拥有4931个营业所及79个仓库服务,5798家经销商以及72955家直营零售商。

“康师傅”以建立全球最大中式方便食品及饮品集团为目标。

秉持“回馈社会,永续经营”的精神,热心公益事业;秉持诚信、务实、创新的经营理念;努力创造一流产品,培育一流人才;展望未来“康师傅”将致力于将健康,美味和安全的产品带给每一位消费者。

二、SWOT分析
优势:在中国内地,“康师傅”作为一个家喻户晓的品牌几乎是方便面的代名词。

拥有较高的顾客忠诚度。

“康师傅”以60亿包的销量被称为“中国面王”同时也是世界上销售量最大的方便面生产商。

1996年“康师傅”在香港上市,2002年在香港股市最佳的股票中位列前三位。

2004年上半年销售额为60亿元人名币较去年同期增长20%而拥有“康师傅”品牌的台湾顶新集团2004年年销售额以高达200亿人名币。

劣势:方便面以及饮料市场的竞争日益加剧,农产品的价格不断的攀升,国家和消费者对产品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

号称“加量不加价”的“康师傅大食袋”的净含量从120克减到110克,“康师傅”每包面的销售价相当于比原来上涨了9分钱。

“QS”是食品市场的“准入证”而在济南排名靠前的“康师傅瓶装水”却未见到QS认证标志。

内部良机:“康师傅”进入大陆已具备天时、地利、人和这三大成功的要素。

天时——中国政府需要引入大量的台资,对台商在大陆办企业给予大力支持还提供一些优惠政策,良好的政治气候大大降低了关系成本;地利——大陆生活水平在提高而大陆生产的方便面包装简陋食之无味,“康师傅”如能以大容量精选调料和精美的包装进入大陆市场势必受到消费者的欢迎;“人和”——创业就靠一口气而魏家兄弟四人“团结一心,共谋大业”所凝成的一股盛气容易取得突破。

魏氏兄弟在全国建立数十个生产基地,几百条生产线并建立大量的销售网点,在全国形成了产销一体化。

同时1996年“康师傅”品牌又成功的被移植到饮料和糕饼市场上并使“康师傅”在这两个产品上后来居上,呈现出一派良性发展势态。

外部威胁:就在“康师傅”投放大陆市场的第15天,“统一”也
紧随来到大陆市场。

在台湾财大气粗又处于霸主地位的“统一”抛出价格武器,用降价来阻击“康师傅”。

并且大陆本土大量方便食品公司的介入和外国饮料产品的“入侵”在一步步瓜分着“康师傅”的市场。

三、PEST、五力分析
市场准入的威胁:对于方便食品市场以及饮料市场存在进入门槛较低的特征。

“康师傅”以其品牌个性与消费者的忠诚度为潜在进入者设置着无形的屏障。

供应商的力量:“康师傅”从93年开始以合作经营方式引进台湾专业制造商来大陆投资设厂,先后建成了纸箱厂、PSP碗厂、包膜厂、塑料叉厂等配套服务厂商,形成了产业的垂直整合为“康师傅”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买家的力量:“康师傅”的产品主要针对青年人群。

青年人群存在着喜欢简单快捷的生活方式,拥有充足的闲散资金并且乐于消费等特征。

因此,“康师傅”对产品有较高的议价权。

但是青年人也存在对产品质量要求高盲目跟风等特点,这也就要求“康师傅”做好品牌形象提供更优质的产品。

可替代的产品:方便面已经成为国际性的方便食品,据不完全统计全球每年方便面消费量为652.5亿份其中大约1/3是中国消费掉的。

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国内方便面产量将稳步持续上升。

2006年国家公布的“十一五”《食品工业发展纲要》中提出到2010年全国茶等功
能饮料将达1179万吨。

因此在未来几年中“康师傅”并没有遇到可替代产品的威胁而是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竞争对手:“统一”和“康师傅”是同样针对于方便食品和饮料的品牌。

“统一”以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在大陆成为“康师傅”最为强劲的竞争对手。

同时在方便面市场上还存在华龙、白象、三太子等强势品牌。

在饮料市场也同时存在可口可乐、雀巢、娃哈哈等一批国内外一流企业。

因此“康师傅”的市场优势存在着极大的风险。

PEST分析主要包括对政治、经济、社会、技术等因素进行分析来确定这些因素对企业的影响。

因为上面已做了大量分析这里侧重于从技术角度的分析。

随着各阶层消费者消费理性的增强。

人们对方便食品和饮料的口味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市场大量企业的竞争加剧了技术含量和创新在企业竞争中的比重。

“康师傅”使用“先付款后到货”的销售模式为企业的技术改革与创新能力提供了坚实基础。

现在“康师傅”采用大量的先进食品生产器械以及检验仪器,在技术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同时“康师傅”以“创新”为经营理念努力培养创新的企业文化,产品已增至数百种在同行业显示出了较为强劲的创新能力。

四、竞争战略与创新精神
“康师傅”采用的是“总成本领先战略”。

【卓越品质】“康师傅”自生产伊始就以“香喷喷看得见”的高质量被消费者所认可。

“康师傅”建立了严格的产品采购、生产、检验方法,为产品质量提供了保障。

“康师傅”在业界第一个引入ISO9002质量认证体系使产品的品
质得到长远发展。

【卓越客户响应】据统计,“康师傅”快速食品的消费者的忠诚度高达78%是其他企业不能望其项背的。

【卓越改革】“康师傅”的ERP应用系统渗透到每个管理末梢的IT系统提高了生产与销售效率。

同时“康师傅”在生产部门和配套部门的协作中采用“1+3”的滚动模式。

【卓越创新】“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与源泉。

“康师傅”是一个洋溢着创造力的企业。

“康师傅”第一个在方便面中加入了双包调料,第一个生产冰红茶打破了市场饮品的单一格局,第一个成功的建立并推广自己整套的CIS系统。

产品的研究与开发、生产工艺的调整与改革、持续不断的流程优化等都是“康师傅”的日常运作管理的重点。

“康师傅”有一个中华饮食文化学院专门做中国的饮食研究,针对不同地区生产和销售适合当地口味的产品。

正是“康师傅”的【卓越品质】、【卓越客户响应】、【卓越改革】、【卓越创新】支持和实现了“康师傅”的“总成本领先战略”。

五、核心竞争力
在“康师傅”上市初期产品供不应求,等待拉货的集装箱在厂外排起了长龙。

有人建议董事长放宽一点质量标准这样成品率就会增加,魏董事长听后非常的生气,他说:“我们是做食品的,这是个老实人的行业来不得半点虚假”。

正是靠着对质量的严格要求“康师傅”才能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位置。

“康师傅”秉持着“一流品质造就一流品牌”的
理念,对所使用的原料经过严格的筛选并经理化检验和微生物检验,指标都符合规定方可进厂。

为保持原料的新鲜,冷冻储存在冷冻
库中,生鲜菜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使用完毕。

“康师傅”建立了完善严格的检验系统,公司在各厂都设立检验室各实验室都配置了精密先进的仪器设备,并定期由专业人员进行校检,为品牌提供了保证,使品质成为了“康师傅”常青树的奥秘。

同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必将更加注重健康也会对产品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

“康师傅”只有一如既往的坚持质量战才能稳居市场的领导地位。

六、总结与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一方面:“康师傅”在所占有的市场存在明显的优势并且产品发展势头良好。

第二方面:康师傅面对着激烈的竞争,市场在日益被瓜分利润空间也在被不断的挤压。

这就希望“康师傅”在未来能够一如既往的专注于产品的质量,加大研发力度和高科技创新为消费者创造出更多美味营养健康的产品,实施多元化生产注重品牌延伸,同时“康师傅”需要国际化的竞争策略特别是企业文化上升到国际资本运营因此塑造好企业文化也成为当务之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