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纳税人与小规模纳税的利弊
一般纳税人与小规模纳税人的计税方法不同

一般纳税人与小规模纳税人的计税方法不同一般纳税人与小规模纳税人的计税方法不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税率不同一般纳税人适用的是比较高的税率,根据不同的行业,税率也会有所不同。
比如,制造业的税率为17%,商业的税率为13%,而小规模纳税人则适用比较低的税率,一般为3%或6%。
这种税率差异导致了相同销售额下的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的税负不同。
2.计税方法不同一般纳税人的计税方法比较复杂,需要按照税法规定的税率和计算方法计算应纳税额。
而小规模纳税人则采用简单、易行的计税方法,即按照销售额与征收率的乘积来计算应纳税额。
这种不同的计税方法也导致了相同销售额下的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的税负不同。
3.发票使用不同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在发票使用上也存在较大差异。
一般纳税人需要使用国家税务总局统一监制的发票,而且要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选择。
而小规模纳税人则不需要使用正规发票,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自行决定是否需要使用发票。
这种不同的发票使用情况也导致了相同销售额下的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的税负不同。
4.税收优惠政策不同一般纳税人与小规模纳税人在税收优惠政策上也存在差异。
一般纳税人可以享受一些税收优惠政策,比如出口退税、购置固定资产等税收优惠。
而小规模纳税人则没有这些税收优惠政策。
这种不同的税收优惠政策也导致了相同销售额下的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的税负不同。
总之,一般纳税人与小规模纳税人在计税方法、税率、发票使用和税收优惠政策等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异。
因此,在实际业务中,企业应该根据自己的经营情况和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纳税人身份,以便更好地降低税负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有什么区别

⼀般纳税⼈和⼩规模纳税⼈有什么区别
根据我国相关规定⼀般纳税⼈和⼩规模纳税⼈有⼀定的界定标准,⼀般是销售额标准和会计核算标准,⼀般纳税⼈和⼩规模纳税⼈的区别是很多⼈都关⼼的问题,下⾯店铺为⼤家介绍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在分享两者的区别之前,先为⼤家介绍⼀下什么是⼀般纳税⼈、什么是⼩规模纳税⼈,弄清楚概念的问题再介绍两者之间的区别。
⼩规模纳税⼈是指年销售额在规定标准以下,并且会计核算不健全,不能按规定报送有关税务资料的增值税纳税⼈。
⼀般纳税⼈是指年应征增值税销售额超过财政部规定的⼩规模纳税⼈标准的企业和企业性单位。
⼀般纳税⼈和⼩规模纳税⼈的区别有哪些
(1)税率的不同:⼀般纳税⼈适⽤的税率主要有17%、13%、11%、6%等⼏挡,⽽⼩规模纳税⼈现在⼀律适⽤3%的征收率;
(2)发票使⽤不同:⼀般纳税⼈销售货物可以开具增值税专⽤发票,购进货物可以取得增值税专⽤发票,⽽⼩规模纳税⼈销售货物的时候不能开具增值税专⽤发票;
(3)账务处理的不同:⼀般纳税⼈按价款部分计⼊成本,税款部分计⼊“应交税⾦—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账户,⽽⼩规模纳税⼈按全额进⼊成本;
(4)应交税⾦计算⽅式不同:⼀般纳税⼈按销项税额与进项税额的差额进项纳税,⽽⼩规模纳税⼈按照销售额乘以增值税征收率计算应交增值税税额。
以上便是⼩编为⼤家整理的相关知识,相信⼤家通过以上知识都已经对此有了⼤致的了解,如果您还遇到什么较为复杂的法律问题,欢迎登陆店铺进⾏律师在线咨询。
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有哪些区别

⼀般纳税⼈和⼩规模纳税⼈有哪些区别不管是什么类型的公司,刚登记注册完成后,都会⾸先默认为⼩规模纳税⼈。
纯粹的服务型公司就只能是⼩规模纳税⼈,⽽贸易型公司既可以是⼩规模纳税⼈,也可以申请成为⼀般纳税⼈。
那么对于贸易型公司,⼀般纳税⼈和⼩规模纳税⼈有哪些区别呢...想要了解更多关于⼀般纳税⼈和⼩规模纳税⼈有哪些区别的知识,跟着店铺⼩编⼀起看看吧。
1、发票种类不同⼩规模纳税⼈:开的是普通销售发票。
⼀般纳税⼈:开的是增值税专⽤发票。
2、税率不同⼩规模纳税⼈:贸易型公司税率为4%,⼯业企业为6%。
⼀般纳税⼈公司:税率为13%、17%。
3、缴税计算⽅式不同⼩规模纳税⼈:按开票额的4%计算应交税额。
⼀般纳税⼈:需抵扣(进项抵销项)后再乘以税率⽽得出应交税额。
4、申请认定条件不⼀样⼀般纳税⼈:是需要另外申请的,要提供办公场地证明、购销合同等。
⼩规模纳税⼈:不需要另外申请,公司注册好后默认为⼩规模纳税⼈。
5、对于销售额的要求不同⼩规模纳税⼈:贸易型企业年销售额在180万以下,⼯业企业年销售额在100万以下。
⼀般纳税⼈:贸易型企业年销售额在180万以上,⼯业企业年销售额在100万以上。
贸易型企业原为⼩规模纳税⼈,若年销售额超过180万,必须转成⼀般纳税⼈。
6、企业所得税的征收⽅式不同⼩规模纳税⼈:企业所得税正式⽅式可以是查帐,也可以带征。
⼀般纳税⼈:企业所得税必须是查帐征收。
这些就是我们在这⽅⾯的知识。
希望⼩编的这篇⽂章能给你带来帮助。
如果你想要了解更多关于这些⽅⾯的内容,也可以到⽹上进⾏搜索查询。
一般纳税人与小规模纳税人税务处理区别

一般纳税人与小规模纳税人税务处理区别一)一般纳税人与小规模纳税人税务处理差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以下简称条例或细则)规定对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销售货物适用17%或13% 税率,购进货物取得符合税法规定的合法票据允许抵扣;而对于小规模纳税人进项税额一律不予扣除,统一制定了3%征收率,直接用销售额与征收率相乘得到应纳增值税额。
根据以上政策规定,企业无论是销货主体纳税人类型的选择还是购货对象的选择均可利用以上政策差异进行筹划。
(二)销货主体纳税人类型选择的筹划假设一般纳税人适用17%的税率,小规模纳税人适用3%的征收率,那么理论上的税负临界点是:一般纳税人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销售额×17%-销售额×17%×(1-增值率)=销售额×17%×增值率小规模纳税人应纳税额=销售额×征收率=销售额×3%两种类型纳税人应纳税额相等时有如下计算等式:销售额×17%×增值率=销售额×3%增值率=(3%÷17%)×100%=17.65%可见当增值率为17.65%时,两种纳税人的税负相同;如企业增值率大于17.65%时,一般纳税人的税负重于小规模纳税人,则小规模纳税人较合适;提示:根据《细则》第三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应按销售额依照增值税税率计算应纳税额,不得抵扣进项税额,也不得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1)一般纳税人会计核算不健全,或者不能够提供准确税务资料的;(2)除本细则第二十九条规定外,纳税人销售额超过小规模纳税人标准,未申请办理一般纳税人认定手续的。
可见如果达到一般纳税人的标准,单纯的不向税务机关申请认定为一般纳税人,按小规模纳税人计算税额,这种方案是不可行的,必须通过分立方式。
若小于17.65%时,则一般纳税人税收负担较低,比较合适。
一般纳税人与小规模纳税人的区别

一般纳税人与小规模纳税人的区别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纳税人根据自身经营情况和纳税额的大小,被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两类。
一般纳税人与小规模纳税人在纳税义务和税收政策方面存在一些区别。
本文将从纳税主体范围、纳税额计算、税收政策等方面逐一进行解析。
一、纳税主体范围一般纳税人是指企业或个体工商户的年销售额、营业收入或涉及计税依据达到法定标准的纳税人。
根据国家规定,企业年销售额超过500万元的属于一般纳税人;个体工商户年销售额超过300万元的属于一般纳税人。
小规模纳税人是指企业或个体工商户的年销售额、营业收入或涉及计税依据未达到一般纳税人的标准的纳税人。
根据国家规定,企业年销售额不超过500万元、个体工商户年销售额不超过300万元的,可以申请按照小规模纳税人纳税。
二、纳税额计算一般纳税人的纳税额是根据销售额或营业收入扣除允许扣除的费用后产生的应税额,按照企业所在地的税率进行计算。
小规模纳税人的纳税额计算更为简化。
个体工商户按照销售额或营业收入的3% - 5%计算税额,其中一些特殊行业的税率可以适当调整;企业按照销售额或营业收入的1% - 3%计算税额,也可以根据税务部门的规定适当调整。
三、税收政策一般纳税人享受增值税进项税额抵扣政策。
一般纳税人在购买生产资料、增值税发票上可以抵扣已付的增值税,降低税负,并可以按照税率抵扣销售额中产生的增值税。
此外,一般纳税人可以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具备法人资格。
小规模纳税人的税收政策相对简化。
小规模纳税人不享受增值税进项税额抵扣政策,无法抵扣已付增值税,也无法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四、纳税申报一般纳税人每月都需要按时进行纳税申报,并依法缴纳相应的税款。
同时,一般纳税人需要保留相应的会计凭证、账簿等纳税资料,接受税务机关的监管和检查。
小规模纳税人可以选择按季度进行纳税申报,同时也需要缴纳相应的税款。
小规模纳税人的纳税申报相对简化,不需要保留复杂的会计凭证和账簿等纳税资料。
小规模与一般纳税人利弊分析

小规模与一般纳税人利弊分析
小规模
一、优势
1、核算简便,统一按3%征收率核算缴税。
2、月销售额不超过3万或季销售额不超过9万免征增值税(开普票)。
3、如果企业所得税定率征收,对于取得成本和费用发票要求不严格,不存在进销项比对的的风险。
4、小规模企业受税务关注度较低,相关风险较小
二、劣势
1、如果企业正规,且成本和费用可以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税负率不超过3%,小规模税负率会较高。
2、部分下游客户可能会要求16%的增值税专用发票,间接影响发展业务。
一般纳税人
一、优势
1、如果企业正规,且成本和费用可以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税负率不超过3%,可以降低税负
2、部分下游客户可能会要求16%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利于发展大企业的业务。
二、劣势
1、核算复杂,税负率不好控制。
2、不能享受月销售额不超过3万或季销售额不超过9万免征增值税。
3、如果取得发票不正规或存在问题,存在进销项比对的风险,以及进销存比对的风险。
4、一般纳税人企业受税务关注度较高,相关风险较高。
一般纳税人与小规模纳税人税负分析比较

⼀般纳税⼈与⼩规模纳税⼈税负分析⽐较⼀般纳税⼈与⼩规模纳税⼈税负分析⽐较达标⼩规模纳税⼈不按规定办理增值税⼀般纳税⼈资格认定,造成了增值税链条的断开,亦造成了税收秩序的混乱。
为进⼀步加强增值税的链条管理,2005年9⽉国家税务总局下发了《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增值税专⽤发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5]150号),⽂件要求税务机关要加强对⼩规模纳税⼈的管理。
对⼩规模纳税⼈进⾏全⾯清查,凡年应税销售额超过⼩规模纳税⼈标准的,税务机关应当按规定认定其⼀般纳税⼈资格,对符合⼀般纳税⼈条件⽽不申请办理⼀般纳税⼈认定⼿续的纳税⼈,应按销售额依照增值税税率计算应纳税额,不得抵扣进项税额,也不得使⽤专⽤发票。
该⽂是对《中华⼈民共和国增值税暂⾏条例实施细则》第三⼗条(该条规定符合⼀般纳税⼈条件,但不申请办理⼀般纳税⼈认定⼿续的,应按销售额依照增值税税率计算应纳税额,不得抵扣进项税额,也不得使⽤增值税专⽤发票)的再次强调,主要是针对当前⼀些地区的⼀些增值税⼀般纳税⼈利⽤与⼩规模纳税⼈交易不需要开具增值税专⽤发票的机会,将这些发票开具给第三⽅⼀般纳税⼈⽤于偷税、骗税的现象较为突出的现状;或者是⼩规模纳税⼈销售货物给⼀般纳税⼈因⽆法提供增值税专⽤发票⽽铤⽽⾛险取得虚开或代开的专⽤发票⽤于抵扣⽽适时作出限期纠正的决定。
⼩规模纳税⼈如何达到⼀般纳税⼈标准呢?《中华⼈民共和国增值税暂⾏条例实施细则》第⼆⼗四条规定了⼩规模纳税⼈的标准:(1)从事货物⽣产或提供应税劳务的纳税⼈,以及从事货物⽣产或提供应税劳务为主、并兼营货物批发或零售的纳税⼈,年应征增值税销售额在100万元以下的;(2)从事货物批发或零售的纳税⼈,年应税销售额在180万元以下的;年应税销售额超过⼩规模纳税⼈标准的个⼈,⾮企业性单位,不经常发⽣应税⾏为的企业,视同⼩规模纳税⼈纳税。
超过上述标准的企业即为达到⼀般纳税⼈标准的企业。
为了做好对符合⼀般纳税⼈条件的⼩规模纳税⼈划转⼯作,我区各税务分局通过宣讲会集中辅导、到企业个别辅导等形式,做了⼤量认真细致的⼯作,在⼴⼤纳税⼈的配合下,该项⼯作进展顺利,但部分纳税⼈对被认定为⼀般纳税⼈仍存有不⼩的顾虑,如会计核算要求⾼、申报纳税表格多,发票保管责任⼤,但困扰纳税⼈的最⼤担⼼是认定为⼀般纳税⼈以后税负加重。
小规模纳税人、一般纳税人、个体户的区别

小规模纳税人、一般纳税人、个体户的区别何谓小规模纳税人?何谓一般纳税人?何谓个体户?区别如下:一、个体工商户的优势与劣势个体工商户申请注册登记手续较简单,费用少,经营起来相对更灵活。
缺点是信用度及知名度比公司低,无法以个体户营业执照的名义对外签合同。
二、有限责任公司与个体户的区别1、个体户不享受到优惠政策,没有投资风险且不需要会计做帐。
而有限公司需每个月做帐和报税,可以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2、个体工商户一般申请小规模纳税人(3%)。
而有限公司公司则可以申请到13%的一般纳税人增值税发票。
3、承担的法律责任不同个体工商户如果做生意亏了本,得对全部债务负责。
有限责任公司如果做生意亏了本,可向法院申请破产保护,且受法律保护。
4、纳税及税收计算方式不同个体工商户一般是税务机关根据其所在位置规模员工人数销售商品等等来估算你的销售额,然后再给定税.不论当月的收入多少,有无收入都要按定税金额来交税。
而有限责任公司则是通常要求企业必须核算健全,要有帐,交税也是根据企业自己申报的收入来交税,有收入就交,没有就不交。
个体工商户或个人独资企业的经营所得只缴个人所得税;有限责任公司的经营所得既要缴纳企业所得税,也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个体工商户或个人独资企业的征税一般采取定额定率征收;有限责任公司的征税,营业交易环节按发票征税,经营所得环节一般采取核定征收或查帐征收两种方式。
5、个体工商户注册登记时无需公司章程,而有限责任公司注册时则需要公司章程。
1、个体户:是指中国公民在法律允许范围内,依法经核准登记,从事工业、商业、建筑业、运输业、餐饮业、服务业等活动的个体劳动者。
由个体户来经营的单位成为个体经营户,指的是指除农户外,生产资料归劳动者个人所有,以个体劳动为基础,劳动成果归劳动者个人占有和支配的一种经营单位。
2、小规模纳税人:小规模纳税人是指年销售额在规定标准以下,并且会计核算不健全,不能按规定报送有关税务资料的增值税纳税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规模和一般纳税人选哪个好
2006-10-19 8:54【大中小】【打印】【我要纠错】
无论是新办企业,还是老企业扩大规模,经常会遇到选择增值税纳税人身份的问题。
选择不好,对税负有较大影响。
增值税有两类纳税人,一类是一般纳税人,另一类是小规模纳税人。
前者要同时达到销售额符合标准和会计核算健全这两个条件,后者无需受此限制。
作为增值税的纳税人,实务中,是当一般纳
税人好呢还是做小规模纳税人好呢?
首先,要认识税负平衡点。
现行增值税政策告诉我们:小规模工业企业(含修理修配)的征收率为6%,小规模商业企业征收率为4%。
而一般纳税人的实际税收负担率,会因各个具体企业购销情况之不同而相异,有的高于6%或4%,有的也许等于或低于6%或4%。
在什么条件下,一般纳税人的实际税收负担率会等于6%或4%呢?这需要抛开千差万别的各个具体的一般纳税人实际情况,纯粹从理论上加以分析和论证。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通用的计税公式是:
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
公式中的销项税额,它等于货物的销售额与税率之乘积;进项税额,一般来讲,其主要的部分是货物的购进额与税率之乘积(至于支付运费扣税问题,因其数量小,权且不作考虑)。
于是,在该商品进销两个环节税率相同的情况下:应纳税额=(销售额-购进额)×税率。
货物的购进额又怎么确定呢?由于是纯理论分析,所以我们就假设所有购进的货物全部都销售出去了,这时,购进额应当同销售成本相一致(其他费用权且不作考虑)。
公式为:商业应纳税额=(销售额-商
品销售成本)×税率=商品销售毛利×税率。
用公式两边同时除以销售额,就可得到商业一般纳税人的理论税负率:商业税负率=毛利率×税率。
例1:A商业企业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进100元货物,同时支付进项税17元(如不作特别说明,税率都取17%。
下同),不含税售价150元,全部出售,同时收取销项税25.50元,应纳税额为8.50元,税负率为5.67%。
若直接用毛利率计算,毛利率为33.33%,税负率也为5.67%。
现在,由于小规模商业企业的税负率为4%,可求出其毛利率=4%÷17%=23.53%。
这就是说,当商业经营中的毛利率达到23.53%时,商业一般纳税人的税负率跟小规模商业企业征收率相等。
因此,两类商业增值税纳税人之间的税负平衡点就是毛利率为23.53%。
实际运用时,还需将其换算成含税税负平衡点,即:
23.53%÷(1+4%)=22.63%。
而工业情况就有所不同了,商品销售成本如果换上工业企业的产品销售成本,即使加工出来的产品全部都卖出去了,销售成本也只能等于全部制造成本,而并不等于制造产品中的货物购进额。
因为,工业产品的制造成本中,除了包含有外购原材料等货物的购进额外,还包括有工人的工资和车间经费(含折旧费等)这些不发生增值税进项税额的加工增值部分。
现在,我们不妨把这些加工增值部分占产品制造成本的百分比叫做加工增值率,并假设所有外购的原材料等外购货物全部都制造出了产成品,而制造出来的产成
品又全部都销售掉了。
这样,工业生产中发生的货物购进额与制造产品所耗用的货物购进额就完全相等了,它可以通过加工增值率从产品销售成本中折算出来。
即:
购进额=产品销售成本×(1-加工增值率);
购进额=(销售额-销售毛利)×(1-加工增值率);
工业应纳税额=销售额-(销售额-销售毛利)×(1-加工增值率)×税率;
工业税负率=1-(1-销售毛利率)×(1-加工增值率)×税率。
例2:B工业企业为一般纳税人,购进100元材料,同时支付进项税17元,此材料全部投入加工后生产成本为120元,所产产品又全部卖出,不含税售价150元,同时收取销项税25.50元,则其税负率应与前述的A商业一般纳税人计算的一样,即5.67%。
再直接代入工业税负率公式:销售毛利率=(150-120)÷150×100%=20%;加工增值率=(120-100)÷120×100%=16.67%,税负率=1-(1-20%)×(1-16.67%)×17%=5.67%。
因为小规模工业企业的征收率为6%,并将其换算成含税税负率,即6%÷(1+6%)=5.66%,则可利用数学中的等式变形方法而求出两类工业增值税纳税人之间的税负平衡点公式为:(1-销售毛利率)×(1-加工增值率)=66.71%。
实务上,在具体运用公式时,各地可由专业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或使用者个人的职业经验对各类产品加工增值率搞一些参数标准,例如湖北省十堰市的分类产品加工增值率参数为:机械工业25%、化学工业20%、纺织工业18%等。
而有了这些标准参数,工业税负平衡点——销售毛利率,就可计算出来了。
其次,要用好税负平衡点。
当你所办的是商业企业时,你可以通过市场调查与分析,或根据本企业以往年度的经营实际情况,或参照同类商业企业销售状况,测算出本企业当年商品销售毛利率,该率如果高于22.63%,那么做一般纳税人,其税负率会高于4%;而做小规模纳税人,其税负率会低于4%。
换句话说,如果你测算出的本企业商品销售毛利率低于22.63%时,能够争取加入到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行列是可以节税的。
例3:C商业企业2001年商品销售收入170万元,毛利率18%,若按一般纳税人计税,其税负率为:18%×17%=3.06%,这比小规模商业企业的含税税负率3.85%(即4%÷104%)降了0.79%,可节约税款支出为:170×0.79%=1.343(万元)。
C企业明白这笔节税账后,就应当对照商业企业一般纳税人的两个标准去努力,即一要把销售额搞上去,以达到180万元关口;二要正确进行会计核算。
创造这两个条件后,就可以向税务机关申请认定为一般纳税人,合理合法地降低自己的税负。
当你所办的是工业企业时,可先根据自身的产品类别,确定出该产品的加工增值率,求出该产品的税负平衡点,接着再测算你这个企业实际的销售毛利率,它如果大于税负平衡点时,要想降低税负,就不要去认定为一般纳税人(当然,按规定必须认定为一般纳税人的除外)。
反之,就应当争取加入一般纳税人
行列以降低税负。
例4:D工业企业生产销售某化工产品,根据本企业以往年度的成本核算资料,并考虑未来生产情况,估计该化工产品加工增值率为21%,则计算出税负平衡点为15.57%。
若该企业2001年度的实际产品销售毛利率为28%,则计算出的税负率为7.33%,这比小规模工业企业5.66%的含税税负率高出
1.67%,假设D企业该年度产品销售收入为90万元,此时,企业如不认定为一般纳税人,就可节约税
款支出为:90×1.67%=1.503(万元)。
最后,不要顾此失彼。
在上述C、D两企业的筹划示例中,没有考虑企业销货中需要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问题。
如果片面要求降低税负而不愿当一般纳税人,很可能产生因不能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而影响企业销售额的负作用。
因此,在纳税人类别选择的筹划中,决策者应当尽可能地把降低税负同不影响销售结合在一起综合考虑,尽
量做到扬长避短,切莫因小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