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学院历年考研真题

合集下载

外交学院二外考研日语试题

外交学院二外考研日语试题
①につれて ②において ③にとって ④によって
23. 出かけようとしている( )花子さんが来た。
①ところを ②ところに ③ことに ④ことを
24. 父は外国へ行く( )、めずらしいおみやげを買ってきてくれる。
①ことに ②たびに ③ところに ④ように
25.私はあいさつをするのはいやでしたが、母は私にあいさつを( )。
4 和服を着てすわる大きな机のある部屋
問3 ( ③ )に入る言葉として、最も適当なものはどれか。
1 しかし 2 ところで 3 ところが 4 つまり
問4 ④「そう納得すれば」とあるが、だれが納得するのか。
1 書斎 2 パソコン 3 わたし 4いて思索するのに適した環境
16,无轨电车 17,速度 18,足球 19,私房 20,酒精
四、次の□から適当な言葉を選んで、その番号を( )の中に入れなさい。一つの言葉は一回だけ選べる。(20×1=20)
1.くる 2.いく 3.ある 4.きこえる 5.たまらない 6.ほしい 7.からでないと 8. やる 9.よかった 10.もらう 11.あげる 12.みえる 13.から 14.くれる 15. しまう 16.ください 17.みる 18.おく 19.いい 20.いる
1 パソコンを使えば、いつでもどこでも書斎にいるように知的作業が行なえる
2 書斎を持つことは日本の都会ではとても無理なので、あきらめたほうがよい
3 通勤電車の中でも知的作業が行なえるので、書斎を持つ必要はまったくない
4 パソコンを買うならノートパソコンがよい。
七、次の文章を読んで、後の問いに答えなさい。(4点)
一般の知識職業人にとって、②書斎の本当の姿は、こんなスタティック(静的)なものではありません。もっとダイナミック(動的)に使うもの、動きのあるものです。知的活動は、いろいろな場で行ないます。朝の通勤電車では、その日の予定を考えることも多いでしょうが、仕事と無関係の本も読みます。喫茶店では商談もしますが、昨日読んだ本のメモもとります。( ③ )、通勤電車や新幹線の座席も、喫茶店の片隅も書斎です。自宅ならテレビの前も書斎です。

外交学院考研材料-真题213

外交学院考研材料-真题213

2、最小现实主义最小现实主义是放松或偏离现实主义基本命题,只保留某些现实主义的基本命题,如理性主义和无政府命题。

(1)体系层面的现实主义体系层面的最小现实主义以防御性现实主义为代表,它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现实主义发展的一个新的分支,代表人物是格里科。

特点:防御性现实主义放弃了体系结构作为解释国家行为的唯一重要变量,更多地包含了自由主义的变量,考虑了国际机制和国际制度的作用。

格里科认为国际制度可以对权力进行再分配。

他在现实主义和自由制度主义之间找到了一条折中的道路。

防御性现实主义者则经常使用国内政治来解释问题,而沃尔兹等的新现实主义通常会将国内政治排除在外。

缺陷:无政府体系和对安全的追求无法有效地推出国家要采取防御行为。

(2)国家层面的现实主义即新古典现实主义,主要考虑了国家以及国内因素对国家行为的影响,亦即“倒置的第二意象”理论。

它一方面坚持权力政治这一现实主义核心命题,另一方面考虑了国家行为的另外一个层面,将国家理论扩展到国际国内两个相互关联的层面。

这样一来,国家的国际行为就不仅仅受到国际体系层面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受到国际国内两个层次及两个层次之间互动情势的影响。

代表人物有罗斯,代表理论有普特曼的“双层博弈”理论。

新古典现实主义作为对现实主义的一种发展,强调了内部变量和外部变量、系统变量和单位变量的结合,提供了有价值的分析思路和范例,解释能力得到加强。

但是,它的弱点是不适合说明国际结构,不能对单个国家间的战略互动的总体结果进行预测。

(3)个人层面的现实主义将政治心理学的认知理论作为主要依据,分析单位转移到个人层次。

代表性理论是沃尔特的威胁均衡理论。

威胁是一个心理学概念,表示了一个国家对外部威胁的认识,它把对物质性的实力和观念性的意图两种因素的认知结合起来。

因此,决定国家行为的关键性变量就由沃尔兹的物质性权力分配变为国家意图及对意图的认识。

2000外交学院国际关系考研真题

2000外交学院国际关系考研真题

2000外交学院国际关系考研真题2000年《国际关系史(1919-1995)》一、名词解释(每题8分,任选5题,共40分)1、联合国2758号决议2、反弹道导弹条约3、参与和扩展战略4、柏林墙5、热那亚会议6、拉宾7、东京审判二、论述题(每题20分,共60分)1、开罗会议的内容及意义2、评北约的历史作用3、苏联解体对国际关系的影响2000《世界经济概论》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1、知识经济2、公开市场业务3、非股权安排4、单一经济5、WTO6、国际经济协调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1、西方国家社会福利制度的作用2、国际资本流动形成的原因3、区域经济一体化及其影响4、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及其内在矛盾5、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周期的特点及成因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美国“新经济”的主要表现及形成原因2、试析欧元启动以来汇率变动的基本态势及其制约因素考研真题答题黄金攻略名师点评:认为只要专业课重点背会了,就能拿高分,是广大考生普遍存在的误区。

而学会答题方法才是专业课取得高分的关键。

(一)名词解释答题方法【考研名师答题方法点拨】名词解释最简单,最容易得分。

在复习的时候要把参考书中的核心概念和重点概念夯实。

近5-10年的真题是复习名词解释的必备资料,通过研磨真题你可以知道哪些名词是出题老师经常考察的,并且每年很多高校的名词解释还有一定的重复。

专业课辅导名师解析:名词解释答题方法上要按照核心意思+特征/内涵/构成/案例,来作答。

①回答出名词本身的核心含义,力求尊重课本。

这是最主要的。

②简答该名词的特征、内涵、或者其构成、或者举一个案例加以解释。

如果做到①②,基本上你就可以拿满分。

③如果除非你根本不懂这个名词所云何事,或者压根没见过这个名词,那就要运用类比方法或者词义解构法,去尽可能地把握这个名词的意思,并组织下语言并加以润色,最好是以很学术的方式把它的内涵表述出来。

【名词解释答题示范】例如:“行政权力”。

外交学院国际关系考研经典真题库

外交学院国际关系考研经典真题库

13 、现实主义对国际关系的三个基本命题是什么?现实主义对国际关系的三个命题是:(1)国际社会处于无政府状态。

国际无政府状态本身就是国家之间竞争和冲突的温床,从根本上限制了国际合作。

(2)国际关系的主要行为体是民族国家。

民族国家具有主权,具有单一性和理性两个基本特征。

(3)国家是自私的行为体,以国家利益为国家行为的最高准则。

最重要的利益是国家的安全利益,即国家的生存。

维护安全利益的最基本手段是国家军事力量。

结论:无政府的国际系统是国家自主体系,国家利益不同,自然会在交往中产生国家之间的利益冲突。

冲突是国际社会的基本特征,冲突根本调解是不可能的。

冲突的解决往往取决于冲突中国家的国力尤其是军事实力。

14、新自由制度主义对现实主义关于国际关系三个基本命题的发展是什么?(1)国际社会处于无政府状态,但无政府状态不一定导致无秩序社会。

国际社会可以是一个无政府的有序社会。

(2)国家是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是单一的、理性的行为体。

正是因为国家的单一性和理性,它才需要国际秩序,才需要合理的解决冲突,才能够考虑以最小代价取得最大利益。

(3)国家是自私的,将本国利益置于对外关系的首要地位,以实现自我目标为最基本的行为动因。

但是,自私行为体的交往不一定只是冲突,作为自私、理性的国家是以最小代价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解决国家间的利益冲突,合作的方式很可能是成本效益较高的实现国家利益的方式。

因此,国家之间需要合作,国际社会也存在合作的条件。

结论:在无政府国际社会的有序状态下,国家之间的合作才识国际关系的实质。

15 、新自由主义制度认为国际合作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新自由制度主义认为合作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国际行为体在相互交往中的欺骗行为以及对于对方欺骗行为的担心。

产生欺骗行为的原因有以下三种:(1)博弈的效用结构。

由于参与人是自私、理性的行为体,所以在任何相互交往活动中,目的都是获得最大效用,即向最好处争取,向最坏处准备,所以在利益冲突、又有利益趋同的博弈中,效用结构本身就使得行为体很容易采取欺骗行为。

外交学院考研历年真题

外交学院考研历年真题

1993年(世界经济概况)1994年(世界经济概况)1996年(世界经济概况)一、名词解释(每题3 分, 共18 分) :1、亚太经济合作组织2、欧洲货币3、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4、洛美协定5、乌拉圭回合6、特别提款权二、简答题(每题6 分, 共42 分。

只要求回答要点, 不要求展开论述) :1、战后科技革命产生的社会经济条件。

2、资本主义国家国有经济的作用。

3、战后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

4、发展中国家的基本经济特征。

5、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福利制度的作用。

6、战后国际贸易迅速发展的原因。

7、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的原因。

三、分析题(共40 分) :1、试述当代资本主义经济一体化的原因,适当结合实例分析说明当代资本主义经济一体化的影响。

(25 分)2、试分析说明1995 年上半年美元汇率暴跌的原因。

(15 分)1997年(世界经济概况)一、填空题(每题2 分, 共20 分)1、世界经济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它首先是以()和()的发展为基础的。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与()相结合的垄断资本主义。

3、《洛美协定》是()与()签定的贸易和经济协定。

4、跨国公司内部交易时一般采用母公司规定的()或(), 这种价格就是()。

5、欧洲货币市场是各国银行借贷()市场, 其中心是()(城市名) , 但其地理分布并不限于欧洲。

6、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又称经济周期,一个经济周期指的是从()到()之间的时期。

7、特别提款权是分配给()的一种特别使用资金的权利。

8、国际贸易的()是指各类商品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

在国际贸易中, 商品根据加工程度被划分为()和()两大类。

9、1992 年欧洲货币危机, 导致()和()退出欧洲货币体系, 其中()于()年11 月重新返回欧洲货币体系。

10、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四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于()年11 月25 日在菲律宾的()举行。

会议共通过了三个文件, 即《亚太经合组织经济技术合作原则框架宣言》、(《》)及(《》)。

87213 外交学院国际法系《801国际法专业》历年考研真题汇编

87213 外交学院国际法系《801国际法专业》历年考研真题汇编

目录2007年外交学院401国际法专业考研真题 (5)2002年外交学院国际公法考研真题 (6)2002年外交学院国际私法与国际经济法考研真题 (7)2001年外交学院国际公法考研真题 (8)2000年外交学院国际公法考研真题 (9)1999年外交学院国际法考研真题 (10)1999年外交学院国际私法考研真题 (11)1999年外交学院国际经济法考研真题 (12)1997年外交学院国际法考研真题 (13)1997年外交学院国际私法考研真题 (14)1995年外交学院国际法(国际公法方向)考研真题 (15)1995年外交学院国际法(国际私法方向)考研真题 (16)说明:近年科目代码和科目名称为801国际法专业,以往年份科目代码和科目名称为401国际法专业等。

2007年外交学院401国际法专业考研真题2002年外交学院国际公法考研真题外交学院200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国际法专业《国际公法》试题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1、codification2、jus cogens3、extradition4、普遍管辖权5、条约的批准6、《维也纳保护臭氧层公约》二、简答(每题10分)1、国家不法行为的构成2、外交人员的特权豁免与放弃3、条约成立的实质要件三、论述(每小题20分)1、试从国际法与国内法关系角度谈谈WTO规则在国内的实施问题。

2、试比较国际法院与拟建中的国际刑事法院的管辖权。

2002年外交学院国际私法与国际经济法考研真题外交学院200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国际私法与国际经济法一、名词(每题3分)1、反致2、冲突规范3、国际礼让说4、仲裁5、FCA6、无因证券7、委付 8、特别提款权 9、倾销 10、税收饶让二、简答题(每题6分)1、简述准据法的特点2、简述提单的法律作用3、简述“解决投资争端国际中心”管辖的条件4、简述避免国际重复征税的途径5、简述共同海损的构成要件三、论述(每题15分)1、论述区际冲突法与国际私法的关系2、试论WTO的最惠国待遇原则及其例外。

外交学院国际关专业真题

外交学院国际关专业真题

外交学院国际关专业真题————————————————————————————————作者:————————————————————————————————日期:外交学院历年国际关系专业考研试题(1999年~2010年)说明:1、从2003年起,每门专业课总分从100分调整到150分2、从2004年起,《国际关系史》考查的时间范围调整为1945-2000年3、从2004年起,专业课二调整为综合科目,包括世界经济概论和国际关系理论两部分4.08年起,专业课二调整为综合科目,包括政治学和国际关系理论两部分2010年国际关系史(1945—2002)(150分)一、名词解释(30分):中导条约、伊朗门事件、勃兰特委员会、日美安全条约、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二、简答(40分):1、评析欧洲一体化过程中的成果、2、评析普京的“务实外交三、论述(80分):1、论述二战后美国军事战略演变的原因内容和影响(论述冷战时期美国各位总统的均势战略以影响)2、二战后初期亚洲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的原因和结果。

政治学部分(90分)一、名词解释(30分): 1.民族主义 2.非政府组织 3.政治决策 4.政治信念 5.政治沟通二、简答题(30分)1.简述政府与政党、政府与国家、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区别 2.简述政治冲突发生的原因。

三、论述题(30分)从政治发展的内容上,论述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政治发展的成果和不足。

国际关系理论部分(60分)|一、名词解释(20分): 1. 托马斯.阿奎那 2. 国际社会说3. 霍布斯文化4. 无政府性二、简答题(15分): 简述多边主义的定义与含义。

三、论述题(25分): 试论摩根索与沃尔兹的权力政治观的异同。

----------------------------------------------------------------------------2009年国际关系史(1945—2002)(一)、名词解释(8分/个)--40分1、诺维科夫报告2、哈尔斯坦主义3、《洛美协定》4、中东“六五”战争5、东盟(二)、简答(20分/个)--40分1、上海合作组织成立的背景、原因及意义2、战后国际核裁军的重大成果(三)、论述(40分+30分/个)--70分1、二战后雅尔塔体系的演变2、戴高乐主义的表现及其意义2009政治学部分(90分)一、名词解释(30分)1.政治关系2.政治沟通3.政治参与4.政治文化5.政治改革二、简答题(30分)1.简述政治决策的含义及其特征。

外交学院考研试题及答案

外交学院考研试题及答案

外交学院考研试题及答案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包括以下哪五个国家?A. 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B. 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中国C. 美国、英国、法国、巴西、印度D. 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2. “冷战”时期,以下哪个国家不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的成员国?A. 美国B. 苏联C. 英国D. 法国3. 以下哪个国际组织是由欧洲国家组成的区域性组织?A. 东盟(ASEAN)B. 欧盟(EU)C. 非盟(AU)D. 阿盟(LAS)4. 在国际关系中,“软实力”这一概念是由哪位学者提出的?A. 亨利·基辛格B. 约瑟夫·奈C. 汉斯·摩根索D. 约翰·米尔斯海默5. 根据国际法,一个国家的领土包括以下哪些要素?A. 领空、领海、领陆B. 领空、内水、领陆C. 领海、内水、领陆D. 领空、领海、内水6.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国际关系中现实主义理论的核心观点?A. 国家是国际体系中的主要行为体B. 国际体系是无政府状态的C. 军事力量是国际政治中最重要的因素D. 国际组织在解决国际争端中起决定性作用7. 多边外交是指三个或三个以上国家之间进行的外交活动,其主要特点是:A. 双边性B. 多边性C. 单边性D. 非正式性8. 以下哪个国际条约不是关于人权保护的?A. 《世界人权宣言》B. 《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C. 《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D. 《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9. 在国际关系中,“相互依存”这一概念主要指的是:A. 国家间的经济联系B. 国家间的政治联盟C. 国家间的文化互动D. 国家间的军事合作10. 以下哪个国际组织主要负责全球环境保护工作?A.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B.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C.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D. 世界银行(World Bank)答案:1. B2. B3. B4. B5. C6. D7. B8. D9. A10. B。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交学院历年考研真题说明:1、从2003年起,每门专业课总分从100分调整到150分2、从2004年起,《国际关系史》考查的时间范围调整为1945-2000年3、从2004年起,专业课二调整为综合科目,包括世界经济概论和国际关系理论两部分1999年《国际关系史(1919-1995)》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1、拉巴洛条约2、史汀生主义3、的里雅斯特4、纳尔逊•曼德拉5、卡特主义6、以巴《奥斯陆协议》二、简答题(每题20分,共40分)1、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及其意义。

2、美苏《中导协议》形成的背景及其基本内容。

三、论述题(30分)联邦德国东方政策的转变——从“哈尔斯坦主义”到《东方条约》的签订。

—————————————————————————————————————《世界经济概论》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4分)1、福利国家2、南南合作3、服务贸易4、知识经济5、北美自由贸易区6、特别提款权二、简答题(每题6分,共42分)1、发展中国家的主要经济特征2、战后科技革命的内容及特点3、西方国家宏观经济调节的效果4、布雷顿森林体系及其瓦解的原因5、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及其主要经济合作成就6、国际经济协调产生的原因及主要形式7、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贸易的影响三、论述题(1题20分,2题14分,共34分)1、试论欧元启动对欧盟及世界经济的影响2、试述国际资本流动形成的原因及影响2000年《国际关系史(1919-1995)》一、名词解释(每题8分,任选5题,共40分)1、联合国2758号决议2、反弹道导弹条约3、参与和扩展战略4、柏林墙5、热那亚会议6、拉宾7、东京审判二、论述题(每题20分,共60分)1、开罗会议的内容及意义2、评北约的历史作用3、苏联解体对国际关系的影响—————————————————————————————————————《世界经济概论》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1、知识经济2、公开市场业务3、非股权安排4、单一经济5、WTO6、国际经济协调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1、西方国家社会福利制度的作用2、国际资本流动形成的原因3、区域经济一体化及其影响4、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及其内在矛盾5、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周期的特点及成因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美国“新经济”的主要表现及形成原因2、试析欧元启动以来汇率变动的基本态势及其制约因素2001年《国际关系史(1919-1995)》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1、《五国海军条约》2、《联合国家宣言》3、蒙巴顿方案4、马岛战争5、戈兰高地二、简答题(每题20分,任选2题,共40分)1、《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定的背景及其苏联的政策得失2、简述“戴高乐主义”3、冷战后有关联合国安理会改革的不同主张三、论述题(30分)70年代美苏从“缓和”走向“第二次冷战”的基本过程及原因—————————————————————————————————————《世界经济概论》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1、“休克疗法”2、最惠国待遇3、“替换帐户”4、商品的国际价值5、布雷顿森林体系6、出口导向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1、大卫•李嘉图的比较利益说2、战后跨国公司发展的特征3、加入WTO对中国经济的影响4、西方国家宏观经济调节的主要目标5、亚太地区经济合作的特点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战后科学技术革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2、90年代美国和日本经济发展的新特点及其比较2002年《国际关系史(1919-1995)》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1、白里安--凯洛格公约2、波茨坦公告3、奥德-尼斯河边界4、田中角荣5、东盟地区论坛6、《马斯特里赫特条约》二、简答题(每题20分,共40分)1、1935年《苏法互助条约》和《苏捷互助条约》的基本内容及其相互联系2、埃及--以色列“戴维营会谈”的成果及影响三、论述题(30分)20世纪50年代美国在亚太地区建立的军事同盟体系及其性质—————————————————————————————————————《世界经济概论》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4分)1、盯住汇率制度2、贸易创造效应3、国际直接投资4、WTO5、经济全球化6、“长波”理论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生产要素禀赋理论2、国际经济协调的动因3、产业结构的融合与软化趋势4、20世纪80年代发展中国家经济协调改革的特点和内容三、论述题(每题18分,共36分)1、试论浮动汇率制条件下影响一国汇率波动的主要因素2、2001年世界经济走势的新特点概述2003年《国际关系史(1919-1995)》一、名词解释(每题10分,共50分)1、《田中奏折》2、敦巴顿橡树园会议3、克什米尔4、舒曼计划5、安理会242号决议二、简答题(每题20分,共40分)1、1941年《苏日中立条约》签订的背景,内容及其评价2、尼克松主义出台的背景及其基本内容三、论述题(任选2题,每题30分,共60分)1、新中国建初期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2、德国统一的内部进程和外部进程3、联合国索马里维和行动受挫的基本原因—————————————————————————————————————《世界经济概论》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40分)1、二元经济结构2、国际直接投资3、自然资源禀赋论4、金汇兑本位制5、结构性危机6、协议性国际分工7、贸易创造效应8、反倾销税二、简答题(每题12分,共60分)1、战后国际贸易的发展特点2、汇率目标区制度的基本要点3、国际经济旧秩序的主要表现4、东欧国家经济改革取得的成效5、中国加入WTO一周年简要回顾三、论述题(每题25分,任选2题,共50分)1、试论世界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展与互动2、2002年世界经济走势的新特点概述3、论80年代后跨国公司经营战略的调整及其原因2004年《国际关系史(1945-2000)》一、名词解释(每题8分,共40分)1、“打扫干净房子再请客”2、奠边府战役3、《关于限制反导弹系统条约》4、“301”条款5、阿富汗“北方联盟”二、简答题(每题20分,共60分)1、“东南亚条约组织”产生的背景及其覆灭的原因。

2、1975年欧安会召开的背景及主要结果。

3、1991年联合国安理会通过有关伊拉克问题《687号决议》的背景、决议的主要内容及其评价。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试论二战后法德和解的动因、主要表现及其意义。

2、评联合国安理会改革。

综合科目(世界经济概论、国际关系理论)一、《世界经济概论》部分55分(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规模经济2、浮动汇率制3、“马约”4、自由贸易区5、结构性危机(二)简答题(每题7分,共35分)1、二战后国际分工向纵深发展的主要表现;2、国际储备多样化的消极作用;3、冷战后世界经济和国际经济关系的新发展及特点4、二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特点5、信息技术对世界经济的深远影响;二、《国际关系理论》部分55分(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1、国家利益2、世界秩序3、霸权4、国际机制5、复合相互依存(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如何理解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方针2、国际政治经济学的主要研究范式3、全球化理论的主要学派三、选答部分40分论述题(每题20分,任选2题,共40分)1、试论人民币升值压力的成因、影响与对策2、试述战后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及其特点3、邓小平外交思想与毛泽东外交思想的共同性与发展4、西方国际关系理论新自由主义流派的理论特点2005年《国际关系史(1945-2000)》一、名词解释(每题8分,共40分)1、布雷顿森林体系2、《新日美安全条约》3、勃列日涅夫主义4、美国“星球大战计划”5、布特罗斯•加利二、简答题(每题30分,共60分)1、“卡特主义”出台的背景及历史影响。

2、朝韩《6•15联合宣言》的背景及现实意义。

三、论述题:(50分)欧洲一体化的曲折历程。

—————————————————————————————————————综合科目(世界经济概论、国际关系理论)一、《世界经济概论》部分55分(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外汇汇率2、混合型分工3、出口导向战略4、布雷迪计划(二)简答题(每题7分,共35分)1、20世纪90年代世界经济增长的新特点。

2、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3、金融自由化的内容及其影响。

4、中俄两国经济改革结果比较。

5、世界经济一体化的特点。

二、《国际关系理论》部分55分(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1、RDT2、均势论3、权力学说4、文明冲突论5、囚犯困境(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邓小平“一国两制”方针对于祖国统一的意义。

2、试析霸权稳定轮。

3、建构主义的主要概念和理论贡献。

三、选答部分40分论述题(每题20分,任选2题,共40分)1、试析邓小平从全局观点看待中美关系的论断。

2、“集体安全论”评析。

3、试论2004年美元汇率与石油价格的总体变化趋向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4、论战后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趋势、特征及经济影响。

2006年《国际关系史(1945-2000)》一、名词解释(每题8分,共40分)1、《里约热内卢条约》2、卢蒙巴3、尤里卡计划4、普里马科夫5、东盟+3机制二、简答题(每题20分,共60分)1、为什么俄日“北方四岛”至今悬案2、20世纪70年代前半期美苏缓和的主要动因3、2000年7月巴以戴维营首脑会谈未果的主要原因三、论述题(50分)试论德国从分裂走向统一的几次重大事件—————————————————————————————————————综合科目(世界经济概论、国际关系理论)一、《世界经济概论》部分55分(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产业结构2、关税同盟3、国际间接投资4、净贸易条件(指数)5、最惠国待遇(二)简答题(每题7分,共35分)1、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特点2、内部化理论3、发展中国家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构想4、牙买加体系5、影响世界市场价格的主要因素二、《国际关系理论》部分55分(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1、均势2、爱德华•卡尔3、霸权周期理论4、层次分析法5、国际社会(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评析小平同志关于科技在国际综合竞争中作用的论述2、试论新现实主义对现实主义的发展3、试述IPE发展的两个趋势三、选答部分40分论述题(每题20分,任选2题,共40分)1、2005年世界经济运行的特点与风险综述2、评述软权力论3、试述复合相互依存的理论4、邓小平同志对中日关系的论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