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疾病与健康

合集下载

1健康与疾病精品PPT课件

1健康与疾病精品PPT课件

健康的价值
新的健康观认为,健康的价值不单单把追求 身体健康看作生活的最终目的,而应是争取使生 命更高尚、更丰富所必须具备的物质基础。据统 计,在我国国民经济总产值的增加值中约有20% 是由于保健工作降低了职工的发病率,提高出勤 率获得的。健康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条件,是
奔小康和实现现代化的前提之一。
健康促进是指个人、家庭、社区与国家一起 采取措施,鼓励健康的行为,增强人们改进和处 理自身健康的能力。
(二)健康促进必须做到:
① 减少人民享有卫生服务方面的不平等,增加预 防和提高自我保健与应激能力;
② 减少高收入与低收入人群在享有卫生保健资源 上的不平等,要从社会根源和社会责任方面进 行努力;
③ 从健康促进机制到具体策略都要承担组织机构 和环境的改变。
1.躯体健康(生理健康):躯体健康是指身体结构 和功能正常,具有生活的自理能力。
2.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指个体能够正确认识自 己,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使心理处于良好状态 以适应外界的变化。心理健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心理健康主要是指无心理障碍等心理问题 的状态;广义的心理健康还包括心理调节能力, 发展心理效能能力。
1.身高: 身高是指人体站立时,头颅顶点到脚跟 的垂直高度,是最基本的形态指标。常用以表示全 身生长的水平和速度。
2.体重: 体重是指人体的总重量,在一定程度上 代表人体的骨骼、肌肉、皮下脂肪和内脏重量及其 增长的综合情况,它和身高的比例可说明人体当时 的营养状态。
3.坐高:坐高是指人坐位时,从头颅顶点至臀部 坐平面的垂直高度。它表示躯干的发育情况,与身 高的比例可反映躯干与下肢的比例关系。
(四) 卫生保健因素
卫生保健设施是直接影响人的健康因素,是 保障人们健康的重要因素。例如,供水安全及基 本环境设施是否健全;预防疾病的措施,适用的 防病、治病机构设施;影响健康的场所是否有监 督检查设施机构。所有这些都为人的健康提供了 新的保障。

疾病与健康论文

疾病与健康论文

疾病与健康论文过去人们认为,只有疾病才是健康的杀手。

其实,以饮食和起居为主要因素的不良生活习惯才是健康的最大威胁,对健康的影响比疾病更大。

高脂肪饮食、嗜烟酗酒、不充分休息、作息时间不规律等,都会成为健康隐患,直接导致健康状况下降。

下面是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疾病与健康论文,希望对你有帮助!疾病与健康论文篇1摘要:我国居民目前普遍存在营养失衡的问题,导致各种慢性病的高发。

改变行为,养成合理的饮食习惯,对于改善人们的健康状况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营养失衡/慢性病/膳食结构/最佳食品/垃圾食品自古以来就有“民以食为天”的说法。

人们天天饮食,食物为我们提供了营养与能量,保证了人体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食物上的选择性越来越多,如何选择合理的膳食以保证人体健康便成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不合理的膳食搭配却会对我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使我们饱受疾病的折磨,如肥胖症、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

为了防止“病从口入”,就要格外注意营养的问题。

一、我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我国居民目前的营养状况令人堪忧。

2004年10月12日,卫生部、科技部、统计局联合发布了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

调查结果表明,我国仍面临着营养缺乏与营养过度的双重挑战,膳食营养和体力活动与相关慢性病关系密切,膳食高能量、高脂肪和少体力活动与超重、肥胖、糖尿病和血脂异常的发生密切相关;高盐饮食与高血压的患病风险密切相关;饮酒与高血压和血脂异常的患病危险密切相关。

据我国卫生部2001年的卫生统计资料,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为111.01/ 10万,占总死亡的20. 42%;心血管病的死亡率为95.77/ 10万,占总死亡的17. 62% ,两者合计为38. 04% ,占我国死因的第一位。

而膳食结构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关系。

英国《柳叶刀》医学杂志刊登的一篇文章说,从1982年到2002年,中国农民脂肪摄入量增加100%,而城巾居民的摄入量增加25%,导致中国人开始大量出现肥胖症。

健康与疾病的关系ppt课件

健康与疾病的关系ppt课件

疼痛与不适、精力与疲倦、睡眠与休息
积极和消极感受、思想、学习、记忆和注意力、 自尊、身材与相貌
个人关系、所需社会支持的满意度、性生活
经济收入,住房环境、社会安全保障、交通条 件、医疗服务、常生活能力、对药物的依赖性、 工作能力
精神支柱、宗教、个人信仰
精选课件
41
五、促进健康及提高生存质量的护理活动
精选课件
25
3.环境因素
(1)物理环境
*空气污染 *气候
*水污染
*土壤污染
*辐射
*噪声
(2)社会环境
精选课件
26
(2)社会环境
包括经济、文化、教育、风俗习惯、 职业、社交、婚姻、家庭及福利。
社会制度决定 一个国家的卫 生保障措施。
* 社会政治体制 * 社会经济因素 * 社会文化因素 * 生活方式 *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1)生物性致病因素
即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传染病、寄生虫病和感染性疾病;
控制生物性疾病的方法:预防接种、合理使用抗生素。
艾滋病、结核、淋巴鼠疫和黄热病等新出现的和卷土重来 的传染病对人类健康的威胁正在上升。
病毒、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问题
精选课件
22
(一)影响健康的因素
1.生物因素(biological factors) (1)生物性致病因素 (2)遗传因素
包括立法和社会支持系统,全社 会资源分配制度,就业和劳动制 度、劳动强度等
精选课件
27
经济发展对健康的影响——有利亦有弊
(2)社会环境
经济
贫穷
* 社会政治体制
对健
康的
* 社会经济因素
影响
* 社会文化因素
经济

健康与疾病之间的关系.doc

健康与疾病之间的关系.doc

健康与疾病之间的关系.doc
健康和疾病一直是人们谈论的话题。

健康指一个人身体、心理和社交方面的良好状况,而疾病则是指身体或心理上出现的一种异常状况。

健康和疾病之间的关系是密切相关的。

首先,健康和疾病之间是相互关联的。

健康是指全面的身体健康,包括心理和社交方面。

疾病是指身体或心理上的一种异常状况。

身体的健康可以有助于预防疾病的发生,而
疾病又可以影响身体的健康。

例如,一个持续健康饮食和运动的人通常拥有更强壮健康的
身体,而长期抽烟、饮酒过量、压力大的人则容易患上各种疾病,如肺癌、酒精中毒和抑
郁症等。

其次,健康和疾病之间也有相互影响的关系。

疾病可以影响一个人的健康,而健康可
以对疾病产生一定程度的抵抗力和防御机制。

例如,在某种感染性疾病流行的时候,身体
强壮健康的人更容易对其产生抵抗力,而反之则比较容易感染。

此外,一些疾病也会影响
到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从而影响整个身体的健康状况。

最后,健康和疾病之间也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身体正在恢复和保持健康状态的人,如
果持续遭受高强度的压力、过度工作及其他疾病等影响,就容易出现身体健康退化的情况。

相反地,病人通过积极治疗和健康生活方式的改变也可以逐渐恢复健康。

总之,健康和疾病是彼此相互关联的,互相影响。

一个人的健康状况与预防疾病的控
制息息相关。

我们要注重平衡自身生活和工作的节奏,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避免诱发不
同的疾病,提高身体适应疾病的能力,保持身心健康状态。

人类身体健康与疾病的关系

人类身体健康与疾病的关系

人类身体健康与疾病的关系健康是人类的基本需求,而疾病则是人体在某些方面发生异常反应的一种体现。

因此,人类身体的健康与疾病的关系是密切相关的。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会探讨人类身体健康与疾病的关系,以及如何维持身体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

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健康。

身体健康是基础,它影响着人们的心理健康和社会健康。

身体上的不良状况,如疾病或疼痛,会影响到人的情绪和行为,导致抑郁和社交障碍。

同样地,心理上的问题也可能导致身体上的不良反应,如头痛、肌肉疼痛和消化问题等。

因此,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是彼此关联的,必须注意维护。

疾病是身体发生异常反应的一种表现,它们可以是由微生物引起的感染性疾病,也可以是由细胞生长和分裂异常导致的肿瘤,还可以是由环境因素引发的慢性疾病。

疾病对人的身体和心理造成损害,使病人产生痛苦和不适,影响其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

预防和治疗疾病是人们生活和健康保障的重要方面。

预防疾病是维持身体健康的关键。

预防疾病的最好方法是锻炼身体,保持健康的饮食和生活习惯。

这对于预防慢性疾病如肥胖症、冠心病和中风等有很大的帮助。

此外,及时接种疫苗也可以预防感染性疾病。

定期体检有助于早期发现疾病和疾病风险因素,从而采取措施防止疾病发生。

对于已经发生的疾病,治疗是至关重要的。

治疗方法因疾病类型和严重程度而异,有的疾病需要手术治疗,如癌症和心脏病等;有的疾病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如高血压和糖尿病等。

同时,身体的恢复和康复需要良好的营养和充足的睡眠。

为了维持身体健康和预防疾病,我们需要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

可持续的健康生活方式包括:均衡的饮食和健康的膳食搭配,适量的运动和体育锻炼,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和减少压力和焦虑。

这些生活方式对于身体和大脑的健康都是非常重要的。

总之,人类身体健康和疾病之间有密切联系。

维护身体健康,预防疾病是人们保持健康和幸福生活的重要前提。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可能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但这是值得的。

疾病与健康的关系

疾病与健康的关系

疾病与健康的关系一、前言健康是人们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而疾病则是健康的最大威胁之一。

疾病与健康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本文将探讨疾病与健康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深入理解疾病对健康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合理的预防和管理来促进健康。

二、疾病的定义和分类疾病是指人体内部发生异常改变,导致身体机能异常的情况。

疾病可以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生活方式等。

根据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和症状,疾病可以分为传染病和非传染病两大类。

1. 传染病传染病是指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可以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疾病,如感冒、肺炎、艾滋病等。

传染病的传播通常通过空气、食物、水、接触等多种途径。

2. 非传染病非传染病是指不能通过直接接触传染给他人的疾病,如心脏病、癌症、糖尿病等。

非传染病的发生往往与个体的生活方式、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等密切相关。

三、疾病对健康的影响1. 生理健康疾病可以对人体的生理机能造成损害,影响身体的正常运作。

严重的疾病会导致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比如,心脏病会导致心脏功能紊乱,影响血液循环;糖尿病会导致血糖过高,损害血管和神经系统等。

2. 心理健康疾病不仅影响身体健康,还会对人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长期患病的人往往会感到焦虑、沮丧、绝望,甚至导致心理问题的出现,如抑郁症、焦虑症等。

心理健康问题也可能进一步影响身体的康复和治疗效果。

3. 社交健康疾病还会对人的社交健康造成影响。

一些传染病和疾病的传播性很强,患者需隔离治疗,使得与亲友、同事的交往受限。

此外,疾病可能导致经济负担增加,影响个人和家庭的社会地位。

四、预防与管理预防疾病和管理健康是维护个体和社会健康的重要途径。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预防和管理措施:1. 预防传染病预防传染病的最有效方法是加强个人卫生,包括养成勤洗手的习惯、常通风、保持室内清洁和采取个人防护措施。

此外,接种疫苗是预防某些传染病的重要手段。

2. 促进健康生活方式积极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降低患病风险。

《疾病与健康》心得体会

《疾病与健康》心得体会

《疾病与健康》心得体会《疾病与健康》心得体会这学期选了《疾病与健康》这门选修课,我收益匪浅。

老师讲授的知识深入浅出,用平实的语言将疾病的知识,如糖尿病的预防,中医的知识,生殖问题等等,传授给我们,让我们对疾病与健康的关系认识更加的深刻。

下面是我这学期学习这门课程的一些反思和体会。

首先,是自己的一些反思。

跟许多同学一样,最初选修<<疾病与健康>>都是因为听说任课老师人很好,考试也容易过。

在这个学分至上的学校里,我们周围许多同学都毫不犹豫地争先选修了这门课。

这个说法可能老师不喜欢,但事实上,在我们上了几节课后,开始发现这门课在选修课中倍受欢迎的原因并不止于其开卷考试形式或者松懈的课堂制度,而是我们学到许多医疗保健方面的小知识。

如果老师在课堂上只是一味地教授课本上的知识我们肯定是认为乏味的,但清楚学生口味的老师把这些令人乏味的医疗知识改成很多健康小贴士,这样一来,一节沉闷的课就增添了许多趣味.在上课时总是能看到跟其他选修课不同的现象就是同学们都拿着手中的纸和笔不停地记下幻灯片上的内容,可见这门课实用性确实很大。

因为毕竟健康是伴随一生的,如果连这个都不关注,那我想应该人生也没什么好关注的了。

其次,是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对疾病与健康的进一步的认识和体会。

疾病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缺乏与病魔斗争的志气,是没有与病魔战斗的勇气,没有朋友亲人在身边默默支持的气氛。

健康,每个人都会热切希望得到,有了健康,我们就有机会做很多自己想做的事情;有了健康,我们就有机会实现我们的梦想;有了健康,我们就有机会和自己心爱的人度过每一个明天,有了健康的好处还有很多很多。

通常人们说到健康,会笼统地认为是身体上即生理上的健康,而心理上的健康往往会容易被忽略。

虽然健康与疾病是相对而存在的,但没有疾病并不等于健康。

从健康到疾病有着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良好的健康在一端,疾病乃至死亡在另一端。

两端之间存在既不健康也无疾病的中间状态,就是现在我们所说的亚健康状态。

健康与疾病之间关系的论文

健康与疾病之间关系的论文

健康与疾病之间关系的论文疾病一直以来都是健康的死对头,如果才能做到健康是越来越多人的疑问。

下面是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健康与疾病之间关系的论文,希望对你有帮助!健康与疾病之间关系的论文篇1一般对人来说,健康分为两大部分,即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这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身体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基础,心理健康是身体健康的源泉。

作为二十出头的青年人,我们对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都应保持高度重视,为以后的人生打下基础。

然而,周边的情况并不乐观。

一方面由于学习任务重、压力大(作为工科学生的我深有体会,经常熬夜完成作业),另一方面由于脱离了父母老师的监督,自己的随意性、惰性逐渐表现出来。

据一份调查显示:近90%的大学生每次参加课外活动的时间不足一小时,超过54%的大学生每周只参加1到2次的课外体育活动,这直接导致了大学生群体体质的整体下滑。

有鉴于此,我首先将于身体和心理健康做出阐述,提供一些行之有效的建议。

一、身体健康1、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这一点我深有体会。

以我们宿舍为例,大家普遍的入睡时间是晚上十二点。

长此以往,第二天上课精力不集中、打瞌睡的现象非常严重。

现在的大学生们普遍都有晚上熬夜打游戏,看书早上或者白天补觉的习惯并且直接导致了不能够正常进行一日三餐。

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

”一日三餐能够对身体机能进行能量的补充,满足人体的正常运转。

如果不能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就容易使自己的身体免疫力下降,健康状况肯定有影响。

有时候也会使自己的生物钟失调,这样对眼睛及脑部的伤害比较大。

时间长了就会出现体力不支、易累、心烦等现象。

因此,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十分重要的。

2、要注意自己的饮食习惯根据中医饮食保健的特点来说:在素食的基础上,力求荤素搭配,全面膳食。

不主张偏食,不提倡过量与废食。

注重协调阴阳、脏腑。

同学们应该注意在日常饮食中不能够光根据自己的喜好吃单一的食品种类或者为了盲目减肥而不吃食物。

虽然食堂的饭菜不太可口,但我们应尽量不要挑剔,只要注意饭菜的营养搭配,鼓励自己管饱就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许多器官的功能有认识 –除了心脏和脑
最早的医生之一 Imhotep (公元前2600年)
《微生物与人类健康》团队
古印度的医学

公元前2000年的诗集中 就有药用植物和结核病 等的记载
理论体系: 疾病源于体液、 身体成分和排泄物紊乱。 是神学和医学的混合体


–僧侣同时兼做医生 –既使用咒语,也使用药
健康与疾病之间是相对的、动态变化的、可转化的。 健康与疾病在个体身上同时并存取决哪一方占主导。
高度健康
正常
健康极劣
最佳健康
健康良好
健康不良
死亡
健康与疾病的连续统一体
探索疾病的本质

什么引起了疾病?
–医学的发展史就是探索疾病的本质,寻求预防
和治疗疾病途径的历史
《微生物与人类健康》团队
认识疾病本质的历史
检点吾身,不作各种害人及恶劣行为,尤不作诱奸之事。凡我所见所闻,无论有无
业务关系,我认为应守秘密者,我愿保守秘密。倘使我严守上述誓言时,请求神祗 让我生命与医术能得无上光荣,我苟违誓,天地鬼神实共亟之。 《微生物与人类健康》团队
希波克拉底以后西方医学的发展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322年)
–古希腊最伟大的、百科全书式的


巴斯德 (Louis Pasteur) 1822-1895

肉汤为什么会变馊?

肉汤放置于室温会由于微生物生长而很快变浑

微生物是何处来的?两种学说:
– 自发产生 – 由“种子”引起

Lazzaro Spallanzani的实验:
– 将装有肉汤的烧瓶完全封闭,便没有微生物生长 – 但有人提出这是由于没有了空气
微生物与人类健康
《微生物与人类健康》团队
微生物的世界

在人类习以为常的世界之中,还有一个 看不见的微小世界——微生物的世界 对这个微小世界需要人们小心伺候,不 然,它可以把人的世界搞得天翻地覆

《微生物与人类健康》团队
Mao in Mask
2015 MERS的小范围流行
2003年的SARS对许多人来说依然历历在目
1、引言: 疾病与健康 2、 什么是微生物
3、 微生物与人类
5、细菌和细菌性疾病 7、2个小实验 9、微生物疾病的流行性 11、微生物生物武器
4、人体的免疫和防御
6、病毒和病毒性疾病 8、讨论课 10、诊断、预防和治疗
《微生物与人类健康》团队
考核标准

平时成绩:30%
实验课及讨论课:40%
书面作业:30%;
开放课堂
内容:与病原微生物内容有关的话题
要求:准备PPT,每人严格控制时间(估计 10-15分钟)
评分:老师,助教及全体同学投票确定。
联系方式
授课教师:张雪莲
办公地址:江湾校区生物楼 C501室
电 话:51630587
Email: xuelianzhang@

–诊断:了解病情,判断病因 –预后:根据病因和经验判断病情走向 –观察:跟踪观察病人病情变化是否符合预后 –治疗:提出干预措施――药物、手术 ……

至今仍是诊治疾病的规范
《微生物与人类健康》团队
希波克拉底誓言:医生的职业守则
仰赖医神阿波罗·阿斯扣雷波及天地诸神为证,鄙人敬谨直誓愿以自身能力 及判断力所及,遵守此约。凡授我艺者敬之如父母,作为终身同业伴侣,彼有急需 我接济之。视彼儿女,犹我兄弟,如欲受业,当免费并无条件传授之。凡我所知无 论口授书传俱传之吾予,吾师之予及发誓遵守此约之生徒,此外不传与他人。

巴斯德的实验:
– 棉花塞实验 – 曲颈瓶实验
巴斯德的 曲颈瓶试验

奠定了“胚种” 学说的基础
李斯特:证明微生物引起人类疾病

英国医生


以巴斯德在酿酒中的研究为基础
提出微生物是外科手术感染的主 要原因(1867) 发明用石炭酸消毒手术器械、衣 物和手术环境,可大大降低感染 的机会
我愿尽余之能力与判断力所及,遵守为病家谋利益之信 条,并检柬一切堕落和害人行为,我不得将危害药品给与他人 ,并不作该项之指导,虽有人请求亦必不与之。尤不为妇人施
堕胎手术。我愿以此纯洁与神圣之精神,终身执行我职务。凡
患结石者,我不施手术,此则有待于专家为之。
无论至于何处,遇男或女,贵人及奴婢,我之唯一目的,为病家谋幸福,并

右手持神草,左手握药罐的药师琉 璃光如来
《微生物与人类健康》团队
古印度的医学

广泛施行手术
–缝合伤口 –排除肾结石 –整容
古印度伟大的医生 Shushruta和 他的手术器械
《微生物与人类健康》团队
古印度的医学

不仅观察病症,还要观 察病人生活的环境 500-700种常用草药

《微生物与人类健康》团队
古代医学的疾病观

同时,通过长期的积累,也不同程度地形 成了对疾病的朴素客观的认识
–中国传统医学 –其他古代文明的医学
古埃及 古印度 古希腊
–现代西方医学的发展
《微生物与人类健康》团队
中国传统医学的疾病发生理论

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关系到两个方面
–正气虚弱:人体本身的功能紊乱 –邪气侵淫:各种致病因素对人体的影响
– 公元十四世纪的大暴发, – 欧洲人口减少1/3 (~200
万),政治、贸易等停顿
影响遍及欧亚大陆,持续 近300年
– 罗马天主教势力减弱
整车的尸体被运出
爱尔兰修道士克莱因手稿:
“瘟疫横扫一切乡村和城镇, 到处荒无人烟。无论谁接 触病人或死人,自己也被 感染而死亡。忏悔者和听 忏悔的神父被埋在同一个 墓穴。…我自己在等死,
巴斯德等的“胚种”理论(1870年代),确立了 微生物引起疾病的概念
《微生物与人类健康》团队

微生物学发展史中的奠基者
▲列文.虎克(荷兰)
Antony van leeuwenhoek (1632-1723)
1676年自制世界上第一架 显微镜,描述了微生物的 形态。 正确描述了微生物的形态, 为微生物的存在提供科学 依据。
引 言: 疾病与健康
一、什么是疾病? 二、认识疾病的历史
三、现代的疾病观念
《微生物与人类健康》团队
什么是疾病?

疾病:
–机体偏离正常的生理结构和功能状态
生理指标:体温,血压,白细胞数…… 功能:呼吸,消化,运动能力…… 身体不适:疼痛,恶心,肿胀…… 其他:心理,精神……
–这种偏离造成的有害后果
Andreas Vesalius 解剖女尸 (1543年发表《人体的结构》)
《微生物与人类健康》团队
文艺复兴时期的医学
威廉· 哈维的血液循环理论 1628年发表
达· 芬奇的解剖图
19世纪:科学医学

科学医学很大程度上起源于微生物学的 发展:
–詹纳医生的牛痘疫苗 –John Snow 的霍乱流行源的分析 –巴斯德的微生物学贡献
古印度健康哲学最著名的遗产 ——瑜伽
● ●
5000年前就有
强调体姿和冥想的 作用
《微生物与人类健康》团队
印度医书Caraka Samhita(门罗迦集)

● ●
据传由印度教的神Brahma传给人类
据估计完成于公元前300-200年 包含对人体和疾病的仔细观察,描述了:
– 至少14种不同的腹部肿瘤 – 12种类型的寄生虫感染 – 65种口腔感染 – 31种鼻部疾病
Hippocrates
公元前460-377年
《微生物与人类健康》团队
希波克拉底的医学

摒弃了疾病由神的访问带来的宗教观点, 提出:
–人体是一个整体 –人脑才是思维之源,而不是心脏 –康复的要素:
休息、适合的食物、新鲜空气、清洁
《微生物与人类健康》团队
希波克拉底的医学

医生应仔细观察患者、病症和疾病的发 展——临床观察 临床观察的四个步骤:
《微生物与人类健康》团队
中医的贡献


对疾病成因的认识较为客观
对自然界各种物质的药用作用 的认识独成体系,为现代医学 提供了一批重要的药物 认识到传染性疾病的存在,提 出了预防治疗的方法
李时珍的熏蒸消毒法(1596年): 病人衣:天行瘟疫,取初病人衣,置 于笼上蒸过,则一家不染。(《本草 纲目》)
《微生物与人类健康》团队
汶川大地震被困者感染“气性坏疽”,生命再次受到威胁
《微生物与人类健康》团队
《微生物与人类健康》

微生物种类、特点


微生物在自然界的地位
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微生物致病的机理
微生物疾病预防与治疗
目的:对人与微生物的关系、人与环境 的关系有新的思考
《微生物与人类健康》团队
课程安排
古罗马的医生 在解剖猪
中世纪的西方医学

医学受到宗教压制
– 疾病是惩罚的学说抬头 – 星象学兴旺 – 教士当医生;修道院成医院
中世纪的修道隐士 修道士、修女为病人提供食物 和抚慰,但并不提供其它治疗
中世纪的西方医学
● ● ●
由于认为疾病是上帝的惩罚,公共卫生得不到重视 麻风病,鼠疫盛行 受到瘟疫的袭击:黑死病
(Economist 杂志在2003年一期杂志的封面)
《微生物与人类健康》团队
2014年埃博拉病毒感染在西非部分国家流行
“如果你明早起床,照照镜子,发觉自己已经这个 样子了,就说明你已经严重感染--------猪流感 了……”
《微生物与人类健康》团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